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谈语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运用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 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1)有一篇描写了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 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 入了沸腾的大海。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 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水平”这一说法。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 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 个词。
书面语不能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 民大众,想要华丽文雅,结果弄巧成 拙、适得其反。
想一想?: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 又听懂了呢?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谈语言
王力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 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2. 对如何使用书面语王力先生有什么看法?用自己的的语言概括。 3、找出文章中列举语言使用不当的句子。并说明其使用不当的原因。 4、找出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5、能给我们以启迪的句子 6、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7、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8、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一位书呆 子在睡觉时被蝎子蜇了,便大喊:“贤妻, 速燃银烛,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接着说:“身如 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子, 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书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 “老婆,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这回 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其乐无穷 一鸣惊人 刻不容缓 地久天长
二、看故事,诊毛病:
(1)小张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张去参加婚礼,婚礼上,小张对 打扮的很漂亮的新娘说:“哟,你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全非 呀!”新娘听了很不高兴。小张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 弥补,走到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我不会 说话,请多包涵。我们是铁哥们儿,来,喝!我们同归于尽 !”小胡听了差点晕过去。
……
1、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 要想木匠爱斧锔、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2、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3、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
4、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 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
故事二
(2)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 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 怀是无所不至。祝您健康快乐,永垂不朽!”
三、公园的草坪上的警示牌,表述不 好的一项() A我送大家一片绿,大家给我一份爱 B小草青青,足下留情 C我在朝你微笑呢?你为什么还踩我 D踩踏草坪,罚款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用朱自清早年和晚年的作品 作对比,说明口语化、大众化 的好处。)
一、实践运用 帮帮我!当前一些广告语滥用谐音,不
利于语言规范化。请恢复我的本来面目:
骑乐无穷 (摩托车广告) 一明惊人 (眼病治疗仪广告) 咳不容缓 (止咳药广告) 地酒天尝 (白酒广告)
5、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6、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
7、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 理解。
8、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 要尽量规范化。
使用了口语,但是,没有认真的推敲 加工,因而不准确、不规范。
解读课文2
3. 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第3段: 本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 (2)第4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 (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4)第6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 (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 (6)第9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以上三例说明书面语应规范化)
9、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你认为哪一项更准确( )
A.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 众化。 B.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 C.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D.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
讨论:左右两组各出了什么毛病,结合文章里 的话来回答。
解读课文1
1. 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本文重点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2. 对如何使用书面语王力先生有什么看法?用自己的的语言概括。
作者对使用书面语的看法: (1)ຫໍສະໝຸດ Baidu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5须阐述此观点); (2)书面语应当规范化(6-12段阐述此观点)。
关键句: 1、能表明作者观点的 2、能给我们以启迪的 3、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 4、文中的中心句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 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1)有一篇描写了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 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 入了沸腾的大海。
(2)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 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
(3)报道上运用“最好的水平”这一说法。
(4)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 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 个词。
书面语不能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 民大众,想要华丽文雅,结果弄巧成 拙、适得其反。
想一想?:为什么书呆子的老婆起初听不懂他的话,后来却 又听懂了呢?
起初他用的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迂腐可笑,令人费解;后来 用口语,直截了当,自然容易理解。
谈语言
王力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 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2. 对如何使用书面语王力先生有什么看法?用自己的的语言概括。 3、找出文章中列举语言使用不当的句子。并说明其使用不当的原因。 4、找出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5、能给我们以启迪的句子 6、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7、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8、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看一则小故事:一天夜里,一位书呆 子在睡觉时被蝎子蜇了,便大喊:“贤妻, 速燃银烛,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 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他接着说:“身如 琵琶,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子, 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 书呆子实在忍不住了,一急之下,顺口吼道: “老婆,快点灯,我让蝎子给咬了!”这回 他的妻子才有反应。
其乐无穷 一鸣惊人 刻不容缓 地久天长
二、看故事,诊毛病:
(1)小张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张去参加婚礼,婚礼上,小张对 打扮的很漂亮的新娘说:“哟,你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全非 呀!”新娘听了很不高兴。小张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 弥补,走到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我不会 说话,请多包涵。我们是铁哥们儿,来,喝!我们同归于尽 !”小胡听了差点晕过去。
……
1、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 要想木匠爱斧锔、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2、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3、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
4、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 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
故事二
(2)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 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 怀是无所不至。祝您健康快乐,永垂不朽!”
三、公园的草坪上的警示牌,表述不 好的一项() A我送大家一片绿,大家给我一份爱 B小草青青,足下留情 C我在朝你微笑呢?你为什么还踩我 D踩踏草坪,罚款
●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用朱自清早年和晚年的作品 作对比,说明口语化、大众化 的好处。)
一、实践运用 帮帮我!当前一些广告语滥用谐音,不
利于语言规范化。请恢复我的本来面目:
骑乐无穷 (摩托车广告) 一明惊人 (眼病治疗仪广告) 咳不容缓 (止咳药广告) 地酒天尝 (白酒广告)
5、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6、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 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
7、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 理解。
8、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 要尽量规范化。
使用了口语,但是,没有认真的推敲 加工,因而不准确、不规范。
解读课文2
3. 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第3段: 本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 (2)第4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 (3)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 (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4)第6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 (5)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 (6)第9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以上三例说明书面语应规范化)
9、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你认为哪一项更准确( )
A.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 众化。 B.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 C.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 D.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
讨论:左右两组各出了什么毛病,结合文章里 的话来回答。
解读课文1
1. 语言通常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文重点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本文重点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
2. 对如何使用书面语王力先生有什么看法?用自己的的语言概括。
作者对使用书面语的看法: (1)ຫໍສະໝຸດ Baidu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5须阐述此观点); (2)书面语应当规范化(6-12段阐述此观点)。
关键句: 1、能表明作者观点的 2、能给我们以启迪的 3、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 4、文中的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