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课程设计任务书09土木内力计算1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为“某公司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设计依据1. 教学大纲: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2. 教材:以《土木工程施工》教材为主,参考相关施工手册、规范和标准图集等资料。

3. 工程实例: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其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三、设计内容1. 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规模、建筑结构形式、功能要求等。

2.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总体布局、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施工组织管理等。

3.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明确施工关键节点和工期要求。

4. 施工资源计划:包括劳动力、材料、构件、设备等资源的需求计划和供应计划。

5. 施工平面图:绘制施工平面图,明确施工现场的布置、施工临时设施、施工道路等。

6. 施工安全管理: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安全防护、消防、环境保护等。

7. 施工质量控制: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查、验收、整改等。

四、设计要求1. 设计格式:设计成果应包括图纸、说明书、计算书等,要求清晰、完整、规范。

2. 设计深度:应充分体现施工过程的细节,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组织管理等。

3. 设计创新: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

4. 设计时间: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学生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设计质量。

五、设计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教学大纲和设计要求,对学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包括设计质量、设计深度、设计创新、设计时间等。

3. 评价方式:采用师生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设计指导1. 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互助: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助,共同提高设计水平。

建筑结构抗震实训任务书-土木111

建筑结构抗震实训任务书-土木11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1级课程性质:实习实训课开课系部:建筑工程系任务时间:2013年12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建筑工程系一、实训目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设计工作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为期1周的实践环节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内容和程序,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2、掌握水平作用及竖向作用的计算方法;3、掌握结构有地震内力组合及配筋计算;4、掌握梁、柱平法施工图,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基本要求1、编写设计计算时,应一丝不苟,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2、以班为单位在实训教室进行课程设计,严格遵守上课秩序,服从指导老师安排,严禁迟到、早退。

3、每个同学需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允许讨论,不能互相抄袭和代为完成。

三、任务1、设计资料(1)、某一栋普通3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不上人屋面,屋顶无局部突出部分;底层层高4m,二、三层层高3.6m。

(2)、本设计所有梁、柱尺寸均见图1,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500mm。

(3)材料强度:梁、板、柱强度等级皆为C3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

(4)结构恒荷载框架计算简图A、活荷载框架计算简图B已给出,详见附件2。

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C1组:G1=11400kN,G2=10900,G3=9900kN;C2组:G1=10900kN,G2=10400,G3=9400kN;C3组:G1=10400kN,G2=9900,G3=8900kN;(5)地震资料:a、设防烈度及基本地震加速度:D1=7度(0.1g);D2=7度(0.15g);D3=8度(0.2g)。

工程结构抗震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内力计算

工程结构抗震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内力计算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院系题目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2014 年4月某框架结构超市抗震分析一、设计资料1.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外墙体采用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包括粉刷层厚220mm,15kN/m3)。

2.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为C25,柱为C30;纵筋采用HRB 335钢筋,横向钢筋采用HPB 300钢筋。

3.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参照荷载规范。

4.地震资料: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类场地。

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Ⅱ类场地。

I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II类场地。

5. 屋面做法: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3 kN/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 kN/m2)100mm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1 kN/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90mm现浇混凝土结构层(25 kN/m3)V型轻钢龙骨吊顶(0.25kN/m2)楼面做法: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水磨石地面(0.6kN/m2)110m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0.2kN/m2)6. 钢筋混凝土现浇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1、确定恒、活荷载代表值,计算各层质量、抗侧刚度,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或其它动力特性;2、计算横向地震作用以及层间位移验算;3、指定榀框架在恒载作用下某层的荷载导算(选做);4、计算指定榀框架在地震作用的内力,绘出内力图。

三、设计要求每组5-6人,独立查阅资料、规范,独立演算、绘图。

基本要求如下:1.独立按时完成设计;2.设计内容完整,设计思路、方法正确;3.计算书和图纸清晰、整洁,表达内容完整、正确、规范。

计算书应包含:目录,必要的建筑、结构说明,分步的计算步骤,采用的方法及依据,附有相应图、表的计算过程;4.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全过程;5.熟悉相关结构规范,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

小别墅设计任务书(土木09)

小别墅设计任务书(土木09)

小别墅设计任务书(土木09)一、教学目的在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本次“小别墅课程设计”题目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与熟悉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的表达深度及施工图设计的有关内容,并为下阶段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住宅建筑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建筑设计应紧扣以人为本的设计主体思想,做到精心设计,平面布局力求功能合理,立面造型富有新意,努力为住户制造一个温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条件(1) 本设计为私人别墅,具体地点自定。

(2) 技术条件:结构按砖混结构考虑,承重方向的开间或者进深应符合模数,承重墙、外墙、内墙与隔墙厚度结合各地区情况确定,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

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建筑的水、暖、电均由城市集中供应。

(3)面积指标:建筑面积300~400㎡/栋。

(4)居室面积:大居室15~20㎡、中居室10~15㎡,小居室8~11㎡。

每套别墅务必有一间大居室,要紧居室应能同时两个方向放床,并要求每套别墅居室大小搭配恰当。

(5) 辅助房间:厨房与卫生间。

厨房设置洗池、案台与灶台(燃料:煤或者煤气)与必要的储藏设施,卫生间设置大便器(蹲式或者坐式)、浴缸或者淋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洗面盆。

(6)客厅:面积自定。

(7)其它设施:每户可设置生活阳台、服务阳台,晒台。

(8)层数及层高:建筑层数按二层设计,层高自定。

(9)别墅屋顶形式可使用平屋顶(女儿墙式、挑檐式)、瓦屋顶(二坡式或者四坡式)与平坡结合式屋顶,与其他形式。

(10)建筑材料a.承重墙体均使用240厚承重多孔砖砌筑,按照7度抗震设防设置圈梁、构造柱。

非承重分隔墙均为120厚多孔砖砌筑。

b.楼板、屋面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整表达浇。

底层除厨房、卫生间及楼梯间为实铺地面外,余均使用架空多孔板。

室内外高差600。

c.内墙面除厨房、卫生间需粘贴面砖外,其余均使用砂浆粉刷;外墙饰面材料(涂料或者面砖)自定。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建筑抗震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某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按多层框架考虑),其平面及剖面分别见图1和图2,楼层高度分别为H1=3.9m、H2=3.6m见分组表。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层)盖。

框架梁截面参考尺寸:走道梁(各层)为250mm×400mm、顶层为250mm×600mm、一层250mm×650mm。

柱截面参考尺寸: 500mm×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梁采用C30;柱采用C35。

钢筋强度等级:受力纵筋和箍筋的强度等级分别不低于HRB400、HRB335。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结构阻尼比为0.0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Ⅳ类。

试对该框架进行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地震设计计算。

荷载信息如下: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楼板厚度为h见分组表,活荷载标准值:住宅楼面为2.0kN/m2,走道为2.0kN/m2,不上人屋面为0.5kN/m2。

设计时考虑雪荷载的影响,雪荷载标准值为0.4 kN/m2。

图1 结构平面图图2 结构剖面图注:a=6m,b=2.4m,c=4.5m二、重力荷载代表值对于重力荷载的计算,永久荷载取全部,可变荷载取50%,各层重力荷载集中于楼层标高处,各层的墙体均取本层的一半和上一层的一半,顶层只取下层的一半计算。

其代表值如图3所示。

第二层:恒载:25+[0.25]=2538KN 活载:0.50.4 4.5()=103.68KN荷载代表值G2=2641.68KN第一层:恒载:25+[0.25]=3033KN 活载:0.52 4.5()=518.40KN荷载代表值G1=3551.40KN为了方便计算,取G1=2645KN,G2=3555KN。

三、结构自震周期计算1、横梁线刚度的计算梁柱的刚度均采用D值法计算,即梁的截面惯性矩考虑了楼板的作用,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梁的抗侧移刚度注:混凝土C30, 423.010cE N mm=⨯2、柱及楼层的抗侧移刚度柱抗侧移刚度:212ci D h α= 二层: ,22b c i K K i K α==+∑;一层: 0.5,2b c i KK i Kα+==+∑表2 框架柱值及楼层抗侧移刚度3、结构自振周期计算采用假想顶点位移计算,见表3:表3 假想顶点位移计算取填充墙的周期影响系数0.60T ϕ=,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四、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多遇地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查表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0.16a =。

土木09级抗震课程设计

土木09级抗震课程设计

土木09级抗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2. 掌握土木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方法;3. 学习并掌握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和参数取值;4. 了解国内外典型地震工程案例及启示。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土木结构的抗震设计;2.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结构地震响应分析;3. 能够根据设计规范,评估结构抗震性能并进行优化;4.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抗震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抗震工程的敬畏之心,强化责任感;2. 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爱和兴趣;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抗震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抗震设计规范和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抗震设计原理:包括地震作用基本概念、结构动力学基础、抗震设计原则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震作用与抗震设计原则2.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介绍线性、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方法,以及常用软件操作;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3. 抗震设计规范解读:详细解析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条款,包括设防标准、设计参数取值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抗震设计规范解读4. 抗震设计方法:包括概念设计、截面设计、结构体系设计等;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抗震设计方法5. 抗震优化与评估:介绍抗震性能优化方法、结构安全性评估;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抗震性能优化与评估6. 抗震工程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地震工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抗震工程案例7. 实践教学:结合课程设计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指导书一、题目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地震作用分析二、设计内容根据已有设计资料进行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抗震设计,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 确定结构平面布置,确定结构承重方案,估算梁、柱尺寸,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2. 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绘制计算简图);3. 横向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计算,并进行侧向刚度比验算;4.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求出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5.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求出每层的水平地震力,并进行剪重比验算;6. 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进行一榀横向框架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内力计算并绘制相应的内力图。

三、设计内容指导1.结构平面布置(1)确定结构承重方案及构件布置: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和造型的要求,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布置基本原则为结构受力合理;传力体系简单明确。

结构构件布置内容包括框架梁、柱布置;非框架梁布置;楼、屋面板布置;以及其它构件布置。

框架的布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横向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梁承担,用纵向连系梁连接各榀横向框架。

●纵向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主要由纵向框架梁承担,用横向连系梁连接各榀纵向框架。

●双向承重体系—纵、横向框架梁均要承担楼板传来的竖向荷载,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宜采用此方案。

非框架梁一般优先布置于墙下和较重设备下,然后再根据楼板的大小和框架承重体系布置。

●构件的材料及施工方法:框架结构梁、板、柱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0,目前框架梁、柱混凝土等级通常采用C30及以上。

多层框架结构梁、板、柱常采用相同的混凝土等级;高层框架结构梁、板、柱常采用不同的混凝土等级。

梁、柱主筋常采用热轧II级钢筋;箍筋常采用热轧I级钢筋;现浇板、楼梯构件及非主结构构件常采用热轧I级钢筋。

在抗震设防区,全现浇框架被广泛采用,也可采用现浇装配整体式框架。

(2)构件截面估算:●梁高h b:主、次梁交接时,主梁梁高一般比次梁梁高大50mm以上。

抗震课设任务书(7页,含详细计算过程)

抗震课设任务书(7页,含详细计算过程)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多层框架结构抗震计算2.设计资料与分组:某四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梁、柱、屋面板、楼面板全部现浇。

现浇框架选择横纵双向承重方案(不设次梁)。

底层平面图见附图,横向3跨,纵向8跨。

(1)建筑情况:分为建筑A 、建筑B 两种情况。

建筑A 、B 的建筑层高、跨度、横梁截面尺寸情况分别为:建筑A 、B 的各层楼(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各层间恒荷载标准值分别为:注:1)每层的楼面(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包括楼板自重、梁自重、楼板地面做法自重、梁板吊顶与抹灰层自重等;2)每层的层间恒荷载标准值包括每层的填充墙自重、门窗自重、楼梯间构件自重、柱抹灰层自重等,但不包括柱净高范围内的柱自重。

(2)地震区情况:该地区为地震区,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特征周期不同分别为三种情况,定为:地震A 、地震B 、地震C ,即:(3)可变荷载情况:屋面雪荷载标准值取s 0=0.30 kN/m 2,1-3层顶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分为五种情况,定为: 活荷A 、活荷B 、活荷C 、活荷D 、活荷E ,即:(4)混凝土情况:根据采用的混凝土等级不同,分为三种情况,定为:砼A、砼B、砼C,即:(5)基础情况:根据基础顶面标高不同,分为基础A、基础B、基础C、基础D四种情况,即:3.设计内容:(1)进行首层柱截面尺寸的初步验算。

(2)计算各层柱自重以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3)计算各层横向框架的总侧移刚度。

(4)计算横向结构第一阶自振周期。

(5)计算横向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与各层地震剪力,并进行小震侧移验算。

(6)计算某榀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

4.设计基本要求完成并提交一本设计计算书(应写明有关的计算过程及计算简图、计算表格等)。

5.时间安排:1周结构计算 4天计算书整理、答辩 1天6.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中册),第五版,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杨德健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北京(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7.附图8、每位学生的设计条件1401-1404班。

采用振型叠加法 求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

采用振型叠加法 求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

《结构动力学》课程设计采用振型叠加法求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姓名:谢聂强学号:U200915849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905班指导老师:龙晓鸿完成时间:2012年3月25日一 、课程大作业任务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图1),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21350kN,1150kN G G ==(图2),层高 3.9m H =柱截面尺寸为()400400mm b h ⨯=⨯,梁刚度EI =∞,砼强度为40C ,混凝土强度等级423.2510N/mm c E =⨯,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为0.15g ,场地类别为Ⅱ,第二组。

请采用振型叠加法求解该结构的地震内力,并绘制内力图。

图1 两层框架结构图二、计算步骤1.计算截面参数柱子截面惯性矩:3394011400400 2.133310mm 1212I bh ==⨯⨯=⨯ 每层刚架侧移刚度:496270123332424 3.2510 2.13331010N m 2.805110N/m 3.9mc E I k k k H -⨯⨯⨯⨯⨯∙=====⨯ 二层楼板质量:3311135010137.755110kg 137.7551t 9.8G m g ⨯===⨯=屋盖质量:3322115010117.346910kg 117.3469t 9.8G m g ⨯===⨯=其中121.1739m n m == ,令2m m =。

2.求出频率和振型+k 2图3由图3(a )和(b )可求出结构的刚度系数如下:11122121222222,,k k k k k k k k kk k k k=+==-=-=-=-==那么则两频率分别为-11-120.63099.75s1.717526.55s ωω======第一主振型:()()1711227231111122.80511012 2.8051109.75137.755110 1.5332Yk k m Y ω-⨯=-=-=-⨯⨯-⨯⨯()211221212121220.851912 1.1739120.39802.9499k k m m k k m m kmk m k mω⎛⎫=+ ⎪⎝⎭⎡⎛⎫=+⎢ ⎪⎝⎭⎢⎣⎡=⨯+⎢⎣⎧⎪⎪=⎨⎪⎪⎩第二主振型:()()271122723211212 2.80511012 2.80511026.55137.7551100.6841Y k k m Y ω-⨯=-=-=--⨯⨯-⨯⨯ 3.求振型参与系数由{}()[]{}{}()[]{}()()1211njj Ti ii j n j T j j i i i m YY M Y M Y m Y γ====∑∑,得 ()()()()()()()11122211212222211.17391 1.55320.7601.17391 1.55321.173910.68410.2981.173910.6841ni ii niii ni ii niii m Y m m m m m Y m Y m m m m m Y γγ====⨯+⨯===⨯+⨯⨯-⨯===⨯+⨯-∑∑∑∑4.求自振周期自振周期为1122220.644s 9.75220.236s26.55T T ππωππω======场地类别为Ⅱ第三组,查表得特征周期0.40s g T =。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地某楼施工组织设计二、设计资料2.1工程概况1、该工程为新建的**楼,建筑物尺寸及层数见附表,每层高3.6米。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梯;屋顶为混凝土屋面板,屋面为卷材防水屋面。

2、工程区内地势较高,基本不受地下水的影响,全年气候条件均适宜一般性土建安装施工。

3、**楼位于**,区内地势平坦,**楼首层平面图见图1、图2,总平面图如下图3所示,其余图纸见建施和结施。

图1 教学楼首层平面图图2 拟建建筑平面图4、本工程基础持力层为粉质黏土,需加固。

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40m。

基底标高﹣2.4m,在﹣0.060m处设一道钢筋混凝土基础拉梁。

首层地坪以下铺设150mm厚3:7灰土垫层。

首层地坪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厚140mm。

5、施工所需要的人力、材料均足以满足施工需求,主要机械设备供应情况详见附表2,其余机械满足施工需求。

6、工期要求:该工程土方和基础施工可分为一段,屋面工程不分段,外装修一层一段,主体施工段数见表及工期要求见附表1。

2.2 工程施工条件——根据实际地点查找规范2.2.1建设地点气象状况1、要风向:冬天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

基本风压:0.5 kN/ m2;2、年平均降雨量:710mm;3、年平均相对湿度:66.9%;4、年平均气温为13.4℃,年最高温度为42℃,最低温度为-12℃,年平均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30.0℃,年平均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6.0℃,冻土深度:-0.6m;5、最大积雪厚度:180mm,基本雪压:0.25 kN/ m2;6、地震基本烈度:7度。

2.2.2 区域地形及工程地质、水文情况1、区域地形地貌:原始地形为丘陵山坡地,学校东侧100m为湖泊。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工程地质水文情况: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工程地质条件剖面图如下所示:表1 土层汇总表2.2.3 现场施工条件1、周围环境:本工程位于青岛市。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 教案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 教案

教案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案1.引言1.1土木工程与抗震设计的重要性1.1.1土木工程在现代社会的作用1.1.2抗震设计在土木工程中的地位1.1.3抗震设计的挑战和发展趋势1.1.4教学目的和意义2.知识点讲解2.1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2.1.1地震对结构的影响2.1.2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2.1.3抗震设计的标准和规范2.1.4抗震设计的计算方法3.教学内容3.1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技术3.1.1结构布置和选型3.1.2地震作用的计算和分配3.1.3结构构件的设计和验算3.1.4抗震措施的应用和优化4.教学目标4.1理论知识掌握4.1.1了解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4.1.2掌握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技术4.1.3熟悉抗震设计的标准和规范4.1.4能够进行简单的抗震设计计算4.2实践技能培养4.2.1能够进行结构布置和选型4.2.2能够计算和分配地震作用4.2.3能够设计和验算结构构件4.2.4能够应用和优化抗震措施4.3综合素质提升4.3.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3.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4.3.4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5.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5.1.2结构布置和选型的原则和方法5.1.3地震作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5.1.4结构构件的设计和验算方法5.2教学重点5.2.1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5.2.2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技术5.2.3抗震措施的应用和优化5.2.4抗震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6.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抗震设计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6.1.2抗震设计相关的软件和工具6.1.3抗震设计相关的模型和实物6.1.4抗震设计相关的视频和图片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6.2.2白板和马克笔6.2.3抗震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6.2.4抗震设计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7.教学过程7.1引入和回顾7.1.1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和内容7.1.2回顾上一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7.1.3提出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7.1.4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7.2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7.2.1讲解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2.2进行抗震设计的计算和模拟实践7.2.3讲解抗震设计的标准和规范7.2.4分析和讨论抗震设计的实际案例7.3.2回答学生的问题和疑虑7.3.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7.3.4布置下一次课程的预习和作业8.板书设计8.1章节和框架8.1.1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8.1.2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8.1.3教学难点与重点8.1.4教具与学具准备8.2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2.1地震对结构的影响8.2.2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8.2.3抗震设计的计算方法8.2.4抗震设计的标准和规范8.3抗震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8.3.1结构布置和选型8.3.2地震作用的计算和分配8.3.3结构构件的设计和验算8.3.4抗震措施的应用和优化9.作业设计9.1理论知识巩固9.1.1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9.1.2抗震设计的标准和规范9.1.3抗震设计的计算方法9.1.4抗震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9.2实践技能提升9.2.1结构布置和选型的练习9.2.2地震作用的计算和分配的练习9.2.3结构构件的设计和验算的练习9.2.4抗震措施的应用和优化的练习9.3综合素质培养9.3.1抗震设计相关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练习9.3.2抗震设计相关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的练习9.3.3抗震设计相关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练习9.3.4抗震设计相关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练习10.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效果评估10.1.1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10.1.2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应用能力10.1.3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情况10.1.4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达成情况10.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10.2.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评估10.2.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措施10.2.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尝试10.2.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持续优化10.3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更新10.3.1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时效性评估10.3.2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更新措施10.3.3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拓展延伸10.3.4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持续更新重点关注环节:1.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抗震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4.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更新补充和说明:1.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

土木09级抗震课程设计

土木09级抗震课程设计

土木09级抗震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土木09级的学生掌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提高他们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地震基本知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常用抗震设计方法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熟练使用相关设计软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对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基本知识: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传播、地震烈度等。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结构动力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抗震设计原则等。

3.常用抗震设计方法: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计算方法、抗震构造措施等。

4.抗震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案例,了解抗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讲解地震基本知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等基础概念。

2.讨论法:学生就抗震设计方法、案例等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抗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一定课时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材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工程学》等;参考书则包括《结构动力学》、《地震波传播理论》等;多媒体资料有抗震设计案例视频、地震现场图片等;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抗震设计软件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某高校教学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教学楼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任务书

1、建筑部分 (1)总建筑面积 5000m2 左右,建筑占地面积约为 1000m2。 主要内容与基 本要求 (2)技术要求:层数为 5 层,采用上人屋面。 (3)设计内容及要求 完成的图纸内容为施工图深度要求。 应完成图纸内容: 1) 按建筑制图标准规定绘制图纸若干张,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建筑设计总说明,平、立、剖、详图等;门窗统计表(门窗明细表中的内容 有编号、名称、洞口尺寸(宽× 高(mm))、数量等)等。 2)各层平面图,注写图名和比例。标注房间名称,标注各部分尺寸: 外部尺寸:三道尺寸(即总尺寸、轴线尺寸、墙段和门窗洞口尺寸)以及底 层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尺寸。 内部尺寸:内部墙段、门窗洞口和墙厚等细部尺寸。 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标注轴线及轴线编号、门窗编号、 剖切符号和详图索引符号等。 3)立面图(不少于两个) ,包括各个立面的建筑设计及有关尺寸; 标明建筑外形以及门窗、雨篷、外廊等构配件的形式和位置,注明外墙饰 面材料和做法。标注边轴线及编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4)剖面图比例(不少于一个) ,包括剖面组合、房间各部分的高度及楼梯 剖面; 标注室内外地面、楼面、平台面、门窗洞口顶面和底面以及檐口底面或女 儿墙顶面等处的标高。 标注建筑总高、层高以及门窗洞口和窗间墙等细部尺寸。 标注主要轴线及编号、详图索引号,标注写图名和比例。 5)屋顶平面图 主要内容与基 本要求 表示出各坡面交线、檐沟或女儿墙和天沟、雨水口、屋面上人孔等位置, 标注排水方向和坡度。 标注屋面标高(结构上表面标高),标注屋面上人孔等突出屋面部分的有关 尺寸。标注各转角处的定位轴线及编号。 外部标注两道尺寸。 标注详图索引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6)楼梯详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踏步、扶手大样等) 7)局部详图 3~4 个。 屋檐、屋面泛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院系题目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2012 年4月某框架结构超市抗震分析一、设计资料1.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外墙体采用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包括粉刷层厚220mm,15kN/m3)。

2.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为C25,柱为C30;纵筋采用HRB 335钢筋,横向钢筋采用HPB 300钢筋。

3.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参照荷载规范。

4.地震资料: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类场地。

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Ⅱ类场地。

I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II类场地。

5. 屋面做法: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3 kN/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 kN/m2)100mm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1 kN/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90mm现浇混凝土结构层(25 kN/m3)V型轻钢龙骨吊顶(0.25kN/m2)楼面做法: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水磨石地面(0.6kN/m2)110m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V型轻钢龙骨吊顶(0.2kN/m2)6. 钢筋混凝土现浇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1、确定恒、活荷载代表值,计算各层质量、抗侧刚度,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或其它动力特性;2、计算横向地震作用以及层间位移验算;3、指定榀框架在恒载作用下某层的荷载导算;4、计算指定榀框架在地震作用的内力,绘出内力图。

三、设计要求每组5-6人,独立查阅资料、规范,独立演算、绘图。

基本要求如下:1.独立按时完成设计;2.设计内容完整,设计思路、方法正确;3.计算书和图纸清晰、整洁,表达内容完整、正确、规范。

计算书应包含:目录,必要的建筑、结构说明,分步的计算步骤,采用的方法及依据,附有相应图、表的计算过程;4.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全过程;5.熟悉相关结构规范,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

四、参考资料[1]柳炳康,沈晓璞.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丰定国,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第二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李爱群,高振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朱伯龙,张琨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五、结构布置1层平面(层高4.5m)括号中数字用于近似计算该段的恒载,即单位长度重=括号中值*按所给条件计算的隔墙单位长度重量2-6层结构布置(层高3.9m)注:1.各段梁括号中的数值表示扣除门窗等因素的重量计算折减因子,因子大小=梁上实际隔墙重/全部为隔墙时的重量,近似为均匀分布考虑;2.1-3层柱600X600,其余550X550;3.B轴的23段、45段梁上的折减因子:2-3层为0,4-6层为0.85。

屋面结构布置注:括号中数值为重量折减因子,1100指1100高、120厚混凝土女儿墙,未标注的为0。

顶层楼梯间(层高3.0m)六、任务分配第一组(5人)A:1轴,地震资料IB:2轴,地震资料IIC:3轴,地震资料IIID:4轴,地震资料IIE:5轴,地震资料I第二组(5人)地震资料: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类场地。

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Ⅱ类场地。

I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II类场地。

结构变化:去掉第三层,底层层高4.7m,2~5层3.9m,楼梯间2.8m。

A:1轴,地震资料IB:2轴,地震资料IIC:3轴,地震资料IIID:4轴,地震资料IIE:5轴,地震资料I第三组(5人)结构变化:AB、BC跨跨度分别为8.0m、6.9m(楼梯间尺寸不变),底层层高4.5m,2~5层3.9m,楼梯间3.0m。

A:1轴,地震资料IB:2轴,地震资料IIC:3轴,地震资料IIID:4轴,地震资料IIE:5轴,地震资料I第四组(5人)地震资料: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I类场地。

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III类场地。

I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

结构变化:底层层高4.2m,2~5层3.6m,楼梯间2.8m。

A:1轴,地震资料IB:2轴,地震资料IIC:3轴,地震资料IIID:4轴,地震资料IIE:5轴,地震资料I第五组(5人)结构变化:AB跨跨度分别为8.4m,23、45轴跨度6.3m,底层层高4.4m,2~5层3.7m,楼梯间3.2m。

A:1轴,地震资料IIB:2轴,地震资料IC:3轴,地震资料ID:4轴,地震资料IIIE:5轴,地震资料II第六组(5人)地震资料: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I类场地。

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III类场地。

I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

结构变化:底层层高4.0m,2~5层3.3m,楼梯间3.0m;开间各跨分别为7.2、6.6、6.6、6.3、7.2 m。

A:1轴,地震资料IIIB:2轴,地震资料IC:3轴,地震资料ID:4轴,地震资料IIIE:5轴,地震资料II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院系题目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2012 年4月某学校教学楼(框架结构)抗震分析一、设计资料1.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外墙体采用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包括粉刷层厚220mm,15kN/m3;图中括号内数字为考虑洞口的墙重比例因子)。

2.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为C25,柱为C30;纵筋采用HRB 400或HRB 335钢筋,横向钢筋采用HRB 335钢筋。

3.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参照荷载规范。

4.地震资料: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类场地。

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Ⅱ类场地。

III: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II类场地。

IV:工程所在地基本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I类场地。

5. 屋面做法: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3 kN/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 kN/m2)100mm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1 kN/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10mm现浇混凝土结构层(25 kN/m3)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0.24 kN/m2)楼面做法:30mm厚水泥砂浆面层120m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6. 钢筋混凝土现浇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1、确定恒、活荷载代表值,计算各层质量、抗侧刚度,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或其它动力特性;2、计算横向地震作用以及层间位移验算;3、指定榀框架在恒载作用下某层的荷载导算;4、计算指定榀框架在地震作用的内力,绘出内力图。

三、设计要求每组5-6人,独立查阅资料、规范,独立演算、绘图。

基本要求如下:1.独立按时完成设计;2.设计内容完整,设计思路、方法正确;3.计算书和图纸清晰、整洁,表达内容完整、正确、规范。

计算书应包含:目录,必要的建筑、结构说明,分步的计算步骤,采用的方法及依据,附有相应图、表的计算过程;4.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全过程;5.熟悉相关结构规范,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

四、参考资料[1]柳炳康,沈晓璞.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丰定国,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第二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李爱群,高振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朱伯龙,张琨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五、结构布置平面1:底层平面图(墙重折减因子:1、6轴线0.9;A、C轴线0.3;其余按实际情况计算。

折减因子=实际隔墙重/全部为隔墙时的重量,近似为均匀分布考虑)平面2:平面布置图2(各段梁括号中的数值表示扣除门窗等因素的隔墙重量折减因子)平面3:平面布置图3平面4:屋面六、任务分配第一组(6人)结构:1~6层层高分别为4.1、3.3、3.3、3.0、3.0、3.3m;平面布置分别为1、2、3、2、3、3、4。

A:1轴,地震资料IB:2轴,地震资料IIC:3轴,地震资料IIID:4轴,地震资料IVE:5轴,地震资料IF:6轴,地震资料II第二组(6人)结构:1~6层层高分别为4.2、3.6、3.6、3.6、3.6、3.0m;平面布置分别为1、2、3、3、3、3、4。

A:1轴,地震资料IB:2轴,地震资料IIC:3轴,地震资料IIID:4轴,地震资料IVE:5轴,地震资料IF:6轴,地震资料II第三组(6人)结构:1~6层层高分别为4.2、3.6、3.6、3.6、3.6、3.3m;平面布置分别为1、2、2、2、3、3、4。

1~6轴各跨跨度分别为7.2、6.9、7.0、7.2、6.9m。

A:1轴,地震资料IB:2轴,地震资料IIC:3轴,地震资料IIID:4轴,地震资料IVE:5轴,地震资料IF:6轴,地震资料II第四组(6人)结构:1~6层层高分别为4.1、3.3、3.3、3.3、3.3、3.3m;平面布置分别为1、2、2、3、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