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在颌面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常见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研究进展

常见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研究进展

常见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研究进展现今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愈来愈高,治疗方法多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然而肿瘤切除的同时所遗留的大面积组织缺损需要及时修复。

皮瓣手术始于公元前6~7世纪,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显微外科且大大促进了皮瓣的发展,此后皮瓣移植越来越复杂,皮瓣移植要求移植皮瓣高质量的存活,受区与供区血管的精确吻合,对组织损伤小,节省时间,费用低,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皮瓣移植,熟悉各种皮瓣的利弊显得格外重要。

游离组织瓣手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受区与供区血管的精确吻合从而保证游离组织瓣血液循环通畅[1]。

目前,应用到口腔颌面外科的游离组织瓣有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等[2]。

肌皮瓣是一种复合组织瓣,利用肌肉为蒂,连同其浅层的皮下组织、皮肤一并切取,转移入缺损区[3],其优点是血运供应充沛、组织量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愈合快,安全,易成活,并发症少[4]。

常用的带蒂皮瓣有胸大肌皮瓣,岛状颏下皮瓣,额部岛状瓣等。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很难抉择哪种皮瓣最适合患者,本文将介绍临床常用的游离皮瓣与带蒂皮瓣在手术中的利与弊以及修复原则,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1 各种皮瓣的特点1.1 背阔肌肌皮瓣:属于游离皮瓣。

由Tansini在1896年首次报道,Quillen 首次用于颌面部缺损的修复。

是移植范围最广,功能最多的皮瓣之一。

可分为背阔肌岛状瓣,游离背阔肌肌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该瓣是一个扁平三角形肌肉,主要由胸背动脉供血,胸背神经支配,优点是供吻接的血管分布恒定,胸背动静脉外径大(1.5~2mm以上)、蒂长(6~8cm),移植范围广,面积大。

该瓣还可用于乳房再造,肩部和上臂部的缺损,小儿巨大胸部缺损的治疗。

缺点是对脊柱稳定、臂的内收内旋及辅助呼吸产生影响,因此,有肺部疾病及体力劳动者慎用此瓣。

1.2 带蒂胸大肌皮瓣:属于轴型皮瓣。

由Ariyan在1979年首次用于头颈颌面恶性肿瘤术后的修复,胸肩峰动脉是营养该瓣的主要血管,其体表投影易定位。

分析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

分析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

分析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7-02-24T16:23:48.4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作者:高磊孙智辉井建鑫[导读]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合理选择术式,是具有高效的应用效果的。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部缺损使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96例使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皮瓣移植成活率高达96.7%。

结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合理选择术式,是具有高效的应用效果的。

关键词:游离皮瓣;移植;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口腔颌面手术因肿瘤切除或因外伤等原因常会造成软硬组织的缺损,如不能予以及时修复,将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严重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

所以,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难点和重点。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成熟,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其中,男59例,女37例;年龄15~72岁,平均(45.7±5.1)岁。

其中前臂游离皮瓣63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15例,腓骨肌皮瓣12例,背阔肌皮瓣6例。

1.2 方法按照患者的自身具体的缺损类型、缺损范围同时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为患者具体选择口腔和口腔咽部缺损前臂皮瓣修复,部分范围大的缺损则使用股前外侧皮瓣或者背阔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使用常规腓骨瓣修复,缺损范围较大的上颌骨与面中部缺损使用股前外侧皮瓣或者赝复体修复,较小的缺损可以选择前臂皮瓣修复,对于患者的口外组织缺损,可以依照具体的缺损范围大小,选择背阔肌皮瓣或者股前外侧皮瓣或者前臂皮瓣修复术,组织填充使用去表皮股前外侧皮瓣。

实施手术治疗后,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修复后皮肤处的肿胀、皮纹、质地以及颜色等方面的变化,且在术后48 h之内,护理人员应每小时对患者的皮瓣处观察1次;在术后3~5 d,护理人员应每2小时对患者的皮瓣处观察1次。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中的应用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中的应用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中的应用李胜锋;刘振兴;张世周;李文刚;黄圣运;张东升【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icrovascular anastomotic devices in free antebrachial flap anasto-mosi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defects.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May 2014, 22 pieces of mi-crovascular anastomotic advices were applied in 19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defects. The length of anastomosis time, patency rate, flap survival rat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In 19 patients, microvascular anastomotic devices were applied in 19 veins and 3 arteries with shorter anastomosis time. The flap survival and vascular anastomosis patency rate was 100%. No intr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microvascular anastomotic device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This paper provides an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ble foreground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icrovascular anastomotic devices.%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微血管吻合器应用的可靠性。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编辑ppt
5
(二)损伤 交通事故而引起的口腔颌面畸形与缺损日趋 增多。生活外伤,包括儿童期的跌落伤是造成一 侧(或双侧)颞下颌关节损伤、偏颌(或小颌)畸形 的主要原因,有时还可因此伴张口受限.造成真 性颞下颌关节强直。
编辑ppt
6
(三)炎症 特异性炎症,包括梅毒、结核等均可引起颌
面部软硬组织缺损与畸形。晚期梅毒的树胶肿可 导致腭部穿孔;梅毒还可引起下一代鼻发育畸形 即典型的鞍鼻。
编辑ppt
48
48~72h后皮片即已基本成括,术后8d已有足够 的血供;如皮片未能与组织严密接触,或有渗血 甚至形成血肿时,则皮片将不生长,并发生坏死, 故严格的加压固定和彻底止血。
编辑ppt
49
(二)皮瓣移植 皮瓣:皮肤的全厚层+皮下组织所构成。
编辑ppt
50
带蒂皮瓣移植:有由与机体皮肤相连的蒂.由蒂部 供应血液. 游离皮瓣移植:行血管吻合,血循环重建后以供 给皮瓣的血供和营养,才能保证移植成活的皮瓣。
编辑ppt
43
供皮区处理: 断层皮片 全厚皮片
编辑ppt
44
颈部与口腔前部的植皮固定法均用打包法,即用 皮片平坦铺于创面上.将创面缝线留长,然后用 油纱布外加碘仿纱条盖于皮片上,以留线分组结 扎加压固定.
编辑ppt
45
一般在手术后1wk左右拆除敷料,面颈部植皮可 再继续加压包扎1~2d。口腔内由于皮片较薄, 此时皮片大部分已成活,应进行张闭口的运动, 以防止皮片挛缩影响张口。
第十五章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编辑ppt
1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或缺损是指由于疾病或 损伤等引起的畸形或组织缺损亦称获得性畸形和 缺损
编辑ppt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

12 3 术后处理 ..
患者术后 1 内取平卧位 , 周 头部正
中或略偏患侧 制动 , 同时给予抗凝 、 扩容治疗 。术 后密 切观察皮 岛的色泽 、 温度和质地 , 未携带皮 岛的腓 骨肌
瓣患者通过便携式 多普勒血管探测仪检查血 管吻合 口
片检查均显示 下颌 骨骨质 破坏 , 中 6例 合并 皮肤 和 其 ( ) 或 黏膜瘘管 , 例合并病 理性 骨折。 3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下颌 骨 O N 的破坏 范 围 , . R J 常规 行病变下颌 骨扩 大切除 术 。采用 J WE E R等 下颌 骨 缺损分类法 , 下颌骨 缺损 分为 8类 : 将 I类 : 侧下 颌 一 体缺损 ;I : 1类 一侧颏部及下颌体及 升支缺损 ;I : I类 双 I 侧颏部及一侧下颌体缺损 ; I : V类 一侧下颌 体及升支 缺 损; V类 : 双侧 下颌 体及 颏部 缺 损 ; I : V 类 双侧 颏 部 缺 损 ;I : V 类 一侧下颌骨缺损 ; I Ⅷ类 : 一侧下颌 骨及对侧 下 颌体缺损 。本组 病例 中为 Ⅱ类 缺 损 2例 ; I V类缺 损 4 例, V类缺损 1例 , Ⅶ类缺损 1 。 例 12 1 术前 准备 术前 均行 局部 冲洗 及 全身 应用 抗 ..
显微 外科 ຫໍສະໝຸດ 放射性颌骨坏死 (s o d nc s f a sO N ) ot r i er i o w , R J ea o os i 是鼻 咽癌等 头颈恶性肿 瘤放疗 后 的严 重并 发症 , 发 其 病率为 5 ~ 7 % 3 % 。该病 常 引起颌 面 部软硬 组 织
的 坏 死 溃 烂 、 管 形 成 、 织 缺 损 畸 形 及 张 口受 限 , 瘘 组 且
连续性 , 塑形完成 后采用 小钛 板 固定 。本组 制备 的腓 骨瓣 中 , 骨肌瓣 4例 , 骨肌皮瓣 4例 。移 植腓骨段 腓 腓 最短 6c 最长 1 m。所有 血管 吻合 均采 用 间断缝 m, 4c 合 的端 端吻合 技术 。除 1 吻合两根腓静脉外 , 例 其余 7

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大型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大型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大型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作者:杨毅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大型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11例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其中舌癌5例,牙龈癌2 例,口底癌2例,颊部肉瘤1例,口咽癌1 例,肌皮瓣面积为5cm×6cm ~8cm×9cm。

结果:10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皮瓣坏死,11例均获得满意的外观,10例功能良好。

结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能满足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的修复,而且安全、可靠、成活率高。

【关键词】胸大肌肌皮瓣口腔颌面部重建外科手术口腔颌面部T3~T4期恶性肿瘤切除后存在大范围的组织缺损,破坏了面容,严重影响着咀嚼、吞咽功能。

自1979 年Ariyan首次报道应用胸大肌肌皮瓣同期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的组织缺损以来,胸大肌肌皮瓣已成为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的重要方式之一[1]。

我院于1987年来,已成功的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术后组织缺损80余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11例病例总结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 34~ 67岁。

病变类型:舌癌5例,牙龈癌2 例,口底癌2例,颊部肉瘤1例,口咽癌1例,病变属T3~T4期。

11例均行联合根治术+胸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预防性气管切开术,颌后区、胸部创口分别防治负压引流。

术后予鼻饲管饲食、改善微循环、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

临床资料详见表1。

1.2皮瓣设计和制作口腔颌面部病变组织切除后,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皮瓣;根据缺损下缘到锁骨的距离决定蒂的长度。

11例均为单皮岛状皮瓣,以胸肩峰动静脉为肌蒂,肌皮瓣面积为5cm×6cm ~8cm×9cm,肌蒂长12cm~14cm。

肌皮瓣从锁骨表面引入颈部至缺损区。

微创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微创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微创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摘要】口腔颌面是人体容貌的重要构成部位,此部位的病症多与牙齿有关,若是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则患者会出现牙周肿胀、牙龈疼痛等症状,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观感。

但以往的拔牙技术在操作方式与设备方面都会对患者的牙周、神经系统、颌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使得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不配合工作等情况。

对此,如何借助微创技术解决传统拔牙手术的弊端,便需要得到重视。

【关键词】微创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应用随着我国外科临床器械与手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此类技术在应用期间,既能够通过较小的创面对病灶进行处理,降低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流程,更好的保障病症的诊疗效率与效果,同时凭借较小的操作幅度与现代化的设备,更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戒备性,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得以显著降低。

因此,从口腔颌面外科角度来看,微创技术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一、微创外科技术概述微创外科技术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其技术应用的宗旨便是力求最小手术切口与组织损伤,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治疗与处理,以便降低患者治疗的心理负担。

比较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微创外科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创口尺寸与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并且凭借现代化的设备能够简化手术流程,降低手术难度。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能够解决狭小空间手术的难题,使患牙拔除与处理的效率显著上升。

二、微创治疗在牙槽外科中的应用1. 微创拔牙术说到拔牙手术,许多患者都会想到牙钳、牙挺与锤子等器械,在拔牙过程中,医生会通过镊子拔出或用锤子敲击牙挺缝隙,以便除掉患牙,在此过程中极易对患者牙周组织、颌关节及周遭神经造成损伤,使患者存有术后肿胀等问题,同时传统的拔牙器具在卫生性方面尽管有一套完整的消毒流程,但是受操作环境、管理措施、医生素质等因素影响,仍存在病菌感染的概率,而在拔牙流程中,医生的操作幅度较大,也会对患者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实际治疗效果,甚至产生患者排斥的情绪。

显微修复重建、断指(肢)再植科普知识

显微修复重建、断指(肢)再植科普知识

显微修复重建、断指(肢)再植科普知识1. 概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的技术也日新月异,其中显微修复重建和断指(肢)再植技术无疑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对显微修复重建和断指(肢)再植的科普知识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这些技术,丰富医学科普知识。

2. 显微修复重建的定义显微修复重建是一种通过显微镜和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对组织和器官进行修复和重建的技术。

它通过高倍放大的显微镜,将微小的血管、神经和组织精细地进行植合和缝合,以实现对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 显微修复重建的应用在医学领域,显微修复重建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a. 皮肤和软组织修复:在严重创伤、烧伤或先天缺损等情况下,显微修复重建技术可以实现对受损皮肤和软组织的精细修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

b. 神经修复:对于神经的断裂或受损,显微修复重建技术可以帮助神经再生,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c. 血管修复:在血管损伤或缺血性疾病中,显微修复重建技术可以有效修复受损血管,保证组织的正常供血和营养。

4. 断指(肢)再植的定义断指(肢)再植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将严重受伤或断裂的手指或肢体再次植入并恢复功能的技术。

它通过对受损的手指或肢体进行显微外科手术,重新连接血管、神经和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受损部位的功能和形态。

5. 断指(肢)再植的手术过程断指(肢)再植手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a. 断指(肢)的愈合和保存:在断指(肢)受伤后,首先需要对受伤部位进行处理和保护,以期实现最佳愈合和保存。

b. 找寻受伤血管和神经:在手术中,医生需要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找寻受伤的血管和神经,并进行修复和连接。

c. 重建组织和功能: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将受损的手指或肢体重新植入,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形态和功能。

6. 断指(肢)再植的效果与注意事项断指(肢)再植手术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受伤部位、患者的整体情况、手术技术等因素。

口腔颌面外科习题:十四、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口腔颌面外科习题:十四、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十四、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一、A11、显微血管外科一般指A、外径在2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B、外径在2.5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C、外径在3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D、外径在3.5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E、外径在4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2、关于显微血管缝合与开放描述正确的是A、先吻合静脉、先开放静脉B、先吻合动脉、先开放动脉C、先吻合动脉、先开放静脉D、先吻合静脉、先开放动脉E、以上都不对3、关于显微血管缝合术的基本要求最佳的选项A、吻合口的血管内膜应紧密接触B、没有外膜植入吻合口C、吻合口不产生狭窄D、吻合后的血管应无张力E、以上都是4、显微血管外科一般系指血管外径在A、0.5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B、1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C、1.5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D、2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E、2.5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5、神经等组织游离移植时应严格控制无菌条件是由于A、这些组织血运差B、抗菌力弱C、易发生感染D、A+BE、A+B+C6、关于整复手术的技术特点最佳选项是A、严格无菌条件B、尽量爱护和保存组织C、防止或减少粗大的瘢痕形成D、应用显微外科技术E、以上都是7、植皮术后游离皮瓣最容易发生血管危象的时间是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36小时内D、48小时内E、72小时内8、手术后进行皮瓣监测最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观察皮瓣的颜色B、温度C、充盈状况D、肿胀状况E、针刺出血情况9、皮瓣移植的术后为了防止血管痉挛,游离皮瓣术后要保持室温在A、21℃左右B、22℃左右C、23℃左右D、24℃左右E、25℃左右10、游离皮瓣移植的注意事项错误是A、尽量缩短组织瓣的缺血时间B、血管外膜可植入吻合口C、应有足够长的血管蒂D、吻合后的血管应无张力E、供区和受植区的血管口径尽可能相近11、关于游离皮片移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按皮肤厚度分为表层皮片、中厚皮片及全厚皮片B、皮片愈薄生活力愈强,移植后收缩愈大C、中厚皮片包括表皮及真皮全层D、面颈部植皮多采用全厚或厚中厚皮片E、有感染的肉芽创面只能采用表层皮片移植12、皮瓣移植后首先恢复的感觉是A、冷B、热C、痒D、痛E、以上都是13、皮瓣移植后多有温度下降的现象时,可用白炽灯在()外照射加温A、5cmB、10cmC、20cmD、30cmE、50cm14、针刺出血试验时用的针头为A、5号B、6号C、7号D、8号E、9号15、针刺出血试验时针头刺入皮瓣的深度为A、0.1cmB、0.2cmC、0.3cmD、0.4cmE、0.5cm16、对偶三角瓣适用于A、整复带邻近组织的缺损B、松解挛缩的瘢痕C、覆盖感染的创面D、作毛发的移植E、器官再造17、在面部,除血供特别丰富的部位外,随意皮瓣长宽之比通常不超过A、1:1B、1.5:1C、(2~3):1D、(4~5):1E、(5~6):118、有关皮瓣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皮瓣感觉的恢复首先为温度觉,最后是痛觉B、术后72h内是游离皮瓣最容易发生血管危象的时候C、皮瓣设计应比缺损处稍大,以预防皮瓣转移后发生收缩D、原则上组织畸形和缺损能用带蒂皮瓣修复就不用游离皮瓣E、轴型皮瓣只要在血管的长轴内设计,一般可不受长宽比例的限制19、临床上行骨移植术的主要指征是A、额骨缺损B、颧骨缺损C、上颌骨缺损D、下颌骨缺损E、鼻骨缺损20、骨移植取肋骨时,通常选取的是A、2~4肋B、5~7肋C、6~8肋D、7~9肋E、5~6肋21、以下不能借助骨移植术以恢复外形A、额骨缺损B、颧骨缺损C、髋骨缺损D、颅骨缺损E、鼻骨缺损二、A21、男性,56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颌面部手术后颏下区大面积感染,经2周换药后遗留5cm×3cm 的感染肉芽创面,此时植皮宜选用A、表层皮片B、薄中厚皮片C、厚中厚皮片D、全厚皮片E、保存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片2、某患者行带蒂皮瓣术后,其断蒂手术一般在第一次手术后多久实施A、7天B、7~10天C、14~21天D、21~30天E、30天后三、B1、A.表层皮片B.薄中厚皮片C.厚中薄皮片D.全厚皮片E.带真皮下血管网的全厚皮片<1> 、生长成活后,柔软而富有弹性,特别适合于面部植皮的为A B C D E<2> 、口腔内植皮,一般多采用A B C D E<3> 、有感染的肉芽创面或骨面植皮应采用A B C D E<4> 、眉再造的皮片是A B C D E2、A.单纯游离骨移植术B.成形性松质骨移植术C.带肌蒂的骨移植术D.血管吻合游离骨移植术E.多元性游离骨移植术<1> 、称为松质骨粒及骨髓移植术的是A B C D E<2> 、仅限于整复下颌骨体部的中小型缺损的是A B C D E<3> 、称为血管化游离骨移植术的是A B C D E<4> 、简便易行,但有时塑形较困难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显微血管外科:一般系指外径在2mm以下的血管外科手术而言。

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

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

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王玉龙;韩龙;毛驰【摘要】下颌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不仅要恢复颌骨的连续性和良好的颌面部外形,还要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咀嚼功能,实现下颌骨的功能性重建.本文叙述了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原则,常见方法以及下颌骨功能性重建的研究进展等.【期刊名称】《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年(卷),期】2011(012)002【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下颌骨缺损;功能性重建;游离移植【作者】王玉龙;韩龙;毛驰【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北,061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北,061000;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肿瘤切除、外伤、炎症等各种原因均可造成下颌骨不同程度的缺损,进而导致患者严重的颜面畸形和咀嚼、语言、吞咽、呼吸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修复各种下颌骨缺损,实现下颌骨功能性重建,这是口腔颌面外科长期以来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1-3]。

1.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原则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不仅需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及面部外形,而且要恢复患者的咀嚼、吞咽、语言等正常生理功能,包括下颌骨咀嚼肌的再附着、下颌骨感觉功能的恢复、咬合功能重建等。

其主要原则包括:(1)术区无感染;(2)受区条件良好;(3)移植骨与宿主骨接触面积大;(4)移植骨制动必须持久可靠;(5)移植骨形态与位置应处于功能位置;(6)植骨后符合义齿修复要求与条件[4]。

2.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时机传统的观点认为因肿瘤手术导致的下颌骨缺损应当延期修复,以便监测肿瘤复发。

随着重建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的广泛应用,不但保证了肿瘤更加广泛和彻底的切除,而且使得患者获得良好外形、功能和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即刻修复比延期修复具有更多的优点[5,6],即刻修复应当作为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首选。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术配合临床操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术配合临床操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室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术配合临床操作【目的】修复下颌骨缺损,恢复其解剖结构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恢复颌骨的功能和外形。

【适应证】下颌骨缺损需要修复的患者。

【麻醉】全麻。

【体位】仰卧位,垫肩,头偏向健侧。

供区腿屈曲,腿下垫枕头。

【物品准备】口癌敷料包、腮腺敷料包、骨科器械包、口癌器械包、手术盆、冲洗桶、冲洗球、显微外科器械、蚊式钳、精细组织剪、法兰盘、直角钳、手机、裂钻、磨头、往复锯、成形工具、钛板、钛钉、剥离子、深拉钩、钢丝、弯板钳、无菌显微镜罩、大盐水纱布、驱血带、止血带、小剪刀、15号刀、10号刀、7×17套针、1号线、4号线、8-0血管吻合线、电刀、双极电凝、吸引器、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骨蜡、持骨器、电刀、线锯导板、线锯手柄。

【手术流程及护理配合】1.各类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1)口腔冲洗:递拉钩、3%过氧化氢消毒液、生理盐水、0.5%氯已定溶液进行口腔冲洗。

(2)画线:递画线笔,根据切除下颌骨的需要设计切口。

(3)切口翻瓣:递15号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再递电刀及蚊式钳翻瓣。

显露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结扎血管断端。

(4)显露下颌骨:递剥离子剥离骨膜。

(5)截骨并摘除下颌骨:递剥离子分离舌侧骨膜,递线锯导板、线锯及手柄,锯开下颌骨。

递持骨器把持断端下颌骨,递剥离子分离髁状突颈部的关节囊,递电刀或精细组织剪切开翼外肌附着,摘除需要切除下颌骨的部分。

(6)冲洗创口,递电刀彻底止血。

2.切取带血管蒂的腓骨肌皮瓣(1)画线:递画线笔,于小腿外侧标示出腓骨头、腓骨体、外踝和腓总神经位置,设计皮瓣。

(2)上驱血带驱血:递大盐水纱布包裹于大腿,再递驱血带绕大腿缠绕驱血,计时。

(3)取瓣:递10号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递电刀及蚊式钳止血,分离肌肉组织。

递深拉钩拉开肌肉组织分离至深筋膜。

暴露术区,递蚊式钳分离腓动静脉,递骨膜剥离子显露腓骨截骨处。

递尺量取所需腓骨的长度,递直角钳、线锯导板及线锯手柄截断腓骨。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魏雅楠(综述); 曹志云(审校)【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18(026)010【总页数】4页(P677-680)【关键词】单侧上颌骨缺损; 三维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赝复体【作者】魏雅楠(综述); 曹志云(审校)【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内科青海西宁810001; 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云南昆明650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1颌面部的良恶性肿瘤、外伤等会造成单侧上颌骨缺损,致口鼻腔相通,影响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

目前,常用传统赝复体和游离皮瓣联合种植体或传统修复体重建颌面部缺损的三维结构及功能。

但因缺损范围较大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为了保证修复体及支持组织受力更加均匀,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的应力分析,以减轻修复体对口内余留软组织的压痛,提高修复体的固位和稳定性,从而保护软硬组织健康。

因此,本文就单侧上颌骨缺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在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单侧上颌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式三维有限元分析是将一个复杂的个体分解为多个小单元,并赋予每种材料特有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生物学性质,以产生的数学公式为基础,通过对每个小单元的分析,获得整个研究个体性质的一种分析法[1]。

其不会对机体及修复体造成损害;研究对象在体外的模拟体被赋予生物学材料性能更接近实体,具有高度可重复性[2]。

三维有限元是对三维数据进行力学分析,常用的三维重建软件有Mimics、3D⁃Doctor等。

以往常对患者的二维螺旋CT进行三维重建[3]。

近年来,对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的二维数据进行重建或直接利用CAD/CAM扫描仪来获得研究对象的三维数据成为了新趋势[4⁃5]。

CBCT对硬组织的分辨率虽较螺旋CT高,但不足以区分所有相关细节,因此对于一些牙齿表面细微结构,咬合状况等,多结合3D扫描技术获得,以提高模型的精确度[6]。

第十六章 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

第十六章  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

第十六章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提要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的基本目标是在根治口腔颌面疾病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保存或恢复病员原有的外形和口腔生理功能,从而有效保证和提高病员术后的生存质量,达到治愈(生存)与生存质量并重,形态与功能恢复的高度统一的目的。

而计算机辅助外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高速处理及控制能力,通过虚拟手术环境为外科医师从技术上提供支援,使手术更安全、更准确的一门新技术。

目前,功能性外科和计算机辅助外科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已渗透到口腔颌面外科的各个领域。

第一节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口腔颌面部是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的组成部分。

口腔颌面部具有咀嚼、吞咽、语言、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

面部以及容貌更是人际交往,特别是表达喜怒哀乐的重要器官,因而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口腔颌面部疾病常因疾病本身或外科治疗的需要而导致组织或器官的残缺,并进而影响到上述各项生理功能,使病员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双重打击。

为此,多少年来,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已从原来仅仅追求治愈率和生存率的水平上升到了生存(治愈)率与生存质量并重的新高度和新模式。

而显微外科和修复重建技术,以及生物材料学、数字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等学科的不断进步,又为口腔颌面外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由此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的理念遂应运而生。

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的基本目标是在根治口腔颌面疾病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保存或恢复病员原有的外形和口腔生理功能,从而有效保证和提高病员术后的生存质量,达到治愈(生存)与生存质量并重,形态与功能恢复的高度统一的目的。

一、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的发展和分类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分为保存性功能性外科(conservative functional surgery)及修复性功能性外科(reconstructive functional surgery)两类。

保存性功能性外科主要体现在病员可保存组织的存留,诸如肿瘤手术时对剩余舌、下颌骨连续性的保存,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的应用,颞下颌关节强直成形术时保护未被破坏的关节盘,外伤骨折时对髁突的保留,以及微创外科在口腔颌面部各种手术中的应用等。

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

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

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刘正武;陈进;郑灵;林鹰;陆少会;李冀樱【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口腔肿瘤患者14例,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术.结果 14例患者术后组织瓣成活,创口均Ⅰ期愈合,面颈部外形基本对称功能无异常,患者对面容修复效果较满意,术后随访0.5~3.0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可较满意的恢复了患者颌面部的外形和功能,术式简单易掌握、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1(033)005【总页数】3页(P599-601)【关键词】口腔肿瘤;胸锁乳突肌皮瓣;组织缺损【作者】刘正武;陈进;郑灵;林鹰;陆少会;李冀樱【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市,530031;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市,530031;广西南宁市茅桥中心医院口腔科,南宁市,530023;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市,530031;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市,530031;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宁市,5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侵袭范围大,受累组织广泛,手术切除后往往造成口腔、鼻腔、眶周、面部及颅底等较大范围的组织缺损,导致患者出现颜面部畸形和语言、吞咽功能障碍,修复肿瘤切除术后颌面缺损所致的功能障碍和颜面部畸形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难题之一。

我科采用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畸形 14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7年 4月至 2010年8月,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改良胸锁乳突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病例14例,其中男 7例,女 5例,年龄 35~65岁,平均 54岁。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的术中护理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的术中护理

术, 由于 围术 期处 理 得 当 , 术 均 获 成 功 。术 中护 理 手
报告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皮瓣 形 状 。皮 瓣 从 股 动 脉 断 蒂后 , 部 切 口拉 拢 缝 股 合 。皮瓣 移 到 口腔后 , 将皮 瓣先 与 口腔组 织 缺 损周 围 缝合 固定 数 针 , 行 微 血 管 吻 合 , 90无 损 伤 血 管 进 用 - 线将 股外 侧 动脉 降支 及伴 随静 脉 与 甲状 腺 动静 脉 , 面 部 动静 脉或 颈外 静脉 端侧 吻合 。血 管 吻合 通 畅后 , 观 察皮 瓣血 运情 况 1  ̄2 i , 0 0r n 吻合 成功 后 即可关 闭 口 a
剖 降支 全长 , 意保 护伴 行神 经 。按 缺 损 的范 围设 计 注
高 ] 可 极 大 地 改 善 患 者 的 美 容 和 面 部 功 能 。2 0 , 04
年 1 2月 至 2 0 0 9年 1 2月 我 院 手 术 室 对 2 6例 口腔 8 颌 面缺 损 患 者 采 用 游 离 股 前 外 侧 皮 瓣 进 行 修 复 手
愈 合 。提 出认 真 做 好 患者 入 室后 管理 , 练 掌握 手 术 配合 要 点 , 密观 察 病 情 变化 并 积 极 处 理 , 化 高频 电刀 使 用 安 全 及 预 防 感 熟 严 强 染 护 理 , 后 严 格 交接 班 , 有 效 降低 手 术风 险 , 保 手 术 安 全 。 术 能 确
m xl fc l ra/ ig e C e o g i C e u f n a ioai e/ WuJn f n, hnY n y , hnY n a g l aa
摘 要 :对 2 6 口腔 颌 面 缺 损 患 者 采 用游 离股 前 外侧 皮 瓣进 行 修 复 手 术 , 者 手 术 顺 利 , 术 均 获 成 功 , 手 术 时 间 7 8 h 供 区 8 例 患 手 总 . ,

整形外科学在颌面部畸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整形外科学在颌面部畸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整形外科学在颌面部畸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颌面部畸形是指口腔、面部和颌骨等部位发生形态异常或畸形的情况,给患者的整体外貌和咀嚼功能带来不良影响。

随着整形外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整形外科在颌面部畸形修复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来已久,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面部畸形修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整形外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涵盖了颌面部畸形修复、美容整形、面部重建等领域。

整形外科学通过手术治疗、矫正器械、植入材料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颌面部畸形患者的外观和功能。

在颌面部畸形修复中,整形外科医生首先会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面部X光片、CT扫描、三维面部扫描等检查,以确定患者的畸形类型和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康复等。

手术治疗是颌面部畸形修复的主要方式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整形外科医生可以选择颌骨截骨术、颌骨推进术、颌骨缩小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通过手术,可以有效地矫正颌面部畸形,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

除了手术治疗,整形外科学还可以通过矫正器械和植入材料等方法进行颌面部畸形修复。

矫正器械主要是通过牙齿矫正器、牙槽外固定器等器械,对患者的颌面部进行逐步矫正。

植入材料则是通过植入人工材料,如硅胶、聚乙烯等,来改善颌面部的形态。

整形外科学在颌面部畸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不仅涉及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法,还包括术后康复和效果评价。

整形外科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效果评价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整形外科学在颌面部畸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整形外科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康复和效果评价。

通过不懈努力,整形外科医生可以为颌面部畸形患者带来重要的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恢复他们的自信心和快乐生活的能力。

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缺损的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缺损的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区血管为旋髂深动 、 静脉, 受区血管为面动脉、 面静脉 泛的活跃渗血。生长愈合快, 因髂骨瓣有良好的血供, 及颈外静脉, 骨瓣面积 5m 2 c ~ c x . m骨断端 不产生游离骨块移植后 的爬行替代过程, c x . m 8m 3 c , 5 5 愈合方式类 用钢丝结扎或微型钢板 固定 。游离髂 骨 l 例, 面积 似骨折的愈合,例髂骨瓣术后 3 6 o x片检查, 4 -m 摄 骨
染, 最终导致移植骨坏死取 出。肋骨移植后其高度和
能。植骨失败的原因分析 2 例失败病例为游离肋骨 移植修复半侧下颌骨缺损, 因其血供差, 愈合时间长。
[ 中图分类号】 R 8. 72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0—75 07 205-2 002 1( 0) — 160 2 0
下颌骨缺损在临床上较 常见 , 其中多为肿瘤切除 1c , 4m修复半侧下颌骨缺损和下颌升支缺损。 术后所致, 少数由外伤等原因所致 。下颌骨缺损 的修
部畸形。 肋骨肋软骨尤其适合修复半侧下颌骨和下颌 固, 颌间固定过早脱落, 导致制动差, 妨碍骨痂形成. 导 升支缺损肋 软骨可替代髁状突, 移植后不被吸收, 致 植骨失 败 。 作 为关节成形的首选材料 。 本组病例采用肋骨肋软骨移 植下颌升支及髁状突缺损均取得成功。 游离肋骨本身 【 考文献】 参 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抗感染力差, 本组 2 例因局部感 … 马国光, 1 丁鸿才. 陶瓷化异种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
骨体部缺损 4 颏部缺损 l 下颌升支缺损 4 7 对身体功能影响较小, 例, 例, 例( 易为患者接受, 尤其适合修复下
侧) 。 颌骨体部和颏部缺损。 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有丰富的血 1 缺损修 复 4 . 4 例采用吻合血管 的髂骨瓣修复, 供, 中观察到吻合供 、 供 术 受血 管通畅后移植骨块有广

手足显微外科技术水平 (1)

手足显微外科技术水平 (1)

手足显微外科技术水平一、显微小血管吻合技术:显微外科主要是借助光学放大设备(手术显微镜或手术放大镜)下,应用精细的手术器械及材料进行手术的一项外科技术。

在显微镜下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以往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细小血管、神经及其他组织结构,使人类思维的大脑与劳动的双手的功能在亚微观领域内得以延伸,这样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程度,不但提高了手术质量和安全性,还避免和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我们手足显微外科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能够在显微镜下成功地吻合直径0.2mm的显微小血管,该项技术已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断指再植术,成功率95%,包括单个手指离断再植、多个手指离断再植,再植的平面从近节到末节、指尖。

再植难度从整齐的离断伤到撕脱离断伤,手指异位再植。

年龄最小的2岁半,最大的65岁。

三、断肢再植术:已再植10余例,均成活,恢复了一定的功能。

四、神经损伤的显微修复术: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或移植神经桥接缺损,对合准确,共完成60余例,包括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胫后神经、胫前神经及指神经等,修复后恢复功能良好。

五、血管损伤的显微修复术:我们已治疗大血管损伤50余例,其中多例是经静脉血管移植修复血管缺损,减少了截肢,疗效满意。

六、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包括第二足趾移植、拇甲瓣移植、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或拇甲瓣移植再造手指,已再造12例,全部成功。

对于不适宜再植的,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采取截指残端缝合。

这样往往会给患者留下伤残。

不仅影响美观,也影响功能。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自体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是从患者脚上切取一个足趾或拇指甲和皮肤,移植到手上再造手指,这样再造的手指有感觉,能活动,脚上伤口愈合后对行走功能基本没有影响。

从而达到了避免残疾,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的目的。

由于外伤或疾病造成的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或不伴深部骨骼、神经、血管、或内置物裸露,往往会使创面难以愈合。

我们手足显微外科可以采用皮瓣或复合组织瓣移植术加以治疗,从而使这一难治性疾病题得以治愈。

颌面缺损的三维打印重建

颌面缺损的三维打印重建

颌面缺损的三维打印重建第一部分引言 (2)第二部分颌面缺损的定义和分类 (3)第三部分三维打印技术在颌面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6)第四部分三维打印材料的选择和特性 (8)第五部分三维打印颌面缺损重建的步骤和方法 (10)第六部分三维打印颌面缺损重建的效果评估 (13)第七部分三维打印颌面缺损重建的优缺点 (15)第八部分未来展望和研究方向 (17)第一部分引言颌面部缺损是一种严重的口腔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

传统的修复方法如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虽然有效,但存在一些限制,如稳定性差、不舒适感强、费用高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其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D 打印可以精准地复制患者的口腔结构,制作出与患者口腔匹配度极高的义齿,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此外, 3D 打印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对于复杂的颌面部缺损病例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尽管 3D 打印技术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 3D 打印义齿的质量和性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研究者正在努力优化 3D 打印参数,以提高义齿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

此外,3D 打印技术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虽然 3D 打印技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创伤,但是其设备成本较高,可能会影响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3D 打印技术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如何优化 3D 打印参数,以提高义齿的质量和性能,并降低成本,使其能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颌面缺损的定义和分类颌面缺损是指由于疾病或外伤导致的面部骨骼、软组织或神经结构的缺失。

颌面缺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骨性缺损:骨性缺损是最常见的颌面缺损类型,主要是由于骨折、肿瘤切除或手术造成的。

根据缺损部位和程度的不同,骨性缺损可以分为局部骨性缺损和全颌骨缺损。

口腔颌面外科学-9 (1)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学-9 (1)试题

口腔颌面外科学-9(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25.00)1.获得性畸形和缺损(acquired deformity and defect)(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是指由于疾病或损伤等引起的畸形或组织缺损。

2.随意皮瓣(random flap)(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也称皮肤皮瓣,没有知名血管供血,设计时其长宽比例受到一定限制,按其转移形式不同可分为移位皮瓣、滑行皮瓣和旋转皮瓣三种。

3.轴型皮瓣(axial flap)(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也称动脉皮瓣,有一对知名血管供血与回流,设计上不受长宽比例限制,常以岛状皮瓣或隧道皮瓣的形式转移。

4.Thiersh皮片(Thiersh skin graft)(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即表层皮片,也称刃厚皮片,包括表皮和真皮乳头层,成年人厚度一般为0.2~0.25mm,适用于非功能部位的移植,易成活,抗感染能力强。

5.岛状皮瓣(island flap)(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是指一块皮瓣仅含有一条血管蒂的轴型皮瓣,蒂较长,转移灵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外科在颌面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学领域里里程碑性的技术。

它是由经过特殊训练的外科医生利用视觉放大设备和精细器材进行的各种手术活动,主要包血括微小管吻合技术和显微神经外科,目前这项技术已渗透到外科学的各个领域。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微小血管吻合技术的研究陆续展开,游离组织移植获得成功并逐步取代带蒂组织移植,对整复外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颌面部疾病患者术后外形功能及生活质量,外科医生将显微外科技术运用到颌面部的整复重建,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的组织缺损,这是颌面部缺损整复中巨大的飞跃。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器械的改良,游离组织瓣移植成功率高达95%,几乎成为了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方案[1]。

各种不同游离组织瓣得以发展应用,关于它们的研究也一直是热点。

然而,关于游离组织瓣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较多的争议,所以本文就颌面外科整复重建中常用的游离组织瓣,特别是口腔颌面部最常用到的三种——前臂桡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瓣进行论述,并对血管化游离组织移植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口腔颌面部整复重建常用的血管化的游离组织瓣1、游离腓骨瓣最早被Hidalgo使用,现已成为下颌骨修复的标准方案[2]。

其好处是具有足够的长度用于折叠,骨量充足,能满足上下颌骨的修复;腓动脉和静脉具有较好的质量、合适的口径,可以和头颈部血管进行良好的吻合,腓骨的皮质、松质骨比例与下颌骨情况最接近,最适合牙种植体的植入等。

缺点:没有足够大的皮岛,难以用于颊粘膜洞穿性缺损伴下颌骨和口底缺损的修复。

这可以通过双瓣联合修复解决,如前臂桡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3]。

这种做法耗时且对技术要求较高,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另外,腓骨瓣皮岛的颜色与颌面部缺损的皮肤颜色并不匹配,通常较面部皮肤更黑。

虽然这种较小的皮岛可以有效的修复口腔内颊部、口底、舌的缺损,但是与口腔衬里黏膜比起来柔软度不够。

操作注意:采用适当的取瓣技术,可以将供区发病率降到最低。

将剩余的拇长屈肌腱与小腿间骨膜缝合,止血后在缝合创面的的过程中将腓骨肌与比目鱼肌缝合。

注意:腓骨远端保留5cm以上以避免术后踝关节的不稳定。

除了有腿部创伤史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的情况,术前血管造影不作为常规术前检查。

对于操作熟练者,取瓣一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1小时)内完成。

义齿修复:游离腓骨移植的病人,目前已常规做义齿修复。

其中,种植义齿为首选。

但是,与髂骨相比,腓骨的的高度可能要小一些。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有报道用双倍或1.5倍折叠腓骨修复[4,5],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有采用长基台和成角基台的报道。

与肩胛骨瓣比较:对黏膜和皮肤缺损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用肩胛骨瓣,而且可将其分成两个独立的皮岛,以利于同时口内和口外的缺损。

该瓣的缺点是对于较长的缺损,骨长度可能不够[6],以及不能两组同时手术,需要重新摆体位浪费时间。

腓骨瓣则用于软组织缺损较少的下颌骨缺损修复,可以用拇长屈肌填充死腔和口内衬里黏膜,但是因为厚度不够和缺乏神经支配,可能发生多种功能障碍,影响咀嚼、吞咽、说话,广泛的切取拇长屈肌破坏其运动神经,可能导致大脚趾外翻畸形。

此外,对于动脉硬化的病人,腓骨瓣中可见的血管质量较低,肩胛骨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股前外侧皮瓣1984年Song等首次应用,是一种近乎万能的的皮瓣,适用于修复口内大组织量缺损创面,如颊癌术后的缺损创面,舌癌合并口底较大组织量的缺损创面。

具有很多优点:供区创伤较小,允许两组同时取瓣,有大量可用的皮肤和软组织,蒂长,供区瘢痕较隐蔽,可以制成各种复合瓣以适应多种需要。

缺点是没有骨支持是纯粹的软组织皮瓣;切取较大的皮瓣时需要皮肤移植覆盖供区;切取面积较大时,供区并发症的风险较大;修复舌部及颊部过于臃肿。

有报道可将其做成穿支皮瓣,相对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无需切断主干血管,供区可以直接缝合,目前在中国台湾已成为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首选供区。

但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的解剖变异多,我国大陆用于头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报道还不多。

因其较前臂皮瓣可以减少对供区的影响,现在研究较多。

2008年中山大学刘巍巍等报道了2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均获成功,认为股前外侧皮瓣是头颈部各种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一个很有价值和应用潜力的供区,具有成功率高对供区影响小的特点[7]。

2013年中国台湾学者Chang CC等研究了18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用于头颈部缺损的修复,认为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来克服穿支血管解剖变异等缺点[8]。

台湾学者Lee JT等比较了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口内缺损中的差异[9],发现两种皮瓣的成活率无差异,但就供区的并发症股前外侧皮瓣小于前臂皮瓣。

研究者认为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小而薄的口内缺损、减少供区损伤方面优于前臂皮瓣。

而我国大陆还缺乏比较两种皮瓣的研究。

如何将股前外侧皮瓣削薄,避免颊部修复显得臃肿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舌全切除术需要用大块的皮瓣修复重建,舌的大面积缺损相对来说具有移动性差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大的而厚的皮瓣修复缺损,恢复舌的体积和上表面部分,使其能够触及上腭,以此来帮助吞咽。

就体积方面,股前外侧皮瓣这种体积大的皮瓣用于修复舌全切或次全切除的缺损可以说是最好的。

应该明确的是,因前臂皮瓣在柔软度方面的优势,多达80%的舌缺损首选前臂桡侧皮瓣。

但是,有学者指出如果残留的部分舌组织几乎不能运动,选用大体积的瓣会更好[10]。

众所周知,舌的功能很重要,但目前我们只能修复其缺损的体积,还不能做到恢复其吞咽、咀嚼、味觉的功能。

已有相关报道是研究这方面的技术[11],这也是我们将来的目标,通过神经吻合来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一个发展方向。

3、前臂皮瓣1978年在我国应用,1981年首次在文章中报道。

该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是涎腺导管重建的主要皮瓣[12]。

主要用于舌、口底、唇、硬腭的修复。

它的厚度适中,柔软,适于口腔衬里上皮软组织的修复。

取瓣容易、蒂长、大口径,受初学者欢迎。

有学者尝试过取部分桡骨用于骨修复,但是桡骨骨折可能性较大,故没有得到认可。

有大口径表浅静脉(头臂静脉和贵要静脉)和深静脉系统(伴行静脉),也是其优点,有研究表明,较小的伴行静脉能保证更为可靠的血流量,但是较之头静脉,吻合更为困难。

最大的缺点就是供区并发症发生率高,如组织隆起、供区疼痛,特别是有腱旁组织损伤的病例,超微镜下解剖筋膜可以减少腱旁组织的暴露[13]。

此外,需要牺牲上肢主要血供,前臂皮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供区瘢痕较大也是其不足之处。

4、其他游离皮瓣髂骨瓣1979年由Taylor首先引入,随后用于下颌骨修复。

早期因骨量足、血管蒂长且大而备受青睐。

但后来,因与腓骨瓣相比,该瓣皮岛薄、移动性小、没有骨支撑等缺点使其较少用于下颌骨修复,现在仅是下颌骨修复的二线选择,排在腓骨之后。

但是有的作者推荐髂骨瓣用于一些特殊的病例[14],如下颌前部缺损的年轻病人,因为髂骨瓣的高度与天然下颌骨相似,髂骨瓣修复利于后期的种植修复。

腹直肌瓣可以取腹壁上\下动脉,使得该瓣的皮岛类型非常灵活。

可以双组同时手术,有作者报道其用于全上颌骨切除术和眼球剜除术,取得良好疗效。

目前股前外侧皮瓣更为常用,因为后者可以取成穿支皮瓣。

肩胛骨瓣在大部分医院腓骨已经取代肩胛骨和髂骨用于修复下颌骨缺损[3],肩胛骨瓣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骨长度不足,以及不能双组同时手术,重新摆放体位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背阔肌瓣体积较大较厚,适于上颌口底等处的组织缺损,与腹直肌瓣和游离胸大肌瓣有相似的用途,但与后两者相比,该瓣具有血管较粗、稳定,术后伤口隐蔽,切取容易,供区功能影响最小,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胸大肌肌皮瓣组织量大,可设计成多种形状,可与血管长轴方向相同或不同,甚至进行折叠来满足不同区域组织缺损的再造成形。

胸大肌肌皮瓣对于放疗后复发的肿瘤患者更为适用,它可切取较多组织,适用大范围缺损,制备简便。

另外可带血管蒂移位,保证皮瓣的血供,易于成活。

舌骨下肌皮瓣该皮瓣皮肤颜色良好、厚度及组织量适宜、瘢痕较小、并发症少见,几乎可以修复咽、舌、口底的全部缺损。

由于该皮瓣所具有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方便性,有学者认为在头颈部修复重建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前臂皮瓣的良好替代瓣。

但该瓣不适用于根治性颈清扫术后的病人,术后还需气管切开,不能用于大面积缺损的重建,故应用受到限制。

二、游离皮瓣移植中存在的争议的一些问题1、游离骨移植和血管化的骨瓣移植在下颌骨的修复中,游离骨移植不占优势,因骨连接的建立是靠细胞爬行生长,而不是血管化骨瓣中骨的外加生长[15]。

因此,大于5cm的缺损,移植骨很容易吸收和感染。

而血管化骨瓣移植吸收少、抗感染强、可以用于将接受放疗的术区和二次手术的瘢痕部位,所以更受欢迎。

目前,普遍认为游离骨移植用于未被口腔污染的小于5cm的缺损是安全的,但应避免用于计划放疗的病人。

2、放疗和游离组织瓣移植放疗对游离骨移植修复颌面缺损的病人的影响目前尚存争议。

Munenaga等报道过小于50G的术前放疗和化疗不会影响组织瓣的结果[16]。

他们也发现,即使受区处在已被辐射过的区域,如果使用口径大、血流好、少纤维化的血管可以减少移植后血管并发症。

术前放疗不会影响血管吻合成功率[17],如果受区血管的质量好,放疗后的病人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的功效可以比得上未接受放疗的病人,可能还优于带蒂组织移植。

基于这些存在的争议,应该明确,显微外科是一门技术,重要的是医生能否从放射后的颈部组织中解剖出脆弱的血管,并能将解剖出的血管进行完美的吻合,两者同等重要。

3、年龄和游离组织移植有文献报道了游离组织移植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但尚存在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老年患者接受游离组织移植,安全性较低,但已有权威报道证实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18]。

如何界定老年患者的年龄是一个主观的问题,存在很多争议。

关于游离组织移植的可靠性,有学者作了研究,其中最为详尽的研究之一是Nao等做的[19],他们将年龄同时作为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运用恰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共纳入418例病人,几乎1/4的病人超过70岁,结果显示年龄不会影响成功率,老年患者的成功率更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研究也得出了成功率相似的结论。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研究发现伴随疾病和局部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之间存在联系,也有研究表明高龄和全身并发症之间存在联系。

所以,有学者认为,就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游离组织移植在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中的失败率没有差异,但是后者有更多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

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的水平。

4、是否受神经支配用于颌面外科移植的游离组织瓣是否需要有神经支配,这个问题存在争议,因为即使没有正式的神经支配,大部分的组织瓣或多或少能产生一些感觉[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