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离纯化、鉴定外泌体(借鉴材料)
外泌体提取的方法

外泌体提取的方法外泌体是一种小型的胞外囊泡,它们由细胞释放出来,带有许多生物分子,如蛋白质、RNA和DNA等。
这些外泌体在很多生物体中都被发现,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而研究它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课题。
因此,外泌体提取方法的研究也愈发重要。
1. 已有的外泌体提取方法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几种外泌体提取方法,包括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和超滤等。
这些方法每一种都有其优点和限制。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
差速离心法这是当前最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差速离心法利用一个多步骤的过滤和离心过程来提取外泌体。
此方法通过圆盘刷子离心除去大的细胞残留和细胞碎片,然后再通过速度梯度离心 Pellet 小径的微粒(包括外泌体)。
最终,被Pellet收集的微粒经过洗涤和再次离心以获得纯化的外泌体。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外泌体含量极小,容易堵塞过滤器,处理时间也较长等。
密度梯度离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梯度浓度离心的离心管来纯化和分离外泌体。
这种方法可以强制微粒沉降到其密度梯度离心中与之匹配的密度位置。
密度高的梯度位置收集纯化的外泌体。
但是,密度梯度离心法也存在一些限制,由于梯度的浓度特性,产生相当多的上清液需要处理。
超滤法超滤法可以使用聚酰胺膜筛,把自然和添加的物质、基质等从水或反向微乳液中移除。
超滤法是一种最新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此方法是通过微孔膜以外泌体大小排除液体中的大分子物质,而留下外泌体和其他小分子在膜上。
最后,外泌体可以从膜上收集。
但是此方法也存在缺陷,需要更昂贵的设备,如超滤膜和超滤器等。
2. 未来发展方向虽然以上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出现新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以更快捷、更准确、更方便的方式提取外泌体。
例如,利用氮氧化物处理方法,可以在不使用离心机和过滤器的情况下,快速提取外泌体。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少的研究时间内提取足够数量的外泌体。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外泌体的研究中,更广泛地使用这些方法,并更好地理解外泌体的分子机制。
外泌体提取和鉴定介绍

外泌体提取和鉴定介绍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小囊泡,直径在30-150 纳米之间,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
它们在细胞间通讯、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外泌体的提取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方法,以确保其纯度和完整性。
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超速离心、超滤、免疫亲和层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外泌体的大小、表面标志物或其他特性进行分离和纯化。
鉴定外泌体的方法也有很多种。
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包括:
- 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大小。
- 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或内含物的蛋白质。
-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测量外泌体的粒径分布和浓度。
- 流式细胞术:根据外泌体的表面标志物进行分选和定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外泌体中的RNA 或DNA 来进一步分析其内容和功能。
这些鉴定方法可以帮助确定所提取的物质是否为真正的外泌体,并提供有关其特性和功能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外泌体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进行外泌体提取和鉴定时,最好根
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多种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外泌体提取方法

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外囊泡,其直径一般在30-1000纳米之间,可以带有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多种生物分子,是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载体。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对于研究其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之一。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将上清液进行超速离心,沉淀出外泌体。
最后,去除上清液,留下外泌体沉淀,即可得到外泌体。
二、超滤法。
超滤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经过低速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将上清液通过超滤膜进行过滤,截留外泌体。
最后,用PBS等缓冲液洗涤超滤膜上的外泌体,即可得到外泌体。
三、沉淀法。
沉淀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聚乙二醇或其他沉淀剂,使外泌体沉淀出来。
最后,用PBS等缓冲液洗涤外泌体沉淀,即可得到外泌体。
四、免疫磁珠法。
免疫磁珠法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经过低速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特异性抗体修饰的磁珠,使外泌体与磁珠结合。
最后,利用磁场将外泌体结合的磁珠吸附在管壁上,去除上清液,再用缓冲液洗涤磁珠,即可得到外泌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研究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外泌体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一种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一种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一、引言外泌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小颗粒,其直径一般在30-150纳米之间。
外泌体中富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并探讨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流程。
二、外泌体提取方法目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主要包括超速离心法、滤膜法、沉淀法和免疫亲和法等。
其中,超速离心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步骤如下:1.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或生物体体液,如血浆、尿液等。
2. 进行一系列离心步骤,以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
一般先进行低速离心,去除大颗粒物质,然后再进行高速离心,沉淀外泌体。
3. 分离外泌体。
将高速离心上清液转移到新离心管中,再次进行超高速离心,将外泌体沉淀下来。
4. 去除上清液,将外泌体沉淀悬浮于适当的缓冲液中。
三、外泌体的应用与流程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间通讯介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介绍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流程。
1.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外泌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这些分子的组成和含量可以反映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
因此,外泌体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来寻找与特定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2. 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外泌体具有天然的包裹和传递生物分子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
研究人员可以将药物封装在外泌体中,并通过改变外泌体的表面性质,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和释放。
这种外泌体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对于治疗肿瘤等疾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 疾病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外泌体中富含的生物分子可以提供重要的疾病机制信息。
通过分析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研究人员可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外泌体分离及纯化方法

外泌体分离及纯化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外泌体分离及纯化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纯粹是瞎摸索。
最开始尝试的是超速离心法。
这就像是一场速度的竞赛,你得让那些外泌体在高速旋转下和其他物质分离开。
我当时设置离心机转速的时候可谨慎了,一边看着说明书,一边还担心会不会出啥差错。
这过程中,转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就好像你在走钢丝一样,得找到那个平衡点。
我刚开始就弄错了转速,按照自己的想当然来了一次,结果嘛,根本没分离出啥有效东西,那一次算是彻底失败了。
后来仔细研究了好多文献资料,就像翻老祖宗的宝贝箱子一样,一个一个查看,才又重新尝试,成功分离出来一部分外泌体,但这个方法操作起来真的超级麻烦,稍微有个数据没调好,就可能功亏一篑。
我也试过沉淀法。
这个就像把水里的沙子和泥土沉淀下去一样,通过加一些特定的试剂,让外泌体沉淀。
但是这里头学问也大。
我记得刚开始没选对合适的试剂量,加得太多或者太少,得到的外泌体要么纯度不行,要么量少得可怜。
而且试剂和样本的混合我当时也没掌握好技巧,就直接倒进去搅和了一下,现在想想真是太草率了。
后来还试着从试剂盒里找办法。
那些试剂盒号称操作简单,就像组合玩具一样,只要按照步骤来就可以。
可是实际用起来发现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有时候试剂盒的配套仪器没能校准好,又得重新开始,浪费不少样本。
说起来还有超滤法。
这就像是通过一道一道筛子,把外泌体筛出来。
但是这个筛子的孔径啥的得选好。
我有次选错了孔径的超滤膜,根本就没办法把杂质和外泌体有效分开。
而且在不同样本里面,这个孔径的选择可能还得有点小调整。
我觉得要是想做好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得小心再小心。
要是没有经验的话,像我最开始那样,得做好多次尝试失败的准备。
每一次失败其实都是在积累经验,你在分析为啥失败的时候,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而且不管用啥方法,都得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来,千万别学我刚开始那样自己瞎搞。
外泌体提取步骤

外泌体提取步骤外泌体提取是一种从细胞外分泌物中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纯净的外泌体样品,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外泌体提取的步骤。
1. 细胞培养需要选择感兴趣的细胞系进行培养。
将细胞种植在培养皿中,并提供适当的培养基和条件,使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和分裂。
2. 收集细胞上清液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收集细胞上清液。
将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转移至离心管中,并使用低速离心(约300-500×g)离心10-20分钟,以去除细胞和细胞碎片。
3. 高速离心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并使用高速离心(约10,000-20,000×g)离心30-60分钟,以沉淀外泌体。
4. 洗涤外泌体将外泌体沉淀用冷PBS(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以去除杂质和未结合的蛋白质。
洗涤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离心和上清液的去除。
5. 再次离心将洗涤后的外泌体沉淀用PBS再次离心,以获得更纯净的外泌体样品。
6. 纯化外泌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泌体的纯度,可以使用浓缩、超滤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纯化处理。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残余的蛋白质和其他杂质,提高外泌体的纯度和浓度。
7. 确认外泌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结构,确认提取到的颗粒为外泌体。
此外,还可以使用Western blot、质谱等技术对外泌体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验证。
8. 外泌体的应用提取到的外泌体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外泌体中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分子,可以用于疾病诊断、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等领域。
总结:外泌体提取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操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纯净的外泌体样品。
通过细胞培养、离心、洗涤和纯化等步骤,可以从细胞上清液中分离和纯化外泌体。
外泌体提取的纯度和质量对于后续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外泌体的提取和研究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种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方法

一种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外泌体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技术,用于从生物样本中获取纯净的外泌体颗粒。
外泌体是一类小型细胞分泌泡,内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
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号、调节细胞功能以及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外泌体对于了解细胞通讯机制和疾病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外泌体分离和纯化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滤膜法、密度梯度离心、免疫亲和法和尺寸排除层析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超速离心法是最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之一。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进行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
然后,将上清液进行高速离心,使外泌体沉淀于离心管底部。
最后,将上清液弃去,用适当缓冲液悬浮沉淀物,即可获得外泌体。
滤膜法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外泌体分离方法。
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通过一系列孔径大小不同的滤膜,通过筛选的方式分离外泌体颗粒。
常用的滤膜孔径为0.1-0.8微米,可以选择不同孔径的滤膜进行连续过滤,以获得更纯净的外泌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基于外泌体与溶液密度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
首先,制备一系列密度逐渐增大的梯度离心液。
然后,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加入离心管中,通过离心使外泌体在不同密度梯度处分层。
最后,根据外泌体沉淀的位置,分离出目标外泌体。
免疫亲和法利用外泌体表面特定分子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分离。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与特定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然后,使用磁珠或琼脂糖等材料将免疫复合物捕获,再通过磁力或离心将目标外泌体分离出来。
尺寸排除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外泌体颗粒尺寸差异的分离方法。
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通过一列具有特定孔径的柱子,较大的细胞碎片和颗粒物质会被柱子内部的填料所阻挡,而较小的外泌体则能够通过填料,被分离出来。
在进行外泌体分离和纯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纯度和产量,常常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
例如,可以先利用超速离心法去除大颗粒物质,然后再使用滤膜法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一步纯化外泌体。
外泌体分离鉴定实验技术介绍及选用策略

如果使用国产的生工出品PEG6000,生 工官网报价 500g 不足百元。
外泌体的不同分离方法对比
免疫沉淀
抗体或适配体
囊泡表面CD63、PS、 其他特殊蛋白等
外泌体下游研究技术 高通量分析——RNA高通量分析、蛋白质谱分析 过表达或敲低外泌体中的RNA或蛋白 靶细胞对外泌体的摄取 抑制外泌体的释放或摄取
外泌体研究——论文的套路
外泌体的不同分离方法对比
超速离心 起始量要大!一般 40~100mL培液起
水平转最好! 不要倒! 不要倒! 不要倒!
外泌体miRNA测序案例
Li L, Li C, Wang S, et al. Exosomes Derived from Hypoxic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s Deliver miR-21 to Normoxic Cells to Elicit a Prometastatic Phenotype. Cancer Res. 2016;76(7):1770-80
电镜检测外泌体形态
制样: • 40ml 培液超速离心分离得到的外泌体,重悬于20-30ul PBS中。 • 吸取样品10ul 滴加于铜网上沉淀1min,滤纸吸去浮液。 • 吸取2%的醋酸双氧铀10ul滴加于铜网上沉淀1min,滤纸吸去浮液。 • 常温干燥十五分钟。上机。 80kv-120kv 成像
Tip:如果使用聚合物沉淀分离的样品打电镜。在电镜 实验前可以使用100KD的超滤管反复洗涤样品数次。去 除杂蛋白后再进行电镜检测,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人脂肪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人脂肪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李洪超;金银鹏;王皙;李莉;王晓今;周荣;陈成伟;傅青春;程明亮【摘要】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如今在科研领域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许多研究认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旁分泌的外泌体.目的:分离纯化人脂肪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脂肪干细胞,进行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和成骨、成脂分化能力鉴定.运用超滤法从人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提取外泌体,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仪观察所获外泌体的形态和大小,采用抗体芯片检测外泌体所含蛋白质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人脂肪干细胞呈梭形、漩涡状生长,细胞表面表达CD73、CD44、CD90、CD105分子,具备成脂、成骨等多向分化潜能,可证实为人脂肪干细胞;②大多数外泌体直径均在30-150 nm范围内;扫描电镜显示外泌体呈均一大小的圆杯形态;③抗体芯片显示外泌体含 FLOT1、ICAM、ALIX、CD81、CD63、ANXA5、TSG101等多种特殊蛋白;④以上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分离得到人脂肪干细胞外泌体.%BACKGROUND: Current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ve been widely explored and appli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field, and many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ainly relies on its exosomes. OBJECTIV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nd its exosomes, and to identify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Human adipose tissue was digested with collagenase l, and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Immunophenotype, osteogenic and adipogenic abilities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were identified. Exosomes were isolated by using ultrafiltration method. Morphology of exosomes was observed by Nanosight and electronmicroscope. Expression of proteins in exosomes was detected by antibody array metho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exhibited long spindle-like or fibroblast-like appearance, expressed CD73, CD44, CD90, CD105 and had the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into many tissues, including bone and adipose tissues. The exosomes had the similar size, with the diameter of 30-150 nm. They possessed many proteins including FLOT1, ICAM, ALIX, CD81, CD63, ANXA5, TSG101, and so on. Finding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 the successful isolation of exosomes from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8(022)013【总页数】6页(P2033-2038)【关键词】外泌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作者】李洪超;金银鹏;王皙;李莉;王晓今;周荣;陈成伟;傅青春;程明亮【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州省贵阳市 550004;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235;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州省贵阳市550004;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235;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235;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200235;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235;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235;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贵州省贵阳市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0 引言 Introduction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不仅能够从骨髓、脐带、脂肪中分离,也可以从脾脏、肝脏、肾脏、肺、胰腺中得到,尽管其组织来源不同,但是都拥有相似的表型特征[1-4]。
外泌体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外泌体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物学的研究,外泌体作为一种新的细胞间通讯、物质交换的产物,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外泌体不仅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也可以从体外液体中分离提取得到,有望成为未来很多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是,外泌体分离纯化技术复杂度高、耗时长、成本高,是制约其应用和开展研究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获取纯净的外泌体样品,是研究者们共同面对的难题。
外泌体是指细胞膜包裹的腔泡,其中含有各种 mRNA、miR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
可以通过超速离心、滤膜、免疫磁珠等多种技术手段来获取外泌体样品,但在实际过程中,这些方法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是超速离心法。
这是分离外泌体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离心速度和时间都会对外泌体的分离产生影响,如果选择的条件不合适,可能会造成外泌体的损失或被污染。
此外,外泌体的大小和密度与其它细胞的膜泡很接近,因此即使超速离心分离后,还是会有大量的膜泡、黑素体等杂质与外泌体混杂在一起。
其次是滤膜技术。
这种方法基于膜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滤膜来分离外泌体。
相比于超速离心,滤膜技术可以避免超速离心时对外泌体的损伤,同时也可以减少黑素体等小颗粒的干扰。
但滤膜技术的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样品的浓度需要大,并且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大小、形态等特性有很大差异,因此选择滤膜时需要设计许多不同的过滤膜组合。
而且,这种技术还需要使用大量的缓冲液,容易造成外泌体进一步的稀释。
免疫磁珠技术则利用磁性颗粒和抗体标记,选择性地捕获并分离外泌体,可以获得较高的纯度而不影响外泌体的形态和结构。
但是,使用免疫磁珠的方法需要反复洗涤和纯化,而且需要提前准备对应的抗体标记材料,所以成本和时间都比较高。
针对上述方法的缺点,研究者们正在研发新的技术手段,以期获得更高效、更稳定的外泌体分离方法。
有些方法依赖于特殊的材料或器件,以提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有些方法则考虑外泌体的特性设计新颖的分离方案。
外泌体的分离鉴定

外泌体的分离鉴定[摘要]外泌体,细胞间物质信息的传递者,在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对于外泌体的分离鉴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对外泌体的分离鉴定方法进行综述,为外泌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泌体对于细胞生物学以及医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而由于外泌体的体积结构方面的因素,其分离纯化还存在很大的困难,目前比较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超滤离心法、免疫磁珠法、多聚物沉降法等。
1. 差速离心法陈绍倩[1]等人以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为材料,采用多步离心的方法成功地提取到了的外泌体。
此种实验方法操作不是很复杂,实验设备要求相对简单,拥有超速离心机和细胞培养设备即可,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提取外泌体的方法,基本可以满足实验研究的要求。
但分离纯度不是很高,并且经过多次离心对外泌体的理化性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密度梯度离心法像所有的脂质小囊泡一样,外泌体悬浮于特定密度梯度的蔗糖中,其密度范围从 1.13g/ml 到1.210g/ml ,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蔗糖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从而将外泌体从混杂的物质如蛋白聚集物或细胞凋亡的核小体碎片等中分离出来[2] 。
崔焱[3] 等人根据其这一特性,从大量培养的肿瘤细胞上清中分离纯化外泌体,并对此进行了电镜鉴定; 在得到大量较高纯度的外泌体的基础上,将其加入含有白细胞介素-2(1L-2 )的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3. 超滤离心法王伟[4] 等人以树突状细胞为实验材料,基于对外泌体物理特性,大小以及密度的了解,将超滤离心分离外泌体的方法与传统的分级离心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实验证明超滤离心法耗时少,产量和纯度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制备外泌体的方法。
4. 免疫磁珠法将具有磁性的磁珠表面包被特殊的抗体,细胞表面抗原能与连接有磁珠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在外加磁场中,通过抗体与磁珠相连的细胞被吸附而滞留在磁场中,无该种表面抗原的细胞由于不能与磁珠结合而不能在磁场中停留,从而使细胞得以分离。
真正的外泌体:如何利用超速离心法纯化外泌体

真正的外泌体:如何利用超速离心法纯化外泌体细胞作为我们生命最小的单位,我们有宏观的沟通,他们自然也有微观的沟通。
而这细胞的“语言”,就是外泌体系统。
外泌体系统的意义简单的来说,细胞通过分离自己的一部分膜,把自己“情话”(核酸,蛋白等)包裹成外泌体释放出去,最后融入到别的细胞里进行沟通。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破解了外泌体系统等于破解了细胞沟通的密码,对于我们生命科学发展意义非凡。
用超速离心法纯化外泌体研究和应用外泌体的第一步,那一定是得先把这些小家伙给抓住。
虽外泌体分离市场上百花齐放。
但这些分离技术都在纯度上不尽人意。
得到最纯的外泌体,揭开他们背后的故事,超速离心技术是最好的选择。
近日,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款新型微流体装置。
该装置可以利用微流控技术快速检测血液中癌症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以此作为癌症诊断手段。
通讯作者Shannon Stott教授说,他们的设备能够从在血液中数十亿细胞外囊泡中挑选出肿瘤特异的细胞外囊泡。
这将为未来癌症诊断及监控提供新的方法。
诱导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以及胶原的合成近年来的更多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通过分泌抗炎、抗纤维化和促血管生成活性的因子,如可溶性分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细胞外囊泡(微粒子、外泌体)等来改善创面愈合过程。
近年来还出现了新的趋势——单独使用干细胞外泌体。
外泌体被包裹在坚硬的双层膜中,双层膜保护外泌体的内容物,使外泌体能够在组织中长距离移动。
干细胞外泌体因在上皮组织的增殖、迁移、再生、炎症和瘢痕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有望成为“无细胞的细胞治疗”工具。
已有研究表明外泌体是干细胞旁分泌作用的主要介质,它们的内容物(mRNA、microRNA、各种抗凋亡和促血管生成因子)被发现可诱导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以及胶原的合成。
外泌体避免皮肤衰老损伤紫外线损伤和老化会影响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这两者都是防止皮肤脱水以及保持皮肤紧致和弹性的关键。
外泌体提取方法及鉴定分析研究进展

外泌体提取方法及鉴定分析研究进展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膜泡,包含了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泌体提取方法和鉴定分析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外泌体提取方法及鉴定分析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直径约30-100nm的膜泡,由细胞内吞摄取并加工处理形成。
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物质运输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主要采用离心和沉淀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进行高速离心,去除细胞和较大的膜泡,然后加入沉淀剂沉淀获得外泌体。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提取量较大,适合大量样本的处理。
但是,该方法纯度较低,可能会影响后续的鉴定和分析。
生物法是一种利用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免疫吸附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将外泌体进行免疫吸附,再通过洗脱得到纯度较高的外泌体。
该方法的优点是纯度高、对细胞损伤小,适用于珍贵样本的提取。
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提取量较小,需要大量的抗体。
基因工程法是一种利用细胞表达特定基因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将目的基因转染到细胞中,通过表达特定膜蛋白,诱导细胞分泌出外泌体,再对其进行纯化和提取。
该方法的优点是纯度高、提取量较大,适用于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泌体提取。
但是,该方法需要特定的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系,操作较为复杂。
蛋白质组学在外泌体研究中的应用不断深入。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鉴定外泌体中的蛋白质种类、相对丰度以及修饰情况等。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差异,可以研究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序列分析在外泌体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外泌体中的核酸进行测序,可以鉴定其中的基因序列和表达水平。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外泌体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研究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和疾病诊断等方面的作用。
转录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可以分析外泌体中的mRNA、lncRNA和miRNA等转录本。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物质,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
近年来,随着对外泌体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其在医学、生物和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外泌体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应用前景进行全面探讨。
一、外泌体的研究现状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小泡,直径约30-100纳米,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近年来,随着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参与了细胞间通信、物质运输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同时,外泌体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组织工程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外泌体的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外泌体的研究涉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的实验设计。
2、样本处理:外泌体的提取和纯化是研究外泌体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法、免疫磁珠法、聚合物沉淀法等。
3、基因表达分析:采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外泌体中的核酸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基因表达特征。
4、蛋白质组学: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外泌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以鉴定其蛋白质种类和功能。
三、外泌体的研究成果1、肿瘤治疗: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可以传递信号给正常细胞,诱导其恶性转化。
因此,通过研究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2、药物传输:外泌体具有保护和输送物质的特性,可被用作药物载体。
通过加载抗癌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可以实现药物的定向传输,提高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3、组织工程:外泌体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的能力,因此在组织工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例如,将特定外泌体加载到生物材料中,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4、环境监测:外泌体在细胞间通信和物质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了环境因素的响应和适应。
通过研究外泌体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可以为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提供新手段。
四、外泌体的应用前景1、生物治疗手段:通过调节外泌体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望开发新的生物治疗手段,如上文提到的肿瘤治疗和药物传输等。
蜂蜜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

蜂蜜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目录1.内容概览................................................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3 1.2 外泌体概述.............................................41.3 蜂蜜外泌体的发现与研究进展.............................42.实验材料与方法..........................................6 2.1 实验材料...............................................6 2.1.1 主要试剂.............................................6 2.1.2 主要仪器.............................................7 2.2 实验方法...............................................8 2.2.1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9 2.2.2 外泌体的鉴定方法....................................10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123.蜂蜜外泌体的提取.......................................13 3.1 样品准备..............................................14 3.2 外泌体的提取步骤......................................15 3.2.1 细胞分离............................................16 3.2.2 外泌体的收集........................................17 3.2.3 外泌体的稳定性与纯化................................183.3 提取效率评估..........................................194.蜂蜜外泌体的结构与功能.................................20 4.1 外泌体的结构特征......................................20 4.1.1 形态学特征..........................................22 4.1.2 分子结构特征........................................22 4.2 外泌体的功能作用......................................24 4.2.1 生物活性物质的传递..................................254.2.2 对宿主细胞的影响....................................265.蜂蜜外泌体的应用前景...................................27 5.1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28 5.1.1 治疗相关疾病........................................29 5.1.2 药物递送系统........................................30 5.2 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31 5.2.1 基因表达调控........................................32 5.2.2 细胞信号传导........................................33 5.3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34 5.3.1 食品安全检测........................................355.3.2 环境监测............................................366.结论与展望.............................................37 6.1 研究成果总结..........................................38 6.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39 6.3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401. 内容概览本文档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蜂蜜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技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开发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份系统、实用的指导手册。
火爆全球的外泌体,知道怎么分离吗?

火爆全球的外泌体,知道怎么分离吗?外泌体能传递生物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对细胞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大热点。
外泌体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体液和细胞培养液中且易无创获取。
外泌体作为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肿瘤的诊断进展及预后评估还可作为纳米载体装载基因或药物到达靶器官在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外泌体中蛋白质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部分。
经质谱鉴定发现不同来源外泌体携带了4400 余种特异性蛋白质。
而蛋白质差异表达是区分不同来源外泌体的重要特点也是研究外泌体的重要途径。
然而与核酸相比, 外泌体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更难被检测出来, 并且常规的分离方法极易携带蛋白质污染, 是外泌体蛋白质研究主要面临的难题, 也限制了蛋白质研究的发展。
但是,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更新, 外泌体特异蛋白质的研究将具有巨大的前景。
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提。
而目前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多样且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本文就常见外泌体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以供参考。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包括:差速超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超滤法、免疫磁珠法、PEG 沉淀法、试剂盒法等,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方法的不同对所提纯的外泌体大小,形态,密集程度等有所影响。
本文就常见外泌体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以供参考。
◇ 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分离外泌体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也是目前公认的金标准。
其原理是根据外泌体与细胞不同组分的沉降系数不同,利用不同强度离心力使样品中死亡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器等组分被分离出去,然后获得外泌体及部分受到污染的蛋白,用 PBS 再次重悬清洗离心后即可获得实验所需外泌体。
超速离心的优点是能够大量处理样本,且与其他方法相比提取的外泌体形态及后续的外泌体鉴定与经典文献描述相似,因此是目前公认的提取外泌体最有效可靠的方法。
CNS 级的文章中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可谓不胜枚举!举几个栗子:例一1200 g 离心去除死细胞,然后将上清用琼脂糖凝胶过滤,接着100000 g 高速离心获得外泌体(外泌体来源:羊网织红细胞)Pan BT, Johnstone RM. Fate of the transferrin receptor during maturation of sheep reticulocytes in vitro: selective externalization of the receptor. Cell. 1983;33(3):967-78例二本文提取了 MDA-MB231 乳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 方法是将分离的细胞悬液 500 g 离心 10 min 去除细胞,12000 g 离心 20 min 去除细胞碎片,100000 g 离心 70 分钟,用 PBS 重悬清洗后重复离心后获得。
如何分离纯化、鉴定外泌体

如何分离纯化、鉴定外泌体外泌体相关研究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的外泌体课题。
但大家还是感觉外泌体研究好难啊!为什么呢?首要原因就在于该领域里还木有统一的、简单可行且纯度很高的分离方法。
今天就来给大家聊一聊如何搞定外泌体研究中的第一步。
一、分离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是外泌体分离最常见的技术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2的研究者会选择该种方式分离外泌体。
该方法由几个离心步骤组成,可分步去除细胞、细胞碎片和大囊泡,沉淀外泌体(如图所示)。
但该种方法用于血浆和血清等粘性生物液体时效率较低,且重复离心操作有可能对外泌体造成损害,从而降低其质量。
如将超速离心配合蔗糖溶液进行梯度密度离心可得到纯度更高的外泌体,是公认可以得到最高纯度的分离方法。
但此法对离心时间非常敏感,一般需要8-30h,产率较低,同样不适用于血浆和血清等粘性生物液体中外泌体的分离,因此难以广泛普及。
聚合物沉淀法:第二大主流的外泌体分离技术就是基于聚合物的沉淀法了,最常见的聚合物是聚乙二醇(PEG)。
通常将含有聚合物的沉淀溶液与生物体液混合,4℃温育,低速离心,沉淀外泌体(如图所示)。
目前已有成熟的PEG-base商业试剂盒,比如图中的ExoQuick™(System Biosciences)。
这类试剂盒使用容易和快速,不需要额外的设备,且随着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取效率和纯化效果逐渐提高,因而逐渐取代超速离心法并推广开来。
沉淀法的主要缺点是分离物中会有少量的聚合物存在。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一般来说这些物质不会干扰下游分析,使用商业试剂盒提取外泌体也受到越来越多杂志的认可。
二、鉴定外泌体的鉴定是继分离后又一个困扰研究者的问题。
如果大家看过外泌体研究相关的文献,就肯定对一张图印象深刻。
不错,想发外泌体文章,光找到高效率的分离方法还不够,要过的第二关就是证明你分离得到的就是外泌体。
鉴定方式不外乎就是下面这三种:1. 形态学(电镜);2. 粒子大小(径粒分析);以及3. 标志蛋白(WB)。
山东植物外泌体鉴定

山东植物外泌体鉴定山东植物外泌体鉴定方法及相关参考内容外泌体,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的一种细胞间通讯载体,它们被释放到环境中,可在远离原细胞的地方传递信号信息,调控相邻或远离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外泌体中包含了细胞若干的膜蛋白、脂质和核酸等生物学成分,因此对其进行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1. 外泌体采集与分离外泌体的采集与分离是外泌体鉴定的首要步骤,常用的方法有超速离心、超滤浓缩等。
超速离心是目前外泌体分离与提纯的主要方法,通过逐步加大的离心力分离出外泌体。
超滤浓缩则是通过将外泌体悬液在0.22μm的滤膜上进行浓缩。
2. 外泌体形态结构鉴定外泌体的形态结构鉴定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目前主要应用的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外泌体的内部结构,而扫描电子显微镜则更适用于观察外泌体的外部形态。
3. 外泌体膜蛋白鉴定外泌体膜上富含的膜蛋白是外泌体的典型标志,因此对膜蛋白进行鉴定可以判定外泌体的存在。
常用的外泌体膜蛋白鉴定方法有免疫印迹法、质谱分析等。
免疫印迹法是通过特异性抗体识别目标蛋白,然后用酶标法或放射自显影法检测目标蛋白的存在。
质谱分析则是利用质谱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如蛋白质质谱分析(MS)和质谱成像技术(MSI)。
4. 外泌体核酸鉴定外泌体中的核酸可以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进行鉴定,其中全长RNA鉴定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全长RNA鉴定通过提取外泌体中的RNA,然后用RNA测序技术对RNA进行分析,并结合合适的分析软件对RNA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鉴定外泌体中的核酸。
5. 功能性鉴定外泌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控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和炎症调节等方面,因此进行外泌体功能性鉴定可以进一步了解外泌体的功能特性。
常用的方法有细胞摄取实验、外泌体液质量谱分析等。
细胞摄取实验通过将外泌体与接受者细胞共培养,观察外泌体的作用效果。
外泌体液质量谱分析则是通过质谱技术分析外泌体液中所含的代谢产物和蛋白质,进一步鉴定外泌体的功能。
大肠杆菌中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研究

大肠杆菌中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研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是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分泌物,是一种包含蛋白质和核酸的微型胞外颗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细胞间通讯、生物膜结构调控、毒力发挥、宿主细胞免疫逃避等,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分离和纯化大肠杆菌外泌体分离和纯化大肠杆菌外泌体是外泌体生物学研究的前提工作。
大肠杆菌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方法较多,一般包括培养、沉淀、离心、超滤、柱层析等步骤。
其中培养是关键,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
培养基的组成和pH 值的控制是影响外泌体产量和纯度的重要因素,不同物种、不同菌株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都可能需要进行优化。
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是通过超速离心将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细胞和细胞碎片去除,得到上清液,再通过超滤、柱层析等步骤获得外泌体纯度更高的制剂。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外泌体的研究。
例如通过纳米过滤器去除大肠杆菌培养液中的细胞和碎片等杂质,获得纯净的外泌体制剂。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外泌体的纯度,而且更加便于大规模制备和实验操作。
大肠杆菌外泌体的生物学研究大肠杆菌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制备方法的优化和改进都在逐步拓展。
因为外泌体不仅是研究大肠杆菌的主要对象之一,同样,它也是免疫学、生物医药等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
其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
外泌体在宿主细胞内的转运、生物膜结构的调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大肠杆菌的毒力发挥过程中,外泌体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关于大肠杆菌外泌体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对这一菌种的认识,还有望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另外,外泌体制剂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可以制备含有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粒子,使得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更好地被宿主细胞摄取和利用。
在这方面,大肠杆菌外泌体的研究也为纳米粒子制剂的设计和开发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种新型的外泌体提取纯化工艺

一种新型的外泌体提取纯化工艺摘要: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并释放到胞外的一种直径约30~150nm的膜性囊泡。
其主要组成为蛋白质、酶、核酸和脂质等,可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本团队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已研发出一款外泌体提取纯化试剂盒。
通过柱层析法和沉降法,提取得到检测所需外泌体,并通过外泌体透射电镜分析和外泌体CD63蛋白免疫印迹分析鉴定外泌体的质量及纯度,若所得符合标准,则为“黄金外泌体”即可用于检测血清外泌体标记物表达情况,从而辅助早期具有代表性疾病标记物的筛查。
关键词:外泌体提取纯化1外泌体的生物学结构及功能1981年,外泌体首次被揭示[1];1987年,JOHNSTONE等[2]注意到绵羊网织红细胞分泌的小囊泡(直径为 30~150 nm ),并为其取名为“外泌体”[3]。
外泌体的产生过程涉及质膜的双重内陷和含有腔内囊泡的细胞内多泡体的形成,腔内囊泡最终通过质膜损伤和细胞内多泡体的胞吐作用以外泌体的形式分泌[4]。
近年随着研究深入,研究者发现外泌体几乎是所有细胞可分泌的膜状细胞外囊泡,其由脂质双层膜保护以免被酶降解,其被递送至靶细胞,可携带其来源细胞的重要信息和大分子,这些大分子由多种蛋白质、酶、转录因子、脂质、细胞外基质蛋白、受体和核酸组成,可以在外泌体的内部和外部被发现[5]。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体液中均可以检测到外泌体[6]。
在电镜下,外泌体由于在样本制备过程中脱水塌陷而呈现出典型的茶托样形态,呈扁球状[7]。
其表面存在独特的跨膜标志蛋白CD63 , CD9 等常用于对所提取的外泌体进行鉴定[8]。
近年来,随着研究逐渐深入,外泌体被认为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多余物质”的偏见逐渐消除。
外泌体由供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以执行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内通讯及亲本细胞与周围细胞之间的遗传物质交换、蛋白质交换。
目前,有关外泌体的“信使”作用、疾病进展作用、生物标志物作用以及载药工具等的研究逐渐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分离纯化、鉴定外泌体
外泌体相关研究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的外泌体课题。
但大家还是感觉外泌体研究好难啊!为什么呢?首要原因就在于该领域里还木有统一的、简单可行且纯度很高的分离方法。
今天就来给大家聊一聊如何搞定外泌体研究中的第一步。
一、分离
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是外泌体分离最常见的技术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2的研究者会选择该种方式分离外泌体。
该方法由几个离心步骤组成,可分步去除细胞、细胞碎片和大囊泡,沉淀外泌体(如图所示)。
但该种方法用于血浆和血清等粘性生物液体时效率较低,且重复离心操作有可能对外泌体造成损害,从而降低其质量。
如将超速离心配合蔗糖溶液进行梯度密度离心可得到纯度更高的外泌体,是公认可以得到最高纯度的分离方法。
但此法对离心时间非常敏感,一般需要8-30h,产率较低,同样不适用于血浆和血清等粘性生物液体中外泌体的分离,因此难以广泛普及。
聚合物沉淀法:
第二大主流的外泌体分离技术就是基于聚合物的沉淀法了,最常见的聚合物是聚乙二醇(PEG)。
通常将含有聚合物的沉淀溶液与生物体液混合,4℃温育,低速离心,沉淀外泌体(如图所示)。
目前已有成熟的PEG-base商业试剂盒,比如图中的ExoQuick™(System Biosciences)。
这类试剂盒使用容易和快速,不需要额外的设备,且随着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取效率和纯化效果逐渐提高,因而逐渐取代超速离心法并推广开来。
沉淀法的主要缺点是分离物中会有少量的聚合物存在。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一般来说这些物质不会干扰下游分析,使用商业试剂盒提取外泌体也受到越来越多杂志的认可。
二、鉴定
外泌体的鉴定是继分离后又一个困扰研究者的问题。
如果大家看过外泌体研究相关的文献,就肯定对一张图印象深刻。
不错,想发外泌体文章,光找到高效率的分离方法还不够,要过的第二关就是证明你分离得到的就是外泌体。
鉴定方式不外乎就是下面这三种:1. 形态学(电镜);2. 粒子大小(径粒分析);以及3. 标志蛋白(WB)。
综合来说,透射电镜可以清楚的看到外泌体的大小、形态等,属于鉴定方法中的金标准,其他两种方式则常常作为辅助使用。
三、得到了外泌体之后如何做
外泌体携带大量功能性的miRNA,少量的mRNA、lncRNA,以及特异性的蛋白质(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促血管新生和抗肿瘤免疫等生理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程密切相关。
对外泌体验明正身之后,就可以在蛋白水平和核酸水平对其进行检测和深入分析了。
由于外泌体中含有较多降解的短RNA片段,测序时会成为背景干扰有效数据,通常都建议使用芯片的方法检测外泌体miRNA。
而对于lncRNA来说,大部分在细胞内低表达,在外泌体中丰度就更低了,对于低丰度基因,芯片检测的准确性远远大于测序,因此也建议使用基因芯片的方法检测外泌体lnc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