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蛋白质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一级结构改变引起分子病 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突变,导致蛋白质生物功能的下
降或丧失,就会产生疾病,这种病称为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
最早从分子水平证
明的先天性遗传病——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 (sickle-cell anemia)。
正常血细胞
hemoglobin 6: GAA(Glu)
按结构和功能可将蛋白质分为: 简单蛋白(simple protein):仅有蛋白质组成的、结构简单的蛋白质。
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四、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变性(denaturation)是指一些理化因素,如热、光、机械力、
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变性剂(如尿素等),破坏了维持
蛋白质空间构象的非共价作用力,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结果导 致其生物活性的丧失。变性一般并不引起肽键的断裂,但蛋白质的 溶解度可能降低,可能凝固和沉淀。 变性有时是可逆的。消除变性的因素,有些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可
蛋白质结构极其复杂,但具有明显的结构层次
一级结构(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骨架的局部空间结构) 三级结构(多肽链上所有原子和基团的空间排布)
四级结构(由球状亚基或分子缔合而成的集合体)
(一)
二级结构
肽平面(peptide plan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链主链的肽键C-N具有双键的性质, 因 而不能自由的旋转,使连接在肽键上的六个原子共处于一个平面上, 此平面称为肽单位平面,又称酰胺平面。
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
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中重要的化学键
(1)非共价键 氢键
离子键
范德瓦尔力 疏水作用
(2) S-S键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高中生物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高中生物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提问:什么是α-氨基酸?
答案:
----C-C-C-C-COOH

γβα
----C-C-C-C(NH2)-COOH ----C-C-C (NH2)- C - COOH ----C-C (NH2)- C - C - COOH
α-氨基酸 β-氨基酸 γ-氨基酸
构2成0蛋种基本氨基酸图示
H+ H+
R
H+
H4HN3+N C COOH-H
H
总电荷 0“+”
水加溶碱后等电O荷H状- 态
OH- OH- R HH4HN3N3+N C COOHH H2O 总电荷 0“-”
R
H3N++ CH
R
OH-
+
COOH
H3N CH
H+
OHCOO-
H+
在酸性溶液中
在晶体状态或水溶液中 即等电点(pI)
R
老?
蛋白质功能的普遍衰退(?)。
病——个别蛋白质的功能障碍。 死?
蛋白质功能的全部停止,分解。
蛋白质——生物功能分子
功能 蛋 白,大多为 球 状细;胞膜—载体蛋白(物
质、信号)、酶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酶 (物质代谢)、信号传递
细胞核—酶(遗传)、 结构蛋白(染色体骨架)
机理:由受损细胞分泌促使其他细胞产 生相应的抗病毒蛋白质。
脑肽是人在受到突然伤害,脑垂体自然分泌的“鸦片”。 提 问: 有什么生物意义吗?
不受疼痛的干扰,迅速自救
为 2.3 蛋 白 质 的 结 构 研

虾红素

便,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丙氨酸 Alanine 缬氨酸 Valine 亮氨酸 Leucine 异亮氨酸 Ileucine 脯氨酸 Proline 甲硫氨酸 Methionine
非极性氨基酸
O H 2N CH C OH
CH CH 3 CH 3
丙氨酸 Alanine 缬氨酸 Valine 亮氨酸 Leucine 异亮氨酸 Ileucine 脯氨酸 Proline 甲硫氨酸 Methionine
谷氨酸(二羧基一氨基) pK1 pK2 pK3
碱性氨基酸:pI = (pK2 + pK3 )/2
赖氨酸(一pK羧1 基二p氨K2基pK)3
• 中性氨基酸pI一般为6.0答案:
• 提问:为什么偏酸性?
• -COOH解离程度略大于-NH2 • 提问:酸性氨基酸的pI(更偏酸、更偏碱)?
• 更酸(3.0 左 右)
非极性氨基酸
O H 2 N CH C OH
CH 2 CH CH 3 CH 3
丙氨酸 Alanine 缬氨酸 Valine 亮氨酸 Leucine 异亮氨酸 Ileucine 脯氨酸 Proline 甲硫氨酸 Methionine
非极性氨基酸
O H 2 N CH C OH
CH CH 3 CH 2 CH 3
丙氨酸 Alanine 缬氨酸 Valine 亮氨酸 Leucine 异亮氨酸 Ileucine 脯氨酸 Proline 甲硫氨酸 Methionine
非极性氨基酸
H N
CO OH
吡咯
丙氨酸 Alanine 缬氨酸 Valine 亮氨酸 Leucine 异亮氨酸 Ileucine 脯氨酸 Proline 甲硫氨酸 Methionine
2、分类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R基的不同。 20种基本氨基酸按R的极性可分为: (1)非极性氨基酸 (2)极性氨基酸 (不带电荷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Ve logM=a-b V
M=
SRT
D(1-υρ)
M:分子量,υ:蛋白质偏微比容,ρ:溶剂 密度,D:扩散系数,S:沉降系数,R:气体 常数,T:绝对温度。
二、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 化学的因素作用下,使蛋白质分子 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或破坏,导致 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及生物活性的丧 失的现象称蛋白质的变性。 1、变性的本质 (1)蛋白质变性后分子从规则的紧密 结构变为无规则的松散状态 (2)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断裂
Hb
Myoglobin
O2
Hemoglobin
O2
0毛细 血管中的PO2
肺泡中的PO2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氧合曲线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生物进化
第五节 蛋白质的性质 一、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及分子 量的测定 蛋白质分子量一般在1×104~ 1×106Da范围或更大。 凝胶过滤法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超速离心法 质谱法
(2)β-折叠( β-片层β-pleated sheet structure) β-片层的结构要点: ①肽链相对伸展成锯齿状,侧链基团 伸在肽链的上下两侧。 ②两条以上肽链(或同一条多肽链的不 同部分)平行排列,相邻肽键相互交替 形成许多氢键。氢键是维持β-片层的 主要次级键。 ③肽链平行的走向有顺式和反式两种, 肽链的N端在同侧为顺式,N端不在同 侧称反式。
(五)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折 叠和盘旋。或多肽链中个元素在空间的 相对位置。
N
Lys41 His119 His12
C
细胞色素c分子的空间结构
不变的AA残基
(六)蛋白质的四级结构(quarternary structure):两条或两条以上肽链构成 的蛋白质,其中每条多肽链均具有独 立的三级结构,每条多肽链称为一个 亚基。由亚基相互聚合而成的结构称 四级结构。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基础全篇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基础全篇
α链羧端—β链2氨端,无活性
39
蛋白质工程
活性位置
无生物活性
40
蛋白质工程
(5)复杂模体(complex motif)
两个相邻的β发夹型模体通过环链相连,构成更加复杂 的模体。组合方式有24种,只有8种被观察到。
41
蛋白质工程
4. 结构域(domain)
结构域:二级结构和结构模体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连接,在 蛋白质分子中形成 2 个或多个在空间上可以明显 区分的三级折叠实体,称为结构域。
半胱氨酸
Cys
C
glutarmine 谷氨酰胺
Gln Glx
Q
glutarmic acid 谷氨酸
Gln Glx
E
glycine
甘氨酸
Gly
G
histidine
组氨酸
His
H
isoleucine 异亮氨酸
Ile
I
leucine
亮氨酸
Leu
L
lysine
赖氨酸
Lys
K
methionine 甲硫氨酸
Met
可用来鉴定蛋白质构象是否合理。
⑴实线封闭区域
一般允许区,非键合原子间的距离大于一般允许距离,此区域内任何二面角确定的构象都是允许 的,且构象稳定。
⑵虚线封闭区域
是最大允许区,非键合原子间的距离介于最小允许距离和一般允许距离之间,立体化学允许,但 构象不够稳定。
⑶虚线外区域
16 是不允许区,该区域内任何二面角确定的肽链构象,都是不允许的,此构象中非键合原子间距离
构象: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绕单键旋转而形成的不同空 间排布。构象改变,无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化学上难于区分和分离。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名词解释1.两性离子:指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又称兼性离子或偶极离子。

2.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分子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3.模体: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具有特殊功能,称为模体。

4.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

5.电泳:指带电荷的溶质或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问答题1. 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例:经变性后又复性的核糖核酸酶分子中二硫键的配对方式与天然分子相同。

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是其高级结构形成的基础和决定性的因素。

2)一级结构与功能(1)一级结构相似的多肽或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功能亦相似。

如哺乳动物的胰岛素分子等。

(2)有些蛋白质分子中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缺失或被替代都会影响空间构象及生理功能。

如镰刀型血红蛋白贫血病。

2.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有何特点?①以肽键平面为单位,右手螺旋;②每螺旋圈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0.54nm ;③氢键保持螺旋结构的稳定,氢键的方向与螺旋长轴基本平行;④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并影响α螺旋的形成和稳定。

4.蛋白质变性的机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

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本质为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举例:临床医学上,变性因素常被应用来消毒及灭菌。

此外, 防止蛋白质变性也是有效保存蛋白质制剂(如疫苗等)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名词解释1 、DN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叫DNA 的变性。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共110张PPT)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共110张PPT)

O + NH-CH-C
H H OH
甘氨酸
-HOH
肽键
甘氨酰甘氨酸
肽(peptide)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形成的 化合物。
两分子氨基酸缩合形成二肽,三分子氨基酸缩 合那么形成三肽……
由十个以内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寡肽
(oligopeptide),由更多的氨基酸相连形成的肽称 多肽(polypeptide)。
蛋白质二级结构 ➢ -螺旋 ( -helix) ➢ -折叠 (-pleated sheet) ➢ -转角 (-turn)
➢ 无规卷曲 (random coil)
〔一〕参与肽键形成的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1、C、O、N、H、C2位于同一平面,
C1和C2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trans)构型,此同一平面上 的6个原子构成了所谓的肽单元 (peptide unit) 。
三、20种氨基酸具有共同或特异的理化性质
〔一〕氨基酸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
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其解离程度取决于所处
溶液的酸碱度。
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
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
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芳香族氨基酸的紫外吸收
〔三〕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响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 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
由于此吸收峰值与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正比关 系,因此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四、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蛋白质 或活性肽
〔一〕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肽
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 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营养学(蛋白质)

营养学(蛋白质)
13
蛋白质互补作用
几种营养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低的食物蛋白质按 比例混合食用,使其EAA相互取长 补短,提高营养价值。
14
15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 三个方面( 三个方面(一): 1. 蛋白质含量
化学测定含氮量 X 6.25 查食物成分表: 查食物成分表: 每500g食物含蛋白质: 500g食物含蛋白质: 谷类40g 豆类150 150g 谷类40g 豆类150g 40 蔬菜5 10g 肉类80 80g 蔬菜5~10g 肉类80g 蛋类60g 鱼类50 60g 50~ 蛋类60g 鱼类50~60g 60
3.4 60. 0 15.0 103. 0 6.0 28.0
4.0
0
1.0 17.0
1.0
1.6
12
限制氨基酸(LAA)
食物蛋白EAA与参考蛋白的EAA构成比 较,数量最感缺乏者称为LAA。 LAA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的 过程收到限制,限制营养价值。 粮谷类第一LAA为赖氨酸 大豆类第一LAA为蛋氨酸
29
(2)蛋白质摄入过多造成钙质的丢失
动物与人体试验均已证实,高蛋白质 膳食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世界范围内凡 动物性蛋白质摄入高的地区,髋部骨折的 发生率也高。 过多动物蛋白质的摄入会同时造成含硫 氨基酸的过多摄入,这样可加速骨骼中钙 质的丢失,容易产生骨质疏松。
30
(3)使体内嘌呤积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 )
19
3.2.蛋白质功效比值 3.2.蛋白质功效比值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PER)
幼小动物每摄入1 幼小动物每摄入1g蛋白质所增 加的体重克数表示 蛋白质功效比值 =动物体重增加克数/摄入 动物体重增加克数/ 食物蛋白克数

第一章 蛋白质

第一章    蛋白质
的主要承担者。
第一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碳 (C) 50% ---55% 氢 (H) 6%---7% 氧 (O) 19%~24% 氮 (N) 16% 硫 (S) 0%~3% 少量的磷 (P) ,铁 (Fe) ,铜 (Cu),锌
(Zn) 和碘 (I)等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测定氮的经典方法)
丙氨酸 alanine Ala A 6.00
缬氨酸 valine
Val V 5.96
亮氨酸 leucine Leu L 5.98
异亮氨酸 isoleucine Ile I 6.02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Phe F 5.48
脯氨酸 proline
Pro P 6.30
目录
2. 非电离极性側链氨基酸 色氨酸 tryptophan Try W 5.89
* 由十个以内氨基酸相连而成的肽称为寡肽 (oligopeptide),由更多的氨基酸相连形成的 肽称多肽(polypeptide)。
* 肽链中的氨基酸分子因为脱水缩合而基团不 全,被称为氨基酸残基(residue)。
多肽和蛋白质
* 多肽链(polypeptide chain)是指许多氨基 酸之间以肽键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
半透膜原理
三、蛋白质的变性
1 、概念:天然蛋白质受到物理、化学 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空间结构的破坏, 从而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和 生物功能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 用
2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物理因素:加热,紫外线,超声
波,剧烈震荡,X-射线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
离子、尿素、丙酮、乙醇等。
存在形式:链状 维系键:肽键(- CO-NH-,主)

第一章 蛋白质讲解

第一章    蛋白质讲解

2、芳香族氨基酸:Phe、Tyr 、 Trp 3、杂环氨基酸:His、Pro
氨基酸的结构
(二)从营养学角度分类
• 必需氨基酸(人类不能自行合成,依赖食物供给)
谐音记忆:"笨蛋来宿舍,晾一晾鞋"
笨(苯丙氨酸)蛋(蛋氨酸)来(赖氨酸)宿(苏 氨酸)舍(色氨酸),晾(亮氨酸)一晾(异亮氨 酸)鞋(缬氨酸) 半必须氨基酸:半斤组[精(斤)氨酸,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人类能自行合成)
• 结合蛋白 conjugated protein
多肽链+辅助因子 由简单蛋白与其它非蛋白成分结合而成
• 清蛋白和球蛋白
简 • 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 单 • 谷蛋白和醇溶谷蛋白 蛋 植物蛋白,不溶于水,易溶于稀酸/碱 白 • 精蛋白和组蛋白 碱性蛋白存在于细胞核
• 硬蛋白
结 • 核蛋白:简单蛋白+核酸 合 • 脂蛋白:简单蛋白+脂类结合 蛋 白 • 糖蛋白:简单蛋白+糖类物质
此外,蛋白质还在遗传信息的表达、 生物膜的功能以及高等动物的记忆、识别,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三、蛋白质的分类
1、从外形分 纤维蛋白:多为结构蛋白 球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酶、蛋白类 激素等。
2、从组成分
• 简单蛋白 simple protein
单纯蛋白,完全由氨基酸组成
(三)、根据R基团极性分类:
非极性氨基酸:Ala、Val 、Leu、Ile、Pro、 Phe、 Trp、 Met 极性不带电荷:Gly、 Ser、Thr、 Cys、 Tyr、 Gln、Asn 极性带正电荷: Lys、Arg、 His 极性带负电荷: Glu、Asp
非极性氨基酸8种
极性R基团氨基酸 (8种):

蛋白质

蛋白质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γ-肽键
还原型
氧化型
(1) 体内重要的还原剂 保护蛋白质和酶分子中的巯基免遭氧化, 使蛋白质处于活性状态。 (2) 谷胱甘肽的巯基作用 可以与致癌剂或药物等结合,从而阻断这 些化合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保护机体免遭毒性损害。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无规卷曲泛指那些不能被归入明确的二级结构 如折叠或螺旋的多肽区段。实际上这些区段大多数 既不是卷曲,也不是完全无规的。这些“无规卷曲” 也像其它二级结构那样是明确而稳定的结构,但是 它们受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相互作用的影响很大。这 类有序的非重复性结构经常构成酶活性部位和其它
蛋白质特异的功能部位。
模体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
(一)α-helix
① 多个肽平 面通过Cα的 旋转,相互之 间紧密盘曲成 稳固的右手螺 旋。
α-helix
② 主链螺旋 上升,每3.6个 氨基酸残基上 升一圈,螺距 0.54nm。肽平 面和螺旋长轴 平行。
α-helix
③ 相邻两圈螺旋之间 借肽键中羰基氧 (C=O)
和亚氨基氢(NH)形成许
多链内氢键,即每一个
氨基酸残基中的亚氨基
氢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 的羰基氧之间形成氢键, 这是稳定α-螺旋的主要 化学键。
α-helix
④ 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 分布在螺旋外侧,其形状、大小 及电荷均会影响α-螺旋的形成。
(二)β-pleated sheet
①是肽链相当伸展的结构,肽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相邻肽 平面间呈110°角。 ②依靠两条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两段肽链间的羰基氧与亚氨基 氢形成氢键,使构象稳定。也就是说,氢键是稳定β-折叠的主 要化学键。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PAGE



低浓度浓缩胶



高浓度分离胶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一章蛋白质
•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每条链都含一个血 红素辅基。
• 血红素由四个吡咯环构成的原卟啉Ⅸ和一 个铁离子组成。作为亚铁离子,可形成6个 配位键:其中4个与卟啉与环的氮原子连接, 第五个与His93相连,第六个与氧可逆结合 附近有个His64辅助氧的结合。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目录
• 肌红蛋白(Mb)由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血 红蛋白(Hb)的α亚基有141个氨基酸,β亚基 有146个氨基酸残基。Mb and Hb的两种亚 基氨基酸残基数和序列均有变化,但它们 的三级结构几乎完全相同。
• 同功能蛋白质:不同生物体中表现同一功 能的蛋白质,又称同源蛋白质。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 对比不同生物的同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可以发现,它们长度相同或相近,而且许 多位置的氨基酸是相同的。这些相同的氨 基酸残基称为不变残基。
• 不变残基对于同源蛋白的功能是必需的。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 说明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α亚基和β亚基 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
• 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分子中与辅基血红 素相连的氨基酸都是组氨酸。说明不同氨 基酸序列中只有关键的氨基酸不变才能产 生相同的构象,执行相同的功能。
• 这种关键氨基酸通常提供形成蛋白质构象 的必要基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1)与茚三酮反应
O C
O H2O H2O C C C O OH OH
茚三酮
C O C O
水合茚三酮
弱酸
+NH3
紫色化合物(570nm) 用途:常用于氨基酸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因为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 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 -氨基酸和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物质。但 能与茚三酮发生紫色反应的不一定是氨基酸和蛋白质,因为β -丙氨酸、氨等都 有紫色反应。产生颜色强度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应用酶水解多肽不会破坏氨基酸,也不会发生消旋 化。水解的产物为较小的肽段或游离的氨基酸。 最常见的蛋白水解酶有以下几种:胰蛋白酶、糜蛋 白酶、胃蛋白酶、嗜热菌蛋白酶。
一般物理性质
无色结晶,能溶于水,溶解度差别大;易溶于稀酸、稀碱 除甘氨酸外,氨基酸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都具有旋光性。比 旋光度是氨基酸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是鉴别各种氨基酸的重要依据除 甘氨酸外,每种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和一定的比旋度 两性化合物:氨基酸在同一分子中带有性质相反的酸、碱两种解离基 团的化合物。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在不同的pH条件下,两性离子的状态也随之发生变 化
Pro Met Trp。
(2)极性不带电荷R基团氨基酸:7种:Ser Thr Asn Gln
Try Cys Gly。
(3)带负电荷R基团氨基酸:2种:Asp Glu (4)带正电荷R基团氨基酸:3种:Lys Arg His
☆蛋白质中几种重要的稀有氨基酸
在少数蛋白质中分离出一些不常见的氨基酸,通常称为不常 见蛋白质氨基酸。
氨基酸的光吸收性质
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在可 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但在远 紫外区(<220nm)均有光吸收。 在近紫外区(200-400nm)只有 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有 吸收光的能力。 酪氨酸的max=275nm, 苯丙氨酸的max=257nm, 色氨酸的max=280nm,
12、掌握酰胺平面的定义和特点, 13、常见的二级结构, 14、三级结构的定义及特征。 15、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16、结合具体例子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尤其是分子遗 传病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
18、蛋白质的酸碱性质(两性解离、等电点应用)。
19、蛋白质分子的大小与形状(重点是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20、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与蛋白质沉淀。 21、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22、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23、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0
Ala
+
1.0
0.5 HCl
0Leabharlann 0.5 NaOH1.0
丙氨酸的滴定曲线
氨基酸的解离与pH的关系: ① pI 〉pH:分子显正电性。 ② pI〈 pH:分子总是显负电性。 ③ 在pH2~11的某一pH,混合液中pI不同的氨基酸解离状态各有 差别。等电点离溶液pH越远者,则其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的解离 度相差越大,分子所带净电荷(正或负)数量越多。
★碱水解
一般用5 mol/L氢氧化钠煮沸10-20小时。 由于水解过程中许多氨基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产率不高。
部分的水解产物发生消旋化,其产物是D-型和 L-型氨基酸的混合物。 该法的优点是色氨酸在水解中不受破坏。
★ 酶水解
目前用于蛋白质肽链断裂的蛋白水解酶 (proteolytic enzyme)或称蛋白酶(proteinase) 已有十多种。
第一节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分类
按分子形状分类
蛋白质的形状和大小
胰岛素
二、蛋白质的大小与分子量
1、蛋白质是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分子。 2、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范围 很大,从大约6000到1000000 道尔顿(Da)或更大。
肌红蛋白 血红蛋白
3、某些蛋白质是由两个或更多个蛋白质亚基(多肽链)通过非共价 结合而成的,称寡聚蛋白质。有些寡聚蛋白质的分子量可高达数百 万甚至数千万。(TMV:4x107)


肽键
※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由C、N、O、H、P、S等元素组成,其中N的含量稳定,一般为15% -17%,平均为16%。。还有少量Fe、Zn、Cu、Ca等金属元素。 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N元素的百分含量,便可计算出样品中粗蛋白的含 量。即
N/P×100%=16%
P=N/16%=6.25×N
☆ 蛋白质换算系数:样品中每存在1g元素氮,就说明含有6.25g蛋白质。
※ 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 氨基酸 ● 完全水解: 多肽 寡肽 二肽 ● 不完全水解:蛋白质适度水解得到中间产物及一些-氨基酸
的混合物。
蛋白酶
多肽酶
● 常用蛋白质的水解方法:
(1)酸水解法 蛋白质
—→
保温
稀H2SO4、HCl
不完全水解产物
2、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 AA DNFB+ 多肽 弱碱
蛋白
酸解
DNP-AA DNP-多肽 + HF DNP-蛋白
DNP-AA(有机相) + 游离AA(水相)
用途:可以用来鉴定多肽或蛋白质NH2末端氨基酸,亦称Sanger 反应。氨基酸的-NH2与DNFB(2,4-二硝基氟苯又称Sanger试剂) 反应,生成黄色的DNP-氨基酸衍生物,故常用来鉴定蛋白质或多 肽的N-末端氨基酸残基。
3、与丹磺酰氯反应 AA DNS + 多肽 蛋白
弱碱 酸
AA DNS- 多肽 蛋白
DNS-AA +游离AA
(乙醚抽提,有荧光)
用途:用来鉴定多肽或蛋白质NH2末端氨基酸。
值小的基团先解离,pK值大者后解离。
⑴ 酸性、中性氨基酸pI计算方法: pI=1/2(pK1+pK2) (2)碱性氨基酸pI计算方法:
如: Lys: pK1=2.18,
pI=1/2(pK2+pK3)
pK2=8.95, pK3=10.53
则 pI=1/2(pK2+pK3)=1/2(8.95+10.53)=9.47 Asp: pK1=2.09, pK2=3.86, pK3=9.82 则 pI=1/2(pK1+pK2)=1/2(2.09+3.86)=2.97
这些氨基酸都是由相应的基本氨基酸衍生而来的。
其中重要的有4-羟基脯氨酸、5-羟基赖氨酸、N-甲基赖氨酸、 和3,5-二碘酪氨酸等。这些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如下。
HO N H COOH
H2NCH2CHCH2CH2CHCOOH OH NH2
5- 羟基赖氨酸 I CH3NHCH2CHCH2CH2CHCOOH HO CH2CHCOOH NH2 NH2 I 6-N- 甲基赖氨酸 3,5- 二碘酪氨酸
+
H3N
COOH - H COO + C H pK1 ' H3N C H R
+
-
-H pK2 ' H N C H 2 +H
+
+
COO R
-
+H
+
R
pH<pI
pH=pI
pH>pI
等电点:当溶液pH为某一pH值时,氨基酸分子中所 含的-NH3+和-COO-数目正好相等,净电荷为0。这一pH 值即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简称pI。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既不向正极也不向负极移动,即 氨基酸处于两性离子状态。
第一部分 生物的分子基础
第一章 蛋白质
要求掌握:
1、蛋白质的水解:酸解、碱解以及酶法水解的优缺点; 2、α-氨基酸的一般结构、旋光性性质以及其他物理性质。 3、氨基酸的分类: 4、氨基酸的酸碱化学。
5、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6、氨基酸的光学活性和光谱性质。 7、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分离: 8、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9、熟识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和过程。 10、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 11、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
3、20种氨基酸的结构
(1)甘氨酸Glycine (Gly) (2)丙氨酸Alanine(Ala)
(3)缬氨酸Valine(Val)
(4)亮氨酸Leucine(Leu)
(5)异亮氨酸isoleucine (Ile)
(6)脯氨酸 Proline(Pro)
(7)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 (8)苏氨酸Threonine(Thr)
蛋白质 完全水解产物 高温 2M Ba(OH)2 完全水解 (2)碱法水解: 蛋白质
煮沸10h 酶
→→ (3)酶法水解: 蛋白质 →水解产物 (4)稀酸、稀碱水解 蛋白质 → → 不完全水解
稀酸、稀碱 长时间保温

浓HCl
★酸水解
常用 6 mol/L 的盐酸或 4 mol/L 的硫酸在 105-110℃ 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时间约20小时。 此法的优点是不容易引起水解产物的消旋化,得到 的是L-氨基酸。缺点是色氨酸被沸酸完全破坏; 含有羟基的氨基酸如丝氨酸或苏氨酸有一小部分被 分解;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侧链的酰胺基被水解 成了羧基。
三、蛋白质的生物功能
——催化功能 ——调节功能 ——转运功能 ——储存功能 ——运动功能
——结构部分
——信息传递功能
——防御功能
第二节 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1、
结构通式:
NH2 ∣ R-C-COOH ∣ H
2、 结构共同点:都是-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一般都 为L-氨基酸。 除甘氨酸外,每种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和一定的比旋度
g) Arg、Lys和 His都是碱性氨基酸,含有碱性基团。
h) Phe和Tyr为芳香环侧链氨基酸。 i)杂环氨基酸:Trp含有吲哚环, His为咪唑环, Pro为亚氨基。
★根据R基团的酸碱性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