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检测介绍

合集下载

PCR-ELISA端粒酶检测法

PCR-ELISA端粒酶检测法

PCR-ELISA端粒酶检测法发布日期:2007-6-27 热门指数:782 收藏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异DNA-蛋白结构,端粒DNA是一系列重复的富含G的DNA序列,这一序列在生物进化中有高度的保守性(人重复序列为TTAGGG)。

已确认端粒在保护基因组DNA不被降解、防止染色体有害的结合(如染色体末端融合、重排、染色体移位和染色体缺失)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DNA聚合酶不能复制线性DNA的最末端,多数正常体细胞的端粒末端每经一个复制循环就进行性缩短。

这一现象在体内和体外都得到证实,并且可能与高级真核生物的正常体细胞有限的繁殖能力有关。

这一活性可能在与细胞衰老有关的情况中起作用。

与体细胞相对照,生殖细胞是永生性的,它需要为将来器官形成保存全部的遗传信息。

因此它必须对抗端粒缩短。

这一工作通过在基因组染色体的末端添加新的端粒重复序列而完成。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它们用自身的RNA成份的互补序列作模板,催化TTAGGG 重复序列加到染色体末端。

在大多数永生性细胞株和肿瘤细胞株中也可见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端粒酶反应超越了细胞的增殖限制,这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生的一个先决条件。

传统的端粒酶研究方法是以探针延伸为基础测定端粒酶活性。

由于需要大量的样品材料,且检验灵敏度受局限, 这一方法已被端粒重复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TRAP)所取代。

标准的TRAP测定是通过PCR扩增端粒酶反应的产物,使用放射性标记,经凝胶电泳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显示结果。

这里介绍使用非放射性标记的检测端粒酶的新方法:活性光密度酶联免疫测定法。

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安全,无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一步反应,使用即用的混合物使端粒酶介导的引物延伸和PCR扩增可在一个试管中进行。

应用广泛,扩增后可适用于不同分析法。

灵敏,与放射性同位素TRAP测定相当。

可靠,准确、重复性好。

快速,6-8小时得到结果。

端粒研究报告

端粒研究报告

端粒研究报告端粒研究报告摘要: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它们在细胞分裂中发挥着关键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端粒的发现与研究对于揭示细胞衰老、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肿瘤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端粒的结构、功能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研究进展。

引言:端粒是由多个重复序列(TTAGGG)组成的DNA序列,在染色体末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染色体末端的损伤、保护基因组的稳定性以及参与细胞分裂过程。

端粒的损失或异常会导致染色体重组、融合以及衰老等现象。

近年来,端粒的研究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揭示细胞老化、治疗肿瘤、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端粒的研究主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细胞免疫学技术等手段进行。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衡量端粒长度、分析端粒结构以及观察端粒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来研究端粒的功能和机制。

发现与进展:通过研究发现,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衰老、疾病风险以及寿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较短的端粒长度被认为与细胞衰老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反,较长的端粒长度则与较低的疾病风险和更长的寿命相关。

此外,端粒也被发现参与了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过程,对于增强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还发现,某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激活端粒酶(telomerase)来延长其端粒长度,从而保持其不受限的增殖能力。

结论与展望:端粒的研究为我们了解细胞衰老、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寿命的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线索。

对于肿瘤治疗和抗衰老疗法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端粒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未来的研究可以聚焦于端粒与细胞衰老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衰老的调控机制以及开发相关的治疗策略。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探索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探索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探索端粒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参与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基因组完整性的功能。

它能够在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上加上重复序列,减缓染色体的缩短和衰老过程。

如何准确检测端粒酶活性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索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一:荧光探针法荧光探针法是一种常用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在待测物中加入有机荧光探针,探针与端粒酶发生作用,从而发出特定的荧光信号。

这种方法基于对荧光信号的监测,能够间接地反映端粒酶的活性水平。

二、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二:聚合酶链反应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是一种常用的DNA扩增技术,也可以用于测定端粒酶活性。

该方法基于端粒酶对模板DNA进行延伸,通过PCR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析,进而检测端粒酶的活性。

三、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三:细胞培养法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直接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将待测样本细胞转染至全新培养基中,利用培养过程中对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端粒酶活性的水平。

四、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四: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检测端粒酶活性。

通过质谱仪对待测样本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准确的质谱图谱,从而判断端粒酶活性的高低。

该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分析精确度和灵敏度。

五、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五:电泳法电泳法常用于检测DNA分子的长度和限制性内切酶剪切位点。

端粒酶活性检测也可以借助电泳技术进行。

使用特定试剂对待测物进行限制性内切,然后利用电泳仪进行分析,通过分析DNA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变化,来推测端粒酶的活性。

六、总结与展望端粒酶活性的准确检测对于揭示细胞衰老、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判断药物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荧光探针法、聚合酶链反应法、细胞培养法、质谱法和电泳法等常用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更准确的方法被开发和应用于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这些方法的发展有望为研究人员提供更深入的了解端粒酶活性的机制以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

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

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

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端粒酶活性的重要医疗设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端粒酶的作用与重要性、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的原理与优势、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等。

一、端粒酶的作用与重要性端粒酶是一种酶类物质,其主要作用是维持及修复细胞的端粒。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逐渐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将无法正常分裂和更新,导致细胞功能衰退和衰老。

端粒酶的活性则决定了端粒的长度和相应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

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的原理与优势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精确测定组织、细胞或体液中的端粒酶活性水平。

其原理主要包括基于酶促化学反应或荧光标记分子的检测方法。

与传统方法相比,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具有以下优势:1. 高灵敏度: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端粒酶活性,可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2. 高准确性: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的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精确的酶活性水平。

3. 高通量性: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可以批量化进行样本检测,具有高效高通量的特点,提高了检测效率。

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癌症诊断与预后判定:端粒酶活性与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很高,通过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并确定癌症,同时可以预测癌症患者的预后阶段。

2. 心血管疾病评估: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可以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细胞老化程度,并提供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3.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可以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的研究,探索端粒酶活性与这些疾病的关系。

未来的发展前景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对端粒酶活性的深入了解,医用端粒酶检测试剂盒将在临床诊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端粒检测

端粒检测

端粒检测大家都知道“衰老”。

那未端粒是什么呢?端粒与衰老又有什么关系?把话扯得远一点。

人年岁大了,头发变白了,皮肤起皱了,腰杆弯曲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致命的老化现象。

诗人李白对衰老颇有感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一千多年过去了,多少的感叹,多少的无耐,人,总无法了解衰老的真谛!九十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一堂普通的学术报告。

一位附近大学来的教授叫Harley(哈利),他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通向衰老神殿的窗子——衰老与细胞DNA的尾巴,端粒有密切的关系。

五千年中华文化,三百年西方文明有谁捕捉到“老化”之灵。

难道这DNA尾巴真的与“老”有关。

“是的”在Harley实验室的中国留学生齐博士说:“端粒的DNA短了,细胞就老了,端粒长了,细胞就变得年轻,而端粒DNA的长短是一种叫端粒酶的蛋白质所左右。

如果加入端粒酶能使端粒延长,寿命延长”。

端粒是什么?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片段。

排在线上的DNA决定人体性状,它们决定人头发的直与曲,眼睛的蓝与黑,人的高与矮等等,甚至性格的暴躁和温和。

其实端粒也是DNA,只不过端粒是染色体头部和尾部重复的DNA。

把端粒当作一件绒线衫,袖口脱落的线段,绒线衫像是结构严密的DNA。

细胞学家从来不对染色体棒尾巴拖出的DNA感兴趣。

他们把注意力聚集在46条染色的基因图上面,而且把绘制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的事大声喧哗。

1990年起Calvin Harley把端粒与人体衰老挂上了钩。

他讲了三点:第一、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

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

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

第二、正常细胞端粒较短。

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磨损铁杆一样,如果磨损得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就接近衰老。

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鼠和人的一些细胞一般有大约10000bp。

端粒酶检测金标准

端粒酶检测金标准

端粒酶检测金标准
端粒酶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细胞衰老和癌症风险的检测方法。

端粒酶是一种酶,它可以延长染色体的端粒,从而使细胞能够继续分裂和生长。

端粒酶检测的金标准是通过定量PCR (qPCR) 技术进行的。

qPCR 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端粒酶的活性。

在端粒酶检测中,首先需要从患者的血液或组织样本中提取DNA。

然后,使用qPCR 技术对端粒酶的活性进行定量检测。

检测结果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细胞衰老程度和癌症风险。

端粒酶检测的金标准是基于qPCR 技术的,因为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准确地检测端粒酶的活性。

此外,qPCR 技术还可以对端粒酶的活性进行定量检测,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端粒酶检测的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案。

同时,端粒酶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检测结果可能受到样本质量和检测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癌症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疾病,其致死率居高不下。

尤其是对于早期诊断而言,癌症的诊断难度较大,而且常常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现代医学领域逐渐发展出了一系列高科技、高精度的检测技术,其中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就是一种极具潜力且备受关注的检测技术。

在人体细胞内,端粒簇是一种不断缩短的DNA序列,同时,端粒酶是一种具有有限的催化活性的酶,主要作用是在DNA细胞分裂时帮助维持端粒簇的长度。

在正常情况下,端粒簇的长度每次细胞分裂时会减短一定长度,随后变得越来越短,最终当端粒簇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便进入了衰老阶段,发生细胞凋亡。

然而,在某些细胞异常状态下,端粒簇的长度会被一些因素提前缩短,这些因素可能涉及DNA损伤、有害物质、环境污染等等。

当端粒簇长度处于比较短的情况下,细胞将自我复制并不断增殖,容易形成恶性肿瘤等癌症。

由此引出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端粒酶的催化活性,根据细胞内端粒簇的长度进行判断。

在测试中,医生会提取患者细胞的核DNA,随后让其与端粒酶反应,在帮助核DNA复制后,检查端粒簇长度缩短的情况。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端粒簇长度较短,则说明该细胞具有癌症的潜在风险。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端粒簇长度较长,则说明该细胞的癌症风险比较低。

可以通过多次检测,介入治疗等方法来进行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癌症。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该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癌症的诊断,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癌症类型。

此外,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对于早期癌症的诊断也有较高的精度和敏感性,可以及早发现病情,为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同时,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还可以引导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得到推广。

当前,国内外包括生物制药企业在内的许多机构,都将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作为主要诊断手段之一,并在相应的诊疗流程中进行了规范化的操作和标准化流程控制。

端粒长度检测方法

端粒长度检测方法

端粒长度检测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两部分进行,分别测定端粒和内参基因RPLPO(核糖体大亚基PO 蛋白基因)的Ct值,每次反应需要设定标准曲线。

端粒(T)重复拷贝数与单拷贝基因(S)的比率,即T/S比率可以得出端粒的相对长度,而T/S比率与端粒长度成正比关系。

T/S计算公式如下:T/S= [2CT(telomeres)/2CT(single copy gene)]=2-ΔCT1基因组DNA的提取1.提取人外周血基因组DNA以试剂盒提取获得人外周血基因组DNA。

2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DNA端粒长度1.引物序列端粒Tel 1:浓度675 nmol/L序列5’-GGTTTTTGAGGGTGAGGGTGAGGGTGAGGGTGAGGGT-3’端粒Tel 2:浓度1350 nmol/L序列5’-TCCCGACTATCCCTATCCCTATCCCTATCCCTATCCCTA-3’RPLPO基因hRPLPO1:浓度800 nmol/L序列5’-CCCATTCTATCATCAACGGGTACAA -3’RPLPO基因hRPLPO2:浓度800 nmol/L序列5’-CAGCAAGTGG-GAAGGTGTAATCC -3’2.标准曲线制作选取同一血样基因组DNA为标准品,使用等比稀释,稀释系数为2,浓度范围为:0.25-64ng/μl,即可稀释得9个浓度梯度,分别为64,32,16,8,4,2,1,0.5,0.25 ng/μl,制作的标准曲线R2>0.98。

3.反应体系(每个样设置品三个重复)10μl反应体系gDNA 10ngMaster Mix (quantiTect SyberGreen PCR kit) Up to 10μl注:内参及样品反应体系中,Master Mix 除了引物不同外,其余成分均相同另一文献所述的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系SYBR Premix Ex Taq (2X) 12.5μlgDNA 1.0μl (约60ng/μl) 端粒Tel 1 (内参基因hRPLPO1) 0.625μl (1μl)端粒Tel 2 (内参基因hRPLPO2) 2.25μl (1μl)dH2O Up to 25μl4. PCR反应条件95℃10 min95℃15 sec54℃ 2 min54℃检测荧光强度,35个循环72℃10min参考文献:[1]Sonia Garcı´a-Calzo´n,Adriana Moleres,Ascensio´ n Marcos et al. Telomere Length as a Biomarker for Adiposity Changesafter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rvention in Overweight/ Obese Adolescents: The EV ASYON Study[2]吕昆,林丹,许淼等.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牛体细胞端粒长度[3]王敏敏,杨浩,刘广义等.荧光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

细胞端粒酶检测流程

细胞端粒酶检测流程

细胞端粒酶检测流程哎呀,说起细胞端粒酶检测,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不过别担心,我这就给你娓娓道来,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得知道端粒酶是个啥。

简单来说,它就像细胞里的“青春不老药”,负责保护细胞的端粒,让细胞能多分裂几次。

但是,这玩意儿在大多数正常细胞里是休眠的,只有在癌细胞里才活跃。

所以,检测端粒酶活性,对研究癌症和抗衰老都挺重要的。

好了,咱们开始说正事儿。

检测端粒酶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细胞准备:首先得有细胞样本,这可以是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也可以是从病人身上取的。

细胞得是活的,不然端粒酶也检测不出来。

2. 细胞裂解:把细胞弄破,让里面的成分释放出来。

这得小心点,别把端粒酶也给破坏了。

通常用一种叫做裂解液的东西,里面含有一些能破坏细胞膜的化学物质。

3. 端粒酶活性检测:这一步是关键。

我们用一种叫做“端粒酶活性检测试剂盒”的东西,里面包含了所有需要的酶和底物。

简单来说,就是给端粒酶一个“工作平台”,让它在上面展示自己的活性。

这通常涉及到一个叫做“聚合酶链反应”(PCR)的过程,通过这个反应,端粒酶能复制端粒序列,然后我们通过特殊的染料来检测这些复制的序列。

4. 结果分析:最后,就是看结果了。

如果端粒酶活性高,那么复制的端粒序列就多,染料的信号就强。

反之,如果活性低,信号就弱。

通过比较不同样本的信号强度,我们就能知道哪个样本的端粒酶活性更高。

这整个流程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操作起来还是挺直接的。

就是得细心,毕竟这些细胞和酶都挺娇贵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影响结果。

哦,对了,最后还得提一句,这个检测结果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可是宝贝,能帮他们了解细胞的老化过程,或者判断某种药物是否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所以,虽然听起来有点枯燥,但这可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大事哦!总之,细胞端粒酶检测,就是从细胞里提取信息,然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来解读这些信息。

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就跟我们平时做饭一样,按照食谱一步步来,最后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端粒检测介绍

端粒检测介绍

近些年,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告知人们生物学年龄、衰老进度、重大疾病风险及影响,以此提供长寿或健康的信息。

这个检查方法,检测的就是位于人类染色体两端叫做“端粒”的重要分子结构。

众所周知,细胞是人体各组织、各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发育、生长和死亡每时每刻都在体内进行着:老迈的细胞死去,新生的细胞又占据了原有的位置。

这种新陈代谢是我们保持活力、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

然而,新一代细胞的产生并不是无穷无尽的,随着分化新细胞的能力越来越弱直至停止,个体的衰老与死亡也就如期而至。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揭开衰老的秘密:为什么人类细胞不能无限分裂下去?到底有什么力量在制约着它?而与此同时,疯狂的癌细胞却又能突破这个限制,获得“永生”,其中道理何在呢?端粒的发现以及对其功能的研究为我们初步解开了人类衰老的谜团。

在人类细胞核内共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是决定我们生老病死的遗传物质。

简单地说,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使者”,保护染色体被“磨损”掉。

也有人将端粒比作鞋带末端的塑料套,一方面保护“鞋带”(DNA)本身不被降解,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

一旦端粒被耗尽,染色体也就无法保持稳定,细胞也将走向死亡。

所以,端粒的长短,往往代表细胞分裂潜力的大小:端粒越短表明细胞年纪越老,剩余的分裂次数有限;端粒越长,则意味着细胞的活力越强。

端粒检测的发展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变短一点。

最终,端粒会变得很短,以至于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从而进入衰老或死亡的状态。

科学家认为,端粒是一个人老化速度的最重要和准确的分子指标,它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缩短。

多项研究表明,那些细胞中有较短端粒的人更容易患像癌症、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之类的疾病,甚至会较早死亡。

小鼠实验则表明,延长端粒能够增加寿命的长度。

抓住这一点,近年来全球很多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公司纷纷开始提供端粒长度的检查。

端粒酶活性检测

端粒酶活性检测

端粒酶活性检测什么是端粒酶活性检测端粒酶活性检测是一种用于测量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负责维持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性结构,被称为端粒。

每次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会缩短一小段,导致细胞老化和损伤。

而端粒酶能够加上丢失的端粒序列,从而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端粒酶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进而揭示细胞老化、癌症等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原理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原理主要基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结合端粒酶的特异性,通过测量PCR扩增产物的长度来间接判断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强弱。

端粒酶活性检测通常采用两种主要的方法:1.TRAP(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该方法通过PCR扩增端粒酶作用后产生的DNA片段。

首先,从细胞中提取总DNA,然后用端粒特异引物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PCR的产物是一个长度可变的DNA产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毛细管电泳分析后,可以通过观察DNA产物的长度来获得端粒酶活性的信息。

2.TRF(终端限制片段长度)方法:该方法通过限制性酶切和Southern blot等技术来测量端粒长度。

首先,从细胞中提取总DNA,然后用限制性酶切割DNA,产生一系列端粒片段。

然后,使用Southern blot技术将DNA片段转移到膜上,并与端粒特异性探针杂交。

最后,通过观察酶切后的DNA片段长度来推断细胞中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

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应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许多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细胞老化研究: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细胞老化的机制。

随着细胞的老化,端粒长度会逐渐变短,端粒酶活性也会随之下降。

通过测量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可以揭示细胞老化过程中端粒酶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2.癌症研究:端粒酶在癌症细胞中常常被过度表达,维持了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以帮助研究者评估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水平,从而了解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机制,并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端粒长度检测试剂盒

端粒长度检测试剂盒

【产品规格】TL50 50 次/盒【产品说明】端粒(Telomeres):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非编码串联重复性(TTAGGG)n阵列,端粒长度的变化,与衰老、癌症、或神经退行性等多种疾病相关。

定量PCR法是检测端粒长度的经典技术,用时短,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批量样本检测。

本产品试剂盒采用双色荧光qPCR(SYRBgreen+VIC)检测端粒相对长度,检测对象为血液、口腔拭子或细胞DNA。

该试剂盒具有以下特点。

1. 稳定:全程闭管操作,无交叉污染。

2. 可靠:端粒与内参单管检测,减少孔间干扰。

内参基因为多拷贝,与端粒量差降低。

3. 方便:操作简单,无需电泳步骤。

4. 定量:△CT 值,可定量检测端粒相对长度。

【运输及保存条件】低温冷冻运输,-20℃保存,有效期 1 年,冻融以后,4℃保存,有效期4周。

【产品组分】注:本试剂盒提供试剂,使用前请上下轻柔颠倒十次混匀,后低速离心、小心开启。

避免起泡。

【操作步骤】1. 样品质控使用商业化DNA抽提试剂盒提取血液、细胞或组织DNA,DNA纯度A260/A280≈1.8,检测样品浓度标化为15~20ng/µL,上样4µL。

注:标准品浓度已标化为15~20ng/µL,上样4µL。

样品及标准品浓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扩增效率,对实验造成干扰,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2. qPCR反应体系及条件反应体系以20µL为例PCR仪设置以 ABI 7500为例,其他型号定量PCR仪应通过标准品进行参数校正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基线设置】内参基线设定:以标准品基线设定内参基线,将内参的基线设定为6~15个循环。

端粒基线设定:以标准品基线设定端粒基线,将端粒的基线设定为3~15个循环。

【阈值设置】内参阈值设定:以标准品CT值设定内参扩增曲线阈值,将内参的CT 值定为21±1。

端粒阈值设定:以标准品CT值设定端粒扩增曲线阈值,将端粒的CT 值定为13±1 。

PCR-ELISA端粒酶检测法

PCR-ELISA端粒酶检测法

PCR-ELISA‎端粒酶检测‎法发布日期:2007-6-27 热门指数:782 收藏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异‎D NA-蛋白结构,端粒DNA‎是一系列重‎复的富含G‎的DNA 序‎列,这一序列在‎生物进化中‎有高度的保‎守性(人重复序列‎为TTAG‎G G)。

已确认端粒‎在保护基因‎组DNA不‎被降解、防止染色体‎有害的结合‎(如染色体末‎端融合、重排、染色体移位‎和染色体缺‎失)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DNA‎聚合酶不能‎复制线性D‎N A的最末‎端,多数正常体‎细胞的端粒‎末端每经一‎个复制循环‎就进行性缩‎短。

这一现象在‎体内和体外‎都得到证实‎,并且可能与‎高级真核生‎物的正常体‎细胞有限的‎繁殖能力有‎关。

这一活性可‎能在与细胞‎衰老有关的‎情况中起作‎用。

与体细胞相‎对照,生殖细胞是‎永生性的,它需要为将‎来器官形成‎保存全部的‎遗传信息。

因此它必须‎对抗端粒缩‎短。

这一工作通‎过在基因组‎染色体的末‎端添加新的‎端粒重复序‎列而完成。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它们用自身‎的RNA成‎份的互补序‎列作模板,催化TTA‎G GG 重复‎序列加到染‎色体末端。

在大多数永‎生性细胞株‎和肿瘤细胞‎株中也可见‎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端粒酶反应‎超越了细胞‎的增殖限制‎,这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生‎的一个先决‎条件。

传统的端粒‎酶研究方法‎是以探针延‎伸为基础测‎定端粒酶活‎性。

由于需要大‎量的样品材‎料,且检验灵敏‎度受局限, 这一方法已‎被端粒重复‎扩增法(Telom‎e ric Repea‎t Ampli‎f icat‎i on Proto‎c ol, TRAP)所取代。

标准的TR‎A P测定是‎通过PCR‎扩增端粒酶‎反应的产物‎,使用放射性‎标记,经凝胶电泳‎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显示结‎果。

这里介绍使‎用非放射性‎标记的检测‎端粒酶的新‎方法:活性光密度‎酶联免疫测‎定法。

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安全,无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一步反应,使用即用的‎混合物使端‎粒酶介导的‎引物延伸和‎P CR扩增‎可在一个试‎管中进行。

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

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

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什么是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探针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染色体端粒的技术工具。

染色体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序列,主要由重复的TTAGGG单元组成。

它们在保护染色体免受端粒损伤和遗传信息丢失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由于染色体端粒的特殊位置和功能,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了解至关重要。

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是一种被标记的DNA片段,它可以与染色体端粒上的TTAGGG序列高度特异性地结合。

探针标记通常使用荧光染料,例如荧光素或着丝点染色剂。

通过与端粒上的TTAGGG序列相互作用,探针可以让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直接可视化染色体端粒。

这项技术的高度特异性,使得科学家能够准确地测量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和数量,进而进行染色体结构和稳定性的研究.端粒FISH的应用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在许多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端粒FISH探针的应用示例。

1. 染色体稳定性研究:端粒FISH可以帮助科学家评估染色体的稳定性和结构。

通过观察端粒的长度和形态变化,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有没有端粒损伤、染色体损失或断裂等异常。

2. 肿瘤研究:端粒FISH可用于揭示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

某些肿瘤细胞可能具有异常的染色体端粒,这可能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和克隆扩散。

通过测量端粒长度的变化,科学家可以了解肿瘤进展的程度。

3. 现象学研究:端粒FISH可用于研究衰老、干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调控等现象。

比如,科学家可以观察染色体端粒在细胞老化中的变化,以及干细胞在分化时端粒的动态变化情况。

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的使用步骤接下来,让我们一步一步介绍使用人类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的步骤。

1. 样本准备:从感兴趣的细胞样本(例如血液、组织样本等)中提取DNA。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标准的DNA提取方法来完成。

2. 探针制备: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染色体端粒FISH探针。

端粒酶活性检测

端粒酶活性检测

端粒酶活性检测(TRAP EZE Telomerase Detection Kit)实验前准备1.试剂盒中需要分装保存的试剂:50X dNTP 5ul/管,-20℃保存2.Telomerase positive Cells的处理:用200ul CHAPS Lysis Buffer溶解,然后分装至10ul/管,-85℃至-75℃保存;使用时用CHAPS Lysis Buffer按1:20稀释3.自备试剂:RNase inhibitor,Taq Polymerase(native,without BSA;Fermentas),PBS(Mg2+and Ca2+-free)4.设备及耗材:2.5ul,10ul,100ul加样器及对应Tip,200ul EP管,1.5ul EP管(以上耗材均要求RNase-free)冷冻离心机,PCR仪,PAGE电泳系统,凝胶成象系统。

实验步骤1.PBS洗去残余培养基;2.CHAPS Lysis Buffer 中加入RNase inhibitor,终浓度100-200U/ml(0.1-0.2U/ul);3.将样本加入CHAPS Lysis Buffer中,浓度200ul/105-106cells,用枪混匀;4.冰浴30mins;5.4℃离心12000g,20mins;6.吸取上清,分装至200ul EP中,约10-15ul/管,冷冻保存于-70℃冰箱。

*可取一小管样品测定蛋白浓度,具体方法见《蛋白质浓度测定(BCA TM Protein Assay Kit)》7.配制反应液:(25ul体系)10X TRAP Reaction Buffer 2.5ul50X dNTP Mix 0.5ulTS Primer 0.5ulTRAP Primer Mix 0.5ulTaq Polymerase (5units/ul)0.2ul(1unit)dH2O 19.8ulTemplate 1.0ul每次反应都应包括:①样本(蛋白含量<1.5ug per assay),②样本热敏对照(85℃,10mins),③阳性对照(可用试剂盒自带的Telomerase positive Cells,也可用其他公认有端粒酶活性的细胞,如Hela细胞),④阳性热敏对照(85℃,10mins),⑤阴性对照,⑥空白对照(CHAPS Lysis Buffer)8.将混合好的反应管置于PCR仪中反应,程序:30℃,30min s→94℃,30s→59℃,30s↖70℃,1mins↙30-33cycles9.12%非变性PAGE电泳,上样4ul每孔,400V,1.5-2h10.银染:①将凝胶小心倒入染色槽中,加入500ml固定液,盖好盖子放在水平摇床上轻摇10-15mins②小心倒掉固定液,用二蒸水洗一遍再加入500ml银染液,盖好盖子放在水平摇床上轻摇10-15mins③小心倒掉银染液,用二蒸水洗一到两遍再加入500ml显色液,放在水平摇床上轻摇至条带显色④小心倒掉显色液,用二蒸水洗一遍,然后用保鲜膜包好凝胶至凝胶成相系统中拍照。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 近几年研究表明端粒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推测可能是一个广泛的肿瘤标志物。

本文就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原理,端粒酶的提取方法,trap扩增技术,四种结果分析方法(同位素法、染色法、荧光法和elisa法)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与半定量测定进行综述。

端粒酶(telomerase)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酶。

人端粒酶rna组分(htr)于1995年被克隆,其中含有端粒重复序列的模板(5′-cuaacccuaac-3′);蛋白质组分具有rna依赖的dna多聚酶活性,结构尚不清楚。

端粒酶能以自身rna的模板区为模板复制合成端粒序列。

在胚性细胞等增殖活跃的细胞中具有端粒酶活性,而在正常成熟体细胞中端粒酶失活,同时还发现绝大多数肿瘤细胞都呈端粒酶阳性,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阳性率很低,推测端粒酶可能是一个广泛的肿瘤标志物[1]。

因此近几年端粒酶在各种肿瘤中的研究日益深入,同时促进了检测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本文对其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1 基本原理端粒酶在体外可以以其自身rna的模板区为模板,在适宜的寡核苷酸链的末端添加6个碱基的重复序列,用聚丙烯酰胺(page)凝胶电泳可显示6个碱基差异的梯带。

1994年kim 建立了基于pcr基础上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trap)。

trap反应原理见下图。

首先合成一个18nt的ts做上游引物,端粒酶结合ts末端的gtt并合成agggttag,然后每经过一次转位合成一个ggttag的6碱基重复序列,端粒酶灭活后,加入一个24nt的cx 做下游引物,经过多次变性-退火-延伸,扩增端粒酶延伸产物。

2 基本技术方法2.1 标本来源手术摘除组织,针吸活检组织,胸水,腹水,膀胱或胰管冲洗液,棉拭子所取分泌物和尿液(尚有争议)等。

2.4 引物设计为了防止上、下游引物之间的结合,在cx引物上设计了3个不匹配碱基(见图1*处),单链结合蛋白t4基因32蛋白可进一步避免引物之间的结合,ts和cx引物被广为采用,在上述条件下,只有延伸了三至更多的ggttag片断才有特异扩增,即得到从40bp 开始的6bp差异的梯带。

数字pcr 端粒长度

数字pcr 端粒长度

数字pcr 端粒长度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结构,它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细胞分裂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数字PCR端粒长度是一种通过数字PCR技术测量端粒长度的方法,可以在3小时内测量出单个端粒的绝对长度。

这种方法由新加坡国立大学Lih Feng Cheow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被称为“STAR”(Single Telomere Absolute-Length Rapid),即单端粒绝对长度快速测定法。

它通过将单个端粒分子分配到微流控芯片中的数千个纳米孔中,然后使用数字PCR仪器进行即时PCR 扩增,每个纳米孔中PCR扩增的动力学反应了端粒重复数,从而与端粒分子的长度相关。

研究数据表明,这种新颖的高通量数字PCR方法准确、灵敏,并且可以进一步帮助测量在癌细胞中发现的染色体外端粒重复序列(ECTR)。

因此,这种方法有望为年龄相关疾病和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的端粒信息。

端粒长度测量方法

端粒长度测量方法

端粒长度测量方法:DNA印迹法(Southern blot, SB)SB已广泛应用于分析DNA和端粒结构.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 fⅠ或Rsa Ⅰ消化DNA, 然后琼脂糖电泳分离不同大小的片段, 转移到硝酸纤维或尼龙膜上. 用32P同位素或生物素、碱性磷酸酯酶标记的端粒特异探针与其杂交(CCCATT)n. 末端限制酶切片段(TRF)通过光密度计定量测量. 选用Hin fⅠ或Rsa Ⅰ是因为这两种酶能频繁的切断DNA, 使亚端粒区域变得尽可能小. 用于SB分析的DNA应该是没有被打碎和纯度较高的, 但是因为DNA的高分子量、高黏度使得这点较难保证. TRF法得到的数据除代表所有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外, 还包括部分亚端粒区长度. 因此TRF法不能提供端粒的实际长度.杂交保护分析法(hybridization protection assay,HPA) HPA需要制备基因组DNA、细胞或组织溶胞产物同吖啶酯(AE)标记端粒的探针进行杂交, 检测发光强度, 确定端粒在Alu序列中比例. 研究表明, Alu序列中比例为0.01的端粒大约与2 kb的TRF法测量的端粒长度对应. HPA不需要完整的或没有修剪的DNA, 但是, 推荐使用下限为10 ng修剪过的DNA. 纯化的细胞DNA或至少含有1000个细胞的组织溶胞产物都能用于测量. 虽然HPA不包括亚端粒序列, 但是HPA法没有给出详细的细胞或染色体水平的端粒信息,也不能直接测定端粒长度.荧光原位杂交(FISH)FISH直接将寡核苷酸探针标记在端粒序列上. 标准的FISH包括制作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以及DNA变性, 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或Cy3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用DAPI或PI复染, 最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信号. FISH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特定基因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FISH自身的特点使其适合于测定端粒长度, 如小的端粒探针可增加进入细胞的渗入度, 而且单链探针不需要退火.几种改良的FISH: 用FISH方法进行的端粒定量被称作Q-FISH[14-15](Quantitative-FISH). Lansdorpet al用核酸肽(PNA)寡核苷酸探针(PNAFISH)代替寡核苷酸探针改良了Q-FISH法. 因为带电的脱氧核糖酸盐主链被肽链连接的不带电N-(2-氨基乙基)-甘氨酸主链替代, PNA探针的复式结构远比DNA/DNA或DNA/RNA的稳定.结合FISH和免疫染色(TELI-FISH)的方法可以测量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人组织样本的端粒,同时还可以鉴别细胞种类. 在TELI-FISH中只需用很少的细胞, 这种方法可以忽略不同细胞种类而直接比较正常和癌变细胞的端粒长度. Perneret al发明了端粒/着丝粒-FISH(T/C-FISH)测量每个单独的染色体臂的端粒长度的方法, 2号染色体着丝粒作内参. 荧光强度的比率经过计算同TRF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Yan et al 在染色质/DNA纤维制备中应用了Fiber-FISH法. 端粒的特异PNA Green探针和1q亚端粒的特异Red探针在染色质纤维上同时杂交, 已知的1q亚端粒探针大小为100 kb. 因为解压缩的染色质的可变伸缩性使得纤维杂交的时候显色长度变得可变. 然而, 目的序列同亚端粒探针有相似的伸缩程度. 因此, 用已知大小的亚端粒探针作对照对判断DNA纤维解压缩的程度起很重要的作用. 在检测淋巴母细胞系1q时, 端粒和亚端粒排列在纤维上的信号范围分别在0.9 μm-2.9 μm和13.8-29 μm之间. 这意味着根据纤维的不同伸展程度杂交到纤维上的探针可见长度为3.4-7.2kb/μm(平均5.5 kb/μm) .流式细胞计量-荧光原位杂交(Flow-FISH) Flow-FISH包括6个基本步骤: 细胞分离, DNA变性并与PNA探针杂交, 洗去多余探针, 复染后用流式细胞计量术采集和分析.来自不同细胞系和临床样本的骨髓、血液淋巴结、经过检测的扁桃体的端粒长度值同TRF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同Q-FISH相反, Flow-FISH可以分析周期中和非周期中的细胞端粒, 整个操作只需1d. 此外, 不同的细胞亚群能够同时处理, 这对于分析较难纯化的细胞是很有用的. Flow-FISH法测定端粒长度在研究有核血细胞在正常个体和病态个体的血液病时有很高的实用性.Flow-FISH同时分析端粒长度和细胞表型的技术难度很高, 因为只有很少的带有合适发射光谱的荧光染料能承受DNA变性和PNA杂交的条件. Baerlocher et al运用Hydra 96孔微型分注器测量端粒长度, 他可以定量差异很小(0.5kb)的端粒片段, 而且只用很少的细胞(1000个).当同时测量复杂样品时, 这种自动化操作尽显优势.寡核苷酸引物原位DNA合成法(PRINS) 寡核苷酸引物(CCCTAA)7与分裂中期或分裂间期的同源染色体退火、杂交, 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和荧光标记的核苷酸后引物开始延伸,最终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荧光信号.许多位点的引物同时扩增保证了充足的荧光信号得以检测,但是不均匀的引物退火可能导致端粒长度测量不充分. 一些用于增加标记和退火功效的改良, 双脱氧核苷酸的参与可以通过减少染色体被随机打断的非相关DNA的扩增而使更多特异端粒序列被标记. 最近, Yan et al用双链PRINS法, 即(TTAGGG)7和(CCCTAA)7两个引物标记端粒DNA的正链和反链.两个方向的标记使产物的信号得以加强, 标记功效增加到78%至95%.定量PCR以前认为用寡核苷酸引物TTAGGG和CCCTAA进行的PCR反应不可能用于测量端粒, 因为引物自身之间可能发生杂交.但是如果引物被加以修饰, 6个重复碱基中包括两个错配碱基和4个连续配对碱基, 这样两个引物便不会互相杂交. 在Q-PCR中端粒(T)重复拷贝的比例同单个拷贝的基因(S)的比例是确定的. T/S的比例同端粒平均长度成正比关系,端粒长度可根据T/S率测定.单个端粒长度分析(STELA)STELA是在单个染色体水平上基于PCR的端粒测量方法.第1步是“telorette”(在与端粒G悬突不配对的20个核苷酸后有7个同源的TTAGGG接头)的退火.第2步是将“telorette”连接到富C链5末端.此后用识别telorette尾巴的teltail 引物同亚端粒上游引物进行PCR扩增.在研究这个区域的多态现象时, 上游引物可以是特异的等位基因. STELA最先被用于分析人类X染色体短臂. 最近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端粒和沃纳综合征的成纤维细胞的端粒的研究表明, 在单个染色体水平上STELA的分析有很高的可靠性.STELA的PCR扩增具有高度的端粒特异性, 用STELA测量人类成纤维细胞的XpYp端粒长度始终比TRF的平均值小, 且这两者成线性关系, 说明STELA没有包括亚端粒长度.。

端粒检测技术简介-金

端粒检测技术简介-金

端粒长度检测方法简介
端粒限制性片段(TRF) 定量荧光原位杂交(Q-FISH) 流式荧光原位杂交(Flow FISH) 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 单个端粒长度分析(STELA)
TRF检测法(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ation)
TRF检测法原理
1、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 2、琼脂糖凝胶电泳 3、转膜固定 4、同位素标记探针杂交 5、信号收集
TRF检测法(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ation)
TRF检测法缺点 1、只能得到端粒的平均长度,无染色体个异性 2、对起始DNA的数量、质量要求高
qPCR检测法
qPCR检测法原理
端粒长度检测技术简介
——产品研发部
端粒简介
端粒 :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富含鸟嘌呤的 DNA重复序列,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DNA的完整复 制。防止染色体的融合、重组和降解。人类端粒DNA 的排序方式为(TTAGGG)n,重复次数2000次左右, 长度5-15kb。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50100bp。因此,端粒被看作是“生命的时钟”。
市场调研分析
各个公司情况: 1、缺少大数据库,无法推生物学年龄 2、qPCR检测法+推算年龄,价格较贵 3、准确度均有待提升
Thank You
ΔCt(待测样)=Ct(靶基因,待测样)-Ct(参照基因,待测样) ΔCt(校准品)=Ct(靶基因,校准品)-Ct(参照基因,校准品) ΔΔCt=ΔCt(待测样)-ΔCt线绘制
TRF检测法(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ation)
qPCR检测法缺点 1、受DNA量、反应条件影响较大,重复性不好 2、相对定量,需要大量样本,绘制标准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些年,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告知人们生物学年龄、衰老进度、重大疾病风险及影响,以此提供长寿或健康的信息。

这个检查方法,检测的就是位于人类染色体两端叫做“端粒”的重要分子结构。

众所周知,细胞是人体各组织、各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发育、生长和死亡每时每刻都在体内进行着:老迈的细胞死去,新生的细胞又占据了原有的位置。

这种新陈代谢是我们保持活力、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

然而,新一代细胞的产生并不是无穷无尽的,随着分化新细胞的能力越来越弱直至停止,个体的衰老与死亡也就如期而至。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揭开衰老的秘密:为什么人类细胞不能无限分裂下去?到底有什么力量在制约着它?而与此同时,疯狂的癌细胞却又能突破这个限制,获得“永生”,其中道理何在呢?
端粒的发现以及对其功能的研究为我们初步解开了人类衰老的谜团。

在人类细胞核内共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是决定我们生老病死的遗传物质。

简单地说,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使者”,保护染色体被“磨损”掉。

也有人将端粒比作鞋带末端的塑料套,一方面保护“鞋带”(DNA)本身不被降解,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

一旦端粒被耗尽,染色体也就无法保持稳定,细胞也将走向死亡。

所以,端粒的长短,往往代表细胞分裂潜力的大小:端粒越短表明细胞年纪越老,剩余的分裂次数有限;端粒越长,则意味着细胞的活力越强。

端粒检测的发展
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变短一点。

最终,端粒会变得很短,以至于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从而进入衰老或死亡的状态。

科学家认为,端粒是一个人老化速度的最重要和准确的分子指标,它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缩短。

多项研究表明,那些细胞中有较短端粒的人更容易患像癌症、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之类的疾病,甚至会较早死亡。

小鼠实验则表明,延长端粒能够增加寿命的长度。

抓住这一点,近年来全球很多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公司纷纷开始提供端粒长度的检查。

到底有哪些国家率先开展了此项检测,科学家又是如何评价这项检测,中国是否也有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带着这些问题,转化医学网进行了相关整理。

Life Length公司是全世界最早提供端粒长度检测服务的机构,由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Maria Blasco教授创建。

Life Length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向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提供药物研发以及临床试验相关的测试服务。

他们宣称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短端粒在用户各个细胞中的百分数的公司,而其他的公司一般均只提供用户端粒长度的平均值。

此外,Life Length公司提供的端粒测试服务所用的细胞既可以来自血液,也可以来自组织样本。

2011年检测售价为50 0欧元(约4600元人民币)。

Life Length公司可检短端粒百分比
SpectraCell Laboratories是美国第一家提供端粒检测商业服务的公司。

该公司通过端粒分值来判定端粒的长短。

端粒分值是根据用户外周血细胞端粒平均长度来计算,并该计算结果与用户相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端粒分值进行对比。

SpectraCell Laboratories的端粒分值与年龄关系图
SpectraCell Laboratories的用户是通过网络在线预订服务,通过邮寄的方式得到采血工具后,采集2.7ml外周血样邮寄回公司,并在7-10个工作日内得到检测结果。

2011年时,SpectraCell Laboratories所提供的服务收费290美元。

美国加州的Telome Health,成立于2010年,由 Elizabeth H. Blackburn(2 009年她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与Carol W.Greider和Jack W.
Szostak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创建。

该公司借助端粒以及端粒酶试验的预测能力来评估人的健康状况、疾病风险以及对特定治疗的反应。

Telome Health公司基于qPCR技术测量端粒长度
Telome Health公司用于端粒检测的技术是由Richard M. Cawthon发明的“Cawthon qPCR assay”。

该技术基于qPCR技术,计算某一个qPCR体系中端粒与某单个基因的比值(T/S),将比值与参考值进行对比即可获得所测端粒的绝对长度。

2012年11月份,Telome Health公司宣布计划于2013年第一季度推出基于唾液的TeloTest™,并随后将推出包括短端粒百分比在内的相关端粒测试。

TeloTest™据称是是在市场上推出的首个基于唾液的端粒测试,但是实际上,TeloMe公司目前的端粒长度检测服务就已经采用唾液样本,而西班牙Life Length公司也早已推出短端粒百分比检测。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TeloMe由哈佛医学院著名的遗传学教授George Church在2010年创立。

公司收集用户的唾液并提供端粒分析服务,根据合同,相关的数据也会用于哈佛医学院的个人基因组项目。

到目前为止,许多参与这个项目的人
都是学术领域内的人,收费99美金。

同时,TeloMe也发布了公司的第一个直接面向用户的检测试剂盒,利用该试剂盒,用户可以了解到他们自己端粒的状况。

TeloMe公司的端粒测试方法使在经典的Southern blot实验上改进而来,可以测量唾液中细胞的端粒长度。

唾液中的细胞来自于血细胞,其端粒长度代表了人体细胞中最短的端粒长度。

TeloMe公司的端粒长度检测服务流程
端粒在细胞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防止染色体互相粘连。

但是,让它们更出名的是在防止老化上的可能作用。

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

经过很多年和很多代,它们缩短为一点,刺激细胞自杀,或停止分裂,进入一种半退休状态。

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胞死亡或衰老,皮肤和其他组织也就逐渐丧失了自我更新的能力。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端粒是衰老的最佳生物标志物。

转化医学网认为,其意义在于:
1. 相对年龄的端粒长度看来是迄今为止评估生物学年龄(衰老程度)的不错方法,同一个体的连续动态检测,有助于监测其衰老的速率。

2. 过早的衰老是一种疾病状态,可通过连续观察端粒的缩短情况,建立档案及预警系统,在早期进行干预,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3.各种健康干预措施效果因人而异,通过监测端粒的变化情况来评价,不失为一种个体化方案。

端粒检测不等于预测寿命
作为一家专注生命科学技术转化的运营企业,上海予百健康创始人蒋抒伯也给出了他的认识: 目前国外面向大众的这项检测技术还是具备坚实科学基础的,并非纯商业化“忽悠”。

但是,花费500欧元来一次这样的端粒“算命”在他看来不值得。

他认为,端粒检测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会提示某些年龄相关疾病的风险大小,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恶性肿瘤或者心脏病等等,而非简单预测寿命的工具。

该技术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提醒人们注意目前的健康风险,指导人们注重生活习惯。

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家研发出延长端粒的特效药物,但是已有实验数据表明,非常短的端粒可能意味着健康问题,也是生活方式的判定。

抽烟、酗酒、肥胖和压力是端粒的大敌,所以戒烟戒酒、减轻压力、控制体重、加强身体锻炼和补充某些特定营养成分(比如欧米伽-3脂肪酸、黄芪提取物)能够有效保护端粒缩短,进而促进身体健康。

最后,他特别提到:“我们知道出生时端粒短的人寿命比较短,但是我们还不知道较长的端粒是不是会赋予你较长的寿命,这一点在人类上还没有搞清楚。

这并不是说端粒检测会告诉人们他们能活多久,就算一个45岁的人有着像典型的60岁人一样的端粒长度,也并不意味着他整个身体就像60岁的老人一样。

我们认为这种检测对那些特别想了解自己健康情况的人会有帮助。


端粒检测未来之路
转化医学网认为,端粒检测是项好技术,只是如何更好为市场所用是一道难题。

可以确定的是,对于关注自己衰老和健康的人来说,现在已有一些普通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指标,比如,一个人的遗传史、年龄、性别、疾病史、免疫功能等等。

作为一项新的检测项目,人们对端粒产生浓厚兴趣,并非仅仅因为它的神秘。

我们看到,端粒对于衰老的意义确实非同寻常,未来的转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