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 彰显德育特色
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这两个概念涵盖了教育的本质和方向。
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已成为当前教育事业的必然趋势。
核心素养不仅是21世纪的关键能力,更是人生的必备素质。
它包含了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信息素养和生命素养。
这些能力不仅仅是必备的职业技能,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之一。
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情感和意志素质,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目标。
对于当今社会而言,立德树人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抵御各种负面诱惑和压力的同时,具备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需要从课程、教学、评价和实践等方面入手。
首先,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教学要注重价值观教育和人文关怀,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学生作业演讲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再次,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实践要注重学生的综合体验和动手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校外实践等多种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和立德树人目标。
例如,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进行读书笔记和讲解,借此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
开展音乐、美术等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总之,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作者:罗玉芳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0年第07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和品德养成的重要基石,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落地生根,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教学快乐,彰显学科教学的特色与魅力。
一、课堂正在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培育”将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本质追求。
教育的最大价值不在于知识的教育,而是价值观的引领,教师都能够寓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于知识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认同、科学的理性精神和积极的公共参与意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入耳、入脑、践行。
二、以“生活”为经,回归本真《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学生生活表述过于笼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实践。
纵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我们认为,学生生活可以具体化为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等的生活,这是一个同心圆。
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具有课程建构意义的教学主题。
比如讲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中的“关心国家发展”这一课时,我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政。
比如“中美贸易战”,美国打着中美贸易严重失衡的旗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税。
对此,中国也不甘示弱,对美国大豆、汽车等一百零六项产品加征关税。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中美贸易战中的加征关税行为进行解读,既要要引导学生解读加征关税对国家层面的影响,也要引导学生解读加征关税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有学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会产生“蝴蝶效应”的影响;有学生认为,贸易战会两败俱伤,中国有损失,美国也有损失;有学生认为,在贸易中,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有学生认为,合作是由于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绝不让步;有学生认为,对美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势必会导致国内部分产品涨价。
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近年来,教育界不断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学校的制度建设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从师生的互动交流到校园文化的塑造,都需要彰显核心素养理念,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本文将分析如何在教育中彰显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一、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具体包括:文化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实践素养、情感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等。
这些素养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彰显核心素养理念,就是要明确这些素养的内涵,将其融入教育的全过程。
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所了解,并能够辨析、批判和创新。
这就要求学校注重对国学经典和世界文明的传承,开设相关的文化课程和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综合性的文化素养。
思维素养是指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合作性思维等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素养是指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当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创新素养、实践素养、情感素养和身心健康素养等也是彰显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内容。
只有学校在教育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搭建课程平台,传递核心素养理念为了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学校要搭建起课程平台,使之成为传递核心素养理念的主要途径。
具体来说,要从课程设置、教材编选、教学设计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核心素养理念的贯穿。
要注重课程设置,科学确定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空间。
学校可以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被提出。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系列基本素养,包括智力素养、身心素养、创新素养、审美素养、健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是培养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色花”是指学生个性特色的评价标准,包括红色(性情)、黄色(兴趣)和蓝色(态度)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们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在德育评价实践中,将“三色花”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红色(性情)方面的评价。
红色代表学生的性情特点,包括性格、情感、情绪等。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红色可以与身心素养、人文素养等相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和富有情感的班集体,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身心素养。
黄色(兴趣)方面的评价。
黄色代表学生的兴趣特点,包括兴趣爱好、特长、特性等。
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黄色可以与审美素养、创新素养等结合。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素养。
在“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中,不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更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为学生量身定做培养方案,为学生成才之路指明方向。
通过对学生的性情、兴趣和态度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落实核心素养 构建德育框架
落实核心素养构建德育框架“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素养。
因此,学校要立足核心素养,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为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从容的面对各种未知与挑战。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是借助学校这个教育平台来习得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而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校依此所形成了“改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增强综合能力,用核心素养引领德育建设”的“三阶段”教学理念”之所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是因为如下几点。
一、改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核心素养。
教师的责任是使每位学生的个性都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即“因材施教”,让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教师也要志存高远,有长远的目光,才能引领学生有更高的追求目标。
二、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把核心素养贯彻到教育教学中,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的育人功能。
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人格,让学习者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三、增强综合能力,用核心素养引领德育建设。
学校是教导学生做人的“小型社会”,学校要教导学生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面我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一下。
一、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同于学生,这是由教师自身的专业特质和规律决定的。
第一、教师的核心素养首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上。
我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1)职业理解与认识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2)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真心关爱学生;(3)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因材施教。
核心素养德育个人工作计划5篇
核心素养德育个人工作计划5篇核心素养德育工作计划1本学年,我校德育处坚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深化精细化管理为杠杆,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更新德育观念,进行德育常规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运作机制的创新。
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德育管理工作层次及水平,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
一、工作目标:本学期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进一步好转,抓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抓好班级常规、突出德育工作重点、攻克德育工作难点,结合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认真讨论、组织好主题班会,做好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1.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建好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队伍,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德育处全体人员做到分工明确,工作到人,责任到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尽心尽职做好每一项工作;加强团结协作,倡导奉献精神;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加强理论学习,维护学生权益;确立服务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理论学习,强化班主任的岗位职责,要求班主任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及时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
科学评价和量化班主任工作,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会、团支委干部的培养力度,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强化年级组管理功能各年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由年级级长组织各年级组老师实施各种教育活动,督促并落实班主任管理工作,做到年级组工作的自主性、创造性、相对独立性的开展各种教育管理工作,召开班主任工作周例会、传达学校工作要求,解决年级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加强各年级组教师凝聚力,发扬团队精神,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突出历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突出历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教育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历史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培养历史情感、树立历史眼光,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人文素养、历史价值素养等,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领悟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世界观,从而为其立德树人奠定基础。
在实施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如何突出历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突出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文化素养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性格和历史情感的重要方面,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国家观、世界观的前提。
在教学中,应该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多姿多彩,领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从中自觉汲取养分、增强历史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事件、历史文化景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之心,形成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让学生学会感悟历史、喜爱历史、尊重历史,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历史文化素养的学生。
历史人文素养是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重要方面。
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传承、文明发展,并能够通过学习历史,去认知世界、认识人生,形成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情感。
要突出历史人文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
一是通过历史故事、名人事迹、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历史人文的价值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对历史人文的尊重和理解。
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贞操、忠诚、奉献精神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精神对于塑造个人品格的重要性,形成对历史人文的深刻认识。
二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历史遗址,通过亲身感受历史文化传承和历史人文价值,形成对历史人文的情感认知。
立德启智 立趣怡情: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
立德启智立趣怡情: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1. 引言1.1 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无疑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素养在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核心素养包括了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维度的素养,这些都是构成一个完整道德人格所必备的要素。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始逐渐成熟,正是最适合培养其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的时期。
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
核心素养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成长至关重要。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意志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核心素养教育,可以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理性、成熟,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道德选择和社会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方面,它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在德育教育中实现立德启智、立趣怡情的目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德育渗透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渗透,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
德育渗透的意义在于通过全面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质。
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德育渗透,学校可以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实践证明,德育渗透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核心素养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核心素养是德育的灵魂
核心素养是德育的灵魂作者:郑春红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8期摘要:能够适应自身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就是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核心素养是德育的灵魂。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德育;关系能够适应自身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就是学生的发展核心素质。
而学生核心素养被界定为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为内涵的文化基础,以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为内涵的自主发展和以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内涵的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下又被细分为18个基本要点(图1)。
这让我自然联想到“三好学生”、“五讲四美三热爱”、“四有新人”、“综合素质”等同类概念,也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学生德育发展的基本轨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向微观由抽象向具体,由重视个体成功向重视社会责任,由静止评定向动态评价,这是一个逐步走向科学化、全面化、客观化、人文化的发展历程。
而如今高居教育热词榜之首的“核心素养”则是适应个体发展、时代进步和社会繁荣的要求而孕育的最具生命力的德育胚芽。
一、“文化基础”近似于“学习好”、“语言美”、“有文化”、“学习能力”等历史词汇,但本质迥异。
“文化基础”的内涵由以“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为基本要点的“人文底蕴”和以“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为基本要点的“科学精神”两部分组成。
显然,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它灌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文积淀”是对源远流长、博大厚重的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人文情怀”是对人的灵魂、精神世界的观照和关注,其本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者,仁也!亲亲为大。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是对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的时代化继承;“审美情趣”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生命的珍爱与敬畏,是对美的着意发现与创造。
可见:雄厚的文化基础,对于一个学生,它比物质的充裕更显得重要和关键,它是人的精神营养的源泉,拥有雄厚的文化基础的学生自然会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身一样永远闪耀人性光辉,放射智慧的光芒。
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结合的途径探究
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结合的途径探究一、引言德育工作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德育工作和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结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校在实践中寻找有效的结合途径。
二、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联系1. 创设多元化的德育平台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创设丰富多样的德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比如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还应该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结合的重要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综合性的项目课程,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
3. 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以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珍惜学习机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比如通过德育主题演讲比赛、读书活动、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德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遵从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
4. 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应该对学生的课程进行整合,创设一些跨学科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全面发展。
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使课程和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5.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领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德育中认识“核心素养”
优化德育环境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品德发展。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注重德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课程质量,促进学生德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完善德育制度
制定德育大纲,明确德育目标和内容。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课程质量。 建立德育评价体系,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德育核心素养强 调的是学生的道 德品质、个人修 养和社会责任感 等方面的综合素 养。
德育核心素养是 学生在德育方面 的核心能力,包 括道德判断、道 德行为、道德情 感等方面的能力。
德育核心素养的 培养需要学校、 家庭、社会等多 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教育实践、 文化熏陶等多种 途径来实现。
德育核心素养的特点
家庭教育: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家庭活动: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和互 助精神。
家庭规矩:建立家庭规矩,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在社会中的实践
德育核心素养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 德育核心素养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德育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德育核心素养在社会组织中的实践
加强德育评价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完善德育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创新德育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全面了解学生 的德育状况。
加强德育评价的反馈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
核心素养下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
核心素养下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摘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部事物尚未形成成熟的认知,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这也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疏通情感、发展人格品性,需要教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初中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和调整,纠正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偏离问题,让学生通过德育学习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本文将主要探讨核心素养角度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德育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德育;教育优化引言在开展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优化德育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但是,单纯依靠应试教育是难以培养出一个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的人才,在这其中正确的做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概述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开展教育,指的是学生要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可以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
具体来看,培养核心素养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既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也能够实现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领域。
核心素养的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境中,核心素养的训练也是不同的,教师要能够将核心素养教育和初中德育教育的实际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案设计上,将核心素养教育融于细节,从而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角度下初中德育教育的原则(一)德育教育要注重整体性德育影响的是学生全方面,因此教师要避免德育教育和家庭、社会的割裂。
以“育人”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整体性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德育教育要有层次性核心素养培养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坚定思想方向,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各个阶段教育的紧密衔接。
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结合的途径探究
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有效结合的途径探究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修炼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人格。
而学生核心素养是指一类重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思维素养、学科素养、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等,它是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成功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探究如何有效结合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一、建立多元的文化教育氛围学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而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的。
学校应该创造多元的文化教育氛围,包括图书馆、文艺社团、科学实验室、体育馆、自然生态园等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与多样性,激发学生自学、自觉的兴趣,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
二、将德育融入课程教学德育与学科教学要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和方式来实施教育教学。
教师可以从语言、事例、讨论等方面将德育元素渗透到课堂中,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历史名人的高尚品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作文、朗读、演讲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对家族、社会和国家的认识,增强他们对他人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来推广社会责任教育,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体验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鼓励学生参与团组织活动团组织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团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讲座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如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团组织活动,以激发学生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锤炼自身的素养。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通过建立多元的文化教育氛围,将德育融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参与团组织活动等途径实现。
培育政治核心素养,发挥高中政治课堂德育功能
培育政治核心素养,发挥高中政治课堂德育功能发布时间:2023-06-21T08:22:10.2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0期作者:马文中[导读] 高中政治十分复杂,其内容会对学生一生产生影响,因此,道德教育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高中政治的内容中。
新疆乌鲁木齐市二十三中学830011摘要: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个体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才培养和评估的一个标准。
在这种社会潮流的影响下,教育事业改革也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与崇高的思想品德密不可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道德教育,而提高学生个人道德修养也是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政治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堂德育高中政治十分复杂,其内容会对学生一生产生影响,因此,道德教育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高中政治的内容中。
伴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正在不断地涌现出来,比如说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注重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高中政治教育要改变思维,寻找更多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围绕着培育政治核心素养发挥高中政治课堂德育功能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的具体方法进行阐述,以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的德育功能高中政治德育是指在高中政治教育中,通过对道德、法治、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全方面的人才。
其主要功能包括:1.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高中政治德育通过传授国家历史、社会文化等知识,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实践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在小学德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核心素养导向融入进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德育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德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实践素养、创新素养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包括: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合作共赢,团结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探索、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内容在小学德育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核心素养要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核心素养与德育教育内容相融合,使学生在德育教学中得到全面的素质提升。
具体包括:1. 人文素养: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感。
2. 科学素养:以体验式和实践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实践素养:开展各类手工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创新素养: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开展创新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5. 道德品质:通过生活中的点滴事例和课堂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德育教学评价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德育教学评价需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考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和素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包括:1. 综合型评价:将德育评价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小学品德课堂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教育PPT
为什么进行核心素养教育
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小学生个人 及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品德课 堂中落实核心
素养教育
如何在品德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 规律,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构建积极阳光的学习环境。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 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
如何在品德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小学品德课堂 中如何落实核
心素养教育 PPT
目录 为什么进行核心素养教育 如何在品德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小学品德课堂中如何支持核心素养教育
为什么进行核 心素养教育
为什么进行核心素养教育
核心素养是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 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核心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 综合素质,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 念。
品德教育课程应重视实践性和启发 性,注重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从生 活实际中引导小学生发掘核心引导小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人 物中发现真善美,从而真正理 解和领悟核心素养的内涵。
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责任 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推动核心素养教育在小学品 德课堂中的落实。
落实课外实践,注重实际行动 和实际成长,培养小学生实际 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多方位测评,及时发现和纠正 小学生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 进行培养和训练,推进核心素 养教育的深入开展。
小学品德课堂 中如何支持核
心素养教育
小学品德课堂中如何支持核心素养教育
小学品德课程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 要载体之一,通过品德教育课堂, 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导言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德育评价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将德育评价与核心素养视角结合起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就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进行探讨。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德育评价核心素养教育倡导学生发展多元智能,培养全面素养,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作、信息科技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德育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是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以情感、态度、行为为评价对象,以爱、善、美为评价标准,以师生互动为评价手段的全面评价模式。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德育评价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表现,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潜力。
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需要从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
二、实践探究: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的操作模式1.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2. 强化教师角色,提升评价水平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需要教师起到关键作用,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和综合素养。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评价水平,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
学校也可以建立教师评价团队,共同研究、交流评价经验,提升评价水平。
3. 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积极性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实践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积极性,引导学生注重全面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
在实践中,学校可以设立学生评价小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促使学生自我反思,提升自我发展意识。
三、实践成果与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小学“三色花”德育评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成果方面,学生的品德表现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培养和提升;问题方面,教师评价水平不够统一,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等。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丰富校园德育内涵创建全国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巡礼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丰富校园德育内涵创建全国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巡礼作者:朱萌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01期学校围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的办学理念,坚持“板桥文化”立校,“篮球特色”兴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大力开展素质教育“5+2”工程,不断丰富校园德育内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打造德育阵地,文体活动彰活力一年来,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走廊、楼道等宣传阵地开展德育宣传工作,围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做文明人”以及“继承和弘扬板桥文化”两大主题,设计每月一主题德育活动,并加以实施,长线规划德育模块,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进一步健全校园德育宣传工作制度,力求德育宣传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及时将德育工作上传学校网站与兴化教育网。
阳光三月,“大垛中心校首届板桥读书班”成立。
每周六、周日的读书班活动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时光,“教育大阅读”之花在校园内悄然绽放。
“春的旋律”诗歌朗诵声在校园内嘹亮起来,小学组《春》获得学区诵读比赛第一名,参加市诵读决赛获二等奖。
清明节,全校师生走进大垛镇烈士公墓,举行了“纪念大垛镇72烈士清明扫墓活动”,追忆了大垛镇72烈士的英雄事迹。
五月,孩子们的沙画比赛来了。
瞧,那一份份沙画作品是他们的名片。
六月,一年一度的“活力六月——升学杯篮球赛”开赛了,“健体、立德、益智”是我校的篮球理念,人人学会打篮球,班班建有篮球队,周周都有篮球赛在这里绝不是空话。
今年,在全市中小学篮球比赛中我校小学男子乙组获第一名,初中甲组获第三名。
此外,“六一”儿童节,孩子们的灿烂笑容仍在眼前,甜美歌声仍在耳边。
秋学期,“喜迎十九大,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中孩子们敞开歌喉,挥洒激情,以首首红歌抒发对党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十一月份,秋季运动会再次展现了孩子们顽强的意志、坚韧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广播操比赛队列整齐,孩子们动作有力、精神抖擞、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