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

合集下载

《威尼斯商人》两种中译本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威尼斯商人》两种中译本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朽 著作 ,迄 今为止 ,其 中译 本 已有数 十个 。 目前 ,汉语 散文或 白话形式 的译 本 最受读者 欢迎 ,其中 以朱 生豪 、梁 实秋译本 为代表 。朱 、梁 两位翻译家 虽 属 同一 时代 ,又 同为翻译莎 翁作 品的权威 ,但 二者 的翻 译策略 不 同,其译 本 各 具特 色 。本文通过对 《 威尼斯商人 》朱 、梁 译本的对 比,从直译 / 意译、归 化/ 异 化 、语 义翻 译 / 交 际 翻 译 三 方 面 探 究不 同翻 译 策 略 的使 用情 况及 效 果 。
个 越 规 多 范 的 主 大 安 学 体 校 现 园 任 向 一 公 万 众 开 向 如 放 今 , 越 大 采 学
校园的公示语 不应仅仅是对相 关公
《 威尼斯 商人 》两种 中译本
众 直 的 多 行 一 为 点 动 人 作 情 提 味 出 和 约 文 束 化 及 昧 要 ; 求 另 一 , 还 方

S h ng a h a i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E d u c a t i o n P r e s s , 2 0 0 1 . [ 2 】 北竹,单爱民 谈英语公示用语的语 言特点与汉英翻译 U 1 l 北京第二外国
语学院学报 , 2 0 0 2 ( 5 ) : 7 6 — 7 9 .
P u r p o s e f u l A c t i v i t y F u n c t i o n a l i s t
A p p r o a c h e s E x p l a i n e d[ M3 . S h a n g h a i :
目 直 译 与 意 译
所谓 直译 ,就是 在译 文语 言条件 许可 时 ,在译 文中 既保 持 原文 的内容 , 又 保持 原文 的形式 一一特 别指 保持 原文 的 比喻 、形 象和 民族 、地 方色 彩等 。 ( 张 培基等 , l 9 8 0 )而 意译则从 意义 出发 ,只要求将 原文大 意表 达 出来 ,不注 意 细 节 , 译 文 自然 流 畅 即 可 ( 范仲 英, 1 9 9 4 ) 。梁 译 本 多 用 直 译 , 朱 译 本 多 用

从系统功能理论谈公示语翻译与商标翻译的异同

从系统功能理论谈公示语翻译与商标翻译的异同

韩礼 德提 出, 语境应包 括三个方 面 , 即语场 、 语 旨和语 式 。 语场指 的是正在发 生 的事情 及 其社会 性 质 , 即参与 者所 从 事 的活动 。语 旨指 的是 交际过程 中参 与者 的社会地 位和扮 演 的
角色 。语 式指的是语 言的交 际渠道 以及语 言所要 达到 的交 际
从 系 统功 能 理论 谈 公 示 语 翻 译 与 商标 翻 译 的异 同
刘 东光
( 浙 江金融职业学 院 国际商务 系 , 浙江杭州 3 1 0 0 1 8 )
【 摘 要]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 中外交流 日趋频繁 , 对公示语翻译与 商标翻译 的需求急剧增加。本文以
系统功能理论为指导, 分析公示语翻译与商标翻译的相 同点与不 同点, 以期能够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其担 负的交际功能。 [ 关键词 ] 系统功能理论 ; 商标翻译 ; 公 示语翻译
二、 系统 功 能 理 论 指 导 下的 公 示 语 翻 译 与 商 标 翻 译
( 一) 公 示 语翻 译
商标 的文字要 素。根 据韩 礼德 对语 境 的理 解 , 以下 分别从 语
场、 语 旨和语式三 方面对 商标品牌 的语境进行 分析 , 并 归纳 出 常用 的翻译方法 。 1 . 语境分析
效果。
都可 以使译 文跨越文 化 差异 的鸿 沟 , 更 好地 实现 公示 语 的交
际功能 。 ( 二) 商标翻译
我国《 商标法》 将商 标定义 为 : 由文 字 、 图形或者其 组合 构 成使 用于商品 , 用于 区分不同商品生产者 或者经营者所生产 或
者 经营的同一种 和类 似商 品的显 著标记 。本 文所 指 的主要是
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 。对等在本质 上不是形式的对 等 , 而是 语境的对等 。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城市公示语的翻译策略——以太原市公示语为例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城市公示语的翻译策略——以太原市公示语为例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城市公示语的翻译策略——以太原市公示语为例侯永庆【摘要】公示语翻译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市民的文明素质与修养,但一些不准确、不标准的公示语英译仍然存在,这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指出太原市目前还存在的一些公示语英译问题,探析公示语英译的相关翻译策略,以提升太原市公示语翻译的质量和省会城市的综合指数.【期刊名称】《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6)006【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功能理论;公示语;英译【作者】侯永庆【作者单位】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太原030002【正文语种】中文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因学习、旅游、工作或投资考察等来到中国,公共场合的公示语,尤其是英译公示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示语,一种用图示或简明文字来为大众提供具体信息的专用文体,在公共机构、旅游景点、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场所都有其身影。

标准、规范的公示语对于展现城市优秀形象,实现城市和谐功能,提升城市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1]。

太原市作为中国内陆大省山西省的省会所在地,近年来在对外事务与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较为骄人的成绩,举办了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国际瑜伽交流大会;国际马拉松比赛;国际汽车展览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

随着太原市对外影响越来越大,规范正确的英文公示语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然则,太原市的公示语英译问题可以说是“若隐若现”。

笔者有时会在太原市的公共场所,道路,景点等地方发现一些失当的公示语英译,这种状况与日益前进的太原市极不协调,不仅未能实现英译公示语的社会服务功能,未能为在晋外籍人士提供良好便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太原市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影响着省会城市的整体形象。

本文收集了太原市部分英译公示语,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从公示语的功能作用出发,讨论相关的有效汉英翻译策略,为太原市的进一步对外发展提供些许智力支持。

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

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

功能翻译理论看公⽰语公⽰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传递须知内容的语⾔。

它包括标识、指⽰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等。

公⽰语的使⽤范围⾮常⼴泛,在各个旅游景区、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公共机构、商业、体育、⽂化活动场所,随处可见公⽰语。

并且⼤多数的公⽰语均采⽤中英⽂对照的⽅法。

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国际语⾔环境,只有翻译恰当的公⽰语才会给远⽅来客带来⽅便与快捷。

相反,那些翻译错误,不通顺,拼写错误的公⽰语不仅起不到公⽰的作⽤,⽽且会影响到形象。

⼀、公⽰语的功能和语⾔风格1.公⽰语的功能公⽰语⼴泛应⽤于我们⽣活的⽅⽅⾯⾯,主要具有四种突出的功能,即指⽰性、提⽰性、限制性和强制性。

指⽰性公⽰语向公众传递相关的信息,如:“问讯处”,“⽼弱病残孕专座”等。

提⽰性公⽰语起到提⽰或告知作⽤,⽤途⼗分⼴泛。

如:“⼩⼼地滑”,“请在此交款”等。

此类公⽰语使得公众根据提⽰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反应。

限制性公⽰语对公众的⾏为提出约束、限制和规范。

此类公⽰语的语⾔⼀般较直接。

如:“闲⼈免进”,“勿靠电动扶梯两侧”等。

强制性公⽰语的⽬的在于以命令强制的⽅式来要求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某种⾏动。

此类公⽰语的语⽓较强,语⾔应⽤强硬、直⽩,没有选择余地。

如:“禁⽌泊车”、“严禁烟⽕”等。

2.公⽰语的语⾔风格公⽰语的风格主要有简洁性、规定性和图⽂并茂性。

简洁性指公⽰语在词汇及句型结构上都要简单精炼。

这⼀风格取决于公⽰语使⽤的场合,⼈们对公共场所使⽤的公⽰语往往是很快的瞥上⼀眼,需要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公⽰语传达的信息。

“简洁”从词汇⽅⾯讲主要指减少复杂词汇和动词的多种时态;从句型结构⽅⾯讲主要指⼤多数情况使⽤简单明了的祈使句。

规定性是指很多公⽰语的英译在表达⽅式上已经约定俗成,不能随意的变动。

的确,许多公⽰语有多种的翻译⽂本,但是由于语⾔⽂化习惯,这些翻译必须采⽤⼤众已通⽤的说法。

公⽰语在使⽤中往往是除了⽂字以外,还会附加上图⽚。

图⽚给读者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高校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高校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1 、拼 写错误 。例 1 ,陕西 生物 医
药重 点实验室 “ i o n dc e Bo g adMe inK y ly i
殊性 ,其特 殊之处 就在 于包 括许 多 科
研实验室 的指示标示 。 随 着 中 国高校 在 国际上 的影 响 力 逐 渐增 强 ,高校校 园也 开始 出 现 中英 对 照的公 示 语 ,不 仅 为外 国朋友 提 供 了方便 ,更是学校 的一张 “ 片” 名 。然 而 ,另 我们 失望 的是 ,高校 校 园里 的 英 文公示 语 明显存 在着 许多 翻译 不 当 和不规范 的问题 ,如 “ ece fc ” T ahr i e 、 O
18 9 6年 ,在 枞 一种 语言 到另 一种语 言》 ( rm O eL n ug nte) Fo n a gaet A ohr o
中 ,奈 达 用 功 能 对 等 ( u ci a F nt n ol E uvl c) 替 代 了 动 态 对 等 qi e e an
根 据功 能对 等理 论 ,奈 达指 出 翻译 的
以上 的 四个 翻译 都具 有 明显 的拼 写 错误 。例 1中的 Meii Mei n) dc n( dc e, i
最 终 目标是 使译 文 的接受 者 理解 译文 的程度 能够基 本 对 等原文 读 者理 解原
文 的程 度 。功能 对等 理论 跟 以往 的众 多 理论 不 同,它 不再关注原 文和译 文 , 而 是译 文读 者 ,力求 译文 读 者 和译文 的关 系与原 文读 者 和原文 的关 系相一
错误对等理论为依据 ,探讨 高校校 园公示语翻译 ,指 出 了 中存在 的 问题 ,并提 出 其
改进 的建议。经过 系统的分析 ,作者认为对校 园公示语的翻译应予 以更 多的重视 ,从而使 中外 交流得 以有效达成。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作者:赵越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5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个城市内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给整个城市的魅力值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目的论的具体含义论述入手,分析了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供相关人士参考,以更好地提升我国城市内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水平。

关键词:目的论;公示语;汉英翻译;角度分析公示语是指面向公众的提示、显示及指示,其内部含有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等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

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国人士的不断增多,公示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此外,随着公示语在大中型城市的广泛应用,城市内部的公示语在某种情况下已经组成了我国留于外国人士的第一印象。

因此,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分析研究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公示语汉英翻译实际意义。

一、目的论具体含义目的论在整个功能派翻译理论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基础性理论。

其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的翻译学家雷斯与付米尔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对已英汉翻译的约束,以整个语言翻译的目的入手,将整个翻译工作放置于文化与理论相结合的环境当中,为整个世界内容各种语言之间全面地实现高效及准确的翻译起到了开辟性的作用。

在采用目的论进行翻译时,其将整个语言翻译的过程认知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整个翻译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准确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的存在与翻译界意译与直译之间的矛盾。

在目的论翻译指导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翻译工作时应该严格握好语言翻译的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的原则,其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应从对方的语言习惯入手,不需要全面地按照忠实法则进行翻译。

英译公示语的语用失误探析——以南京为例

英译公示语的语用失误探析——以南京为例
论 将 其 分 为 “ 用 语 言 失误 ” “ 交 语 用 失 误 ” 大 语 和 社 两
作, 而且会被认为无礼 , 或故意冒犯对方。所以,语法 “ 错误只表明说话人使用语言不够熟练 ,而语用失误却 说 明说话人的品质” 自然, (何 1988 :2 11) 0 Thomas ( 1983:99- 103) 的“ 语用失误 ” 理论把 翻译 不 当的案例分为“ 语用语言失误” (pragmalinguistic fail-
言标记所带有的语用含义的语法评价问题”就汉英翻 , 译而言 ,指所译的英语名称仅仅按汉语母语 的语言习 惯套用相关的英语表达 ,但并不符合英语本族语人 (native English speaker) 的语言习惯。
“ 交 语 用 失误 ” 指 “ 社 是 由于 不 同文 化 对 何 为 恰 当
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具体而 言, 路标 、 广告 、 商品说明书 、 旅游指南 、 社会宣传 、 告示
英 译 公 示 语 的 语 用 失 误 探 析
— 以南京为例
陆志慧 马广惠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 经济迅速发展 ,国际间的交流也随之增 多。因此 , 公共场所的英译公 示语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 本文 以南京 市的英译公 示语 为例 ,指 出了公 示语 中经 常 出现的一些语 用失误 , 根据Thomas的“ 语用失误” 理
的语言进行表达 , 从而达到成功 的交际。语用失误不是 来 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归因于
quip” 代替“ equipment") , 或者没有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 数名词(many与much混用)等。 另外, 在某大型超市的物
品柜使 用须知上我们 发现这样 的句子 ‘ will be re`You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论文导读::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英语论文题目。

论文关键词: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国际问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举行的背景下,中国与国际问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对外宣传材料不断译为各国语言。

各大城市也加快脚步与世界接轨,一个突出的表现为在城市面貌上,公示语逐渐采用中英双语来表示。

公示语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警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也就是说,公示语是以公众为对象,以文字或图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服务。

随着这一语言文体的出现,也出现了另外一些隶属于公示语的文体,包括标示语、标识语、警示语等。

作为城市面孔的公示语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

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代表一个城市的面貌,其目的是要在必要的场合能够指示、提示、警示、帮助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更加方便的学习、旅游和工作。

但在这些双语公示语中,有很多英译不规范甚至有明显语用错误的现象,这不仅未能达到使用双语公示语的最初目的,同时还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公示语翻译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目的既然是为了实现跨语言文化的交际实现原作意图英语论文题目,译者应根据具体译文,抓住原作意图,灵活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

语义翻译重视原文的形式和原但目前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缺乏跨文化意识,使得外国人不能很好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等。

有些翻译错误的出现问题是由于从事汉英翻译的译员语言功底不过硬所致。

刘利音指出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有拼写混乱、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语意模糊、文化误解等问题。

(刘利音,2007)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公示语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公示语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公示语翻译作者:丁璐璐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1期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民众整体素质和风貌的应用文体,公示语及其英译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由于语法及文化差异,公示语英译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公示语实例翻译,并针对静态和动态类公示语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对等;翻译策略公示语,顾名思义,是在公共场合给公众看的使用语言,旨在规范人员社会行为,调整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和谐。

因此,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示意功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双语公示语是都市国际化,国际人文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汉语公示语的正确英译能够优化语言环境,改善城市的国际形象,促进中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

1 汉英公示语的差异汉英公示语的共同特点为短小精悍,简洁明了。

但是由于语言文化差异,汉英公示语的表现方式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总体而言,在汉语公示语中,直接明确禁止使用某种行为的表达较多,如禁止吸烟,禁止喧哗等;而在英语公示语中,禁止用语只存在于部分场合。

如keep off the grass。

但是又有一些例外,例如汉语的“触一块净土,爱博一片蓝天”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温和的措辞而非生硬的禁止用语,力图唤起人们的爱心来保护环境。

其英译“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就不会这么含情脉脉,反而直截了当。

另外,由于汉英语言的表达习惯,使得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不能生搬硬套。

例如,汉语的一词多义,教室,休息室,行政办公室,资料室等“室”在汉语里面可以用一个词表达,而在英译公示语里面就不能以一盖全,教室是classroom,休息室的对应英译就不是restroom,因为restroom在英语里指公共厕所,英语的习惯表达是lobby或者lounge。

而行政办公室、资料室的英语习惯表达分别是administration office、library。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公示语的翻译质量不管从文化交流还是便民利民的层面上来说都具有很大意义。

但是由于汉语的文字和表达习惯与英语有本质上的区别,许多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会给人以误导,无法发挥公示语应有的指示作用,还影响着城市在外籍人士心中的形象。

因此,如何完善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应该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课题。

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福建地区轨道交通设施公示语英译为例,分析研究译者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标签:功能对等理论;公示语翻译1公示语及公示语翻译公示语是公众在公共场合所见的文字语言,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它应用广泛、几乎随处可见。

公示语的双语化是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必然;公示语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用意图在于让外籍人士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更加便捷、自如地了解、使用城市基础设施,因此,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

虽然经过多年的英语教育,国人的英语水平较改革开放之前已有很大提升,但英语公示语与英语应用于日常沟通、生活有极大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存在一些不当现象,令人啼笑皆非,不能达意反而更容易令人产生误解。

例如,福州地铁站刚试营运的时候,福州火车南站(Fuzhouhuochenanzhan)用拼音作为翻译就曾引起了人们激烈的讨论。

关于公示语翻译的研究表明各学者的研究理论视角各不相同,研究角度多从交际翻译策略、语用学、生态翻译学出发,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福建地区一些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目前还较少,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公示语翻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提出的,也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英译-精品文档

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英译-精品文档

从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看公示语的英译随着经济飞速发展, 我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中国工作、学习、旅游、长期居住, 因此, 公共场所标识语的翻译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为译成英文就是要让外国人看的, 如果译得不好, 不但让人看不明白, 起不到提示或帮助的作用, 反而给外国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进而影响到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形象。

然而, 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各种不规范的翻译现象随处可见,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对外交流。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 Christiane Nord ) 提出的翻译错误分类说为依据, 探讨了公示语的英译问题,选取实例来分析公示语英译中的误译现象,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公示语研究概况( 一) 公示语的定义公示语研究专家吕和发把公示语界定为: “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提示、指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公示语与标识语、标志语、标示语有某些相同的应用特点, 但公示语应用更为广泛, 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游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 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

”学术界广泛认可这一定义。

本文中所指的公示语即采用此定义。

(二) 公示语的翻译研究在我国, 公示语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

进入21世纪后,公示语翻译才逐渐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热点。

2002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 开通了“汉英公示语研究在线” 网站(e-signs), 并于2005 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 , 各个网站也相继开辟专栏研讨公示语翻译问题。

这些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公示语翻译的影响, 也为此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为规范语言环境, 许多专家、学者对公示语英译实例进行调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南京青奥会主题标语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南京青奥会主题标语为例

作者: 陈雪奕[1]
作者机构: [1]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41-4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5期
主题词: 生态翻译学;公示语翻译;主题标语
摘要:公示语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是信息发出者与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和渠道,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不容忽视。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究公示语翻译的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层面对南京青奥会主题标语翻译进行解读,旨在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从功能对等看公示语翻译的功能和应用

从功能对等看公示语翻译的功能和应用

从功能对等看公示语翻译的功能和应用摘要: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话题,公示语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娱乐和购物等等。

一个城市的公示语翻译好坏,直接影响国际友人对这个城市的印象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印象。

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谈论公示语翻译的功能以及应用,以及功能主义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功能对等;公示语;功能和应用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384-02一、功能对等理论基础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在1964年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中,译者要关注的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这一理论强调语言交际效果的对等,而不是形式对等。

后来,奈达用“功能对等”代替了“动态对等”。

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谈其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功能和应用的影响。

奈达认为:“翻译实在接受语种寻找与原文信息最为接近的自然地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

”“对等”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词汇,它是翻译标准的最高上限,而“部分对等”和“功能相似”就可以说翻译标准的下线,笔者认为,对于一般的翻译行为来说,大多数都处于上限与下限之间,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对中国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抛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开始重视读者的反映,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直译和自由翻译之间的争议。

德国学者科勒甚至在1972年声称:“等效原则将成为压倒一切的原则。

”而刘宓庆等人指出:“在有些情况下等效是不可能达到的。

”二、功能对等视角下公示语翻译的功能(一)功能对等的功能功能对等理论首先给公示语翻译以理论支持,使其在翻译时有理可循。

而功能对等包含的“风格”,“意义”,“格式”,“文本”对等,又为公示语翻译的好坏提供了参照标准,令公示语翻译达到自然,忠实于原文的要求,使其不管在哪种语言文化中,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探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探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探究
宫思远
【期刊名称】《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卷),期】2022()8
【摘要】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应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使原文与译文达到功能上的对等。

对于来中国旅行、工作的外国人而言,双语公示语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公示语英译并不总是令人满意。

本文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公示语英译中的常见错误,并提供相应的修正方案。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宫思远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汉语公示语英译探析
2.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3.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下的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探析
4.“功能对等”理论
照应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以文化差异为视角5.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旅游景区
公示语英译刍议——以桂平西山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

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

文 本 。功 能 目的 论 对 包括 公 示 语在 内的 实用 文本 翻 译 提 供 了客 观 、 行 的原 则 扣 标 准。本 文 试 图从 功 能 理 论 的角 度 可
对 城 市 公 示 语翻 译 中存在 的 一 些 问题 以及 如 何 运 用功 能理 论 进 行 恰 当翻 译 进 行 初 步探 讨 。
维普资讯
2 0 年 4月 08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 文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u a o u e U i r t o cn mc( m nt s n oi c n e orl f b i nv sy f o o is n H e i E Hu aie dSca Si cs i a l e
注意 或 宣 传 目的 的 文字 。 由于 实 用 义 本 的 现 实 、 至 功利 的译 甚 文预 期 目的 及 实用 文本 语 言 和结 构 形 式 相 对 固定 并 明显 受 特 定 文 化 制 约 的 特点 ,译 者在 翻译 时 应 根 据 译 文 预 期 要 达 到 的
中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也 体 现 了一 座 城 市 的 建 设 风 貌 以 及
关 键 词 : 能 目的论 ; 示 语 ; 功 公 汉英 翻 译
公 示 语 翻 译 是 当 前 我 国 许 多 大 城 市追 求 国 际 化 建 设 过 程
为 主 , 重 实 用 性 和 交 际 目的 , 着 指 导 、 示 、 传 、 导 、 偏 起 警 宣 劝 鼓 动等作用 。 英 译 公 示 语 , 以 来 华 外 国 友 人 为对 象 , 到 指 示 、 起 是 达 引
误 、 词 不 当 、 态 不对 、 性 误 用 、 符 合 英 语 表 达 习惯 等 方 用 语 词 不 面 结 合 功 能 翻 译 理 论进 行分 析 。 ( ) 词 拼 写错 误 一 单

规范南京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的意义-最新年精选文档

规范南京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的意义-最新年精选文档

规范南京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的意义-最新年精选文档规范南京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的意义随着我国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更加频繁,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在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学习。

所以公共场所中的英语公示语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这些英语公示语是由我国的一些翻译家所翻译出来的,但由于这些翻译家的母语并不是英语,往往翻译出来的公示语带有中国人的理解方式,而外国友人并不能完全领会其意,所以规范翻译公共场所的公示语对中国与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翻译是对外窗口名片南京市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许许多多的历史古迹,吸引了无数海外国际友人前来旅游参观并进行文化交流。

南京作为中国在国际是有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旅游景区竖立双语公示语标牌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对于这些公示语,许多外国友人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例如:邀请专家参与翻译、审校,确保专家是母语为英语的专业人士:切忌直译,因为多数情况下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似是而非:要简洁明了:不要仅仅考虑语言的“规范”,旅游者不全是纽约客,他们使用的是世界英语:来中国的外国人的母语不全是英语,所以公示语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英语词汇并配以图形标识:公示语翻译要考虑其应用语境,不要直接从中文转换为英文:长词、大词一般不是地道的英语公示语用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南京甚至全国的公示语翻译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问题,规范南京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是势在必行的。

二、问题分类以及纠正(一)拼写错误拼写错误实际上是公示语翻译中较为常见的错误之一。

所幸的是,在我们所搜集到的南京市公共场所公示语中,此类错误并不多见,但仍然有一些错误实例,如:在某地铁车厢内,将“非法操作按章处罚”翻为‘Any illegal operator shall be punishedacco rdingly.’。

从功能对等理论浅谈公示语英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浅谈公示语英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浅谈公示语英译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常被用于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等地方,用以传达特定的信息、规定或者警示。

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翻译要求准确传达信息,同时保持原文的表达风格和语言特点。

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对公示语英译进行浅谈,旨在探讨公示语英译的方法和要点。

功能对等理论是尼达曼(Eugene Nida)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翻译理论,强调译文要在功能上与原文相等,即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意义。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来看,公示语英译的重点是准确传达信息和意思,同时考虑到译文的使用环境和读者背景。

首先,公示语英译需要准确传达信息和意义。

公示语通常用于传达特定的规定、禁止、警示等,因此翻译时应准确传达其含义。

例如,一条公示语“禁止吸烟”在英文中可以翻译为“No smoking”或者“No smoking allowed”,都能准确传达禁止吸烟的意思。

另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公示语,翻译时可以采用更详细的表达方式,以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例如,一条公示语“请勿在此处停车,以便应急车辆通行”,在英文中可以翻译为“Do not park here, for emergency vehicle access”,准确传达了禁止停车和应急车辆通行的意思。

其次,公示语英译需要保持原文的表达风格和语言特点。

公示语通常具有简洁明了、直接明确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时应尽量保持这些特点。

例如,一条公示语“请勿乱扔垃圾”,在英文中可以翻译为“Do not litter”,保持了原文的简洁明了的风格。

另外,公示语还常常使用命令句或者祈使句的语气,以提醒读者遵守规定或者注意事项。

翻译时应注意保持这种语气,以增强翻译的说服力和威慑力。

最后,公示语英译需要考虑到译文的使用环境和读者背景。

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使用环境和读者背景不同,因此翻译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例如,对于国内的公示语,可以使用“禁止”、“请勿”等词汇来准确传达禁止或者提醒的意思;而对于国外的公示语,可以使用“No”、“Do not”等常用的词汇进行翻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浅谈公示语英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浅谈公示语英译

2292020年23期总第515期ENGLISH ON CAMPUS从功能对等理论浅谈公示语英译文/秦尊璐涵,尽可能实现功能上最大限度地对等。

三、功能对等理论对公示语英译的指导有人认为,同一块标牌上的中英两种语言公示语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否则会遭到批评指责。

然而正是这种语言单词上追求一一对应的观念,往往会产生令外籍人士摸不着头脑的译文。

公示语英译追求的不是语言上的简单对应,而是功能上的对等。

译者在实践中可通过借译、转化、增译和删减等翻译策略实现公示语英译功能对等。

1. 借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越来越多汉语公示语与国际接轨。

翻译这类公示语时,首选的方法是直接借用英语中现成或习惯的公示语(戴宗显、吕和发, 2005: P42 )。

如“八折优惠”文字对应的英文是“80% Discount”,但英语国家的习惯说法是“20% Off”。

又如,英美国家的公共汽车上常有“Courtesy Seats”,所以翻译“老幼病残孕转专座”时可借用英语国家习惯表达“Courtesy Seats”,即使没有罗列出源语提到的各类人群,外国人也能马上理解,可以说达到了功能对等的目的。

2. 转化。

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使得中文和英文在语言表达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为了尽可能达到功能对等,使英译的公示语让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并实现公示语的指示性功能,汉语公示语英译时有时可灵活转化语言形式。

转化包括否定形式向肯定形式转化、动词结构向名词结构转化、主动语态向被动语态转化。

首先,汉语公示语常用否定句式表示某种动作和行为应禁止,而在英译时可考虑直接用肯定句式表达,如“非请莫入”可从正面表达译为“Staff Only”。

其次,汉语公示语常用祈使句,而英语公示语名词化趋势明显,大量使用名词、名词短语、动名词及介词短语。

如“伸手出水”可从另一角度译为名词“Automatic Tap”。

第三,中文多使用主动句,而英文常用被动句。

英语公示语使用被动句可使叙述更加客观、间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命令口气,显得更礼貌委婉,让英语读者更容易接受。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公示语翻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公示语翻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3), 322-326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20.83043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s of PublicSigns at the Perspective of the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Taking Wuhan City as an ExampleQi Zhou, Xuxing Huang, Xiajing Yao*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CUG), Wuhan HubeiReceived: Apr. 15th, 2020; accepted: May 25th, 2020; published: Jun. 1st, 2020AbstractAs a language conveying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public sig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ng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nvironment. However, errors and omissions are frequentlyseen in the translation works of urban public signs. As a consequence, those signs usually fail to fulfill their due functions. Generally speaking, public signs are mainly intended for information- providing, instructing and cautioning, from which the expected functions can be concluded as in-formational and appellative. Hereby, the texts of public signs can be respectively categorized as informational text or appellative tex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func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comprising skopos rule,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an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in Wuhan City. And the norms applicabl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wo types are concluded—that is, to ensure the accurate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level as well as the appellative function in pragmatics.KeywordsSkopos Theory, Wuhan City,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formative and Appellative Texts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公示语翻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周淇,黄旭星,姚夏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通讯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4月第5卷第4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pr.2008Vol.5No.4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王晓娟,陈炼,陈丽萍(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城市公示语是面向现实世界、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目的,起着宣传、鼓动、指导、警示等功能的实用文本。

功能目的论对包括公示语在内的实用文本翻译提供了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

本文试图从功能理论的角度对城市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功能理论进行恰当翻译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公示语;汉英翻译公示语翻译是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追求国际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建设风貌以及当地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

公示语翻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游客,译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对外宣传的效果和中国在外国友人心目中的形象。

针对当前不容乐观的公示语翻译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城市公示语翻译,选择恰当的翻译理论,提高翻译质量。

一、目的论———功能理论的核心作为对传统“等效原则”(PrincipleofEquivalence)的重大突破,德国的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汉斯・J・费米尔(HansJ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著名学者先后提出的翻译功能理论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其主要内容有: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90年代初,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她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忠实”(functionality+loyalty)这样一个概念并给翻译做出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

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根据诺德的观点,这里的忠实并不针对原文,而是指尊重翻译过程发起者、原文作者、原语文化和译文读者。

这种尊重不仅意味着忠实传达原文内容,还包括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所进行的必要调整,包括删减甚至改写。

同时,诺德明确提出,译者应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意义,即被译语语言文化系统所接受,并达到与文本类型和功能相一致的得体性(Nord,1992)。

二、公示语及公示语翻译的理论依据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以满足旅游者,社会公众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需求,提供信息服务。

公示语具有信息功能(informative)、祈使功能(vocative)、劝说功能(persuasive),面向现实世界,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主,偏重实用性和交际目的,起着指导、警示、宣传、劝导、鼓动等作用。

英译公示语,是以来华外国友人为对象,达到指示、引起注意或宣传目的的文字。

由于实用文本的现实、甚至功利的译文预期目的及实用文本语言和结构形式相对固定并明显受特定文化制约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习用语言结构模式的表达方法,使译文语言对译语接受者发挥良好的影响力。

功能目的论对指导整个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和实用文本翻译,都提供了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

相比较而言,它对实用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公示语翻译作为实用文本翻译中的一种,同样适用于功能理论。

三、南京公示语实例剖析汉语公示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是,汉语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外国在华友人,要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公示语翻译应该避免使用中式英语,而要尽量采用地道的英语。

下面笔者就以暑假在南京实地收集的部分公示语为例,从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语态不对、词性误用、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等方面结合功能翻译理论进行分析。

(一)单词拼写错误雨花台“二忠祠”的译文是TempleHonoringFaitkfulandUpightOfficuls,暂且不谈此句功能是否对等,转换是否对应,仅有的六个单词就有三个出现了拼写上的错误,笔者经过查证,英语中并无Faitkful、Upight、Officuls三个单词,想来应该是Faithful、Upright、Officals吧!雨花台北大门的导游图上“医疗救助电话”则译为First-aidTelephe,正确拼法是First-aidTelephone,常用的缩略形式是Tel。

夫子庙附近一名为“大学书店”的书屋被翻译为NuiversityBookstore,正确的应是UniversityBookstore。

(二)用词不当南京某连锁超市的一家门店将“付款区”翻译为PaymentArea,英语中现成的对应表达为Cashier。

南京地铁中还有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公示语翻译错误,那就是地铁里的厕所还有“公”“母”之分。

在鼓楼车站站台东端的两个公共厕所悬挂119・・的标识分别为“女卫生间”和“男卫生间”,它们都分别配上了英语译文,相应的是FemaleToilet和MaleToilet,顾名思义就是“母/雌厕所”和“公/雄厕所”。

建议将女厕改为“Ladies”,男厕改为“Gentlemen”.(三)语态不对南京某大型超市为了提醒顾客正确使用自动扶梯,在其入口处写道“请勿将婴儿车放在电梯上”,译文为Thebabycarriagecannotuseontheelevator.众所周知Thebabycarriage是无生命物体,为被施动者,该句应使用被动语态,建议将cannotuse改为cannotbeused.事实上,该翻译还不够完美,我们知道,elevator是英式英语,意义等同于美式英语中的lift,都侧重于指的是升降式电梯,而超市入口处使用的是自动扶手式电梯,英语中对应的词是escalator,再者,兼具指示性和提示性作用的公示语宜采用祈使语气,因此建议译为:Pleasedonotputyourbabycarriageontheescalator.(四)词性误用雨花台北门右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译为NationalPatriotismEducation,用的是形容词Patriotic而不是不可数名词Patriotism,其次,示范基地译作EducationNormalBase,有两处不妥,首先“爱国主义教育”一般译成Patriotic,译作“NormalBase”有欠妥当,因为“示范”二字的汉语意思是做出榜样或典范,供人们学习模仿,而Normal作为形容词意识是正常的、正规的、标准的。

据笔者所知,著名的华中师范大学英译名为HuazhongNormalUniversity,它表示的是“师范”大学而不是“示范”大学,那么“示范基地”中的“示范”到底该用哪个词呢?在此,不妨在已知相关表达法的基础之上大胆模仿、借鉴,例如ademonstrationfactory示范工厂ademonstrationforest示范林,所以笔者认为在上述语境中demonstration比normal一词要好,至少不会引起歧义,让人费解。

因此建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译为NationalPatrioticEducationDemonstrationBase.(五)错译、语义模糊笔者在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二楼的招聘大厅里发现这样一块标示语:外国人、台港澳人就业,其英语译文为ForeignpeoplefromTaiwan,HongKongandMacau,再看旁边窗口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才确定这是为不同身份的人提供咨询业务的,但单就英译文就只能理解为“来自台港澳的外国人”,如此一来,所表示的服务对象范围明显缩小,且根本就没有传达出汉语中已有的“就业”之意,面对这样的公示语,万一真的有来自欧美等国家或地区的外国友人来此求职,不知道他还会不会上前。

“来自台港澳的外国人”语义模糊,除了上面已提到过的,还可以产生另外一种理解,误把台港澳同胞当作外国人,这就变成了一个很严肃的政治性问题,此类错误的出现实在大不应该,所以建议将此译为EmploymentofForeignpeopleandthepeoplefromTaiwan,HongKongandMacau.(六)中式英语,不伦不类用您的爱心保护公园环境。

Useyourlovehearttoprotectthepark’environment这是南京市一公园内的标识牌及其英译,“用您的爱心”这样的表达在汉语语境中十分常见,但在英语语境中却会显得过于煽情,违反英语读者的接受习惯。

翻译时可以删去。

此句可译为Protectingtheenvironment.态度明确,直截了当,而且动词ing表达法从语气上传递了亲和而友好的信息,少了强制性,多了号召民众共同参与的亲切态度,能达到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目的。

四、结语城市公示语是国际化大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公示语翻译水平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建设风貌以及当地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

然而当前公示语译文错误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气氛之下,公示语翻译错误显然发出了十分强烈的不和谐声音,有损城市的形象。

笔者认为,翻译公示语时应将译文在译语读者中的可读性和译文对译语读者所要达到的功效放在首位,坚持功能目的论的“功能+忠实”(functionality+loyalty)原则来翻译城市公示语,遵循公示语翻译的一般标准:功能对等,情境相同,对象一致,目标明确,转换对应。

某些“源语”没有对应成分的,或者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公示语,可以借鉴功能理论翻译进行转换尝试。

英汉公示语常从不同的视角表达,某些对外国受众无意义的公示语,甚至可译可不译的,笔者认为索性不译,无需为了追求形式、赶时髦而去把没有必要翻译成外文的地方进行翻译。

对于公示语的翻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不同的翻译方法:首先,也就是公示语翻译所应遵循的第一基本原则———“抄袭”和模仿,对英语中有现成的对应表达,直接套用就行;其次,参照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并加以改造,尽可能回译(BackTranslation);第三,根据语境进行合理创译。

只要能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任何可行的翻译方式都可以采用。

(本文系2007年度湖北经济学院校团委与科研处审批立项项目之一“从功能理论看公示语翻译———以南京城市公示语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2]陈晓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28—242.[3]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4-46.[4]王银泉.汉英公示语翻译及其译学原理[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8-17.[5]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2004,(2):81-821.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