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面肌痉挛PPT课件
维生素B1 20mg tid po 5%GNS500ml+荃维之1支+氯化钾1.5g qd ivgtt 扩血管:尼莫通30mg tid po
12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紧张、焦虑——与环境陌生,担心手术效果、疾病预后有关 (1)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解决困难 (3)根据病人及家属的具体情况提供正确的通俗易懂的指导
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颅内出血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 0.3%,但较为凶 险,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10
2)术后脑脊液漏 一旦确诊脑脊液漏,要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
0°,保持鼻腔的清洁,维持情绪稳定,防止便秘;注意保暖,避免 诱发颅高压的因素,同时加强抗炎治疗。 3)术后面瘫
面肌痉挛
疾病概述:
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由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 分别管理舌的味觉,面部表情肌运动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 腺的分泌。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表现 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无神 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 加重。病因不清楚。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 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2
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2摘要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较传统肉毒素注射疗效更持久,较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更安全、更便捷经济。
为实现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技术的同质化发展,本文从面肌痉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病机制与射频治疗原理、射频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前准备及具体操作方法、疗效判断与射频结束标准、并发症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制定了本技术规范。
面肌痉挛又称半面痉挛,指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表情肌反复发作的不自主收缩、强直性痉挛和联动[1-2]。
面肌痉挛常始于眼轮匝肌,随后逐渐扩散至受同侧面神经支配的其他肌肉。
虽然面肌痉挛多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不自主的面部抽搐会导致社交尴尬和退缩,严重时还会因不自主闭眼而导致功能性失明。
因口服药物效果不佳,目前面肌痉挛的一线治疗方法为局部肉毒素注射,但疗效仅3个月左右[3-4];尽管开颅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可取得治愈性的长久时效[5],但MVD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多而凶险[6],不易为患者接受。
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技术较传统肉毒素注射疗效更持久,且无需进入颅内操作,较MVD更安全经济[7-8]。
为确保该技术临床推广应用的同质化,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一、面肌痉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面肌痉挛除少数继发于多发性硬化症、脑炎、颅后窝肿瘤或者更罕见其他脑干病变外,绝大多数为面神经根部受到桥前池血管压迫所致的原发性面肌痉挛(primary hemifacial spasm,pHFS)。
因而,面肌痉挛的诊断除了特征性临床表现外,尚需面神经肌电图检测到特征性侧方扩散反应(lateral spreading response,LSR),又被称为异常肌电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ce,AMR),而面听神经核磁共振(MRI)检查发现患侧面神经根受到伴行血管压迫虽不能作为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但可用于面肌痉挛的MVD手术前责任血管的确定和评估[9]。
筋伤疾病系列第八讲--面肌痉挛的治疗心得
筋伤疾病系列第八讲--面肌痉挛的治疗心得(一)概述面肌痉挛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
严重时可以出现睁眼困难,口眼㖞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
在睡着时症状消失。
面肌痉挛包括典型性面肌痉挛和非典型性面肌痉挛两种。
典型性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及面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
而非典型性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以额肌。
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典型面肌痉挛。
而面肌痉挛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现在这个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面肌痉挛虽大多位于一侧,但是双侧面肌痉挛也并非罕见。
现代医学针对面肌痉挛主要是两个方法,一个是吃药,以镇静为主,另外一个是做手术,而远期疗效均不是很乐观。
(二)病因病机1、面肌痉挛,我个人认为痉挛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是湿,第二是风,第三是情志因素。
其对应的症状表现为三个,一个是抽搐,这个抽有痉挛的现象,所以叫面肌痉挛,第二个是动,就是我们能看见的面部不自主的跳动。
第三个是情志因素,因为情绪激动会导致病情加重。
2、黄帝内经里面提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面肌痉挛首先是它的痉,而这个痉,在我们中医来讲,就离不开湿,所以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而引起湿的原因多数是由于脾,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面肌痉挛的发作情况做一些分析。
3、第一类因素-----(湿)脾胃虚寒面肌痉挛早期发作是以眼皮跳动为主。
也是西医说的眼轮匝肌的跳动,这个眼轮匝肌,也就是我们的眼皮区域,眼皮区域在我们中医来讲,就涉及到中医的五轮学说,讲的就是眼皮为肉轮为脾所主,面肌痉挛首先表现的区域就是脾所主的区域。
面肌痉挛和脾有什么关系呢?就是痉挛现象跟湿关系密切,而湿是由于脾虚才会有湿,脾是产生湿导致痉挛的原因,后面面肌痉挛逐渐发展加重,发展至面颊和耳,面颊又属于我们的什么区域呢?又是属于我们胃经的所属区域。
中国脑血管痉挛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中国脑血管痉挛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一、前言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是神经外科的常见临床问题,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目前,aSAH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但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尚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邀请国内神经外科知名专家经数次讨论达成共识后,提出《脑血管痉挛防治神经外科专家共识》,旨在促进国内神经外科医生对脑血管痉挛有更全面的认识,解决脑血管痉挛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规范化问题,以造福广大病人。
二、脑血管痉挛的定义及流行病学1.脑血管痉挛的定义:1927Moniz首次进行临床病人脑血管造影,1937年Dandy首次实施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1951年Ecker首次根据脑血管造影作出脑血管痉挛的诊断。
脑血管痉挛即“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
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如果仅在血管造影时发现血管处于痉挛状态,病人没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称为无症状性血管痉挛;如果病人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则称为症状性血管痉挛,又称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ischemicneurologicaldeficit,DIND)。
2.脑血管痉挛的流行病学:SAH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差异,总体发病率大约为10/10万人/年左右。
由此推测。
中国每年大约有超过10万个新发病例。
SAH的最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全部病例的85%,这些病例除发病后早期死亡者之外,大多数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
另有一些病例可能由其他少见原因导致,如脑血管畸形、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性病变、烟雾病、凝血机制障碍、肿瘤性出血、高血压、可卡因滥用等。
面肌痉挛偏方验方秘方内服外敷汇集待整理
面肌痉挛偏方验方秘方内服外敷汇集待整理面肌痉挛1.白芍可治肌肉痉挛白芍味苦、酸,性微寒。
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敛阴、缓急止痛之功效。
现代药理证实,白芍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并有抗炎及抑制平滑肌的作用。
用其治疗肌肉痉挛有良好的效果。
面肌痉挛白芍45克,炙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续服用2个月。
2. 腓肠肌痉挛白芍30克,桂枝、甘草各15克,木瓜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一般服药3~5剂可减轻或痊愈。
3. 肌肉痉挛综合征白芍30~60克,炙甘草10~15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上肢肌痛加伸筋草、桂枝;下肢肌痛加续断、牛膝;肩痛、颈项肌痛加葛根、川芎;胸肋肌痛加柴胡、桔梗;腹肌痛加佛手、白术。
一般服药6剂左右,症状可全部消失。
4. 某医院诊为面肌痉挛,予安坦、安定、谷维素等治疗数日,效果不著而求治于中医。
诊见患者左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上及眼睑,下及口角,伴心烦,失眠,梦多,舌淡、苔薄而少津,脉沉细而弱。
辨证为血虚肝旺,予乌梅四物汤加味,效不显;复诊辨为风阳上扰,予天麻钩藤饮,效仍不著。
后辨为心脾两虚,肌肉失濡,虚风内动,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
处方:炙甘草、浮小麦各30g,大枣15枚,龙眼肉10g,炒酸枣仁15g,天麻(冲)5g。
水煎温服,3剂见效,10剂收功。
后以逍遥丸合人参归脾丸以资巩固。
随访2年未见复发。
5. 加减天麻钩藤药物组成:天麻、钩藤各35g,白芍、黄芪各30g,当归、川芎、牛膝、杜仲、茯苓各20g,桂枝、独活各15g,炙甘草10g。
治疗面肌痉挛偏方5. 【处方1】组成:胆南星8克,雄黄3克,醋芫花50克,黄芪30克,马钱子总生物碱0.1毫克,共为细粉,再喷入白胡椒挥发油0.05毫升,混匀。
用法:每次取药粉0.2克,敷脐,常规法固定。
每周换药1次。
主治:面肌痉挛。
6. 【处方2】组成:天麻、防风、白芷、芥穗、羌活、辛荑、细辛、全虫、僵蚕、白附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压细粉,每次取药粉10-15克纳入脐内,外以胶布固定,1日1换。
面神经阻滞技术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2版)
面神经阻滞技术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2版)面神经为第Ⅶ对颅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运动和舌前2/3 味觉。
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面神经中枢瘫、面神经外周瘫、面肌痉挛。
面神经阻滞技术可用于治疗多种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
为促进面神经阻滞技术在国内的规范化开展,黄冰等丰富经验的专家共同制定了面神经阻滞技术中国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疼痛学杂志》第2期。
面神经解剖面神经:又称中间面神经,是第7对脑神经,分为面神经本部和中间神经两部分。
内含运动、感觉和副交感纤维。
运动纤维构成面神经的固有部分,感觉与副交感纤维合成中间神经。
中间神经在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之间发出,三条神经向外侧进入内耳道。
进入内耳道后,面神经即与中间神经合并,然后行向外侧,与前庭蜗神经分离,在膝神经节处向后急转,形成面神经膝,经茎乳孔外出。
面神经在内耳道内面神经管发出多个交通支和分支;1、岩大神经,起自膝神经节出岩骨,在岩部前面的岩大神经沟内前行,经破裂孔入翼腭管,至翼腭神经节。
2、鼓索:在茎乳孔上方6mm处发出,经鼓室达颅底,外侧是脑膜中动脉,耳颞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入舌神经前接受耳神经交通。
3、岩外神经4、镫骨肌神经5、耳后神经面神经在面部分支:出茎乳孔向前,横过颈外动脉外侧,在下颌支的后面分为上下两支。
在腮腺实质内上支向前上方,接受耳颞神经的交通,并分出颞支和颧支。
下支向下、接受耳颞神经的分支后发出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分支间相关结合形成腮腺内丛。
1、颞支:与颧颞神经、耳颞神经、眶上神经、泪腺神经均有交通。
2、颧支:与颧面神经、眶上神经、泪腺神经及上颌神经睑支均有交通。
3、颊支:与面神经颧支、下颌缘支、上颌神经间有交通。
4、下颌缘支:与相邻的分支和颊神经有交通。
5、颈支与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有交通。
这些分支分布在面部表情肌上。
面神经的耳后神经面神经在茎乳孔处分出耳后神经,然后又分为耳支和枕支。
耳支:支配耳后肌和耳上肌。
侧方扩散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
侧方扩散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ateral diffusion in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f facial nerveYou Jin,Zhang Huaping, Gao Wenhong, Chen Tao, Jing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tze University, 434020荆州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2022HC27摘要:目的探讨侧方扩散对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意义。
方法侧方扩散(LSR)作为面肌痉挛的术中电生理监测项目,随访荆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 2023年8月收治的38例面肌痉挛病人,38例患者术中均行电生理监测,对所有手术病人随访1月,将术后侧方扩散电位消失的32例患者归为A组,术后侧方扩散电位未全消失6例患者归为B组,其中A组中术后面抽症状完全消失31例,无效1例;B组中术后面抽症状完全消失4例,无效2例。
结果 A组术后疗效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LSR监测可以提高面肌痉挛疗效。
关键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侧方扩散;面肌痉挛好发中年,女性多于男性,以一侧面肌不自主抽搐为主,典型的面肌痉挛一般以一侧眼肌抽搐为主,逐步累及同侧颜面部其他表情肌,情绪激动、紧张时可加重面肌痉挛,休息时症状可部分缓解[1]。
但临床上也发现少部分病人也有双侧面抽症状。
面肌痉挛治疗方式较多,疗效不一,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肉毒素注射治疗容易短期复发,需反复注射治疗,容易遗留面瘫等后遗症[2-5]。
1966年Jannetta首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颅内神经疾病取的成功后,显微血管减压术迅速被全世界所论证,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式[6,7]。
有报道据说,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愈率可达85%~95%,甚至更高[8]。
面肌痉挛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大量文献报道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域的脱髓鞘后的神经电位传导减弱,面神经电位活动的兴奋性增加导致面肌抽动症状发展[9];此外有人认为面肌痉挛是责任血管释放交感递质作用面神经导致兴奋性增加[10];而典型的面肌痉挛几乎均能监测到异常肌电反应,也就是侧方扩散电位,术后侧方扩散电位的消失对手术术后疗效有指导作用[11],现就我科近几年的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侧方扩散电位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临床意义。
面肌痉挛之综合疗法,汤药疗法,食疗
面肌痉挛之综合疗法,汤药疗法,食疗(十一)综合疗法,(十四)辨证汤药治疗(十五)食疗1.食疗方药2.食疗方(十一)综合疗法,是指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针灸以外的其他方法。
西安红会医院别小华主任提示:疾病的治疗讲究治本.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颅内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长期压迫,造成局部神经脱髓鞘或/和面神经核团兴奋性增加,是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病的根部原因.因此,采用外科手术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根部移开,是面肌痉挛治疗的最根本手段.该手术被称为显微血管减压术,通过在耳后发际内的切口,做直径约2cm的骨孔,在显微镜下将血管用特殊材料垫开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术式已经成为面肌痉挛治疗的国际通行治疗方法,也是唯一真正有效的治疗方式.且随着术式的成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率都十分令人满意.不少病人由于惧怕手术,暂时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比如肉毒素A的局部注射治疗.其机理是以药物注射来人工阻断面神经的传导,尽管能在一定时间内消除面肌痉挛症状,但也难以避免的造成面神经的瘫痪.回到前面提到的病因上,这个方法并无法解决血管对神经的压迫.(十四)辨证汤药治疗面肌抽搐或称阵挛性面肌痉挛(clonic facial spasm),以一侧面肌抽搐样收缩为特点。
特发性病例多见,或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暂时或永久性后遗症。
本病中医学认为系肝风内动或血虚生风,上犯清空,扰乱面部经脉,气血流行失常所致。
就其临床特点而言,恰与面瘫相反。
治瘫需振奋其气机,而治痉挛则应以熄风镇静为主。
故治疗应从平肝熄风,滋肾养血,豁痰止痉,解热除湿等方面考虑。
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解痉汤【组成】党参、黄芪、鸡血藤、酸枣仁、柏子仁各15g,白术、鸡内金、砂仁、当归、白芍、五味子、木香、山药、茯神各9g,甘草6g,朱砂、琥珀各1.5g(均冲服)。
【用法】伴有头痛加白芷、蔓荆子;耳鸣者加蝉蜕;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头晕加天麻。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60_张伟_乔静芬
本研究显示,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在 临床上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临床应加以参考应用,但其 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以更好的提高疗效。
脉冲射频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国专家共识(2023_版)
·指南·脉冲射频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家委员会北京市神经修复产业创新中心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医师分会收稿日期2023-09-08通讯作者陈琳chenlin_china@唐洲平**************毛更生***************关键词周围性面瘫;脉冲射频;治疗;专家共识中图分类号R741;R745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780/ki.sjssgncj.20230603本文引用格式:脉冲射频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3,18(10):559-563.周围性面瘫,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lsy ,FNP ),是指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而出现口角歪斜、眼裂增大等表现的一类疾病,其最常见的病因是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 ),其他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肿瘤等[1]。
国内每年约有300万人患此疾病,其患病率居神经系统疾病的第6位。
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变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睑裂增宽、口角歪斜等,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和表情,还可能导致眼睛干涩甚至结膜或角膜感染、口角流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目前治疗面瘫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发病7天内)激素抗炎、抗病毒、改善微循环、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等,旨在治疗病毒感染、减轻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稳定期(发病7天后)电刺激、超声波、激光、针灸等,旨在增强肌肉收缩力、防止肌肉萎缩、刺激神经末梢;传统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神经减压术、移植术、吻合术等,但现有这些方法的疗效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 )手术作为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神经调节技术,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2]。
面部三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ppt课件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降低西药的用量 和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 担。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通过合 理的配伍和用药方式,可以达到与西 药相似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 少西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提高治愈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面部三病的 治愈率,减少复发和后遗症。中医通 过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可以从根本 上改善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西医则 针对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消除病 痛和不适感。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 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 痛。
食疗
通过饮食调理,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治 疗效果。
03
西医对面部三病的认识
西面部三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是由神经系统异 常引起的疾病,主要涉及面部神经的损伤或功能异常。
西医注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通过科学实验和临床观察来 深入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面瘫症状
面部肌肉无力、麻木或瘫痪,口角下垂 ,流口水,讲话不清等。
面肌痉挛症状
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搐、跳动或抽动, 多从眼睑开始,逐渐扩散至整个面部。
三叉神经痛症状
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 呈刀割、电击或烧灼样,突发突止。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
优势互补
减少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 西医的优势,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 果。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 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调理身体,改 善气血流通;西医则注重病因治疗和 对症治疗,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消 除症状。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探索机制
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 面部三病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
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优化治疗方案
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肉毒毒素治疗应用专家共识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细菌外毒素。
由于其强效的神经阻滞作用,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于神经、康复及泌尿等临床治疗领域。
为了更好地规范肉毒毒素治疗技术在国内神经、康复、泌尿科等领域的应用,特制定此专家共识。
一、肉毒毒素概述1820年德国医生Justinus Kerner首次描述了食物源性肉毒中毒的临床症状,1970年美国眼科医生Alan Scott采用肉毒毒素成功治疗儿童斜视,开启了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1989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的肉毒毒素——onabotulinum toxin A上市。
1993年中国研发的肉毒毒素——lanbotulinum toxin A 获批试生产文号[1]。
肉毒毒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000,由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的轻链及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000的重链组成。
重链识别并与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轻链作为锌钛链内切酶水解N-乙基马来酰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NARE)复合体,从而影响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阻滞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肌肉松弛、腺体分泌障碍等化学性去神经作用[2]。
据抗原性不同,目前已知肉毒毒素有8种血清型(A~H) [3],已经进入商品化运用的是A型和B型,其中我国上市的两种肉毒毒素均为A型。
不同血清型的毒素,其裂解SNARE 复合体中的底物蛋白有所不同,其中A型作用于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B型作用于突触相关膜蛋白(VAMP)。
不同品牌及不同血清型肉毒毒素的效力均采用单位(mouse unit,U)计量,由于不同生产厂家评价毒素效力的实验条件不同,即使相同血清型的不同品牌肉毒毒素剂量也不能进行简单换算。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摘要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如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的疼痛,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抑郁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过去常用体表定位法进行阻滞,近年来超声在疼痛科普及应用后,超声引导下SGB逐渐成为主流。
本共识总结多位专家临床经验,从星状神经节的解剖、SGB适应证及禁忌症、阻滞方法、药物选择及疗程、疗效评价、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来介绍此项技术,供指导临床应用。
01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肉毒素注射以及外科手术。
虽然微血管减压是目前有望彻底治愈面肌痉挛的方法,但是术后无效、复发以及面瘫、听力障碍等并发症仍然是困扰医师和病人的难题。
自2012 年起,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先后多次召集80 余位神经外科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以规范和指导面肌痉挛治疗的临床实践,提高我国治疗面肌痉挛的整体水平。
一、概述面肌痉挛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
面肌痉挛包括典型面肌痉挛和非典型面肌痉挛两种,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
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典型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面肌痉挛虽然大多位于一侧,但双侧面肌痉挛也并非罕见。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面肌痉挛诊断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对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病人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卡马西平治疗试验。
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和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或称为侧方扩散反应(lateral spread response,LSR)检测。
在面肌痉挛病人中,EMG 可记录到一种高频率的自发电位(最高每秒可达150 次),AMR 是面肌痉挛特有的异常肌电反应,AMR阳性支持面肌痉挛诊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CT 和MRI,用以明确可能导致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另外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还有助于了解面神经周围的血管分布。
面肌痉挛病人在疾病的开始阶段一般都对卡马西平治疗有效(少部分病人可出现无效),因此,卡马西平治疗试验有助于诊断。
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面肌痉挛需要与双侧眼睑痉挛、梅杰综合征、咬肌痉挛、面瘫后遗症等面部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进行鉴别。
①双侧眼睑痉挛:表现为双侧眼睑反复发作的不自主闭眼,往往双侧眼睑同时起病,病人常表现睁眼困难和眼泪减少,随着病程延长,症状始终局限于双侧眼睑。
②梅杰综合征:病人常常以双侧眼睑反复发作的不自主闭眼起病,但随着病程延长,会逐渐出现眼裂以下面肌的不自主抽动,表现为双侧面部不自主的异常动作,而且随着病情加重,肌肉痉挛的范围会逐渐向下扩大,甚至累及颈部、四肢和躯干的肌肉。
③咬肌痉挛:为单侧或双侧咀嚼肌的痉挛,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颌咬合障碍、磨牙和张口困难,三叉神经运动支病变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④面瘫后遗症:表现为同侧面部表情肌的活动受限,同侧口角不自主抽动以及口角与眼睑的连带运动,依据确切的面瘫病史可以鉴别。
三、术前评估电生理学评估术前电生理评估有助于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和客观了解面神经与前庭神经的功能水平,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
电生理评估主要包括AMR (LSR)、EMG 以及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coustic evoked potential,BAEP)。
AMR 是面肌痉挛特有的电生理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0 ms 左右,对面肌痉挛诊断有辅助价值。
AMR 检测方法:①刺激面神经颞支,在颏肌记录。
②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在额肌记录。
采用方波电刺激,波宽0.2 ms,频率0.5——1.0 Hz,强度5——20 mA.EMG 一般采用同芯针电极插入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等,可记录到一种阵发性高频率的自发电位(最高每秒可达150 次)。
BAEP 可反映整个听觉传导通路功能,主要观察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说明神经传导障碍。
由于出现的各波发生源比较明确,因此对疾病的定位有一定价值,也可结合纯音测听综合评估术前的前庭蜗神经功能.影像学评估面肌痉挛病人在接受微血管减压(MVD)手术之前必须进行影像学评估,最好选择MRI 检查,对于无法接受MRI 检查的病人应该进行头颅CT 扫描。
MRI 检查的意义在于明确可能导致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如肿瘤、脑血管畸形(A VM)、颅底畸形等,MRI 检查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明确与面神经存在解剖接触的血管,甚至显示出血管的类别、粗细以及对面神经的压迫程度。
尤其是3D-TOF-MRA 已经成为MVD手术前常规的检查,以此为基础的MRI 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已经能够360°显示与面神经存在解剖关系的所有血管。
但必须指出的是,MRI 检查显示的血管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责任血管,同时3D-TOF-MRA 检查阴性也不是MVD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只不过对于3DTOF-MRA 检查阴性的病人选择MVD 需要更加慎重,需要再次检查病人的面肌痉挛诊断是否确切,必要时应参考电生理学评估结果。
四、治疗药物治疗①面肌痉挛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得理多)、奥卡西平以及安定等。
其中,卡马西平成人最高剂量不应超过1200 mg/d.备选药物为苯妥英钠、氯硝安定、巴氯芬、托吡酯、加巴喷丁及氟哌啶醇等。
②药物治疗可减轻部分病人面肌抽搐症状。
③面肌痉挛药物治疗常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以及作为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
对于临床症状轻、药物疗效显著,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可长期应用。
④药物治疗可有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不良反应,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即刻停药。
特别指出的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有发生剥脱性皮炎的风险,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可危及生命。
肉毒素注射1、常用药物: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
主要应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成年病人。
当出现疗效下降或严重不良反应时应慎用。
过敏性体质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止使用。
2、用法及用量:采用上睑及下睑肌肉多点注射法,即上、下睑的内外侧或外眦部颞侧皮下眼轮匝肌共 4 或 5 点。
如伴面部、口角抽动还需于面部中、下及颊部肌内注射 3 点。
依病情需要,也可对眉部内、外或上唇或下颌部肌肉进行注射。
每点起始量为 2.5 U/0.1 ml.注射1 周后有残存痉挛者可追加注射;病情复发者可作原量或加倍量(5.0 U/0.1 ml)注射。
但是,1 次注射总剂量应不高于55 U,1 个月内使用总剂量不高于200 U.3、疗效:90% 以上的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1 次注射后痉挛症状完全缓解及明显改善的时间为1——8 个月,大多集中在3——4 个月,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的增多,疗效逐渐减退。
两次治疗间隔不应少于 3 个月,如治疗失败或重复注射后疗效逐步降低,应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因此,肉毒素注射不可能作为长期治疗面肌痉挛的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每次注射后的效果与注射部位选择、注射剂量大小以及注射技术是否熟练等因素密切相关。
4、不良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症状性干眼、暴露性角膜炎、流泪、畏光、复视、眼睑下垂、瞬目减少、睑裂闭合不全、不同程度面瘫等,多在3——8 周内自然恢复。
反复注射肉毒素病人将会出现永久性的眼睑无力、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面部僵硬等体征。
5、注意事项:发热、急性传染病者、孕妇和12 岁以下儿童慎用;在使用本品期间禁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备有1∶1000 肾上腺素,以备过敏反应时急救,注射后应留院内短期观察。
微血管减压1、医院及科室应具备的条件:①医院应具备独立的神经外科建制。
②具备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设备(显微镜)及器械。
③CT 及MRI,有条件的单位应配备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设备及人员。
④应由掌握娴熟显微手术技术的高年资神经外科医师完成。
2、手术适应证:①原发性面肌痉挛诊断明确,经头颅CT 或MRI 排除继发性病变。
②面肌痉挛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病人手术意愿强烈。
③应用药物或肉毒素治疗的病人,如果出现疗效差、无效、药物过敏或毒副作用时应积极手术。
④MVD 术后复发的病人可以再次手术。
⑤MVD 术后无效的病人,如认为首次手术减压不够充分,而且术后AMR 检测阳性者,可考虑早期再次手术。
随访的病人如症状无缓解趋势甚至逐渐加重时也可考虑再次手术。
3、手术禁忌证:①同一般全麻开颅手术禁忌证。
②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心、肺、肾脏或肝脏)病人。
③高龄病人选择MVD 手术应慎重。
4、术前准备:①术前检查,包括心、肺、肾、肝等功能评估及凝血功能等。
②头部MRI 或CT 检查。
有条件的医院可行头部3D-TOF-MRI 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AMR、BAEP 等)。
5、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除麻醉诱导阶段,术中应控制肌松药物的使用量,以避免干扰神经电生理监测。
术中应控制补液总量,维持二氧化碳分压26 mmHg 左右,并适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方便手术操作。
6、体位:可根据术者的习惯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通常取侧卧位,头架固定。
床头抬高15°——20°,头前屈至下颏距胸骨柄约 2 横指,肩带向尾端牵拉同侧肩部维持头部过伸位,避免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最终使得乳突根部位于最高点。
7、切口与开颅:发际内斜切口或耳后横切口,切口以乳突根部下方1 cm 为中心,用磨钻、咬骨钳或铣刀形成直径约2.5 cm 的骨窗,外侧缘到乙状窦,骨窗形成过程中应严密封堵气房,防止冲洗液和血液流入。
以乙状窦为底边切开硬脑膜并进行悬吊。
8、显微操作要点:开放蛛网膜下腔释放脑脊液,待颅内压下降后,自后组脑神经尾端向头端锐性分离蛛网膜,使小脑与后组脑神经完全分离,全程探查面神经颅内段Ⅰ——Ⅳ区,暴露困难时可以借助内镜进行多角度探查,对所有与面神经接触的血管进行分离、移位,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减压(Teflon 棉、胶水黏附或悬吊等)。
术中须对蛛网膜进行充分松解,避免牵拉脑神经。
有条件的医院术中应实时进行AMR、肌电反应波形(ZLR)及BAEP 监测。
结束手术的主要依据有两条:①面神经4区探查完全。
②所有与面神经接触的血管均已被隔离。
对于进行电生理学监测的病人,还应争取让AMR 波形完全消失。
对于AMR 波形持续存在的病人,建议再次仔细全程探查,避免血管遗漏,必要时可辅助面神经梳理术。
对于粗大椎- 基底动脉压迫的病例,可采用在延髓侧方自尾端向头端逐步分离并减压的方法,必要时可辅助胶水黏附或悬吊。
双侧面肌痉挛的处理,建议选择症状严重的一侧首先手术,术后根据手术一侧症状缓解程度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择期进行另外一侧手术,不主张一次进行双侧MVD 手术,但是两次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目前没有特别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