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

合集下载

古代名画描述人物形象

古代名画描述人物形象

中国古代的名画中,有许多描绘人物形象的经典作品。

这些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外貌、气质和内心世界。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名画中的人物形象描述:《洛神赋图》: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以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画中洛神形象飘逸,面貌清秀,体现了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

《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昉的作品,画中描绘了几位衣着华丽的贵族妇女,她们的仪态和神情都充满了宫廷的庄重与优雅。

《五牛图》:唐代画家韩滉的作品,以五头牛为主题,每头牛的形态、动作和眼神都各具特色,展现了画家对细节的精湛刻画。

《清明上河图》: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以北宋都城汴京为背景,画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有农民、工匠、商人、船夫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

《汉宫春晓图》: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以汉代宫廷为背景,画中的人物形象婉约典雅,展现了汉代宫廷的华丽与高贵。

这些古代名画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美术史 唐代人物画

中国美术史 唐代人物画
代表作品: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绘画与诗歌:虢国夫人游春图
《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政治功能
唐代的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谈到绘 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 伦……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
阎立本 步辇图 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历史故事。
铁线描
古代人物衣纹画法之一。 形如铁丝。中锋用笔,圆劲有力 主要用来表现硬质衣料。
[]

( 传 ) 阎 立 本 《 古 帝 王 图 》
人物画既注意反映现实生活,也着意于刻划人物 的精神气质。而仕女画像诗歌文学一样可以传达 篇外之情,其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课后思考题
唐代人物画在赋色上有何特点?
, 故 他 的 画 自 然 而 然 就
仕女画中的宫女
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 杜甫 《后宫词》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薛逢的《宫词》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
挥扇仕女图 周昉
四、大型壁画
石窟壁画:丰富多样的宗教题材 墓室壁画:反应生活的世俗题材
捣练图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唐]张 萱《捣练图》(宋摹本)
[]
唐 张 萱 《 捣 练 图 》 ( 局 部 , 宋 摹 本 )
三、晚唐人物画
周昉(生卒年不详) 宫廷画家。擅画仕女画、宗教画和肖像画。
代表作:《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夜宴图》;本画分夜宴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五段。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一段:夜宴听乐
仔细观察,主人翁韩熙载的神态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是 高兴的,还是 郁闷的?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从人物的穿着中,你 看出了人物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油画用色丰富厚重。中国画用色轻淡。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的造型技法不同之处。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
意大利拉斐尔《圣母子》
油画以明暗面块造型为主。中国画以线造型为主。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在主客观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
北宋梁楷 《太白行呤图》 法国安格尔 《莫瓦铁雪夫人像》
油画注重客 观的描绘。中国 画注重程式化表 现,以意趣为主
五代: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四段:清吹
第三段:休息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五段:送客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李后主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鸠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因为是北 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韩熙载为逃避南唐李后主的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 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 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画名就叫《韩熙载夜 宴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梁楷《六。 屈子行吟图 明 陈洪绶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南宋:李嵩《货郎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清黄慎《渔翁渔父图》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中国美术史唐代人物画

中国美术史唐代人物画

小结
• 在借鉴其它门类艺术(主要是书法)的基础上,唐代人物画风格技法更 加丰富,宫廷内外的画家相互促进,在宗教和世俗题材方面都取得了很 大成就,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经典之作。 • 人物画既注意反映现实生活,也着意于刻划人物的精神气质。而仕女画 像诗歌文学一样可以传达篇外之情,其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艺术成就
• 尉迟乙僧所画人物,生动传神,身若出壁。画《降魔变》,人 物姿态,千怪万状,被称为奇踪。在表现手法上,他将西域和 中亚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中原地区传统的绘画技法相结合,使 唐代的绘画艺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其人物画“小则用笔紧劲, 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又长于色彩晕染,沉着浓重, 而具有立体感,被称为凹凸画法。唐人窦蒙评他:“澄思用笔, 虽与中华道殊,然气正迹高,可与顾(恺之)陆(探微)为 友,”说明他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 阎立本(?~673年),初唐高官出身(工部尚书、宰相)的宫廷画家
•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其“有应务之才,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化”。
他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多为贵族、官宦以及宫廷历史事件
《凌烟阁功臣图》
代表作品
《秦府十八学士图》
《昭陵列像图》 《步辇图》 《职贡图》 《历代帝王图》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政治功能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Hale Waihona Puke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唐]张 萱《捣练图》(宋摹本)
[ ] 唐 张 萱 《 捣 练 图 》 ( 局 部 , 宋 摹 本 )

中国古代著名丹青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丹青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丹青作品
中国古代的丹青艺术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广为人知的中国古代丹青作品:
1. 《清明上河图》 - 该画作为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市井生活场景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景象,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瑰宝。

2. 《千里江山图》 - 王希孟创作的这幅作品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成为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

3. 《洛神赋图》 - 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画,将洛神的优美形象和动人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是古代人物画的杰作。

4. 《梅竹春音图》 - 华喦的这幅作品以其梅竹双艳,体现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5. 《墨韵丹青——黑龙江省博物馆藏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 - 这里所展示的不仅是书画作品,更是近现代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次集中呈现,包括了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大家的杰作。

6. 《中国古代经典山水画作品》 - 这些作品体现了山水画的哲学意境和审美追求,如展出的作品中有的呈现了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文人情怀。

7. 《中国古代版画作品》 - 版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安版画到徽州版画,风格各异,既体现了木版画的技艺,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上述丹青作品不仅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同时也反映
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和哲学思想。

这些作品跨越时间的长河,至今仍然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 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 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 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 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 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 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 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 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 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 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 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 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清· 郎世宁《百骏图》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 宫博物院。 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 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 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 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 表作之一。
谢 谢 观 赏
北宋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是北宋 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 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 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 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 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 值。
《百骏图》
郎世宁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 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 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 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 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赏析

中国古代人物画赏析

《捣练图》(临本)局部
《捣练图》(临本)局部
《捣练图》(临本)局部
周昉,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西安)人,出身贵族,官至 宣州长史。因常出入卿相缙绅之家,所以擅画贵族仕女及肖像。初学 张萱,后来稍有变化。所画仕女,浓艳丰肥,“颇极风姿”,而且能 揭示对象的内心世界。在宗教画方面,创造了“水月观音”之象和新 的样式,人称“周家样”。传为他的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的《挥扇仕 女图》和辽宁省博物馆藏的《簪花仕女图》等。
阎立本(?-673),雍州万年(今西安)人,历任 将作大臣、工部尚书、右相、中书令, 善画人物、车马、 肖像等,尤长于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肖像画,有“右相 驰誉丹青”之誉。他的父亲阎毗、兄长阎立德都是著名的 画家和建筑师。其画远师张僧繇,近学杨契丹、郑法士、 董伯仁、展子虔及其父等,是初唐中原画风的代表。曾画 有《秦府十八学士图》与《凌烟阁功臣图》,已佚。传世 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和《萧 翼赚兰亭图》。
顾恺之(约345——406)东晋画家,字长 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出身名门望 族。精通歌赋词翰、书法音律,多才多艺,有 “画绝、才绝、痴绝”之称。他的绘画理论, 是以“以形写神”及“ 迁想妙得”为核心的 “传神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 远的影响。
传世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均是后 人摹本,画论著作有《魏晋胜流赞》、《论画》、《画 云台山记》。
到了隋唐,绘画艺术才逐渐进入繁荣昌盛阶段。隋 代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逐渐形成自己风格,人物画 取得辉煌成就,山水、花鸟画也相继成熟。画坛涌现出 很多名家,各有特色。 唐代中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 也是一个出现全新风格的时代,宗教绘画更向世俗化转 变,题材内容转向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不同地区的画 法融合,中原风格和西域风格相互影响,产生了很受欢 迎的新样式。

古代人物画

古代人物画

叔 齐
伯夷
《六祖伐竹图》,国画精品,南宋画家梁楷代表作品 “六祖”即惠能和尚(638—713),唐代著名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南宗的鼻祖,主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和合二仙》
寒山:“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听 琴 图 北 宋 绢 本 设 色 纵 147.2 厘 米 横 51.3 厘 米
宋徽宗绢本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
伯夷
《采薇图》着力刻画了两个宁死不失气节的 人物。伯夷双手抱膝,目光迥然,显得坚定 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 画面气氛肃穆、凝重萧瑟。最前面一松一枫 相对而立,树干奇崛如铁、挺拔坚硬,使人 联想起枫树的耐寒和苍松的不凋,而这正是 对画中人物性格的比喻和写照。
《一团和气》朱见深(1448——1487)
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
《张卿子像》曾鲸
工笔画
写意画
第一部分
传神写照——人物画
作品名称:步辇图 作 者:阎立本(唐代) 简 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绢本设色129.6厘米长,38.5厘米宽。
名 称: 古帝王图 作 者:阎立本(唐代)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开国之君
|
亡国之主
名称:重屏会棋图 作者:周文举(五代)
名称:韩熙载夜宴图 作者:顾宏中(五代) 简介: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独树一帜
——古代中国画
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赵青涛
中国画的定义
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 (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 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 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 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张 卿 子 像
曾 鲸 明
张卿子像 曾鲸 明
立轴绢本设色 纵111.4厘米 横36.2厘米
此图画诗人兼医家张卿子肖像。张卿子 原名遂辰,字相期, 号西农,祖籍江西,随 父迁居浙江杭州。工诗文,董其昌、陈 继儒 称许为“奇才”。他又是位名医,后人把他编 辑的伤寒论 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图中张 卿予身穿淡青色长袍,乌巾 朱履,指甲修长, 悠然捻须。仪表端雅,意态安详,有栩栩如 生,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不愧是传神高手 的精心佳作。画像 面部,先用淡墨多层烘染, 神形毕现后,再行敷彩,色调柔美; 接着在 耳朵等部位用较浓的赭色笔勾提,达到笔墨 色浑然一体, 艳而不俗,形神兼备的效果。此 画作于曾鲸五十九岁时。全图 裱边四周有清 乾隆年间梁诗正、厉颚、丁敬、杭世骏等许 多名 人题咏。
捣练图 张萱 唐
这幅画中的妇女在做什么?画面人物分为几组? 她们有着怎样的神态?画家是怎样表现的?构图 色彩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技法?
捣 丝
理 丝 缝 合
熨练
捣练图 张萱 唐
卷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147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画面表现宫中夕3女加工 绢丝的场面。全图十二个人物,共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 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 有高有低, 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 贯注,仿佛惟有 捣丝之声可闻。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 动,生活气息甚浓。 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 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 弹性。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 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 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 格。此画传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画中的妇女是什么人?她们的神态怎样? 她们看起来愉快吗?为什么? 请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图上无作者款印,从所绘人物活动的 年代来看,此图当作于明代晚期。
蛤蟆仙人图 闵 贞 立轴 纸本设色
纵180.1厘米 横70厘米 (日)私人藏
图中人蓬头弓背,双手抚蟾,眯目启 齿,憨态可掬,笑吟吟地面向观众挪步 而来。造型于狂放中不失严整,寓工于 写;用笔于恣肆中不失紧劲,寄巧于拙。 合碑版之方硬与狂草之畅快于画笔,兼 具金石与写意趣味,独具特色。
品鉴中国画的标准
谢赫六法: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
太白行吟图
中国古代绘画
—人物画
广西花山岩画
内蒙古阴山岩画
内蒙古阴山岩画
内蒙古阴山岩画
内蒙古阴山岩画
《人物龙凤图》
侯子墓帛画(西汉)
女史箴图(局部)
《女史箴》张华(晋)
茫茫造化,两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庖牺,肇经天人;爱始夫 妇,以及君臣;家道以正,王猷有伦。
女史箴图(局部)
世画盛衰
女史箴图(局部)
修容饰性
女史箴图(局部)
同衾以疑
女史箴图(局部)
微言荣辱
人咸知饰其容, 而莫知饰其性。
女史箴图(局部)
专宠渎欢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煜 顾闳中
韩熙载
李煜《入国知教帖》
陈洪绶
陈洪绶 陶渊明故事册
任伯年《苏武牧羊》
大禹临流图
三羊开泰图
人物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 “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 最根本的要求,以达到 “超以 象外、得其圜中”的意境
人物画欣赏
徐光启像 佚名 立轴纸本设 色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作者以熟练的技巧,绘一枝 芙蓉斜欹,一只华丽的锦鸡 紧抓花枝,回首凝视着翩翩 起舞的彩蝶。画面的诗情画 意,相得益彰,富有文学气 息,为典型的北宋徽宗时期 倡导的工整写实风格。
赵佶 宋 《芙蓉锦鸡图》
•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少有的皇帝 画家。
• 当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徽宗得 知金兵包围京城汴梁时,他吓的 瘫倒在地,随后发出圣旨,传位 给儿子赵恒,自称太上皇。金兵 攻破京城徽宗父子成了俘虏,这 幅《芙蓉锦鸡图》也成了战利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文苑图(中国画) 传 韩滉 (唐)
《文苑图》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利,衣 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动态各异、形神兼备,生动地表现了古代文人吟 诵属文时的专注神态。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小结
一、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龙凤仕女图》
杜堇所作的这幅《伏生授经图》 ,该图描绘的是汉初的儒者伏生向汉朝宫廷派来的 学者讲述《尚书》经文的情景。画面绘蕉林一隅,左边有二男一女,其中地上一耄耋 之态的长者正在聚精会神地讲经,那超然的神态仿佛完全沉浸在讲经的气氛里,他就 是浮生。对面伏坐于书案前,专心致志地作着记录的大概是学生晁错。
杜堇《伏生授经图》明代
二、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洛神赋图》
三、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步辇图》
四、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
五、宋朝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
《清明上河图》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不仅仅满足于人物外形的肖似,更 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揭示, 即传神。

中国古代名画

中国古代名画
保留到现在的最早 的画作 战国 楚国
《龙凤仕女图》,又名《晚周帛画》、《夔凤美 女图》和《人物龙凤图》。1949年2月在湖南省长 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龙凤仕女帛画是现存两幅最早的帛画作品之一, 是研究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女史箴图 顾恺tions of the Court Instructress to Palace Ladies )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 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女 史箴图》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 348.2厘米。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 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现存自“冯媛挡熊”至 “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 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故宫博物院另藏 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亦有 研究价值。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江传库宋作为纵物《 山授,画者中 院千 图,曾院王国 馆里 》半得学希北厘藏江 。年到生孟宋米珍山 后宋,。青,品图 即徽后王绿横。》 创宗召希山 绢, 作赵入孟水 本北 了佶禁 画厘,京 《的中岁作米设故 千亲文为品,色宫 里自书北。 ,博 51.5 1191.5 18
之被逢一画《后最曹 一称,段《洛来有植 。为但描洛神,名的 “是绘神赋著的作 中洛是赋》名就品 国神曹图,的是中 十却植》画画《, 大无 ,了家洛除 传奈与其流顾神了 世离洛中传恺赋《 名去神最千之》七 画的 感古依 步 情 人的据了诗 相的名 ,》 景 ” , 。 [2] [3] [1]
[4]
《汉宫春晓图》,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 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装饰性 绘画巨制。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 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 事: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 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 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 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 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显示 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人 物皆唐以来衣饰,取名汉宫,是当时对宫室的 泛指。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张萱:
唐,汉族,长安(今西安)人。 开元(713-741)年间可能任过宫廷画职。以善绘贵 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
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 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 今已无一遗存。 历史上留下两件重要的摹本,即传说是宋徽宗临摹 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
解读捣练图
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 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 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 线的情景
解读捣练图
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 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 去。
这一组是描绘两个妇女正在把经木杵捣过 的练用力扯平,另一妇女用熨斗加以熨平 的劳动场面。左侧的妇女扯练时身体稍稍 后仰的细写真实面有传神的表现了用力扯 练的神态。同样的,中间那位用熨斗熨练 的妇女其神态之专注,也是画家着重刻画 的地方。更富有生情趣的是,一个淘气小 女孩再练下来回玩耍的细节描写,既符合 生活的真实,又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 板。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至于主要 人物的造型及其衣着的设色,同样体现了 典型的盛唐风格。


虢国夫人游春图
• 《虢国夫人游春图卷》是唐代著名画家张萱 的一幅传世珍品。 • 此图描写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 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春天出游 的行列。 • 它真实地描绘了唐代上层社会妇女闲散享乐 的生活。
• 《盛唐女性的生活 ——<捣练图>》
解读捣练图
画中的人 物在干 什么?
《洛神赋图》简介
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今 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 陆、台湾台北及美国。一纵27.1厘米、横572.8厘 米,藏故宫博物院;另一纵26厘米、横646厘米, 藏辽宁省博物馆。 该图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 《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 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作品将 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 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 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 分隔又相联接。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 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画面和谐统一,丝毫看 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作品线条,前 者飘逸,人物动态委婉从容,后者人物形体较低 矮,线条圆转短拙,色彩较浓丽。

中国古代绘画概述

中国古代绘画概述

六、继续发展的五代绘画
五代(公元907-960)是一个纷扰割裂的时期。 北方和中原战乱频繁,生产凋敝,人民生活困 苦,文化艺术发展受到压抑。 南方战争较少,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因 而绘画艺术在南方获得发展。 南唐和西蜀,都设有画院,我国历史上从此开 始正式设立画院。
1、人物画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
范 宽 《 雪 景 寒 林 图 》
北宋
《寒林平野》呈现烟林平远景色,林木薄疏, 小丘起伏。李成注重真实的山水写生,深合透 视画理,此画面墨法变化微妙,意韵精致。另 外,用墨不浓,轻淡如在烟雾里,显得缥缈幽 清,李成的“惜墨如金”,由此可见。
• 李成善画烟林平远 之景,变雄劲、深 厚为清旷萧疏。
北宋
三、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
山东嘉祥武氏 祠中的画像石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这一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绘画特点: 1、产生了帝王画家和专职的文人画家。 2、宗教美术题材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产生了系统的文艺理论和画论,其中,最著名 的是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理论。
敦煌莫高窟壁画 库
》唐 李 思 训 《 江 帆 楼 阁 图
《明皇幸蜀图》唐 李昭道 绢本设色 纵55.9厘米 横81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皇幸蜀图》唐 李昭道 绢本设色 纵55.9厘米 横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维 雪溪图
中晚唐的水墨山水
• • • •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这种画法的特色,发展到了唐代的李思训、李 昭道父子,便形成了“青绿山水”,成为中国 山水画中一种独具风格的画体。 在唐代艺术整体繁荣的局面下,山水画也步入 成熟阶段,并且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主要流派。 一是以唐宗室武将李思训、李昭道(俗称大小 李将军)为代表的青绿山水,一是以文人士大 夫王维(世称王右丞)为代表的水墨山水。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9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24.8 348.2
厘东 米晋

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唐朝
唐朝的人物画又有了新的发展, 更注重对象心理和精神状态的 刻画,其线描能根据不同物体 的质感,变化力度与速度,风 格趋于稳练坚实,用线工细劲 健,设色富丽匀净,多用石青、 朱砂等矿物质颜料,浓丽而不 俗艳,公整而不繁琐。代表作 品《簪花仕女图》、《历代帝 王图》、《步辇图》等。
敦煌莫高窟中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 事画; 敦煌壁画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之一。
历史意义
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是佛教艺术传 入中国后现存较早的作品。佛教艺术在 题材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封建迷信 和落后的东西,但是,在艺术风格和表 现技法方面,由于画工们的不断努力和 探索,创造出了气势雄伟的作品,为封 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唐代壁画艺术,开辟 了新的道路。
《溪山行旅图》好就好 在静止的画面有一种动 感,一幅空间艺术的绘 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 感觉。面对这幅一千多 年前古人的绘画,体味 着画中令人心醉的意境, 怎能不令人发出由衷的 赞叹。
《踏歌图》马远(南宋)
高191.8厘米,长104.5厘米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写一个清静深秀的山湾 里,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 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他用简 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 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写得 远近分明,图中没有花草的陪 衬,却表现出愉快的春山环境。 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 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远的空 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 的特殊风格。
现 藏 于 大 英 博 物 馆
《 高女 史 箴 厘图 米》 、顾 长恺 之

《女史箴图》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笔法如春蚕吐丝, 形神兼备。他所采用的游丝描手法,使得画面典雅、宁 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 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女史们下摆宽大的衣裙 修长飘逸,每款都配以形态各异、颜色艳丽的飘带,显 现出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的气派。

中国古代人物画 ppt课件

中国古代人物画 ppt课件
人对自身的关注及对神的拟人化,是中国人物画 产生的源头。直到汉代,中国人物画才开始脱离神 的羁绊,并渐渐走实用的路程,人物画进入到了画 像的阶段。鲜存于汉代墓室中壁画不仅证实了汉代 人物方面的成就,也表明了汉代人物画所涉猎到的 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人物龙凤图》 (1949年在
中国古代人物画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 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 技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风尚。
中国古代人物画
吴道子(680-759年),汉族人,
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 画家,被后世(唐宣宗847年)尊 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画史尊称吴生。
中国古代人物画
《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 (601-673)唐代杰出画家。隋代画
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 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 相。 擅长书画,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 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中国重古代要人作物画品之一。
《历代帝王图》,画了十三位
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
❖ 第二场景:描绘了舞女在韩熙载的击鼓声中翩翩
起舞;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 第三场景:描绘了韩熙载在围床上休息;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 第四场景:描绘了韩熙载手执执扇欣赏乐女吹奏 (两人吹横笛,三人吹筚篥);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 第五部分:描绘、记录了韩熙载和宾客与乐女调 笑,以此结束夜宴。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绘画
—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
传统中国人物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民俗既是现代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和资料,也是当时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1】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2】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3】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4】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5】
看完了以上的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物画的知识吧!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肖像画与人物画的创作客体都是人,都以客观存在的人物作为观察对象和创作素材。

但是,在转化为艺术形象时,肖像画有着比人物画更为现实而具体的要求。

首选,肖像画讲求真实性。

肖像画描绘的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特定的某个人,是在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实际存在的真人。

而人物画则可通过概括、综合甚至想象,创作出非特定的、类型化的甚至虚构的人物形象。

中国古代肖像画人十分重视实有其人,古时称肖像画为写真、写照、写影。

许多论述肖像画的理论也把观察和刻画真实人物作为创作的出发点。

如东晋顾恺之实对理论,南齐谢赫应物象形概念,宋苏轼灯下
取影,元王铎写像秘诀,清蒋骥以远取神方法。

肖像画的社会功能、作用主要为真人写貌留影,再现客观现实,发挥认识功能,同时作为纪念、供奉、鉴戒的图像,达到教化目的。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

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

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

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

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

肖像画要求外形酷似。

猜你喜欢:
1.古代中国画人物大图大全
2.中国古代人物画大全
3.古代人物画图片大全
4.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
5.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