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4.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并熟练的书写红绿色盲症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从而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色盲遗传图解,学习使用图示方法分析性别决定特点和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通过“优生”故事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及优生优育的道德观。

二、学法指导

伴性遗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

并练习绘制遗传图解,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伴性遗传的意义和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使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现象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2.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分析说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原理及特点。

3.正确书写红绿色盲症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难点:

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分析说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原理及特点。

四、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

学案——课前预习

填写下列内容: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利用网络查找性别决定的方式,什么是伴性遗传。

活动2【导入】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辨认红绿色盲检查图,通过学生的辨认、识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并简要指出红绿色盲对于人类本身所造成的危害。再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像人类的红绿色盲的遗传表现和果蝇眼色的遗传非常相似,控制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所以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活动3【讲授】介绍色盲症小故事

【教师活动】介绍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材呈现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十分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

【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提示: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的这种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活动4【活动】资料分析

【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色盲家系图。在表示一个家系的图

中,通常以正方形代表男性,圆形代表女性,以罗马数字(Ⅰ、Ⅱ、Ⅲ等)代表代,以阿拉伯数字(1、2、3等)表示个体,深颜色或阴影部分表示患者,两个个体之间用横线连接,表示婚配。

1、控制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从哪些亲子代可以判断?

2、假设红绿色盲的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它在遗传上会有什么表现?

3、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红绿色盲基因究竟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假设红绿色盲基因在Y染色体上,它在遗传上会有什么表现?

4、为什么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呢?

5、红绿色盲的遗传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师讲述】

从上述的问题中我们已经知道,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这种遗传有何特点呢?依照上节课学过的果蝇眼色遗传,请你写出下列男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活动5【讲授】一、人类红绿色盲

1、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提问:据上表内容,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的原因?

生答: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

提问:根据表中的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有几种?学生试着写出遗传图解。

活动6【活动】遗传图解练习

师写出两个做示范,生写剩余两个,展示

活动7【活动】总结归纳

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

(3)一般为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4)女病其父其子必患病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第一学时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伴性遗传”位于必修II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几个教学知识点。 二、说教学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知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遗传原理和规律。 2、通过对一个家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3、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红绿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 神。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突破方法:整节课围绕探索伴性遗传的特点展开,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自主预习3分钟熟悉教材。 补充性别决定知识,板书在黑板上。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讲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习的课题。 2.以“失去部分色彩的世界是怎样的”展示色盲患者眼中的世界,引起学生对色盲的关注,从而引 出红绿色盲。 (二)合作探究演绎过程 环节一: 1.展示教材34页中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根据图谱设计相关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找出其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学生归纳中,对其解答不完整或错误之处,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采取点拔方式,使学生认识趋于完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2.接着指导学生书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环节二: 1.展示遗传图解,讲解、引导学生复习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两图 关系,总结出遗传特点。 2.随后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自己填图,完成遗传图解,总结出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设计意图:在对问题的演绎推理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状态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并且通过反复书写遗传图解得以突出本节重难点。 (三)归纳总结巩固练习 让学生归纳学到的知识,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再一次评估。 最后引领学生回顾知识,对照学习目标,检查达成情况,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六、说作业布置勾画练习册上相关题。

最新人教版教学教案《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应用,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扩展和深化,并为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节的内容是学生日后解答遗传综合问题中的一个关键,掌握好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后,才能把握遗传概率问题的解法,所以是遗传中的一个重点突破口,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知识及其遗传学孟德尔的两大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总结、推理能力,但是大部分同学对于伴性遗传的实例还是了解的很少,要求老师多加引导。安排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认知的活动中来。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⑴伴性遗传的概念。 ⑵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 ⑶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应用:子女患病或正常概率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的合作分析、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一些常见问题的关注。 ⑵形成学生认真对待科学,尊重科学的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难点:分析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三)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便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采取引导式思维探究的方法:道尔顿发现小情境剧激发兴趣,以道尔顿家庭中色盲遗传的探究为主线,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环境,带着问题小组讨论,观察分析,综合归纳。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又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欲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在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探索愿望,尝试到探索性学习的乐趣呢,我的教学过程是如下设计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情景剧表演,引起关注 几位学生激情的表演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在其他同学欢笑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关

伴性遗传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伴性遗传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4.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并熟练的书写红绿色盲症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从而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色盲遗传图解,学习使用图示方法分析性别决定特点和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通过“优生”故事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及优生优育的道德观。 二、学法指导 伴性遗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

并练习绘制遗传图解,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伴性遗传的意义和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使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现象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2.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分析说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原理及特点。 3.正确书写红绿色盲症不同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难点: 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分析说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原理及特点。 四、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 学案——课前预习 填写下列内容: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教案《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 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然后再将一张道尔顿的图片呈现给学生们看,问是否认识这个人,发生在他身上有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由老师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从而引出红绿色盲病,这时可以问问学生,假如当时道尔顿看到了上述两张红绿色盲检查图,能否分辨的出来?并再次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来?红绿色盲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当学生回答完上述的问题后,老师可以追讲抗维生素D佝偻病,并问上述两种病中男女比例为什么不一致?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呢?通过大概讲解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F2

2023年“伴性遗传”说课稿

2023年“伴性遗传”说课稿 2023年“伴性遗传”说课稿1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4个教学知识点。本节是以初中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及上一节果蝇的杂交实验中有关的性染色体知识为出发点,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依据,在学习了减数分裂的基础上安排的,因此研究伴性遗传传递规律是对遗传定律的应用和深化。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分析讨论,进一步明确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还可为今后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红绿色盲的发现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好材料。同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遗传特点分析及应用”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因此本节内容是尽显课程理念的极佳素材。 1.2 教学目标 本节在课标中的要求为:概述伴性遗传,此为理解水平,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了解水平);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理解水平)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了解水平)。

能力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成功的乐趣。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确定依据: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有助于真正领悟遗传定律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因为学生对遗传知识掌握有限,仅仅根据所提供的一份红绿色盲家谱图及xY染色体结构图,就判断出色盲基因的位置,分析出遗传方式并归纳遗传特点,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把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确定为难点分析。 2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以下学习基础: 知识基础:人的性别遗传、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及细胞学基础、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能力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获取信息及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乐于合作、探究、实事求是的态度。 3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现实情况,及新课程理念,确定了本节教学方法为“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以引导、合作、探究为主旋律并辅以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思维、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学生学而不思,思而不深,以提高学生知识、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伴性遗传》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较多,分两个课时学习,但是说课稿是针对这一个课题的内容的阐述。伴性遗传是对上一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深入,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他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课改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的能力3.情感目标 (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3)认同伴性遗传知识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四、说教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采取了分组讨论法,探究法及图解法的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分组讨论法可以充分培养及体现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探究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法进行教学。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图解法:运用图解法能使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画图和动手能力,化抽象于具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主张采取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伴性遗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是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以红绿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现象,进一步说明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这样看来,本节内容一方面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延续与补充,另一方面,通过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两个典型案例,也为后续学习人类遗传病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外,本节课课本中穿插的科学小故事——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探究活动——分析家系图,联系生活——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等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学以致用能力的良好素材。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高一下学期进行学习,从学生特点上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能根据材料进行理性思考,分析提取信息,得出结论,但教师仍需进行适当地引领与指导,保证方向性与针对性。从内容上看,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性较强,趣味性较强,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也为本节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设置有难度梯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保持后续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结合大纲要求,学生特点与教材设置,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伴性遗传的定义 识记:常见的伴性遗传病 理解:各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与规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各种伴性遗传病家族系谱图的分析,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能力; (2)通过相关题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伴性遗传规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3、情感目标 (1)通过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实例,让学生懂得,机遇很重要,可比机遇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的能力。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氛围,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本节整个探索过程就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以红绿色盲为例)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遗传系谱图,通过对红绿色盲家系图的分析,不仅要总结出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还要学着应用伴性遗传规律对未知遗传型的系谱图进行分析,推断各代的基因型、表现型,难度较大,所以将其定为本节难点。 二、说教法 综合考虑课标、教材、学生以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创设情境的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创设的情境主要以系谱图等问题情境为主,故事情境为辅。 教学上采用启发式教学与过程性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 根据新课改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教材 《伴性遗传》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内容。教材以遗传学的经典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规律。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本节内容又为后面学习人类遗传病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本教材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生物遗传部分的重点。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新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种类 (2)写出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及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学生动手写色盲遗传图解并分析遗传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分析红绿色盲的图谱,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2)在了解遗传病的规律以后,能理解近亲婚配产生的危害,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本着新课标要求,根据本节内容的分析和教学目标任务,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1)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种类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及遗传规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确定的教学难点为: (1)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及遗传规律。

二.教法和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情,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和体验者,应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 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再合作探究、互通有无; 最后总结反思、创新发展。 这么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教师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始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采用如下教法: 1.启发式教学 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真正亲身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各种学习活动中来。 2.互动式讨论 目的是让学生交换思想,交换学习心得,让层次不齐的学生得到互补,激活学生竞争意识,踊跃表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让教学双方发挥最佳状态,使教与学有机统一。 四、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5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问题情景:正常人眼中的红绿灯与穿红色衣服的美女与红绿色盲人眼中红绿灯与穿红色衣服的美女的对照图片,提出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做哪些工作?贴近实际生活的导入,创设乐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讲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日我讲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表达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进一步揭露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基因分别定律的 拓展。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确定了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归纳伴性遗传,属理解水平。主要观察分别定律的应用及概 率的计算,伴性遗传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实验研究能力的观察,可以说,本节是 高考的热点及难点。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减数分裂、分别定律等知识,为学习本节知识打好了基础,但在性别决定方式、XY染色体等内容很陌生,是本节学习的要点,同时学好本节知识能更好地加深分别定律的理解,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分别定律的延伸. 三、三维目标 依照教课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以及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色,拟订了以下的教课目标: (1)知识与技术目标: ①说出伴性遗传的看法。 ②归纳伴性遗传的特色。 ③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②培育研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②进行人口教育(优生优育)。 四、教课要点和难点 (1)教课要点:伴性遗传的特色。 整个研究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色为主线张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课要点。 (2)教课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经过性染色体的分析、基因分别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简单书写遗传图解并 进行分析。从而打破教课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以谈论式教课为主,辅助解说式教课、电化教课. 本节教课模式:“教师创建情境的纯思想研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指引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作用。 (2)学法:主要运用自主学习法、研究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 六、说教课过程 [一]创建情形导入新课 1、盲图体验激发兴趣 简要介绍红绿色盲对人类的危害。你的辩色能力如何呢? 展现红绿色盲检查图,学生识图辨识,激发其学习研究的兴趣。 2、问题商讨导入新课 展现资料:据社会检查,红绿色盲的患病男性多于女性,而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性多于男性. 谈论: ①为何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②为何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系的表现又不同样呢? 形成结论: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关,属伴性遗传.借此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课 3、聆听故事引起关注 故事表现:第一媒体表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让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阅读,引起学生对色盲症的关注。 指引思虑: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获得什么启示? ①道尔顿不放过身旁的小事,对心中的诱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 的这类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质量之一; ②道尔顿勇于认可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类献身科 学、尊敬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质量之一. 4、资料比较突出要点 展现图片:多媒体打出男女染色体显微图片,指引学生观察。 比较分析:指引学生分析同样和不同样,表现常染色体的同样和突出性染色体的不同. 介绍结构:板图男女性染色体的构成,认识X和Y的同源段和非同源段。同源段的同一地址基因成对,而非同源段的基因,则X有而Y没有,或Y有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 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伴性遗传》,这一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PPT) 一、首先说教材: 《伴性遗传》,是新课标教材必修 2 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的现 象和规律,本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上”已经为这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而这节课则进一 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同时也为第五章学习《人类遗传病》奠定了基础。 小故事“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 家对身边任何小事,心中疑惑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的严谨科学态度。同时“问题探讨” 、“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PPT) 二、说教学目标 3 方面的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 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利用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渐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观念。 (2)认识到优生优育的重要性。 这些目标的确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可以很好的把握本节内容的重难点。(PPT)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我主要从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还是 Y 染色体上,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方面分析,先假 设再验证,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PPT) 四、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为:“ 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 模式。即以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 课堂中创设的情境有:借助多媒体、网络环境,运用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 引导等。每一种情境,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PPT) 五、说学法 学生通过对第二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 很大的帮助。这节课会充分体现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 的积极性,让其自主学习。通过观察、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同学间的表达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 学间合作的精神,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PPT)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并达到探索目的,我设

伴性遗传说课稿文档-1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的第三节《伴性遗传》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以人的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与前面的受精作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密切相联系。在本章中有着总结和应用的重要地位,而且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偶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1.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以人的色盲为例,通过多媒体展示色盲症的遗传家系图,掌握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和特点。从而理解伴性遗传的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 1.3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伴遗传的规律和特点。学生虽对伴性遗传的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遗传的规律和特点仍不是很了解,又由于高中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事物探究有热情,但往往目的性不强,对过程、结论的探究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本节课把探究伴性遗传的规律和特点作为重点。 1.4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以,作为伴性遗传的典型代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 说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2)精心设疑激趣,以趣激学的教学方法。 (3)培养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3 说学法 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因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自主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 4 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对教法和学法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上这节课时,我先用色盲检测图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展示的是什么样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了解到有些人能清楚得看到画面,而有些人却分辨不出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分析原因。同时结合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例子,比较它们在男女患病比例上的不同,提出“为什么有些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问题。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来学习‘伴性遗传’吧!”这样使学生处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产生价值取向,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准备主动积极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2.学习新知 首先请同学们熟悉伴性遗传的概念。继而提出“伴性遗传到底有何特点?是怎么遗传的?”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然后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具体分析伴性遗传。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我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过程并让同学讲述自己的感悟,从而领会到“认真的态度的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的思想。 本节课的重点的通过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的遗传现象得出它的遗传特点和传递规律,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我用一张有关红绿色盲的家系图,让学生观察它的遗传现象,并且提出一系列问题,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及特点,即:红绿色盲是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并且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 由于此时学生已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经教师的点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愉快地完成了师生间的互动。然后再给出几张家系图,检验得出的结

《伴性遗传》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说课稿 义马市一高魏小燕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同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能力性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科学品质教育。 (2)人口教育(优生优育)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理念,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其含义是,并不是一提探究,就一定要动手做实验。虽然既动脑又动手的探究是最有效的探究,但是在我国大班额、课时紧的国情下,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更加普遍。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创设的情境有: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情境等。每一种情境,都包含有“矛盾冲突事件”,即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矛盾的事件,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三、说学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探索愿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并达到探索目的,从而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倾听故事引起关注

高中生物说课稿《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说课稿《伴性遗传》 一、说教材 《伴性遗传》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本节课讲述伴性遗传的现象和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本节以及本章的其他两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在第一章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探究基因在细胞中位置的脚步而设计的。本节又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在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为他们理解本节课基因和性染色体行为一致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学生知道遗传病的概念但并不了解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因此适合带领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伴性遗传。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接近成熟,而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分析思维,可以对伴性遗传的例子红绿色盲症遗传进行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发展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 能力。 (2)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养成善于发现生活中小问题的习惯, 形成探究生活中现象的意识。 (2)形成生物联系生活生产的观念,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伴性遗传的特点。本节课主要以红绿色盲的分析为例学习伴性遗传的特点,所以难点为:分析红绿色盲遗传。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以红绿色盲为例进行问题探究,因此我会准备足够的资料,引 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讨论,得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应用。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请同学们根据PPT上 的红绿色盲检查图,检测自己的色觉。此时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检测和讨论中。之后教师引出:有一种色觉不正常的病症叫红绿色盲症,它是一种伴性遗传病, 请大家说说什么是伴性遗传。在忙碌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教师采用这样的导入可以很迅速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伴性遗传的学习。 2.新课展开 接下来就是我的新课展开环节,将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症,首先我会出示红绿色盲症家系图。提出问题串:①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②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③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案-《伴性遗传》教学设计-“衡水杯”一等奖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伴性遗传》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四个教学知识点,是对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扩展和深化,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2、通过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和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及孟德尔的两大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观察、思维和总结、推理能力,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伴性遗传实例还是了解的很少,常会将它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混淆不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一个色盲家系图,并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 1、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

引导学生写出不同基因型个体随 机婚配方式,并分析色盲基因的遗 传特点: ① ②

总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1)隔代遗传 (2)交叉遗传 (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伴性遗传》教案

《伴性遗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必修《遗传与变异》的第二章第节,主要是分析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讲述各种伴性遗传方式的特点,了解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它是在学生们学习了遗传定律,减数分裂的基础上安排的,是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内容的延续,性染色体是特殊的同源染色体,所以伴性遗传本质上也是遵循分离定律的,同时,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又对遗传定律进行了补充和深化,对遗传定律完成了复习与梳理过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第二章第节学习了减数分裂,并通过第节的学习,掌握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理解了遗传定律的实质,知道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但是,学生不知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有什么特点,这就需要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同时,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都是通过不断的推敲和努力才成功的,教师需要在课堂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体验,激发他们探索遗传规律的愿望。 教学策略: 伴性遗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又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病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要充分利用此点,通过色盲的测试,色盲被发现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并练习遗传图解的绘制,进一步巩固遗传图解的书写规范性,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是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真正全面的了解伴性遗传。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伴性遗传,分析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举例说出与性别有关的其他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让学生练习,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通过遗传图解的绘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遗传图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伴性遗传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伴性遗传说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说课环节: 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伴性遗传"。首先是我的说课环节,主要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首先是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它以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现象和规律,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别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根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别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等相关内容,掌握了根本的遗传规律。且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节课学习伴性遗传的知识做好了准备。在此阶段,学生虽有一定认知能力、对事物探究有热情、但目的性不强,探究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开展。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及其婚配方式。 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别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展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2.能力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3.情感目标:①认同道尔顿勇于成认自己是红绿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②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展教学: ①提问式教学②点拨式教学③探究式教学 2.教法 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因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①观察分析法②合作学习法③自主探究法④总结归纳法 指导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和分析、讨论过程,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以高三学生毕业前要进展体检,其中一项便是色盲检查,从而引出红绿色盲。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1 1说教材 1.1教材分析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这一节,讲述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两个方面的知识。在性别决定方面,以人为例讲述了_Y类型的性别决定方式。在伴性遗传方面,以人的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关于分离规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 (2)基础知识目标: A、以_Y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知识 B、以人的色盲为例,理解伴性遗传的知识。 (3)基本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1.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材重点: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和特点。 (2)教学难点:伴性遗传的机理及传递规律 2说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2)精心设疑激趣,以趣激学的教学方法。 (3)培养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4)教学用具:录像、投影片、计算机和色盲检查图。 我注重了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教法,使他们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能获得一仲满足、一种快乐、 3说学法 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培养兴趣,强化思维,反复练习。 4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一个能鼓舞自己的学生学习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学习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