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史 复习资料
最新中日文化交流史PPT学习课件
细石器时代: 以细小的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时代。以渔猎、畜牧经济 为主。以石髓、玛瑙、燧石等为石器原料,有多角锥状石核、 细长石片(或称石叶)、小石片等,器形有刮削器、圆状刮削 器、短削器、尖状器及石钻石簇等。细石器文化繁盛于旧 石 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可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甚至到 铜石并用时代。在日本国内,一般被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后期, 但在欧洲等地,被定为旧石器时代以及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的 中石器时代。 以下是在日本出土的细石器图片。
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中日两国的将来有所展望,对我们今 后走向社会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真可谓有 百利而无一弊。中日友好符合大势所趋,对于亚洲和平乃至 世界和平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年轻的一代应该向老一辈学 习,为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古代篇
第一章 绳文文化和大陆文化 第1节 “陆桥”和大陆之间的联系 洪积世: 距今250万年——15000年之前叫做洪积世,洪积世又分为冰 河期和融冰期。其间经历了4次冰河期的轮回。在最后一个 冰河期来临时,日本列岛的北端和南段和中国大陆是相连的。 这位人类的迁徙带来了可能性。
74第二章隋唐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
序章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与分期2中日文化交流史有4个突出的特点持久性(3以持续不断的人员往来为分析手段4五次战争)全面性(5成就深远而卓著6以持续不断的书籍往来为史证)双向性(7-9以日本文化反哺,维新成果的西传为重点.隋唐,明治维新7关于中日双向性交流的15史实)自主性(10以中日之间以海相隔的地理位置为论据)11世界对比中罕见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七个分期12分期的依据:人员流动的方式1、3---6世纪(秦汉六朝)大陆居民移居日本/2、6---9世纪(隋唐)日本遣唐使等来华3、9---13世纪(晚唐、五代、北宋)中国商船大量东渡4、13---14世纪(南宋、元)日本商船大量来华/5、14--17世纪(明)日本遣明使等来华6、17---19世纪中叶(清)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商船东渡7、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清末)中国青年学子为求新学赴日留学11日本分期方法日本历史简介绳纹时代(约BC12000——BC300)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古坟时代(约300——500)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飞鸟•白风时代(约500——710)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奈良时代(710——794)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平安时代(794——1192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镰仓时代(1192—1333)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室町时代(1336—1573)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信长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江户时代(1603——1868)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明治维新(1868)开国近代国家成立2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3左旋海流图.,4铜铎图.,5铜剑铜矛-史前大陆居民横渡对马海峡7实地..:对马岛与壹岐岛6《古事记,日本书纪记载..考察日本左旋海流: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上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实用品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铜矛ü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交流的记载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
日本文化总复习(校选课用2013.12) 4
序言:认识日本——中日关系40年回顾一、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就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同年9月25日田中访华。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中日共同声明”。
中日邦交正常化。
迅速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原因,1、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2、日本追求新市场与能源地。
3、中国急于打破孤立状态二、建交后的中日关系1、中日关系蜜月期(1972~1982年)这一时期,日本决定在技术与资金上给予中国援助,并先后三次决定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资金(ODA)。
2、摩擦与合作时期(1982年~1992年)因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提供的成套设备较为陈旧、日本的政治大国言行等在中日之间产生外交摩擦。
3、对立与合作时期(1992~2002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日本经济低迷,但中国进入市场体制下的经济高速增长,从而造成两国关系出现了不和谐之声。
4、对抗与合作时期(2002年~2011年)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政冷经热”、历史教科书、日本争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使中日关系愈发紧张。
三、中日两国的相互关系合作的伙伴、竞争的对手,学习的对象。
第一讲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一)一、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1、日本民族的来源日本的古代文明主要分为绳纹文化和弥生文化时代。
2、徐福东渡的意义据说2000多年前,徐福的船队到了日本,带来了秦朝文化,使停滞了数千年的绳纹文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徐福东渡为日本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接受中国文化,在日本由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进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日本文化的特征1、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日本总是不失时机地接受人类最先进的文化,从而加速了日本文明化的进程。
2、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日本在接受他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不是像朝鲜、越南这些与大陆接壤的国家一样,没有消化吸收的余地而是全盘接受,以至于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3、独特性首先,被神化了的天皇制,与中国的皇帝制度相比,日本的天皇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与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中国皇帝不同,天皇是被神化了的一种象征,只掌握精神权力;二是日本的天皇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并不掌握日本国家的实质性的政治权力。
中日文化交流史重点
2012-2013学年选修课中日文化交流史考试重点一、试卷结构(1)名词解释4个(2)简答题4选2(3)论述题4选2第一章1、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全面性、双向性、自主性、持久性。
2、日本历史时间旧石器時代-绳文時代-弥生時代-古坟時代-飞鸟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镰仓時代-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江戸時代-明治時代-大正時代-昭和時代-平成时代3、日本最古老的文化叫做什么文化?答:绳文文化4、“陆桥”是什么东西,请简单地描述一下。
答:因为地壳变化和海平面下沉使得大陆和日本列岛相连,产生了生物可以移动的狭长地带。
5、岩宿遗迹是谁首先发现的?答:相泽忠洋6、绳文文化的特征是什么?答:绳文文化早期以狩猎、采集等自然经济为主,已存在石褪、石斧、石刀、石链等种类繁多的打磨石器,中后期向农耕经济过渡,开始出现石、木、兽骨等制做的生产生活用器。
绳文人住宅以半地穴式为主,并形成村落,拥有共同的墓地以及祭祀场所,从现在已发现的非实用性的石棒和乳房、脸部夸张的女性陶偶来看,当时已经产生了基于农耕文化的自然信仰活动。
7、渡来人是一些什么人?他们给日本带去了什么?答:从中国的华北、东北地区穿越朝鲜半岛到达现在的九州北部地区。
基本上可以认定指历史上的“渡来人”。
第二章1、青铜器和铁器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答:日本的弥生时代,也就是中国的秦汉时代。
2、“弥生文化”的“弥生”表示什么意思?答: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而得名弥生时代,它还有新生的意思。
3、弥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答:以金石并用、经营水稻栽培与畜牧并重的生产经济为主。
这个时代日本受到中国内地文化的强烈影响,主要是稻作农耕技术。
4、铁器和青铜器分别有什么用途?答:青铜器主要用于武器、兵器,一小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在日本青铜器还用作祭祀器具。
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由于大陆移民,日本人很容易的就用上了铁器。
5、徐福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答:徐福一行人为日本带去了中国大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特别是种植粮食和使用金属工具的技术,致使公元3世纪左右日本列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发生了突变。
清华大学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清华大学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一、专业的设置刘晓峰的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老师们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此领域很有造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二、考试的科目世界史: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①101英语或103日语②643世界通史③501综合考试;三、导师介绍刘晓峰,男,1962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0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曾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助教、讲师,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晓峰教授主要从事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同时对东亚地区时间文化有精深的研究。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教育考博分校(官网可咨询)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中日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秦汉六朝1.大宰府P132.左旋海流P33.铜铎P46.朝天石、西归浦、正方瀑布、徐福祭P117.佐贺地区(佐贺有明海港)P12; 意义P158.信子节(千童镇)P179.佐贺吉野里P1910.金印P2611.甚兵卫、龟井南冥、黑田(藩主)、三宅吉米、志贺岛P2612.乐浪P21、P2213.卑弥呼女王;邪马台国P34;P35定义(2)14.难升米、牛利;亲魏倭王P38、P4115.朝贡意义P3916.狗奴国不朝原因P4117.五王遣使P4818.两次大中断及原因P49+打印提纲上的19.伽耶P5020.8次遣使P52(相关:X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21.古坟时代P5322.册封的意义 a.需要;b.P55综述一:中国文学与书籍的交流1.平假名、片假名P582.文学交流P603.万叶集(平安时代)P604.诗歌方面P615.镰仓时代P636.江户时代P647.笔记(受日本影响的近代作者和作品)P668.汉藉P67◆◆◆◆◆◆◆◆◆◆◆◆◆◆◆◆◆◆◆第二章:隋唐1.小野妹子P77;国书事件P782.裴世清P77;访日问题P80;小结P823.圣德太子P835.大化革新P87;效果P88;6.《十七条宪法》P877.改新之诏P888.四期遣唐使P89/909.近江令、飞鸟净御原令、大宝律令、养老律令P91 (表)10.官僚制、土地之、教育制度的详情P91/9211.建立古代天皇制国家P9312.经济交流口岸P93/9413.宫市P95;宝饰镜P9614.正仓院、供养之风P98;院内文物特点P9915.日本政治、经济方面的唐化,提纲P516.使团出发前的准备P104;到达后的P10517.使团中留学生较少的原因P10418.晁衡(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大和长冈;玄昉、井真成P105/10719.遣唐使回国后的仪式P10720.晁衡回乡P107 第十二次、遇难P10821.沈惟岳(清海宿弥)P10922.喜娘P11023.晁衡贡献P11024.荣睿和普照P111;道睿P11125.日本重视引进佛教的原因P11126.鉴真和尚P11227.唐招提寺、三大戒台P11528.鉴真东渡功绩P11529.井真成墓志P117、朝衡纪念碑P11930.阿育王寺、大明寺、唐招提寺P11231.学问僧、请益僧P13432.八位有名的入唐求法僧P13533.惠果大师P13834.空海(弘法大师)P135、功绩P139下35.日本真言密宗P13936.《入唐求法巡礼行记》P140/14437.赤山法华院P141/142;P148 专题38.张保皋P14139.会昌法难P14440.圆仁功绩P144/14541.青龙寺、空海纪念堂、纪念碑P145综述二:中日宗教与思想交流(P152)1.佛教盛行的原因P1522.道教P1583.共存性P1604.总结P1615.◆◆◆◆◆◆◆◆◆◆◆◆◆◆◆◆◆◆◆第三章:晚唐、五代、北宋1.新形势下的变化P1652.不对等贸易的后果P1683.单方贸易的不利影响P1694.藤原道长、藤原赖通P1695.国风文化及特点P169下、提纲P76.紫式部《源氏物语》P170/1717.苏木、香木、锦P1728.十二单P170、172(特点);束带装P1709.鸿胪馆P17310.中山平次(考古)P17511.《开宝敕版大藏经》P17812.源信P18013.五百罗汉堂点茶供养P18514.成寻:中日佛教真正的双向交流P187;意义P187-188综述三:中日艺术的交流(音乐、美术、工艺)P190◆◆◆◆◆◆◆◆◆◆◆◆◆◆◆◆◆◆◆第四章:南宋、元1.平氏集团P1992.平清盛P1993.海盗P1994.大轮田泊港、音户水道、福原离宫P2005.《平家物语》P2016.船只流动特点P2017.宗像氏“海上豪族”P2028.青瓷葵口碗P202 ;图P267(一种非一个)9.宋人百堂P202/20310.谢国明P20311.圆尔辨圆P20312.南宋、元时中日佛教交流的特征P206、提纲P913.明庵荣西P206;提纲P914.天台山万年寺P207;天童寺P207/21215.师从虚庵坏敞P20716.真言宗、华严宗P20817.荣西成功开辟临济宗P20918.《吃茶养生记》P209;《兴禅护国论》19.希玄道元(曹洞宗)P210、提纲P920.兰溪道隆(中国人)P216;提纲P1021.禅与武士道P215/217(详细);提纲P10 22.无学祖元P218;提纲P1023.北条时赖P216;北条时宗(唯一的民族英雄)P22024.综合论述南禅宗与镰仓幕府的关系P22125.建长寺P221;圆觉寺P22526.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动机P228几次远征提纲P827.为何出现日人涌入中国的现象P23128.宋钱流入日本;日本货币体系P231◆◆◆◆◆◆◆◆◆◆◆◆◆◆◆◆◆◆◆第五章:明朝1.足利义满P2452.堪合贸易P247;总结P2543.堪合符P247下4.争贡事件P2485.足利义教P2476.嘉靖倭患P2487.贡品分类P249、P2538.《善邻国家记》P2559.东山御物P256;来源P25610.东山文化P25611.东山御物的功能P260、P26612.唐物与茶道的联系P268~276、综述P27913.唐物侍奉官P27414.村田珠光——茶道之祖P275武野绍鸥——茶道中兴P27515.丰臣秀吉赐死千利休P276、P279、P27216.茶头P27617.唐物摆饰规定P27718.法肆关系P28719.倭寇P282;起因P28320.王直、许栋、徐海、五峰先生P287;提纲P1121.唐人村、唐人路P28822.展海令P28923.倭寇作乱的影响(意义)P28924.朱印状P29025.中日之间的几次战争P29626.遣明使与遣唐使的区别P297、提纲P1127.为何用名僧做遣明使?P29828.遣明使在中国的活动分类P30029.雪舟P301;提纲P1130.《天桥之图》P30631.策彦周良P307、P311(总结)32.宁波港P312◆◆◆◆◆◆◆◆◆◆◆◆◆◆◆◆◆◆◆第六章:清朝前期1.琉球P3292.郑迥、球案、林世功P3313.中国文化对琉球的影响P3225.唐人贸易的三个时期P337~3426.郑氏商船成功的原因P3397.正德新商法P3438.19世纪中叶中日贸易隐患P3439.唐人坊P34410.草袋物P34411.隐元隆琦P35212.黄檗宗P 35313.禅宗三大派:临济、曹洞、黄檗P35514.黄檗文化在各方面的成就P355~35815.黄檗文化广泛传播的原因P35816.朱顺水赴日贡献P361+ P36217.古黄檗、新黄檗P362综述六:中日民俗的交流。
中日文化交流史期末考题
中日文化交流史期末考题中日文化交流史。
期末考试复习。
1、绳文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以狩猎、采集捕鱼等自然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文化2、岩宿遗迹是谁首先发现的?相泽忠洋3、绳文时代的土器的特征是什么?刻有绳文图案4、所谓“渡来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从中国的华北、东北地区穿越朝鲜半岛到达现在的九州北部地区5、稻作农耕文化是何时传到日本的?公元前10世纪弥生时代初6、青銅器和鉄器是何时传到日本的?弥生时代7、青銅器和鉄器各有什么用途?青铜器主要用于武器、兵器,一小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在日本青铜器还用作祭祀器具。
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由于大陆移民,日本人很容易的就用上了铁器。
8、弥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以金石并用、经营水稻栽培与畜牧并重的生产经济为主9、大陆人是何时来到日本的?公元4世纪10、所谓「乐浪」,指现在的何处?北朝鲜平壤附近11、大陆移民中最著名的三大家族是哪三大家族?秦汉文12、秦氏家族擅长什么?擅长养蚕和织布,农耕,建筑、土木13、汉氏家族擅长什么?工艺美术14、文氏家族擅长什么?制陶,文书,外交、户籍编撰15、『论语』和『千字文』是谁带到日本的?王仁16、在日本,第一位女王叫什么名字?卑弥呼17、所谓「新汉人」,指的是哪些人?之前生活在乐浪一代的文氏家族,擅长制陶18、遣隋使前后共持续了几次?419、遣隋使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600 61420、圣德太子有哪些功绩?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
中日文化交流遣隋使21、国书事件的主角是谁?小野妹子22、飞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佛教文化23、遣唐使什么时候开始的?630年24、根据『日本书纪』,在遣唐使的留学生中,名垂历史的人有哪些?惠日,几倍真被,阿倍仲麻吕25、作为遣唐使的路线有几条?326、「筑紫」是指现在的哪里?日本福冈27、「平城京」是指现在的哪里?奈良28、「難破」是指现在的哪里?大阪29、「平安京」是指现在的哪里?京都30、「天の原ふりさけ見れば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出でし月かも」这首短歌的作者是谁?阿倍仲麻吕31、朝鮮历史上的三国鼎立的三国是指哪三国?新罗高丽百济32、是谁将中国的天台宗传到了日本?最澄33、鉴真和尚到达日本时已经多大年龄了?6634、是谁将中国的净土宗传到了日本?源信35、是谁将中国的临济宗传到了日本?荣西36、五山文化的旗手是谁?当时的僧侣们37、五山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受汉文学的影响很深。
中日文化交流史索引
奝(diao)然176 晁(chao)衡104 106菟(tu)道稚郎子41A阿倍仲麻吕纪念碑119 阿育王寺122 安东大将军55 安东守约359 360 安海180 安土桃山时代267B拔河378 白村江战役90 百济55 百丈清规210 摆饰学277 班田制90 班禅301 宝庆寺211 卑弥呼女王34 北岛雪山356 北条师宗218 北条时赖216 北条时宗220 比睿山145 博多商人之祖204 不立文字221 不死山19C参天台五台山记183 184 参五台天台山记188 曹洞默照禅206 曹洞宗210 曹洞禅215 策彦周良297 307 册封关系21 册封图使行列333 册封行使列图332 茶208 茶道268 273 茶祖206 常晓134 长崎336 长崎的中国遗迹348 长崎名胜图346 长崎唐三寺345 345 朝贡路线图37 朝天石19 朝天石西归11 朝鲜半岛165 朝鲜四郡22 彻通义介206 沉船230 成寻173 176 183 吃茶会269 吃茶往来269 吃茶养生记208 池田信长273 赤岸村139 赤山法华院148 崇福寺345 储光羲105 传灯大法师113 慈觉大师140 慈觉大师圆仁134 村田珠光275陈元贇(文学)367禅宗哲学对武士道217D大宝律令90 大藏经176 358 大和长冈104 大和朝廷48 大化改新89 大江左国188 大觉禅师215 大觉禅师语录216 大轮田泊港200 大明寺122 大内氏248 大日本史360 大兄皇子88 大盐平八郎157 大义名分155 带方郡37 代宗105 稻荷山铁剑55 稻米文化371 道璿111 道教158 道隆216 道元153 210 215 312 德川光国359 德川家纲354 德川家康290 缔结条约247 丁谓182 182 188 东大寺98 东道盆332 333 东道盆图332 东渡过程113 东福寺203 东海法窟221 东汉镜43 东山文化256 东山御物256 东山御物独特功能259 东征传绘卷图113 豆腐373 对等外交74 对马岛7 7 多钮细纹43 独立和尚(医药)367F法华寺140 法隆寺238 法隆寺佛像83 翻译59 方格规矩四神镜43 飞鸟净御原令90 飞鸟寺79 肥前国神崎庄园199 丰臣秀吉273 丰城秀吉268 风水376 佛光国师218 佛光国师语录221 佛光派220 佛日庵225 佛日庵公物目录220 佛外无心221 佛学352 福冈167 福济寺345 赴粥饭法215 富士山19 富士山hata 13 芙蓉峰图302孚老孚希19G高向玄理88 高彦敬302 高游外358 葛饰北斋332 333 筥崎神社204 公方御仓264 公孙度37 狗奴国41 古代天皇制91 古坟时代48 古坟文化55 古坟文化陪葬品54 古黄檗362 古事记 6 古学派157 古义学派157 观音木佛像83 龟井南冥25 33 国风文化169 国清寺140 185 国师359H海禁286 寒山寺292 汉籍66 70 汉拿山19 汉书21 汉唐制度文化176 荷兰商馆日记337 和歌山县19 和魂汉才61 和算320 鸿胪馆173 弘法大师139 弘法大师空海134 弘戒法仪353 353 红叶山文库69 后汉书25 忽必烈227 花鸟图332 333 华严缘起宋船图164 华夷秩序79 画圣301 黄遵宪346 黄檗356 黄檗文化358 黄檗宗禅净352 徽王287 回回砲233 慧运134J吉备真104 吉野里19 吉野里遗址12 即非和尚(书法)367 济州岛19 寂圆智深211 寂照176 180 182 记纪文学60 嘉靖倭患249 加罗55 假名文字170 坚中圭密299 煎茶道之组358 兼修禅215 鉴上人秘方116 鉴真104 111 建长寺221 241 建仁寺208 215 建筑375 江户朝贡332 江户幕344 江户时代267 教外别传221 教育制度90 金阁244 金阁寺图245 金印26 金印辩33 金印公园31 井真成墓志116 井町人文化64 径山寺203 竞舟379 就如着衿221 君台观左右帐记270K开宝寺185 开宝敕版大藏经188 开永平寺215 开元寺139 勘合290 勘合贸易247 259 空海134 136 144 153 枯山水241L兰溪道隆215 216 老婆禅218 220 乐浪21 22 乐浪郡遗址22 李白105 镰仓武士阶级216 梁启超64 了庵桂悟299 烈港287 林罗山155 临济公案法206 临济之组206 临济宗203 208 307 临济禅之祖215 临屯22 琉球八景332 琉球岛326 琉球馆334 琉球绘山口宗季333 琉球漆器333 琉球使节上江户图333 琉球影响332 刘仁轨90 六横岛286 六角井294 龙室道渊299 卢舍那佛134 鲁迅64 律令近江令90 律宗111 论衡 6 论日本遣明使300M麻将379 马具55 马兴国346 蒙古包233 梦窗派307 弥生时代14 19 21 密宗大师惠果138 民间商人167 民俗346 闽南326 明清民俗文化176 明庵荣西206 铭文55 默照禅215 慕韩55N南苑清安88 南禅宗206 难升米38 内行花文铭带镜43 能阿弥270 年376 念珠188 鸟毛立女屏风腊蜜饼香炉投壶图101 宁波286 宁波府图302 宁波港312 宁波争贡事件248 牛利38 奴国朝贡原因24 女王卑弥呼38O欧阳修188P派别和尚减震153 裴世清79 片假名58 平户287 平家物语200 平假名58 平清盛198 平壤王险城21 平原广泽19 平忠盛199 平重盛200 破墨山水图302 普门院183 185 普照111 浦正房瀑布11Q七宴款待328 漆雕杨成271 漆匣子22 骑马民族55 千佛阁206 215 千光佛师206 千利休268 273 千童镇17 谦斋初渡集307 307 钱弘俶制金刚塔图164 遣唐使89 强过半岛心理原因77 亲魏倭王38 亲魏倭王印图39 秦韩55 秦汉物质文化176 青瓷葵口碗267 青瓷盘230 青瓷碗图173 青龙寺139 144 青州85 秋千379R染织19 人心自动221 任那55 75 日本茶祖215 日本长崎的明清习俗346 日本刀歌188 日本国师二十七问井序181 日本国史大辞典271 日本书纪 6 76 日本武士阶级215 日本杂事记346 荣叡111 荣叡碑亭130 荣西215 荣西池208 荣西兰溪道隆153 柔远驿334 儒道释三家学说在日本融合159 儒学155 352 如净210 如净和尚215 入唐求发巡礼行记140 瑞溪周凤255S三大戒坛115 三国镜43 三国释迦像188 三角缘景初二年镜43 三种极真278 僧旻88 山海经 6 山口宗季332 山鹿素行157 山水长卷302 山水图卷302 善慧大师183 善惠大师185 善邻国宝记255 扇371 上京驿程录311 蛇钮26 身轻法重221 身心脱落210 神风228 神器371 沈南蘋(绘画)367 沈惟110 甚兵卫25 生无所从来221 绳纹文化14 胜国宾师359 圣德太子83 87 圣福寺208 215 圣一国师203 师法自然302 十二单奈良城金银盘宝饰镜屏风唐三彩图96 十七条宪法87 十住心论139 石敢当376 时赖武士禅215 时宗218 史记9 世界文化名人302 仕玄宗105 释迦三尊铜佛像83 释迦像图179 市东寺139 室町时代267 寿福寺215 寿福禅寺208 蜀郡耳杯22 双屿港286 水户学派360 死身弘法221 四明驿312 宋人百堂202 宋神宗187 188 宋顺帝48 宋太宗188 宋元宗教文化176 苏辙188 苏州188 宿弥喜娘110 肃宗105T苔桃19 台子点茶礼法278 太平记269 唐人坊336 344 346 唐人贸易分期337 唐人诗106 唐市230 唐物史料170 唐招提寺115 122 唐政治制度90 唐中日贸易95 藤原道长173 藤原河清109 藤原赖通173 藤原氏170 天皇无姓176 天皇制封建90 天龙寺船230 天平文化116 天桥立图302 天使馆328 天台山215 天台山平台万年寺伽蓝配置图215 天台乌药19 天台宗140 145 天台宗新章疏215 天童寺212 215 天童寺禅班第一座302 天下禅林221 铁眼道光358 通商口岸93 铜剑铜矛-史前大陆居民横渡对马海峡 5 铜镜369 铜钱230 铜铎图 4W万福寺352 万国津梁钟332 万年寺215 万年寺山门215 万叶和歌60 万叶假名57 王充 6 王光之印汉人匣子22 王国维64 王维105 王直282 287 王直故居294 294 往生集180 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137 卫满21 卫右渠21 文镜秘府论139 文物价值特点99 闻大宋商人献鹦鹉188 瓮棺图19 无量寿佛像188 无学祖元153 218 218 吴门寺183 武家文化63 武具55 武野绍鸥275 五峰先生287 五山文学63 五山新儒学155 五台山188倭国传76 倭寇282 倭五王54X西归浦19 西汉镜43 西明寺138 139 西南沉船230 希玄道元206 210 细川氏248 细纹多钮铜镜图43 夏硅302 夏应元300 显密两教典籍188 相阿弥270 香炉188 香炉香案225 小吕岛203 小松天皇265 小西都287 小野丢国书74 小野妹子学习77 孝德天皇88 孝经郑氏注188 邪马台国34 谢必霞328 谢恩亭328 谢国明204 新安海底沉船230 新宫市12 19 新黄檗362 新黄檗宗353 新罗55 新罗商人165 新政镜43 心外无佛221 信子节17 兴福寺345 兴国寺185 兴禅护国论208 袖凑港204 虚庵怀敞206 215 徐海288 徐琏赋诗送行302 许栋287 玄昉104 玄菟22 雪舟等杨297 301Y盐373 岩高兰19 杨亿182 杨主日本扇188 杨岐派203 阳明学157 养老律令90 91 冶炼19 叶上大师206 一国两贡332 一休宗纯和尚275 壹岐岛7 7 医药19 伊都国铜镜遗迹43 伊声耆39 伊藤仁斋157 伊孚九(绘画)367 衣369 以天为兄以日为弟75 意不在茶272 阴阳五行说375 银阁寺图256 银印青绶38 隐元纪念堂图362 隐元隆琦153 352 印225 233 鹰岛228 鹰岛元寇资料馆233 迎封船328 永平清规215 永平情规210 永平寺210 余姚367 语录353 羽田五郎271 玉涧302 郁达夫64 育王山图302 圆尔辨圆203 圆觉寺221 225 圆仁134 140 148 圆通大师180 188 圆悟克勤真迹280 圆行134 圆珍134 源氏物语62 171 源信180 怨亲平等塔365 越王经新义188 岳清海110 月海元昭358 悦山道宗356Z云涛集353 再渡集307 307 泽田东江东江流356 展海令340 战国镜43 战袍233 彰考馆360 张政40 赵骅105 真番22 真言密宗139 真言密宗道场139 贞享改历316 枕草子62 正仓院98 正德新商法343 正法眼藏210 215 正房瀑布19 郑氏船队339 志贺岛30 25 中臣镰足88 中江藤树157 中日韩148 中日贸易衰退原因343 中央王权督倭55 忠孝不能两全106 种稻19 重圈铭带镜43 重源206 众寮清规215 舟山群岛287 周良307 周文裔173 朱舜水352 359 朱舜水遗迹367 朱印状290 朱子学派155 篆隶万象名义139 紫金印绶25 紫式部169 紫式部撰书164 宗像氏202 宗睿134 租赁船舶165 足利义244 足利义教三种极真278 足利义政256 祖元220 最澄134 140 153 左旋海流图 3 佐贺登陆12 佐贺地区19 佐贺吉野里19 佐佐木导誉269朱舜水(儒学)367。
中日文化交流史笔记
序章: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及分期中日文化交流史有4个突出的特点1、持久性(以持续不断的人员往来为分析手段)2、全面性(以持续不断的书籍往来为史证)3、双向性(以日本文化反哺,维新成果的西传为重点)4、自主性(以中日之间以海相隔的地理位置为论据)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六个分期分期的依据:人员流动的方式1、3---6世纪(秦汉六朝)大陆居民移居日本2、6---9世纪(隋唐)日本遣唐使等来华3、9---13世纪(晚唐、五代、北宋)中国商船大量东渡4、13---14世纪(南宋、元)日本商船大量来华5、14---17世纪(明)日本遣明使等来华6、17---20世纪(清)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商船东渡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实物考察:铜铎○自然的交流日本左旋海流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上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铜铎的史证漂流至日本海沿岸的大陆铜铎日本古代的铜铎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铎○人为的交流横渡朝鲜海峡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铜剑、铜矛的史证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实用品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铜矛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中日交流的记载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
”第二节徐福东渡——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成果实地考察:千童镇○《史记》中的三处重要记载。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8年(前219年)的记载。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37年(前212年)的记载。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王列传》的记载○徐福3次出海的过程。
BC219年,失败。
BC212年,失败。
BC209年,成功○徐福东渡的路线及成果。
韩国济州岛朝天石西归浦正房瀑布汉拿山“岩高兰”。
日本佐贺地区平原广泽传播种稻、医药、染织、冶炼技术吉野里弥生时代群落遗址“孚老孚希”。
中日关系史期末复习
汉朝西汉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小国与汉朝有来往。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给“汉倭奴国王”金印。
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这时也传入日本。
20世纪初,日本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唐朝1、“遣唐使”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
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建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
到838年(开成三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三次。
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大增,如717年、733年和838年派出的遣唐使,人数均在550人以上。
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
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
如阿倍仲麻吕(原名晁衡)。
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
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
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做诗相酬赠。
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空海与鉴真和尚日本来中国学习的学问僧共约九十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空海。
他于804年(贞观二十年)来中国,在长安青龙寺向惠果学密宗,回国时带回一百八十多部佛经,在日本建立了密宗。
他还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字有很深的研究,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姓淳于,扬州人。
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
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
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辛,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天宝十三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
中日文化交流史_答案_最终
中日文化交流史答案第一部分古代篇第一章縄文文化と大陸文明1、日本の一番古い文化はなんという文化ですか。
縄文文化。
2、「陸橋」とは、どんなことですか。
地殻変動や海面低下のために大陸や島がつながり、生物が移動できるようになった細長い陸地。
3、岩宿遺跡は誰によって発見されたか。
相沢忠洋と言う人に関東ローム層から発見された。
4、縄文文化の特徴は何ですか。
漁労、採集、狩猟。
5、渡来人とは、どんな人たちですか。
本来日本列島に住んでいなくて、アジア大陸、特に中国大陸より朝鮮半島を経由して日本列島にやってきた人たち。
古代篇第二章弥生文化と大陸文明(紀元前三百年~三世紀後期)1、弥生土器と縄文土器の区別はどこにあるか。
縄文土器は縄紋様式を特徴とする土器である。
弥生式土器には甕(かめ)、壺(つぼ)、高杯(たかつき)の三種の基本形がある。
2、水稲耕作文化はどうやって日本に伝わったのか。
水稲作農耕文化は、中国大陸を中心に、朝鮮半島から、日本列島へと伝播していった。
3、甍、壺、高杯はそれぞれ何に使われるのか。
甕は煮炊き用の日常用品であり、壺はモミを保存する貯蔵用であり、高杯は食べ物を盛るための供献用である。
4、渡来人とは、どうやって何を持って日本に行ったのか。
渡来人は大分中国大陸より朝鮮半島を経由して日本列島にやってきたり、そして南洋諸国と中国長江下流地域から船を乗ってきた。
渡来人は青銅器や鉄器技術や、水稲耕作技術やいろの技術などを持ってきた。
5、青銅器や鉄器はいつ頃日本に伝わったのか。
それぞれ何の用途があるか。
青銅器は中国の戦国時代の頃日本に伝わったのだ。
青銅器や鉄器主に武器に使われて、後に、一部は農業生産にも使われるようになった。
6、徐福の東渡を述べなさい。
秦の時代に中国人の徐福が数千人を率いて日本に行ったのである。
中国の江蘇省連雲港から日本の和歌山県にある新宮市に到着した。
その他に遼寧省の大連港からと浙江省の寧波港からの言い方もある。
中日文化交流史整理试题
xx为何埋在志xx?(P30)
记载日本本土情况的第一部中国古代史籍:《魏志·倭人传》,其中地理位置记述有误。
(P35)
男王向中国要求册封的原因与女王的不同(P48)
记纪文学:《古事记》《日本书纪》为首的历史文学,奈良朝日本文学中心(P60)中日文化交流史在中国唯一发现的实物资料:井真成墓志(P117)
隋~晚唐:古代中日友好关系的黄金时期。
中日交流中最有价值的史料:《三国志》《宋书》《宋史》。
南宋、元时期,中日佛教交流的主要特点:来华日僧增加。
五个禅宗宗门: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最广泛,兼修禅)
奈良国家佛教平安贵族佛教镰仓武士禅
勘合贸易的贡品大致分为三种(P249)
xx御物的三类组成(P257)
明代勘劾贸易品的独特功能在东山御物中的体现:(P260)
赠答礼品:八朔节(P261)
假性货币
炫耀权势
东山御物在日本列岛上的独特功能:三种(P266)
xx民族文化形成的概述(P268)
xx和xx茶道的关系(P268)
倭寇产生的原因(P282)
前期/后期
中方/日方
“遣明使”与“遣唐使”的差异(P297)
秦朝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时代,载于《史记》;两汉时期是中国正史记载日本历史的起始时期,载于《汉书》,而中国正史开始为日本列传是始于《魏志·倭人传》。
日本从绳纹文化(后石器时代)突变进入弥生文化(金石并用)。
xx是xx与xx册封关系的起始时期。
对xx的争论(P25-30)
xx冥:倭奴国
日本遣使团为何启用名僧为大使?* 3 ( P298 )
中37)
xx贸易的具体实施(P344)
中日文化交流史往届考题
往届考题整理一.选择填空●将《开宝敕版大藏经》带回日本:奝然。
(P178)●被称为博多商人之祖的谢国明曾资助圆尔辨圆来华。
●足利义满建立金阁寺接待明朝使节。
●雪舟的中日合璧之作:《天桥立图》。
●最初源于辅助阅读汉文的速记符号:片假名。
(P58)●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
(P60)●12世纪产生的净土宗是由法然创立的日本民族佛教宗派(P155)●日本儒学朱子学的代表:藤原惺窝及其大弟子林罗山,其儒学特点是:把中国朱子学中主要强调个人品性发展的理学部分,扩展成为可以治理国家的社会规则准绳(“大义名分”)。
(P156)●自中国史书中的《新唐书》起,将“倭国”改称为“日本国”。
●哪一个器物在中国大陆时被当做实用品,而东渡日本后变成了祭器:铜镜。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出自史书:《汉书》。
●作为卑弥呼的使者赴洛阳朝贡的是:难升米、牛利。
●5世纪倭五王遣使刘宋,是出于何种需要:抗衡列岛以外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示例,争夺在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治经济统辖权。
(P48)现在残部最多的日本律令是:《养老律令》。
●抗击忽必烈中日本的民族英雄是:北条时宗。
●在勘合贸易中被明惠帝称作“日本国王”的是:足利义满。
●16世纪末,抗击丰臣秀吉侵朝的朝鲜民族英雄是:李舜臣。
●明朝中国指定的日本入贡船接待港是:宁波(明州)港。
●宁波争贡事件发生在:1523年。
●五峰博士是:王直。
●734年逝世在长安的日本留学生是:井真成。
●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哪一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871年。
●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四郡,其后三郡都归乐浪郡。
●鉴真和尚在日本建唐招提寺。
●宁波争贡事件后,勘合贸易被大名大内氏把持。
(P248)●空海将真言密宗(诗文、书法等)传至日本。
(P139)●隐元受到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的接见,修建万福寺。
(P354)●日本著名学者涩川春海编写大和历。
(P316)●寿司在镰仓时代才在日本普及。
(P372)●向圣德太子传授佛法的高丽僧人是:慧慈。
中日文化交流史第二章讲义
第二章隋唐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小野丢国书——推古朝力争对等外交·隋的政治与外交、倭国的政治与外交:朝鲜半岛臣服于隋(598);任那被新罗消灭(562);来目皇子征新罗(600)。
·倭国第一次遣使朝隋:刺探军情?‘以天为兄,以日为弟’。
·倭国第二次遣使朝隋:小野妹子;‘日出处天子,日没处天子’;·隋派使访倭:裴世清;国书事件;两国史书记载不一。
·小野妹子再访隋:‘西天皇,东皇帝’;留学生八人。
·华夷秩序:遭翻译的国书。
·实物考察:法隆寺佛像。
第二节日廷大化革新――政治经济全盘唐化·日本政治的唐化:-日本《十七条宪法》的颁布:圣德太子;兼取儒、墨、佛;确立天皇地位。
-日本大化革新:留唐智囊团;中臣镰足;苏我虾夷、苏我入鹿;孝德天皇;中央集权制;四条改革之诏。
-遣唐使概况:分为四期;各期的特点(P.53)。
-日本律令制改革:近江令(668年);飞鸟净御原令(681年);大宝律令(701年);养老律令(718年);对中国律令的取舍;日本古代天皇制封建国家的建立。
·日本经济的唐化:-与日本交往过的中国口岸明洲(宁波)扬州越洲(绍兴)苏州楚洲(淮安)登洲-与中国交往过的日本口岸博多(福冈)难波(大阪)-朝贡贸易唐货贡物赐品不等价交换宫市-唐风洋溢奈良城城市规划服装饮食器皿化妆。
·实地考察:正仓院:-正仓院文物收藏的起源——东大寺供佛圣武天皇756年。
-正仓院文物三个特点(P.60-61)。
-文物个例:鸟毛立女屏风腊蜜香炉投壶。
第三节晁衡与鉴真——西来仕奉唐帝、东渡授戒日皇·晁衡西来侍奉三代唐皇在华54年永眠长安。
-生于698年出身贵族19岁来华。
-遣唐使出发前后:组团:大使副使判官录事大通事史生留学生留学僧船员;出发:朝拜天皇参拜神社饯别仪式;同船的留学生:晁衡吉备真备大和长冈玄昉井真成。
-遣唐使到达中国前后:飞奏朝廷大使入京提交贡品拜见皇帝。
中日交流历史梳理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而且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有文字记载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至少也有两千多年了,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约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6世纪,在日本历史上是弥生时代与大和时代的前期。
这个时期中日交往的路线大多经过朝鲜半岛,再过朝鲜海峡或沿岸航行到日本。
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
交流内容偏终于物质文化层面,如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有关这个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我们会着重介绍下面三个部分,即秦始皇时的徐福东渡、东汉光武帝时赐给日本倭奴国王的金印,以及《三国志‧倭人传》中对日本的记述。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
据说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
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
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王之说。
•中国史籍上对中日交往的明确记载,最早是从汉代开始的。
公元1世纪时,班固所著《汉书》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即指日本南部九州岛上的人民。
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
18世纪,在九州北部福冈发掘出的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此印收藏在福冈市博物馆),从实物上证明一千九百年以前中国和日本已建立了密切关系。
•日本遣隋使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
当时,日本正值圣德太子摄政。
为了加速移植先进的中国文化,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07年,圣德太子任命小野妹子为使节访问隋朝。
一般认为,这是日本遣隋使的开始。
隋炀帝也于608年任命林文郎、斐世清为使节陪送日使回国。
据《隋书东夷传》记载,日本天皇为此新建了宾馆,并派出彩船30艘热烈欢迎。
隋使进入日本京城时,日本方面派遣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给予了隆重的接待。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资料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古代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文化的影响很大,中国传统文化从千年以前就开始融入日本文化了,而且影响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科技,生活方式等等。
最早的中日文化交流开始于秦朝,从那之后就一直有所交流,相互融合。
但是,在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主要是中国向日本输出为主,因为当时是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都比较发达,而当时日本却比较落后。
据历史记载,古代中日交流大概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各阶段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6世纪;第二个阶段是公元6世纪到公元9世纪;第三个阶段是公元10世纪到公元14世纪;第四个阶段是公元14世纪到公元19世纪初。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包括从上古一直到19世纪初的漫长岁月。
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起可以划为以下四个时期:阶段(一)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即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是弥生时代与大和时代前期。
这个时期中日交往的路线大多经过朝鲜半岛,从陆路过海峡或沿岸航行。
交流方式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
交流内容偏重于物质文化层面,如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在这门课上我们就了解到了,这这一时期,中日之间频繁的文化与贸易交流。
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派遣徐福去海外求取长生不老药,徐福便在这段时间到了日本,带去的百工与上千童男童女,还有种说法,说徐福是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虽然得到考证但是也足以看出当时日本与中国的交往程度。
在汉代的史书里面就有记载,当时中日的交流,在同时期的日本著作里面也会发现很多关于跟古代中国的交流史。
阶段(二)公元6世纪至9世纪,即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是大和时代后期、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前期。
这个时期交流路线则以直接渡海为主。
交流方式有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隋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如日本学习唐朝律令制度实现大化革新。
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的交流。
中日文化交流史第一章讲义
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自然的交流:日本左旋海流;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下;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铜铎的史证;漂流至日本海沿岸的大陆铜铎;日本古代的铜铎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铎。
·人为的交流:横渡朝鲜海峡;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铜剑、铜矛的史证;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实用品;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铜矛。
·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中日交流的记载: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
”第二节徐福东渡——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成果·《史记》中的三处重要记载:《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8年(前219年)的记载;《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37年(前212年)的记载;《史记》卷118《淮南衡山王列传》的记载。
·徐福3次出海的过程:BC219年,失败;BC212年,失败;BC209年,成功。
·徐福东渡的路线及成果:韩国济州岛朝天石西归浦正房瀑布汉拿山“岩高兰”;日本佐贺地区平原广泽传播种稻、医药、染织、冶炼技术;吉野里弥生时代群落遗址“孚老孚希”;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天台乌药”;日本富士山“不死山”“苔桃”;日本有多处徐福史迹的原因。
·秦时期大陆移民的概况及其贡献:朝鲜半岛的重要作用;日本的秦人后代;徐福东渡的伟大意义。
·实地考察:河北盐山千童镇;佐贺吉野里。
第三节金印的证言----汉光武帝册封倭奴国·《汉书》中关于日本的19字的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记载的位置:借乐浪为地标来表示。
秦时的乐浪:卫满卫右渠平壤王险城。
前108年,汉武帝建朝鲜四郡——乐浪、真番、临屯、玄菟。
中日文化交流史复习资料提纲期末考试试题
序章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点与分期2中日文化交流史有4个突出的特点持久性(3以持续不断的人员往来为分析手段4五次战争)全面性(5成就深远而卓著6以持续不断的书籍往来为史证)双向性(7-9以日本文化反哺,维新成果的西传为重点.隋唐,明治维新7关于中日双向性交流的15史实)自主性(10以中日之间以海相隔的地理位置为论据)11世界对比中罕见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七个分期12分期的依据:人员流动的方式1、3---6世纪(秦汉六朝)大陆居民移居日本/2、6---9世纪(隋唐)日本遣唐使等来华3、9---13世纪(晚唐、五代、北宋)中国商船大量东渡4、13---14世纪(南宋、元)日本商船大量来华/5、14--17世纪(明)日本遣明使等来华6、17---19世纪中叶(清)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商船东渡7、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清末)中国青年学子为求新学赴日留学11日本分期方法日本历史简介绳纹时代(约BC12000——BC300)岛国的封闭的狩猎采集弥生时代(约BC300——AD300)传入大陆文明农耕稻作小国争斗古坟时代(约300——500)传入中国六朝文化大和国家形成飞鸟•白风时代(约500——710)隋•初唐文化传入佛教大兴国家集权强化奈良时代(710——794)盛唐文化传入国家行政完备佛教事业大成平安时代(794——1192与北宋几乎平等交往民族文化成长贵族文化艺术昌盛镰仓时代(1192—1333)与南宋•元交流密切禅宗传入武士掌权武士文化昌盛室町时代(1336—1573)与明交流密切贸易发达民族艺术开花禅艺术鼎盛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信长秀吉霸主气势豪华灿烂江户时代(1603——1868)锁国士农工商艺道文化形成西方文化传入明治维新(1868)开国近代国家成立2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3左旋海流图.,4铜铎图.,5铜剑铜矛-史前大陆居民横渡对马海峡7实地..:对马岛与壹岐岛 6《古事记,日本书纪记载..考察日本左旋海流: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上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实用品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铜矛ü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交流的记载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
中日文化交流史第一章讲义
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自然的交流:日本左旋海流;寒流——发源自鞑靼海峡里曼海流在下;暖流——发源菲律宾海域黑潮海流在下;铜铎的史证;漂流至日本海沿岸的大陆铜铎;日本古代的铜铎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铎。
·人为的交流:横渡朝鲜海峡;断桥(朝鲜海峡,对马海峡);半岛南岸--->50公里(朝鲜海峡)--->对马岛--->46公里(对马海峡)--->壹歧岛、日本九州陆地;海流急每日24海里小舟极难航进;铜剑、铜矛的史证;东传至福冈的铜制武器尺寸小 实用品;日本古代的铜剑铜矛崇拜;日本制造的大型铜剑 铜矛。
·中国史籍关于远古中日交流的记载: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鬯。
”第二节 徐福东渡——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成果·《史记》中的三处重要记载:《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8年(前219年)的记载;《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37年(前212年)的记载;《史记》卷118《淮南衡山王列传》的记载。
·徐福3次出海的过程:BC219年,失败;BC212年,失败;BC209年,成功。
·徐福东渡的路线及成果:韩国济州岛 朝天石 西归浦 正房瀑布 汉拿山 “岩高兰”;日本佐贺地区 平原广泽 传播种稻、医药、染织、冶炼技术;吉野里弥生时代群落遗址 “孚老孚希”;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 “天台乌药”;日本富士山 “不死山”“苔桃”;日本有多处徐福史迹的原因。
·秦时期大陆移民的概况及其贡献:朝鲜半岛的重要作用;日本的秦人后代;徐福东渡的伟大意义。
·实地考察:河北盐山千童镇;佐贺吉野里。
第三节 金印的证言----汉光武帝册封倭奴国·《汉书》中关于日本的19字的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记载的位置:借乐浪为地标来表示。
秦时的乐浪:卫满 卫右渠 平壤王险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秦汉六朝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海流的造化——传递大陆文明信息第二节徐福东渡——传授中华农耕文明成果∙徐福;∙秦始皇;第三节金印的证言——汉光武帝册封倭奴国∙汉光武帝;∙卫满;∙汉武帝;∙王莽;∙刘秀;∙祭彤;∙竹内实;∙龟井南冥;第四节女王朝贡——魏明帝颁赐亲魏倭王∙卑弥呼;∙陈寿;∙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渊;∙难升米、牛利;∙刘夏;∙魏明帝;∙梯儁;∙伊声耆;∙王颀;∙张政;∙壹与;∙应神天皇;∙阿直岐;第五节男王遣使——宋顺帝诏除安东大将军∙壹与;∙萧道成;∙雄略天皇;∙好太王:广开土王;∙宋高祖;宋世祖;∙倭五王;∙江上波夫第二章隋唐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小野丢国书——推古朝力争对等外交∙汉武帝;∙来目皇子;∙隋文帝;∙小野妹子;∙隋炀帝;∙裴世清;∙推古天皇;∙西岛定生;∙张九龄;第二节日廷大化革新——政治经济全盘唐化∙圣德太子:《十七条宪法》;∙僧旻;∙高向玄理;∙南渊清安;∙苏我氏;苏我虾夷;苏我入鹿;∙中臣镰足;∙中大兄皇子;∙惠日;∙高表仁;司马法聪;赵宝英;孙兴进;∙齐明女皇;∙刘仁轨;∙藤原常嗣;∙仁和天皇:“宫市”;第三节晁衡与鉴真——西来仕奉唐帝、东渡授戒日皇∙晁衡:阿倍仲麻吕;∙孝谦女皇;∙吉备真备;∙大和长冈;∙玄昉;∙井真成;∙储光羲;∙赵骅;∙唐玄宗;∙王维;∙藤原河清:藤原清河;圣武天皇的侄子;∙李白;∙唐肃宗;∙唐代宗李豫;∙沈惟岳:清海宿弥;∙喜娘;∙孙兴进;∙光仁天皇;∙包佶;∙鉴真;∙荣叡;普照;∙道璿;∙普寂;∙祥彦;道兴;道航;思讬(《鉴真传》;塑像);∙李林甫;李林宗;∙刘巨鳞;∙灵佑;∙吉备真备;∙光明皇后;圣武天皇;∙郭沫若;第四节空海与圆仁——成功直传发灯、遍尝巡礼艰辛∙空海:真言宗;《十住心论》;《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综艺种智园”;“弘法大师”;∙最澄:天台宗;∙圆珍;常晓;慧运;圆行;宗睿;∙藤原葛野麻吕;桔逸势;∙阎济美;∙惠果大师:密宗大师;∙昙贞和尚;∙三圣:书法;嵯峨天皇;桔逸势;空海;∙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天台宗;“慈觉大师”;∙广智和尚;∙藤原常嗣;∙李德裕;∙张保皋:法华院;∙唐武宗;∙清和天皇;第三章晚唐、五代、北宋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紫式部撰书——足不出户尽享唐物奢靡∙宋徽宗;∙藤原忠通关白;∙藤原常嗣;∙真如法亲王;∙张支信;∙醍醐天皇;∙蒋承勋;∙钱元瓘;∙朱雀天皇;∙藤原忠平;∙钱弘叔;∙藤原道长;∙藤原赖通;∙紫式部;∙彰子;∙藤原为时(滕木吉);∙宋真宗;∙寂照;∙藤原实资;∙周史良;∙周文裔;第二节奝然、寂照、成寻——身披袈裟扮演外交使节∙奝然:《大藏经》;∙成算、祚一、嘉因;∙陈仁爽、陈仁满;∙宋太宗;∙唐武宗:会昌灭佛;∙钱弘叔;∙寂照:宋真宗;圆通大师;∙源信:天台宗;净土宗的理论奠基人;《往生要集》;∙朱仁聪;∙齐隐;∙行辿;∙安海;∙知礼;∙念救;∙治部卿源从英;∙杨亿、丁谓;∙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藤原赖通;∙宋神宗;第四章南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平清盛解除海禁——屈尊称臣换取巨额贸易利润∙宋徽宗;∙宋孝宗;∙平清盛:大轮田泊港;音户水道;∙平忠盛;∙鸟羽上皇;∙后白河法皇;∙平重盛;∙妙典;∙宗像氏;∙氏忠;氏国;∙李邻德;∙宗赖;安清;季实;∙王升俊;∙谢国明:小吕岛;∙圆尔辨圆:“圣一国师”;第二节荣西与道元——普及临济公案法、坚守曹洞默照禅∙荣西:临济宗;“叶上大师”;“茶祖”;“临济之祖”;《出家大纲》;《兴禅护国论》;《吃茶养生记》;∙《谒虚庵禅师》;∙重源∙虚庵怀敞∙彻通义介:《天台山平田(万年寺)伽蓝配置图》∙楼钥:《千佛阁记》;∙北条政子;∙道元:《永平清规》、《正法眼藏》、《众寮清规》、《赴粥饭法》;∙明全;∙无际了派;∙如净和尚;∙北条时赖;∙玄明;∙宗赜:《禅苑清规》;∙百丈怀海:《百丈清规》;第三节道隆与祖元——传授时赖武士禅、激励时宗抗元军∙荣西;∙圆尔辨圆:“兼修禅”;∙道隆:“纯粹禅法”;建长寺;“大觉禅师”;武士道;《大觉禅师语录》;∙北条时赖;∙北条重时:《六波罗殿御家训》;∙祖元:对外国策;佛光国师;“临剑偈”;“老婆禅”;圆觉寺;《佛光国师语录》;∙贾似道;∙北条时宗:民族英雄;∙无及德诠;∙杰翁宗英;∙环溪;∙无象静照;∙镜堂觉圆;∙梵光;∙一镜;∙忽必烈;∙梦窗疏石;第四节忽必烈征伐日本——民间商船仍频繁往来∙忽必烈;∙祖元;∙北条氏;第五章明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义满建金阁——力排众议勇开勘合贸易∙朱元璋;∙怀良亲王;∙足利义满:日本国王;∙胡惟庸;∙林贤;∙足利义持:中断勘合贸易;∙足利义教;∙明宣宗;∙大内氏;∙细川氏;∙足利义晴;∙足利义政;第二节义政藏唐物——东山御物充当日本假性货币∙足利义政;∙琉球国、岛津氏、大内氏;∙细川持之;∙岛津元久;∙足利义嗣;∙满济准后;∙足利义持;∙足利义教;∙后小松天皇;∙后花园天皇;第三节秀吉赐死千利休——唐物鉴赏引发日本茶道诞生∙佐佐木导誉;∙能阿弥、相阿弥:《君台观左右帐记》;∙艺阿弥;∙雕漆杨成;∙长充;∙足利义诠;∙张成;杨茂;∙长贞;∙羽田五郎;∙千利休:“和物”;茶道大成者;∙各种阿弥;∙村田珠光:日本茶道之祖;∙一休宗纯;∙圆悟克勤;∙武野绍鸥:日本茶道中兴;∙织田信长;∙津田宗及;∙今井宗久;∙后花园天皇;第四节王直居平户——逃亡日本终被绳之以法∙胡宗宪;∙郑广南;∙朱元璋;∙大内氏;∙许栋;∙王直:双屿港;马迹潭;烈港;五岛列岛;“徽王”;“五峰先生”;∙松浦隆信:平户,小西都;∙三官;∙北条时政;∙徐海;∙戚继光;∙俞大猷;∙丰臣秀吉:“扫除海贼令”;“朱印船贸易法”;∙德川家康;“朱印”;∙长谷川藤广;∙周性如:德川家康;∙陈子贞;第五节雪舟与策彦——文化名僧充任遣明大使∙坚中圭密;∙明成祖;∙龙室道渊;∙明宣宗;∙了庵桂悟;∙明武宗;∙王阳明;∙绝海中津;∙如兰;∙普明国师;∙雪舟等杨:云谷庵;“四明天童第一座雪舟”;“师法自然”;《山水长卷》(夏珪);《泼墨山水图》(玉涧);《山水画卷》(高彦敬);《育王山图》(夏珪);《宁波府图》(高彦敬);《天桥立图》(最高代表、中日合璧);《芙蓉峰图》;十大世界文化名人;∙周文;∙大内政弘;∙明宪宗;∙张有声;∙李在;∙徐琏;∙夏珪:《长江万里图》;∙玉涧:《潇湘八景图》;泼墨;∙高彦敬:写意,速写;∙云峰等悦;∙詹僖;∙策彦周良:《谦斋初渡集》;《上京驿程录》∙明世宗;∙方梅崖;柯雨窗;第六章清前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节尚式求册封——闽南36姓移居琉球岛∙郑和;∙尚氏;∙明成祖;∙武宁:中山王;∙明神宗;∙尚宁;∙郑迥;∙郑周;∙魏士哲;∙程顺则;∙林世功;∙曾益;∙蔡铎;∙岛津氏;∙山口宗季:《花鸟图》;吴师虔;∙近口家熙;∙葛饰北斋:浮世绘画家;《琉球八景》;∙周煌:《琉球国志略》;第二节清人在长崎——唐人坊里展示中国文化∙王直;徐海;∙郑芝龙;∙佩里;∙郑绍祖:德川家康;∙田川氏;∙郑成功;∙朱聿键:隆武政权;∙桂王;∙郑经;郑克塽;∙康熙皇帝:“展海令”;∙正德新商法;∙黄遵宪;第三节隐元与朱舜水——文化遗民东穿佛学儒学精髓∙隐元隆琦:临济宗第32世传人;黄檗宗;明清禅风;万福寺;《黄檗清规》;∙王翼;林恒一;王伯子;∙蕴谦;也懒性圭;∙逸然性融;古石性荣;∙慧门;独言性闻;独知(慧林)性机;良者(大眉)性善、独吼性狮、独湛性莹、良衍(南源)性派;∙龙溪宗潜;∙德川家康;∙高泉性潡:德川纲吉;后水尾天皇;真敬法亲王;∙南源性派;∙木庵兴瑫:“黄檗三笔”,“隐木即”;“黄檗流”;∙独立性易:日本治痘术始祖;∙高天漪;∙泽田东江:“东江流”;∙北岛雪山:“唐样书道”;∙悦山道宗:“书悦山”;∙逸然性融:“唐绘”的鼻祖;∙河村若芝;渡边秀石;∙池大雅;∙范道生;∙铁眼道光:《大藏经》;∙高玄岱;池田正直;北山道长;∙池田瑞仙;∙了翁道觉:“锦袋元”;∙月海元昭:日本煎茶道之祖;∙德川家纲;∙朱舜水:讲求实用;“文武全才第一”、“开国以来第一”;∙郑成功;∙朱大咸;朱永佑;吴钟峦;∙安东守约;∙德川光国:《大日本史》;∙安积觉;佐佐宗淳;人见传;∙陈元赟:尾张藩;∙吴仁显:纪州藩;FAQQ: 铜铎为什么受到日本人重视呢?好像老师还讲了日本各地铜铎都不太一样,什么区别呢?A: 铜铎是中国器物的日本化,是中国器物在日本本土经过改造以后的东西,自然会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古代中国应该是作为乐器,后来发展为礼器,到日本自然变成了一种礼器或者神器(参见镜子)所以有铜铎崇拜Q: 吉野里出土了一大堆东西,吉野里怎么了?A: 吉野里是弥生文化遗址,代表了日本600多年弥生文化的发展过程Q: 稻荷山的铁剑A: 那个剑是日本造的,似乎是用中国的“百炼钢”技术制造,剑的铭文是刻着家族的好多好多名字,说是世世代代做什么什么官,侍奉雄略天皇的,这些剑应该是作为礼器用的,作为一个史证,这个东西的制造应该是中国带去的技术,也算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物证吧。
补充下,书上83页下面有,这东西上有汉字铭文,也证明那个时候已经开始用汉字了Q: 日本有徐福多处遗迹的原因A: 这家伙到了日本后不好好待着还想四处找长生不老药。
所以就到处走了。
Q: 在徐福东渡那张讲义上,朝鲜半岛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是中国文化传向日本的桥梁吗?A: 朝鲜向来是桥梁,因为比较近,而且海流等等原因,前期大部分去日人员都是通过朝鲜入境。
而且很多文化是从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再传到日本。
Q: 骑马民族征服日本说简单一点怎么解释?A: 就是说日本古坟时期时在那些古坟中发现了一些可能是大陆骑马民族遗留下来的痕迹,和原来的弥生文明不太一致,所以认为当时的大和政权是大陆的骑马民族来到日本后征服了本土的岛民,统一了全岛Q: 《十七条宪法》是隋还是唐代的事情?A: 讲义上是唐,书上是隋朝十七条宪法是推古朝时期圣德太子制定的,604年,相当于我国的隋朝年间Q: 晁衡的两种评价A: 大部分学者认为他是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桥梁式的人物,是伟人有的日本学者认为他仕唐不归,不利本国利益,是罪人Q: 喜娘和沈惟岳是谁啊……就是跟在藤原清河后边那俩人A: 喜娘是藤原的女儿,代替老爸回日本了。
后一个是唐朝的使节,因为懒得回来了,就留在日本当官了Q: 请问正仓院文物收藏的起源是什么?A: 圣武天皇逝世后,光明皇后将其遗物献给东大寺以供养卢舍那佛,由正仓院保存Q: 正仓院文物的特点是什么?A: 来历明确,保存完好,形式多样Q:大化革新四条改革之诏A:1. 实行公地公民制 2. 实行中央集权制 3. 实行班田收授法 4. 统一税制Q: 井真成A: 新的考古发现,他是717年,与朝衡乘第9次遣唐船同来的,在等待回国的过程中,即734年的正月逝世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