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课文全文阅读
1《消息二则》阅读训练与答案
1 消息二则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消息,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②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③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
④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⑤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消息是毛泽东同志写的,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早播发20个小时。
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 ____。
这则消息的导语包括了四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
本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开始,其意义在于___ _____。
3.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____ ___________ _4.给选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大意。
____ _________ ___ ____ ____ _______ 5.这则消息中,作者对我人民解放军的看法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 ____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
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写西路军的部分在表达方式上与其它
部分有何不同??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
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
议论
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 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
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
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不起丝毫作用。 议论的效果
突出我军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揭露国民党反动 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分析了敌军士气败 落、不堪一击的原因。
横渡只与写到出达了两“层意经思过,”且文字简洁
有力。
题
“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
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
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句②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 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 第 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 二 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 题 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 二十日那天”,原句毫无感情 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 重复。
新课导入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 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人民解放 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两篇新闻。
新闻两则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 南韶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 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 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 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主要 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 《沁(qìn)园春·长沙》《沁园 春·雪》《长征》《论持久战》《反 对自由主义》……
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语言简明 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 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
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人员、战线(即渡江区 域) 战况几方面总领全文。 1.该句概述主要事件( 渡江胜利 ) 2.“百万大军”—( 人数之多),排山倒海,无坚不 摧。 “一千余里”—(区域之广)。 “均是”—( 概括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
八年级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
八年级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一、课文内容。
- 内容概述。
- 这则消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报道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战况。
开篇点明时间“二十一日”,接着写地点“长江前线”,人物是“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事件为“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文中用“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一句,概括地叙述了事件的核心内容。
然后描述了渡江战斗的具体情况,如“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还提到了国民党军的毫无斗志,“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 语言特色。
- 简洁准确:全文短小精悍,用简短的文字传递了大量信息。
例如“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简洁地描绘出渡江时的环境和我军的气势。
- 用词生动:“摧枯拉朽”一词形象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把国民党军的不堪一击表现得淋漓尽致。
- 内容概述。
- 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文章首先总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接着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分别叙述。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西路军三十五万大军与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东路军三十五万大军则遇到较为顽强的抵抗,但我军英勇善战,也顺利渡江。
文章最后指出“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 语言特色。
- 层次分明:按照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依次叙述,条理清晰。
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这样的叙述使读者能清楚地了解整个渡江战役的进展。
- 富有气势:“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的战线”等词语,展现出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宏大规模和磅礴气势。
2024版年度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目录•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梳理与归纳•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引导•拓展延伸与实际应用•课堂互动与检测反馈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及课文来源时代背景本文所选的两则消息分别发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大事件。
通过学习这两则消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课文来源《消息二则》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是教材中的重要课文之一。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消息写作的基本特点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作者生平与创作特点作者生平本文的作者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
创作特点毛泽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革命精神,语言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他的消息写作更是简洁明了,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反映事实。
文学地位及影响文学地位《消息二则》作为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消息作品,更是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
影响通过学习《消息二则》,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本文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方法也对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02文本解读与赏析介绍《消息一》发布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为读者理解消息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
报道背景主要内容重要意义概述《消息一》的主要事件、涉及人物、地点等关键信息,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消息的核心内容。
阐述《消息一》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它对于后续事件发展的推动作用。
030201介绍《消息二》发布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与《消息一》进行对比,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报道背景概述《消息二》的主要事件、涉及人物、地点等关键信息,与《消息一》在内容上形成呼应或对比。
主要内容分析《消息二》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它对于人们认识历史、理解现实的启示作用。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人数中路军(安庆—芜湖)二十日夜—二十一日夜三十万三十万西路军(九江—安庆)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二日二十二时三十五万三分之二东路军(南京—江阴)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二日二十二时三十五万大部3.从新闻要素把握文章内容。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深层探究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明确:中路于二十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
二十一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代清楚了。
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写。
次写西路,详写。
最后写东路。
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战略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
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已经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毫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势已十分明朗。
目标导学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1.请学生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1)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明确:“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
“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宽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限明确,准确表现了我军渡江神速的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
“至发电时止”,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新华社全文发布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报道了战役首日的情况。
读准字音
芜湖( wú )
溃退( kuì )
荻港( dí )
要塞( sài )
锐不可当(dāng) 殷家汇( yīn )
多音词辨析
yīn
殷实、殷切、殷商
丰盛、丰富;情意 厚、周到;地名;姓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一则消息,结合第二则消息内 容,找出第一则消息的新闻六要素和各个组成 部分。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一则消息,结合第二则消息内容,找
出第一则消息的新闻六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
何时: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 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人: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何故: 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
sè 闭塞、阻塞、塞责、 同“塞(sāi)”,
茅塞顿开
用于书面语词
sài 塞外、要塞、边塞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 障。泛指易于据守御 敌的险要地方
解释词意
溃退: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泄气: 泄劲。 业已: 已经。 摧枯拉朽: 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
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
狭义:专指消息,它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其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知识
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
闻
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
组成部分(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文题解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消息,就是⽤最简要和迅速的⼿段报道最近发⽣事件的⼀种新闻宣传⽂体。
也就是说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们发⽣了什么,报道最近发⽣的事实。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1课《消息⼆则》课⽂原⽂ 《我三⼗万⼤军胜利南渡长江》 (⼀九四九年四⽉⼆⼗⼆⽇) 新华社长江前线⼆⼗⼆⽇⼆时电英勇的⼈民解放军⼆⼗⼀⽇已有⼤约三⼗万⼈渡过长江。
渡江战⽃于⼆⼗⽇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的长江防线,遇着⼈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四⼩时,三⼗万⼈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民解放军正以⾃⼰的英雄式的战⽃,坚决地执⾏⽑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民解放军百万⼤军横渡长江》 (⼀九四九年四⽉⼆⼗⼆⽇) 新华社长江前线22⽇22时电⼈民解放军百万⼤军,从⼀千余华⾥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江阴,均是⼈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夜起,长江北岸⼈民解放军中路军⾸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四⼩时内即已渡过三⼗万⼈。
⼆⼗⼀⽇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发电时⽌,该路三⼗五万⼈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余部⼆⼗三⽇可渡完。
这⼀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德、彭泽之线的⼴⼤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样,我西路军当⾯之敌亦纷纷溃退,毫⽆⽃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由于⼈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这和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关系。
国民党的⼴⼤官兵⼀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
战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天,东⾯防线⼜被我军突破了。
八年级消息二则课文原文笔记
课文知识点一、消息的定义: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短篇新闻文体。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
“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
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中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新闻体裁,它是报纸的主角,是新闻报道数量最大、最常见的新闻形式。
二、消息的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消息只需报道事实,没有必要把事件的根源及相关问题挖得很深很透。
三、消息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1、从报道内容上分,可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等等2、从新闻和事件的关系上分,可分为:事件新闻、非事件新闻3、从反映的对象上分,可分为:人物新闻、事件新闻4、从篇幅长短上分,可分为:长消息、短消息、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等我国新闻界较为通行的分法是按写作特点分成四种: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评述消息1、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
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2、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
3、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4、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
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四、消息的结构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第1课《消息二则》 (共39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 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 朱总司令的命令。
2.“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 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
一、知识链接,预习导课(独学)
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原 作咏芝,后改润芝),湖南省湘潭 县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 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 的主要创立者。诗词方面的代表作 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七律·长征》等。
“大约”表约数,突出了新闻语言的准 确性、严密性。
三、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二展)
2.用心用情阅读第一则新闻,感受 消息中凸现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的 特点。
四、课堂检测,学习反思(一评)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并说明理由。
3月20日晚上七点,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的名 字和工作照,分批在广州塔、广州国际媒体港、海心 沙、北京路等地标大屏上展示。这场“你的名字,我 们的荣光”主题活动,用灯光向战“疫”归来的广东 支援湖北医疗队英雄致敬。
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暗含在主体中)
3、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溃退 kuì 横渡 héng 歼灭jiān
督战 dū
签订qiān 要塞 sài
芜湖 wú 荻港dí 授予 shòu yǔ
摧枯拉朽 cuī
锐不可当 dāng
词语解释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向后撤退。
要塞:
八年级课文消息二则主要内容
八年级课文消息二则主要内容
《八年级课文消息二则主要内容》
嘿呀!八年级课文里的这消息二则可有意思啦!
第一则消息叫《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这说的是咱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那气势,就像出山的猛虎,胜利南渡长江啦!你想想,三十万大军啊,那得是多么壮观的场面!这就好比是一阵狂风,把敌人的防线一下子就给吹散了。
当时的情况是,国民党反动派还想着负隅顽抗,可咱解放军战士们那是士气高昂,锐不可当!他们一个个奋勇向前,心里就一个念头: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我仿佛能看到战士们那坚定的眼神,听到他们激昂的口号:“冲啊!”这情景,难道不令人热血沸腾吗?
再说说第二则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哇塞!百万大军啊!这规模,简直是惊天动地!这就像是汹涌澎湃的大海,一往无前,谁也阻挡不了。
从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这一路上,咱们的大军那是势如破竹!敌人的防线在我们面前就跟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
你说敌人能抵挡得住吗?他们根本就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咱们的解放军战士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援,那团结的力量,简直无敌!
这里面还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呢!比如哪个部队最先突破防线,哪个战士表现得特别英勇。
这两则消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强大和英勇,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他们难道不是最可爱的人吗?
我觉得啊,通过这两则消息,咱们能真切地了解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能感受到胜利的来之不易。
咱们得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可不能忘了那些为了咱们今天的好日子流血流汗的英雄们!。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两则消息的语言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1)准确。如数字,“三十万”“百万”都是确数,并非虚 数;“不含”一词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 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 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2)简洁。“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百万大军”“冲 破敌阵”“横渡长江”等,十分简洁。 (3)丰富。“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更有嘲讽 意味;“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更有自豪情怀。
复习旧课 新闻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成就的报道。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 学。从狭义来讲,新闻就是指消息。在内容上,消息 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在结构上,消息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其中背景和结语有时含于主体中 ,有时也可没有。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人民解放 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 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控制 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1.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政治家、军事家、 思想家,湖南韶山人。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 》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 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时代 》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精品课件】【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 毛泽东
再读文章:齐声朗读
问题5:联系全文,说说“英雄式的战斗”在文中是怎样表现 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感悟 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作者简介
● 毛 泽 东 ( 1893-1976 ) , 字 润 之 。 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 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 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 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 论文,《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 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
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作战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 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 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军队“正向南扩 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 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
再读文章:齐声朗读
问题3:在报道各战线的情况时,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的详略 的?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呢?
写作背景
1948 年 秋 天 起 , 人 民 解 放 军 连 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蒋介石政 府玩弄“和平”阴谋。1949年4月, 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4款, 限蒋介石4月20日前表态。
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 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默读文章:
《消息二则》课文全文阅读
《消息二则》课文全文阅读《消息二则》课文全文阅读消息二则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
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
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勃兰特1973年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时,谈到了自己当时采取这一出人意外的行动的感受。
他说:“我明确区分罪过和责任.我问心无愧,而且我认为把纳粹的罪过归咎于我国人民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罪过只能由希特勒等发动二战的战犯去承担.尽管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二战期间勃兰特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但对希特勒麦菲11日在温哥华东区谭普顿中学宣布该消息时表示,由于省内亚裔人口逐年增加,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与亚太地区的联系也日益增多,因此,学校历史教育不应继续以欧洲为中心,学生也应有机会认识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生的历史事实。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主席列国远对这套推荐教材的出版表示欣慰,她相信会给日本国内拒不承认战争罪行的右翼势力增加压力。
她表示,该会下一步工作将是通过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师联合会鼓励教师了解亚太历史,协助他们采用这一新教材。
这套由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厅推荐的历史教材名为“1931-1945亚太地区的人权:社会责任与全球公民权责”,教材由教育厅联合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温哥华日裔加拿大人协会人权委员会等组织与个人撰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篇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消息二则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8篇
消息二则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8篇消息二则篇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5个生字“冈、蝴、蝶、耀、颊”。
积累7个词语“春装、山冈、蝴蝶、雀跃、沉睡、照耀、面颊”。
2、按要求预习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能说文章说的春天的消息;用合适的方式理解词语“盼望”、“爱怜”、“雀跃”的意思。
3、体会春天来到时人们欢快的心情以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继续学习预习课文。
在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在学文的同时能选用合适的方式理解词语“盼望”、“爱怜”、“雀跃”的意思。
教学媒体春天图片课前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
2、预习作业(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盼望、爱怜、雀跃。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人新课1、看画面,说景象。
(1)出示描绘春天景象的画面。
(2)按“春天到了,什么怎么样了”的方式说说春天的景象。
(3)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
2、春天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春天的诗歌。
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歌读给大家听?预习反馈:诵读《咏柳》、《春夜喜雨》……3、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
出示课题:1、春的消息齐读课题(理解题目中“消息”的含义)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1、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节朗读诗歌,学习字词。
(1)纠正字音,重点指导:“冈”的读音是第一声,“颊”的读音是jiá。
完成多音字练习。
piǎo()jīn()tǔ()漂禁吐piào()jìn()tù()(2)掌握字形,重点指导“耀”和“颊”的字形3、通读全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哪些春天的消息。
读后交流。
三反复诵读,体味诗蕴1、轻声读诗歌,圈出诗中所描写的春天的景物。
交流:描写了哪些景物?要求学生连贯地说一说。
板书:春风春水小鸟蝴蝶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2、再读课文,想想:为什么选择这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什么?交流、小结:作者描写了春风、春水;小鸟、蝴蝶;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因为这些都是春天到来时最具特点的景物,使人感受到春天是充满生机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课内阅读2(含答案)
课内阅读①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③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④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⑤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⑥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⑦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⑧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⑩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⑪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⑫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⑬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⑭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⑮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⑯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⑰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⑱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
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
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
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第⑥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
”为什么?第⑰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3.第⑫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息二则》课文全文阅读
消息二则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
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
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
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勃兰特1973年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时,谈到了自己当时采取这一出人意外的行动的感受。
他说:“我明确区分罪过和责任.我问心无愧,而且我认为把纳粹的罪过归咎于我国人民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罪过只能由希特勒等发动二战的战犯去承担.尽管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二战期间勃兰特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但对希特勒上台搞法西斯主义,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
出任德国总理后,我更感到自己有替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社会责任。
那天早晨醒来时,我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觉得自己不能只限于给纪念碑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献完花圈后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就是下意识吧?”
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现任德国总理施罗德曾经亲自去波兰,为刻有下跪谢罪情景的勃兰特纪念碑揭幕。
德国还在首都柏林著名的勃兰登堡门附近建立由2700根方柱组成的纳粹大屠杀受害者纪念碑,这使得希特勒后裔也因为强烈耻辱感而决定永不结婚生育,让那个罪恶家族断种绝根。
(本报综合北京电) (天津日报(新闻)-海外纵横-第6版-2005-04-14)
加拿大将“南京大屠杀”编入历史教材
[人民网渥太华4月12日电]特派记者邹德浩报道:4月11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厅厅长麦菲在温哥华宣布,该厅与省内亚裔社区联合编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战区历史课推荐教材,将向各中学推出新的历史教科书,新书的第五课内容涵盖南京大屠杀、加拿大战俘等重要历史事实,并提出有关战争受害人索赔、日本政府对二战的认罪态度以及与二战历史有关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麦菲11日在温哥华东区谭普顿中学宣布该消息时表示,由于省内亚裔人口逐年增加,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与亚太地区的联系也日益增多,因此,学校历史教育不应继续以欧洲为中心,学生也应有机会认识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生的历史事实。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主席列国远对这套推荐教材的出版表示欣慰,她相信会给日本国内拒不承认战争罪行的右翼势力增加压力。
她表示,该会下一步工作将是通过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师联合会鼓励教师了解亚太历史,协助他们采用这一新教材。
这套由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厅推荐的历史教材名为“1931-1945亚太地区的人权:社会责任与全球公民权责”,教材由教育厅联合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温哥华日裔加拿大人协会人权委员会等组织与个人撰写。
编辑小组成员中有4名中学教师,2名历史学家,其中列国远、鹿毛达雄、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普莱斯等4人为大不列颠哥伦比
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成员。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日裔加拿大人协会人权委员会代表鹿毛达雄表示,在日本,甚至在加拿大的日裔社区中,正确认识二战历史和日本的战争责任,都有相当大的阻力。
加拿大有责任认识欧洲以外的二次大战历史,也应该对战争和有关争议,具有客观公正的观点。
麦菲说,加拿大人拥有宽容、同情、重视人权的价值观,加也负有维持国际和平的道义责任。
这套历史教学推荐教材将有助于增进亚裔社区与非亚裔社区之间的互相了解,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对国家和国际公义应负的责任。
全套教材内容除第五课课文之外,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历史知识参考资料,以及发给学生的讲义,内容涵盖了日本的战争罪、侵犯人类和人权罪等。
其目的是教导学生在国际法等法律及道义指引下,正确认识二次大战历史真相,检讨加在二次大战亚太战区中应负的历史责任,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教材最后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组织一个模拟审判战犯的法庭,重现当年日本投降的历史情景。
成立于1997年1月的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致力推动社区及国际活动,帮助公众认识二战期间日军所犯暴行的史实,以人道、社会公义、族裔和谐作为立足点,以抚平历史伤口,吸取历史教训,从而求得各族裔真正和平共存。
在该会的推动下,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曾将去年8月15日定为“亚太地区和平日”。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厅提供的历史教材和参考资料,将由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自己选用。
这套与抗日战争史实有关的教科书,将供11年级、12年级、以及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法律课教学的老师使用。
《安妮日记》(节选)学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藏匿跛脚拎着揪紧引擎
窒息呆滞霎时间蜕变匮乏
二、从文中找出包含下列词语的句子,并对该词加以解释。
1、肆虐:
2、芸芸众生:
3、匮乏:
三、文本研习
1、文章共节选了安妮的九则日记,试概括每则日记的内容。
2、一个十三岁女孩亲历了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她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
从文中找出反映人物对战争感受的词句。
3、在第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我觉得以后我自己和谁都不会对一个13岁的女生的胡思乱想感兴趣。
……再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
”
“胡思乱想”指:
“一大堆心事”指:
四、问题探讨
1、在“第八则”日记中,安妮提出了许多的疑问,对这些问题你是如何思考的?
2、安妮在“第八则”日记中写道:“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