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导尿管理
间歇性清洁导尿护理指引
间歇性清洁导尿护理指引概述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 jury)病人不仅会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障碍,而且往往合并膀胱功能的失常,形成排尿障碍。
间歇清洁导尿术运用能使脊简损伤的病人相对摆脱导尿管,并有效降低其泌尿系统并发症护理目标1.患者排空膀胱2,患者逐渐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护理措施1.间歇性导尿的前期准备1.1病人的选择(1)建议选择脊简损伤平面较低的病人进行该方面的教育指导。
因该类病人的上肢功能尚保留,可以进行自我导尿操作。
而全瘫的病人,因为上肢功能受影响,其间歇导尿需要由照顾者来完成,因此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忙,尤其是第6胸椎以上平面损伤病人有机会发生自主神经反射过强的危险(2)评估病人的学习意愿。
在选择病人的时候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该方法的好处,使病人认识到该技术对将来生活的正面影响,提高病人的接受程度。
这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教育成效2.饮水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无论是否进行间歇性导尿的指导,但凡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病人的膀胱护理中饮水计划全日饮水总量为1500毫升3.间歇导尿的具体操作步骤3.1物品准备导尿管(较留置导尿尿管为细,一般成人使用10-12号),润滑剂、冷开水、湿纸巾、污物袋、量杯、储存导尿管的清洁容器、洗面盆。
(女病人另备一面镜子)操作:(1)环境准备。
适当屏障,调节光线。
(2)体位准备。
通常为半坐卧位。
(女病人双膝屈曲并两腿分开,脚板对脚板)(3)将量杯置于两腿之间(4)用湿纸巾清洁双手。
(5)再用另一块湿纸巾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6)取出导尿管,近管尖位置以润滑剂充分润滑(7)用拇指和食指将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内,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少许使尿液能顺利流出(8)当尿液停止流出时,可用手轻按膀胱区,确定是否仍有残余尿液(9)将导尿管慢慢拉出。
如过程中仍有尿液流出时,应稍作停留,待无尿液流出时,再将导尿管完全拉出(10)用湿纸巾再次清洁尿道口、周围皮肤及双手(11)用冷开水冲洗尿管,储存于清洁容器中(12)整理物品,记录小便量4.对病人的操作进行评价。
间歇性导尿护理常规
间歇导尿的护理常规(一)解释行间歇导尿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间歇性导尿目的,以取得理解与配合。
(二)制定饮水计划:对进行间歇性导尿的患者,每日液体量应限制在1500ml至2000ml以内,并要求能够逐步做到均匀摄入,即每小时在125ml左右,并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具体方案为:①早、中、晚各400ml ,可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200ml,晚8点到次日晨6点,不再饮水。
②每2小时饮水250ml,饮水量在1500ml至2000ml以内,可根据病人的起床时间来安排饮水计划。
晚8点到次日晨6点,不再饮水。
(三)间歇性导尿法:每4-6h为病人导尿一次,保持膀胱容量在500ml以下,配合限制饮水量,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残余尿小于或等于100ml即可停止导尿。
制定间歇性导尿术的导尿次数:每隔4-6h一次,每日不宜超过6次,如尿量过多,要严格限制进水量。
(四)导尿次数根据自行排尿、残余尿的量而决定。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100ml以上,残余尿量300ml以下时,每6h导尿一次;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以上,残余尿量200ml以下时,每8h导尿一次;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或为膀胱容量20%以下时,即膀胱功能达到平衡后,方可停止导尿。
对膀胱逼尿肌无力,残余尿量持续保持在100ml以上或更多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间歇性导尿术,则要耐心教会家属或患者本人间歇性自主导尿术,并结合不同的具体情况,协助患者及家属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使用方法,以便出院后能继续长期施行间歇性导尿,并定期复查。
(五)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测量前嘱患者饮水300-500ml,待膀胱充盈后患者取坐位,采用膀胱训练方法诱导自行排尿后,记录排出量。
排尿后立即导尿,测量并记录膀胱内残余尿量。
(六)膀胱功能训练法:1.耻骨上区轻叩法:患者用手指轻叩耻骨上区,引起逼尿肌收缩而不伴尿道括约肌同时收缩,即可产生排尿。
2.屏气法: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4次延长屏气增加腹压的时间,作一次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向下用力作排便动作。
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及评价方法
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及评价方法英文回答: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also known as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zation or ISC, is a procedure used to empty the bladder when a person is unable to do so on their own. It involves the insertion of a catheter into the urethra to drain the urine from the bladder.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s commonly used byindividuals with conditions such as spinal cord injuries, multiple sclerosis, or urinary retention.The procedure of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typical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1. Preparation: Before starting the procedure, it is important to gather all the necessary supplies, including a sterile catheter, lubricant, clean gloves, and a container to collect the urine. Wash your hands thoroughly with soap and water.2. Positioning: Find a comfortable and private location to perform the procedure. You can sit on a toilet or on a chair with a towel or absorbent pad underneath you.3. Lubrication: Apply a water-based lubricant to thetip of the catheter to facilitate insertion. This helps reduce discomfort and potential injury to the urethra.4. Insertion: Gently insert the catheter into the urethra. Advance it slowly until urine starts to flow. Be careful not to force the catheter or cause any pain. If you encounter resistance, take a deep breath and try to relax before attempting again.5. Drainage: Allow the urine to flow into thecollection container. You may need to gently maneuver the catheter to ensure complete drainage. Once the urine stops flowing, slowly remove the catheter.6. Hygiene: Clean the catheter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with mild soap and water. Rinse thoroughly and pat dry.7. Disposal: Dispose of the used catheter and gloves ina proper waste container. Wash your hands again with soap and water.Evaluation of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can be done based on several factors:1. Comfort: The procedure should be as comfortable as possible for the individual. The use of a lubricant and gentle insertion technique can help minimize discomfort.2. Effectiveness: The ability to completely empty the bladder is a key factor in evaluating the success of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f residual urine remains in the bladder after the procedure, it may indicate the need for further adjustments or medical intervention.3. Safety: The procedure should be performed with proper hygiene practices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infection or injury. Regular monitoring for any sign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sessential.4. Independence: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s often used as a self-care technique,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manage their bladder function independently. The evaluation should consider the level of independence achieved and the individual's ability to perform the procedure correctly.中文回答:间歇性导尿,也称为间歇性自导尿或ISC,是一种用于排空膀胱的程序,当一个人无法自行排尿时使用。
间歇导尿护理措施
间歇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措施,用于治疗各种泌尿系统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间歇导尿护理措施:
1.保持导尿管通畅:导尿管应该保持通畅,以确保尿液能够自由地流出。
如果导尿管被堵塞,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清洁液体进行冲洗。
2.定时更换导尿袋:导尿袋应该定时更换,以避免污染和感染。
一般建议每4-6小时更换一次。
3.保持导尿袋清洁:每次更换导尿袋时,应该彻底清洁导尿袋和周围区域,以避免感染。
4.监测尿液颜色和量:监测尿液的颜色和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如果尿液颜色异常或量过多或过少,应及时通知医生。
5.保持导尿管位置正确:导尿管应该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以避免疼痛和不适感。
如果患者感到不适,应该及时通知医生。
6.给予适当的营养和水分:患者应该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导尿的有效性。
7.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以避免感染和感染的扩散。
总之,间歇导尿是一项需要细心护理的医疗护理措施,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并进行适当的护理和清洁。
间歇导尿注意事项
间歇导尿注意事项
间歇导尿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尿潴留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方法。
在进行间歇导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保持导尿器的清洁。
在每次进行间歇导尿前,要认真清洗导尿器,尽量使用消毒液清洗,以防细菌感染。
同时,要定期更换导尿器,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支导尿器。
其次,要正确的操作导尿器。
在进行间歇导尿时,要确保导尿器的插入角度正确,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伤尿道。
同时,要确保导尿器插入的位置正确,不要插入过深或过浅,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操作时需要轻柔,尽量避免使用力过大。
再次,要注意尿液的颜色和质地。
在进行间歇导尿后,要仔细观察尿液的颜色和质地,如果发现尿液出现混浊、异味、血尿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另外,要保持导尿部位的清洁。
在进行间歇导尿后,要注意清洁尿道口和周围皮肤,用清水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进行清洁,以防感染。
同时要保持导尿部位的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细菌滋生。
最后,要定期复查并咨询医生。
进行间歇导尿后,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尿液常规、尿培养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导尿效果。
同时,遇到问题要及时咨询医生,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总之,进行间歇导尿时,要保持导尿器的清洁,正确操作导尿器,注意尿液的变化,保持导尿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并定期复查和咨询医生。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间歇导尿的效果,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于间歇性清洁导尿护理指引
关于间歇性清洁导尿护理指引间歇性清洁导尿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适用于不能自主排尿或需要定期排空膀胱的患者。
这种导尿方法相比长期留置导尿更加安全,降低了尿路感染的风险。
在进行间歇性清洁导尿护理时,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护理指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一、适应症间歇性清洁导尿适用于以下患者:(1)泌尿系统疾病或功能障碍导致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2)行手术或生产等需要暂时排空膀胱的患者;(3)有尿路感染或结石等情况需要经常排尿的患者。
二、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患者准备:告知患者关于操作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保护患者的隐私。
(2)护士准备:洗手并佩戴干净的手套,准备好所需的消毒用品和导尿器。
2.操作过程(1)洗手消毒:护士首先要彻底洗手,并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手部进行消毒。
用具准备:打开包装好的导尿器,确保导尿器的尖端完好无损,不得有松动或缺陷。
(2)排尿准备:为患者准备好随手擦拭尿道的纸巾或湿巾,以备用。
(3)清洁尿道口:用湿棉球或湿纱布蘸取适量的生理盐水或消毒液,从前向后轻轻擦拭患者的尿道口,以保持尿道口清洁。
3.导尿操作:(1)护士用非主手握住导尿器,用主手将患者的阴茎(男性)或外阴(女性)稍稍抬起,用非主手将导尿器的尖端缓慢插入尿道,插入深度为约5-7cm (男性)或3-5cm(女性)。
(2)在导尿器插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不适或疼痛,护士应当提前告知患者,并尽量缩短插入时间。
(3)如果出现难以插入或阻力大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避免造成尿道损伤。
(4)确保导尿器进入膀胱后,用一个容器收集排出的尿液。
通常,间歇性清洁导尿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护士需要保持耐心。
4.拔除导尿器:(1)等待尿液排空后,缓慢拔出导尿器,用纸巾或湿巾擦拭尿道口,再提醒患者注意后续的排尿情况。
(2)在拔除导尿器后,观察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和排尿感觉,确保排尿通畅。
5.后续护理:(1)导尿后,帮助患者更换干净的尿布或衣物,并清洁患者的外生殖器区域。
间歇性导尿护理常规
间歇性导尿护理常规间歇性导尿是指通过引导导尿管,定时定量的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出来。
这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治疗或管理膀胱控制问题的患者。
本文将介绍间歇性导尿的护理常规,包括患者评估、卫生操作、设备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膀胱容量、尿液颜色和气味、膀胱感觉和尿失禁等情况。
此外,还要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
接下来,进行卫生操作。
护士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和隔离衣。
同时,将患者的下身裸露,并用温水和无味洗涤剂清洗患者的会阴部,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然后,准备好所需要的设备。
包括一根插入输尿管的导尿管、无菌生理盐水或适量的灭菌润滑剂、一些干净的纸巾和手套。
开始操作前,先说明操作目的和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获得患者的同意后,让患者取卧位,将膀胱区域暴露并做好隔离。
操作步骤如下:1.洗手,戴上手套。
2.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润滑剂涂抹导尿管的末端。
3.轻轻向上提起患者的会阴,插入导尿管,直到尿液开始排出。
尿液排出后,将导尿管向下推进1-2厘米,以确保导尿管的良好位置。
4.将尿液收集在下面的容器中,并暂时停止导尿管中尿液的流动。
5.倒掉尿液,并记录尿液的量和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气味。
6.拔出导尿管,将会阴擦干,并让患者恢复舒适和尊严。
7.记录尿液量、颜色、气味以及任何不适感。
在操作过程中1.操作过程要注意尽量减少疼痛和不适感,维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2.操作前后要进行适当的手卫生,并正确消毒使用的设备。
3.导尿管在插入时要小心,避免刺伤患者的尿道黏膜。
4.导尿管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产生感染和尿道损伤的风险。
5.每次操作后要记录尿液的量和质量,并观察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和反应。
总结来说,间歇性导尿的护理常规包括患者评估、卫生操作、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并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间歇导尿实施方案
间歇导尿实施方案间歇导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排空膀胱中残余的尿液。
这项操作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患有膀胱功能障碍或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在实施间歇导尿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进行间歇导尿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设备。
这包括导尿管、消毒液、无菌手套、无菌纱布等。
确保所有器材都是无菌的,以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接着,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穿戴无菌手套等。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实施间歇导尿时,需要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通常是仰卧位。
在进行导尿前,要先进行外阴部的清洁,使用消毒液擦拭外阴部,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然后,将导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直至尿液开始流出。
在插入导尿管时,要轻柔并避免过度刺激,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当尿液开始流出时,要确保导尿管的位置正确,并且尿液顺畅排出。
在导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当尿液排空后,要轻轻拔出导尿管,并丢弃使用过的器材。
在操作结束后,要再次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手和清洁工作台等。
需要注意的是,间歇导尿是一项医疗操作,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自行进行间歇导尿是不安全的,容易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总之,间歇导尿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来说是必要的。
在实施间歇导尿时,我们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和个人卫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所述的间歇导尿实施方案能够为临床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间歇导尿饮水食措施
间歇导尿饮水食措施摘要间歇导尿饮水食措施是一种用于管理尿液排泄的方法,通常应用于无法正常排尿的病患。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水平衡,减少尿液积聚的风险,并减轻尿液相关的不适症状。
本文将介绍间歇导尿饮水食措施的目的、步骤以及使用的常见设备,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实施该措施。
引言间歇导尿饮水食措施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法,适用于无法正常排尿的患者。
这些患者可能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尿道梗阻或其他原因而无法自主排尿。
通过间断地导尿和控制患者的饮水食物摄入量,可以帮助管理尿液排泄,预防尿液积聚以及相关的并发症。
目的间歇导尿饮水食措施的主要目的是管理患者的尿液排泄,并维持水平衡。
通过控制尿液排泄的时间和量,可以减少尿液积聚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这种措施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监测患者的尿液输出量,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步骤第一步:评估患者的尿液状况和相关因素在实施间歇导尿饮水食措施之前,必须对患者的尿液状况进行评估。
这包括尿液的颜色、量和任何异常的气味。
此外,还应评估患者的饮水和食物摄入量,以便制定合适的措施。
第二步:制定间歇导尿和饮水食控制计划根据患者的尿液状况和相关因素,制定一个合适的间歇导尿和饮水食控制计划。
这包括确定间断导尿的时间和量,以及控制饮水和食物摄入量的方法。
第三步:实施间歇导尿和饮水食控制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实施间歇导尿和饮水食控制措施。
这可以通过使用导尿管进行间断导尿,并且根据计划监控患者的饮水和食物摄入量来完成。
第四步:监测尿液输出量和患者的舒适度在间歇导尿饮水食控制措施实施期间,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尿液输出量并评估患者的舒适度。
如果患者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或尿液积聚的迹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重新评估计划的有效性。
常见设备实施间歇导尿饮水食控制措施通常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设备,包括:1.导尿管:用于进行间歇导尿。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导尿管。
2.尿袋:用于收集患者排出的尿液。
间歇性导尿饮水计划
间歇性导尿饮水计划
间歇性导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在老年人中。
它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前列腺增生、膀胱肌肉失去弹性等。
导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饮水计划对于管理间歇性导尿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导尿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
患者应当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导尿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
饮水的时间和量都需要有规律,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也不要在睡前过多饮水,以免导致夜间频繁起夜。
适量的饮水可以帮助保持膀胱的正常功能,但是过量的饮水会增加膀胱负担,加重导尿症状。
在制定饮水计划的过程中,患者应当注意饮水的种类。
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和酒精饮品,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刺激膀胱,加重导尿症状。
相反,多饮用水果汁、淡盐水等对膀胱的刺激较小,有助于保持膀胱的正常功能。
此外,饮水计划的执行也需要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患者应当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大量饮水,而是要根据预
定的时间和量来饮水。
同时,患者应当注意饮水的速度,不要一饮而尽,而是要慢慢地小口小口地喝,以减少对膀胱的刺激。
最后,患者在制定饮水计划的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自己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根据实际情况,医生可能会对饮水计划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总之,制定科学合理的间歇性导尿饮水计划对于管理导尿症状至关重要。
患者应当了解导尿的原因,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饮水计划,注意饮水的时间、量和种类,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间歇性导尿的注意事项
间歇性导尿的注意事项间歇性导尿是指由于脑神经功能障碍或膀胱肌肉控制异常导致的尿液无法正常排泄的病症。
患有间歇性导尿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排尿:患有间歇性导尿的患者不能依赖自身感觉来控制排尿,因此需要定期排尿,通常每3-4小时一次,以避免尿液滞留过久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和感染等问题。
2. 行为训练:患有间歇性导尿的患者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来改善膀胱控制能力。
可以尝试将排尿时间逐渐延长,逐渐增加排尿间隔,同时注意训练膀胱控制肌肉等。
3.保持良好卫生:患有间歇性导尿容易导致尿液滞留和感染,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每次排尿后要及时清洁外阴部,避免尿液残留,同时勤换内裤和卫生巾,保持外阴干燥。
4.注意饮食:饮食对患有间歇性导尿的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避免过多喝水,尤其是晚间睡前,在晚餐后适量控制饮水量,以免增加夜间起夜的次数。
5.注意药物的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膀胱控制能力,因此患有间歇性导尿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
在使用药物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副作用对导尿控制产生不良影响。
6. 定期体检:患有间歇性导尿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了解尿液排泄情况和膀胱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7.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尿液外泄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可以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尿布或盆,保持床铺和衣物的干燥,减少尴尬和不便。
综上所述,患有间歇性导尿的患者需要定期排尿,进行行为训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控制饮食,注意药物使用,定期体检以及采取防护措施。
这些注意事项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导尿问题,减轻症状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还应该与医生保持联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指导。
间歇性导尿
代偿性排尿训练
Crede手法: 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 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 ,逐渐施力向内下方压,也可用拳 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 加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用暴力 和耻骨上直接加压。过高的膀胱压 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 脏。
代偿性排尿训练
Valsalva法: 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 身体前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 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和骨盆底部 ,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 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 压力。
导尿管生理盐水冲洗即可, 并不增加感染 发生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禁忌证
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 以及尿道内压 疮。
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接受大量输液。 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有显著出血倾向。 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注意点
仔细观察尿液 定时导尿 挤压得法 导尿彻底 消毒操作
菌尿
常见的问题, 尤其是脊髓损伤后长期 使用间歇导尿患者。
✓ 严重感染时不做 ✓ 测压前的超声准备,有无结石,尿路不
通,个别病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 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发热、出血、感染 ✓ 签知情同意书
膀胱容积及排尿
水出入量的控制训练
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制度是各种膀胱训 练的基础措施。
膀胱安全生理容量400 ~500ml, 每次饮水量以 450~500 ml为宜, 以使其后排尿时的膀胱容量 达到400 ml左右。每日总尿量1000 ml左右。
适应证
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 残余尿>80~100 ml)的上运动神经 源综合症或其他神经瘫痪的患者。
神志清楚并主动配合。
注意事项
开始训练时必须加强膀胱残余尿量的监 测, 避免发生尿潴留。
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及评价方法
间歇性导尿操作流程及评价方法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s a common medical procedure used to empty the bladder when a person is unable to do so on their own. This procedure involves inserting a flexible tube called a catheter into the urethra to drain the urine from the bladder.间歇性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在一个人无法自行排尿时排空膀胱。
该程序涉及将一个名为导尿管的柔韧管道插入尿道,以排空膀胱中的尿液。
The process of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nvolves several steps. First, the person performing the catheterization should wash their hands thoroughly with soap and water. Then, the catheter should be lubricated with a water-soluble jelly to ease insertion. After that, the catheter is gently inserted into the urethra until urine starts to flow. Once the bladder is empty, the catheter is removed, and the process is repeated as necessary throughout the day.间歇性导尿的过程涉及几个步骤。
首先,进行导尿的人应该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
间歇性导尿技术及操作步骤PPT课件
禁忌症
尿道狭窄或梗 阻
尿道感染或炎 症
尿道损伤或出 血
尿道肿瘤或结 石
尿道畸形或发 育异常
严重精神疾病 或认知障碍
严重心肺功能 不全或高血压
严重肾功能不 全或肾衰竭
严重糖尿病或 血糖控制不佳
严重过敏体质 或药物过敏
孕妇或哺乳期 妇女
近期接受过手 术或放化疗的
患者
操作步骤
准备阶段
01
洗手:洗手 并擦干,保 持双手清洁
尿液颜色和量是否正常, 03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预防感染:保持导尿管
02 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感
染
定期更换导尿管:根据
04 医生建议定期更换导尿
管,保持导尿管清洁
注意事项
导尿管选择
01
导尿管的材质: 选择柔软、光 滑、无菌的导 尿管
02
导尿管的尺寸: 根据患者的性 别、年龄、体 重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导尿管 尺寸
缓解症状。
患者B,女性, 50岁,因尿道狭 窄导致排尿困难, 采用间歇性导尿 技术,成功解决
排尿问题。
患者C,男性, 70岁,因脊髓损 伤导致排尿困难, 采用间歇性导尿 技术,成功恢复
排尿功能。
患者D,女性, 45岁,因膀胱结 石导致排尿困难, 采用间歇性导尿 技术,成功排出
结石。
失败案例
01
操作不当:未按照正 确的操作步骤进行
04
技术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导尿管、消毒、插入 导尿管、固定导尿管、排尿、拔出导尿管等。
适应症
尿潴留:膀胱内尿 液无法正常排出,
导致膀胱胀满
尿失禁:无法控制 排尿,导致尿液不
自主地流出
尿路感染:尿道、 膀胱或肾脏感染, 导致尿液排出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导尿全程润滑
安全
降低尿路感染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方便
PVC材料,质地稍硬,易于自我操作, 方便携带;导尿管软硬度可通过水温 调节;尖头型,特别适合前列腺肥大 等尿道狭窄的病人
谢谢聆听
清洁间歇自行导尿 在清洁条件下进行间歇导尿,适
用于社区、家庭,由患者本人或照顾者 执行。
间歇性导尿的目的
目的
避免泌尿道感染或结石 防止产生膀胱挛缩 重新训练反射性排尿 维护肾脏功能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适合间歇导尿者
1.尿潴留 2.神经原性膀胱造成尿潴留 3.膀胱肌肉收缩力不足(如:糖尿病患
间歇导尿次数
导尿前先行诱尿,根据残余尿量调整间 导时间:
1、残余尿量达300ml时,每6小时导尿1次。 2、残余尿量达200ml时,可每8小时导尿1
次。 3、残余尿量100ml-200ml时,可每日导尿
1-2次。 残余尿量减少,可逐渐延长时问每6、8、
12、24、48、72小时一次。
者) 4.膀胱出口阻塞 5.手术后暂时性膀胱机能障碍 6.非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失调,如妇科手
术的女性病人,或尿液无法完全排空 用于诊断过程:尿液检测,取尿液
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①减少残余尿量, 预防泌尿系感染。 ②预防过高的膀胱内压的逆行感染
间歇性导尿能使膀胱有周期性的扩张与 排空,得以维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促使 膀胱功能恢复,并使膀胱内粘膜有充足血运, 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的机率
注意事项
1、每四小时导尿前,膀胱内的尿量需 达350㏄-400㏄,故教导病患每四小 时饮水100㏄(包括汤及稀饭含水 量),但可依照当时天气热、出汗多 而略为增加,保持总量不变。
2、饮水量的调整:每小时的尿量超过 500㏄时,应减少饮水量,若每小时 的尿量少于300㏄时,则增加饮水量。
注意事项
3、每日需评估出入量,记录摄食量及排尿量, 包括夜尿(10PM-6AM)的总量,以作为调整 导尿时间的参考,依据患者余尿量再调整导尿 的次数
4.打开导尿管 胶套 ,往 胶套内加满 温开水,贴 在床边。
5. 再用一块 纱布蘸满洗 必泰 清洁 尿道口及其 周围之皮肤。
6.用手拿起导 尿管(距离 管尖约四寸)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7.用拇指及食指将 导尿 管轻轻插入尿道内,见 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
少许。 8.当尿液流停止时,可 用手轻按膀胱,确定是
间导尿管
用物准备
1.专用间歇导尿管(成人通常用No.10-12) 2.洗手液 3.洗必泰消毒液 4.纱布 5.开水 6.量杯或有刻度尿壶 7.污物袋
操作步骤
1、准备环境,保护私 隐,调整充足之光线。
2、用流水及洗手液清 洁双手及抺干
3、适当体位,通常为 半坐卧或坐卧,除下 裤子,将两腿分开将 量杯放于两腿之间。
间歇性导尿新进展—QOL
1997版世界卫生组织简明生 活质量问卷(WHOQOL - BREF)
心理领域
生理领域
独立领域
社会环境
推荐应用间歇性导尿术理由
改善逼尿肌—括约肌失调
降低尿路感染
解除大量残余尿
优势
改善患者尿潴留
缓解膀胱排空压力过高
输尿管返流肾积水
康乐保“润士”间歇性导尿管
亲水性润滑涂层,
停止指征
膀胱容量不少于200ml。
尿液自排量与残余尿量之比为3:1 :平衡 膀胱
连续七天余尿量小余100ml 。
无泌尿系统病理变化 。
间歇导尿饮水要求
按计划饮水: 1、每日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2000ml以内, 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胱过度 充盈。
2、限制入液量,早、中、晚各400ml,可 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各200ml, 晚8点到次日晨6点,尽量不饮水。
实践证明
• 痛苦少,感染少 • 自动排尿快,易接受 • 早期出院,生活质量提高
概念
不将导尿管长期插入病人体内,经过 尿道将间歇性导尿管插入病人膀胱内, 在完成导尿工作后立刻拔出导尿管
执行者: 护士、照顾者、患者自己,配合饮
水计划。
分类
无菌间歇导尿 在相对无菌的状态下进行间歇导
尿,适用于在医院内执行。
间歇性导尿的管理
导尿概述
导尿术
间歇性导尿
留置性导尿
留置导尿的缺点
• 感染和并发症增加 • 膀胱容量减少 • 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增加
间歇导尿优点
• 感染和并发症减少 • 膀胱容量增加或恢复正常 • 残余尿减少 • 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减轻
间歇导尿的顾虑和担心
• 反复插:感染 水肿
痛苦 出血
• 实施难:护士 家属 患者
4、配合药物使用
5、若患者尿液自解量比例为3:1,或残余尿量 <100ml,且无泌尿系统病理变化时,则可断 定间歇性导尿已成功
6、每日确实记录摄食量及排尿量,包括夜尿 (10PM~6AM)的总量,以作为调整导尿时间的 参考
禁忌症
1、不能自行导尿、照顾者不能协助导尿者; 2、不能配合计划导尿者; 3、尿道生理解剖异常,如尿道狭窄,尿路梗阻 和膀胱颈梗阻; 4、可疑的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 5、膀胱容量小于200ml,膀胱内压力高至一定 程度,安全容量很小的时候 ; 6、严重的尿失禁 7、每天摄入大量液体无法控制者 8、阴茎异常勃起 9、经过治疗仍有膀胱自主神经异常反射者 10、下列情况需慎用: 前列腺、膀胱颈或尿道 手术后,装有尿道支架或人工假体。另外,医务 人员导尿时还应特别注意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
否仍有尿液流出。 9.如无尿液再流出时, 将导尿管完全拉出。
10. 记录自排尿量和残 余尿量。
病人自行到尿频操作步骤
1.准备环境,隐私 保护,调整充足 之光线。
2.预备体位,将量 杯及镜子放于两 腿之间。
3.用拇指及食指将 导尿管轻轻插入 尿道内。
4.其余同男性病人。
间歇性导尿新进展
间歇性导尿的护理方式在西方发 达国家已广为采用,我国则由于 医护人员与患者认识不足等原 因还未常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