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实施“禁酒令”之后的社会反响

——人情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整酒,土家族文化的一种,自古以来,土家族人民为了庆祝婚丧嫁娶而举办的集体活动。土家族在办理喜丧事情之前,先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然后告知亲友。待到整酒前三天,主事家会请邻里朋友到家帮忙准备整酒所用食材,整酒当天,亲友到临,并送上对主事家祝福以及些许财物。

不过,土家族文化的整酒,也就是一种人情文化。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研究背景

中国是个人情大国,以人情成事,又以人情败事。人情之于人性,就象丑女人脸上的脂粉之于脂粉下的丑陋嘴脸,有着天然的欲盖弥彰的功效。本来吗,人性多纯粹,西方人就少了这些虚假和客套,可是中国人偏偏要涂上一层脂粉,亲切地问一声“吃了没?”没吃你还当真管饭不成?人情的源头与周时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的家天下制有关,人情的泛滥实则是人性私的大暴炸。

人情,包括亲情、乡情等若干方面。他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纽带。在当今社会,人情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仍对社会关系的调节起着某些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情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于腐败的产生与蔓延,人情的消极作用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首先,人情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国倡导建立法制社会,而法制社会建设的最大敌人就是人情。一个西方人出了什么事情,他首先会说:“请找我的律师。”而一个中国人出了事,他则会首先说:“找一找,看有没有关系。”这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找律师的结果是按法律“公事公办”,因为他们都觉得法律值得信赖,可以依靠;找关系的结果则是“私结私了”,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又暴露了人们的投机心。

第二,人情削弱了社会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实践中总是出现“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的问题,人情是一大原因。

所以,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的人情大国,在建设法制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摆脱人情的干扰,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2011年年底,鹤峰县县委书记杨安文发表治庸问责电视讲话,带头作出了郑重承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从正“官风”入手,坚决刹住违规整酒敛财风。

鹤峰整酒风盛极一时,一度成了“整酒疯”。据调查所得,鹤峰普通农家除正常往来外,每年户均吃“无事酒”送礼支出5000余元,最高的有数万元,占了家庭总收入的一半。其中,党员干部变相整酒的约占了30%。如此歪风邪气曾令鹤峰县村民痛苦不堪,把请柬戏称为“红色罚款单”,将送礼的百元大钞叫做“菜票”。

针对该现象,鹤峰县县委书记杨安文责令县政府下发专门文件,从正“官风”入手,狠刹“整酒疯”。文件规定:对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嫁娶以外的酒宴者严厉问责。首次问责,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讨、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全县通报;再次问责,调离工作岗位、停职检查或待岗教育,问题严重者由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规处理。干部带头,民间综合治理也同时展开,鹤峰县治理工作迅速见成效:全县204个村制定了狠刹违规整酒的村规民约,签订承诺书、责任书共12285份;各餐馆和酒店签订不为违规整酒提供场所承诺书,劝退违规整酒共1383家,劝退违规吃酒近10万人次。经初步测算,通过制止违规整酒,全县民众减少开支近5000万元。

鹤峰县村民说,少了人情债,就有钱搞生产。以太平乡奇峰关村的村民黄平为例:整酒风刹住后,他原本准备送礼的2200元钱省下来了,加上向国家农机申请的补贴,买下了一台耕田机,生产的效率马上提高了。而黄平所在的组,最近有30户陆续买了耕田机、起垄机。刹“整酒疯”,让村民少了后顾之忧,民财用在了更迫切、更实际的地方。所谓“官风”正,带动民风正。鹤峰治理“整酒疯”抓住了问题本质,从正“官风”入手,顺应了民意民声,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发扬。

从鹤峰的“禁酒令”开始打响以后,恩施的八个县市开始禁止违规整酒,那么在一地的风俗盛行了这么久之后,突然的转变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呢?社会上的人对这件事又是持有一种怎样的观点呢?这些想法对我们社会将来的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将要研究的问题!

文献回顾

人情是从父母、子女开始的。为了生存、延续种类,一男一女结合在一起,也就出现了人与人之情——人情,有了儿女后,组成了家庭,人多了,人情范围扩大,随之继续发展扩大至家族、部落、群体、社会、国家。显而易见,从本质上说,是人情在延续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前进。

人情是在无限的“亏欠”与“偿还”中加深和延续的,而当人情成为一种市场负债、累赘之后,人们就不得不考虑它的机会成本,考虑在其中的利害得失。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害怕亏欠他人什么,反过来也就考虑到偿还人家的过程中要付出比市场解决更多的东西。人家帮一个工,欠人家一个人情,什么时候得还一个工,这是人情规则。

人情有轻重之分,重的人情“亏欠感”愈强,轻的人情亏欠感相对较弱。一般重的人情是涉及到人生大事,比如接生——传统上对“接生婆”的人情亏欠是很重的,不仅是接生婆挽救了两个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它使主家的香火得以延续,所以要两辈人(父辈和儿子家庭)去还这个人情。

“日常性人情”与“仪式性人情”在人情的功能、范围和深度上都有差别。日常性人情指的是人们在村落生活、生产和交往中人情亏欠与偿付,仪式性人情则是指红白喜事之类的大型仪式与活动中的人情往来。

日常性人情讲究的是在村庄中的小事情上的人情记忆、亏欠和偿还,生活中人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言谈都富含深刻的人情内涵。日常性人情使人们的生活能够充分而富余弹性,使人们的交往除了檐边谈话、串门、门楼打牌、饭场等公共生活外,还有许多私人性(人数、家庭不限)的互助、合作、帮忙、转借、搭伙、劝架、探事、壁脚、围观、点拨、开导、调解、撮合、杈开等等密集的交往方式,使人们被这样的细小琐碎的人情交织在一张网内,一人之事即网络之事。

仪式性人情能搅动更大的范围,有时甚至将整个村落都调动起来,它较日常性人情要广、深刻,但频度不太大,带有很强的间歇性(日常性人情则时时处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