经皮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骨科杂志 2〇17Feb ;2〇(l )•17 •doi : 10. 3969/j. issn. 1008-0287. 2017. 01.008•临床论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 突出症何海潮,张永进,杜英勋,吕晓强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 E L D )治疗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P E L D 治疗15例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术前及术后3 d 、l 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 A S 评分及腰椎J 0A 评分、0DI 。

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

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

术后V A S 评分、腰椎J 0A 评分、0D I 均较术前明 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〇.〇1)。

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 评分评价: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 率13/15。

结论P E L D 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 681.5 ;R 68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0287(2017)01 -0017 - 03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huge disc herniation in young patients HE Hai-chao ,ZHANG Yong -jin,D U Ying -%un,LU Xiao-qiang ( Section X I , Deptof Orthopaedics ,Dong-yang Peoplefs Hospital ,Dongyang,Zhejiang 32210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huge disc herniation in young patients. Methods Fifteen young patients with lumbar hugedisc herniation were treated by PELD. The VAS, lumbar JOA score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3 days, 1 month, 3 months and at the time of the last follow-up. Modified MacNab score was counted for evaluating clinical outcomes at the last follow-up. Results Fiftee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12 months.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did not occur. The postoperative VAS lumbar JOA score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 01). The last modified MacNab follow-up rating : 8 cases were rated as excellent,5 cases were good,2 cases were fair,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13/15. Conclusions PELD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youth patients with lumbar huge disc herniation which are failure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Key words :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 the youth ; lumbar disc herniation排除标准:腰椎管狭窄症者;腰椎不稳和滑脱者;腰 椎感染、肿瘤、畸形者。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症状而进行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本手术记录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和过程,以及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医生手术步骤:1. 患者定位:患者采取俯卧位,并根据术前CT/MRI影像确定手术部位。

2. 局部麻醉: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感到轻微疼痛。

3. 皮肤切开:医生在定位后,通过医用刀具在患者的腰部进行皮肤切开,露出手术部位。

4. 钢针导向:医生通过X光引导下将钢针插入到患者的椎间孔位置,确保手术的精确性。

5. 制作通道:医生在钢针导向下逐步扩大通道,最终露出神经根和椎间盘突出部位。

6. 摘除髓核:医生使用椎间孔内窥镜等微创器械,将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突出部分或髓核摘除,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7. 清理术野:医生清洁手术部位,并确保术野内没有残留的碎片或出血。

8. 定位封闭:医生将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止血,并逐层缝合皮肤,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1. 术后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在病房内密切观察,注意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2.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提重物。

3. 术后用药:根据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4.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5. 康复锻炼: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帮助加速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结: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微创的神经根减压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的合理护理和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第二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该手术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将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手术配合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手术配合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手术配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疾病,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其手术方法很多,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兴起微创手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不但损伤小、出血少,且具有不改变脊椎的正常结构,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的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手术护理配合1 术前准备1. 1 患者准备术前1 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探望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及术中的配合要点,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护理工作,指导患者先行俯卧位的体位练习,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

1. 2 手术室和仪器的准备将手术安排在有铅墙的百级净化手术间内,选择可以X线透视的床并备好C臂机。

术前一天需检查椎间孔镜系统是否处于功能良好状态,主要检查包括影像像系统摄像机,光源,医用液晶监视器及双极射频,线路及两盒椎间孔镜专用的手术器械,内有:镜头、塑料帽、定位针、穿刺针、针芯、环钻、套管、玻璃刀、连接配件、9号针头、铁锤、扳手等。

其中线路及两盒椎间孔镜器械均需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

并备好布类手术衣及常用物品:手术薄膜4张、11号刀片、C臂机保护套、百特冲洗管、吸引器、1 ml、5 ml、50 ml注射器、手套、快薇乔、3000 ml生理盐水,常用药品:2%利多卡因2支, 0.9%生理盐水10 ml,亚甲蓝注射液、地塞米松、弥可保。

2 术中配合手术当日提前30 min开启空调净化系统,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认真核对相关信息资料,开放静脉通路;硬膜外麻醉后,患者摆俯卧位,侧入路拍侧位片摆于有腰桥的弓型架上,尽量使椎板间隙打开;后入路患者需拍正位片,故需摆在可透视的床并用专用软垫,将胸部髋部垫高10 cm并使腹部悬空。

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病变椎体的体表定位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切口四周用手术贴膜做好防水保护,台上护士清点好器械并将器械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好,与巡回护士共同连接好摄像系统、射频电极、进出水管后,巡回护士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并调节光源亮度。

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2020年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

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2020年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
镁(Mg)测定
CEJF8000
总钙(Ca)测定
CEJF8000
总钙(Ca)测定
CEFA8000
葡萄糖(Glu)测定
CEFA8000
葡萄糖(Glu)测定
CAGA1000
凝血酶时间(TT)测定
EABVT001
腰椎X线摄影
c22
CAGB1000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CAGC1000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b5
HAN05702
术中体温监测
k5
HAN05902
全身麻醉下呼吸功能监测
k50
麻醉
/局部麻醉
HAA42902
/无插管全麻
a54
手术
HVF56501
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
a54
病理及其它
药物
抗菌药物
抗生素
神经营养药物
消炎止痛药物
选择项目
(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或个体差异选择性做的医疗服务)
术前
术中
术后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
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医疗服务
项目编码
医疗服务项目名称
技术
难度
检查
FJE01401
肺活量功能检查
b41
FJE01402
/用力肺活量功能检查
b41
FJE01403
/肺每分通气量功能检查
b41
FJE01404
/最大通气量功能检查
b49
FJE01405
k90
ABCA0001

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

• 后外侧经皮腰椎间盘盲切 • 经Kambin安全三角区进入椎
间盘内行间接的椎间盘减压 • 单纯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
• 从过去只能做椎间盘的切除
• 内窥镜直视下的直接切除
• 椎间孔入路行椎间盘游离组织块的直 接摘除和粘连神经根的松解
• 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脱出和游 离组织块的直接手术摘除,以及椎间 孔狭窄的经皮椎间孔扩大成形术
• 经皮的腰椎间融合
整理课件
6
技术概述
配备有灯光的管子 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 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 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 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 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 修复破损纤维环 手术创伤小:术后仅缝1针。
对于可以保守的椎间盘突出病人,锻炼调整,无损为高。对于需要手术的患 者,微创处理,微损为妙
整理课件
2
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既可以根本解决椎间盘突出问题 同时不影响脊柱功能结构 创伤小、恢复快
经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
整理课件
3
1997年Yeung等研究出第 三代脊柱内窥镜YESS系 统
( 1 ) 纤维环前方穿通是潜在的手术风险,可能导致肠道、血管损伤; ( 2 ) PELD 手术的另一缺陷是手术操作要在“二维”可视化空间下,或“盲视” 状态下进行,所以术者心中必须清楚器械的置入深度和方向,在用铰刀开窗的时 候保护好重要解剖结构,脊神经根就可能贴附在椎间盘和纤维环上,可能被刮刀 或其他切割系统连椎间盘一起切除; ( 3 ) 术者必须注意解剖和神经根变异,如神经根分叉,可能就包埋在纤维环脂肪 内,附近还连接有分叉神经丛。据文献报道,这些分叉神经丛可能是自主神经, 一旦损伤可造成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损伤。 感觉麻木是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最常见的主诉,发生率在5%~15%,通常为一过 性,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相关,通常发生在术后数日或数周, 也可能是背根神经节受损所致

国家诊疗规范手术分级 2

国家诊疗规范手术分级 2

(一)鼻颅底相关诊疗技术1、鼻颅底肿瘤手术(1)鼻内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2)鼻内镜下经鼻前颅底肿瘤切除术(3)鼻内镜下鼻窦骨化纤维瘤切除术(4)鼻内镜下骨纤维异常增殖切除术(5)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6)鼻内镜下翼腭窝病变手术(7)鼻内镜下斜坡肿瘤切除手术(8)鼻内镜下鞍旁肿物切除术(9)鼻内镜下岩尖病变手术(10)鼻内镜下鼻窦骨瘤手术(11)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侧颅底手术2.鼻颅底重建手术。

(1)鼻内镜下脑膜脑膨出脑脊液鼻漏修补术(2)鼻内镜下经翼突入路蝶窦外侧隐窝脑膜脑膨出切除及颅底修补术(3)鼻内镜下额隐窝及额窦脑膜脑膨出切除及颅底修补术(4)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二)鼻眼相关诊疗技术1、鼻内镜下眶内异物取出术2、鼻内镜下眶内肿瘤手术3、鼻内镜下经鼻眶减压术4、鼻内镜下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5、鼻内镜下眶壁骨折整复术6、鼻内镜下鼻颅眶沟通肿瘤切除术7、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三)鼻腔鼻窦诊疗技术1、鼻内镜下全组鼻窦开放FESS手术2、鼻内镜下DrafⅡB、DrafⅢ型额窦开放术3、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4、鼻内镜下鼻中隔及鼻畸形整复术5、鼻内镜下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Krous分级3级以上)6、鼻内镜下翼突入路侧颅底手术7、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病变切除术8、鼻内镜下鼻窦恶性肿瘤手术(一)鼻内镜下颌内动脉栓塞(用于鼻衄)(二)鼻内镜下鼻腔内肿瘤切除术(三)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四)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五)鼻内镜下鼻腔病变射频消融术(六)鼻内镜下额窦囊肿切除术(七)鼻内镜下鼻窦探查术(八)鼻内镜下筛窦开放术(九)鼻内镜下蝶窦探查术(十)鼻内镜下蝶窦病损切除术(十一)鼻内镜下上颌窦病损切除术(十二)鼻内镜下筛窦切除术(十三)鼻内镜下筛窦囊肿切除术(十四)鼻内镜下筛窦切开异物取出术(十五)鼻内镜下蝶窦囊肿切除术(十六)鼻内镜下鼻窦瘘修补术(一)腹腔镜诊疗技术1、子宫体积≥10 孕周的全子宫切除术2、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4、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5、子宫体积≥12 孕周的多发肌瘤剔除术或者直径≥8cm 的肌壁间肌瘤剔除术6、盆腔淋巴结切除术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8、大网膜切除术9、广泛子宫颈切除术10、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11、膀胱颈尿道旁组织悬吊术12、各类繁殖道畸形矫治/成形术13、剖宫产术后憩室/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14、中孕期腹腔镜手术15、输卵管吻合术(二)宫腔镜诊疗技术1、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2、II 型粘膜下肌瘤及壁间内突肌瘤切除术3、直径≥5cm 的 I 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4、多发粘膜下肌瘤切除术5、各类繁殖道畸形矫治术6、特殊部位(宫颈、宫角、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妊娠切除术7、宫内节育器断裂、崁顿、迷失或者胎盘残留等复杂宫内异物取出/切除术8、子宫内膜切除术9、剖宫产切口憩室修复术(三)跨学科手术1、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2、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3、肠管修补术4、血管修补术5、膀胱修补术(一)腹腔镜诊疗技术1、子宫体积<10 孕周的全子宫切除术2、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3、子宫次全切除术4、子宫肌瘤(直径≥5cm 但<8cm)剔除术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6、盆腔粘连松解术7、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8、子宫修补术9、残角子宫切除术10、输卵管成形术11、输卵管伞端造口术12、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13、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14、宫颈机能不全的腹腔镜环扎术(二)宫腔镜诊疗技术1、宫腔中度粘连切除及修复术2、I 型黏膜下肌瘤(直径≥3cm 但<5cm)切除术3、直径≥5cm 的 O 型粘膜下肌瘤切除术4、选择性输卵管间质部插管术5、多发子宫内膜瘜肉切除术1、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修复、重建术2、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复术3、关节镜下软骨移植修复术4、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翻修术5、关节镜下半月板重建术6、关节镜下肩关节不稳修复、重建术7、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重建术8、关节镜下髋关节手术9、关节镜下肘关节手术10、关节镜下腕关节手术11、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肌腱损伤修复术12、肩关节镜下盂唇撕裂伤修复术13、肩关节镜下肩胛下肌腱修复术锁骨远端切除术14、踝关节镜下关节融合术15、踝关节镜下踝关节韧带重建术16、踝关节镜下骨软骨移植术17、膝关节镜下髌股关节不稳重建术1、肩关节镜下游离体摘除术2、肩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3、肩关节镜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清理术4、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5、肩关节镜下骨关节炎清理术6、肩关节镜下关节感染清理术7、膝关节镜下游离体摘除术8、膝关节镜下髌股关节紊乱松解术9、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10、膝关节镜下关节感染清理术11、膝关节镜下辅助治疗关节内骨折技术12、膝关节镜下骨关节炎清理术13、膝关节镜下关节僵硬松解术14、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15、踝关节镜下游离体摘除术16、踝关节镜下剥脱性软骨炎软骨修整术17、踝关节镜下关节感染清理术1、经支气管镜热消融技术(包括电烧蚀、激光、氩等离子体凝固、微波等技术)2、经支气管镜冷冻切除术3、气管/支气管内支架植入术4、气管和支气管瘘封堵术5、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6、经支气管镜光动力治疗技术7、支气管镜肺减容术8、经支气管镜热成形术9、硬质气管/支气管镜诊疗技术1、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2、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术3、支气管镜电磁导航活检术4、内科胸腔镜检查术5、气管/支气管内球囊扩张术1、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摘除术2、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3、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孔狭窄扩大成形术4、经皮内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狭窄扩大成形术5、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6、显微内镜下腰椎管狭窄经单侧入路双侧潜行扩大减压术7、显微内镜下经横突间入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8、显微内镜下经横突间入路腰椎间孔狭窄扩大成形术9、显微内镜下经关节突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经皮内固定术10、显微内镜下颈椎前路松解术11、显微内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经皮内固定术12、显微内镜下颈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盘摘除术13、经皮内镜下经颈椎前路椎间盘减压术14、经皮内镜下经颈椎前路椎间孔狭窄扩大成形术15、经皮内镜下经颈椎后路椎间孔狭窄扩大成形术16、胸腔镜辅助下胸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与内固定术17、腹腔镜辅助下腰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与内固定术18、腹腔镜辅助下腰椎前路椎间盘置换术19、经皮内镜下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融合术20、胸腔镜辅助下脊柱侧弯矫形术21、显微内镜下脊柱翻修术22、经皮内镜下脊柱翻修术1、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2、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源性腰痛髓核减压术3、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4、经皮内镜下椎间孔镜下经侧后路脊神经内侧枝射频消融术5、经皮内镜下椎间隙感染病灶清除引流术6、显微内镜下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7、显微内镜下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侧隐窝狭窄扩大成形术8、显微内镜下脊柱病灶清除术(一)经尿道内镜诊疗技术1、经尿道巨大前列腺切除术(>60g)2、输尿管镜输尿管肿瘤切除术3、软性输尿管镜肾结石激光碎石术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内切开术5、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二)经皮肾镜诊疗技术1、孤立肾经皮肾镜术2、肾铸型结石及多发性肾结石经皮肾镜术(三)腹腔镜诊疗技术1、腹腔镜肾上腺肿瘤(≥5cm)切除术2、腹腔镜肾上腺全切或者次全切除术3、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4、腹腔镜供肾取肾术5、腹腔镜肾切除术6、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7、腹腔镜马蹄肾峡部份离术8、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9、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10、腹腔镜肾部份切除术11、腹腔镜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切除术12、腹腔镜肾盂成形术13、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剥脱术14、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5、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16、腹腔镜肾固定术17、腹腔镜输尿管部份切除术后再吻合术18、腹腔镜腹膜后肿物切除术19、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0、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吻合术21、腹腔镜腔静脉后输尿管整形术22、腹腔镜隐睾下降睾丸固定术23、腹腔镜膀胱部份切除术(含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24、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5、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26、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7、腹腔镜脐尿管切除术28、腹腔镜精囊切除术29、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0、单孔腹腔镜手术31、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一)经尿道内镜诊疗技术1、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60g) (含电切除、气化、激光剜除)2、经尿道前列腺支架置入术3、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含电切、激光)4、经尿道膀胱病变黏膜切除术(含腺性膀胱炎,黏膜白斑病变黏膜切除术)5、经尿道输尿管膨出切开术6、经尿道尿道狭窄内切开术7、经尿道膀胱颈口切开术8、输尿管镜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9、输尿管镜(软、硬镜)检查术10、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11、输尿管镜输尿管扩张术12、精囊镜检查技术(二)经皮肾镜诊疗技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单发性肾盂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异物取出)(三)腹腔镜诊疗技术1、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2、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cm)4、腹腔镜隐睾切除术注:四级以外的腹腔镜手术和经皮肾镜手术均为三级手术。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管理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管理规范

为加强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脊柱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骨科或者神经外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者神经外科专科病房。

每年收治脊柱疾病患者不少于 200 例,完成脊柱疾病手术不少于 100 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 1 )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有不少于 1 间手术室达到 I 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 400 级层流、周边区 1000 级)。

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 C 臂 X 线机。

( 2 )有满足开展脊柱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 3 )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或者专业医师,有满足脊柱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脊柱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 2 名经过脊柱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诊疗技术(附件 1 )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开展脊柱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 10 年,近 5 年累计完成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 500 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 50 例。

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率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pt课件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pt课件
工作套筒 内窥镜(30°) 手术工具
器械名称 神经剥离子
数量 1
器械名称 3级套管
数量 1
可伸缩神经探棒
45°髓核抓钳 镜下骨凿 蓝钳 可弯曲弹簧髓核钳 髓核钳 枪钳 神经拉钩 导丝(粗细) 1级套管 1级导管 2级套管 2级导管 定位调节器
1
1 1 1 1 2 1 1 各2 1 2 1 1 2
3级导管
3级顶杆 4级套管 1级去骨锥 工作套管 骨钻 汤姆针 3级环锯 环锯手柄 骨钻手柄 克氏针 18G钢针 2级顶杆
1
1 1 1 3 4 2 1 2 1 5 1 1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6
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备
2、台下物品 等渗冲洗液、高频电刀(双极射频)、显影设备
1、麻醉
麻醉与体位
局麻:2%利多卡因20ml+0.9%氯化钠20ml 2、体位 俯卧位或侧卧位
相关概念

禁忌症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 神经元性疾病 孕妇
精神异常者
中央性骨性椎管狭窄症
腰椎Ⅱ°以上滑脱
相关概念

解剖入路
解剖为安全三角工作区
前界为出口神经根 下界为下椎体的上终板 内界延伸为行走神经根与硬膜囊
Nerv Lig.flavum 黄韧带
神经
Lig.long.post. 后纵韧带
拔除针芯,经穿刺针插入导丝,保留导丝,拔除穿刺针,以导丝为 中心切皮8mm,沿导丝插入多级扩张管行通道扩张,并用环锯切割部分关 节突,正侧位透视无误,拔除导丝、导杆、环钻,沿工作套管插入外径 6.3mm,内径3.8mm的内窥镜。
手术步骤
第四步:摘除突出的髓核

经皮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

经皮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

经皮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技术)一、【适应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腿痛重于腰痛,经严格得保守治疗6~8周无效或已造成急性神经功能障碍者,包括旁中央型、外侧型得突出、破裂、游离得椎间盘,最佳适应证为单节段得外侧型突出。

2、尽管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很快复发,且反复发作两次以上,发作时症状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者;或者虽然症状体征都不十分严重,但病史较长,诊断明确,患者有手术治疗要求者。

3.无论病史长短,一旦出现神经根麻痹损害者,如拇趾伸肌肌力Ⅳ级以下。

4.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害,如大小便功能障碍,CT 显示椎间盘或后纵韧带无明显钙化者。

5。

合并侧隐窝狭窄得椎间盘突出。

6.突出物有钙化得椎间盘突出、7、有神经根受压得阳性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拇指伸屈试验(+)、膝或跟腱反射减弱等。

8。

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9、愿意接受椎间孔镜手术并承担穿刺失败需转行开放手术风险者。

二、【禁忌症】:1、有脊柱畸形、肿瘤或曾行化学溶盘术以及腰椎滑脱等节段性不稳定表现者。

2.合并有严重内脏功能异常或其她身体状况异常不能承受手术者。

3.有严重肌力下降、足下垂或马尾综合征者。

4.出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或正使用抗凝药物者。

5.妊娠妇女以及女性月经期间者。

6.术前感染者(1)手术部位得感染:手术切口及附近(15cm内)有感染;(2)非手术部位得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常通过血运发生椎间盘炎及硬膜外感染;(3)潜在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4)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7、有严重心理障碍、手术恐惧等心身性疾病者。

8.症状、体征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不一致者。

9.期望值过高术前经过充分得交流沟通,患者及家属期望值仍过高者。

三、【操作方法】:第一步:病人体位如果采取侧卧位,则患侧朝上,背部朝向术者,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与膝关节保持屈曲、如果采取腑卧位,则患侧朝向术者,在腹部、额部、膝部各放一支架,踝部垫一软枕,髋关节与膝关节保持微屈、第二步:确定进针路线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脊。

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技术要点(全文)

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技术要点(全文)

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技术要点(全文)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的主要疾病之一,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被认为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微创手术技术,大量的临床报道和文献表明该手术方式是安全、有效的;然而,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仍有一系列的临床并发症,因此我们对其并发症及其预防策略进行如下归纳总结。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椎间孔入路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地技术之一[1,2];在尽量保留腰椎后路组织结构的同时,能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随着器械及技术的改进,由最初的YESS氏技术通过处理间盘内髓核的“inside-outside”间接减压到摘除脱出髓核(outside-inside)的TESSYS技术直接减压理念的转变[3],从而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避免了因医源性干预而引起的间盘退变和不稳。

随着PTED逐步开展,各种各样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时有发生。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PTED的并发症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减少并发症的技术要点,从而提高该手术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感觉异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包括椎间孔区域出行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及分叉神经的相关刺激或损伤。

该类并发症主要由术中穿刺及置管过程中刺激神经所引起,可引起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手术操作甚至终止手术;与开放手术神经损伤不同的是PTED术后的神经感觉异常是该技术的特殊并发症[5],穿刺针偏离轨道、扩张管及套管置入时刺激、局部压力增高、椎间孔发育异常及神经根变异均可导致;严重时亦可导致硬膜囊损伤,原因有二:一是手术器械的机械性牵拉或盲目钳夹等粗暴操作;二是射频刀头所导致的热损伤。

术中硬膜损伤未及时发现或处理,其术后神经后遗症会逐步发展,造成不良的术后治疗效果[6];术后出现下肢痹痛可复查腰椎MRI了解有无髓核遗漏,使用激素、营养神经类药物及理疗针对性治疗。

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食 4 , 前 1 mi h术 0 n内给予 地西 泮 1 mg和 阿托 品 l g 0 n i
肌 内注射 。
1 疗效评 价
采 用改 良 Man b评 定标 准 。优 : ca
疼 痛或麻 木症状 消失 , 无运 动功能 受 限 , 复正 常工作 恢
和活动 , : 良 偶有 疼痛 , 原有 症状 大部分 消失 , 做体力 能
例 , 龄 3 ~7 年 9 4岁 , 均 5 平 7岁 。临床表 现为腰 背或骶 髋部疼 痛并 向下肢放射 痛 , 且脚 痛 重于腰 痛 1 9 。 0 例 下 肢活动无 力 9 5例 , 肢麻 木 3 下 2例 , 经脊髓 腔造 影 、 T C
2 3 术 后处 理 .
① 观察 血压 、 脉搏 、 体温 及腰部

内 固定 方 法 的选 择 肱 骨髁 问 骨折 东 东 , 建 军 .“ 型 钢 板 重 建 钛 板 治 疗 肱 骨 董 樊 Y”
碎严重 , 伴骨折 块旋转移 位 , 复位及 内 固定 较 困难 。本 组 1 例 采用 双 重建 钢板 固定 , 1 8 余 2例 采用 双侧 张力
易 丢弃 , 有时很 小 的骨 折块 也 可对 骨折 的精 确复 位 提 供帮助 [ 。④ 对于 c。 5 ] 型骨折 , 部 固定 最好 选用 全 螺 髁
纹 松质 骨 螺钉 , 半螺 纹螺 钉 固定 易产 生 骨 折块 间 过度
压缩 , 去解剖 形态 。 失
fatrso h u rs a prt ea poc [] rcu e f eh meu :no eai p rah J .J t v
陕 西 医学杂 志 2 0 0 8年 5月第 3 7卷第 5 期
为 临床实 践 中 良好 的内 固定 方法 。

经皮介入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T课件

经皮介入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T课件

第六步:椎间孔扩大术
12
利用环钻除部分上关节突
13
THANK
SUCCESS
YOU
2020/12/21
--
14
第七步:置入工作套筒
15
第八步:置入内镜
16
第九步:摘除突出的髓核
17
突出、游离的髓核组织
18
椎间盘组织太大,只能与镜筒一起拖出来
19
测量取出的椎间盘组织长度 7cm直径1cm,令人惊叹!
椎间孔入路适用于几乎所 有类型椎间盘突出 可以达到后路的工作区域
4
椎间孔
5
椎间孔镜组成
穿刺针和导丝 软组织扩张系统 椎间孔扩大系统 工作套筒 内窥镜 摄像和光源系统 手术工具 C臂机
6
第一步:体位和麻醉
7
第二步:经皮穿刺
8
第三步:椎间盘造影
9
第四步:置换导丝导杆
10
第五步:软组织扩张
11
26
THANK
SUCCESS
YOU
2020/12/21
--
27
20
第十步:双极射频消融、汽化椎间盘
21
修补损伤的纤维环
22
松解神经根
23
手术结束标准
• 硬膜囊自主搏动 • 行走神经根在直腿抬高时可以移动----即
刻解除神经压迫和粘连
24
预计的医疗风险
• 硬膜囊破裂 • 神经损伤(垂足和股神经损伤) • 感染 • 椎间盘残留 • 终板炎
25
谢 谢 大 家
经皮介入椎间孔镜下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1
椎间孔镜的 优势
1. 内镜直视 2. 不进入、不经过椎管,无椎管内瘢痕和粘连 3. 不破坏脊柱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4. 精准技术 5. 迅速缓解疼痛 6. 术后3周即可投入正常工作生活,病人舒适度极高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式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式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式作者:来源:《青春期健康·下半月》2020年第06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

椎间盘承受躯干及上肢的重量,且仅有少量血液供应,易发生劳损及退变。

髓核的突出部分和破裂的纤维环突入椎管内,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圆锥,产生严重症状。

LDH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青少年可偶发,老年人病情较为复杂。

近年LDH的发病率呈上升、年轻化趋势,LDH的主要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病程大于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等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有传统开放手术以及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治疗LDH疗效明确,但手术会剥离椎旁肌肉组织,切除椎板及部分关节,破坏脊柱后柱,增加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预后时间。

微创手术方法中经皮腰椎内镜手术直接摘除病变髓核组织,副损伤小,有术前准备时间短、局麻、血栓形成风险低、术中出血少、感染率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腰椎内镜手术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经皮腰椎内镜手术入路包括经腰椎侧后入路、椎板间入路、改良椎间孔入路(ITEA)、经髂骨入路等。

随着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改进,经皮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逐步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微创术式。

目前最常使用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包括经皮椎间孔镜系统(YESS)和脊柱内镜系统(TESSYS),两者均为以经腰椎侧后入路方式摘除腰椎间盘。

1999年,美国医生Anthony Yeung以椎间孔安全三角区为基础,研制出YESS,经椎间盘后外侧“安全三角”入路,将工作套管直接置于椎间盘内,在内镜直视下从内向外将椎间盘髓核摘除,起到减压作用,并报道了307例由YESS治疗的患者,术后患者手术满意度为 89.2%,手术并发症出现率为3.5%。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目的是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将椎间盘突出的部分摘除,缓解压迫神经的症状,恢复患者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介绍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步骤、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适应症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多数发生在腰椎4-5和5-1间盘,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包括:①腰椎4-5和5-1间盘突出症;②有临床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③无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或腰椎稳定性改变等不适宜手术的情况。

二、手术步骤1.体位及麻醉导航患者采取俯卧位,局麻或全麻酒中下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在麻醉下,通过透视或导航定位椎间盘突出的椎间孔及椎间隙。

2.切皮、置入导丝和扩张器在手术入路上切开皮下组织,将导丝引入到髓核突出的部位。

接着,椎间孔扩张器被放置,切开肌肉层至达到微创入路。

3.椎间孔镜引入在扩张器的通道中,将椎间孔镜及工作引入到椎间孔中,通过摄像系统获得放大的视野。

手术器械通过工作通道进入椎间孔。

4.髓核摘除通过椎间孔镜眼镜扩张椎间孔骨道,插入髓核突出部位,并使用相关器械,使摘除髓核。

5.闭合及术后处理在确认髓核已被摘除后,将椎间孔骨道关闭,进行逐层缝合,覆盖切口敷料,术后复位。

三、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要尽早行活动,适当做一些有利于腰部恢复的康复训练,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消炎药和止痛药,控制炎症反应和缓解术后疼痛。

3.术后患者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脓液渗出、红肿发热等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术后患者在卧床休息时,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姿势,避免腰椎的过度压力,如需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手支撑腹部,减轻腰椎负担。

5.术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评估手术效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为加强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使用和管理,规范脊柱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应当和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和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和开展脊柱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病房。

每年收治脊柱疾病患者不少于200例,完成脊柱疾病手术不少于1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有不少于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4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线机。

(2)有满足开展脊柱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脊柱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脊柱内镜麻醉技术临床使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脊柱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脊柱内镜诊疗技术临床使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开展脊柱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累计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脊柱内镜手术不少于50例。

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和出血,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3.术后康复:根据医生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

十)出院。

1.符合出院标准:疼痛减轻,自主活动能力恢复,无并发症。

2.出院后必须继续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患者,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和《外科学(下册)》,我们制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为首次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且需要行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包括明确诊断、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以及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要急诊手术。

标准住院日为5-8天,进入路径标准包括符合ICD-10编码、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并且住院期间其他疾病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在术前准备期间,必须进行一系列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CT和MRI。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其他检查项目,如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小关节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以确诊,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选择用药时,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原则上不预防性用抗菌药物。

手术日为入院第4-5天,麻醉方式有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腰麻(MED)、局麻(椎间孔镜),手术方式为经椎间盘镜(MED)或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不使用内植物。

术后住院恢复期为2-3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为血常规。

术后处理需要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和出血,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康复需要根据医生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

出院标准包括疼痛减轻,自主活动能力恢复,无并发症。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2017年3月
主要内容

相关概念
物品准备 麻醉与体位 手术步骤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小结





相关概念

椎间孔镜技术
是在C臂机或CT的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置入工作
套管于椎间盘突出部位,并置入内窥镜,在内镜直视下
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
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 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解除神经压迫,松解神 经根粘连的技术。
相关概念

椎间孔镜的优势
内镜直视
不进入、不经过椎管,无椎管内瘢痕和粘连
不破坏脊柱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精准技术 迅速缓解疼痛 术后3周即可投入正常工作生活,病人舒适度极高
相关概念

适应症
适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形突出
及脱出型、游离型、巨大型、骨化形成等),有明确 的根性压迫症状为最佳手术适应症。 椎间孔狭窄(小关节突增生、内聚、外侧黄韧带 肥厚下陷) 椎体后缘骨刺 椎间盘严重感染
手术步骤
第一步:定位
透视下标定腰椎棘突中线,经病变椎间盘上缘划一条水平线, 中线旁开12-14cm局麻,穿刺针经安全三角穿刺达椎间盘后缘 (L3/4)。
手术步骤
第二步:局麻、穿刺
用18G穿刺针沿标定线方向穿刺至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前下 缘处,在关节突周围注射1%的利多卡因3-5ml。
手术步骤
第三步:工作管道扩张
工作套筒 内窥镜(30°) 手术工具
器械名称 神经剥离子
数量 1
器械名称 3级套管
数量 1
可伸缩神经探棒
45°髓核抓钳 镜下骨凿 蓝钳 可弯曲弹簧髓核钳 髓核钳 枪钳 神经拉钩 导丝(粗细) 1级套管 1级导管 2级套管 2级导管 定位调节器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男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手术经过:一、引言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明显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经详细检查和评估后,决定实施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二、手术准备1. 患者入手术室后,采取戒备姿势,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2. 将患者固定在手术床上,并进行无菌铺盖。

三、手术步骤1. 术前定位: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术前定位,确定手术入路和手术节段。

2. 术中定位:通过X线机进行术中定位,确定手术节段和椎板位置。

3. 镜下切口:在手术节段椎板下方约2cm处,进行切口,并经过组织扩张器扩大切口。

4. 椎间孔镜插入:将椎间孔镜插入切口,通过椎板下突将其导入椎间孔。

5. 镜下显露:用器械将椎间盘周围软组织分离,显露椎间盘。

6. 摘除髓核:通过镜下操作,将突出的髓核摘除,同时保护周围神经结构。

7. 清理血肿:清理手术区域的血肿和组织碎片,保持手术视野清晰。

8. 椎间孔镜取出:完成摘除髓核后,将椎间孔镜从切口取出。

9. 切口缝合:将切口进行逐层缝合,保证切口闭合良好。

10. 结束手术:确认手术区域无出血,无异常情况后,结束手术。

四、术后处理1. 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和监护。

2. 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相应的镇痛和抗炎治疗。

3. 定期复查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

五、术后随访1. 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情况。

2. 患者需按照医嘱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和注意术后护理。

六、结语本次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

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术后随访显示,患者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明显减轻,恢复良好。

术后康复锻炼和注意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本次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记录,感谢团队的精心操作和患者的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内镜下经腰椎间孔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
(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技术)
一、【适应症】:
1.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腿痛重于腰痛,经严格的保守治疗6~8周无效或已造成急性神经功能障碍者,包括旁中央型、外侧型的突出、破裂、游离的椎间盘,最佳适应证为单节段的外侧型突出。

2.尽管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很快复发,且反复发作两次以上,发作时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者;或者虽然症状体征都不十分严重,但病史较长,诊断明确,患者有手术治疗要求者。

3.无论病史长短,一旦出现神经根麻痹损害者,如拇趾伸肌肌力Ⅳ级以下。

4.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害,如大小便功能障碍,CT 显示椎间盘或后纵韧带无明显钙化者。

5.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椎间盘突出。

6.突出物有钙化的椎间盘突出。

7.有神经根受压的阳性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拇指伸屈试验(+)、膝或跟腱反射减弱等。

8.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

9.愿意接受椎间孔镜手术并承担穿刺失败需转行开放手术风险者。

二、【禁忌症】:
1.有脊柱畸形、肿瘤或曾行化学溶盘术以及腰椎滑脱等节段性不稳定表现者。

2.合并有严重内脏功能异常或其他身体状况异常不能承受手术者。

3.有严重肌力下降、足下垂或马尾综合征者。

4.出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或正使用抗凝药物者。

5.妊娠妇女以及女性月经期间者。

6.术前感染者
(1)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切口及附近(15cm内)有感染;
(2)非手术部位的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常通过血运发生椎间盘炎及硬膜外感染;
(3)潜在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4)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7.有严重心理障碍、手术恐惧等心身性疾病者。

8.症状、体征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不一致者。

9.期望值过高术前经过充分的交流沟通,患者及家属期望值仍过高者。

三、【操作方法】:
第一步:病人体位
如果采取侧卧位,则患侧朝上,背部朝向术者,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

如果采取腑卧位,则患侧朝向术者,在腹部、额部、膝部各放一支架,踝部垫一软枕,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微屈。

第二步:确定进针路线
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脊。

如果要进入L5/S1,进针点一般要旁开中线12-14cm。

当C型臂放在侧位时,用一个长的器械,如抓钳,帮助确定进针路线。

当达到突出的髓核时,画一条进针路线。

然后在水平距离线上再画交叉点。

此点即为进针点。

第三步:消毒、铺巾、连接(调试)椎间孔镜手术系统
严格按照外科手术消毒、铺巾规范进行。

并连接(调试)椎间孔镜手术系统以备用。

第四步:麻醉、穿刺置管
(一)手术采用静脉镇静(镇痛)+局麻:在麻醉医生静脉镇静(镇痛)基础上,患者俯卧或侧卧位由手术医师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再经穿刺点插入18G的穿刺针,穿刺路径上逐层注射0.5%利多
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穿刺侧的相应上关节突肩部并行局部浸润麻醉。

(二)放置导丝:经18G的穿刺针放置导丝,沿着导丝退出18G 的穿刺针,导丝保留在原位,沿导丝切开皮肤7mm。

(三)于皮肤切开处沿导丝插入一级扩张器达上关节突肩部。

(四)缓慢退出一级扩张器,沿导丝插入二级扩张器达上关节突肩部。

(五)缓慢退出二级扩张器,沿导丝插入一号尖头TOM针,拔出导丝,然后用无痛锤进行敲击至关节突穿透或半透状,而后退出尖头TOM针芯,插入钝头TOM针芯缓慢进针达靶点,退出钝头TOM针芯,插入导丝。

(六)缓慢退出TOM针,沿导丝插入4.0mm骨钻,将孔扩大到4.0mm。

(七)缓慢退出4.0mm骨钻,沿导丝插入6.0mm骨钻,将孔扩大到6.0mm。

(八)缓慢退出6.0mm骨钻,沿导丝插入7.0mm骨钻,将孔扩大到7.0mm。

(九)缓慢退出7.0mm骨钻,沿导丝插入8.0mm骨钻,将孔扩大到8.0mm。

(十)缓慢退出8.0mm骨钻,沿导丝插入二级扩张器,再沿二级扩张器插入工作套管。

第五步:放置椎间孔镜
1.打开光源,再次调节白平衡,达到最佳彩色效果。

2.把椎间孔镜放入工作套管。

调节合适的水流量和压力。

第六步:摘除突出的髓核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病人必须保持清醒和配合。

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操作。

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

全部摘完突出的髓核后,通过椎间孔镜可以清楚地看到神经根。

转动工作套管观看周围组织检查是否还有游离的髓核碎片。

第七步:应用双极射频
采用独特设计的可伸屈和(或)转向的双极射频电极可以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达到工作区域用于止血、消融髓核、以及通过组织收缩的作用封闭纤维环。

第八步:注射臭氧
消除无菌性炎症和组织水肿,防止手术感染。

第九步:缝合伤口
在皮肤切口处采用外科缝合方法缝合。

第十步:无菌纱块保护
无菌纱块保护、固定,腰围固定,整体搬运,护送回病房。

四、【注意事项】:
(一)严把适应症、禁忌症,做好术前有效沟通及健康教育并签署相关文书。

(二)摆放体位时需注意胸部、腹部压力的变化以及骨突部位的保护。

(三)穿刺前必须先将椎间孔镜系统进行连接并调试,设备正常方可进行穿刺。

(四)插入尖头TOM针后,如发现位置不准确,可用定位调剂套管进行调节。

(五)插入尖头TOM针穿针,如未穿透关节突可换钻头TOM针穿刺,一经穿透关节突时必须换钝头TOM针穿刺,否则易损伤神经。

(六)插入骨钻时应逆时针旋转进入,顶到关节突后再进行顺时针旋转进入,以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

(七)置入工作套管时正确的位置应该是开口正对靶点或神经根下方,斜面开口朝向硬脊膜囊或神经根。

(八)镜下操作手法宜轻柔,勿盲目钳夹,做到操作区域充分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九)术后6小时可适时进行坐骨神经牵张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