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摘要:文章对维生素C的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和优缺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方法在维生素分析方面有更广泛的应用,今后在短时间内找到最合适最满意的分离分析条件仍然是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
关键字:维生素C、质量控制维生素是人体所需营养素中六类物质中的一种,它是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1],维生素C主要以VitC的形式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2],也有以氧化型及少量结合态存在[3]。
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的效应,所以又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影响胶原蛋白的形成,胶原质对于人体细胞、牙龈、血管、骨骼、牙齿的发育和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物质;维生素C参与人体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有解毒作用;维生素C在人体内参与糖的代谢和氧化过程,并且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作用[4];维生素C帮助人体铁的吸收,也常被推荐为预防婴儿猝死症的物质;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C能驱除细胞内有害的自由基,而这些有害自由基是高度活跃的分子,能直接损伤DNA。
故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维生素C结构上其C2和C3位上2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但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5],容易被热或氧化所破坏,特别是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光、金属离子(Fe2+,Cu2+等)或荧光物质(如核黄素)更能促进维生素C被氧化分解,因此给准确测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目前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一、分析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成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新颖、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配以紫外、荧光、示差折光检测器、极管阵列等检测器进行检测。
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3
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3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掌握注射剂(水针)的制备方法及工艺过程中的操作要点2.熟悉注射剂成品质量检查标准和检查方法,了解影响成品质量的因素3.熟悉提高易氧化药物稳定性的基本方法4.了解无菌与灭菌制剂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操作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注射剂系指将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
注射剂的生产车间设施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等步骤。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无菌、无热原、澄明度合格、使用安全、无毒性无刺激性;稳定性合格,即在贮存期内稳定有效。
注射剂的pH值应接近血液pH值,一般控制在4~9范围内,含量合格;凡大量静脉注射或滴注的输液,应调节渗透压与血浆等渗或接近等渗。
维生素C(Vitamin C或Ascorbic Acid)用于防治坏血病,促进创伤及骨折、预防冠心病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维生素C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但在潮湿状态或溶液中,其分子结构中的烯二醇结构被很快氧化,生成黄色双酮化合物,虽仍有药效,但会迅速进一步氧化、断裂、生成一系列有色的无效物质。
氧化反应式如下:抗坏血酸去氢抗坏血酸2,3-二酮-L-古罗糖酸+草酸L-丁糖酸溶液的pH值、氧、重金属离子和温度对Vitamin C的氧化均有影响。
针对Vitamin C溶液易氧化的特点,在注射液处方设计中应重点考虑怎样延缓药的氧化分解,通常采取如下措施:(1)除氧,尽量减少药物与空气的接触,在配液和灌封中通入惰性气体,常用高纯度的氮气和二氧化碳。
(2)加抗氧剂。
(3)调节溶液pH在最稳定pH范围。
(4)加金属离子络合剂。
金属离子对药物的氧化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当Vitamin C溶液中含有0.0002 mol/L铜离子时,其氧化速反可以增大104倍,故常用依地酸钠或依地酸钙钠络合金属离子。
维生素C的质量标准(控制)研究
维生素C的质量标准(控制)研究学院药学院专业临床药学班级 2012级药学姓名王冠峰学号 200910062026指导教师甘向辉2016年4月27日维生素C的质量标准(控制)研究[摘要]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acid)。
它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为丰富。
由于化学结构与糖类十分相似,所以在人体代谢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参与体内一系列生物代谢和反应,促进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致密性,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增加机体抵抗力等。
但人体摄入过多时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不良反应,滥用维生素C甚至会削弱人体的免疫能力。
因此,在维生素C药物生产过程中需做好质量控制研究,产品的含量测定也应严格把关。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维生素C原料药及其片剂、泡腾片、颗粒剂和注射剂。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有碘量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目的了解并归纳国内对维生素C原料药及其片剂、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方法以“维生素C 含量测定”和“抗坏血酸含量测定”为检索词对1992 ~ 201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 中的全部文献进行全文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归纳。
结果归纳有维生素C原料药5种,片剂4种,注射液6种的测定方法。
结论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种类多样,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检测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 维生素C;片剂;注射液;含量测定;质量评价方法;标准分析;探索性研究.前言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是一种酸性的己糖衍生物,是烯醇式己糖酸内脂。
立体结构与糖类相似,可发生氧化与还原互变。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有生物活性。
分子中第二、三两位碳上烯醇羟基的氢容易生成H+而释出,故抗坏血酸虽然不含自由羟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0.3g/ml。
熔点190~192℃。
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
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维生素 c制剂是将维生素 c (或称甲基维生素)溶于稀盐酸溶液中制成,经加酶催化反应,然后与硫酸铜、硫酸铝钾、硫酸亚铁等反应得到一种脂溶性化合物,俗称“维生素 C”或“维生素 K”(亦称 VK),化学式为 KOH。
维生素 c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和动物性食物中,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代谢和正常生理功能等。
维生素 c不仅在生理上能保护心脏、肝脏、肌肉、造血、神经、生殖等器官及组织细胞,同时能调节内分泌系统,预防心血管病如心肌炎、心肌病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
在机体各个组织中分布广泛且较为稳定,但随着年龄增长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作用减弱而逐渐失去作用。
维生素 c作为一种广谱抗坏血酸药物,在防治疾病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而且治疗疾病效果明显;是一种理想且廉价的常用抗菌药物、抗病毒、抗生素制剂,在人类使用和治疗方面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维生素 c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药品采购目录中。
鉴于维生素 c制剂质量控制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了保证医药产品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我部组织本实验室开展了维生素 c制剂质量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方案维生素 c制剂主要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的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
对临床用量较大的药品,如治疗心肌炎药物、抗菌药物等,由于其成分含量的特殊性,在临床使用中其质量管理也尤为重要。
针对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料种植管理模式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我部有8个专业实验室,其中2个国家级实验室以及2个省级实验室。
各实验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从原料到成品一条完整有序的质量管理链。
实验室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保证按照质量管理程序开展试验工作并顺利实施。
2、试样制备称取1 g维生素 c (浓度为10%)溶于150 ml稀盐酸溶液中,充分溶解后移入100 ml刻度玻璃瓶中。
取适量维生素 c加入100 ml10%磷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5 min,使其溶解。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易 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受光破 坏。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01
02
03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 的重要辅酶,缺乏时会导 致胶原蛋白合成障碍,影 响结缔组织的形成。
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可以清除体内的 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 化损伤。
增强免疫功能
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的 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将维生素C制剂高温燃烧后的残渣进 行称量,可计算出炽灼残渣的含量, 用以评价制剂的纯度。
03
维生素C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 控制
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原料来源
应从可靠的供应商获取, 并确保原料的质量稳定。
质量标准
应制定原料的质量标准, 包括外观、杂质、纯度等 方面的要求。
质量检验
应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 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
和工艺符合规定。
GMP认证
02
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确保
生产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质量标准
03
制定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鉴别、检查、含量测
定等方面的要求。
不合格产品处理与召回制度
不合格产品处理
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 的维生素C制剂,生产企业必须立即 停止生产,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维生素C概述 • 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标准 • 维生素C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
量控制 • 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问题及解
决方案 • 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监管与法
规要求
01
维生素C概述
维生素C的定义与性质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作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不仅广泛参与机体氧化、还原等复杂代谢过程,还能促进体内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增加机体抵抗力。
缺乏时可引起造血机制障碍、贫血、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脆性增强,容易出血等坏血病症状,故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分D和L两种立体构型,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互变,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做一介绍。
1。
滴定分析法王云霞[1]等对滴定分析法进行讨论,分析了每种方法测定维生素C的优缺点,并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对比和分析,确定了更适合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1.1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分子(C6H8O6)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氧化成二酮基.1。
1。
1直接碘量法取本品约0。
2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0。
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在30秒内不褪。
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
806mg的C6H8O6.直接碘量法在滴定过程中发现溶液里的不溶物吸附碘,而且溶液与空气接触时间较长。
但是此法简捷、快速、方便,结果也较准确,适合测定多批量样品。
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第八组包志刚(1303509118)陈嘉欣(1303509118)一、实验目的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二、实验原理利用染料2,6-二氯酚靛酚作氧化剂,可将还原态的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而染料本身被还原成无色的衍生物。
2,6-二氯酚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
在滴定终点之前,滴下的2,6-二氯酚淀粉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为红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1. 实验材料:水果或蔬菜。
2. 仪器:(1)微量滴定管;500毫升×1;(2)量瓶:50毫升×2;(3)三角瓶;500毫升×2;(4)研钵;(5)量筒;(6)刻度吸管;10毫升×2;3. 试剂:(1)1%草酸:秤取5.0克草酸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定容至500毫升。
(2)2%草酸:秤取10.0克草酸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定容至500毫升。
(3)0.001N 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称取干燥的2,6-二氯酚靛酚钠60毫克,放入200毫升量瓶中,加热蒸馏水中100-150毫升,滴加0.01N NaOH4-5滴,强烈摇动10分钟冷却后加水至刻度。
摇匀后用紧密滤纸滤于棕色瓶中,贮于冰箱中备用,有效期一周。
使用前需标定(见附注)。
四、实验步骤样品的处理和提取:称取4.0克新鲜样品,至研钵中,加5毫升2%草酸,研成匀浆。
通过漏斗将样品提取液转移到50毫升量瓶中。
残渣再用2%草酸提取2-3次,提取液及残渣一并转入量瓶。
2%草酸总量为35毫升,最后以水定容。
溶液定容时若泡沫较多,可加几滴乙醇消除泡沫后再定容。
摇匀,过滤,滤液备用。
2. 样品的测定:吸取滤液10毫升,放入50毫升三角瓶中,立即用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滴定至出现明显的红色,并在15秒内不消失为止。
记录所用滴定液体积。
3. 空白测定:在另一50毫升三角瓶内,放入35毫升2%草酸,并用1%草酸定溶,摇匀,取此液10毫升放入另一50毫升三角瓶内,用2,6-二氯酚靛酚钠滴定至终点,记录染料用量。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讨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操纵研究摘要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够治疗坏血病同时具有酸性,因此称作抗坏血酸。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药物之中,特不在新奇的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
它阻碍胶元蛋白的形成,参与人体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维生素C要紧作用是维持血管弹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其脆性与通透性,并促进其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凝集。
在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爱护牙齿和牙龈等起来专门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因此,测定各种食品及药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关于食品、药物的开发研究和质量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如滴定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各有特点。
特不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年来进展较快的一种方法。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C;制剂;含量测定;前言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 的要紧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
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
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通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维生素C和坏血病有一段专门长的历史渊源。
早期远洋航行的水手得了一种怪病,要紧表现为脸部肿胀牙床溃烂、牙齿脱落。
当时被称作不治之症,且死亡率专门高。
直到,1932年英国军医从柠檬汁中离析出具有抗坏血病的晶状物质,后来人们逐渐地发觉这种病可能跟他们远离陆地,缺乏新奇水果和蔬菜的缘故有关。
接着,瑞士科学家合成了维生素C,维生素C被广泛地用作维生素坏血病的治疗。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们为最常用的一类维生素药物,人们对维生素C认识进一步加深。
最近有科学研究发觉,维生素C预防癌症、心脏病等都起了专门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维生素C的需求加大,有必要对维生素C对原料、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进行规范的治理和质量操纵[1]维生素C的特点以及测量方法1.维生素C维生素CWeishengsu CVitamin C中文名称:维生素C英文名称:vitamin C其他名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3IUPAC名:2,3,5,6-四羟基-2-己烯酸-4-内酯本品为L-抗坏血酸,含C6H8O6不得少于99.0%1.1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本品在水中易溶,水溶液显酸性。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
06
CHAPTER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癌症。
预防和辅助治疗癌症
对于坏血病、促进创伤及烧伤愈合、改善慢性铁中毒等疾病,维生素C的疗效得到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尚需进一步研究
对于贫血、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虽然维生素C被广泛用于治疗,但其疗效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维生素C可以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与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可增强其疗效;与巴比妥类药物合用时,可延长其作用时间等。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维生素C概述维生素C的生物活性与营养学意义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标准与控制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
目录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CHAPTER
维生素C概述
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能。
01
急性毒性
大剂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导致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头痛、皮疹等过敏反应。
02
慢性毒性
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导致肾结石、草酸盐肾病等,并可能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安全性评价
维生素C在正常摄入范围内是安全的,但过量摄入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制剂质量控制中对其含量进行严格控制。
风险评估
对于长期或过量摄入维生素C的患者,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
摘要:维生素C,是一种无法通过人体自身合成的必需维生素,当躯体缺乏此类维生素时将导致多种疾病,尤其是坏血病,其制剂在医疗保健各方面均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各种维生素C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对其能否更好地进入机体、发挥相应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用于维生素C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很多,如滴定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C;质量控制;含量测定;维生素C(vitaminC)又称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防止牙龈出血、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防止关节痛、腰腿痛。
还能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同时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坚固结缔组织,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其参与体内多种生化反应,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最近更有科学研究发现,维生素C在预防癌症、心脏病等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市场上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生产多种维生素C制剂以应对各种需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各种制剂能否更好地发挥相应的医疗保健作用,则与其质量息息相关,故对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势在必行,而又不可马虎松懈。
1. 维生素C概况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纯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呈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
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醇,而不溶于氯仿或乙醚,熔点为190~192℃,熔融时同时分解。
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烯醇和内酯环结构,且有两个手性碳原子(C4、C5),不仅使维生素C性质极为活泼,且具有旋光性,比旋度+20.5°至+21.5°。
维生素C制剂研究进展
当代化工研究Modern Chemical Research146科研开发2020•14维生素C制剂研究进展*王龙叶明珠(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110027)摘耍: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自被发现以来,就广泛应用于治疗维生素C缺乏及其他疾病的辅助用药.目前维生素C类制剂主要为咀嚼片,泡腾片,注射液,栓剂等.本文主要结合相关专利和文献对维生素C各类制剂进行综述.关键词:维生素C;制剂;研究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Progress of Preparations of Vitamin CWiang Long,Ye Mingzhu(Northeast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Liaoning,110027)Abstracts Vitamin C had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v itamin C deficiency and other diseases,since it was discovered.Nowadays,the preparations of v itamin C were mainly chewable tablets,effervescent tablets,injections and suppositories.In this article,we will review the progress of v itamin C among these p reparations..Key WOrdst Vitamin C;preparations^research progress^review前言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营养素。
自被发现以来,就广泛应用于治疗维生素c缺乏和其他辅助用药―幻。
与此同时,一系列制剂产品也应运而生,主要包括咀嚼片,泡腾片,注射液,栓剂等。
维生素C注射液质量控制因素探讨
第18卷第2期2008年6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Vol 118No 12J un .2008收稿日期:2008-01-12作者简介:闫晓前(1969-),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维生素C 注射液质量控制因素探讨闫晓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热能化工系,陕西西安 710302)摘 要:目的:探讨影响维生素C 注射液质量控制的因素;方法:从原料、辅料、金属离子、活性炭、p H 、残留余氧量、温度、投料次序这八个因素进行讨论;结果:每个因素都直接影响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质量;结论: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关键是生产时要对各个因素的控制。
关键词:维生素C 注射液;质量;因素中图分类号:TQ466/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490-(2008)02-0018-02 维生素C 注射液为维生素类药,能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帮助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排泄,因而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机体抵抗能力,用于防治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
但由于维生素C 注射液特别易氧化分解变色,常出现药液颜色发黄、PH 不稳定、含量下降等质量问题,所以在生产及贮存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及考察,以达到有效提高制剂稳定性的目的。
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生产实际情况,参考部分文献资料,将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因素进行探讨,分述如下: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C 缺乏而致的各种坏血病。
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1 原料维生素C 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分子具有烯二醇结构,水溶液呈强酸性,自身产生的酸又可能引起维生素C 氧化水解生成糠醛,或原料生产中带入产品的杂质糠醛,糠醛在空气中继续被氧化聚合而呈黄色[1]。
维生素C 注射液变黄是由于这些降解产物聚合所致。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7]雍莉, 黎源倩, 李敏, 等1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和果蔬中的V itC [ J]1 现代预防医学, 2005, 32( 3) : 247- 2481 [8] 李春成, 余丽丽等,HPLC 法测定Vc 银翘片中Vc 含量的方法[J],科技通报,2004,20(4),349-352
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 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 分D和L两种立体 构型, 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 互变, 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 其C2 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 H+ , 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 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维生素C 呈无色无臭的片状 结晶体, 易溶于水, 不溶于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 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 特 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为迅速的一种方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冰冰,周晓光,朱泮民. 紫外光度法测定药品中抗坏血酸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 0 0 5 ,01(1): 152-154 [2] 樊静, 叶青, 叶存玲,等1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药物、果蔬中的抗坏血酸[ J]1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 1999, 27 (增) : 192 – 1931 [3] 王凤兰, 金山, 孟玉玲, 等1 流动注射一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剂中维中生素C 的方法研究[ J] 1 沈 阳医学院学报, 2001, 3( 1 ) : 6- 81 [4]孟昭仁,刘进邦,示波极谱-铁氰化钾滴定法测定药物制剂中VC 的质量分数[J]北华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1,2(1),20-22 [5]谢志方,氢氧化钠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J],广州化工,2011 ,39 (15)125-127 [6] 金鸣,王勇,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J],St rait Pharmaceut ical Journal,2011,12(23),67-69
维生素C及其制剂分析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综述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分析摘要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又被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acid)。
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较为丰富。
维生素C在人体代谢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参与体内一系列生物代谢和反应,促进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致密性,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增加机体抵抗力等。
但人体摄入过多时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不良反应,滥用维生素C甚至会削弱人体的免疫能力,因此,要严格控制其含量。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维生素C原料药及其片剂、泡腾片、颗粒剂和注射剂。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有碘量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C;维生素C的制剂;含量测定前言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分子量为176.12u,分子结构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维生素是一种水溶性纤维素,无色晶体,极易溶于水,除微溶于乙醇溶液外,几乎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熔点为190 - 192℃,熔融时同时分解。
比旋度为+20.5°至+21.5°紫外吸收最大值为245nm。
在化学结构上呈弱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产物为为己糖衍生物【1】。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
另外,坚持按时服用维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白皙。
维生素C注射液综述【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应用化学维生素C注射液综述1 引言维生素C注射液为维生素类药。
维生素C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且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所以,维生素C注射液的适应人群较广,比如在污染环境工作的人,体内维生素C高的人,几乎不会再吸收铅、镉、铬等有害元素;对于从事剧烈运动和高强度劳动的人,这些人因流汗过多会损失大量维生素C,应及时予以补充;对于脸上有色斑素的人,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补充维生素C 可抑制色斑素的生成,促进其消退。
维生素注射液的主要成份是维生素C,其化学名称是L-抗坏血酸,是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维生素C注射液用于治疗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由于人类健康越来越收到重视,而维生素C对人类健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它的抗癌作用的认可,使人类对维生素C日趋重视。
显然,对维生素C的研究很有必要。
而对维生素C注射液有效期的预测对维C的应用亦有很大的帮助。
2预测维生素C注射液有效期2.1预测维生素C注射液的原理维生素C的氧化降解反应是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c/dt=kc,将其进行积分变形得到LgC=kt/(-2.303)+LgC0,式中C0为t=0时维生素C的浓度,k为维生素C 的氧化降解速度常数。
在70℃,80℃,90℃,100℃分别各在不同的时间段由恒温加速实验得出维生素C的含量,而由上式在变量C和t中求出斜率,即k值,在四种温度下得出k70,k80,k90,k100,再根据在不同温度下不同k值,由Lgk = ( - Ea/ 2.303R)· (1/ T) + LgA,线性回归得出Ea和A,从而可求出25 ℃或任何温度下的氧化降解速度常数及其有效期。
有关维生素c的综述
有关维生素c的综述1.引言1.1 概述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它在机体内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如抗氧化、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合成胶原蛋白等。
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需要通过食物摄入或补充剂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其次,维生素C还具有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的作用,有利于机体维持正常的铁代谢。
此外,维生素C在胶原蛋白的合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皮肤、骨骼、血管等组织的健康。
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包括新鲜水果、蔬菜、果汁和补充剂。
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等)、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番茄是维生素C 含量较高的食物。
此外,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较低的维生素C含量,因为维生素C易受热和光的破坏。
为了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是必不可少的。
在维生素C的补充方面,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量为90-120毫克。
然而,过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腹泻、胃灼热和肾结石等。
因此,合理、适度地补充维生素C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维生素C在人体内起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抗氧化、铁代谢和胶原蛋白合成等作用。
通过适当的膳食和补充剂摄入,我们可以确保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然而,注意适量摄入维生素C 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叙述:文章结构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份整体上的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全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通过明确列出每个章节的标题和主要内容,读者能够迅速了解到全文的脉络和主题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维生素C展开讨论,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维生素C进行概述,简要介绍维生素C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明确本文的整体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清晰的预期。
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摘要] 目的了解并归纳国内对维生素C原料药及其片剂、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方法以“维生素C 含量测定”和“抗坏血酸含量测定”为检索词对1992 ~ 201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 中的全部文献进行全文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归纳。
结果归纳有维生素C原料药5种,片剂4种,注射液6种的测定方法。
结论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种类多样,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检测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 维生素C;片剂;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前言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是一种酸性的己糖衍生物,是烯醇式己糖酸内脂。
立体结构与糖类相似,可发生氧化与还原互变。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有生物活性。
分子中第二、三两位碳上烯醇羟基的氢容易生成H+而释出,故抗坏血酸虽然不含自由羟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3g/ml。
熔点190~192℃。
pH=4时氧化还原电位E0=0.166V。
其电离常数PK1=4.17 ,PK2=11.57 。
最大吸收波长245nm(酸性)与265nm(中性)。
在碱性与酸性介质中均能迅速被氧和金属离子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DHAA),脱氢抗坏血酸可进一步氧化成二酮古乐糖酸(DKG)。
【1】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它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促进许多酶和激素形成,有效防止血管脆性,促进铁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还具有防治血管硬化、肝胆疾病、过敏性疾病,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
【2】由于维生素C对人类非常重要,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新的测定方法,而经典方法也得到了不少改进。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
1维生素C原料药1.1间接光度法实验原理:该方法基于在弱酸性介质中,有盐酸羟胺、碘酸存在下,抗坏血酸还原对氨基苯磺酸与N-1-萘乙二胺盐酸盐混合体系生成的有色物质,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 4.0μg/ml。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综述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综述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持免疫系统健康、促进铁吸收、防止感染和减轻压力等。
因此,测定食品和药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维生素C含量测定进行全面的综述。
一、理论基础1.1 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它是一种单糖酸类化合物。
在水中可以迅速溶解,并且可以被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其稳定性。
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容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DHA),而在碱性条件下则容易被还原成抗坏血酸。
1.2 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维生素C主要通过其还原剂作用来发挥其作用。
它可以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并将自己氧化成DHA。
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铁吸收和胆固醇代谢,促进免疫系统健康等。
二、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2.1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C 在碘酸钾存在下被氧化成DHA的反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加入少量碘酸钾和淀粉指示剂。
(2)用0.01mol/L的碘酸钾溶液滴定至淀粉指示剂转化为蓝色。
(3)计算维生素C含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其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和氧气等。
此外,该方法只能测定样品中维生素C和DHA总量,并不能区分两者的含量。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维生素C与荧光染料反应产生荧光信号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样品制备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2)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中,通过柱子分离并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高重现性等优点,但是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能。
2.3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C在紫外光下的吸收特性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样品制备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Vitamin C Injection Quality Analysis班级工业分析与检验(工分061班)学生姓名 xx 学号 4指导教师 xx 职称副教授导师单位 xx环境工程系论文提交日期xx一、课题名称: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二、毕业专题(设计)主要内容:维生素c为维生素类药。
维生素c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读功能,且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维生素c用于治疗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几紫癜等辅助治疗。
它还可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螯合,使铁排出加速。
另外还可以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注射剂由药物和附加剂、溶媒及特制的容器所组成,并需采用避免污染或杀灭细菌等工艺制备。
注射剂的质量分析包括观察色泽和澄明度,然后进行鉴别试验、pH值检查,最后进行含量测定。
注射剂的常规检查分为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
本课题选择维生素c注射液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最终写出科学性论文。
1、选题2、搜集阅读文献资料3、设计实验方案、方案实施4、方法验证5、撰写报告6、论文答辩三、计划进度1、5月24日动员2、5月24日—5月25日查阅资料,拟定提纲3、5月26日—6月25日实施实验4、6月26日—6月30日撰写报告,完成专题报告四、毕业专题(设计)结束应提交的材料:1、毕业专题任务书2、毕业专题实验报告3、毕业专题答辩成绩4、毕业专题成绩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0年5月24日2010 年5 月24 日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作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不仅广泛参与机体氧化、还原等复杂代谢过程,还能促进体内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增加机体抵抗力。
缺乏时可引起造血机制障碍、贫血、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脆性增强,容易出血等坏血病症状,故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分D和L两种立体构型,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互变,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
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做一介绍。
1.滴定分析法王云霞[1]等对滴定分析法进行讨论,分析了每种方法测定维生素C的优缺点,并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对比和分析,确定了更适合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1.1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分子(C6H8O6)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氧化成二酮基。
1.1.1直接碘量法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在30秒内不褪。
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直接碘量法在滴定过程中发现溶液里的不溶物吸附碘,而且溶液与空气接触时间较长。
但是此法简捷、快速、方便,结果也较准确,适合测定多批量样品。
1.1.2间接碘量法先加过量的碘标准液与配制好的维生素 C 溶液反应完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碘至蓝色刚好消失。
I 2+2Na2S2O3=Na2S4O6+2NaI间接碘量法消除了不溶物吸附作用的影响,缩短了Vc液与空气的接触时间,避免了碘的挥发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1.1.3返滴定碘量法药典中常采用将碘溶解在 KI 溶液中以增大碘的溶解度。
此实验取 20%的 KI 溶液 5 ml 于 250 ml 锥形瓶中,精确量取 0.01 mol/L CuSO4溶液 1 ml加入锥形瓶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加 2 ml 淀粉指示液。
Vc液溶于冰乙酸介质中,用其进行滴定至恰使蓝色消失为止。
CuI2不稳定随即分解为 Cu2I2和游离的碘。
空白试验:取 20%的 KI 溶液 5 ml 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 1 ml,再加 10 滴淀粉指示剂溶液, 然后用溶于冰乙酸介质中的 Vc液进行滴定, 边摇边滴定,直至与测定颜色一致为止。
反滴定碘量法的空白实验消除了因 KI 中含有碘而产生的系统误差,也消除了人眼对溶液变色的敏感程度不同而对实验造成的误差。
由于样品液能与KI 中本身含有的碘作用,也消除了因 KI 中含有的碘产生的误差。
反滴定法比滴定法更准确,但操作较繁琐,适合测定少批量样品。
1.2 2,6- 二氯吲哚酚滴定法2,6- 二氯吲哚酚即为一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碱性溶液中为蓝色。
当与抗坏血酸反应后,转变为无色的酚亚胺(还原型)。
因此,抗坏血酸可在酸性溶液中用 2,6- 二氯吲哚酚标准液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时即为终点。
2,6- 二氯吲哚酚滴定法的专属性较碘量法为高,多用于含维生素 C 的制剂和食品的分析。
而且此法不是维生素 C 的专一反应,其他还原性物质对测定有干扰。
由于维生素 C 的氧化速度远高于其他还原性物质,所以此法必须快速滴定才可减少干扰物质的影响。
1.3铁(Ⅲ)置换氧化还原滴定法基于将测定抗坏血酸的碘滴定(药典)法和铁铵矾滴定法相结合,曾盔[2]等先用铁铵,再在维生素C药物溶液滴定中让相当量的矾基准物氧化碘化钾置换出相当量的I2定量氧化抗坏血酸。
合适的反应条件是:乙酸介质,碘离子过量,室温置暗处置换I2反应10 min。
将该法用于维生素C药物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与药典法结果相符。
1.4库仑滴定法汪瑗[3]等用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以0.5mol/L溴化钾一1mol/L硝酸钾与维生素C分子中一一1mol/L醋酸(1:1:l)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在阳极发生Br2C=C一不饱和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测定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用库仑滴定法测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达到药典法测其含量的相同精度,而且可以省去标定碘溶液等繁琐的操作过程。
用此法测其含量既可靠、灵敏、准确、快速,又适用于微量分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5氢氧化钠两点电位滴定法根据维生素C用NaOH 滴定时可定量中和1个羟基的性质,结合两点电位滴定法的原理,谢志方[4]提出了用 NaOH 作滴定剂测定 Vc 含量的两点电位滴定法。
该法避免了直接电位滴定法滴定时间过长,需记录大量数据,数据处理复杂等缺点,简化了滴定操作过程及终点的确定,可用于测定维生素C片中 Vc 的含量。
2.分光光度法2.1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蔡卓[5]等以重铬酸钾为显色剂,利用其与维生素C的褪色反应,通过测定反应体系吸光度(350nm)变化值,确定维生素C的含量.该分析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便于推广使用。
2.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魏玲[6]等利用维生素C分子中烯二醇基的还原性,将高铁离子定量转化为亚铁离子,产生的亚铁离子与邻二氮菲发生显色反应,显色物的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从而间接测定出维生素C的含量,检出限为2.34×10-6mol·L-1。
该方法的特点是灵敏度高,所用仪器普通、操作简单。
2.3紫外分光光度法用Cu2+作为催化剂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以EDTA络合校正背景作参比,利用氧化前后吸光度的差值直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亦可利用定量过量的碘酸钾溶液,在弱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生成I3的显色反应,抗坏血酸可将一部分的I3还原,剩余的I3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7]。
3.电极法3.1 聚中性红修饰电极法中性红是一种吩嗪类染料,能够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聚合。
张秋灵[8]等用中性红制备的化学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作对电极,浓度为0.50 mol/L的NaNO3作为支持电解质, 0.5000 mol/L的中性红溶液作为修饰液,利用修饰电极对维生素C有催化氧化的作用,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
在1.0×10-5~1.0×10-2mol/L范围内,响应电流与维生素C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7,检出限1.0×10-6mol/L,样品回收率在89.27% ~104.15%。
3.2碘离子选择电极法杨秀芳[9]等提出用碘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维生素C与碘在乙醇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定量释放出游离碘离子溶液中的电位以测定样品中Vc含量的方法。
用1%的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显微蓝色时为终点。
维生素C与游离的碘离子的含量成正比,通过使用碘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游离的碘离子的含量,用标准曲线法作为分析方法,间接测定溶液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
在0.1 mol/L的KNO3, pH=2.0~6.0的溶液中,维生素浓度对数在10-5~10-6mol/L范围内与电位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10-6mol/L,回收率为92% ~103%,相对偏差为2.3%。
4.薄层色谱法蔡毓琼[10]采用硅胶GF254-CMC -Na薄层板,正戊醇-氯仿-甲酸(6: 2: 1)为展开剂展开测定Vc银翘片中的维生素C。
在紫外灯254nm下检测, Rf值约0.6,最低检出限量1µl。
该方法较化学方法检测专属性强且用量少,检测量低至1µg即可检出,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适合于含维生素C的中药和中药的鉴别检测。
5.高效液相色谱法王蕊[11]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0.1%的草酸作为溶剂,色谱中采用phenom enex-C18色谱柱,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溶液(pH=5.8):甲醇=95:5。
流速0.8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
结果:维生素C在0.01 -0.5mg /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4E+06x+15508,相关系数为R2=0.9998,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7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本文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测定维生素C片的含量。
赵敏[12]等建立一种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维生素C注射剂的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学验证。
方法:采用色谱柱为Xterra RP C18(4.6×150mm,5μm),柱温为25℃,以0.01mol·L-1(pH为3.5)的磷酸二氢钠为流动相,系统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65nm。
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20μg·mL-1,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2,日内RSD为0.87%,其日间RSD为1.03%,加样回收率为100.36%。
结论:此法灵敏、准确、高效,重复性好,可用于注射用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1]王云霞,张会轻,郭磊.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J].河北化工,2008,31(8):72-73[2]曾盔,周军,王锦,丁春霞.铁(Ⅲ)置换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片剂及针剂中抗坏血酸[J].PTCA,2007,43(7):549-552[3]汪瑗,王玉贤,等.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5,15(3):33-35[4]谢志方.氢氧化钠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J].广州化工,2011,39(15):125-127[5]蔡卓,黄富嵘,梁信源,江彩英,周婉丽,江丽.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J].广西大学学报,2008,33(3):289-291[6]魏玲,吕晓琴,李学琴.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J].昌吉学院学报,2008,2:110-112[7]张捷莉,高雨,侯冬岩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多康中维生素C的含量[J].食品科学, 2004, 25(11): 235 -236.[8]邹华,常文贵1聚中性红修饰电极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研究[J].检测与分析, 2007, 10(11): 33 -36.[9]杨秀芳,程芳玲,梁栋.碘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果蔬、药剂中Vc含量[J].辽宁化工, 2003, 32(8): 366 -368.[10]蔡毓琼.薄层色谱法检测维c银翘片中的维生素C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1997, 18(4): 34 -35.[11]王蕊,姜丽,袁航,孙学志,曹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片的含量[J].黑龙江医药,2010,23(6):876-877[12]赵敏,胡付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剂的含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