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与圆柱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篇1:圆柱与圆锥知识要点:圆柱:(1)特征: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柱的侧面及其与底面之间的关系:沿高剪开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

(4)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某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5)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某2(6)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某高,用字母表示为V?Sh圆锥:(1)特征: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它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体积:?11?公式:V?V?Sh圆锥圆柱?33?13解题大智慧一、用圆柱的特征解题1、填空(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它的(),圆柱的高就是它的()(2)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3)把一个底面半径是 2 cm 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cm。

2、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的比是多少?3、一个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5cm的圆柱,沿底面直径把它切割成两个半圆柱后,切割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二、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解题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31.4dm,高是10dm,求它的侧面积?如果不是已知底面周长,而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呢?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25cm,求它的表面积。

3、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10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4、用铁皮制作1节通风管,它的长是60cm,底面圆的直径是10cm。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5、做一对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40cm,底面直径是30cm,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6、把一张长16cm,宽6.5cm的长方形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挖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已知它的底面直径是3m,池深2.5m。

全景式探究: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案多元化教学设计

全景式探究: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案多元化教学设计

全景式探究: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案多元化教学设计现代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全景式探究时代,不是简单的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圆柱和圆锥》教学,也需要多元化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方式来让孩子们更快、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本文将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案。

一、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针对个别或小组学生,通过任务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做知识发现者。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圆柱和圆锥》教学,可以设置多个任务,让学生们在任务中互相协作,完成问题并达到知识的目标。

1.任务1:圆柱和圆锥辨析通过图片或视频演示,让学生们观察圆柱和圆锥两者之间的差别,并自己设计出简单的题目来让同组成员来辨别。

任务完成后,教师在班上统计成果,让学生们讲述其辨析过程。

2.任务2:环计算让学生们自己发现圆柱和圆锥周长计算公式,让学生们在做到题目的同时来发现从圆的周长到圆柱和圆锥周长计算公式中的转化,最后进行环计算分析。

任务完成后,可以将不同的计算公式挂在墙上,让其他人来审视和辨析。

二、讲解型教学在听取学生们的观点、策略和答案的同时,教师可以对不同知识点进行讲解以及解决学生的疑问。

例如,当学生计算圆柱和圆锥体积时,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明,让学生对体积的含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运用图形来向学生们解释公式的意义,让学生们知道这些公式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们的意义。

三、实践型教学实践型教学是利用学生的实际操作,将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融入到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1.可使用、可触摸的教具教具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操作,让他们自己去实证整个过程。

让学生们使用橡皮圆柱和橡皮圆锥,根据公式计算它们的周长、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

同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大小的实体教具来展现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2.参观工厂和实地考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参观一些圆柱和圆锥产品的生产工厂,进行实地考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让学生们能够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整体课程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整体课程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整体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在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分数等知识。

然而,对于圆柱和圆锥这两个立体几何图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性质以及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描述和识别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性质;- 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3.1 圆柱- 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圆柱的直径、半径和高-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3.2 圆锥- 圆锥的定义和特点- 圆锥的底面和侧面- 圆锥的直径、半径和高- 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3.3 实际应用- 使用圆柱和圆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制作几何模型等。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

6. 课程安排共安排8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1-2课时:圆柱的定义和特点、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第3-4课时:圆柱的直径、半径和高、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第5-6课时:圆锥的定义和特点、圆锥的底面和侧面- 第7-8课时:圆锥的直径、半径和高、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实际应用7. 教学资源- 教材: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 练习题:针对本课程的练习题和拓展题- 实践活动材料:如模型、实物等8. 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实物展示、模型制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二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侧面积》(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二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侧面积》(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二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侧面积》(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在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上,我将围绕圆柱与圆锥这一主题,详细讲解圆柱的侧面积相关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三节《圆柱的侧面积》的内容。

具体包括圆柱侧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圆柱侧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柱模型、直尺、剪刀。

学具:每人一份圆柱侧面积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圆柱形物体,如垃圾桶、圆柱教具等,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

2.讲解圆柱侧面积的概念: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柱,并用粉笔标注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的含义。

3.讲解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圆柱模型,展示圆柱侧面展开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侧面积与底面周长和高之间的关系。

给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4.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关于圆柱侧面积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板书设计: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7.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圆柱侧面积的家庭作业,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圆柱的侧面积。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31.4cm,高是6cm,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答案:1. 侧面积= 2 × π × 5cm × 10cm = 314cm²2. 侧面积= 31.4cm × 6cm = 188.4cm²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案

探索交流,分1.整体感知圆柱(1)课件出示岗亭,客家围屋,比萨斜塔,灯笼,蜡烛等实物图。

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小结:这里的岗亭,客家围屋,比萨斜塔,灯笼,蜡烛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人们把许多建筑物设计成圆柱形状,以增加立体感和美感。

(2)投影出示上述实物图形中抽象出的圆柱几何图形。

(3)交流生活中的圆柱形的物体。

2.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

同桌讨论:圆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有什么特征。

(2)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底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教师投影出示圆柱的几何图,并在图中显示底面,侧面和高。

(3)请学生说说手中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4)感知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关系和侧面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学生可能会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得出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a.可以剪下来比较;b.量半径、量直径;c.量周长;d.把模型的底面固定再纸上沿着它的周边再纸上从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上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整体感知圆柱形,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组成及其特征,以及圆柱侧面,底面及其之间的关系。

学生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并同桌讨论、交流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议论,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关系,么发现的?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

(5)做一做,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板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6)完成教材第18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在教材上。

3.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投影出示第19页的例2。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把罐头盒的商标如下图所示那样剪开,再展开。

学生观察猜测,它会是什么形状?剪一剪: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摊平,会得到一个长方形。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大单元设计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大单元设计
5.构建本主题的构型图如下: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敏锐,记忆力增强,注意力集中,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经过小学阶段的积累,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能比较自如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教材分析】
1.主题核心素养分析:《圆柱和圆锥》属于“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这个主题主要关注的学生核心素养有空间观念、量感、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2.主题大概念分析:通过对本主题的分析,确定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的大概念为:图形的认识是对图形边、角、高等要素的整体把握,体现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互相转化图形的测量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某方面属性大小的刻画;测量的基本方。法是统一单位的不断累积,将多个度量单位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工具,使得测量更加方便。
2.寻找圆柱各部分的关系,推理出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对应目标2)
3.通过切拼法探究推理出圆柱的体积,通过实验法寻找圆锥的体积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并正确求得它们的体积,在操作中体会三维测量和二维测量的关系,会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对应目标3)
4.通过制作蒙古包,综合运用圆柱和圆柱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4.通过了解并制作蒙古包,综合运用圆柱和圆柱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了解蒙古族的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和而不同。体会数学的美,发展审美意识,提升爱国情怀。
5.在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测量过程中,感受圆柱和圆锥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并服务于生活实践,发展应用意识。
评价设计
1.辨别立体图形是否是圆柱和圆锥,能用语言表达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想象圆柱可以由长方形旋转而成或者圆片叠加而成,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而成。(对应目标1)

《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第一篇:《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能灵活地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2、沟通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图形网格,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

3、引导学生以类的观点去观察与分析图形,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圆柱图片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1、导入师:认识这个图形吗?如果它的一个底面向圆心无限缩小到一个点的时候,它变成了什么图形?生:圆锥师:圆柱和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圆柱和圆锥之间还有很多的奥秘和联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柱和圆锥。

板书:圆柱与圆锥2、梳理汇报圆柱圆锥的知识(1)特征(观察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2)表面积、侧面积(3)体积【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整体、系统地感悟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疏通环节很重要,通过圆柱变圆锥,及平面图形与圆柱圆锥的关系,唤醒已有的知识、方法及经验,以“平移”“旋转”等方式在再现与强化立体图形的运动,很好地完成了对单元知识纵向和横向的结构化】二、变式应用1、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师:运用我们所整理的这些知识,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请看下图:师:这是一个圆柱形的木桶。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呢?生提问题师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师:生活中能不能直接使用这些数据来准备材料?小结: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最合适的取值2、根据圆柱的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师:我们继续奔跑,都说孩子们有天生的创造力,我给你们一个圆柱,你想怎样加工和创造呢?生罗列加工方法师根据加工方法提出数学问题师:联系我们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体会小结:复杂的数学问题都是有简单的数学问题演变而来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

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

3、教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漂亮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

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

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一)认识圆柱、圆锥。

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教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

那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圆柱和圆锥教案篇一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

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27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

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

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

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案)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案)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案)第一章: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1.1 圆柱的定义:一个底面为圆的立体图形,侧面为矩形。

1.2 圆柱的参数:底面半径(r)、高(h)。

1.3 圆锥的定义:一个底面为圆的立体图形,侧面为三角形。

1.4 圆锥的参数:底面半径(r)、高(h)。

第二章: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2.1 等底等高的圆柱:当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相等且高相等时,这两个圆柱称为等底等高的圆柱。

2.2 等底等高的圆锥:当两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且高相等时,这两个圆锥称为等底等高的圆锥。

2.3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第三章:圆柱和圆锥的面积计算3.1 圆柱的面积计算:圆柱的底面积为πr²,侧面积为2πrh,总面积为2πr²+2πrh。

3.2 圆锥的面积计算:圆锥的底面积为πr²,侧面积为πrl(l为斜高),总面积为πr²+πrl。

第四章: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4.1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计算:V_cylinder = πr²h。

4.2 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计算:V_cone = 1/3πr²h。

4.3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V_cylinder = 3V_cone。

第五章: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实际应用5.1 应用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比为3:1,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5.2 应用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某个圆锥体积的3倍,且它们等底等高,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5.3 应用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底面积为πr²,侧面积分别为2πrh和πrl,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第六章:圆柱和圆锥的图形演示6.1 使用几何模型或软件展示不同尺寸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直观理解它们的空间结构。

6.2 演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强调它们的相似性和体积关系。

6.3 通过动画或实物操作展示圆柱和圆锥的面积和体积计算过程。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一、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还直观认识了圆柱。

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圆柱和圆锥,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

全单元编排了5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例1、练习五,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例2、例3、练习六,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例4、练习七,圆柱的体积;例5、练习八,圆锥的体积;整理与练习综合应用全单元的知识,实践活动扩展知识、开拓视眼。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按整体-部分-整体的线索,分别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

学生认识几何体一般先整体感知形状,再仔细研究结构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描述,建立形体概念。

例1先教学圆柱的特征,再教学圆锥的特征。

这是因为学生对圆柱已有直观感受,对圆锥比较陌生。

圆柱和圆锥的形状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都有圆形底面、弯曲的侧面。

先认识圆柱,有利于认识圆锥。

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

例题在图画里呈现许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从中找出圆柱形状物体,告诉他们有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还要回忆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体会这两种形状的物体是比较常见的,为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搜集了丰富的材料。

观察交流,分别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

教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圆柱和圆锥,发现它们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突出三点:从上到下始终一样粗;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的特征也突出三点;有一个顶点;一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现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图文结合指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这些都是与形状特征有关的概念,还是继续教学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必需的基础知识。

圆柱与圆锥的高都是特定的概念,圆柱的高是它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圆锥的高是它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教材在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里用虚线画出了圆柱两个底面圆心间的线段,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还在图形外面标注高,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分别是这两条线段的长,还暗示了测量圆柱、圆锥的高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b. 能够计算并比较圆柱和圆锥的体积;c.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通过课堂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b.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堂物品如杯子、书等,向学生展示圆柱和圆锥,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形状的特点。

2. 呈现(10分钟)利用幻灯片和实物模型,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特点和计算公式,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 理解(20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形状的圆柱和圆锥的高度和底面半径,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计算体积的规律和公式。

4. 实践(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配发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测量一些实际物体的圆柱和圆锥的高度和底面半径,并计算它们的体积。

5. 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道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互相协作、讨论和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6. 总结(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b. 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c. 你在实践环节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7. 拓展(15分钟)提供更多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其他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包括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能力。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三篇篇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一、教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二、教材分析:以往教材是把圆柱体与圆锥体分开教学的,而新教材是编排到一起,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可以有效的对比区分,本身圆柱体圆锥体,就有很明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安排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圆柱体与圆锥体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了解。

运用电脑展现生活中圆柱体圆锥体的优美画面并配以音乐,同时准备大量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听、看、动多种感官参与下完成对圆柱体圆锥体特征的抽象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起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这一本课的重点知识。

同时新教材还安排了旋转中形成圆,圆柱体,圆锥体这也是非常独具匠心的。

让学生认识到动态中形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这是前所未有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玉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1、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和模型。

2、多媒体演示课件。

学具准备:自己带的圆柱和圆锥的实物。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2、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认识它们吗?【百度搜索】你眼睛看到的是不是一定正确呢?3、电脑演示,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

【百度搜索】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了呢?4、认识这些图形吗?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柱和圆锥。

二、新授1、拿出圆柱和圆锥,说说它门的特点。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和圆锥形的吗?【百度搜索】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图片3、现在来研究圆柱。

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王作芳

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王作芳

汇报测组到讲台前演示,
4/8
使学生明确:测量边上的高最方便,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 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板书:高 无数条 d、同桌相mp;clmp;pv=&word=%C9%FA%BB%EE%20%D4%B2%D7%B6%20%C D%BC%C6%AC&istype=2&z=0&fm=rs10 a、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 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你能发现什么?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把 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 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amp;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0&fr=ala0&sf=1&fmq=1331970503265_R&pv=&ic=0 &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 rd=%D4%B2%D7%B6%B5%C4%CC%D8%B5%E3&s=0
&fr=ala0&pv=&word=%D4%B2%D6%F9%D5%B9%BF%AA%C
D%BC&istype=2&z=0&fm=rs1 板书:底面 2 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 1 个曲面 c、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出示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单元包括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计算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学生还存在着对立体图形特征理解不深刻、计算方法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圆柱和圆锥。

2.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3.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特征的理解。

2.采用讲授法,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实物教具。

2.准备圆柱和圆锥的计算练习题。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数学圆柱圆锥教案

初中数学圆柱圆锥教案

初中数学圆柱圆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2. 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

2. 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2. 应用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2. 直尺、圆规、剪刀等工具。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圆柱和圆锥的实例。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柱的特征和性质,如底面、侧面、高等。

2. 讲解圆锥的特征和性质,如底面、侧面、高等。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题目。

2. 引导学生应用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3. 解答题:解答给出的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

2. 强调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及它们的特征(教案)

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及它们的特征(教案)

认识圆柱和圆锥以及它们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圆柱和圆锥,并了解其特征。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 能够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重点:1. 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概念的理解。

2. 能够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准备:1. 绘制圆柱和圆锥的图片。

2. 准备实际的圆柱和圆锥的样品。

3. 准备小学数学课件。

4. 思考如何引起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 导入学生已经接触过几何概念,对于圆柱和圆锥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那今天我们来更深入的认识一下圆柱和圆锥。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圆柱,另一张是圆锥,让学生看看两种不同形状的结构,看看小细节,想想,它们与其他几何图形有什么不同。

二. 观察和讨论教师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片。

然后让学生观察和讨论。

1. 圆柱是什么样的形状?2. 圆柱的底面是什么形状?3. 圆柱的侧面形状是什么?4. 圆柱有什么特征?5. 圆锥是什么样的形状?6. 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7. 圆锥的侧面形状是什么?8. 圆锥有什么特征?三. 进一步的探究1. 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教师对于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做出解释,并给出样板:圆柱:由一个圆形底面和一个平行于它的顶面所夹的侧面组成的几何体。

圆锥:由一个圆锥底面和一个顶角为直角的尖顶及其所夹侧面所组成的几何体。

2. 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教师向学生介绍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可以给出一些例子来说明。

1)圆柱特点:①底面为圆形;②侧面为矩形;③顶面与底面平行;④侧面相互平行。

例子:饮料罐纸筒2)圆锥特点:①底面为圆形;②侧面为锥面;③侧面中心线常为一条垂直于底面通过顶点的直线;④其侧面沿底面边缘的周均匀收束。

例子:蛋筒钟塔四. 讨论在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之后,教师询问学生这些特点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出现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设计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

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

(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
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