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思考......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
我的玩具小羊作文(2篇)我的玩具小羊(1)我有许多毛绒玩具,我最喜欢我的玩具小羊,可能是因为我属羊的缘故吧。
放暑假了,我和妈妈把我的玩具都翻出来,其中就有我的玩具小羊,这只小羊毛身上穿的是白色毛衣,好像是烫过的卷发,摸上去毛茸茸的,弯弯羊角处是褐色的,玻璃球似的眼睛黑亮亮的。
妈妈说他是我出生后买微波炉赠送的,那么他就跟我同岁了。
难怪和他总觉得很亲切。
看上去他白色毛衣有些脏了,就和妈妈清洗他,我们用刷子刷干净便晒起来,妈妈说:“今天的天气还不错,把他晒到外边吧,这样干的快些。
”做完这些我就和妈妈上班去了。
没想到下午的时候,突然变了天,一阵狂风夹杂着黄豆粒般大雨点突然降临,我突然想起了晒在阳台外面的小羊,非常地着急,“妈妈,我的小羊会不会被淋湿了呢?”在妈妈的安慰下,我才慢慢平静下来。
话说“六月天,小孩脸”可是一点都不假啊!好不容易到了下班时间,回到家,我急忙去看我的小羊,小羊身上湿淋淋的,真成了“落汤羊”了,只好重新洗了。
这次我把它晒在阳台上,急切地等着它变干。
江苏南京浦口区琅琊路小学明发分校三年2班三年级:王昱天我的玩具小羊作文(2)我有一个小玩具,它有一身雪白的毛,一双小眼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还有一个像香蕉一样的小嘴巴,一对小耳朵好像很灵敏诶,无论有什么声音它都听得见,于是,它就“咩咩”的叫起来,好像在说:“小主人,出什么事了呀?”它的速度也挺快的,两只小脚丫一蹬,就跳了几十厘米远。
不过,它脏了的时候,也得给它洗啊,它好像在说:“小主人,你要给我洗干净点呀!”过年时,我给它打扮得很漂亮,给它穿小衣服,又给它打蝴蝶结,这回,它高兴得不得了,就说:“谢谢!”知道它是谁了吗?是我的小玩具——小羊。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领域。
在我对教育的探索和思考中,阅读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也做了不少的摘抄和笔记。
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重要观点和个人的思考。
一、关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和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约翰·杜威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只有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适应变化,不断成长和进步。
另一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提出:“生活即教育。
”这一观点让我明白,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而应与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生动地描绘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
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在教育方法上,单一的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现代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思考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例如,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四、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标题:教育思考的重要性及读后感引言: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思考,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教育思考的深入研究与思考,能够揭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帮助教育工作者理清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以及为个人在教育中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指导。
本文将就教育思考的重要性,以及我所读的一本相关书籍《教育思考与教师成长》进行读后感的详细描述,旨在提高我对教育思考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育思考的重要性教育思考是指对教育中的问题、现象、目标、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教育实践:教育思考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理清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教育思考,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制定教学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
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思考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师可以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不断寻求改进的办法。
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思考,并将其转化为行动,教师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 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持:教育思考能够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可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育思考的结论和建议,能够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参考,为推动教育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二、读后感——《教育思考与教师成长》1. 书籍概述《教育思考与教师成长》是一本关于教育思考的理论著作,由教育学专家张三等人合著。
该书主要围绕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思考的关系展开,分析了教育思考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实践策略和案例。
全书内容系统而全面,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思考。
2. 书籍亮点《教育思考与教师成长》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亮点:(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书在介绍教育思考的理论基础时,结合了众多教育案例和实践经验,使得理论更为具体和可操作,读者能够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育中。
我对教育的思考以及对现代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我对教育的思虑以及对现代教育的见解和建议在某种程度上,我在将来的某一天很有可能站在讲台上,而下边坐的是我的莘莘学子。
因此我想我很有必需对教育做一个深刻的思考。
其实,认真察看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质量呢问题意识,即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集体中具备独立思虑的习惯,敢于和蔼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做一个心智自由的人。
可是反省我们所受教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好多问题。
传统的教育使我们习惯于听,而且要认真、专注,全神贯注,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记着,切记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不断享受优良的教育资源,进而获得较好的学历证书,获取证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找到好工作,享受优秀的待遇。
包含我们的研究生教育,都向来处在这样一个程序中:倾听、切记、考试、拿证、待遇。
其实工作后我们的职称评定工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无职称级别要拿初级职称,初级要拿中级职称,中级职称级别要拿高级职称级别,仿佛一世就是为了不断的考中证书,也难怪证书有了,待遇也就有了。
结果好多获取高级职称的教师表现为很强的职业疲倦感。
而在传统教育下成长的学生,他们只会倾听、服从,唯上、唯权、唯书,做事谨言慎行,俯首贴耳,常常不敢在大家眼前大方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表此刻心智上是缩头缩脑、畏首畏尾。
常常都是以失败者的身份参加社会的,他们在心态上是自卑的。
这样的人不行能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品的完美,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品,使之不断地趋于完满。
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却不是这样——它重既有知识的灌注而轻获取悉识的方法,重政教人品的培育而轻个体人品的养成,重考试分数而轻知识运用,重单向度接受而轻创建、思虑,重继承而轻建树、改革。
但是,现代教育下培育出来的都是一些失败的“人材”。
当今,家长是以成绩来恒量自己的学生,而学校又是以成绩来考评教师,上司又是以成绩来考评学校,其结果是素质教育越喊越响,现实中的愈来愈应试了,能够这样说,以考分为准则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不变,任何形式的素质都是不现实的,可是假如不以考分做为录取学生的标准,我们应当怎么办这是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改革是要进行,是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太长了吧。
我的教育思考
我的教育思考假期里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思考》,当在学校拿到书,看着书名就本能的联想到枯燥难懂的理论文字。
但要想成为优秀老师没点理论哪行?尽管有畏难情绪,还是翻开了书页。
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句子,没有好高骛远的规律总结,有的是平易近人的简单文字和真实事件背后的深沉思考。
每一个文字都清晰的向我们讲述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考。
他在不断拷问自己什么是教育的真幸福?在他眼里“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头衔不是幸福的内涵,与孩子在一起内心的温暖感觉才是幸福。
他的见解让我开始了解“优秀”和“幸福”的区别,前者是追求他人眼中的自己,后者是追求自我内心的感觉。
他在思考怎么脚踏实地做教育?他总是在思考如何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不同的天分和潜能,尊重每一个孩子五彩缤纷的未来。
这份思考源于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们的责任。
读完后,我也在想,我做到了吗?怎么样我才能更好的做到?他随时反思出现在身边的教育琐事,随时关注社会上的教育热点难点。
他敢向权威挑战,质疑所谓的“第十名现象”。
他能大胆说真话,为叫停中小学校服而喝彩。
他也能从身边的小事看到教育的问题,为女儿即将剪掉的长发写祭。
他用阅读增长见识,用笔尖践行教育反思。
他说教育需要阅读,他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他还提倡来点儿非功利阅读。
是的,他的阅读面极其广泛。
他既读夹叙夹议的《论语》,也读小说式的《爱弥儿》。
他既读文学作品《青春万岁》、《悲惨世界》,也读学术著作《异端的利益》、《第三次浪潮》。
真正的阅读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李老师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更没停止过思考,相信这本书里面的许多内容就是李老师每次阅读的随笔,每次思考后的文字寄托。
作为一名新的不能在新的新老师,读着这本李老师用30年教育经验和思考汇集而成的教育感悟精华,我既有一种喜悦又有一种担忧。
喜悦的是厚厚的深刻的一本教育思考,二十多万字的精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优秀如李老师也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有这样的功力;担忧的是我能否像李老师一样一如既往的坚持?能否在疲惫困顿时记得最初的激情?能否在诱惑利益守住那纯洁的追求?其实,读这本书,我不管读到了观点,读到了事例,更读到了教师成长了方法。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
在我对教育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阅读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也做了不少摘抄和笔记。
这些文字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启发了我对教育的深入理解。
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作者怀特海提到:“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
”这句话让我深思。
我们常常在教育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和潜力。
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和学习,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应该与生活相结合。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教育的素材和契机。
比如,一次家庭旅行、一次社区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强调学生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体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依靠听讲和阅读。
这让我反思在教学中,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在科学课上,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比单纯讲解实验原理更能让他们印象深刻。
另外,在《爱弥儿》中,卢梭主张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尊重儿童的天性。
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这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顺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和负担。
在阅读这些教育著作的过程中,我也做了很多摘抄,以下是一些让我感触颇深的语句:“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而不是简单地填满他们的头脑。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它让我明白,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和灵魂去感染学生。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
在我对教育的探索和思考中,阅读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也做了不少摘抄和笔记。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在众多的教育著作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它让我明白,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启迪。
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
还有一个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力。
”这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否过于追求标准化和统一性,而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阅读《爱弥儿》时,我摘抄了这样一段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让我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我们常常在教育中加入了过多的成人的期望和要求,反而破坏了孩子的天性和纯真。
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让他们在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给他们戴上枷锁。
另一本书中提到:“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这让我意识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热情是多么重要。
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他们可能会暂时记住,但很快就会遗忘。
而当我们能够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学习,那么这种学习将会是持久而深刻的。
在读书笔记中,我也记录了一些关于教育方法的思考。
比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不能总是手把手地教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我的教育之路:一个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与思考
我的教育之路:一个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与思考我觉得我的教育之路是一个非常充实和丰富的过程。
有幸成为一名教师,我想要分享我的经验并优化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我成为教师之前,我曾经是一名学生。
我的学习经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学生们面临的挑战和难点,以及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而多年来我一直追求的是教育领域的发展,了解学生们的需求,以及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大收益。
截至目前,我已经拥有了十余年的教育经验。
在教学工作中,我的重点一直是寻找教育过程中的优化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喜欢以视角先进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并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来指导学生。
其中一个核心思想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这涉及到研究学生的个性,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确定每个学生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然后,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目标实现个性化教育方案。
这些方案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生只有在感到支持和信任的情况下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因此,要用心倾听学生的疑惑和困惑,并帮助他们充分了解未知的内容。
此外,我也乐于分享我的故事和经验,以便与学生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和共鸣。
在我的教学方式中,也包括了严格的学科水平考核。
我会跟踪每个学生的成绩,并根据他们的表现来调整学习计划。
通过对学生成绩的评估,我可以确定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及如何明确指导他们。
这也有助于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动力和兴趣。
在我的教学方法中,我也尝试着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确保我的学生受益更多。
例如,我采用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并加重他们的思考负担。
当然,创新和实践始终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不断退一步来寻找可能的改进方式。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在翻开这本关于教育思考的书籍之前,我从未如此深入地去琢磨教育这件事儿。
说实话,一开始我还真没抱多大期望,觉得不过又是一堆大道理拼凑起来的书。
可真正读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书中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理论堆砌。
相反,作者就像是一位亲切的老朋友,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在教育领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三年级。
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姓王的女老师,她个子不高,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
王老师教我们语文,她的课总是充满了趣味。
记得有一次,她给我们讲古诗,不是那种干巴巴地解释诗句的意思,而是给我们讲诗人的故事,让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亲眼看到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景。
有一回,班里组织诗歌朗诵比赛。
我其实特别胆小,平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紧张得要命,更别说参加这种比赛了。
但王老师却鼓励我参加,她说:“别怕,就把你心里对诗歌的感受读出来就行。
”我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报名了。
准备比赛的那段日子,王老师每天放学后都会留下来帮我练习。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我的发音,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地给我指导。
我记得有一次,我怎么都读不好一句诗,急得都快哭了。
王老师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她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别着急,咱们慢慢来,多读几遍肯定能行。
”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找到了感觉。
比赛那天,我站在台上,心砰砰直跳。
当我看到王老师那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眼神时,一下子就不那么紧张了。
我顺利地完成了朗诵,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我收获了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自信和勇气。
从那以后,我像是变了一个人。
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参加各种活动也不再退缩。
我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王老师对我的教育和鼓励。
通过读这本书,再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好的教育真的不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而是像王老师那样,用爱和耐心去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让他们自己去发光发热。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教育方法和理念的问题,比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等。
我对教育的思考
我对教育的思考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关乎着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我对教育的思考,主要围绕着教育的目标、方法和问题展开。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人们对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教育的目标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教育方法强调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相反,应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
另外,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项目制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现实中的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在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教育的质量和资源配置存在差距。
其次,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焦虑和缺乏创造力。
为了追求高分数,学生们不得不长时间进行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育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学校应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
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最后,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总之,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
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我的教育思考(一)李镇西的《我的教育思考》让人喜欢读,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的真诚,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教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读者,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思考。
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本立志于文学,却阴差阳错地做了教师,但是这三十年下来,他觉得如果没有教师这个行业成就不了他的文字,如果没有对文学的热爱也成就不了他对教育的思考。
现在社会充满了浮躁,如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就是孩子与家长们的福音。
作者曾任教多年,有丰富的从教经验,在教学方面最具有发言权,在教育过程中,一边创新自己的教学,一边思考如何让教学更有新意且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体制下更好的生存发展。
所以他写下了《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让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老师,用我的笔吧》这些看起来平凡却暗含着深深的思考的话题,他提出的尊重每一个孩子绝不是一句夸夸其谈的大话,而是发自内心地发现自己与学生间根深蒂固的地位,以更真诚的态度去走进每一个孩子的世界。
因为工作优秀,作者如今任校长一职,而在这个岗位上,我们更看出了作者的与众不同。
对待教师他以心换心,发现教师的长处,对缺点也不避讳,情深意长地发自肺腑地将教育的真谛传授给他们。
所以他写下了《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你还可以更幸福》《也谈班主任兵法》等等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校长的努力,一位真教育家的内心。
纵使现在社会充斥了众多对于教育的不平,作者也绝对没有丧失信心,他坚信制度不是造成一切后果的根源,重要的还是个人的素质,面对社会上种种的不正风气,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作者认为这个社会最重要的还是阅读,尤其教育行业。
他与老师们一起阅读,督促他们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氛围。
对于自己的书,他认为绝不能强迫老师读,而是应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读,而心甘情愿就要把书写得平凡,但平凡却不意味着肤浅,他认为平凡中一样可以寓意深刻。
把教育理论搞得高深是错误的……我的教育思考读后感(二)“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中文“。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有哪些新的启示和思考?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有哪些新的启示和思考?2023年,教育教学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教育将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被赋予了更加广泛的义务与使命。
在这个时代里,我也看到了许多新的启示与思考。
接下来,我将分享这些对我的启示与思考。
首先,在这个时代中,我看到了教育将注重全人教育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未来教育的过程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因此,教育者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更好地推进全人教育的实现。
其次,在这个时代中,我看到了个性化教育的趋势。
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的个性为中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性格出发,以多种形式、多个途径和多种方法进行的教育活动。
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最大的潜力。
因此,在未来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将更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精准的教育。
再次,在这个时代中,我看到了数字化教育的变革。
数字化教育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和教育内容的数字化,让教学变得更加科学精准。
例如,智能教育平台和智慧教室将成为教育新时代的重要标志,这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数字化教育将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教育资源,让教育资源的边界变得更加普及和无限。
最后,在这个时代中,我看到了学习能力的科学化。
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很多学生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未来的教育将加强学校学科之间的衔接和融合,通过跨学科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未来学生也将更自主地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和多元评价来实现自我提高。
总而言之,未来的教育逐渐向全人、个性化、数字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家和教育机构应积极调整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推进教育发展的步伐。
未来的教育需要更懂得人性,更注重细节,更多关注个体的发展,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对教育与未来的思考
我对教育与未来的思考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塑造未来的重要力量。
对于教育与未来的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与思考。
一、教育的目标与意义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传统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核,而未来的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天赋和潜能。
个性化教育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利用技术手段来改善教学和学习体验,如在线课程、智能化教学工具等。
技术的融合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社会与教育的紧密联系未来教育应该与社会紧密结合,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学校与社区、企业等社会资源的合作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参与的平台,使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和实践,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未来教师的角色将更多地成为引导者和指导者。
他们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教育创新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知识,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
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才,还需要关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具备保护环境、尊重他人和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未来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倡导个性化教育,融合科技与教育,紧密联系社会,转变教师角色,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适应力和责任感的未来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的教育思考范文
我的教育思考范文首先,我认为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发展的人才应当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包括知识、道德、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
在知识方面,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道德方面,学生应当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能够在日常行为中秉持道德准则。
在智力方面,学生应当培养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力方面,学生应当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育素养。
只有在多方面的发展中,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是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师应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和提出创新想法。
只有在鼓励创新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创新能力。
再次,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只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最后,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教育不应该只强调学生的学科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教师应当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发展机会。
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包括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培养,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只有在个性化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展现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关于家庭教育的自我思考
关于家庭教育的自我思考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
作为新时代父母,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性格。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做最真实的自己。
在培养孩子的个性的过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不要过分干涉和左右孩子的发展方向。
只有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让他们快乐成长。
其次,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的综合素养和品德培养。
除了学习成绩,孩子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养同样重要。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家庭教育是孩子品德的第一课堂,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传承优秀的家风和文化,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再者,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情商。
在当今社会,除了学习成绩,孩子的综合素养和生活能力同样重要。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教他们如何处理家务、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孩子的情商也很重要,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处理等,以应对日后各种挑战和困难。
最后,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他们永远的港湾。
父母应该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里感到安全和快乐。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关怀。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和他们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需要耐心、爱心和智慧。
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选择,鼓励他们勇敢追求梦想。
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家庭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听课后我对教育的思考
听课后我对教育的思考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
这堂课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教育深深的思考之门。
课堂上,老师生动的讲解、学生们积极的互动,以及知识传递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种种现象,都让我陷入了沉思。
教育,究竟是什么?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是更为深远的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我想,它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教育应当是因材施教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
在这堂课上,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能够迅速理解和吸收,而有些学生则显得有些吃力。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能是“一刀切”的模式,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和方法去对待所有的学生。
老师需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
就像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那么在数学等学科上可以给予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而有的学生富有创造力,在艺术和文学方面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就应当给予更多的启发和引导。
其次,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
课堂上,老师虽然传授了丰富的学科知识,但我也在想,这些知识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实际作用?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例如,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仅仅记住一堆理论。
这样,当他们走出校园,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才能游刃有余,迅速适应并有所作为。
再者,教育中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在这堂课上,老师对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我能明显看到那些受到表扬的学生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满足的笑容,他们之后的表现也更加积极主动。
这让我明白,适当的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更有动力去追求知识、挑战自我。
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受到批评和打击,很可能会丧失信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另外,教育环境的营造也不容忽视。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
我的教育思考摘抄及读书笔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接触到了许多关于教育的书籍和观点,它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这些教育思考的摘抄以及读书笔记。
一、《爱弥儿》——让雅克·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是卢梭在《爱弥儿》中的一句名言。
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但社会的不良影响和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使人变得邪恶和堕落。
因此,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而不是过早地接受成人世界的束缚和规范。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卢梭强调了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和老师急于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却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教育方式,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二、《民主主义与教育》——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
”杜威的这一观点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应该是当下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改造经验,学生能够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学校即社会。
”杜威主张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学校教育,很多时候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其中学会与人相处、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变化。
三、《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
反思教育个人感悟总结
反思教育个人感悟总结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承载着培养和发展人类智慧和才能的重要使命。
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从教与学习之后,我深深意识到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过程。
在这个反思教育的个人感悟总结中,我将分享我对教育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1. 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传统的一刀切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兴趣,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中去思考和解决,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此外,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进行学习和发展。
2. 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尊重他们的独特个性,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只有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支持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专注于学习和成长。
因此,我常常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倾听他们的需求和疑虑,并尽力提供帮助和指导。
3. 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只注重短期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面对未知的挑战时,用创新的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应对。
4.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体发展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体的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我们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发现、激发和完善他们的个人特点。
相比于只追求成绩的教育模式,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并给予他们更多发展自己特长的机会。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结论通过这段时间的反思,我深刻体验到教育的力量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思考……
2002年8月我来到了南宁外国语学校,带着很多教育梦想,憧憬着将来理想的学校,理想的课堂,理想的班级,理想读书历程……
当我带着这些梦想,走向真实的工作岗位后,发现理想和现实相距是那么的遥远,原来我真的是像北大教授钱理群在《致青年的信》书中说的那样,我是个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注定要与我们的现实持续发生碰撞。
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我遇到了许很多多的困惑。
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学生基础差,学生自我约束力低……;以前面对学生的捣乱是感到的那么无奈何无助,想对老天呐喊,但是只能自己心里默默的承受,这也许是我们从城镇来的老师必经之路。
在困惑无奈的时候,我只好与自己的日记本对话,夜深人静的时候与我最忠实的朋友:书对话;写博客到《南宁教师研修网》上,在论坛上我得到了很多热心老师指点和协助,特别博士黄灿教授协助,他发给了我很多课堂管理的技巧,我把这些使用到现实的课堂中,现在对我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协助,真的很感激黄灿博士支持。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就像黄灿博士说的那样,我选择低调行事,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我的工作又最初盲目,激情……到理智和激情并存。
到现在工作也比较顺手,课堂教学得到了我们的学生的认可,很多学生对我说,上你的英语课、历史课很有意思,你幽默,富有激情,知识渊博,每天你都是那样开心来上课……,我们学习到很多课内外的知识;这些是学生对我好的评价,但是也很多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致命缺陷,普通话不标准(幸好现在同学们习惯了我的口音),和粉笔字不漂亮(我给自己要求是板书一定要写端正),也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上你的课有些枯燥了、有时累了声音无力、有时拿学生的名字开玩笑,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等。
但是,在这样的学校,在想搞出几个清华、北大学生,上清华大学也只能读艺术类的,但是弄出几个到国外知名大学读书还能够,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新泽西州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对我无论好与坏的评价是激励我努力做个好老师的一个良好动力。
在工作中我也有过很多失误,因为我的性格是刻薄的,做事急于求成,快出成效,要求比较严格,也要求比较完美,做什么事,都想做好,干中层工作时候,初期接待对老师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工作程序不够清晰,执行力不强,致使有些效率底下……;也有做过晚上有时为了看自己喜欢的书或者网上聊天忘记工作程序,第二天匆忙上班……;
也以前因为忘记,没有按时上报材料,在解释的过程中我不礼貌的打断领导说话,严重伤害领导与同事的自尊心;也以前给自己随便找借口,没有静心的读书;也以前没有坚持写教育随笔;也以前,也以前……。
还有很多的工作失误,短时间没有办法回忆,每当相当这些工作的失误,内心感到惭愧,感到内疚。
幸好现在我持续总结经验和坚持学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误和失败,。
因为爱思考,也疯狂的,买书也爱读书……
我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工作半年了我的阅读量和大学对比起来相差很远,因为工作的忙碌,读书量和质量没有那么高,但是我还是努力坚持读书。
我完整读完的书万伟《班主任兵法》、钱理群教授《做老师真难,真好》,周国平教授《周国平论教育》、《明天的教师》等等;重新阅读《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阅读了一半的沈志华教授《中苏关系史纲》、《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样奎松教授《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等;《教育的挑战》、《人格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与应用》……更加侧重心理学知识和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及我的专业阅读。
并且还定了2010年的《中国教师报》,方便自己了解国内外时事及教育大事,还有一些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意林》……
在接下来2010年我要以新的阅读方式出现,坚持阅读,同时,坚持写读书摘录、读书笔记、开始写书了,至今已写有《跟外教学英语》16本、《英语词汇快突破》5本、高中英语完形填空专题指导》3本、《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专题指导》3本、《高考英语短文改错与书面表达》、《小学初中英语衔接》、《初中高中英语衔接》、《中考英语专题复习指导》、《高中英语专题复习指导》、《高中英语语法》、《外语教学新模式》、《合作课堂新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反思》、《10所新课改成功学校》以及《思辨行走——我的教育生活》,还编写学校刊物《南宁外国语学校双语学报》、《特色教育新模式》、《英语桥》、《书香韵》。
工作的时间比较忙碌,时间是靠自己挤出来,我也以前给自己找过借口,不要读书了,反正都能应付课堂,但是当自己一段时间没有认真读书,特别是爱上电脑的时候,每天忙着浏览网页和聊天,导致过后经常自责自己,感到生活的空虚。
我从新找回自己。
为了阅读,我强制规定自己上网的时间和把书桌远离电脑,搬到另外一个交流学习,避免电脑对自己的影响。
作为一个城镇的老师,要想做学生的喜欢老师,要想持续进步,唯有持续反思坚持写教育随笔,做读书笔记……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开阔自己的视野。
也想思考多了,就会越感到孤独,但是书永远是我最忠实的朋友,阅读是我们之间对话的最好方式。
教育路漫漫,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