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研讨课教案_1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30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30

《枣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

2、品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

3、把握剧中矛盾冲突,初步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

4、领悟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5、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在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演读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由于经济条件的差距,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许多年轻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留给家里孩子无尽的思念。

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留守儿童”,其实在广大的农村还有一种人群,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空巢老人”,如果这两类人相遇在一起,会演绎出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孙鸿的话剧小品《枣儿》。

二、整体感知,概括剧情1、积累字词大屏幕出示本课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认读,然后齐读。

蓦然(mò)翘首( qiáo)掸去(dǎn)踌躇(chóu chú) 咀嚼( jǔ jué)囫囵(hú lún)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剧情。

(1)提示学生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关键要素来概括。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三、梳理情节,品味人物1、在老人和男孩的交谈中,老人回忆了哪些与枣儿相关的事?老人在讲述这些事情时,心情是怎样的?2、文中哪些事最能表现男孩对爹爹和老人的感情?(学生跳读课文,自主思考后同桌间交流,再举手全班交流明确,教师引导梳理情节,帮助学生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自己喜欢的情节,品析人物形象。

(1)如何理解老人这个人物形象?(2)如何理解剧中小男孩的形象?4、把握剧本的矛盾冲突。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5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5

《枣儿》一、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2.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3.理解‘枣儿’在剧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

(难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枣儿’在剧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课本四、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娃来吃,别人的娃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来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绝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感情的人情果竟然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请你也品尝品尝这枣吧,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今天,我们来学习话剧小品《枣儿》(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目标导学二:通读剧本内容。

【2】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 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

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 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17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17

枣儿学习目标: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

2、初步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

3、品析人物形象。

4、理解剧本表现主题的社会根源。

学习重难点:1、初步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

2、品析人物形象。

3、理解剧本表现主题的社会根源。

教学过程:木字加一笔,能组成什么字。

板书本禾我们再讲木字,很神奇的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老人的儿子名字中也有一个木字,枣儿。

板题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师解释。

一、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吃的枣)还可以是什么?名字叫枣儿。

一语双关,文章围绕枣儿写了哪些故事?1、枣儿吓跑日本鬼子的故事。

2、闹灾荒的时候,枣儿救了爷爷和他的儿子。

3、枣儿名字的来历。

4、老人的儿子摘枣儿时落在枣儿身上。

5、枣儿是怎么长出来的。

二、大家已经找了很多枣儿的故事,谁能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下剧情?老人和孩子在枣树下等待亲人的归来。

文章中有两个人物始终没有出现是谁?枣儿,男孩父亲老人与男孩在等待时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孤独、寂寞、对亲情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看来,大家预习得都很仔细,也在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全文,请注意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语气。

(再分角色读剧本,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谁来评价一下刚才三位学生读的怎么样?读男孩台词的同学读得最好,把男孩的那种天真但又无奈的心情读出来了。

读舞台提示的同学读得也不错,将人物动作、神态都读出来了。

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有,我觉得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

读男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从两位同学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下面我们就结合剧本中的人物对白与舞台提示,仔细分析分析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谁来说一下呢?老人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如剧中他讲了那么多有趣又好玩甚至是有意义的事,而且还是亲身经历的。

老人也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如剧中老人见男孩想吃枣儿,就把自己的枣儿拿出来给男孩子吃。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研讨课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研讨课教案_9

《屈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情况。

2.认识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屈原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

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

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

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

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三、文本链接1.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

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

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四、整体感知1.分角色朗读,感知剧本内容。

2.《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历史概括性。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

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含冤被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作风、雷、电的颂歌。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32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32
年级
科目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组别九年级Fra bibliotek语文九年级班
课题
19.枣儿
课时
共2课时
一、导入: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
►男孩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纯真可爱,好奇而又懂事。
3.谈谈枣儿在剧中所起的作用?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线索
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戏剧冲突的关系
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3.主旨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4.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双重性表层表现的是牵动人心的深切亲情
深层表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
情感动荡、人生变化和生存
考验。
双向性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至爱亲情
二、学习目标
1、阅读表演小品,把握剧情冲突。
2、找到剧情线索,并分析枣儿在文中的作用及象征意义。
3、概括小品主题。
三、看完演出后思考下面问题:
1.全剧有几个人物?在出场上有何不同?
全剧共有四个人物。
两位出场:老人和男孩;
两位未出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23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23

《枣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演读法2.讨论法3,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

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一、导语设计文字游戏,让学生在“木”字上加一笔同时将学生回答的“本未禾术”写在“木”字周围。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篇与木有关的一篇话剧小品《枣儿》。

二、我为话剧出海报1.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默读课文,整体感知)2.今天我们就为这场话剧拟一张海报教师出示海报,上面有“编剧、剧情、主要人物、精彩看点、上演时间、演员、导演”等空白栏目。

(学生思考并回答前3项)3.寻找戏剧冲突在问精彩看点之前先介绍一下有关戏剧的知识。

师屏幕上打出有关“矛盾冲突”的理论知识介绍。

之后思考本文的戏剧冲突在哪里?冲突的双方是谁呢?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概括:走与留、等待与不归)三、赏读精彩看点精彩看点一——从直接语言感受人物心情男孩:爷爷,你为什么把枣子放在那里晒了又晒……………………(老人仍在沉思。

)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师问:他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欢喜到无奈)师生再次共读。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教案_21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教案_21

《屈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2.品味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文章炽热的语言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3.学习屈原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作品雄浑的气势和深厚的抒情意味。

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数:1课时一、导入假如说两千年前的屈原是因为没遇上名君,不忍看自身的同胞生灵涂炭,而选择了壮烈的纵身一跃,那两千年后,他假如看到悲剧重演,看到外族的铁蹄踏碎了我们的半壁河山,看到炎黄子孙却在国难当头发动政变,把枪口对准那些誓死保国的同胞,他心中该涌起怎样的万丈狂澜?今天我们就走近屈原,去聆听爱国者的心声。

二、介绍屈原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

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

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三、根据课后的资料了解《屈原》的基本剧情。

四、了解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

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剧作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个剧作最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五、分析课文,感知人物。

1.文中出现哪些主要人物?谁先出场?他们对话的内容是什么?他们是怎样的人?对话内容: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的意旨密谋害死屈原。

靳尚:高高在上,阴险、恶毒。

郑詹尹:阴险、狡诈,对靳尚毕㳟毕敬,指名分角色表演靳尚和郑詹伊对话的内容(节选)并点评。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16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16

教学设计
- 2 -
- 4 -
教的活动
1.借助文学、美术、摄影、视频等与本课主题相关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戏剧的特点。

真实生活+音乐+表演+对比烘托……
2.布置作业
必选:观看其他艺术形式下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作品,思考戏剧的特点。

选做:
①任选《枣儿》的片段,录制15秒至学的活动1.
2.
- 6 -
6.板书设计
老人——是老一代——是根,是树,是故乡。

种树,养树,结果。

儿子——是下一代——是向往一种新的生活的一代,是非未知,结果未知
男孩——是新生代——是希望,是在座的每一个人,是未来可以解决这些生活矛盾,有更幸福生活的一代。

木——源自剧本中“五行缺木”,借助“木”字字形特点,赋予“根”“枝”“芽”的内涵。

- 8 -。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教案_15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教案_15

一、复习。

我们上了两节戏剧了,先回顾一下戏剧相关的常识戏剧是一项表演艺术,是包含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各项综合艺术。

我们现在在课本中所看到的戏剧文学作品,是与诗歌、小说、散文并列的四大文学体裁,一般称之为“剧本”,剧本的三要素是:戏剧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其中人物对白有:对白、独白、旁白。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我们课文选择的都属于:话剧。

二、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篇话剧《屈原》,首演在1942年4月,当时上演时打出了这样的广告:五幕历史剧《屈原》,中华剧艺社空前贡献、郭沫若先生空前杰作,重庆话剧界空前演出,全国第一的空前阵容,音乐与戏剧的空前试验。

《屈原》上演后真的有宣传广告那样的“空前”效果和“空前”的影响力吗?(一)《屈原》演出的魅力《屈原》在国泰大戏院隆重上演﹍﹍在以后的15天里,很多人抱着被子睡到剧场门口,等待第二天售票,更有人专程从成都、贵阳赶来看戏。

戏中独白《雷电颂》传诵一时,重庆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有人朗诵台词:“爆炸了啊,你从去头滚下来吧!”就连国民党的媒体也不得不承认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

”最后,《屈原》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2.这种盛况真令人无法相信,就是现在科技时代的电影大片上映也难有此盛况吧?我们来看看手中的剧本,找到这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们手上的只是一个片断,只是第五章的其中一部分,现在的语文书改版了,以前只有屈原独白,定名为《雷电颂》,前面的人物对白是没有的。

3.《雷电颂》的颂怎么意思呢?颂,颂扬。

对“雷”与“电”的颂扬。

这种以颂场为内容的诗文我们也曾学过一篇,《黄河颂》。

(二)屈原的灵魂4.前面增加的人物对白部分,讲了什么内容呢?靳尚和郑詹尹密谋要毒杀屈原,还要烧了东皇太一庙来掩饰。

这令我一下子想到《最后一次讲演》中的一句话: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先生在1946年拍案而起,怒斥国民党特务讲的就是这话。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教案_20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教案_20

17屈原(节选)【学习目标】1.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联系背景资料,能够恰当演绎剧本。

3.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学习文章抓住特征展开想象,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

5.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

3.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4.了解什么是舞台说明,概括其重要作用。

5.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想象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要带着大家穿越到1942年的中国,去感受抗战时期一部话剧的魅力,这部话剧的主演张瑞芳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道:“1942年4月3日,它在国泰大戏院隆重上演……在以后的15天里,很多人抱着被子睡到剧场门口,等待第二天售票,更有人专程从成都、贵阳赶来看戏,整个山城沸腾了,无论在教室内,在马路上,或在轮渡口、车站旁,时刻可以听到“爆炸了吧”的吼声。

这一季的首轮公演,观看人数即达30万人次。

”这部话剧就是郭沫若的五幕历史剧《屈原》,这部历史剧的主人公就是屈原,大家对于屈原有什么了解?(生回答,并欣赏影片,初步了解屈原的生平。

)看完视频,大家对屈原也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说屈原的一生经历复杂而坎坷,作者郭沫若先生却撇开屈原一生多种复杂经历,抓住以南后为首的投降派对屈原的迫害和屈原反迫害斗争的事件,集中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对屈原一生的高风亮节的品质刻画。

二、写作背景简介《屈原》写于1942年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加紧对中国的侵略,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这时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疯狂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第五单元活动课任务一:阅读与思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活动课任务一:阅读与思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活动课任务一:阅读与思考整合素材:第五单元的三篇文章:《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整合意图: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共分三个任务,这节课是任务一,旨在让学生掌握剧本的阅读策略,思考如何把自己对剧本的感受与理解在舞台上表现出来,为后边的两个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对比探究当中能更好的达成目标。

教学目标:1、初读,查阅资料,初步感受剧本的特点。

2、在对比探究中掌握剧本的基本阅读方法。

3、在群文阅读中积累收获,体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1、梳理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人物语言,揣摩台词含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舞台上的故事,凝聚着无尽的人生,或令人感动,或引人深思。

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阅读中外优秀剧本选段,在此基础上,自主选择合适的剧本,分配角色,尝试戏剧演出,给初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剧本知多少请你浏览本单元的四篇文章说一说戏剧与一般文体相比都有哪些特点?生1:有多幕剧,有独幕剧生2:有提示生3:有台词【师补充剧本知识】戏剧文学:通常指戏剧剧本。

戏剧有广狭二义:一是话剧、歌剧、戏曲的总称,一是专指话剧。

狭义的戏剧文学也专指话剧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则应包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在内。

一般多取其广义的概念。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在戏剧实践领域中剧本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等都采用代言体。

舞台提示主要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

包括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戏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剧本分类:1.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作独幕剧和多幕剧;2.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3.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三、自主探究剧本阅读可以采取以下阅读策略:1、梳理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任务一《阅读与思考》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任务一《阅读与思考》教案

任务一阅读与思考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了解什么是舞台说明,理解其重要作用。

3.理解人物对话和独白的作用,揣摩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4.理解戏剧主旨,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示。

3课时1.布置学生完成第五单元课文的课前预习卡。

2.布置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本单元的三个剧本。

第1课时1.自主阅读本单元剧本,了解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

2.梳理主要情节,把握剧本中的戏剧冲突。

3.关注舞台说明,掌握其重要作用。

一、看图猜剧,导入新课师:上面三张图片是本单元三部戏剧的剧照,同学们能猜出这三张图片分别出自哪部剧吗?(明确:《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莎士比亚曾说过:“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

”戏台上的故事,或令人喜笑颜开,或让人捶胸顿足,凝聚了无尽的悲欢离合;戏剧里的人物,或风采照人,或面目可憎,折射出复杂的人性。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走进戏剧的世界,体悟戏剧的美之所在。

【设计意图】以剧照导入新课,直观形象。

让学生看图猜剧,既能检验学生课前自主阅读的情况,又富有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分享阅读感受,了解戏剧知识1.分享阅读感受。

师:本单元是戏剧单元,课前大家已阅读过这三篇剧本,下面请大家先来说说自己从这三篇剧本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用“我喜欢这部戏,从中我看到了/ 感受到了/ 读出了。

”的句式谈谈。

预设我喜欢《屈原》这部戏,从中我看到了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屈原。

我喜欢《屈原》这部戏,从中我读到了气势磅礴的语言,感受到了炽热奔涌的感情,看到了高贵纯净的灵魂。

我喜欢《天下第一楼》这部戏,从中我读出了曲折复杂的情节,看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命运的沉浮、人世的沧桑。

我喜欢《天下第一楼》这部戏,从中我读出了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到了浓郁的京腔京韵。

我喜欢《枣儿》这部戏,从中我感受到了男孩对父亲的期盼和对父爱的渴望。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24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24

15 枣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1.演读法2.讨论法3,延伸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播放课件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及一人旁白。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

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31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31

《枣儿》教案教学设计部编部教材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依据】戏剧是一种把文学表演、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综合成的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

剧本欣赏不仅能让学生体验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剧本丰富的想象。

《枣儿》是一篇呼唤亲情、渴望温馨的作品,通过老人盼儿子归来,孩子盼父亲归来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作为剧本,本文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物内心渴望与企盼的矛盾上,虽然不激烈,但也可凸显剧本的社会意义与主旨。

人物对话平实、简洁,极富表现力,将老人饱经沧桑的孤独与孩子天真无邪而又无可奈何的孤独表现的淋漓尽致。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剧本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体会剧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2.通过品读老人与男孩的对话,感悟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

3.通过联想、想象体会“枣儿”的象征含义。

【教学重点】揣摩情节,品味语言,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剧中象征意义,以及文章主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播放萨克斯《回家》,营造气氛,然后由题目引入:二、整合感知,把握剧情。

1.师生互动,群策群力,给剧本拟一个海报。

2.认识戏剧,分小组讨论:《枣儿》这部剧本,围绕两个主要人物展开了哪些矛盾冲突?矛盾的焦点是什么?明确:老人与枣儿的矛盾冲突男孩与父亲的矛盾冲突老人与男孩的矛盾冲突(等待与不归的矛盾冲突、走与留的矛盾冲突)三、品味语言,体会对话的深层含义,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片段一:等待与不归的矛盾冲突男孩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老人我等儿子回来。

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老人不知道。

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

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老人仍在沉思。

)对于老人来说,思念的苦涩中饱含对枣儿无尽的思念,老人内心的伤疤被触动,那种伤感流露在神情中。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28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教案_28

枣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找出剧中的矛盾双方及其焦点。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活动三:品读文本,体悟情感2.教师从旁指导,引导学生从语言、舞台说明、标点符号来品读文本,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3.体会枣儿和巧克力的象征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面对当下的社会,不管是归来还是继续远行,都要把亲情随身携带。

教学重点1.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找出剧中的矛盾双方及其焦点。

2.通过语言、舞台说明、标点符号来品读文本,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1.分角色朗读法 2.分小组展示3.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倾听童谣,谈谈感受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师:听完这首童谣,你有何感受?(生:欢乐、热闹、童真、疼爱……)二、分组展示(一)拟写海报,了解剧情1.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这出戏剧,第一组同学为我们拟写一张海报,请上台展示。

(学生解说)枣儿编剧:孙鸿主要人物:老人男孩(出场)枣儿男孩父亲(未出场)剧情简介:老人和男孩在枣树下等待亲人。

精彩看点:?老人等待儿子回来,儿子没有回来男孩希望父亲回家,父亲不回来老人希望男孩留下来吃枣讲故事,男孩希望回家等父亲回来。

(关于精彩看点,学生产生分歧)2.教师引导:(1)能否再补充一些有趣的或者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①“枣儿”名字的由来②“枣儿”摘枣时尿了老人脖子以及一有尿就去枣树下尿尿③枣树是怎样长出来的(偷枣、蹲坑)④枣儿吓跑小鬼子⑤闹灾荒靠枣儿活命。

(2)关于精彩看点,看来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

这里老师为同学们补充介绍一下本文的文体知识。

《枣儿》是九下第五单元的文章,本单元都是戏剧。

戏剧是一种以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件_12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9 枣儿》研讨课件_12
《 枣 儿 》
孙鸿
七嘴八舌
说 枣
1、剧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2、你能用22、 简洁的语言概括剧情 吗?
才思敏捷
品 枣
3、思考: 老人给男孩讲了 哪些故事?
各抒己见
评 枣
4、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 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 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 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 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 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 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 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பைடு நூலகம்
6、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 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 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 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 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 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枣儿和男孩的父亲会回来吗?
7、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 法。在剧中,“枣儿”是亲情 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 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 象征。
《枣儿》是香甜的, 枣儿,也是苦涩的 枣儿。那一声声苍 凉的、稚嫩的呼 喊.发自内心,像 根在呼吸,像泉在 喷涌。那呼喊,不 只是期盼,更是一 种给予,一种天 赐——是爹娘赐予 儿孙赖以生存的精 神维系和生命依托, 正是这呼喊健全着 他们神经。仁满着 他们的羽翼,使他 们飞得更高、更远。
枣儿是一座永 久的家园,又是 一座需要护理和 更新的家园,我 们相信,爹娘享 用那移栽他乡的 奇异的甜果果时, 会品出那甜果果 中儿孙小时的尿 香味;儿孙回乡 品尝爹娘留给自 己的枣儿时,仍 会由衷地赞叹 “还是家乡的枣 儿好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屈原(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

2.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丰富想象的特点,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丰富想象的特点,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相信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等,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端午节就变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屈原》,来了解一下这个著名爱国诗人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1921年,第一本新诗集)、历史剧《屈原》《虎符》《南冠草》《王昭君》等。

2.背景资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动“皖南事变”。

作者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创作了历史剧《屈原》,展示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这部剧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3.知识链接戏剧文学:概念:“戏剧文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戏剧文学专指话剧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指话剧剧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

一般多取其广义的概念。

分类: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作独幕剧和多幕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基本特点:突出的舞台性(一是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是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

四大审美特征:戏剧人物的逼真性、戏剧冲突的尖锐性、戏剧场面的集中性、台词的口语化和动作性。

4.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国殇.(shānɡ)靳.(jìn)诡谲.(jué) 瘦削.(xuē)商於.(yú) 鞠躬..(jūɡōnɡ)哗.众取宠(huá) 徘徊..(pái huái)脚镣.(liào) 伫.立(zhù)睥睨..(pì nì) 污秽.(huì)犀.利(xī) 稽.首(qǐ)驰骋.(chěng) 湘妃.(fēi)虐.待(nüè) 雷霆.(tíng)镗.镗鞳.鞳(tāng)(tà)(2)词语释义咆哮:(猛兽)怒吼。

诡谲:狡诈,狡黠。

文中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镗镗鞳鞳:拟声词。

原指钟鼓等的声音,文中形容波涛声。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炫目:(光彩)耀眼。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驰骋:(骑马)奔驰。

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本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开头到“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

第二部分(从“郑詹尹立在神殿中”到结尾):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

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祇,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2.第二部分(屈原的内心独白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对这一部分进行层次划分,并作分析。

答案示例:第一层(第二部分开头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坚固”的黑暗、阴惨的宇宙前,屈原不能不对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

于是,他热切地呼唤和祈求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炫目的“光明”。

他把“电”这一宇宙间的长剑化作自己“心中的剑”。

在呼喊声中,主观和客观,人和自然力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屈原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内在的力量。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结束):借怒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屈原之所以高呼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是因为它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是象征暴戾、奸诈、怯懦的怪力乱神。

这样,屈原就由前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疏通了字词,并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下节课我们将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伫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鞺鞺鞳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犀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稽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驰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拖泥带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长时间地站着。

拟声词。

原指钟鼓等的声音,文中形容波涛声。

(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骑马)奔驰。

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二、新课导入我们都很熟悉屈原这个名字,可是我们是否具体地了解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和怎样的语言表现出人物形象的?这些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究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开头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这一段文字详细地介绍了舞台的布景。

尤其详细介绍了摆设的神像,并介绍了正殿外面的天气状况,这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后面的屈原歌颂风雷电,痛斥各种神像都是在这一环境下进行的。

2.第二部分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3.第二部分第一层中,屈原呼唤了哪几种事物?答案示例:屈原呼唤了风、雷、电、光明。

4.第二部分第二层中,屈原痛斥了哪些神鬼偶像?答案示例:屈原痛斥了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等神鬼偶像。

5.屈原为什么“思念那洞庭湖”“思念那长江”“思念那东海”?答案示例:因为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了人民群众,这几个句子表达了屈原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的力量打破黑暗的希望。

6.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答案示例:他是一个追求光明、不向恶势力低头、以天下为己任、憎恨黑暗、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具有浩然正气的人。

通过他呼唤风、雷、电,呼唤光明的语句,以及痛斥那些神鬼偶像的语句可以看出来。

7.本文中一些物象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示例: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教师点拨: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8.屈原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这段话运用呼告、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屈原对风的热切呼唤,表达了他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教师点拨:“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

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2.“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答案示例:这两句话表达了屈原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祈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这不仅不是逃避现实,而且恰恰表现了屈原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