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第一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研究

——以西安地区为例

摘要:居住区作为市民在工作之余的主要生活空间,在功能上应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中在休息、交往、娱乐、锻炼等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居住区规模逐渐扩大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区的绿化环境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本文的研究采取理论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以居民、开发商及物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对西安地区居住区绿化环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居住区绿化设计现状,业主和物业等相关人员的意见。通过分析发现居住区绿化环境在经济、生态和文化地域性三方面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分别从这三方面提出改进居住区绿化环境的建议,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提出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后,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有所转。人们在不断地进行各种探索,寻求解决途径。居住区绿化可以改善居住区生态质量,美化居住景观,满足居民室外休闲活动的需求,所以居住区绿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绿化,发挥居住区绿地在物质功能、精神功能以及综合功能等方面的作用,满足居民对居住区的物质、生态、审美、交往等方面的内容。然而,现实中许多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还有种种不令人满意之处,例如从经济方面考虑乔灌木比率,从生态方面考虑建筑日照通风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用新的设计理念去逐步完善。

1.2居住区绿化环境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作为我国21世纪住区建设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研究起步较晚,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仍存在许多不足和误区,虽然设计手法各不相同,功能成多样化、复合化发展,但仍然缺乏对绿化的系统研究。城市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发展。因此,对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应该整体地、全面地考虑和对待,并且考虑到人的因素,将人作为影响绿化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目前,国内许多园林设计师相关概念模糊、认识混乱、实践设计手法的缺乏,己经严重掣肘了居住绿化的发展,除了要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居住区绿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之外,还要我们绿化设计工作者不断地努力。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本文希望针对西安市的具体情况,将西安市居住区绿化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将重点集中于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的经济性、生态性、文化地域性,探索一种居住区绿化建设的新途径,从而对西安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方法,进而对住区绿化的发展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研究是基于规划与相关学科贯通的理论基础上的。从设计角度来讲,将居住区绿化环境看成“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的综合体,力图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提供环境优美、经济生态、具有文化地域性的居住生活场所,追求理想的环境和创建新的家园。通过论述居住区绿化分类构成和功能、研究框架、调研与分析,提出以经济、生态、文化地域性作为居住区绿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拓展和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环境建设的理论体系。

(2)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居住区绿化环境的研究,并加以案例与理论的对比分析,对绿化化境设计进行优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A.研究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是未来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必然选择。在居住区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绿化环境,目的是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

B.通过对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进行独到性地研究,有利于超越现有的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特征,为人们提供环境优美、经济生态、更具文化地域性的居住生活场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居住区绿化环境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案例的研究与分析,针对西安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的问题进行理性地总结和概括,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多学科结合的方法:广泛借鉴城市规划、园林、生态学、建筑物理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多维的角度和视野对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2)调研和实例研究的方法:结合西安的曲江盛景、紫都城、香醍漫步等小区,进行现场调研收集基础资料,发现城市居住区绿化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绿化设计对策。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个案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作为完善和验证理论的基础,同时凸现城市规划专业的实践特征。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以西安居住区绿化环境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经济、生态和文化对住区绿化的影响。对住区绿化中乔木、灌木、草坪比例,移植大树在大树种植中比例,绿化对住区建筑的通风、日照、温湿度的影响,住区绿化中文化地域性的体现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对城市住区绿化环境的规划设计进行深入地探讨,并从多方面综合提出西安居住区绿化环境规划设计应重视的因素以及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针对调研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1.4 研究现状综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由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加快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从而导致人口的增长,资源消耗增

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集中在城市里体现出来。至二十世纪,人口增长急剧增加且日益集中到城市,城市居住环境问题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日益突出,人类居住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影响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建筑、规划大师开始探索理想居住环境,迄今虽未找到完善解决方案,但却为后人探索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1.4.1 国外研究现状

居住区产生于早期邻里单位的概念,1929年美国建筑师克拉伦斯·亚瑟·佩里首先提出邻里单位的规划思想,作为一种结构安排有序的城市社会形态。邻里单位内必须提供符合各个邻里需要的小公园和游憩空间系统。这种邻里单位的概念和规划原则,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美国开始受到重视。

1933年,美国建筑师C·斯坦和规划师H·莱特提出了新泽西州雷德朋的规划方案,人车分流的道路布置较好得解决了私人汽车发达时代的人车矛盾,突出了环境意识和环境设计在居住型特种的重要地位,其中超级综合体的宽阔绿化带渗透到整个城镇的公用体系中。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前苏联主见形成了“小区”的概念,以此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同时,邻里单位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代替,提出了社区的概念。社区强调了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社区理论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个整体,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的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

城市住区绿化环境设计最早产生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大工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政府和各界人士开始重视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城市住区环境进一步恶化,迫使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审视和思考建筑、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全新的角度研究了城市住区聚居问题,住区绿化环境的建设逐步受到更多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安全、舒适、卫生、方便。20世纪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广泛的认可。

与此同时,国际建协在1981年的《华沙宣言》中提出认识到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更加重视研究居住区与居住小区内的生态环境,以及建筑环境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在社会、精神、物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以满足各个社会阶层不同居民的需求;在1986年《大阪宣言》中提出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要使整天在大城市工作的人有机会接触自然;在1993年《芝加哥宣言》中指出“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在严重地破坏环境,这样是不能持久的,因此要改变思想,以探求自然生态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

1.4.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居住区绿化环境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组团绿化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购买住房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一个新的选择标准:住区绿化环境的建设水平。住区的综合环境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住区绿化的规划设计是住区综合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住区绿化环境的规划设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