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实验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报告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我们小组于2023年11月4日在四教503进行了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2.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3. 提高对组织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掌握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技巧。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赌博游戏为载体,模拟组织中的竞争和合作现象。

实验规则如下:1. 一共三颗筛子,六个人轮流做庄;2. 每个人的本金为5500元;3. 庄先下注,然后闲家跟着下注,闲家下注的总和不能超过庄家;4. 庄家掷筛子,得到的数为三个筛子数的和;5. 闲家轮流掷筛子,与庄家比大小,小于等于庄家的点数,庄家赢,大于庄家的点数,则闲家赢;6. 游戏一直循环进行,直至有人退出游戏。

四、实验步骤1. 小组成员介绍和分组;2. 确定实验规则和流程;3.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五、实验数据(略)六、实验感悟1. 人的行为和决策会受到环境与气氛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整体环境氛围逐渐热络后,每个人坐庄时下注的数额也会因此增加,这表明行为受到环境与气氛的极大影响。

2. 个人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模式会影响他人的决策和行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人首次下注的数额各异,经过几轮试验后,每个人的下注数额会逐渐减少甚至趋向统一,这说明他人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模式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3. 团队协作能力在组织行为中至关重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应对挑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团队协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4. 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认识到组织行为学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为今后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总结本次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使我们深刻理解了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组织行为的观察分析能力。

组织行为学的实验报告

组织行为学的实验报告

组织行为学的实验报告引言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学科。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决策过程以及组织文化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一个组织行为学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实验设计本实验旨在探究团队合作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

实验采用了以下步骤:1.实验参与者的招募:通过广告、邮件等方式向大学学生招募实验参与者。

2.参与者的随机分组:将招募到的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3.实验任务的描述: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参与者介绍实验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

4.实验组的任务安排:实验组的参与者被要求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

实验组的参与者需要协商合作、分工合作并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5.对照组的任务安排:对照组的参与者独立完成任务,没有协作合作的要求。

6.绩效评估:根据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行绩效评估。

7.数据收集:收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实验结果等数据。

8.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团队合作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实验组的参与者在完成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绩效。

相对于对照组的参与者,实验组的参与者在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上更加出色。

2.实验组的参与者在协作能力上得到了提升。

由于实验组的参与者需要协商合作、分工合作,他们在组织协作能力方面获得了更好的训练和发展。

3.实验结果还表明,团队合作对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有积极的影响。

实验组的参与者更加满意自己的工作,并且更加愿意与团队合作。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团队合作对个体工作绩效有积极的影响。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团队合作有助于发展个体的协作能力。

通过协商合作、分工合作,个体能够提升自己的组织协作能力。

3.团队合作可以增强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南昌工程学院《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指导书09市场营销专业吴泽俊编2011年9月讨论(1——1)1.通过组织行为学导论部分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认为应树立哪些管理理念?一、目的1.通过讨论加深对组织行为学课程内容的理解,了解本学科在管理学科中的地位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二、仪器及设备1.可分组讨论的教学环境2.计算机三、相关知识及参考书目1。

组织行为学绪论部分2。

《组织行为学》(第10版)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四、内容及要求1.通过组织行为学绪论部分的学习,对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些基础上组织讨论,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讲解打下基础。

2.通过引导,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五、步骤1、先由小组讨论,形成一个初步意见2、每组选一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3、大组进行讨论交流4、各小组完善观点5、教师总结提练六、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2。

讨论时发言的主动性和内容案例(1--1)百利诊所一、目的1.通过本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了解和掌握组织行为学和研究方法2.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问卷法和调查法二、仪器及设备1.可分组讨论的教学环境2.计算机三、相关知识及参考书目1. 组织行为学绪论中研究方法的讲授2. 《组织行为学》(第10版)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四、内容及要求1.运用组织行为学绪论部分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讨论与分析问题2、问题A、.实行4天/40小时新工作制的目标是什么?B、五人小组的评估工作做得如何?用了哪些方法?C、根据研究结果,麦恩所长应如何做?3、通过讨论与分析,知道组织行为学可以解决哪类问题,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行为的目标是什么。

五、步骤1、先由小组讨论,形成一个初步意见2、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3、大组进行讨论交流4、教师总结六、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2. 讨论时发言的主动性、分析问题的深度案例(1--2)福肯电脑公司一、目的1.通过本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了解和掌握企业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2.树立组织行为的分析要关注组织文化的理念二、仪器及设备1.可分组讨论的教学环境2.计算机三、相关知识及参考书目1. 组织行为学绪论中文化与管理的内容2。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1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1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恋爱行为对个性和人格特质的改造【实验描述】通过对实验对象的调查和访问,记录下他们在恋爱前后的状态,并得出恋爱行为对他们人格个性的改造的结果。

【实验前的个性行为特征】恋爱前的男生S的个性特征:在谈恋爱前,S是比较爱自由,比较随意的男生,与周边的女性朋友都有很好的关系,对爱情的看法不是很明确。

有时会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对恋爱抱有理想主义的幻念。

由于是初恋,对恋爱的美好程度有很高的期望,对感情也有很坚定的看法。

在性格上,S很懂事,但是有时也很固执,虽然是一个男生,但是他有很细腻的感情,或者说很敏感,对一些细节很看重,做事很细心。

个性要强,有着很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

此外,他还有很好的与人交流能力,做事有原则,有自己的主见。

但是性格中有缺陷,没耐心,易急躁,习惯生闷气。

恋爱前的女生C的个性特征:女生C也是初恋,恋爱前,在他人看来也容易相处,很大气,开朗,有着像男生一般的性格。

对恋爱没有多少期望,似乎没有做好准备,有或无都无所谓,很理性,害怕受到伤害,不愿意把事情想得太完美,她内心其实也有很多想法的。

C很懒,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圈子中,不愿意去和人交际,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样太累,而她自己很懒。

她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或者说羞于表达。

她喜欢玩,喜欢吃,认为年轻就该好好享受,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太会考虑他们的想法。

人好,容易被他们说动,但是做事犹犹豫豫,不果断。

【实验方法】●访问调查对象面对面交流●观察调查对象一段时间【实验过程】◆观察时间段2012年10月——2013年1月(之前情况由访谈得知)◆观察方式观察调查对象的言行心情◆行为刺激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言语的交流并加以影响◆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实验前后变化和过程的细节◆刺激的结果能很好的发现各自性格的缺陷并加以改进两人关系更好【实验过程的具体内容】恋爱双方是高中同学,3年的同学,1年半的同桌,有意思的是经过他们班主任的撮合他们最终在一起了。

S在他们吃散伙饭后的晚上表白的,他们班主任把C单独叫出去,问她对S有没感觉,她有点害羞,说不知道,接着班主任把S 叫出去,问他喜不喜欢C,S说喜欢,然后班主任把刚刚的经过告诉他,让他去追C。

实习报告实习中的组织行为学

实习报告实习中的组织行为学

实习报告实习中的组织行为学实习报告:实习中的组织行为学一、引言在我所参与的实习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组织行为学对于组织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本篇报告旨在分享我在实习期间所观察到的组织行为学现象,并分析其对于组织和员工的影响。

二、组织结构与沟通1. 组织结构的设计在实习的公司中,我观察到公司采用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组织内的沟通通畅,决策效率提高。

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员工之间的信息流动更加顺畅。

2. 沟通方式的选择在实习期间,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内部沟通,包括会议、电子邮件、内部社交平台等。

这些多样的沟通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加强团队合作。

三、工作动机与激励1. 直接激励机制公司采用了绩效奖金和晋升机制作为直接激励手段。

这些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促使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 非直接激励机制公司还注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环境。

例如,提供良好的员工福利待遇、培训机会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这些非直接的激励机制能够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四、领导与决策1. 领导风格在实习期间,我观察到公司的领导重视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他们采用了民主型领导风格,鼓励员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员工的反馈做出相应的决策。

2. 决策过程公司在决策过程中注重团队的协作和多元化的意见。

决策不仅仅是由领导层做出,而是通过多方参与和讨论后做出的。

这种决策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提高决策的质量。

五、员工发展与培训1. 培训机会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职业规划指导等。

这些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员工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2. 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并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

通过内部晋升和岗位轮岗等方式,能够让员工在公司内部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六、团队协作与文化建设1. 团队建设公司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团队共享目标,促进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

1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1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重点1、实验法有哪几种类型?每一类的特点是什么?实验法是必须先假设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另一个或多个因变量的影响,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有系统地改变自变量,然后测量这些改变对因变量的影响。

实验法分三种:1)实验室实验法。

这种方法是把实验对象的一些关键性变量,都放在特定的实验室范围内进行,研究人员能够严密控制,能够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

2)现场实验法。

这是一种实验室方法应用到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生活中去的方法,它比实验室研究更接近现实生活。

3)准实验法。

就是指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

*对房间内噪音的程度予以不同的改变,以探求噪音强度对工作效率、工作速度是否促在函数关系,应选用实验法。

2、个性的结构与内容(全部内容要看, p59-61)1)个性:所谓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2)个性的结构: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它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所组成。

个性的倾向性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性特征。

包括: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态度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

它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3)个性的性质:(5点)①组合性;②独特性;③稳定性;④倾向性;⑤整体性。

3、能力的概念、种类1)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能力按其适应性,可以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

能力按其发展程度的差异,即能力水平的高低可以分为四种等级:①能力低下;②一般能力;③才能;④天才。

3)能力的发展水平在人群中的分布大概是这样的:两头小,中间大,即能力低下者与天才极少,一般能力占绝大多数。

4、创造性行为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2)创造性行为产生主要取于人们内在的主观特征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两方面因素。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目录实验1:心理定势实验2:他人信息对判断的影响实验3: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实验4:冲突方式分等评定实验1: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目的:验证问题解决的心理定势效应。

方法:材料与仪器印制清晰的陆钦斯量水问题的题单,见表1。

实验在全班进行。

仔细看表1,这张表的第2列是给予的水罐A、B、C,它们的大小见这列的数据。

请你用这三个水罐量出该表第三列所要求的水量。

表的第一列是解题的顺序。

请按此顺序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表的第四列的相应地方。

要做得愈快愈好。

全班同学做完后,收回题单。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序列1-9的实验,由于被形成了利用B-A-2C 这个公式的定式,结果对于序列8,也大都用同样的方式加以解决,竟然没有发现原本应该显而易见的简单办法(A-C)和(A+C)。

结果:结论:定势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刻板化。

讨论:1、在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中是否包含知觉定势和反应定势?为什么?答: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中包含知觉定势和反应定势。

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方式。

随着定势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定势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倾向,也可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在社会态度方面的倾向。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和日常生活中的定势现象。

俄国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两组大学生出示了同一个人的照片。

在出示之前,向第一组说,将出示的照片上的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向另一组说他是位大科学家。

然后让两组被试用文字描绘照片上的人的相貌。

分析:第一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沿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等等,第二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知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等。

这个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定势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的定时现象:服装购买行为中的思维定势包括:权威定势;从众定势;经验定势;非理性定势。

第3章 如何改变态度:认知失调与态度改变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PPT课件)

第3章  如何改变态度:认知失调与态度改变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PPT课件)

2.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指出,如果个体的认知元素是不协调关系, 个体就会感到不愉快,随后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自 己采取某种行为来削弱或者消除这种不协调关系。
费斯廷格认为,削弱或消除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关系 主要有两种方法:
(1)改变两个不协调认知元素中的任何一个,使两个认知元素 趋于协调。
依赖以及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 持续承诺(continuance commitment)是指员工感受到的
留在组织中比离开组织更高的经济价值。 规范承诺(normative commitment)是指员工基于道德及
伦理原因产生的留在组织中的责任感。
2.组织承诺
(3)提高组织承诺的方法 公正与支持 共同的价值观 信任 组织理解 员工参与度
(3)“自己人”效应。是指宣传者与宣传对象观点一致,而且他们之间的任何相 似之处(职业、民族、籍贯、经历、学历、研究领域等)都会增强宣传效果。相 似之处会使人产生认同感,把对方看作“自己人”,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
2. 培训法
现代企业中,转变员工态度的一个主要办法就是进行培 训。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不可能去做自己认为做不到 的事情,在许多情况下,员工虽有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 技能,但是缺乏正确的态度,所以不能完成任务。因此, 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
2.组织承诺
(1)组织承诺的概念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是指员工对特定
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 态。 组织承诺强调员工对所在组织的认同,而工作参与强调员工 对自己工作的认同。
2.组织承诺
(2)组织承诺的三个维度 情感承诺(affective commitment)是指员工对组织的情感

《组织行为学》案例

《组织行为学》案例

组织行为学案例收集案例一:美国联合快递服务公司(UPS)的科学管理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用了15万名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的宗旨是: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者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

让我们看一下他们的工作情况。

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了时间研究,对每种送货、取货和暂停活动设立了工作标准。

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从出每一位司机每天工作中的详细时间标准.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守工程师们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一档上,为送货完毕后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极为严格。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

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联邦捷运公司每人每天取运80件包裹,而UPS公司却是130件。

高的效率为UPS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思考题:1、你如何认识UPS公司的工作程序?2、科学管理距今百余年,你认为在今天的企业中仍然有效吗?3、UPS公司这种刻板的工作时间表为什么能带来效率呢?4、你有遇到过相关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的情况么?案例二:归因小案例好不容易考上了一所名校的博士,求学在一位院士的门下,这让小张兴奋不已。

但随着学业的深入,小张逐渐感到吃不消了,英文水平欠佳的他对导师指定阅读的大量外文文献感到头疼,加上实验的数据不理想、导师的催促,家人的期望,这一切如同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

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组织行为学实验报告引言: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的学科。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组织中的行为现象,为组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实验旨在探究团队合作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合作效果的影响。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随机分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名参与者。

实验组的参与者被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成员组成。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以个体形式进行实验。

实验的目标是通过一个模拟任务来测试参与者的绩效。

实验过程:实验开始前,我们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简单的背景调查,了解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工作经验。

然后,我们向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任务的内容是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求参与者通过合作来达成共识。

实验组的参与者被要求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他们可以通过讨论、协商和分工来达成共识。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独立完成任务,没有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我们记录了每个参与者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和解决问题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的绩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参与者在完成任务时花费的时间更短,准确性更高。

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则相对较慢且准确性较低。

这表明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员工的绩效。

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对绩效有显著影响。

在合作程度较高的小组中,参与者的绩效更好。

而在合作程度较低的小组中,参与者的绩效较差。

这提示了团队合作的有效性与团队内部的协作程度密切相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参与者的个人特征对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具有较高工作经验和较强自信心的参与者在任务中表现较好。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驱动力。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团队合作对员工绩效的积极影响的结论。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而团队内部的合作程度和个人特征也会对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一实验结果对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死亡实验电影赏析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死亡实验电影赏析
到了第五天,志愿者家长请来了律师。囚犯们律师 来解救他们。但是律师来到现场以后,表示无能为 力,因为这仅仅只是个实验,家长们的解救行动失 败。
最终实验在第六天被终止,原因有两个:一个实验 组织者们从录像中发现,看守在夜间往往会对待囚 犯更加残暴,折磨囚犯,因为他们以为半夜的时候 没有人会关注他们的行为。另一个原因是,哈佛大 学里一个前来参观的教授,在看到犯人的悲惨生活 ,她感动相当震惊,强烈抗议实验不能这么虐待志 愿者。教授这时也才清醒过来,随后终止了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死亡实验电影赏析
2024年2月1日星期四
C目录 ONTENTS
小组介绍 1
佳片回顾 2
真实事件 3 个体 4 领导 5 群体 6 组织 7 总结 8
小组介绍:
A
资料收集

B
内容整理
C
PPT制作
D
展示
E
文案书写
C目录 ONTENTS
小组介绍 1
佳片回顾 2
真实事件 3 个体 4 领导 5 群体 6 组织 7 总结 8
佳片回顾
该片是由保罗·舒尔灵执导,福里斯特·惠特克、阿德里安 ·布洛迪等主演的一部影片。
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参加了 一个实验。实验要求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关在一个模拟监 狱中,一组是狱警,而剩下的则是犯人。
在整个实验中,犯人必须听从狱警,狱警有权利对犯人实行 一定程度的“管教”。如果实验过程中任何一人无法坚持下 去,就表示实验失败,大家都是白忙一场。若是所有人都坚 持下来,则可获得巨额奖金。
C目录 ONTENTS
小组介绍 1
佳片回顾 2
真实事件 3 个体 4 领导 5 群体 6 组织 7 总结 8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5个)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5个)

组织行为学案例(5个)案例1沃尔沃的工作再设计汽车制造业是瑞典工业中一个重要领域,而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按全世界标准,它算不上大公司。

从60年代中期起,它的汽车出口翻了一番,占它全部销售额的70%,虽仅占世界汽车市场的2.5%,却已占瑞典全年出口总额的8%以上,可称举足轻重了。

该公司的管理本来也是一直沿用传统方法,重技术、重效率、重监控。

直到1969年,工人的劳动态度问题已变得十分尖锐,使该公司不得不考虑改革管理方法了。

沃尔沃公司领导分析了传统汽车制造工作设计,认为它最大的问题是将人变成机器的附庸。

所谓装配线不过是一条传送带穿过一座充满零部件和材料的大仓库罢了。

这套生产系统的着眼点是那些零部件,而不是人。

人分别站在各自的装配点上,被动地跟在工作件后面,疲于奔命地去照样画葫芦而已。

这套制度的另一个问题,是形成了一种反社交接触的气氛。

工人们被分别隔置在分离的岗位上,每个岗位的作业周期又那样短(一般为30至60秒),哪容他们偷闲片刻去交往谈话?沃尔沃先是设法用自动机器来取代较繁重艰苦的工作,不能自动化的岗位则使那里的工作丰富化一些,又下些本钱,将厂房环境装饰得整洁美观。

目的是想向工人表明,公司是尊重人的。

但随即发现这些办法治标未治本。

公司觉得在工作方面要治本,必须进行彻底的再设计。

他们在当时正在兴建的卡尔玛新轿车厂,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试验。

卡尔玛轿车厂总的设计原则,希望体现以人而不是以物为主的精神,因而取消了传统的装配传送带。

以人为中心来布置工作,就是要使人能在行动中互相合作、讨论,自己确定如何来组织。

管理要从激励着眼,而不是从限制入手。

只有对孩子才需要限制,对成熟而自主的成人则宜用勉励而不是监控。

所以,该厂工人都自愿组成15至25人的作业组,每组分管一定的工作,如车门安装、电器接线、车内装潢等。

组内可以彼此换工,也允许自行跳组。

小组可自行决定工作节奏,只要跟上总的生产进程,何时暂歇、何时加快可以自定。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内部个体与群体行为、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等的学科。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经典案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的组织行为学案例,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1.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一项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中,研究人员招募了一群志愿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了“狱警”和“囚犯”两组,模拟了一所监狱的环境。

结果发现,狱警在实验中表现出了极端的暴力和压迫行为,而囚犯则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个实验引发了人们对于权力和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的深刻思考,也对监狱制度和狱警的管理方式提出了质疑。

2. 麦克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

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两种不同的管理观念。

X理论认为,员工天生懒惰,需要通过严厉的管理和控制来激励他们工作;而Y理论则认为,员工具有自我激励的能力,管理者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信任。

这两种理论对于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看待员工、激励员工提出了不同的管理观点,也对组织文化和管理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不满意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

赫茨伯格认为,工作满意度是由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薪酬福利等因素决定的,而工作不满意度则主要来源于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因素。

这一理论对于组织管理者来说,意味着他们需要重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不满意度,从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教学案例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教学案例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案例概要
案例1:霍桑实验见教材22—24
发现了研究组织行为尤其是组织中存在的小群体关系的重要性,开启了组织行为的先河
案例2:富士康的“接连13跳”见教材25
同样证明了无论再好的企业,如果对不重视组织中员工行为的研究于控制,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案例3 英国生物学家实验:“蚂蚁总动员”
发现了任何组织中都存在一种群体,那就是领导层,管理层。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实验过程:
1、让蚂蚁搬食物,自然观察下发现有一部分蚂蚁总是不劳动,瞎转悠。

2、后来把不劳动的蚂蚁单独形成一个事物链,发现不但这些不劳动的蚂蚁没有劳动的表现,而且原来一直辛勤搬食物的蚂蚁,也不劳动了,而是乱作一团。

3、重新把不劳作的蚂蚁放入原来队伍中,又恢复了原状。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5个)

组织行为学经典案例(5个)

组织行为学案例(5个)案例1沃尔沃的工作再设计汽车制造业是瑞典工业中一个重要领域,而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按全世界标准,它算不上大公司。

从60年代中期起,它的汽车出口翻了一番,占它全部销售额的70%,虽仅占世界汽车市场的2.5%,却已占瑞典全年出口总额的8%以上,可称举足轻重了。

该公司的管理本来也是一直沿用传统方法,重技术、重效率、重监控。

直到1969年,工人的劳动态度问题已变得十分尖锐,使该公司不得不考虑改革管理方法了。

沃尔沃公司领导分析了传统汽车制造工作设计,认为它最大的问题是将人变成机器的附庸。

所谓装配线不过是一条传送带穿过一座充满零部件和材料的大仓库罢了。

这套生产系统的着眼点是那些零部件,而不是人。

人分别站在各自的装配点上,被动地跟在工作件后面,疲于奔命地去照样画葫芦而已。

这套制度的另一个问题,是形成了一种反社交接触的气氛。

工人们被分别隔置在分离的岗位上,每个岗位的作业周期又那样短(一般为30至60秒),哪容他们偷闲片刻去交往谈话?沃尔沃先是设法用自动机器来取代较繁重艰苦的工作,不能自动化的岗位则使那里的工作丰富化一些,又下些本钱,将厂房环境装饰得整洁美观。

目的是想向工人表明,公司是尊重人的。

但随即发现这些办法治标未治本。

公司觉得在工作方面要治本,必须进行彻底的再设计。

他们在当时正在兴建的卡尔玛新轿车厂,进行了一次著名的试验。

卡尔玛轿车厂总的设计原则,希望体现以人而不是以物为主的精神,因而取消了传统的装配传送带。

以人为中心来布置工作,就是要使人能在行动中互相合作、讨论,自己确定如何来组织。

管理要从激励着眼,而不是从限制入手。

只有对孩子才需要限制,对成熟而自主的成人则宜用勉励而不是监控。

所以,该厂工人都自愿组成15至25人的作业组,每组分管一定的工作,如车门安装、电器接线、车内装潢等。

组内可以彼此换工,也允许自行跳组。

小组可自行决定工作节奏,只要跟上总的生产进程,何时暂歇、何时加快可以自定。

自-组织行为学标准实验报告刘璞、刘文彬

自-组织行为学标准实验报告刘璞、刘文彬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刘璞、刘文彬实验地点:工商管理实验室实验时间:2014.12.25一、实验室名称:工商管理实验室二、实验项目名称:冲突策略三、实验学时:2学时四、实验原理:竞争与合作是人际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竞争指在人际相互作用中,每一个参加者在积极争取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在削弱或减少对方的利益。

合作与竞争相对应,指参加者在积极争取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协助对方获得一些利益。

竞争与合作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人际相互作用中个人实现目标的手段。

在某一具体活动中,参加者选择哪一种手段依赖于环境和个人自身的不同因素。

一般认为,可能获得的利益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如果某种活动对参加者双方来说,一方获得的利益量正是另一方的损失量,这种活动大多是竞争性的,例如赌博等;如果双方在活动中有可能按某种比例分配利益,而不是或得或失,则有可能选择合作。

社会心理学对后一类情况研究较多,哪些因素影响人选择竞争或合作更是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

实际上,资源的过分开采、稀有物种的灭亡、人口爆炸、空气污染及水资源的枯竭等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合作成为唯一的选择。

该游戏最早的原始模式是由多伊奇和克劳斯(1960年)提出的,此后曾有多种衍变形式,例如博拉(1963年)、盖洛(1966年)、凯利(1966年)等,此版本由井润田教授设计与整理。

五、实验目的:为了分析和比较合作与竞争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者设计出许多博弈实验。

早期的著名实验由R.D.卢斯和H.莱法于1957年完成,称作“囚犯的困境”。

由于该实验效度比较高,并能有效地排除被试主体意识对实验过程的干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但也有人指出这个实验的一些缺点,如实验不给参加者与对方交流的机会;实验安排活动的双方对对方的影响力是完全相同的,这在现实的人际作用场合却很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实验
《组织行为学》实验部分教学大纲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促进理论与实践全面结合。

2、增强学生管理中的组织行为能力。

3、提高教学效率,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四、作业(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可以1-5人共同撰写,联合撰写的报告成绩为参与者的成绩。

2、报告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

3、报告要紧密结合实验项目,观点要鲜明、正确
4、报告要文字通顺,逻辑性强,层次清晣。

五、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让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要给学生评定实验成绩,写出实验鉴定,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20%)
六、成绩评定
1、方案设计部分(5分)。

(1)方案科学合理;(2)有操作性和实用性。

2、讨论分析部分(5分)。

(1)分析有理,能结合所学的理论;(2)发言积极,有新意。

七、必要的说明
实验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动员教育和必要的指导,说明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下发“实验报告”表格和报告提纲,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使学生在实验时能有的放矢地进行。

实验过程中,要有实验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从严训练,认真考核。

1、实验日期第13周
1999年夏天,几百名比利时和法国消费者涌进了当地医院,他们认为由于喝了有污染的瓶子里的可口可乐,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症状。

欧盟对此迅速进行了调查,并很快作出了官方结论:查不出受害者患病的原因。

很快地,冲突出现了,在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和荷兰,可口可乐被从百货店货架上取了下来,法国的一家主要的瓶装公司倒闭了。

欧盟控告可口可乐公司销毁证据,而该公司平淡地对此予以否定。

然后,欧盟攻击法国和比利时的健康机构,指控它们的混乱和犹豫不决。

而这些机构则控诉可口可乐公司给了它们误导或不完整的信息。

尽管外界观察专家怀疑,受害者正在承受与心理相关的疾病,但是欧盟拒绝接受对该事件的这种解释。


口可乐公司提出一项调查表明,比利时大约一半的学生根本不喝可口可乐,却也有同样的
症状。

后来,由于意大利政府做了一项调查,表明可口可乐试图将竞争对手挤出竞争市场,因此该冲突进一步
扩大了。

像百事可乐和Virgin可乐这样的对手向欧盟抱怨,可口可乐采取了倾销策
略而欧盟则以在可口可乐公司欧洲办事处搜查证据作为反应。

围绕可口可乐的这一事件是跨越地域界限和文化界限的社会群体间冲突的例子。

因为
该冲突确实是以可感知的差别为基础的所以也使情况进一步复杂化————没人能断定饮
料本身是不是在生产地就被污染了,如果是这样,也没人能断定是否是它引起了消费者的
疾病。

因为可口可乐是全球认可的品牌,也是财富巨大的商业组织,政府官员和消费者感
觉该公司的唯一目标是保持它的形象并避免损失。

为了在全世界人们面前不丢脸,欧盟不
得不另找途径来控告可口可乐公司使消费者患病和倾销。

在此期间,可口可乐因为关闭法
国的瓶装厂,损失超过1亿美元,法国工人失业,人们患病,而没人知道其中的原因。

想象一下,你被找来帮助分析、解决可口可乐公司和欧盟之间的冲突。

为了进一步了
解情况,可用搜索引擎搜索,也可查阅《广告周刊》、《公司》或《福布斯》等杂志寻找
类似类型的冲突。

然后,略述你的分析与为找到解决方法可能采取的措施。

2、实验日期第14周
白泰铭在读大学时成绩不突出,老师和同学都以为他今后无多大作用。

他读完日语专
业后便被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招为推销员。

他很满意这份工作,因为工资高,还是固定的,
不用担心未受过专门训练的自己比不过别人。

若拿佣金,比人少得太多就会丢面子。

上班
头两年,小白对工作兢兢业业。

随着他的业务和他与客户们的关系越来越熟悉,他的销售
额也渐渐上来了。

到去年他就己经是推销员中的姣姣者。

尽管今年他的定额比去年提高了
25%,但到十月中旬他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不过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并不舒畅,令他最
烦恼的事,莫过于公司不告诉大家干得好坏,没个反应。

可偏又听说别的合资公司都搞竞
赛和有奖活动,有的老板还亲自请最佳推销员到大酒店吃一顿饭,并向公司内所有单位通
报竞赛结果。

以前并不关心排名的小白,如今却重视起来了。

他觉得公司对推销员实行固
定工资制是不公平的,一家合资企业怎么也搞大锅饭?应该按劳付酬。

在日本老板拒绝了
他的建议后,小白就辞职去另一家化妆用品公司了。

1、小白为何不同意公司现有的付
酬制度?试用亚当斯的公平论来解释2、小白能否算一位高成就激励者?试用麦克利兰
的标准来说明。

3、实验日期第15周
由学生分组组成公司,讨论涉及本公司的组织文化,并由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