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捕获分离
外泌体提取的方法

外泌体提取的方法外泌体是一种小型的胞外囊泡,它们由细胞释放出来,带有许多生物分子,如蛋白质、RNA和DNA等。
这些外泌体在很多生物体中都被发现,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而研究它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课题。
因此,外泌体提取方法的研究也愈发重要。
1. 已有的外泌体提取方法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几种外泌体提取方法,包括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和超滤等。
这些方法每一种都有其优点和限制。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
差速离心法这是当前最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差速离心法利用一个多步骤的过滤和离心过程来提取外泌体。
此方法通过圆盘刷子离心除去大的细胞残留和细胞碎片,然后再通过速度梯度离心 Pellet 小径的微粒(包括外泌体)。
最终,被Pellet收集的微粒经过洗涤和再次离心以获得纯化的外泌体。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外泌体含量极小,容易堵塞过滤器,处理时间也较长等。
密度梯度离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梯度浓度离心的离心管来纯化和分离外泌体。
这种方法可以强制微粒沉降到其密度梯度离心中与之匹配的密度位置。
密度高的梯度位置收集纯化的外泌体。
但是,密度梯度离心法也存在一些限制,由于梯度的浓度特性,产生相当多的上清液需要处理。
超滤法超滤法可以使用聚酰胺膜筛,把自然和添加的物质、基质等从水或反向微乳液中移除。
超滤法是一种最新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此方法是通过微孔膜以外泌体大小排除液体中的大分子物质,而留下外泌体和其他小分子在膜上。
最后,外泌体可以从膜上收集。
但是此方法也存在缺陷,需要更昂贵的设备,如超滤膜和超滤器等。
2. 未来发展方向虽然以上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出现新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以更快捷、更准确、更方便的方式提取外泌体。
例如,利用氮氧化物处理方法,可以在不使用离心机和过滤器的情况下,快速提取外泌体。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少的研究时间内提取足够数量的外泌体。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外泌体的研究中,更广泛地使用这些方法,并更好地理解外泌体的分子机制。
外泌体提取方法比较

外泌体提取方法比较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膜囊泡,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细胞分泌机制,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
外泌体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产物等,对细胞间信息传递、免疫反应、炎症调节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外泌体的提取和分离成为研究其功能和应用的重要步骤。
目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包括差速离心、超滤、密度梯度离心、覆膜及抗体磁珠法等。
以下将对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
1.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它是通过逐步增加离心力,将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从上清液中分离出来,最后得到外泌体的方法。
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适用于大规模外泌体提取。
缺点是纯度较低,提取得到的外泌体中可能夹杂有其他细胞碎片和蛋白质聚集体。
2. 超滤法:超滤法是利用滤膜孔径选择性筛选颗粒物质的方法。
通常使用滤孔直径为20-100 nm的滤膜进行过滤,将大颗粒物质和细菌滤出,实现外泌体的提取。
优点是简便快速,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外泌体。
缺点是容易因滤膜堵塞导致提取效果不佳,并且只能得到一部分外泌体。
3.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根据物质密度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常使用等体积或等体积百分比的梯度溶液(如葡萄糖或蔗糖)进行离心,不同密度的物质会在梯度中分层沉淀。
外泌体的密度较低,往往在低密度梯度中聚集。
优点是可以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外泌体,并且可以细致分离不同类型的外泌体。
缺点是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4.覆膜法:覆膜法是指通过将培养基中的细胞和碎片离心去除后,直接在细胞上清液上方加入覆盖材料(如覆膜、多孔膜等),使外泌体通过覆盖材料进入上清液的方法。
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离心步骤。
缺点是提取得到的外泌体纯度较低,可能夹杂有其他颗粒物质。
5.抗体磁珠法:抗体磁珠法是利用表面覆盖特定抗体的磁性微珠,通过与外泌体表面标记物质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外泌体的提取。
优点是提取效果稳定,纯度较高,可以选择性地提取一些类型的外泌体。
外泌体正规操作方法

外泌体正规操作方法
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类具有膜包裹的细胞外体,可以通过分泌进入细胞外液。
以下是外泌体的正规操作方法:
1. 细胞培养和外泌体收集:
- 选择适合外泌体比较丰富的细胞系,如癌细胞系等。
- 使用含有足够营养物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在细胞生长到80-90%的密度时进行收集外泌体。
2. 细胞外泌体的分离和富集:
- 低速离心:对细胞上清和培养基进行低速离心,将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沉淀。
- 高速离心:将低速离心上清进行高速离心,以沉淀分离出外泌体。
- 滤膜过滤:可以使用0.2至0.8微米的滤膜,通过滤膜将外泌体分离出来。
3. 外泌体的纯化和浓缩:
- 过滤:使用0.2至0.45微米的滤膜,将外泌体悬液过滤以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得到纯化的外泌体。
- 超速离心:将外泌体悬液进行超速离心,将外泌体沉淀。
- 液氮冷冻:将外泌体悬液进行液氮冻结保存,以便后续分析或实验操作。
4. 外泌体的鉴定和表征:
- 电镜观察: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和结构。
- 免疫学鉴定:使用外泌体表面标记物的抗体进行免疫学检测,如CD63、CD81等。
- 蛋白质分析:使用质谱分析等方法对外泌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外泌体的污染和损伤,同时应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最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最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作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及追捧。
由于外泌体内携带有大量的miRNA, 少量lncRNA,Mrna 以及DNA蛋白质成为液体活检的潜力无限的研究对相。
所以,获得纯度高、内容物完整的外泌体非常之重要,那么,外泌体的提取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法可以说是最传统最普遍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原理是:首先低速离心以除去细胞和细胞凋亡碎片;随后,高速离心以去除大囊泡;最后高速离心以沉淀外泌体。
具体步骤是: 以下所有步骤都在4℃下进行,1、300×g 10min,弃沉淀,去除细胞2、2000×g 20min,弃沉淀,去除死细胞3、10,000×g 30min ,弃沉淀,去除细胞碎片等亚细胞成分4、10,000×g 70min,弃上清,沉淀即为外泌体5、PBS(每10ml细胞培养液用30mlPBS重悬)清洗沉淀物,混匀, 10,000×g 70min6、l ml PBS溶解沉淀(外泌体),立即使用或置于-80℃备用。
7、一般超速离心法会结合密度梯度离心,这样得到的外泌体更纯,具体做法第4步后蔗糖梯度离心,10,000×g 70min,以去除密度大于1.21g/ml的颗粒。
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得的囊泡数较多。
缺点是:耗时耗力(需用时8-30h,并且每次只能处理6个样本),获得的外泌体纯度不是很高,高速及重复离心也会对外泌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并且不适用于如血浆和血清等粘性液体生物样本。
二、密度梯度离心法该方法由于比较繁琐,用的较少。
原理是:像所有的脂质小囊泡一样,外泌体可以悬浮于特定密度梯度的蔗糖中,其密度范围1.13g/ml-1.21g/ml,将要分离外泌体的样本液体置于梯度蔗糖介质上,随后通过离心将外泌体分离。
此法获得的外泌体纯度较高,但步骤繁琐,耗时,对离心时间极为敏感。
具体步骤是:收集培养2d的上清液。
外泌体提取和鉴定

外泌体提取和鉴定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直径通常在 30 150 纳米之间。
它们在细胞间通讯、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外泌体的提取和鉴定成为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超速离心法、超滤法、免疫亲和捕获法、沉淀法等。
超速离心法是外泌体提取的经典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时间,逐步去除细胞碎片、大囊泡和其他杂质,最终获得较为纯净的外泌体。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多次离心,操作较为繁琐,且需要昂贵的超速离心机设备。
但它的优点是能够获得较高纯度的外泌体。
超滤法是基于膜孔径的大小来分离外泌体。
通过选择合适孔径的超滤膜,可以让小分子物质和溶剂通过,而将外泌体截留在膜上。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快捷,但外泌体的纯度可能不如超速离心法。
免疫亲和捕获法是利用抗体与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抗原的结合来实现分离。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但抗体的成本较高,且可能存在非特异性结合的问题。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特定的试剂,如聚乙二醇(PEG),使外泌体从溶液中沉淀下来。
该方法操作简便,但获得的外泌体可能会含有较多的杂质。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提取方法取决于实验的需求和条件。
如果需要高纯度的外泌体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超速离心法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如果是大规模的样本处理或者对纯度要求不是特别高,沉淀法或超滤法可能更为合适。
提取到外泌体之后,接下来就是鉴定。
外泌体的鉴定通常包括形态学观察、粒径分析、标志物检测等方面。
形态学观察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TEM 能够清晰地显示外泌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SEM 则可以提供外泌体的表面特征。
通过电镜观察,可以看到外泌体呈现为具有典型双层膜结构的圆形或椭圆形小囊泡。
粒径分析常用的技术是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和动态光散射(DLS)。
NTA 可以通过追踪单个颗粒的布朗运动来测量外泌体的粒径分布和浓度;DLS 则是基于散射光强度的波动来计算粒径。
外泌体提取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外泌体提取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一、技术简介
外泌体(Exosome)是由细胞分泌而来的微小囊泡,直径约为30-200 nm,密度在1.13-1.21g/ml,具有杯状形态、双层膜结构,天然存在于血液、尿液、唾液、母乳和细胞培养基等生物体液中。
包括肿瘤细胞在内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干细胞),都可以产生并释放exosome。
目前外泌提取主要有超速离心、过滤离心、试剂盒提取等方法。
本司采取超速离心分离得到外泌体,纯度高,得率大,满足于后续不同实验的需求。
二、实验流程
血清/血浆样本:
1. 分离得到血浆/血清。
2. 低速离心去除碎片及杂质。
3. 超速离心获得外泌体沉淀。
4. 外泌体纯化。
5. BCA法检测外泌体浓度。
6. 提供实验报告。
培养上清样本:
1. 培养液收集。
2. 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及杂质。
3. 超速离心获得外泌体沉淀。
4. 外泌体纯化。
5. BCA法检测外泌体浓度。
6. 提供实验报告。
外泌体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外泌体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物学的研究,外泌体作为一种新的细胞间通讯、物质交换的产物,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外泌体不仅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也可以从体外液体中分离提取得到,有望成为未来很多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是,外泌体分离纯化技术复杂度高、耗时长、成本高,是制约其应用和开展研究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获取纯净的外泌体样品,是研究者们共同面对的难题。
外泌体是指细胞膜包裹的腔泡,其中含有各种 mRNA、miR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
可以通过超速离心、滤膜、免疫磁珠等多种技术手段来获取外泌体样品,但在实际过程中,这些方法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是超速离心法。
这是分离外泌体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离心速度和时间都会对外泌体的分离产生影响,如果选择的条件不合适,可能会造成外泌体的损失或被污染。
此外,外泌体的大小和密度与其它细胞的膜泡很接近,因此即使超速离心分离后,还是会有大量的膜泡、黑素体等杂质与外泌体混杂在一起。
其次是滤膜技术。
这种方法基于膜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滤膜来分离外泌体。
相比于超速离心,滤膜技术可以避免超速离心时对外泌体的损伤,同时也可以减少黑素体等小颗粒的干扰。
但滤膜技术的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样品的浓度需要大,并且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大小、形态等特性有很大差异,因此选择滤膜时需要设计许多不同的过滤膜组合。
而且,这种技术还需要使用大量的缓冲液,容易造成外泌体进一步的稀释。
免疫磁珠技术则利用磁性颗粒和抗体标记,选择性地捕获并分离外泌体,可以获得较高的纯度而不影响外泌体的形态和结构。
但是,使用免疫磁珠的方法需要反复洗涤和纯化,而且需要提前准备对应的抗体标记材料,所以成本和时间都比较高。
针对上述方法的缺点,研究者们正在研发新的技术手段,以期获得更高效、更稳定的外泌体分离方法。
有些方法依赖于特殊的材料或器件,以提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有些方法则考虑外泌体的特性设计新颖的分离方案。
外泌体分离富集新技术

外泌体分离富集新技术
外泌体分离富集新技术是指利用新的技术方法从体液或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并富集外泌体的过程。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释放的小囊泡,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号分子,对细胞功能和疾病发展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因此对于外泌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外泌体分离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滤膜过滤和密度梯度离心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分离效率低、样品体积限制和操作复杂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新的外泌体分离富集技术。
一种新的技术是使用亲和捕获剂,如抗体或受体配体,将特定的外泌体与其他细胞成分区分开来。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专一的结合作用将外泌体富集在特定的固相材料上,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另一种新技术是利用纳米技术,如纳米悬浮液体或纳米过滤器,实现对外泌体的选择性富集。
纳米技术可以根据外泌体的大小和表面特性,通过调整纳米材料的孔径和表面功能化,实现对外泌体的高效分离。
此外,一些新技术还利用电声流芯片、微流控技术和磁性颗粒等方法实现了对外泌体的快速、高通量分离。
这些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和可扩展性好等优点,可以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广泛应用。
总之,外泌体分离富集新技术的发展为外泌体研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更准确、高效地获取外泌体,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功能和应用。
外泌体分离方法

外泌体分离方法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释放的小型膜泡,它们携带着细胞内部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外泌体的研究中,分离和纯化外泌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泌体分离方法:
1.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是最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之一。
在离心过程中,通
过多轮逐渐增加转速来沉淀外泌体,接着可以通过洗涤、纯化、再超速离心等步骤来进一步处理并纯化外泌体。
2.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是另一种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
通过制备
密度梯度离心液,将外泌体样品加入后进行离心操作,外泌体会随着密度梯度上浮在不同密度的离心液层中,根据分层可以得到纯化的外泌体。
3.尺寸排除色谱法:尺寸排除色谱是基于外泌体尺寸不同于其他细胞外囊泡的
原理而设计的纯化方法。
样品通过尺寸排除柱时,大于一定尺寸的细胞外突起和小于该范围的游离蛋白等被裂解产生的物质会顺着柱体流出,而外泌体则会通过柱子被保留。
该方法具有分离高效、可以同时分离不同种类的外泌体等优点。
4.免疫亲和法:利用特异性抗体驯化对外泌体的靶腐运动来分离纯化外泌体。
一般来说,在研究特定蛋白的外泌泡时使用较为常见。
各种分离方法之间有其各自的优点和限制,不同研究对需要的外泌体纯度、样品量、分析方法等可能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研究需求选择适合的外泌体分离方法。
外泌体提取方法

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参与调控细胞的生理活动,对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对于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1. 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是目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之一。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进行低速离心,去除细胞残渣和细胞碎片,然后将上清液进行高速离心,将外泌体沉淀下来。
最后,用洗涤液洗涤沉淀物,得到纯净的外泌体。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提取外泌体。
2. 超滤法。
超滤法是利用超滤膜对细胞培养液进行过滤,将外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不需要离心步骤,操作简便,适用于小规模外泌体提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超滤膜孔径和分子量截留率,以确保外泌体能够有效地被提取出来。
3. 密度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是利用不同密度的梯度液体将外泌体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开来。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加入密度梯度离心管中,然后进行超速离心,外泌体会沉淀在不同密度的梯度液体中。
通过调整离心参数,可以将外泌体从其他细胞成分中有效地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纯度较高,适用于对外泌体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
4. 免疫亲和法。
免疫亲和法是利用外泌体表面蛋白与特定抗体的结合来提取外泌体。
首先,将抗体固定在亲和树脂上,然后将细胞培养液与亲和树脂进行免疫反应,外泌体会与抗体结合,然后通过洗涤等步骤将外泌体从亲和树脂上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选择特定的外泌体蛋白进行提取,适用于对外泌体特定蛋白的研究。
总结。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外泌体提取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外泌体的污染和损失。
同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可以提高外泌体的提取效率和纯度,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样品。
希望以上介绍的外泌体提取方法能够对您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外泌体提取方法

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可以通过细胞分泌途径释放到细胞外,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分子,对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外泌体的提取和纯化对于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1. 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之一。
首先,将细胞培养上清液收集起来,经过一系列低速离心步骤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将上清液进行超速离心,通常在10,000×g以上离心4°C条件下离心2小时以上,将外泌体沉淀下来。
最后,将外泌体沉淀用PBS等缓冲液洗涤,得到纯净的外泌体。
2. 超滤法。
超滤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上清液经过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将上清液通过0.2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
接着,将过滤后的上清液进行超滤,通过不同孔径的滤膜将外泌体分离出来。
最后,将外泌体用PBS等缓冲液洗涤,得到纯净的外泌体。
3. 免疫磁珠法。
免疫磁珠法是一种高效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外泌体特异性抗体固定在磁珠表面,形成免疫磁珠。
然后,将细胞培养上清液与免疫磁珠进行免疫反应,使得外泌体与免疫磁珠结合。
接着,通过磁场将免疫磁珠与结合的外泌体沉淀下来,去除杂质。
最后,用PBS等缓冲液洗涤,得到纯净的外泌体。
4. 离心浓缩法。
离心浓缩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上清液经过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得到上清液。
然后,将上清液进行超速离心,将外泌体沉淀下来。
接着,去除上清液,将外泌体沉淀用PBS等缓冲液重新悬浮,经过多次离心浓缩,得到纯净的外泌体。
总结。
外泌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囊泡,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同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设备条件来决定。
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与应用指南

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与应用指南引言干细胞外泌体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细胞外囊泡。
本文将介绍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方法以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指南,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方法1. 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干细胞外泌体分离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干细胞培养基收集,并经过一系列离心步骤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
然后,通过使用不同离心速度和时间的离心管进行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
最后,通过过滤和洗涤等步骤来净化外泌体。
2. 超滤法超滤法使用特定孔径的超滤膜来分离干细胞外泌体。
首先,将干细胞培养基经过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然后将上清液通过超滤膜的孔径进行过滤。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不同的孔径大小的超滤膜来筛选不同大小的外泌体。
3. 大度纯化法大度纯化法是一种通过使用特定亲和性结合试剂来富集干细胞外泌体的方法。
根据干细胞外泌体上表达的特定膜标志物或受体,在干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与其结合的亲和性结合试剂。
通过一系列洗涤和离心步骤,可以将特定膜标志物或受体相关的外泌体富集到样品中。
二、干细胞外泌体的应用指南1. 作为疾病标志物的诊断应用干细胞外泌体中富含的蛋白质、核酸和微RNA等生物标记物,可以作为疾病的潜在标志物。
通过分析干细胞外泌体的组分和数量,可以为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如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2. 治疗性应用的潜在价值干细胞外泌体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潜在能力。
其中包含的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等,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因此,干细胞外泌体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创伤、心肌梗死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此外,干细胞外泌体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稳定性,使其成为替代整个细胞治疗的一种可行选择。
3. 药物递送系统的应用干细胞外泌体作为一种天然的纳米颗粒,其小尺寸和稳定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系统。
(完整版)外泌体提取方法总结

1、细胞培养上清:即在4℃下,首先300×g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然后 2 000×g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后,10 000×g 高速离心30 min,吸取上清液;140000×g超速离心90 min;除去上清液,所获得的沉淀即为外泌体。
用PBS缓冲液洗涤沉淀并重悬后,140 000×g 再次离心90 min,100 μL PBS缓冲液重悬沉淀,冻存于-80℃备用。
2、将小鼠或人血收集在 1.5mL管中,并使其在37℃下凝结1小时而不进行抗凝。
此后,将其以2,000×g离心持续10分钟获得血清。
接着将血清以3,000×g离心10分钟。
将上清液以无菌PBS 以1:1的比例稀释并离心再次以10,000×g保持30分钟,然后以200,000×g进行2小时超速离心。
将颗粒在a中洗涤大量PBS,通过0.2-μm注射器过滤器过滤,并以200,000×g离心1小时,然后收集沉淀并重悬于PBS或PBS中用于后期功能或生化测定的培养基。
3、为了从体液(例如尿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血浆,肿瘤腹水)中纯化外泌体,只需通过常规方法收集液体即可。
血浆用紫色的管子,EDTA抗凝,血清的话不抗凝直接离心。
在4°C下在玻璃瓶中储存长达5天,直至进行外泌体纯化。
外泌体纯化的原理与从组织培养条件培养基开始时的原理相同,但由于某些流体的粘度,必须稀释它们,并增加离心的速度和长度。
该方案已在作者的实验室中用于从人血浆中纯化外泌体(Caby等,2005)。
基本方案1中指出的所有预处理也适用于该方案。
材料液体(例如,血浆:通过Ficoll离心与血细胞分离;淋巴,血清,尿液,细支气管灌洗或肿瘤腹水)磷酸盐缓冲盐水(PBS;附录) 2A)冷冻离心机50毫升聚丙烯离心管0.22微米过滤装置(如Steritop,Millipore)超速离心机和固定角度或摆动式转子(见表3.22.1)适用于超速离心机转子的聚合物管或聚碳酸酯瓶(见表 3.22) 0.1)注意:所有离心均应在4℃下进行。
血清外泌体提取方法

血清外泌体提取方法血清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释放的一类小型膜囊泡,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为了从血清中提取血清外泌体,以下是十种常用的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1. 超速离心法:将血清进行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的膜囊泡,然后再将上清液进行高速离心,获得血清外泌体。
2. 密度梯度离心法:将血清样品与密度梯度溶液混合,进行离心,血清外泌体会分布在不同密度的梯度区域,然后可以分层收集血清外泌体。
3. 尺寸排除色谱法:使用尺寸排除色谱柱来分离血清外泌体,根据外泌体的大小,使得外泌体能够通过或滞留在柱上,然后收集滞留在柱上的外泌体。
4. 抗体磁珠法:使用特定外泌体表面标记的抗体磁珠,在血清中捕获外泌体,并通过磁力分离的方法将外泌体与其他成分分离。
5. 商业试剂盒法: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用于提取血清外泌体的商业试剂盒,这些试剂盒通常包含了提取和富集外泌体的试剂和相关操作步骤。
6. 过滤法:使用不同孔径的滤膜,将血清进行过滤,外泌体会在滤膜上滞留,然后收集滞留的外泌体。
7. 微流控芯片法:使用微流控芯片,通过微流体的操控来分离和富集外泌体。
8. 电泳法:将血清样品进行电泳,根据外泌体的电荷和尺寸差异,使其在电泳过程中迁移,并在特定位置收集外泌体。
9. 裂解法:以裂解细胞膜的方法来释放细胞内外泌体,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来获得纯净的血清外泌体。
10. 光学方法:利用光学原理和技术,如光操控、光拉曼等,来分离和富集外泌体。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和仪器设备的可用性。
提取血清外泌体的方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领域,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提取方法和技术。
外泌体目前的生产工艺

外泌体目前的生产工艺一、通过干细胞培养,获得外泌体。
(如人脂肪干细胞,脐血干细胞、动物干细胞)二、直接在动物器官、组织中提取外泌体。
(如血液、唾液、尿液、细胞上清、脑脊液、羊水、胎盘组织)三、直接在植物中提取外泌体。
(如番茄、人参、红豆杉、生姜)四、通过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能够分泌外泌体(如采用基因编辑、各种转染体系)五、通过纳米尺寸的过滤器对细胞进行连续的挤压,可产生外泌体模拟物纳米囊泡六、人工合成外泌体复合物。
(如利用透明质酸的配体活性与聚乙烯亚胺的透膜活性使二者协同作用人工合成外泌体复合物)外泌体目前的提取工艺一、超速离心法,这是目前外泌体提取最常用的方法。
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电镜鉴定时发现外泌体聚集成块,由于微泡和外泌体没有非常统一的鉴定标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此种方法得到的是微泡不是外泌体。
二、过滤离心,这种操作简单、省时,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但同样存在纯度不足的问题。
三、密度梯度离心法,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高,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耗时,量少。
四、免疫磁珠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外泌体形态的完整,特异性高、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但是非中性pH和非生理性盐浓度会影响外泌体生物活性,不便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五、PS亲和法,该方法将PS(磷脂酰丝氨酸)与磁珠结合,利用亲和原理捕获外泌体囊泡外的PS。
该方法与免疫磁珠法相似,获得的外泌体形态完整,纯度最高。
由于不使用变性剂,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外泌体可用于细胞共培养和体内注射。
2016.9《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发表了该方法最新数据,表明PS法可提取相当高纯度的外泌体。
六、色谱法,这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在电镜下大小均一,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应用不广泛。
分离组织中外泌体的方法

分离组织中外泌体的方法外泌体是一类囊泡结构,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具有重要的细胞间通讯功能。
研究外泌体的分离方法对于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分离组织中外泌体的一些常用方法。
1. 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法是最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之一。
其原理基于外泌体的大小和密度与其他细胞碎片的区别。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或体液样本,去除细胞残留物和大颗粒物质。
•用低转速(300-500 × g)离心去除残留的细胞和细胞碎片,收集上清液。
•用高速离心(10,000-20,000 × g)去除大颗粒物质,收集上清液。
•最后,用超高速离心(100,000-200,000 × g)沉淀外泌体,洗涤并收集沉淀。
2. 密度梯度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是一种使用密度梯度剂将外泌体分离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
•准备密度梯度剂,如葡聚糖、法尼斯氯化物等,根据所需的分离离心区分配不同浓度的密度梯度。
•将上清液加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密度梯度剂制备离心液体。
•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速度根据样品和梯度剂的特性进行调整。
•最后,收集外泌体沉淀,进行洗涤和纯化。
3. 尺寸排除色谱法尺寸排除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柱状凝胶分离方法。
根据外泌体的尺寸差异,将其与其他细胞碎片、蛋白质等分离。
•将样品注入尺寸排除色谱柱中,柱内具有大小分子孔的凝胶填料。
•样品中的大颗粒物质会进入凝胶孔隙中,而较小的外泌体则会通过凝胶柱流出。
•收集流出的外泌体,进行后续的洗涤和纯化步骤。
4. 免疫亲和法免疫亲和法是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外泌体表面的抗原相互结合实现分离的方法。
•将外泌体与标记有特定抗体的磁珠或纳米颗粒进行孵育反应。
•利用磁力或离心等手段将外泌体与磁珠或纳米颗粒结合物分离。
•洗涤分离后的复合物,去除杂质。
•最后,通过磁力或离心将复合物分离,得到纯化的外泌体。
5. 纳滤法纳滤法是一种利用滤膜分离外泌体的方法。
一种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方法

一种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外泌体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技术,用于从生物样本中获取纯净的外泌体颗粒。
外泌体是一类小型细胞分泌泡,内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
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号、调节细胞功能以及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外泌体对于了解细胞通讯机制和疾病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外泌体分离和纯化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滤膜法、密度梯度离心、免疫亲和法和尺寸排除层析法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超速离心法是最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之一。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进行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
然后,将上清液进行高速离心,使外泌体沉淀于离心管底部。
最后,将上清液弃去,用适当缓冲液悬浮沉淀物,即可获得外泌体。
滤膜法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外泌体分离方法。
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通过一系列孔径大小不同的滤膜,通过筛选的方式分离外泌体颗粒。
常用的滤膜孔径为0.1-0.8微米,可以选择不同孔径的滤膜进行连续过滤,以获得更纯净的外泌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基于外泌体与溶液密度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
首先,制备一系列密度逐渐增大的梯度离心液。
然后,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加入离心管中,通过离心使外泌体在不同密度梯度处分层。
最后,根据外泌体沉淀的位置,分离出目标外泌体。
免疫亲和法利用外泌体表面特定分子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分离。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与特定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然后,使用磁珠或琼脂糖等材料将免疫复合物捕获,再通过磁力或离心将目标外泌体分离出来。
尺寸排除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外泌体颗粒尺寸差异的分离方法。
将细胞培养液或生物体液通过一列具有特定孔径的柱子,较大的细胞碎片和颗粒物质会被柱子内部的填料所阻挡,而较小的外泌体则能够通过填料,被分离出来。
在进行外泌体分离和纯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纯度和产量,常常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
例如,可以先利用超速离心法去除大颗粒物质,然后再使用滤膜法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一步纯化外泌体。
外泌体提取方法

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在细胞间传递信号、调节免疫应答、参与细胞间通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对于研究细胞间通讯、疾病诊断和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超速离心法。
超速离心法是目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之一。
首先,将细胞培养上清液收集起来,并经过一系列离心步骤,逐渐提取出外泌体。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较高,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处理。
但是,超速离心法需要专业的离心设备,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离心参数,以确保外泌体的完整性和纯度。
2. 超滤法。
超滤法是利用超滤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外泌体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需离心设备,适用于小样本的处理。
但是,超滤法对超滤膜的选择和使用要求较高,需要根据外泌体的大小和特性选择合适的超滤膜,以确保提取的外泌体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性。
3. 免疫磁珠法。
免疫磁珠法是利用特定抗体与外泌体表面标记物的结合,通过磁珠的作用将外泌体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适用于特定标记物的外泌体的提取。
但是,免疫磁珠法需要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性的抗体,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外泌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体,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筛选和验证工作。
4. 超声法。
超声法是利用超声波对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处理,破碎细胞膜,将外泌体释放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需昂贵的设备,适用于小样本的处理。
但是,超声法对超声处理的参数和时间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外泌体的损伤和降解。
综上所述,外泌体提取方法各有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条件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样本的特性和实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优化工作,以确保提取的外泌体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外泌体提取方法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价值。
外泌体提取步骤

外泌体提取步骤外泌体提取是一种从细胞外分泌物中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纯净的外泌体样品,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外泌体提取的步骤。
1. 细胞培养需要选择感兴趣的细胞系进行培养。
将细胞种植在培养皿中,并提供适当的培养基和条件,使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和分裂。
2. 收集细胞上清液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收集细胞上清液。
将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转移至离心管中,并使用低速离心(约300-500×g)离心10-20分钟,以去除细胞和细胞碎片。
3. 高速离心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并使用高速离心(约10,000-20,000×g)离心30-60分钟,以沉淀外泌体。
4. 洗涤外泌体将外泌体沉淀用冷PBS(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以去除杂质和未结合的蛋白质。
洗涤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离心和上清液的去除。
5. 再次离心将洗涤后的外泌体沉淀用PBS再次离心,以获得更纯净的外泌体样品。
6. 纯化外泌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泌体的纯度,可以使用浓缩、超滤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纯化处理。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残余的蛋白质和其他杂质,提高外泌体的纯度和浓度。
7. 确认外泌体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结构,确认提取到的颗粒为外泌体。
此外,还可以使用Western blot、质谱等技术对外泌体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验证。
8. 外泌体的应用提取到的外泌体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外泌体中包含了丰富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分子,可以用于疾病诊断、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等领域。
总结:外泌体提取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操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纯净的外泌体样品。
通过细胞培养、离心、洗涤和纯化等步骤,可以从细胞上清液中分离和纯化外泌体。
外泌体提取的纯度和质量对于后续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外泌体的提取和研究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泌体,带来革命变革的小不点(三)——外泌体捕获分离
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在包括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乳汁等体液中广泛分布,而且,所有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外泌体;但是,想要研究这个分布广泛的小不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最为困难的就是从体液或者细胞培养基中分离出高纯度的外泌体。
今天,小优专题给您带来的就是外泌体研究的最关键步骤——外泌体捕获与分离这一部分的技术讲解与解决方案。
外泌体分离的传统方法为差速超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等,差速超速离心法是目前外泌体提取最常用的方法。
简单来说是将细胞培养液或体液等样本依次在300 g、2 000 g、10 000 g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分子蛋白质,最后100 000 g离心得到外泌体。
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电镜鉴定时发现外泌体聚集成块,质量不好,由于微泡和外泌体没有非常统一的鉴定标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此种方法得到的是微泡不是外泌体。
另一种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为密度梯度离心法,将样本和梯度材料一起超速离心,样品中的不同组分沉降到各自的等密度区,分为连续和不连续梯度离心法。
用于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介质要求对细胞无毒,在高浓度时粘度不高且易将pH调至中性。
实验中常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在离心法的基础上,预先将两种浓度蔗糖溶液(如2.5 M 和0.25 M)配成连续梯度体系置于超速离心管中,样本铺在蔗糖溶液上,100 000 g离心16 h,外泌体会沉降到等密度区(1.10~1.18 g/ml)。
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高,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耗时,产量少。
而且,这两种传统方法都需要用到超速离心机,设备昂贵,耗时长,一次最多只能做6个样品,效率低,并且需要大量的样品才能得到足够多的外泌体。
接下来小优就为您带来优宁维为您提供的高效外泌体捕获与分离技术,帮您远离枯燥乏味的超速离心,快速高效制备高质量的外泌体。
话不多说,亮技术,上产品:首先闪亮登场的是简单的一步法分离外泌体,实验原理如下图:
一步法分离外泌体原理示意图
该技术的优势有节省时间,小体积样本适用(可从100 μl血浆中分离出足量外泌体),无需超速离心和其他预富集方式,试剂方便储存于运输(4℃保存)等。
除了一步法分离外泌体的技术外,小优还为您提供免疫捕获法,包括免疫微球产品与免疫预制板产品。
首先我们来看免疫微球捕获分离外泌体的技术原理:
免疫微球分离外泌体原理图
免疫微球捕获分离外泌体的优势包括实验操作步骤简单快速,无需超速离心等其他预富集操作,支持小样本量,可以筛选特异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等。
免疫预制板捕获分离外泌体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免疫预制板分离外泌体原理图
其优势包括可以长保存(保质期2年),支持小样本量(可低至每孔100 μl样品量),无需超速离心等其他预富集操作,可分泌特异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在板上对捕获的外泌体进行核酸提取操作等。
如果您需要从较大量的样本中提取外泌体,小优还为您提供方便大样本量的超滤离心解决方案,其技术原理如下图:
超滤方法纯化分离外泌体示意图助力科研,让您外泌体研究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