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糖基化纵末产物(AGEs)等。
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
资料表明,恶性肿瘤可继发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 确有使血糖增高、原有糖尿病加重的趋势,其可能的相互影响因素如 下: 化疗药物对病人有病变的胰岛B细胞的直接损害作用, 使其相对不足的 胰岛素分泌更少, 导致血糖升高; 部分化疗药物可引起肝细胞损害, 影响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及转化; 糖尿病患者糖酵解中3 个关键酶, 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激酶 活性易被化疗药物抑制, 使糖消耗减少; 由于进食少, 肝糖原、肌糖原、脂肪、蛋白分解增多导致血糖增高; 恶性肿瘤与糖尿病发病均有一定遗传基础, 与基因缺失或基因突变有 关, 发病都以中老年人为多;
3.溃疡:呈菜花状,或表面有溃疡及恶臭血性分泌物。
4.出血:上消化道-呕血或黑便;下消化道-血便或粘液血便;胆道与泌 尿道-血便和血尿;肺癌-咯血或血痰;子宫颈癌-血性白带或阴道出血;
肝癌-腹腔内出血。
5.梗阻:胰头癌、胆管癌可合并黄疸,胃癌伴幽门梗阻可致呕吐,肠肿 瘤可致肠梗阻,支气管癌可致肺不张。
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一般症状:一般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常伴有软弱、乏力,许 多患者有皮肤瘙痒。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病情较重,症状明显,2型糖尿病起病 缓慢,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甚至无任何症状。 2.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聚集发 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直接 促进了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增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3.糖尿病并发症表现:一些患者以糖尿病并发症为主诉而就医。糖尿病并发症包
某些药物
二甲双胍 越来越多的观察性临床研究表明,与其他降 血糖治疗相比,二甲双胍治疗与肿瘤发生或死亡风险降低 有关。有观察性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改善肿瘤预后。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既往证据表明,一些外源性 胰岛素与肿瘤风险增加相关。最近,一系列流行病学研究 探讨了胰岛素应用和(或)甘精胰岛素与肿瘤风险增加的 可能相关性。甘精胰岛素可能通过与IGF-1受体结合,从 而对肿瘤发生风险产生影响。但是一项5年开放性随机临 床研究未发现甘精胰岛素组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高于中性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组。但证据仍不十分充分。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原发性2型糖尿病可以
增加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和膀胱癌的发病风险,但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美国科学家在1982年开展了一项对包括467922名男性和 588321名女性 (均无肿瘤史) 的大样本人群前瞻性研究, 经过16年随访, 发现糖尿病与结肠癌、胰腺癌、乳腺癌、 肝癌和膀胱癌死亡率密切相关。其中肝癌和胰腺癌与糖尿
病的关联最为密切。
尽管大多数研究认为糖尿病与肺癌并无关联, 但有研究发
现, 女性非吸烟糖尿病患者与肺癌存在正相关。
肿瘤与糖尿病共享多重危险因素
• 糖尿病与某些肿瘤之间的相关性,可能部 分缘于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老年、肥 胖、饮食、缺乏体力活动、饮酒和吸烟等。
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
• 年龄:大部分肿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随着年龄增大,糖尿 病发生风险也越来越高。 • 性别:尽管某些肿瘤具有性别特异性,但总体而言男性更易患肿瘤。 校正年龄后,与女性相比,男性的糖尿病发生风险也略高。 • 种族:不同人群年龄标化的肿瘤和糖尿病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可能 与各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和医疗条件不同有关。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体重:与BMI正常者相比,超重或肥胖人群中多种类型的肿瘤发生风 险增加。肥胖与前列腺癌等肿瘤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 表明,体重增加与一些肿瘤(特别是乳腺癌)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减 轻体重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并使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 平恢复正常,而减轻体重与其后肿瘤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明确。 • 体力活动: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体力活动较多与结肠癌、绝近 期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低有关。体力活动也有助于预防肺 癌和侵袭性前列腺癌等其他肿瘤。研究表明,经常做中度体力活动, 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 • 吸烟和饮酒:吸烟除了是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之外,似乎也是糖尿病 和糖尿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关酒精作用的证据不一,有研究 提示,少量饮酒即增加发生特定类型肿瘤的风险,并且过度饮酒是糖 尿病的危险因素。然而,适度饮酒却与糖尿病发生率降低相关。
5.运动疗法:糖尿病患者适量运动对控制血糖非常有利,而恶性肿
瘤患者体质较差,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 宜,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 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情卡,以备急需。 6.畅情志:患有糖尿病本身就影响正常生活水平,合并恶性肿瘤特
别是已经转移,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打击和精神压力。调节心理、管
肿瘤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养生预防要点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肿瘤科 陈滨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概述
• 糖尿病和恶性肿瘤都是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
康。恶性肿瘤是一种高消耗性疾病,而糖尿病由于胰
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造成糖、蛋白质和脂肪代
谢紊乱,引起机体诸多并发症,当2者并存时,互相
作用,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易合并肿瘤的机制
高血糖作用 :葡萄糖是肿瘤细胞直接和唯一的能量来源,并 且高血糖对遗传物质可造成氧化损伤等。 高胰岛素血症:由于糖尿病不同器官组织暴露于高胰岛素血 症的异质性和复杂性,使得胰岛素在不同个体促进不同器官 发生癌症的风险难以定量评估。 各种生长因子(如IGF-1,VEGF,TGF等)和免疫因素等作用。
括慢性并发症和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如各种感染、血管
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少数患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性糖 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1浅表者可见肿块,生长速度较快。 2.疼痛:局部刺痛、跳痛、灼热痛、隐痛或放射痛,常难以忍受。空腔 脏器可致痉挛,产生绞痛。
糖尿病病人锌、镁、锰、铁、钙等代谢异常, 致多种元素缺 失, 而以上元素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关: 糖尿病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明显 高于非糖尿病病人; 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肿瘤组织中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水平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内皮素的作用: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内皮素有关。在肿瘤发 生中, 内皮素参与诱导细胞增生, 对组织异常增生而导致肿瘤 形成有一定作用。 恶性肿瘤与糖尿病在细胞、体液免疫改变方面有一定的共同 点。恶性肿瘤的发生、预后与细胞及体液免疫紊乱直接相关。 长期高血糖可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淋巴细胞比例失调; 与体内激素调节有关: 人体血糖水平受多种激素调节, 主要 升糖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 和甲状腺素。
• 研究报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约17%伴有糖尿病和血糖
异常升高,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2008年全球新诊断1240万例肿瘤患者。全球20~
79岁人群中,2.85亿人(约6.6%)患有糖尿病。世界 范围内,肿瘤为第2位的致死原因,而糖尿病为第12 位致死原因。随着研究证据的积累,这两类最常见疾 病的潜在关联自然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6.转移的症状:区域淋巴结肿大,相应部位静脉回流受阻,致肢 体水肿或静脉曲张。骨转移可有疼痛,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肺 癌、肝癌、胃癌可致癌性或血性胸、腹水。 7.全身症状:早期可有贫血、低热、消瘦、乏力,恶病质是恶性 肿瘤晚期全身衰竭的表现。(良性及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的 全身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贫血,低热,消瘦, 乏力等)。某些部位的肿瘤可呈现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继发 全身性改变。
谢谢聆听 祝君健康
讲 者 简 介
陈滨海,中医学博士,中医世家,主持科研课题多项, 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擅长中医治疗各类慢性炎症、癌 前病变及各类恶性肿瘤。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门诊二楼肿瘤科门诊。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健康要点
1.控制血糖水平: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并发糖尿病血糖升高,最主要的 处理为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原则上应首选胰岛素治疗,尽快恢 复胰岛功能。 2.合理饮食:饮食必须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重新分配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才能达到合理平衡膳食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3.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合理控制饮食 的基础上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4.中医辨证论治:通过中医药辨证论治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间断 性服药。
理情绪,消除负性情绪对病情的影响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7.学知识:了解肿瘤的治疗方案及放、化疗的主意事项,糖尿病的 相关知识。
中医养生预防举要
1.居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2.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 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 节制等。内容包括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3.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 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内容。 4.术养:是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 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 5.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 术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