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5课剖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链接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 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 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 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 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 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彩电、手 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 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 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历史性跨越:
贫困 温饱 小康
“新三步走”战略部署(对第三 步的具体化)
第一步:(2001——2010)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 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第二步:(2011——2020)使国民经 济更加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步:(2021——2050)基本实现 现代化
2、总体小康的实现 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 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用行实 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有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探究活动之四:说说我未来的理想生活。
2.全面小康的特点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土地沙漠化
水污染
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警示?
白色污染 沙尘暴
树立科学发展观
1、必要性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的 全面进步,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节能减排
退耕还林
新型能源(风力发电)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对消费的要求: 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 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文 化氛围,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习惯。
二、材料分析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到2020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 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 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 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 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 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 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贡献的国家。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 模式:
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完善产业政策,加强市场监督,建立落后产能退出 机制,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开发 和推广。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
生态失衡
中国每年因污染损失10%的GDP
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收到污染,40%基 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 95%以上收到严重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 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 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个。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
(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
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12%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10倍,实现从温饱 不足到总体小康; 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 53.7%左右; 外贸规模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一位,外汇储 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82万亿美元; 义务教育普及率从64.3%上升到99%以上,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从1.55%上升到30%左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方式 (粗放型)
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集约型)
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 路: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发展第二产业——由大变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住宿餐饮+交通 运输+商业+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新兴服务业:信 息传输+银行保险+科技服务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面”? (2)材料中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哪些?
课外拓展
请观察你身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生态失衡等现象,分组收集有关资料, 每组自制一份主题为“珍惜资源,爱护 环境,从我做起”的小报。
2、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 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
兼顾。
(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资料链接
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 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据显示, 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 中国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 界消耗量的15%、30%和54%。与此同时,松花江水 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事件,越来越多的环境危 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保持东部持续发展 的前提下,推动中 部地区崛起,实现 东北地区振兴,开 发西部地区—— 形成东中西互动、 优势互补、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的区 域发展格局,逐步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东部继续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部大开发
(3)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 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 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 有效的满足。据2004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社会 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探究活动之三: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二)情感态度观念:认同党和国家关于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增强节约和忧患 意识,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资源,养成 环保习惯,拥护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 策。 (三)运用: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 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初步运 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与发展的实 际问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经济的 方针政策。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日本每年要用掉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其中 90%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需要采伐数万平方公 里的森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他们很 珍惜自己的森林,很少用自己的森林生产一次性 筷子,中国森林覆盖率仅仅18%,却成了日本一 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国。2006年3月,中国政府 加强了对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限制,日本国内一 次性筷子的价格上升了50%,日本餐饮业面临着 “筷子荒”。
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发展战 略
第一步:(1981——1990)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1991——20世纪末)国民 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 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5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学习目标
(一)认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8年来取得的 伟大成就、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和“新三 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和意义、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含义等。
学习目标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美国
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 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 后,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
经济增长(量)≠经济发展(量+质)
经济发展越快越好吗? ——速度并不决定一切,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探究活动之一: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变化,说说改革开放 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开始实施的基本国策。 改革序幕——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 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开放序幕——在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设立经济特区
小岗村
深圳
改革开放与家庭生活变迁 (小组竞赛方式)
2000年 家庭收入 2015年 对比
住房条件
大型家电 出行车辆
教育情况
恩格尔系数 观念转变
……
什么是“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的历史渊源—— 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 康”,是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 庭经济状况,过上不愁吃、不愁穿,并 略有结余的生活。 现代意义的“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 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 足食。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的提出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 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 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 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 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 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探究活动之二: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 什么是“新三步走”战略部署?
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 生产上的“集约” 源 节 约 型 消费上的“节省” 社 会
建立以节约使用土地和水资源为 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 建立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为中 心的工业生产体系;
建立以杜绝浪费和资源循环使用 为中心的消费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形态,其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 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经济上的目标: 1、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 3、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4、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时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经济实力: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 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 环境良好 政治文化: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权利更加充分,公民 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更高,充满活力和安定团结的国家 国际关系:更加对外开放,更加具备亲和力、为人类做出 更大贡献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