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_品德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9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价值澄清过程: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1.选择
自由地选择 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 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的选择
2.赞赏
喜爱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 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
3.行动
按这一选择行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社会学习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班杜 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后又将该理论发 展为一个全面的人格理论,称为社会认知 论。该理论可以较全面地解释人的社会行 为的学习。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12.04],美国心理 学家,生于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曼达尔镇。他是新行为 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一)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班杜拉摒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 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对三者之 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辩证和完善的三方互动决定论。
2.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3.规律:三水平六阶段
道德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 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 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实例: 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 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 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 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在旦夕, 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 了这种药,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 偷了药。 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 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 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提出不同的判断理由。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濮铮虹 24
模仿的榜样是具体的,认同的榜样可以是抽象的。
第三阶段——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 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 而当出现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
化,态度也会随之变化。
第二阶段——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 比顺从深入一层。 如当某青年经过团组织教育,参加过一些团组织的
活动以后,自愿承认团章,遵守团纪,希望成为团组织
的一员时,他对成为一名团员青年的价值内化程度已达 到认同水平。
因此,认同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而是主动接受 他人或集体的影响。
性别、教育程度以及其他各种心理因素(最重要)。
1、认知失调 2、认知不平衡 3、智力水平 4、教育程度
一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
根据美国凯尔曼的研究,
态度和品德的学习经历顺从、认同和同化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顺从 顺从表现为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 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态度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 因为顺从可以得到奖励,不顺从则受到惩罚。 这种态度是由外在压力形成的,如果外在情境发生变
不愉快。这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便形成了。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Fra bibliotek件(一)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指学生自身以外的一切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
班集体和同伴小集体等因素。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
因素对学生的态度和品德有重要影响。
1、家庭教育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集体的影响
对学生的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学习态度个人诚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核意见
对学生的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学习态度个人诚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核意见1、该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热爱祖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学习成绩大有进步。
只要你能进一步严格地要求自己,就一定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2、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努力勤奋,成绩优秀。
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为同学服务,有理想、有抱负,有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追求。
你性格开朗,待人真诚。
衷心祝愿你心想事成,考上理想的大学。
3、你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
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你的乐观、开朗、豁达、与人为善感染着周围的人,希望你以充满激情的生活态度面对高考、面对人生,相信你将脱颖而出。
4、你遇事有主见,有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关心同学、思想上要求进步,对绘画有兴趣、学习有方法,学习有成效。
文化课程的学习成绩良好。
有刻苦精神。
希望将理想与奋斗更好地统一,实现心中的目标。
5、你聪明、自信、有责任心。
在担任班干部的工作上,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能带领同学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学习上方法得当,成绩优秀。
希望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信自己的汗水,能使贫脊的土地萌出希望之果。
6、在高中学习期间表现良好,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积极地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与同学们和睦相处。
积极完成各科作业,学习上较为刻苦,在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积极地思考和练习,有很大的进步。
盼望你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7、该生思想品德端正,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你的乐观、开朗、豁达、与人为善感染着周围的人。
希望你以充满激情的生活态度面对高考、面对人生,相信你将脱颖而出。
8、该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
热爱祖国、思想活跃、待人诚恳、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
你性格较为开朗,学习较为努力,与同学关系融洽。
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体观念较强。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充实和快乐的,希望你不断地进步。
9、该生思想品德端正,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具有较强的独立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学习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
品德与生活学习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是品德与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与我们不同的人。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交活动中,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尊重和包容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种积极态度。
尊重他人的首要是了解并尊重他人的差异和观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没有人的观点完全相同,但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对方的观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倾听和理解来尊重他人的意见。
例如,在学校里,学生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积极的讨论,同时接受并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
这样的行为不仅促进了思维的多样性,还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
不仅要尊重他人的观点,还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感受并给予关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问候、关心和帮助他人来展示尊重和包容。
例如,当我们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时,可以主动伸出援手,并提供帮助。
这种关怀和帮助不仅使对方感受到被尊重,也帮助我们建立更紧密的人际关系。
尊重和包容还需要我们避免歧视、偏见和刻板印象。
人们常常会根据对方的外貌、性别、种族、宗教或其他因素来做出判断和评价。
然而,这种歧视和偏见只会加剧社会的分裂和不公正。
相反,我们应该努力摒弃偏见,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交流多元观点和对差异的理解来实现这一点。
例如,在学校中,组织跨文化交流活动、学习不同文化的历史和习俗,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培养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态度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帮助我们养成这种积极态度的方法: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是否尊重他人。
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言辞或行为,包括侮辱、歧视或嘲笑他人。
相反,我们应该用友善和关爱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并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和选择。
一个好学生的标准
一个好学生的标准一个好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学习成绩的优秀,更重要的是品德、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个好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勤奋好学、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个好学生的标准。
首先,一个好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的。
积极进取意味着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
在学习上,一个好学生应该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在生活上,一个好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一个好学生应该是勤奋好学的。
勤奋好学是一个好学生最基本的品质。
只有勤奋好学,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勤奋好学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课下。
一个好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再次,一个好学生应该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好学生的内在修养,也是一个好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一个好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负责,对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负责。
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做到言行一致,做到言出必行,行出必果。
此外,一个好学生应该有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校里,一个好学生应该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共同进步。
在社会中,一个好学生应该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愿意和同事们一起合作,共同发展。
只有有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个人价值。
最后,一个好学生应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好学生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好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一个好学生应该善于交际,善于与人相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只有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一个好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勤奋好学、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努力成为一个好学生,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06章 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答:1。说服教育。教师经常应用言语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榜样。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法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责任。教师可以用集体谈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行事。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八.评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阶段与皮亚杰提出的认知结构发展的顺序关系密切。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的发展表现了较高的水平。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几乎都处于第一阶段。美国10岁儿童基本都处于前三个阶段,少数达到第四个阶段。到了16岁,处于低阶段的人逐渐减少。第二,关于逻辑思维水平同道德发展水平的关系,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分别是达到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这就是说,虽然认知的发展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不等于认知发展水平越高。道德发展水平也就高。第三,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发展进行的纵向研究表明。岁儿童的年龄的增长,他们都是按六个阶段的顺序依次向前发展。�
七.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皮亚杰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两个方面。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上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想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依据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可把这一阶段过程化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划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的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表现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又称“服从的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亚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单向理解规则,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这一阶段又叫“单纯的个人规则道德发展阶段”2。权威阶段(5—8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的思维正由向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度,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一,以“平等”的观念为主的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一阶段儿童出现了利他主义,他们既部刻板的运用和服从社会普遍赞同的规则,而是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从作为一种具体行为的准则转变为一种更理性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互惠观,并以形式上的公正向实质性的公正观发展,形成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学习态度、个人诚信、遵纪守法评价.doc
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学习态度、个人诚信、遵纪守法评价思想表现、职业道德、学习态度、个人诚信、遵纪守法评价。
【篇一】:自我评价和努力方向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生活工作学习思想各方面进行自我鉴定,而今后努力的方向正是从自我评价中得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制定好今后怎样弥补的大致方向。
下面是给大家准备的自我评价和努力方向,欢迎阅读。
【自我评价和努力方向一】20XX年上半年,本人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和关心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现将半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总结如下:一、思想政治表现、品德修养及职业道德方面半年来,本人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
二、工作能力和其它方面我的工作岗位是一名司机,责任和安全一直都是我的工作宗旨,在出车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小心安全驾驶车辆,把混凝土安全快捷送到用户工地。
每天出车很辛苦,尤其是夜间出车又困又累,但是我们都能做到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的多拉。
驾驶搅拌车的技术含量较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够做到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同时爱护车辆。
有点小的故障能自己修理的我自己来完成,尽量的为公司节约点维修费用,也提高了我驾驶的车的出勤率。
在安全方面我这半年来没有责任事故,车辆卫生方面也做到公司的要求。
三、存在的不足总结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身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有时工作的质量和标准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方面,由于自控能力不太高,有时在路上会超速。
另一方面,为了个人利益,上主机挑活。
二是有时工作敏感性还不是很强。
对领导交办的事不够敏感,有时工作没有按时完成。
由于新司机上车不懂工作流程,我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导致后来粘罐事件。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A
8
(二)态度的构成: 一般来说态度包括以下的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受到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影响。
要了解一个学生的态度可以分别考察态度的三个成分也可 以同时考察这三个成分。
态度中的行为倾向成分可以独立于其他两个成分,这一点
对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5 三 后习俗道德期
(20岁以上)
6
社会法制取向 普遍伦理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 范是可以改变的。
2、举例说明态度与品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用实例说明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对品 德培养的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在 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A
6
前面我们讨论了______和______的学习。 本章将要讨论_____的学习。 根据统计,我国教育学将情感领域的学习 称为_____,而加涅则称为______。 本章先从心理学角度来阐明___与___的性质 及其关系,然后介绍几种有关品德发展与品 德学习的理论及其教育含义,最后根据班杜 拉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说明态度和品德学习的 过程和条件。
2
避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力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 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来判 断行为的好坏。
3 二 习俗道德期
(10~20岁)
4
寻求认可取向 遵守法规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 就认为是对的。 遵守社会法规,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 是不能改变的。
1、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2、涉及的范畴有别 找一到两节关于品德的经文。5分钟时间。
学习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2、价值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 a.态度经历五级水平的变化发展,即
接受 反应 评价 组织 性格化 b.当价值标准经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态度时,才 能称为品德。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
一、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
1、顺从 2、认同 3、内化
二、态度学习的条件
A、内部条件:
1 、认知失调 2、认知不平衡 3、智力水平 4、教育程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品德是性格的一个方面,是性格中具有道 德评价意义的核心
二、品德的构成: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 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规则等。
2.道德情感: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面引起的一 种内在体验,道德情感一这是道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 向和心脏,道德情感成为推动个人产生道德的内部动力时成 了道德动力;
➢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 心理学一般把态度定义为一个体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客体 情境或任何其他抽象观念或政策等的喜爱或讨厌的评价性反 应”
(二)、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
与表达情境和态度对象之间关系的概念 或命题有关
态度的成分
情感成分
与伴随概念或命题的情绪或情感有关, 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行为倾向 成分
4.人们有时难以从外显的为推断出一个人内在的真实 态度
第二节 品德的概述
一、 品德的性质
品德或称德性,即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与 道德有关的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 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品德 的定义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是个 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 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其形成和改变是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a.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b.高中阶段的品德趋向于成熟(高中生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的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复习要点】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1、依从:这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的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个体其他因素)【练习题】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B.从众C.认同D.内化答案:D2、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答案:B3、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____、____与____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内化)4、____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____阶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____阶段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依从,认同,内化)5、依从包括____和____两种。
____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____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从众,服从,从众,服从)6、____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考生本人自我鉴定政治态度思想品德鉴定范文
考生本人自我鉴定政治态度思想品德鉴定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考生本人自我鉴定政治态度思想品德鉴定范文篇1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毕业之即,对自已几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作一个总结和鉴定。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自觉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及系里组织的各项活动,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了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
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览各类书籍,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背景知识。
在生活上,我诚实守信,待人友好,乐于助人,一直以来与同学相处融洽。
在工作上,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友爱,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完成各项工作。
这几年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这即将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
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
个人学习态度总结(精选17篇)
个人学习态度总结(精选17篇)个人学习态度总结1(一)学习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认真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身的学习。
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二)学习方法及态度中学的学习与小学有很多不同。
小学时代我们被老师催着赶着向前走。
而初中更重视自主学习,老师讲的不再满足我们的需要。
我能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
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会了自我反省,检查,提前预习的学习方法,获益匪浅。
(三)纪律在纪律方面,我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有不错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
没有纪律,何谈学习,下学期,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在纪律方面做得更好。
但我身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下个学期中要努力改正,不断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身,在各个方面都更上一层楼,扬长避短,深刻地认识,检讨自身,争取做到让老师,家长和自身都感到十分满意。
这个学期结束了。
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们也为自身的学习洒下了很多辛勤的汗水。
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成绩都不如意。
俗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能说我付出的不够。
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更加加倍努力学习,不会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以上就是我对初一上学期期末一些方面的个人总结,我将结合这个小结回顾过去,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个人学习态度总结2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一.思想工作方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身,努力地提升自身,以便使自身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皮亚杰在他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
根据他的理论和大量临床研究的事实,分 析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及遵守过程, 并通过一些两难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 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岁~5 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 2.权威阶段。这一阶段(6岁~8岁)的儿 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儿童尊重 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 是好的。
(三)态度改变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顺从:主要是指行为上的顺从,此时
的行为成分与态度的认知、情感成分是 分开的; 2、认同:主要是指认知上的接纳与改变, 这是态度改变的重要前提; 3、同化:主要是指情感上的融入与共鸣。 这是态度改变的真正标志。 举例: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
实验的结果是相当有趣的。实验后将该
任务评为有趣的组是只得到1美元奖励的 组。控制组和高奖励组在看待这项任务 方面没有什么变化。 因此,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三、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含义 道德认知理论为言语教学法提供了启示。
言语教学法采取的形式通常是课堂讨论。 言语教学法现有的几种专门技术中最为著 名的,是由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学派和价 值观辨析学派发展起来的技术。 科尔伯格(1975)认为,教师应提供一些 情境, 拓展儿童的道德思维,发展相应的 道德认知结构。一个具体的方法是教师在 课堂中和儿童一起讨论道德困境问题。他 认为,这类讨论可以激发儿童进入新的阶 段。
科尔伯格(1969,1975)还认为,通过向
学生提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使他们以 矛盾的道德观点来看种种情境,可以促进 道德发展。 价值观辨析学派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 强调人的潜能、价值,认为人的价值观念 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 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价值观辨析学派是通过价值观辨析的策略 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 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学生被引导经历 一系列活动或使用种种策略。这些策略向 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并鼓励他们作出有 意识的努力去发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比 如,有一个策略叫做“塌方模仿”。
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学习情境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映
教育启示
一、前习俗水平(5—10岁)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粹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
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对偷药故事的可能反映
教育启示
二、习俗水平(11—15岁)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成年。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学、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能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态度与品德的联系
(1) 两者的实质相同,即都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2) 两者的形成方式一样,都是习得的结果。
(3) 两者的构成成分相同,即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学习任务一 辨析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态度和品德的区别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学习目标
1
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结构。
2
能够区分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3
述评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两种道德发展理论。
4
理解并识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学习目标
5
了解小学生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6
掌握小学生品德形成(改变)的条件。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培养孩子态度和品德的重要场所,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和品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态度,而负面的家庭环境则会影响孩子的态度和品德。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促进孩子态度和品德学习的重要环境。
学校能够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孩子正确的态度和品德。
三、同伴影响。
孩子的同伴对孩子态度和品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促进孩子态度和品德学习。
四、媒体影响。
现代社会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媒体能够利用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方式,对孩子的态度和品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浅析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浅析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一、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一般来说,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的行为。
例如:某人看见大家都穿阔腿裤,所以自己也穿阔腿裤,就是一种从众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服从可能是由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服从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权威的命令及现实的压力。
例如:刚入伍的军人不想将被子叠成“豆腐块”,但根据纪律必须叠成“豆腐块”。
依从阶段的特征是: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此阶段态度与品德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二、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认同阶段的特征是:认同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影响认同的因素: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
认同的类型包括偶像认同和价值认同:偶像认同,指出于对某人或某团体的崇拜、仰慕等趋同心理而产生的遵从现象;价值认同,指个体出于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而发生的对规范的遵从现象。
三、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例如:有人看见红灯时,就立刻想到不能闯红灯,如果闯红灯会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那么即使他看见别人都闯红灯,自己也不会闯,这种现象就是内化。
内化阶段的特征: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生成性原则
(4)特定性原则
(5)监控性原则
(6)个人效能感原则
记忆口诀:煮花生,特见效
2.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
④认知失调;⑤态度定势;⑥道德认知
记忆口诀:假设同学杜德知
3.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
(2)权威阶段
(3)可逆阶段
(4)公正阶段
记忆口诀:紫薇可正
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记忆口诀:福利可发乐理
5.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自觉纪律的形成。
记忆口诀:核分子
6.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记忆口诀:说服榜样做群演,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