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检测线改造技术要求
序号——技术要求.doc
2.1在不改动原车线速的情况下,利用故障设置盒,ECU电脑线速检测盒,可设置20台以上学生检测终端的故障设置控制器,能对原车各电控系统进行诊断、测量、故障设置等实训;2.2 机械故障设置终端通过更换面板上不同功能的插件和短路配套教师端和学生端软件,基本功能如下:4.1一台教师电脑装教师端软件(投标需现场演示):A.4.1.1主控服务器安装换脸网络版多媒体理实一体化实训考核系统主程序. 主控制服务器与学生机全部联网, 组成局域网络. 首先查寻各台电脑的本地连接的状态, 查寻各电脑在网络中的IP地址.4.1.2运行进入主界面,按自定义协议在局域网上搜索设备信息,没有搜索到设备时显示“设备没接入系统”,并且每分种搜索一次,直到网络中接入设备。
登陆模式:管理员登陆、教师登陆;据模块信息显示相应的名称和电路图(软件系统中存有各个模块的电路图)。
4.1.5.1在教师机上可显示每个模块的全部可设故障列表。
4.1.5.2在考核时学员登录系统,显示在网学员信息列表,包括:姓名、编号等,教师统一给学生端发题,在限时内自动收卷或学员主动提前交卷。
4.1.5.3自动统计显示全部学员的考核成绩与每个学员答对、答错题数,并能打印学员成绩单。
4.2学生电脑装学生端软件:4.2.1运行进入主界面,在局域网上搜索服务端,没发现服务端运行时提示“网络上没有服务器运行”,并且每分种搜索一次,至到网络中有服务器运行。
4.2.2从网络服务器上取得模块信息(模块名称,全部可设故障名称,已设故障数),显示与模块相同的电路图。
在教师更换模块时能接收服务器命令更改成与接入模块相同的电路图。
4.2.3学员根据界面中已设故障提示和电路图,在换脸板上测试测量查找发现故障,在界面中进行答题(教师机能看到答题结果)。
4.2.4学员可登录进行考试考核(教师机自动统计计分显示全部学员的成绩)。
4.2.5软件采用菜单方式,在选择系统时,可检测到相应的直接测量信号线是否切换到对应的系统中。
地铁行业轨道检测车轨检系统升级改造技术的探讨
地铁行业轨道检测车轨检系统升级改造技术的探讨发表时间:2016-11-10T15:39:08.81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眭建飞[导读] 轨道检测车是一种用来检测轨道几何状态和不平顺状况以便评价轨道几何状态的特种车辆.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轨道检测车是一种用来检测轨道几何状态和不平顺状况以便评价轨道几何状态的特种车辆,该车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铁路局及各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作为轨道线路维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国内自发研制的轨检系统的不断升级、完善,轨检系统设备的稳定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针对近年本人负责的轨道检测车轨检系统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就目前国内市场上较为普遍及先进的GJ-6型轨道检测系统结构组成、功能、升级改造等技术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轨道检测车;轨道线路维护;GJ-6型轨道检测系统;技术引言线路检查分为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线路静态检查是通过人工使用轨距尺或轨道检查仪来实现的,主要检查轨道的几何尺寸、线路状态、线路标志等;线路动态检查主要通过轨道检测车来实现,检测线路在列车运行状态下的线路几何尺寸和列车运动状态;两种检查方式相互弥补,两者缺一不可。
轨道检测车的使用对地铁工务维保部门轨道线路设备的维护保养具有指导性作用,结合轨检车的检测数据,可以发现轨道平顺状态不良的地点,以便采取紧急补修或限速措施,并确定应进行计划维修的处所,编制维修作业计划。
此外,根据轨检车的记录也可评定轨道的养护水平和整修作业质量。
由此可见,轨道检测车检测技术对保障轨道线路设备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轨检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使用更为先进的轨检系统替代较落后的轨检系统则显得很有必要。
一、国内地铁轨检系统现状:1.目前国内发达城市地铁早期采购的轨道检测车大部分采用的是DGJ-4型轨道检测系统,较为发达城市的地铁均已开通运营十余年,轨道检测车大部分于第一条线开通时期购买,针对该类已使用十余年的轨道检测系统,部分关键电子器件(如电容、电感、三极管等)已逐步老化,造成检测数据误差增大,系统可靠性降低等问题;2.DGJ-4型轨检系统部分部件厂家已停止生产,给维保工作会带来极大的困难;3.DGJ-4型轨道检测车为上世纪90年代设计的产品,检测系统采用伺服跟踪式移动部件,目前最新的GJ-6型轨检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激光摄像方式,性能及稳定性远优于DGJ-4型轨检系统。
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项目
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项目一、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设备配置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1套)★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线的建设安装,应符合《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技术规范》、《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宁波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网实施细则》等标准规定关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的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
要求该轻型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软件接入业主方现有环保检测数据服务器,检测数据存入现行服务器数据库,并与现有运行的检测系统相兼容。
二、设备基坑、操作间及车间地面浇筑清单及要求。
1、按设备基础要求开挖基坑,并按要求放置预埋件和设备线路管道,浇筑混凝土,并将检测车辆地面浇筑混凝土加高。
(工程量见设备基坑图纸)。
基坑与地面浇筑的混凝土标号应为C30以上,地面整体浇筑混凝土后的水平面与原检测车间地面标高一致。
2、车间内南首墙边搭建1间1.5m(宽)*2.5m(长)*2.5m(高)电脑操作间,离地面1.2m以下为铝合金材质,1.2m至2.5m安装厚度为1cm的钢化玻璃。
三、钢结构车间新建及改造项目清单及技术要求1、钢结构车间厂房:跨度长18m,宽度7.5m,沿口高5.55m,北侧立面安装1.5m*2.3m塑钢窗两扇,要求新厂房与原检测车间厂房无缝衔接,沿口与原车间正立面沿口无缝衔接,立柱与墙梁采用H型钢,规格不小于300mm*175mm。
钢结构车间新建及改造项目,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型钢结构技术规程》GB50018-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1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20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要求。
钢结构车间厂房具体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荷载要求:抗风压0.50KN/m2以上;②、结构钢材材质、锚栓、檩条墙梁、压型钢板等强度等级不低于Q235;③、钢结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应符合以下要求:Q345材质:不小于0.45;④、钢结构表面处理:抛丸处理,符合Sa2.5级,及《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GB8923规定;⑤、防火措施:按建筑耐火等级入构件耐火时限,根据《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选用防火涂料及构造做法。
轿车总装车间工艺规划
轿车总装车间工艺规划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段文玲新车导入总装工艺设备规划及其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到新车前提条件、产品技术要求、工艺布局、设备选型、项目管理等。
在新车导入时,为了实现在总装生产线的通过性、品质保证及达成设备开动率等指标,对总装工艺设备进行通过性要件确认,同时兼顾生产能力达成要件确认,按照战略部分、新车型部分、INFRA(生产线共通)三方面进行分类,进而编制设备布局规划、投资预算、实施主日程计划并推进。
1 工艺规划思路面对新车型的导入,对现有车间工艺平面布局及工序的确认是第一要务,是进行设备规划的重要依据,其包含内容众多,包括车间厂房基本数据(面积、职能场所位置及气、水、电、暖等)、主要设备位置及参数;车间各区域的用途是进行工艺规划的主要依据。
工艺及设备均以上述文件为原始资料进行规划。
新车导入时的工艺和设备规划要考虑许多因素,基本有三方面。
一是具备生产线的通过性要求;二是满足新车及共线车型的技术、品质要求;三是满足生产能力及生产性目标达成的要求。
这三方面即规定了工厂生产的产品范围和生产能力,也基本确定了工艺规划的规模。
目前,国内外的轿车总装工艺规划向着自动化、模块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尽可能采用PLC进行设备的控制。
总成采取模块化供货。
主线的启动、速度与生产管理系统联网,设备停工信息时刻与生产管理相联系。
因此,在新车导入工艺规划时也要考虑新工艺、新技术。
2 工艺规划目标过去认为,工厂、生产车间的主要目标就是达成生产纲领,而实际上要达成的是Q、C、T 三维的目标,进行工艺规划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
(1)生产纲领生产纲领就是新车批量生产时要达到的年产量,多品种生产时还要区分不同车型的年产量。
(2)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指新车批量生产后出厂时的装配、性能质量数据,不同的质量目标将直接影响到投入资金及人力的规模。
(3)成本投入根据对新车的收益性分析,内制成本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包括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和作为新车导入必备的试验、试制费用,以及新车所需的诸如人力、工具、直材、辅材等费用成本。
郑州市公安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平台升级改造项目
郑州市公安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参数要求一、概述1.1 项目背景郑州公安局机动车检测中心2014年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建设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平台,其中软件平台使用的是公安部无锡交通科研所免费配发的全国统一版检验监管系统软件,硬件配备按照《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中日均检测量3000笔以下的参数配置,经过几年的发展,由于郑州市车辆数量的发展和新车6年免上线检测政策的实施,以及检测站社会化的推广(目前全市已经达到44家),检测中心这几年检测车辆业务量呈曲线形增长。
根据检测中心2016年3月至9月份检测量的统计,其中有两个月超过70000辆,达到了公安部对于日均检测量3000笔以上的支队的硬件配备标准,需进行硬件设备升级。
另外,公安部要求视频监控控制系统等软硬件由本单位根据实际需求自行建设,而郑州市公安局检测中心目前没有建设视频监控控制系统软件平台,无法对检测线全流程视频监控。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多和机动车检验监管平台的版本升级,现行郑州市检验监管平台和联网系统已无法满足公安部对机动车检测的考核要求。
依据郑州机动车检测业务现状,需升级检验监管系统,研发机动车检测视频分析系统、机动车检验监管数据分析系统、机动车检验预约系统,通过本次系统建设,建立机动车检测统一监管服务,拟定检验监管视频接入统一规范、机动车检验预约规范,保障郑州市检测站可按照规范接入统一服务,加强政府部门对郑州市机动车审验的监督管理。
提升机动车检测机构审车服务水平。
1.2 现状分析软件系统包括检测控制软件和业务管理软件两部分,对于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标志远程打印要求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还需安装检验合格标志打印客户端软件。
软件系统数据存储格式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业务管理软件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软件系统间以Web Service接口方式实现数据关联共享,接口设计符合附录B的要求,接口调用规范符合附录D的要求。
汽车制造行业智能制造与生产线改造方案
汽车制造行业智能制造与生产线改造方案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 (3)1.1 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点 (3)1.1.1 定义 (3)1.1.2 特点 (3)1.2 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3)1.2.1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3)1.2.2 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3)1.2.3 大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 (4)1.2.4 智能制造装备的不断创新 (4)1.2.5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4)第二章汽车制造行业现状与挑战 (4)2.1 汽车制造行业现状分析 (4)2.2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4)第三章智能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5)3.1 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5)3.1.1 概述 (5)3.1.2 具体应用 (5)3.2 物联网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6)3.2.1 概述 (6)3.2.2 具体应用 (6)3.3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6)3.3.1 概述 (6)3.3.2 具体应用 (6)第四章生产线改造策略 (7)4.1 生产线自动化升级 (7)4.2 生产流程优化与重构 (7)4.3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7)第五章生产线硬件改造方案 (8)5.1 设备选型与配置 (8)5.2 生产线布局优化 (8)5.3 设备维护与管理 (9)第六章生产线软件改造方案 (9)6.1 生产线控制系统升级 (9)6.1.1 控制系统硬件更新 (9)6.1.2 控制系统软件优化 (9)6.1.3 控制系统网络升级 (10)6.2 生产调度与优化算法 (10)6.2.1 生产调度策略优化 (10)6.2.2 生产线平衡优化 (10)6.2.3 能源消耗优化 (10)6.3 数据采集与监控 (11)6.3.1 数据采集系统建设 (11)6.3.2 数据存储与处理 (11)6.3.3 数据监控与分析 (11)第七章生产线网络改造方案 (11)7.1 工业以太网技术 (11)7.1.1 技术概述 (11)7.1.2 技术应用 (11)7.1.3 技术优势 (12)7.2 无线通信技术 (12)7.2.1 技术概述 (12)7.2.2 技术应用 (12)7.2.3 技术优势 (12)7.3 网络安全与防护 (12)7.3.1 安全风险分析 (12)7.3.2 安全防护措施 (13)7.3.3 安全防护策略 (13)第八章智能制造与生产线改造实施步骤 (13)8.1 需求分析 (13)8.1.1 调研与分析现有生产线状况 (13)8.1.2 确定智能制造目标与需求 (13)8.1.3 制定改造方案与预算 (13)8.2 设计与规划 (14)8.2.1 设计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14)8.2.2 规划生产线布局 (14)8.2.3 制定实施计划与时间表 (14)8.3 实施与调试 (14)8.3.1 设备安装与调试 (14)8.3.2 系统集成与调试 (14)8.3.3 培训与指导 (14)8.4 运维与优化 (14)8.4.1 运维管理 (14)8.4.2 数据分析与优化 (14)8.4.3 持续改进与升级 (14)第九章智能制造与生产线改造项目评估 (15)9.1 技术评估 (15)9.2 经济评估 (15)9.3 社会效益评估 (15)第十章智能制造与生产线改造的未来发展 (16)10.1 发展趋势 (16)10.2 潜在挑战 (16)10.3 发展策略与建议 (17)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1.1 智能制造的定义与特点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制造系统的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
检测线依据标准
我国机动车检测主要相关标准及法规编者说明:(1)目前机动车检测相关法规标准数量众多,编者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汇编,供同行参考。
望有关掌握最新动向的朋友积极提供信息与建议,以便不断更新完善此文,与广大同行们共享。
(2)本文为阅读与理解方便,对法规标准作了分类:法规文件:收集机动车检测有关部门法规、文件。
技术方法:收集机动车检测有关方法、合格性评价标准。
产品制造:对检测设备制造制定的产品制造标准。
计量检定:技术监督部门对检测设备定期检验用标准。
它应该是根据产品制造标准中对设备检测精度的相关要求,专门制订的定期检验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其它:本文所列GB/T 11798.(1-9)-2001系列标准为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归口的设备检定技术条件,在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设备检定时首先是执行计量标准JJG、JJF ,无JJG及JJF标准规程的设备,参考部门标准执行。
(3)检测方法与标准:目前我国主分安全检测、综合性能检测、环保检测三大类,分属公安部、交通部、环保局监管。
a、安全检测:属公安监管,对所有社会车辆实施年检、事故检等,检测项目有:安全项目:速度表检验、制动检验、侧滑检验、前照灯检验;环保项目:机动车尾气排放、喇叭噪音外检项目:车身、底盘、动态检验。
检测项目与方法:执行GA468-2004《机动车安全检测项目和方法》(过渡到2009.6.1被GB 21861-2008代替)检测标准:执行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b、综合性能检测:属交通监管,对所有营运车辆实施二级维护、技术等级评定等检测,检测项目有:外检、安全、环保、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检测项目、方法、标准:执行GB 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部分引用GB 7258-2004 。
联网标准:JT/T 478-2002 《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技术等级评定:JT/T 198-2004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管理办法-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
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管理办法机汽产[1996] 090号1996年6月1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鼓励汽车工业企业进一步提高汽车质量保证能力,逐步实现汽车出厂质量保证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汽车工业企业对新车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检测的质量保证检测线(以下简称检测线)。
第三条机械工业部负责对汽车工业企业的检测线认可并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条汽车工业企业必须对出厂新车的质量、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负责,经机械工业部认可的检测线出具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可作为国家有关车辆管理部门确认出厂新车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依据。
第二章检测线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在机械工业部认可的检测范围内,必须保证随时能对汽车工业企业出厂新车的有关项目进行检测,并提供公正科学的数据和结果。
第六条检测线应依据不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和技术条件对出厂新车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出厂新车质量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七条检测线终端必须建立微机处理的控制及存储系统。
检测的法规性数据至少存盘三年备查,检测的数据和结果的统计及档案格式由机械工业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检测线的基本条件(一)检测线的检测项目和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见附件1:《检测线检测项目和仪表设备精度要求》)(二)检测线的检测能力必须与生产批量相适应,检测的数据和结果必须按规定格式自动采集和显示打印。
其数据和结果盖章(章上刻有认可证书编号)后与出厂合格证一起作为新车出厂的档案供有关部门查阅。
(三)检测线应配备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人,仪器设备计量检定负责人及检验员。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保证人必须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检验员需经专门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四)检测线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有质量保证体系框图,有使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检测线的正常运行和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可靠。
汽车制造行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升级方案
汽车制造行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升级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现状分析 (3)2.1 生产线现状 (3)2.2 现有设备与技术 (3)2.3 现有生产线问题分析 (4)第三章智能化生产线设计原则 (4)3.1 安全性原则 (4)3.2 可靠性原则 (5)3.3 高效性原则 (5)3.4 灵活性原则 (5)第四章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方案 (5)4.1 设备升级 (5)4.2 自动化控制系统 (6)4.3 信息化管理系统 (6)第五章生产线智能化设备选型 (6)5.1 关键设备选型 (6)5.1.1 概述 (6)5.1.2 选型 (6)5.1.3 自动化装配线选型 (7)5.1.4 检测设备选型 (7)5.2 辅助设备选型 (7)5.2.1 概述 (7)5.2.2 物流设备选型 (7)5.2.3 安全防护设备选型 (7)5.3 设备集成与兼容性 (8)5.3.1 硬件集成 (8)5.3.2 软件集成 (8)5.3.3 系统集成 (8)第六章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8)6.1 控制系统架构 (9)6.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9)6.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0)第七章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10)7.1 系统架构设计 (10)7.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1)7.3 信息可视化与决策支持 (12)第八章生产线改造实施与调试 (12)8.1 改造实施计划 (12)8.2 设备安装与调试 (13)8.3 系统集成与调试 (13)第九章安全生产与培训 (13)9.1 安全生产措施 (13)9.1.1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13)9.1.2 设备安全防护 (14)9.1.3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4)9.2 员工培训计划 (14)9.2.1 培训内容 (14)9.2.2 培训方式 (14)9.2.3 培训效果评估 (14)9.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5)9.3.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5)9.3.2 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15)9.3.3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5)9.3.4 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15)9.3.5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度 (15)第十章项目评估与后续优化 (15)10.1 项目评估指标 (15)10.2 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16)10.3 后续优化方向与建议 (16)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
轿车总装检测线及返修区工艺流程设计与布置
车辆工程技术13车辆技术轿车总装检测线及返修区工艺流程设计与布置刘 科,刁世磊(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 610100)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车辆集成了驾驶辅助系统(ADAS)、更好的信息娱乐系统,与之对应的各大整车厂对车辆各项功能的检测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日益增长的实际销售需求导致的多车型混线生产对检测线的柔性化也要求更高。
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新的行业背景下,实现绩效更好的总装检测线及返修区工艺流程设计,更优的总装检测线设备布置,更优的,功能更全面的跑道布置,更紧凑的商业线及返修区布置。
关键词:检测线工艺;检测线布置;返修区布置0 引言 检测线是乘用车总装车间内的最后环节,对整车预计零部件功能进行综合检测,用于确认整车是否满足产品技术要求[1]。
本文在进行乘用车总装检测线与返修区的工艺设计过程中,根据紧凑、高效的工位设计原则,模块式、集中化进行设备布置和区域规划,既考虑集约化生产要求,又保证工艺路线的顺畅连贯和车流的有序、便捷。
1 总装检测线及返修区工艺流程设计 总装检测线工艺流程设计方案在基于整车厂已有生产工序流程和生产边界的基础上,笔者的思路是区域内整体工艺流向按照“Π”型设计,同时在检测线设备区域和商业线中间集中布置返修区,可以保证返修车流和生产车流的交叉和相对独立。
具体工艺流程为:符合性检查→前束大灯调整→侧滑检测→制动及车速检测→ADAS 功能标定及调整→跑道路试→排放检测→底盘检查→淋雨密封检测→电器检查→商业化。
符合性检查工位设计,在考虑整车厂车型功能越来越齐备尤其是先进技术大量应用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增加设置必要的检查岗位,具体应包含如下工艺流程: 外观检查→调整→内饰功能→行李箱功能→外饰→符合性→下线转运。
2 总装检测线设备布置 笔者认为检测线设备区域布置应考虑增大设备之间间距,增加车辆检测等待工位,避免高节拍下的车辆拥堵,保证车流顺畅。
汽车整车电检技术要求书,ECU(VCU)检测设备
招标技术规格书年月检测设备对应技术要求书重提供ECU(VCU)检测设备,通过技术改造或设备增添实现对A120车型的相关检测。
具体要求如下:1.设备名称和数量2.1 按本协议内容中所列项目实施改造。
2.2 由乙方根据甲方的要求,负责进行设备技术改造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培训和验收等工作,实行交钥匙工程。
3.基本条件:3.1工作制度全年工作251天、每天2班、每班8小时;加班、加点时间另计。
3.2 工房环境条件3.2.1 工房环境温度:-10℃~+45℃;3.2.2工房环境湿度:≤95%;3.2.3供给电源:1次侧电源:3相5线AC380V±10% 50HZ 单相AC220V±10% 50HZ3.2.4供给气源:0.4~0.6MPa;3.3生产条件:设备开动率≥98%3.4生产节拍:ECU(VCU)检测设备最大节拍不高于110秒/台,4、设备基本要求4.1 ECU(VCU)检测设备4.1.1 设备操作方便,保证在要求的节拍内完成整个检测全过程(含操作辅助时间)。
4.1.2设备配备VIN码扫描仪,车型信息输入通过扫描车辆VIN码,设备自动选择车型,对应其相应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同时设置手动选择功能,可通过操作界面人工选择车型进行检测。
4.1.3设备检测全过程自动按程序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操作界面人工选择程序进行检测,显示界面上提示相关操作信息。
4.1.4设备能够记录并储存至少20万辆车以上的检测信息。
4.1.5设备有标准外部(网络)连接口与工厂生产管理系统联网,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工厂生产管理系统。
4.1.6设备与车辆连接线的测试接头采用可更换设计方式,兼容K线及CAN线通讯要求。
连接线材料采用专业的工业PVC特制线材,内部具有金属屏蔽功能,保证连接线10米内可靠通讯,同时保证接插件的使用寿命为10万次以上。
4.1.7设备操作界面提示内容醒目,正常视力5米内能看清,显示必要的检测参数及相关提示内容。
6项目六---汽车总装与调试解析
图6-3 汽车底盘
三、汽车车身 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车 身应为驾驶员供给便利的操作条件,以及为乘客供给舒适安全的环 境或保证货物完好无损。典型的货车车身包括车前钣、驾驶室、车 厢等部件。其他专用车辆还包括其他特殊装备等。车身还包括车门、 窗、车锁、内外饰件、附件、座椅及各钣金件等,如图6-4所示。
工程六 汽车总装与调试
汽车总装配是指将各种汽车零部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选择 合理的装配方法进展组合、调试、最终形成可以行驶的汽车产品的 过程。汽车总装配的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装配、调整、路试、装箱、 重修、入库等环节。
项目名称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建议 自我评价
汽车总装与调试
1.掌握汽车总体结构及装配特点; 2.掌握汽车总装的主要内容; 3.了解汽车装配技术要求; 4.了解汽车装配线的工艺特点; 5.掌握汽车总装工艺流程; 6.了解整车调试技术。
〔3〕转向角检测:检测汽车转向轮的左、右最大转角。 〔4〕前照灯检测:检查前照灯发光强度及调整前照灯远光光 束照射位置。 〔5〕制动性能检查:通过检测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确定行 车制动系及驻车制动系的工作是否正常。动力传动系统检查及车速 表校验:主要是通过换挡加速检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6〕怠速排放污染物检查:分析CO、HC含量。 〔7〕密封性检查:防雨密封性检查,时间3min。 〔8〕垫车电器综合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短路等隐 患。 〔9〕路试检查:按肯定百分比抽查整车,在专用试车道路上 进展路试。
活动二 汽车总装工艺流程 一、汽车总装工作的主要内容
汽车产品装配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和内容。 1.零件清洗、清理和检查
对全部参与装配的零件,包括工件和标准件,均要清洗,以 除去在制造、储存、运输过程中所粘附的灰尘、切屑、油脂,并涂 少量的防锈油。部件总成也要清洗。而轴承、配偶件、密封件、传 动件和传动轴为重点清洗工程。清洗剂一般承受酒精、汽油、煤油 或化学清洗剂。清洗完毕的零件,必需进展尺寸检查,以确保参与 装配的零件符合设计制造要求。同时,还需对零件数量进展清点,
车辆检测技术要求
北京林业大学
陈劭 主讲
三、检测诊断的类型、方法和特点
1.传统人工经验诊断法 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
北京林业大学
陈劭 主讲
一、汽车故障及其规律
所谓汽车故障,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丧失规定 功能的现象。
一般来说,将丧失功能的破坏性故障称之为失效, 把性能降低称之为故障。
北京林业大学
陈劭 主讲
2.汽车的故障规律
量;柴油机使用烟北度京计林检业查排大气学烟度。
陈劭 主讲
(2)检测工位的布置
一般的检测线有3-5个工位,工位数太少,检测效率低;工位 数太多,检测线太长,占地太多。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可将几个检测 项目在一个工位同时检测,但同时应使各工位检测所用时间大致相同。 另外,有些检测项目之间有先后顺序要求,如称轴重一定要在测制动 之前进行。由于检测排气、烟度和校验车速表时要排除较多的废气, 同时噪音较大,所以这些项目的检测尽量不安排在检测线的中间。
北京林业大学 陈劭 主讲 11-前照灯检测仪 12-车底检查工位 13-主控室 14-车速表检测申报开关 15-检验程序指示器
2. 检测工艺流程
北京林业大学
陈劭 主讲
(1)汽车资料输入及L工位
进线指示灯为绿灯时,受检车辆可驶入检测线停在第一工位上。 此时,进线指示灯转为红色。由登录员根据行车证和报检单,将该车 辆有关资料输入入口计算机。
• 五工位一般是汽车资料输入及安全装置检查 工位、侧滑制动车速表工位、灯光尾气工位、 车底检查工位、综合判定及主控室工位。如 图为国产五工位全自动安全检测线。
• 安全环保检测线不论是几工位的,由于其检 测项目是固定的,为了便于流水作业,均布 置成直线通道式,以提高检测效率。
北京林业大学
制造业智能生产线改造升级方案
制造业智能生产线改造升级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现状分析 (3)2.1 生产线现状 (3)2.2 现有设备与技术 (4)第三章智能生产线规划 (5)3.1 智能生产线设计原则 (5)3.2 智能生产线总体架构 (5)3.3 智能生产线关键技术 (5)第四章设备升级与改造 (6)4.1 关键设备选型 (6)4.2 设备升级方案 (6)4.3 设备改造方案 (7)第五章自动化控制系统 (7)5.1 控制系统设计 (7)5.1.1 设计原则 (7)5.1.2 系统架构 (8)5.1.3 关键技术 (8)5.2 控制系统实施 (8)5.2.1 设备选型与安装 (8)5.2.2 控制器编程与调试 (8)5.2.3 网络搭建与优化 (8)5.2.4 SCADA系统配置与维护 (8)5.3 控制系统优化 (8)5.3.1 控制策略优化 (8)5.3.2 系统功能优化 (9)5.3.3 故障诊断与预测 (9)5.3.4 智能化升级 (9)第六章信息化管理系统 (9)6.1 管理系统设计 (9)6.1.1 设计目标 (9)6.1.2 设计原则 (9)6.1.3 设计内容 (9)6.2 管理系统实施 (10)6.2.1 实施步骤 (10)6.2.2 实施注意事项 (10)6.3 管理系统集成 (10)6.3.1 系统集成目标 (10)6.3.2 系统集成内容 (10)6.3.3 系统集成注意事项 (11)第七章数据分析与挖掘 (11)7.1 数据采集与存储 (11)7.1.1 数据采集 (11)7.1.2 数据存储 (11)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2)7.2.1 数据清洗 (12)7.2.2 数据整合 (12)7.2.3 数据分析 (12)7.3 数据挖掘与应用 (12)7.3.1 数据挖掘 (12)7.3.2 数据应用 (13)第八章安全生产与环保 (13)8.1 安全生产措施 (13)8.1.1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3)8.1.2 安全设施与设备 (13)8.1.3 安全生产责任制 (13)8.1.4 安全生产检查与整改 (13)8.2 环保措施 (13)8.2.1 污染防治设施 (14)8.2.2 清洁生产 (14)8.2.3 环保宣传教育 (14)8.2.4 环保监测与监管 (14)8.3 安全生产与环保监管 (14)8.3.1 监管体系 (14)8.3.2 监管措施 (14)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4)9.1 实施计划 (14)9.2 风险评估与应对 (15)9.3 项目管理与推进 (16)第十章项目评估与总结 (16)10.1 项目评估指标 (16)10.2 项目成果分析 (16)10.3 项目总结与展望 (17)第一章引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机动车检测线方案设计说明
机动车检测线方案设计一、检测线设计规划1、设计要求响应我们充分考虑贵单位要求和国家最新相关标准等因素,务实地为贵单位设计可行性方案。
1.1设计依据GB/T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要求》GB/2001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18344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JT/T198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T199 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JT/T414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体系结构JT/T415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编目编码规则GB/T18276 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GB14050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T13983 仪器仪表基本术语GB/T15312 制造业自动化术语GB/T13423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5080 设备可靠性实验GB/T17993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GB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JT/T478-2002 《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GB/T18344-2001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GB/T17993-1999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汽车安全检测设备检定技术条件(GB 11798-2001)机动车[1996]090号《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管理办法》[1998]082号《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厂质量保证检测线考核评审细则》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JT/T478-2002)交通部计量检定规程相关国标、部标(行业标准)、省标(地方标准)我厂企业标准1.2设计特点1.2.1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工位控制机()1.2.2信号采集处理全部采用工业级高速采集模块(采用工业封装集成单一模块,高分辨率,国际先进水平,稳定可靠、串行口通讯)1.2.3兼容多种作业模式,保证检测中心业务正常运行手动工作方式√半自动工作方式√全自动工作方式√1.2.4网络数据库管理(采用MS SQL-SERVER2000工业安全级别数据库,功能强大,安全稳定可靠,兼容、扩展和升级方便)1.2.5控制系统软件按国家最新标准JT/T478-2002设计,功能完善强大,数据接口统一,方便与上级部门系统联网1.2.6考虑对稳定等性能要求较高的商业因素,所有计算机都配备后备电源。
总装车间检测线项目招标技术要求
总装车间检测线项目招标技术要求一.检测线项目概述本招标技术要求要求投标人完成总装车间检测线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培训、陪产及质保期内的无偿维修服务等。
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投标人参照招标人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优化设计,满足公司本项目《提供的车型以及(预留)外形尺寸要求》工艺要求与产能要求。
无论招标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准确完整与否,都不能免除投标人的责任。
招标人在本技术要求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人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要求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投标人须执行本技术要求所列标准。
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 项目概述1.1项目内容:1.2项目工程进度总要求1.2.1工程进度安排:该项目应合同签订付款后150内完成安装调试。
检测线的最终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经过招标方按设计技术要求整体系统运行3个月或连续生产300台份车辆后进行,双方以合同规定的内容以及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约定进行终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条目由招标方书面提出,投标方进行整改;达到各项规定、技术协议以及招标方的相关要求及国家、行业标准后经双方签字验收,并以出具最终验收证书为准。
1.2.2实施地点:总装车间现场。
2.总装车间基本环境2.1 生产环境:总装车间:主厂房为L型布置,采用网架结构,横向长312m ,宽80m,28m跨2跨,24米跨1跨,柱距8m,中间柱距24m。
纵向长224米,宽24米,网架下悬球中心高下悬9.5m。
厂房吊点为4×4米,每点工艺载荷3吨,设备平台上方每点工艺载荷4吨。
3.基本条件及技术参数:3.3 工作制度及年时基数3.3.1工作制度:本车间采用双班,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6H,全年按300个工作日计算。
3.3.2 年时基数如下:工人:2160H(0.9);设备:4560H(0.95)3.4 生产方式:本车间属大批量生产性质,按均衡的原则组织生产,承载式车生产线稳定生产节拍为3分钟(设备负荷率为90%,20JPH);非承载式车生产线稳定生产节拍为6分钟(设备负荷率为90%,10JPH)。
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升级方案
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升级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项目背景分析 (3)1.2 改造升级目标设定 (4)1.3 改造升级预期收益 (4)第2章现有生产线状况评估 (4)2.1 生产线布局分析 (4)2.2 设备功能评估 (5)2.3 自动化水平分析 (5)第3章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6)3.1 国内外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6)3.2 未来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6)3.3 可行性技术选型分析 (6)第4章改造升级方案设计 (7)4.1 生产线改造总体设计 (7)4.1.1 改造目标 (7)4.1.2 改造原则 (7)4.1.3 改造内容 (7)4.2 自动化设备选型 (7)4.2.1 设备选型原则 (8)4.2.2 设备选型 (8)4.3 信息系统集成设计 (8)4.3.1 系统集成目标 (8)4.3.2 系统集成内容 (8)4.3.3 系统集成架构 (8)第5章生产线布局优化 (9)5.1 布局优化原则 (9)5.1.1 流程最短原则 (9)5.1.2 空间利用原则 (9)5.1.3 安全生产原则 (9)5.1.4 灵活可调原则 (9)5.2 新布局设计方案 (9)5.2.1 设备布局优化 (9)5.2.2 仓储布局优化 (9)5.2.3 通道布局优化 (9)5.2.4 检测与维修区布局优化 (9)5.3 布局优化实施策略 (10)5.3.1 制定详细实施计划 (10)5.3.2 优化生产流程 (10)5.3.3 设备改造与升级 (10)5.3.4 人员培训 (10)5.3.5 逐步推进 (10)5.3.6 持续改进 (10)第6章关键设备改造升级 (10)6.1 关键设备选型 (10)6.1.1 设备选型原则 (10)6.1.2 设备选型依据 (10)6.2 设备改造技术方案 (11)6.2.1 改造目标 (11)6.2.2 改造内容 (11)6.3 设备升级实施步骤 (11)6.3.1 制定升级方案 (11)6.3.2 设备采购 (11)6.3.3 设备安装与调试 (11)6.3.4 生产线集成 (11)6.3.5 人员培训 (12)6.3.6 生产线试运行 (12)6.3.7 优化调整 (12)6.3.8 验收评价 (12)第7章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12)7.1 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12)7.1.1 系统概述 (12)7.1.2 系统架构 (12)7.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2)7.2.1 控制器选型 (12)7.2.2 传感器与执行器 (12)7.2.3 通信网络 (12)7.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3)7.3.1 控制算法 (13)7.3.2 软件架构 (13)7.3.3 人机界面 (13)7.3.4 数据存储与分析 (13)第8章生产线信息系统集成 (13)8.1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13)8.1.1 需求概述 (13)8.1.2 功能需求 (13)8.1.3 功能需求 (14)8.2 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 (14)8.2.1 数据采集 (14)8.2.2 数据传输 (14)8.3 信息系统实施与调试 (14)8.3.1 系统设计 (14)8.3.2 系统开发 (14)8.3.3 系统集成 (14)8.3.4 系统调试 (14)8.3.5 培训与验收 (15)第9章改造升级项目实施与管理 (15)9.1 项目组织与管理 (15)9.1.1 项目组织结构 (15)9.1.2 项目管理机制 (15)9.1.3 团队建设与培训 (15)9.2 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 (15)9.2.1 项目进度计划制定 (15)9.2.2 项目进度监控 (15)9.2.3 进度偏差分析及处理 (15)9.3 项目质量与风险管理 (15)9.3.1 项目质量管理 (16)9.3.2 质量验收与评估 (16)9.3.3 风险识别与预防 (16)9.3.4 风险应对与处理 (16)第10章改造效果评估与持续优化 (16)10.1 改造效果评估方法 (16)10.1.1 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16)10.1.2 设备故障率分析 (16)10.1.3 产品质量分析 (16)10.1.4 生产成本分析 (16)10.1.5 员工满意度调查 (17)10.2 改造效果分析与评价 (17)10.2.1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17)10.2.2 设备稳定性增强 (17)10.2.3 产品质量提升 (17)10.2.4 生产成本降低 (17)10.2.5 员工满意度提高 (17)10.3 持续优化策略与建议 (17)10.3.1 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 (17)10.3.2 深化员工培训 (17)10.3.3 优化生产流程 (17)10.3.4 引入先进技术 (17)10.3.5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8)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车检测线改造技术要求
一、检测程序:
1、满足ABS/CBS制动功能性及常规制动检测。
2、灯光检测程序满足GB7258-2017第8.5.3.1条款(即近光明暗截止线mm/10m 标准)要求。
3、其他功能同现有检测线程序相同。
二、气动夹持器:
需保证轴距1150mm至1800mm的车型使用
三、测试工位间距:
动力测试工位与制动力测试工位间距需留有足够距离,两测试工位间距以最大轴距车型同时进行动力和制动力测试相互不影响为要求。
四、其他:
1、各脚踩启动开关位置布置合理,便于操作。
2、ABS/CBS制动力测试工位各传感、连接线束布线整洁,检测线与受试车辆连接线束需配有线束前后滑动装置。
3、需提供操作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简单故障排除指导书。
重庆力帆瑞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