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对自2006年以来至2013年上市公司进行年度统计,分别从激励模式、激励水平和行业分布等方面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对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统计,自2006年以来,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使股权激励实施得到了支持,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日渐增多,股权激励必将在我国得到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一、引言
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从探索到成长,到规范完善,从股权激励的成长历程来看,2006年应当是值得纪念的一年,2006年将股权激励的实施推向正轨,也拥有了正式的法律文件保障,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也在2005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以较快进度实施的股权激励,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在步入正轨后,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以全新的速度前进。
从真正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经历了短短的几年时间,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仍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股权激励的发展才能更成熟。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上市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性都会对股权激励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
二、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1.年度实施情况
根据锐思金融数据库中股权激励计划信息中实施日期的具体时间,本文对自2006以来至2013年上市公司进行年度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年度统计表单位:家/年
资料来源:锐思金融数据。
在对2006年至2013年正常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年度统计中,可以看到,股权激励在A股上市公司中越来越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中长期的激励方式留住关键人才,企业委托代理成本有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进而提高企业业绩。
2.激励模式统计
表1表明在实施股权激励的304家上市公司中,激励模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倾向性,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平分秋色,其中限制性股票180家,股票期权113家,占据了实施家数的大部分。同时也出现了混合模式,可能由于笔者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数据库的选择问题,统计出的数量不多,但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成熟,股权激励法律法规和上市公
司设计激励方案的专业化程度,激励模式混搭的现象会逐渐流行。由此笔者猜想,上市公司选择不同的激励模式,产生的激励效果应该是有差异的。
3.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实施现状
(1)激励模式
在所选定的114家样本中激励模式分为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其中股票期权27家,限制性股票87家。采用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公司数量占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总数量的76%,而股票期权占24%,虽然对激励模式的选择主要是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这两种,但还是倾向于限制性股票模式。
(2)激励水平
本文将激励股本占总股本比例的比例称作激励水平,依据2005年12月31日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非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在所选的样本数据中,在(0,1%]区间的45家,占样本总数的39.47%,在(1%,3%]区间的55家,占样本总数
的48.25%,在(3%,5%]区间的10家,占样本总数的8.77%,在(5%.10%]区间的4家,占样本总数的3.51%。总的来说,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激励水平都在试行办法规
定的范围内,且激励水平偏低,大部分公司的激励水平处在5%以下,最低为0.08%,最高为8.49%,说明我国不同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激励程度差距比较大,这与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公司的规模、资本结构以及激励对象等有一定关系,所以在后面的实证研究中将公司规模、资本结构选定为控制变量。
(3)行业分布
根据证监会行业门类代码2001版的分类指引,本文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114家上市公司分成12个大类,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行业门类分布单位:家数%
数据来源:锐思金融数据库,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指引进行划分。
从表2可以看出,制造业行业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最多,占到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样本数量的70.18%,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14.04%。制造业所占比例高,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中的上市公司占了很大一部
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位居第二,高新技术行业存在发展潜力,管理者对企业的前景有很大信心,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比较合适。建筑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位居第三,但数量都较少,其他行业也有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可见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比较广泛,但具有不均衡性。
三、结论
本文将股权激励的基本要素以及产生的理论基础进行
了梳理,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为股权激励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人力资本意识的提升,对股权激励的水平带来挑战,需求层次的不断上升,给企业能否留住核心人员出了难题。此外对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统计,自2006年以来,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使股权激励实施得到了支持,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日渐增多,股权激励必将在我国得到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明.中国股权激励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3(19):85-92.
[2]徐鹿,孟庆艳.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现状分析[J].会计之友,2011(2):103-104.
[3]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J].会计研究,2000(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