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的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湖春行的翻译赏析 《钱塘湖春行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 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 抒 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 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 热爱之情。下面是钱塘湖春行的翻译赏析,请参考! 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 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 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钱塘湖春行⑴ 孤山寺北贾亭西⑵,水面初平云脚低⑶。 几处早莺争暖树⑷,谁家新燕啄春泥⑸。 乱花渐欲迷人眼⑹,浅草才能没马蹄⑺。 最爱湖东行不足⑻,绿杨阴里白沙堤⑼。 白话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 贾公亭西, 暂且歇脚, 举目远眺, 但见水面平涨, 白云低垂, 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词句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 南北朝时期陈文帝 (522~565) 初年建, 名承福, 宋时改名广华。 孤山: 在西湖的里、 外湖之间, 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 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 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 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 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 (唐 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 “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 常用来表示时间, 是指不久。 云脚低: 白云重重叠叠, 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 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 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 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 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 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 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 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 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 游不厌。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 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整体赏析 白居易在杭州时, 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 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 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 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 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 波澜连成一片, 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莺在歌, 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 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 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 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 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 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 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 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 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 欣赏的感受和判断, 这就使客观的自然 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 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 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 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 以 “乱”“浅”“渐欲”“才能”, 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 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 给人以清新之感。 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 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 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 相类, 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 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

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 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 阑。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 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 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 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 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 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 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 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 的心态和盘托出。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 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 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据《唐语林》卷六载,贾公亭建于贞 元年间, 未五六十年后废。 白居易写此诗时, 其亭尚在, 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 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冬水荡漾, 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冬日里西湖的一 种特有的感受。 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 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 不少, 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 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 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 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 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 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 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 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 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 , 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几处, 是好几处, 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 用“早”来形容黄莺, 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 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 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 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 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 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它 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它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 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它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 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 白居易又把 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