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2014秋)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森林里的故事《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件(共13张ppt)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森林里的故事《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件(共13张ppt)青岛版

20 ÷ 4
5
16个桃子,每盘放8个,可以装( 2 )盘。
16 ÷ 8
2 (盘)
10个西红柿,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 2 )个。
10 ÷ 5
2 (个)
24个鸡蛋,每6个装一盒, 能装( )盒。
24个鸭蛋,平均分装成 6盒,每盒有( )个。
课后练习:先写算式,再根据题意画图。
53
8 5+3=8
3+5=8
44
4×2=8
8 2×4=8
8
5 3 8-5=3
8-3=5
8
4
4 8÷2=4
8÷4=2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
12个萝卜 8个苹果
我请了几个客人?

12个萝卜,每人分2个,能分给( )人。
活动要求: 1. 用学具分分看。 2. 一边说一边分。
12个萝卜,每人分2个,能分给( 6 )人。
1个2 1个2 1个2 1个2 1个2 1个2 1人 1人 1人 1人 1人 1人
线索(1)
(1)12个萝卜,每人分3个,能分给( )人。
12里面有(
)个3。
活动要求: 1. 先圈一圈,填一填。 2. 再写出除法算式
线索(2)
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 )个。
活动要求: 1. 先分一分,填一填。 2. 再试着写除法算式。
8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
5 20个气球,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 )个。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信息4 — 猴子捞月
小熊每次搬4块砖 已经搬了5次。
已经搬了多少块? 还剩24块没搬。
小一共 要搬多少
块砖?
每4只兔子住一间房子。 多少只兔子有房子住
已经建好了3间。
有16只兔子。
还有几只 小兔没有 房子住?
还有几只小兔没有房子住?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节课, 你们有什么收获啊?
•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5/82022/5/8May 8, 2022 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5/82022/5/8 • 16、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5月2022/5/82022/5/82022/5/85/8/2022 17、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青岛版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ppt-课件1

青岛版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ppt-课件1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森林里的故事
-
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2。
÷
有10只
坐船,平均分在5条
每条小船乘坐几只小狗?
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0÷5= 0 0÷2= 0 0÷8= 0
花儿为谁开。连一连。
÷ ÷
0÷3= 0
8×9= 72
0÷5= 0
Hale Waihona Puke 6×0= 0---
0÷7= 0
6×4= 24
85-68= 17
54+36= 90
我5分钟剪了 15朵花。
每张纸剪2个“福”,我 剪了10个。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森林里的故事__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1平均分授课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森林里的故事__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1平均分授课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二、你问我说
平均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
一一 二二 三三 四四 继续
二、你问我说
平均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 1个1个地分
返回
每只小猴子分得4个。
二、你问我说
平均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 2个2个地分
返回
每只小猴子也分得4个。
二、你问我说
平均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 3个3个地分
返回
每只小猴子也分得4个。
三、自主练习
1.说一说,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是平均分。
不是平均分。
三、自主练习
2.圈一圈,填一填。
8块 ,每2块装一盒,可以装( )4盒。
三、自主练习
3.分橡皮。
(1)16块橡皮,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2)块。 (2)如果每个小朋友分4块橡皮,可以分给( 4)个小
朋友。
三、自主练习
易错辨析
五一 四二 三三 继续
二、你问我说
怎么分竹笋呢?
返回
二、你问我说
怎么分竹笋呢?
返回
二、你问我说
怎么分竹笋呢?
返回
二、你问我说
怎么分竹笋呢?
二、你问我说
试一试
1.辨一辨,在正确答案的( 哪一组是平均分?
)里打“√”。


二、你问我说
归纳总结:
平均分的意义: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QD 二年级上册
5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情境导入 你问我说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课后作业
一、情境导入
2只熊猫 6个竹笋
6个 24个
12个 15个
3只猴子 12个桃子 2只小白兔 24个萝卜
2只松鼠 15个松果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2014秋)(共16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2014秋)(共16张PPT)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
————认识平均分
猴哥哥
猴弟弟




② ③
猴哥哥
猴弟弟








12 根
独立学习
我们这样来学习:
学习任务1:分萝卜
(建议时间:2分钟)
用1号学具袋里的学具
平均分
0级音量
第1次
第2次
……
……
我们这样来学习:
学习任务2: 说一说你分的过程?
同桌交流
(建议时间:2分钟)
2级音量
边指 边说
1.一共分了( )次。
2.第1次分给每只兔子( )根萝卜,
第2次分给每只兔子( )根萝卜, ……
3.最后,每只兔子分到( )根萝卜。
认 真
听①②Fra bibliotek③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我们这样来学习: 学习任务3:分骨头
独立学习
(建议时间:2分钟)
0级音量
用2号学具袋里的学具
学习任务4:记录你分的过程
独立学习
(建议时间:2分钟)
0级音量



第1次
第2次
第___次
第___次
……
把18支棒棒糖平均分
2 人 9支
3 人 6支
6 3支 人
9 人 2支
18 人 1支

( 青岛版 ) 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PPT课件1

( 青岛版 )   数学二上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PPT课件1

6×4= 24
85-68= 17
54+36= 90
我5分钟剪了 15朵花。
每张纸剪2个“福”,我 剪了10个。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 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 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 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JINGDIANTYPE.html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二年级上数学课件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5_青岛版(秋)

二年级上数学课件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5_青岛版(秋)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2021/8/282021/8/282021/8/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82021/8/28August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82021/8/282021/8/282021/8/28
如何分才是公平 的呢?
一个一个的分
5个
5个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4:20:3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82021/8/282021/8/28Aug-2128-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8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3日星期日2022/2/132022/2/132022/2/13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32022/2/132022/2/132/13/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32022/2/13February 13,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32022/2/132022/2/132022/2/1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信息4 — 猴子捞月
小熊每次搬4块砖 已经搬了5次。
已经搬了多少块? 还剩24块没搬。
小熊一共 要搬多少
块砖?
每4只兔子住一间房子。 多少只兔子有房子住
已经建好了3间。
有16只兔子。
还有几只 小兔没有 房子住?
还有几只小兔没有房子住?
Hale Waihona Puke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节课, 你们有什么收获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口1 认识平均分课本60~6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表内乘法及数的分成、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

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平均分的机会很多,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本节课的就是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升华至理论体系。

而学生对平均分很陌生,对分一分却很熟悉。

知道“同样多”或“一样多”但不知道“平均分”。

在小动物分食物的活动中“分一分”系列活动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打下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小熊猫分物体的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应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小猴子分桃子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优化平均分的分法。

3、在小兔子分萝卜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多样性,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学会将物品进行“平均分”,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片、磁扣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分。

1、课件出示情景图:森林里小动物们在开丰收庆功会。

师:请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明学生回答。

预设生1:熊猫哥哥和弟弟分竹笋;小猴子分桃子;小兔子分萝卜;小松鼠分松果。

预设生2: 2只熊猫分6根竹笋;3只小猴分12个桃子;2只小兔分16个萝卜;2只松鼠分15个松果。

大家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了不起!
2、课件出示:怎样分竹笋?
师:这6个竹笋,他们该怎么分呢?同学们能帮帮小熊猫吗?
学生用圆片摆一摆。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数字做记录。

3、引出平均分。

有这么多分法,大家真有办法!仔细观察这些分法有没有一种很公平的分法呀?
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预设生1:每只熊猫分得一样多。

每一份是同样多的。

预设生2:很公平
预设生3:每只小熊猫都分到了3根,所以很公平。

师:6根竹笋,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3根竹笋,它们分得同样多。

每份分的同样多我们叫“平均分”。

(板书课题)
指明学生说。

(2~3名)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同桌相互说。

课件出示:6根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3根竹笋。

【设计意图】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了解宴会上动物们在做什么,准备了哪些事物,通过主题图发现问题怎么样分竹笋?在共同解决分竹笋的问题这一情景时,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将学生的各种分法展示在黑板上,但抛出“公平”时,大家会选择平均分,接着探究这种公平方法的名称,引出新知平均分,在观察比较中得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平均分的语言。

4、巩固平均分。

这是平均分吗?
怎么做才是平均分?
你能用平均分的语言说说小猫分鱼吗?
课件出示:()条小鱼,平均分给()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得()条小鱼。

二、动手操作,优化分法。

刚才同学们帮小动物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分到食物,小猴子觉得这种方法很棒,他们也要求平均分。

1、课件出示: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生1: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师:怎样进行平均分呢?
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操作要求:用12个圆片代替12个桃子分一分,并在学习单第1题上记录分的结果,最后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你的分法。

(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关注不同的分法。


2、展示交流。

请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如何平均分,并说说是怎样分的?
师: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它们是怎样分的?
预设生1:1个1个的分;
预设生2:2个2个的分;
预设生3:3个3个的分;
预设生4:4个4个的分;
预设生5:用乘法口诀分。

师:分完了,小猴子满意吗?为什么?
课件演示:我们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1个1个的分,2个2个的分,3个3个的分,4个4个的分,用乘法口诀分。

但是不管用哪种分法,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到了4个桃子,它们分得结果一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哪些方法可以保证平均分,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达到优化分法的目的。

3、体验分法。

三、体验对比平均分的包含。

1、体验分法
小兔子看到熊猫和猴子开心的获得了平均分的食物可着急了,它也想平均分食物,快来帮它分一分。

课件出示:16根萝卜,每只小兔分4根萝卜,可以分给()只小兔。

学生动手圈一圈分一分,指明学生分一分。

师: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指明学生说理由。

预设生1:每只小兔分到了4根萝卜;
预设生2:每份分得同样多。

2、对比归纳
6根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分到2根竹笋。

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4个桃子。

16根萝卜,每只小兔分4根萝卜,可以分给4只小兔。

同学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原来这样也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于是我这样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分分、说说等平均分物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验到平均分的包含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四、大显身手,应用平均分。

在森林聚会中我们学到了平均分得多本领,快来用解决一下生活中的问题。

1、
2、
3、15个松果,如果每只松鼠分()个,分给()只松鼠正好分完。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教材为主,通过教材的“分一分”和“圈一圈”,加强了双基训练。

此外,还设计了“变式”练习,先判断是不是“平均分”,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学具,把不是“平均分”的那组图片进行平均分的“开放式”习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加深对“平均分”这一概念的理解。

通过设计队形来应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小结
在小动物聚会分食物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学到的本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小节不仅让学生回顾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同时与生活联系起来!板书设计:
平均分
分一些物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设计意图】板书力求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