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最重要的9个教材实验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4秋新旧教材差异内容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旧教材差异内容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P1:文字描述部分做了精简,更换(含C919大飞机)P2-P3:图1保留(增加制作工艺和简介),图2-5全部替换(商代四羊青铜方尊、西汉雁鱼青铜釭灯、东汉酿酒画像砖、天工开物局部图)。
文字介描述中增加:“拉瓦锡等化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删除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的研究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的表述,保留“先后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表述P4: 图7-10 替换为:高强度芳纶复合材料、碳化硅单体反射镜、国产航空发动机P5: 结束语提到: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化学的概念未涉及)。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1-1 (删除胆矾及相关实验)(结晶水合物相关知识不做要求)图1-1 :水的沸腾图1-2 :蜡烛的融化(新增实验及图示)图1-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新增图示)图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表述“石灰石”改为“大理石”)新增:方法引导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举例:天然气燃烧、铁生锈、粮食酿酒化学变化的概念表述: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改为“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改为“大理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删除原教材P8最后一段“例如,当温度升高时,——————————”原教材P9 表1-1 数据保留4位有效数据铝的沸点改为:2467;氧气的熔点改为 -218.8,无色无味改为无色无臭练习与应用(题目全部更新)【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顺序调整:“走进化学实验室”在前,观察及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在后;删除“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入部分图1-6(原教材P11)替换为“中学化学实验室”一、走进化学实验室当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时,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布局,知道疏散通道、灭火器材的位置。
初中化学九上教材实验之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含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九上)教材实验之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含答案解析)实验一: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注意】大烧杯的作用:防止氨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或将氨分子局限在一定的空间内运动,浓度增大,使实验现象明显)。
1.实验步骤(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A烧杯中的溶液不变色。
3.原因分析:浓氨水有挥发性,A中的氨分子运动到B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4.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实验评价:(1)污染空气。
(2)药品浪费较大。
(3)实验用时偏长,约需要4~5分钟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4)原装置在讲台上演示时,不能移动,限制了能够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学生范围。
6.实验装置的改进改进优点:操作更加简便,实验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减少了氨气的逸出,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更环保,实验所用溶液量较少,节约药品,现象明显7.其他装置改进8.实验拓展:比较分子运动的快慢现象:烧杯中的水都变红了,且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实验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说明: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2.构成水的微粒空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实验三: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现象:充分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液体体积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空隙相同;不同种微粒空隙不同气体微粒间的空隙大,固体、液体微粒间的空隙小。
1.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该实验说明。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第二种: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最重要的9个实验
实验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目的:1、测定空气成分2、让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加深对该知识的印象实验仪器:燃烧匙双孔塞广口瓶大烧瓶导气管弹簧夹实验药品:红磷实验步骤:1、按图装配好仪器2、在燃烧匙内加入过量红磷3、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4、待红磷熄灭瓶子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实验问题:1、写出该反应方程式2、叙述反应后瓶内气体的有关性质3、若瓶内水的体积小于1/5,原因可能有什实验二验证燃烧条件及压强原理实验目的:1、让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及方法2、让学生把理化相结合考虑问题实验仪器:平底烧瓶导气管气球单孔塞未知工具(学生自己猜测)注:不能用酒精灯和加热装置实验药品:红磷实验步骤:1、把少量红磷放入平底烧瓶内2、把带有气球的导气管插入单孔塞内,伸入平底烧瓶3、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问题:1、产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写出反应方程式实验三燃烧条件实验目的:1、让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2、让学生能理化综合,分析现象产生原因实验仪器:烧杯镊子火柴量筒实验药品:酒精水棉布实验步骤:1、把50mL 酒精溶解于75mL 水中2、用镊子夹取棉布浸于酒精溶液中3、点燃棉布,观察现象实验问题: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实验四论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目的:1、让学生充分掌握质量守恒定律2、结合物理知识,全面考虑对实验有影响的因素实验仪器:锥形瓶气球天平实验药品:稀盐酸锌实验步骤:1、瓶内放入足量盐酸2、气球内放入6.5g 锌粒,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如图)3、将图的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w1 为4、将气球内锌粒全部倒入瓶内,观察现象5、称量反应后装置的质量w2 为 ______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天平显示w1〉w2 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3、请写出一个不会出现上述结果的化学方实验问题:程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五验证CO2 的性质实验目的:1、验证CO2 的溶解性2、验证CO2 与NaOH 的反应实验仪器:塑料瓶烧杯制CO 2的装置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实验药品:水NaOH 溶液实验步骤:1、向盛满CO2 的塑料瓶内倒入约半瓶水后,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振荡后,观察现象2、看到现象后,立即把该塑料瓶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观察现象3、向盛满CO2 的塑料瓶中倒入NaOH 溶液,塑料瓶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问题:1、步骤1 现象的原因2、步骤2 现象的原因3、步骤3 现象的原因实验六验证金属活动性及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有关计算实验目的:1、验证金属活动性2、有关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有关计算实验仪器:气球天平试管实验药品:稀盐酸锌粒铁粉实验步骤:1、称量等质量的锌粒和铁粉,放入两个气球内2、试管内倒入等量的盐酸3、把气球套在两个试管上4、同时将气球中的金属迅速倒入试管中,观察现象,比较反应快慢,气球大小实验问题:1、由气球膨胀快慢,可得出什么结论,由此可以推断金属活动性2、由气球最后膨胀大小,可得出什么结论?如已知两种金属在反应所生成的盐中显示相同化合价,可推断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比较为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方程式实验七有关气体溶解性实验实验目的: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实验药品:冷水实验步骤:1、试管中盛满冷水,倒置在有冷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后半部,观察现象2、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观察现象实验问题: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实验八理化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及现象2、使学生把理化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实验仪器:弹簧秤重物烧杯实验药品:CuSO4 溶液Ba(OH) 2 溶液实验步骤:1、弹簧秤下悬一重物,伸入CuSO4 溶液中,观察示数2、向CuSO4溶液中逐渐滴加Ba(OH) 2溶液至恰到好处,观察弹簧秤示数实验问题:1、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解释示数变化的原因实验九验证酸碱性实验实验目的:考察学生对酸碱性的认识实验仪器:滤纸噴子实验药品:酚酞NaOH 溶液紫色石蕊HCl 实验步骤: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例:1 、用酚酞在滤纸上画画2、喷洒NaOH 溶液,观察现象3、喷洒HCl 溶液,观察现象例: 1 、用NaOH 溶液在滤纸上画画2、喷洒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3、喷洒HCl 溶液,观察现象,再接着喷HCl 溶液,观察现象实验问题: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2、指出现象原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
中考复习资料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总结一、化合反应1、木炭(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点燃CO2(充分燃烧)2C+O2点燃 2 CO (不充分燃烧)2、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S+O2点燃SO23、红磷(或者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5O2点燃2P2O54、注意..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3Fe+2O2点燃Fe3O4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生成白色粉末,放出热量。
2Mg+O2点燃2MgO6、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H2+O2点燃2H2O7、铜在空气中加热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2Cu+O2△2CuO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上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点燃2CO29、汞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2Hg+O2△2HgO1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11、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 +C高温2CO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的原因)二、分解反应1、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2、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3、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MnO24、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 2H2O+O2↑5、电解水:2H2O通电2H2↑+O2↑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CO2↑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加热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三、其他反应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 H2O + CO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CuO为黑色粉末)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初三化学实验
初三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实验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十分重要且有趣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探索化学原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初三化学实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为他们将来参加更加复杂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一:酸碱中指示剂的应用实验目的:通过使用酸碱中的指示剂来检测酸碱溶液的特性。
实验步骤:1.准备几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溶液,如酚酞、溴蓝、甲基橙等。
2.分别取小量酸、碱溶液于试管中。
3.滴加不同指示剂至各试管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不同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例如酚酞溶于碱性溶液时呈红色,溶于酸性溶液时呈无色。
实验二: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金属在溶液中的反应,了解金属的活动性。
实验步骤:1.准备锌、铁、铜、铝等几种金属块,切成小片。
2.将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溶液中。
3.观察金属片在酸中的反应情况,记录气体生成、金属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观察到不同金属在酸中的反应活性不同,从而可以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三:物质燃烧反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燃烧时释放的气体,并分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不同特性。
实验步骤:1.取几种不同的物质,如木材、蜡烛、纸屑等。
2.将物质点燃后,利用实验装置收集气体。
3.使用气体性质的观察方法,判断气体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区分不同物质燃烧产生的气体,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燃烧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四:溶解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了解物质在水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步骤:1.取少量不同物质,如食盐、砂糖、铁粉等,加入等量水中搅拌。
2.观察溶液中物质是否完全溶解。
3.根据观察结果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高低。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可以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进一步学习溶解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初三化学实验的开展,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神奇,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激发对学科的兴趣,为将来更深入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说明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说明化学实验是初中阶段学生重要的学科内容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初中化学实验的步骤。
一、实验名称:酸碱中性试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试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其酸、碱、中性的性质。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打滴管、石蕊、酚酞溶液、酚酞指示剂、苯酚酚酚、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
3. 实验步骤:a. 将试管架放在实验台上,并将试管夹夹在试管夹上;b. 用打滴管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滴入不同的试管中;c. 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记录下实验结果;d. 用另一个试管重复以上步骤,将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酚酚溶液进行酸碱中性试验。
4. 实验结果:氢氧化钠溶液在酚酞指示剂的作用下变成粉红色,为碱性;盐酸溶液在酚酞指示剂的作用下变成无色,为酸性。
二、实验名称:金属活动性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观察金属在溶液中的反应。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金属样品(铜、铁、锌)、铜(Ⅱ)硫酸溶液、铁(Ⅱ)硫酸溶液、锌硫酸溶液。
3. 实验步骤:a. 将试管架放在实验台上,并将试管夹夹在试管夹上;b. 依次在三个试管中加入铜(Ⅱ)硫酸、铁(Ⅱ)硫酸、锌硫酸溶液;c. 将铜条放入第一个试管中,观察其反应产物;d. 依次将铁条、锌条放入其他试管中,观察其反应产物。
4. 实验结果:铜条放入铜(Ⅱ)硫酸溶液中无反应,铁条放入铁(Ⅱ)硫酸溶液中起化学反应,锌条放入锌硫酸溶液中起化学反应。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说明,学生能够更具体地了解初中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希望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
愿每位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验中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测试酸碱中性溶液的性质,了解各种溶液的特点。
实验原理:利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性质,对溶液进行酸碱中性测试。
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试管、试管架、滴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红、蓝、紫色试纸等。
实验步骤:
1. 将红、蓝、紫色试纸分别浸入不同的溶液中,观察试纸的变色情况。
2. 将几滴酸碱指示剂滴入试管中的盐酸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 将几滴酸碱指示剂滴入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 根据颜色变化情况,判断各溶液的酸碱性质。
实验注意事项:
1. 酸碱指示剂使用时要小心操作,以免误触皮肤。
2. 实验结束后记得及时清洗试管和其他器材。
3. 酸碱中性溶液测试实验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防护。
预期结果:盐酸溶液为酸性,颜色会变红;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颜色会变蓝;中性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实验结论:通过测试各溶液的酸碱性质,我们可以确定它们的性质,并了解酸碱中性溶液的特点。
这有助于我们在化学实验中正确判断不同溶液的pH值,从而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人教初中化学实验目录精选版
人教初中化学实验目录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实验目录单元课题、实验个数、教材页码、实验类别、实验编号、实验名称演示实验53个探究实验?18个实验活动?8个课外实验?5个补充实验?19个全册总共?103个补充实验:即教材未要求开展的某些实验。
如: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实验室制取氢气等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第3次印刷《九年级化学义务教育教科书》演示实验(53个)(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教材P6演示实验?实验1-1-1 水的沸腾教材P7演示实验?实验1-1-2胆矾的研碎教材P7演示实验?实验1-1-3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教材P7演示实验?实验1-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2. 教材P9演示实验?实验1-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3. 教材P19演示实验?实验1-3固体药品的取用4. 教材P20演示实验①实验1-4-1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②实验1-4-2在大理石或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稀盐酸5. 教材P21演示实验实验1-5观察酒精灯火焰;将火柴梗平放如火焰中6. 教材P21演示实验?实验1-6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后加热7. 教材P22演示实验?实验1-7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8. 教材P23演示实验?实验1-8洗涤玻璃仪器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9. 教材P27演示实验?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教材P33演示实验?实验2-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1.教材P33演示实验?实验2-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12.教材P34演示实验?实验2-4细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课题3 制取氧气13.教材P37演示实验?实验2-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4. 教材P48演示实验?实验3-1品红在水中扩散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15.教材P75演示实验?实验4-1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粉末16.教材P75演示实验?实验4-2过滤17. 教材P76演示实验?实验4-3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18.教材P76演示实验?实验4-4实验室制取蒸馏水课题3?水的组成19. 教材P79演示实验实验4-5氢气在空气里的燃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0. 教材P94演示实验?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21. 教材P94演示实验?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2. 教材P107演示实验?实验6-1在加入红墨水的水里投入木炭23. 教材P110演示实验?实验6-2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4. 教材P117演示实验?实验6-3倾倒二氧化碳25. 教材P117演示实验?实验6-4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26. 教材P118演示实验?实验6-5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27. 教材P128演示实验?实验7-1 燃烧条件的实验28. 教材P132演示实验?实验7-2粉尘爆炸实验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9. 教材P136演示实验?实验7-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30. 教材P139演示实验?实验7-4甲烷的燃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31. 教材P5演示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金属的硬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32. 教材P26演示实验?实验9-1蔗糖溶解33. 教材P27演示实验?实验9-2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34. 教材P28演示实验?实验9-3乙醇能溶解在水中35. 教材P30演示实验?实验9-4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课题2溶解度36. 教材P33演示实验?实验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37. 教材P33演示实验?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课题3 溶液的浓度38. 教材P42演示实验?实验9-7三种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39. 教材P43演示实验实验9-8配制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40. 教材P50演示实验?实验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41. 教材P52演示实验实验10-2观察盐酸、硫酸42. 教材P53演示实验?实验10-3浓硫酸有腐蚀性43. 教材P53演示实验?实验10-4浓硫酸的稀释44. 教材P55演示实验实验10-5观察氢氧化钠45. 教材P55演示实验?实验10-6观察氢氧化钙46. 教材P57演示实验?实验10-7试验物质的导电性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47. 教材P60演示实验?实验10-8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48. 教材P62演示实验?实验10-9测定溶液的pH值49. 教材P63演示实验实验10-10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50. 教材P74演示实验?实验11-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51. 教材P74演示实验?实验11-2向碳酸钠溶液里滴入澄清石灰水52. 教材P75演示实验实验11-3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53. 教材P104演示实验实验12-1反复加热聚乙烯塑料探究实验(18个)(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1教材P12探究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2教材P14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探究3教材P38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探究4教材P49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探究5教材P80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实验装置如右下图)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6教材P92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探究7教材P113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探究8教材P130探究灭火的原理(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9教材P10探究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探究10 教材P11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探究11教材P17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探究12 教材P29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探究13教材P51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14教材P54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探究15教材P56探究碱的化学性质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探究16教材P64探究洗发剂与护发剂的酸碱性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探究17教材P75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课题2 化学肥料探究18教材P82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实验活动(8个)(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实验活动1教材P45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2教材P125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 3教材P150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实验活动 4教材P24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活动5 教材P47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6教材P69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活动7教材P70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活动8教材P87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外实验(5个)(上册)课外实验1:教材P77?自制简易净水器课外实验2:教材P112?⑴石墨导电实验⑵生成炭黑实验课外实验3:教材P122?在鸡蛋壳里加入白醋(下册)课外实验4:教材P58⑴酸和碱溶液能改变花的颜色⑵自制的“叶脉书签”课外实验5:教材P110?有关保鲜膜的实验补充实验(19个)(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补充实验1:教材P19?液体药品的取用补充实验2:教材P20?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补充实验3:教材P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补充实验4:教材P气体的收集方法补充实验5:教材P2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补充实验6:教材P26?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补充实验7:教材P34?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补充实验8:教材P39?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补充实验9:教材P39?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补充实验10:教材P97讨论3?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补充实验11:教材P121?点燃一氧化碳补充实验12:教材P12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补充实验13:教材(下册)P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补充实验14:教材P镁条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补充实验15:教材P143?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补充实验16:教材P145?实验室制取氢气补充实验17:教材P31?悬浊液补充实验18:教材P83?铵根离子的检验补充实验19:教材P鉴别有机高分子材料。
初中实验目录(物理、化学、生物)
贵州省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实验目录)1. 范围本实验目录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内容制定。
本实验目录作为普通教育初级中学开展实验教学的参考。
2. 要求2.1初中实验目录由“必做”和“选做”实验组成。
“必做”实验是教育部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的实验教学内容,“选做”实验是各种版本教材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
2.2学校应根据本实验目录及使用教材版本的具体情况制定学校的实验教学计划。
“必做”实验需全部完成,“选做”部分需按教学内容完成“选做”项目20%以上的实验。
学校实验教学计划应张贴于实验室内。
2.3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各学科的实验目录分别见表1、表2、表3、表4。
2.4本实验目录应作为学校实验教学工作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贵州省教育厅2008年4月表1 贵州省初中物理实验目录表2 贵州省初中化学实验目录表3 贵州省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3(续)贵州省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3(续)贵州省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3(续)贵州省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说明:1、本实验目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制订。
2、本实验目录中的实验名称的序号是按课标中一级主题进行排列的,学校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可自行调整顺序。
3、本实验目录,在完成必作的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要求学校根据教学内容应至少完成10个选做演示实验;在完成必作的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要求乡镇的学校每学科至少完成3个选作的学生分组实验,县级的学校每学科至少完成5个选作的学生分组实验。
鼓励学校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的学生分组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九册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九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利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分离混合物,达到纯净化的目的,掌握物质的分离技术。
实验原理:物质的分离与纯净化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包括离心、过滤、蒸发、结晶、沉淀等分离方法。
实验一:用离心分离沙、铁钉、水的混合物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用离心分离不同颗粒大小的杂质。
实验步骤:1. 取一只离心管,将沙、铁钉、水混合物倒入。
2.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转/分的速度离心5分钟。
3. 取出离心管,用钳子将上层的水倒掉,然后倒出下层的沙和铁钉混合物。
4. 将沙和铁钉混合物用磁铁吸取出铁钉,得到分离后的沙和铁钉。
实验二:用过滤分离沙、盐水的混合物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用过滤分离杂质和溶液。
实验步骤:1. 取一个漏斗和过滤纸,将漏斗支在烧杯上,将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 将沙、盐水混合物倒入漏斗中,让盐水通过过滤纸过滤,留下沙在上面。
3. 将过滤后得到的盐水加热蒸发,得到分离后的盐。
实验三:用结晶分离食盐水溶液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用结晶分离溶液中的固体物质。
实验步骤:1. 将食盐加入到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2. 将溶液倒入一个容器中,用小火慢慢加热,让水慢慢蒸发,直到出现晶体。
3. 将晶体取出晾干,得到分离后的食盐。
实验四:用沉淀法分离硫磺、铁粉、砂糖的混合物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用沉淀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步骤:1. 将硫磺、铁粉、砂糖混合物加入到酸中,搅拌均匀。
2. 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沉淀。
3. 将产生的沉淀过滤,得到分离后的硫磺。
实验评价:本实验主要通过四个实验展示了物质的分离与纯净化的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了这些基本技术,加深了对物质的理解和化学实验的兴趣。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化学实验一:制作“叶脉书签”制作原理: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
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将叶脉漂白,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工具材料:1.5-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过氧化氢溶液;2.电热套、烧杯、瓷盘、旧牙刷、镊子、水彩色;3.采摘新鲜的具网状脉的植物叶子,如白玉兰、杨树、白蜡等。
制作步骤:1.实验前采摘新鲜的树叶(以白玉兰叶为佳),落叶也可选用,应注意采摘树叶时要爱护植物;2.将采摘来的树叶放入烧杯中,加入5-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电热套加热煮沸,直至叶肉部分完全水解掉,只剩下叶脉;3.用镊子取出叶脉,放入瓷盘中,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旧牙刷轻轻刷洗,直至漂白;4.用水彩色在叶脉上涂上个人喜欢的颜色,制作成书签形状即可。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对岩石的腐蚀过程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
这个数值是蒸馏水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溶解平衡时的酸度。
酸雨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这些物质大量扩散至大气层与水蒸气结合形成。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溶解土壤和岩石中的重金属,流入河川或湖泊,严重时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酸雨还会影响水生植物和以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因为它会导致累积有毒金属,这些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实验药品:蒸馏水、10%的硫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
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镊子、量筒和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1.用量筒取50mL的硫酸溶液,将大小适中的大理石块用镊子夹住,小心地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大理石表面的现象。
2.再取50mL的硫酸溶液,用胶头滴管一滴一滴地滴加到大理石的表面,观察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9个教材实验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9个教材实验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右图A仪器的名称是,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类型是。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2、(气体的制取)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人。
3、(电解水)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1)电解水时,将转化为化学能;(2)气体a为;(3)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4、(分子运动)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进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小红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也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体验科学的魅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初三化学实验操作吧。
1. 铁与硫的化学反应
我们可以进行铁与硫的化学反应实验。
首先将一些铁屑和硫粉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试管中并加热。
在试管口放一块过滤纸,当试管内开始冒出白烟时,将这块过滤纸放在试管口,可以观察到过滤纸变为黑色,这是因为硫与铁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硫化铁。
2. 酸碱中和反应
另一个常见的实验是酸碱中和反应。
我们可以取一些稀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将它们混合在一起,观察到溶液变为中性,产生氯化钠和水。
这是因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
3. 金属与酸的反应
我们也可以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
比如,取一片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可以观察到气泡的产生和试管外壁的结露,这是因为锌和盐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
4. 氧气的产生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来产生氧气。
只需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过氧化铁的烧瓶中,并加入少量的漂白粉,就可以看到氧气气泡不断产生。
5. 气体的性质
我们可以进行气体的性质实验。
比如,可以取一些氢气和氧气,点燃它们,观察到氢氧混合气的爆炸现象,这是因为氢气和氧气发生了激烈的燃烧反应。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实验操作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让我们更加熟悉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希望大家在化学学习中能够更加努力,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结尾】。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笔记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包括:
1.粗盐提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得到
纯净的食盐。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通过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与酸反
应等性质。
5.溶液的酸碱性: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6.酸、碱、盐的性质:探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和性质。
7.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8.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认识与使用、药品的取用与保存、物质的加热等
基本操作。
以上是初中化学中较为重要的八个实验,需要掌握其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做实验、多记笔记、多练习等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初中化学精彩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精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物质;
2. 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
3. 掌握使用酸碱性试纸测试物质的方法。
实验材料:
1. 柠檬汁、苹果汁、白醋、洗洁精、小苏打等酸碱物质;
2. 酸碱性试纸;
3. 玻璃杯、勺子、玻璃棒等实验用具。
实验步骤:
1. 将柠檬汁、苹果汁、白醋、洗洁精、小苏打等酸碱物质倒入不同的玻璃杯中;
2. 用酸碱性试纸分别测试每种物质的酸碱性,并记录下来;
3. 将不同的酸碱物质混合在一起,观察出现的反应现象;
4.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柠檬汁和小苏打会产生气泡?为什么洗洁精是碱性的?
实验结果:
1. 柠檬汁、苹果汁、白醋呈酸性,洗洁精呈碱性;
2. 柠檬汁和小苏打反应产生气泡;
3. 洗洁精和醋混合后会有气味。
实验结论:
生活中存在许多酸碱物质,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物质之间的酸碱反应。
了解酸碱物质的性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拓展实验:
1. 利用漂白粉和酸性物质制作氯气的实验;
2. 探究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中和反应。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室安全,不得将试剂误食;
2.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用具,保持实验室卫生;
3. 学生在实验中应保持安静、认真对待实验。
中考必须要掌握的8个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参见教材上册P45)1.以下是探究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回答有关问题:⑴写出装置中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⑶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用G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⑷若用A 和G组装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⑸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较纯净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① ;② .(写两点)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上册P125)2.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三、燃烧的条件(上册P 150);3.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改编样卷三22】【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下图)⑴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⑵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⑶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实验现象及分析】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下册P24酸中,发现锰表面冒出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而铜表面无现象.请将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入下表:五、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下册P 47);5.溶液的组成和配制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⑴右图为氯化钠、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⑵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不纯的氯化钠固体(含有的杂质CaO)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①溶液A中的溶质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9个教材实验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右图A仪器的名称是,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类型是。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2、(气体的制取)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人。
3、(电解水)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1)电解水时,将转化为化学能;(2)气体a为;(3)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4、(分子运动)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进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小红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③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适量的酚酞溶液。
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沸水中,同时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请回答:⑴小红按课本进行实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
⑵操作③中,B、C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对比课本实验,小红的改进实验还可得到的新结论是;改进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5、(燃烧条件)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
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
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收集方法是;也可用于制取气体,化学方程式是。
6、(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1)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小李的实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① ② ③③你认为__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7、(铁的冶炼)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了确认这种废气的组成,他们在实验室按如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A B C D(1)B 装置中盛放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 装置和D 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
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 (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
8、(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______(填“强”或“弱”)。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别补充了一个实验(右图所示),都实现了探究目的。
乙同学的实验:X 是金属_________,Y 是__________溶液;丙同学的实验:X 是金属____________,Y 是_____________溶液。
① ② ③废气→废气→ 废气→ 废气 氧化铁石灰水 石灰水△ MnO 2△ MnO 2 高温 9、(铁生锈)(1)右图实验中,试管里的铁钉最先生锈的是_____。
(填序号)(2)你认为以下措施不能防止铁器生锈的是 (填序号)。
①喷漆 ②覆盖搪瓷 ③水洗 ④镀一层耐腐蚀金属(3)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
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就能识破假金元宝。
小明采用方法的化学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合理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烧杯;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2)21%,氮气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答案合理即可),-3价,置换反应(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答案合理即可) 2、(1)①试管 ②集气瓶 (2)2KMnO 4====K 2MnO 4+MnO 2+O 2↑ (或2KClO 3 ====2KCl+3O 2↑)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使试管炸裂(3)D,H 2(或E ,CO 2) (4)A ;b3、(1)电能 (2)H 2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为O 24、(1)在不断运动 (2)C 中无色溶液比B 中无色溶液先变为红色(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环保,防止污染空气5、(1)2H 2O 2====2H 2O+O 2↑;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水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不断与氧气接触(3)CO 2,向上排空气法(H 2,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H 2,Zn+H 2SO 4==ZnSO 4+H 2↑(合理即可)6、(2)小刘: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小李: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③小刘;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变 ⑤AgNO 3,NaCl(两种溶液的反应皆可)7、(1)完全吸收CO 2,不使CO 2进入到D 中,引起对CO 判定的偏差(2)3CO+Fe 2O 3====3CO 2+2Fe (3)A 是检验废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D 装置用来检验反应中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进而推断出废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4)③8、(1)Fe+2HCl==FeCl 2+H 2↑;强(2)锌表面产生气泡快,铁表面产生气泡慢(3)Fe, CuSO 4; Cu, HCl9、(1)③ (2)③ (3)Zn+H 2SO 4==ZnSO 4+H 2↑Love is not a maybe thing. You know when you love some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