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与一面病句辨析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病句修改中,前后是否对应的句子作为一种类型,常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以下就两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其中较为明显的病句,只要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一.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例一和例二中,“有没有”与“成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成败”是不能完全对应的。
下面的句子较为复杂。
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例三中,前两句是对的,“能否”与“较强的能力”不能搭配。
例四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能否”应领到“各行各业中去”,后句中“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则不能与“能否”搭配。
对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语意,判断所有句子的搭配是否都正确。
(二)两面相对的正确句子这类句子中的两面搭配是隐性的,常常被当成病句对待。
对句子的错误理解造成判断错误。
例五.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例六.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例七.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以上三个例句,许多学生会把它们当成病句,实际上,例五“你的智慧和勇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或与之相反,这件事的成败与这两种情况相对应,所以正确。
例六中,“信誉”也包含两个方面意思,即“信誉的好坏”。
例七中“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也可以是两种情况,即“态度和做法”正确或相反。
这一类的句子,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辨不清搭配。
如果能认真分析句子间的关系,辨别句子的隐含意义,这一问题应该较为容易解决。
病句详解:句式杂糅、一面和两面不协调、错用多重否定

病句详解:句式杂糅、一面和两面不协调、错用多重否定(一)句式杂糅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
这样的结构混乱又称为句式杂糅。
例1: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改:“这部学术著作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或“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
”)例2: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改:“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
”或“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常见句式杂糅句式本着……为原则(本着……;以……为原则)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以……为目的)原因是……造成(原因是……;是……造成的)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的原因)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成分是……配制而成(成分是……;由……配制而成)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二)一面和两面不协调有的句子前面说了两方面的意思,后面只说一方面的意思;或者前面说了一方面的意思,后面说了两方面的意思,造成逻辑错误。
例: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
(改:“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是否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
”或“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
)常见两面词:(显性)成败、得失、能否、好坏、高低、是否、大小。
(隐性)水平、质量、前途、信誉、影响、作用、状况。
(三)错用多重否定一句话里用两个否定词,就含有肯定的意思。
如“未尝不可”的意思是“可”,“无孔不人”的意思是“有孔皆入”,“不无可议之处”等于说“颇有可议之处”,“没有一个人不相信””等于说“大家都相信”。
病句中的“一面与两面”问题

(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2) 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分析:例(1)前半句有两面词“好坏”,后半句只涉及到 正面“保证生产安全”,因此前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为病句。例(2) 前半句有两面词“好坏”,后半句虽然 没有两面词,但“心情”一词,可作正反两面理解,因 为心情有好有坏,因此能与前半句的两面词“好坏”搭 配,表述正确。
(3)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 事。 (2002年江苏淮安卷)
(4)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是评定好文章的 标准之一。 (2002年浙江卷)
“能否”、“有没有”、“是否”、“敢不敢”、 “愿不愿”等兼指正反两方的情况,造句时应前后照 应,切忌一面和两面不搭配。(3)(4)两句谓语部分只讲 了正面情况,而忽略了主语部分“否”、“没有”所 指的反面情况,意思偏颇。(3)应删去“能否”,或将 “可”改为“可否”;(4)应删去“有”和“是否”, 或将“好文章”改为“文章好差”。这样句意前后就 相称了。
等于“天天都”。(4)反问本身已经表达了一重否定的 意味,本句是三重否定。(5)“不肯定”与“不否定” 的宾语应该相同。
标志:能不能 病症:去掉“我们能不能”。 总结:这种类型的病句,要抓住前后的呼应。如果不 注意,容易误选。
A、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有重要作用。(97高考题) B、他能不能如期而来,的确还是个问题。
一个句子中,若出现两面词,如“能否”、“是否”、 “高低”、“快满”、“好坏”、“有没有”等,要 仔细分析,不要一律视为病句。有两种情形:前半句 (或后半句)有两面词,后半句(或前半句)只涉及到一面, 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则为病句,如例 (1). 例(2)前半 句(或后半句)有两面词,后半句(或前半句)虽没有两面 词,但后半句(或前半句)的动宾搭配或作为宾语的名 词性短语可作正反理解,则不是病句。
病句解题小通关--主客颠倒、两面对一面

主客颠倒——
标志词:对对于和(相当于“同”)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史,对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
(应该是中学生熟悉历史)
爱迪生这个名字对于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应该是人民熟悉爱迪生)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起来,大不相同。
(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接触报纸)两面与一面——
标志词:是否好坏成败等
投资环境的好坏,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改为“好的投资环境”)
宋庆龄同志为祖国统一,国家兴亡做出了很大贡献。
(改为“国家振兴”)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这个是正确的句子,虽然后面说的是两个方面“好不好”,但前面的“质量”一词本身也包含着质量好与不好两个方面,所以它属于两面对两面)。
两面对一面

两面对一面,小心细分辨——浅析语病中的前后失应问题“两面对一面”是高考语病题当中经常考到的一种病句类型,在语法中属于搭配不当,语言学家历来都重视这个问题。
吕叔湘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说道:“造句的时候,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和两面的词语配搭,就会造成混乱。
”书中还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书中认为“做好”是一面性的,而“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所以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那么,何为一面性、何为两面性呢?一面性是指一些词语只有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如“好”、“优”、“坏”、“劣”等;两面性是指一些词语兼有正与反、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意思,如“是否”、“好坏”、“成败”、“高低”等。
因此,一个句子中如果前面是单方面的肯定或单方面的否定,后面却是既肯定又否定,那么句子表达就失去了相应的平衡,反之亦然,从而犯了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前后失应的语病。
: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分辨。
一、“一面对两面”类型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②他的病情能够稳定,关键在于他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与医生配合。
例析:①句中的“做好生产救灾工作”是一方面意思,“是否深入群众”是两方面意思,②句中的“病情能够稳定”是一方面意思,“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是两方面意思,这两个句子搭配不当关系不对应,犯了“一面对两面”错误。
二、“两面对一面”类型③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④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⑤要保证生产安全,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⑥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例析:③句中“能否抓住机会”表达的是两方面意思,“加速培养”是一方面意思;④句中“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一个方面的意思;⑤句中“保证生产安全”是一个方面的意思,“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两个方面的意思;⑥句中“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病句辨析--一面对两面

病句辨析中“一面与两面句”的辨析例1: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把这句话拆成两句:1、农村人口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2、农村人口不能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
(工业化和城镇化失败)。
这两句话都是正确的。
再举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就利用上句: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把这句话拆成两句:1、农村人口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正确)2、农村人口不能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显然,这句话不合理。
“关键”本身就含有正反两种意思的时候,这就不是语病而是正确的。
比如像“怎么怎么的结果”,这里结果本身就包含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具两面性。
而像“成功”这种词只具有一面性。
)下面这些句子都是对的:1、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决定着亚太地区是否稳定。
2、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3、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
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全是病句。
例如: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正)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误)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正)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病句辨析之双面词

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
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
作用。
两面对一面
(10年浙江卷)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 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 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 的实际行动。
两面对两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1年新课标卷)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
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
两面词
是指一个词语兼有相反的两方面意思, 如“成败”、“得失”、“能否”、 “好坏”、“高低”、“是否”、“大 小” “生死”“优劣”等。因为它们 表达的是不固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 以它一般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应有与之相 照应的词语或语义,否则会造成语义上 的不对称。
“一面与两面”作为“逻辑上有问题的例子”, 是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讲话》提出来的。 书中的解说如下:
但是,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一面”, 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产生套板反应。
辨析下列句子的正误
(93年全国卷)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 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 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两面对一面
(96年全国卷)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 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 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两面对一面
两面对一面
(06江西卷)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
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
会和谐的关键。
两面对两面
(06全国卷)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 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 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两面对一面
(06天津卷)B、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 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学生学习能力 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两面对两面
中考常见病句——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中考常见病句——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改法有二:①在要前面加上是否一词,构成两面对两面;②去掉能否一词中的否。
)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改法有二:①在句首加上能否有之类词语;②将成败改成成功。
)
★3、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低,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成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不在于而在于句式中的不在于,排除了作两面讨论的可能性,故应去掉第一个是否。
类似的句式还有不是而是等。
)★4、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与否前面词语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是正反两方面。
另外,如果是输了,就不存在庆功之说。
)。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高考说明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列举病句类型6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
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
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太好辨别,其实,只要抓住这类病句的特点,抓住标记,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并适当做一些练习,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病句。
下面我们将对此类语病归类分析,以便考生简便快速地辨析此类语病。
一、高考引路,真题示范例1(2014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解析】其中B选项就犯了“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是否”是两面,“长远发展”“人民的福祉”,只是一面,一面对两面,照应不周。
例2(2014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支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是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两面对一面”病句题如何判定?

两面对一面病句题如何判定?两面对一面病句题如何判定?修改病句中两面对一面什么时候是对的?一般情况两面对一面是错误的,但我今天做了一个题竟是正确的。
当你说的那个一面那个词本身就含有正反两种意思的时候,这就不是语病而是正确的。
比如像怎么怎么的结果,这里结果本身就包含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具两面性。
而像成功这种词只具有一面性。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A解析:B并列词语搭配不当,应为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介词错误,经过改为通过;主谓搭配不当,在80%后加的患者;D、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3年)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 万朵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正确答案为D。
A句培养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删除和培养句前后不能对应,前面有肯定和否定;B后面只有肯定,删除前面的否或将要改为能否句50万朵不能修饰花粉;C,应该在50万朵后面加花)。
例谈高考病句“两面一面搭配不当”的辨析技巧

例谈高考病句“两面一面搭配不当”的辨析技巧其主要特点是:句子前面(或后面)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如“成败”“升降”“高低”“好坏”“优劣”“强弱”“得失”“能否”“是否”“有无”等),后面(或前面)却只有一方面意思(或正或反)的词句与之相呼应,从而造成前后内容搭配的不协调。
一般而言,如果句子中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成败”“好坏”“优劣”等这些两面词,就要考虑是否存在“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
必须注意的是:有些句子看起来有上述之类的两面词,但不存在“一面对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单起单承”“双起双承”而忽略了句意逻辑。
因为有些词语本身就会有两面性,如“行动”“水平”“质量”等词属隐性均衡,不可一律当成病句看。
另外,对一时判断不准的句子,可采取“分别组织句子”的办法来检验:先用“肯定”这一面组织句子,再用“否定”这一面组织句子;如果这两个分开产生的“肯定句”和“否定句”都合乎逻辑事理,则表明原句不存在“一面对两面”不搭配的问题;反之,则存在。
【辨析技巧】所谓“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需要我们分别对待,不可混为一谈。
1、前后“一面对两面”的词语照应不周,造成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的意思: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如“是”“能”“应该”“深”“高”“好”“优”等;也可以是反面的,消极的,如,“不是”“否”“不应该”“浅”“低”“坏”“劣”等;还有一些词语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能否”“应该不应该”“好坏”“深浅”“有无”“上下”“左右”“轻重”等。
当我们做题或使用这些词时,一定要注意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性的词语前后搭配问题,看前后一面和两面照应是否周全,是否能够对应,如果不能对应,就是换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不符合逻辑事理。
下面举例说明: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两面对一面——精选推荐

两面对一面,小心细分辨——浅析语病中的前后失应问题“两面对一面”是高考语病题当中经常考到的一种病句类型,在语法中属于搭配不当,语言学家历来都重视这个问题。
吕叔湘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说道:“造句的时候,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和两面的词语配搭,就会造成混乱。
”书中还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书中认为“做好”是一面性的,而“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所以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那么,何为一面性、何为两面性呢?一面性是指一些词语只有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如“好”、“优”、“坏”、“劣”等;两面性是指一些词语兼有正与反、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意思,如“是否”、“好坏”、“成败”、“高低”等。
因此,一个句子中如果前面是单方面的肯定或单方面的否定,后面却是既肯定又否定,那么句子表达就失去了相应的平衡,反之亦然,从而犯了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前后失应的语病。
: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分辨。
一、“一面对两面”类型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②他的病情能够稳定,关键在于他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与医生配合。
例析:①句中的“做好生产救灾工作”是一方面意思,“是否深入群众”是两方面意思,②句中的“病情能够稳定”是一方面意思,“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是两方面意思,这两个句子搭配不当关系不对应,犯了“一面对两面”错误。
二、“两面对一面”类型③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④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⑤要保证生产安全,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⑥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例析:③句中“能否抓住机会”表达的是两方面意思,“加速培养”是一方面意思;④句中“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一个方面的意思;⑤句中“保证生产安全”是一个方面的意思,“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两个方面的意思;⑥句中“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两个方面的意思,“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一个方面的意思。
语文病句辨析:一面对两面

能正确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病句吗?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2. 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3.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5.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6.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资料一:说“两面”词语在一次辨析病句的专题测试中,不少学生将下面的一个句子判为病句:( 1 )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理由是,“素质的高低”讲了“两面”的意义,而“重要的影响”只讲了“一面”的意义,前后照应不周,意义搭配不当。
事实上,这一句子并非病句。
学生误判,反映出部分学生对这一病句类型认识的肤浅,或拘泥于条条,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意思:可以是正面的,如“高”、“优”、“是”、“应该”等;也可以是反面的,如“低”、“劣”、“不是”、“不应该”等。
还有一些词语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应该不应该”等。
当我们运用这些词语造句时,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的词语搭配,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就是我们常说的搭配不当。
如:( 2 )教师决不能忽视学生活泼不活泼的长处.( 3 )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决定于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是否真正了解。
( 4 )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三个句子都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由于“一面”词语和“两面”词语搭配不当,以致使前后的意思不合逻辑。
期末复习:常见病句类型辨析及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021-2022学年春学期期末复习之常见病句类型辨析及练习一、常见病句类型辨析(一)搭配不当1.两面对一面【举例】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解析】“有无”表示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后半句只有肯定一面的情况,可在“提高”之前加上“能否”。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举例】我们通过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等耳熟能详的成语领会到众多名人的风采。
【解析】动词“领会”与宾语“风采”搭配不当,应将“领会”改为“领略”。
3.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举例】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愉快的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解析】谓语“回响”与主语“歌声”搭配,与“笑容”不搭配。
应将“笑容”改为“笑声”。
4.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举例】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的好时候。
【【【【主语“岳麓山”和宾语“时候”搭配不当。
可将“时候”换为“地方”或将“深秋”与“岳麓山”对调。
5.关联词搭配不当【举例】“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解析】“中国人的根文化”与“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是递进关系,应将“尽管”改为“不仅”。
(二)语序不当1.定语语序不当【举例】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解析】定语“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语序不当,应将“一件珍贵的”与“妈妈从北京买来的”调换位置。
2.状语语序不当【举例】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解析】应将“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改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逻辑语序不当【举例】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解析】“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
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举例】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解析】“不仅”与“我们”语序不当,应将“我们”放在“不仅”前。
5.分句间语序不当【举例】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病句(两面对一面)

看两面词,是否出现“一面”对“两面”两面词如“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等,它常常造成“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意搭配不当。
如:(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05年全国卷一)(2)、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05年浙江卷)(3)、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05年山东卷)以上病句简析:(1)句主语中“能否”这个两面词表明主语是两面意思,宾语“重大意义”是一面,两面对一面,因此删去“能否”,改成一面对一面。
(2)句“进步与否”是两面,“国家富强”是一面,两面对一面,不妥,“是否”与“富强”不对称,因此去掉“与否”,改成一面对一面,或者在“国家”与“富强”之间加“是否”改成两面对两面。
(3)该句“抓不抓……关系……”两面对一面,前后不对应,可在“事业”与“后继有人”之间加“是否”或者将“抓不抓”改成“狠抓”。
病句中“两面对一面”的特例高考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一面”对“两面病句

长沙教育
雨花区石燕湖中学语文教研组
•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如: • 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 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 (改法有二:①在“要”前面加上“是否“一词,构成两面对两 面;②去掉“能否”一词中的“否”。) •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 (改法有二:①在句首加上“能否有”之类词语;②将“成败” 改成“成功”。) • 3、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低,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成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 (“不在于……而在于”句式中的“不在于”,排除了作两面讨 论的可能性,故应去掉第一个“是否”。类似的句式还有“不 是……而是”等。) • 4、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 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 (“与否”前面词语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是正反两方面。另外, 如果是输了,就不存在“庆功”之说。)
琴弦松弛,弹不出动听的乐曲;生活散漫,点不燃生命的火焰 ;学习懒惰,创造不出灿烂的前程。
长沙教育
雨花区石燕湖中学语文教研组
• 30、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的条件之一。(2004年长沙中考试题) • 31、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关键。(2005年佛山市课改区中考题) • 32、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 件。 • 33、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 34、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 35、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 水平的基础。 • 36、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 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一面对两面”高考说明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列举病句类型6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
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
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太好辨别,其实,只要抓住这类病句的特点,抓住标记,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辨析,并适当做一些练习,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病句。
下面我们将对此类语病归类分析,以便考生简便快速地辨析此类语病。
一、高考引路,真题示范例1(2014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解析】其中B选项就犯了“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的错误。
“是否”是两面,“长远发展”“人民的福祉”,只是一面,一面对两面,照应不周。
例2(2014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支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是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面与一面病句辨析前面有一正一反而后面仅有正面的句子一向被认为是病句,并把病因归为“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
实际上,这种句子并非全是病句。
例如:1、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正)2、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误)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正)4、“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误)例(1)句的前半句为一正一反,后半句虽没有与之搭配的一正一反的词,但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即“工程质量”有好坏,这样前后就可以搭配起来:认真负责,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就差。
例(2)句中的后半部只涉及到正面,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因此为病句,应修改为“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团结”。
例(3)句中的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则慢。
因此,此句为正确的句子。
例(4)句后半句中的“高水平”为正面,不能作相反的理解,为病句。
如改正,则需在“在于”之后加上“能否”,并删去“要”这一表示正面的词,使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
这类容易正误相混的句子举不胜举,例如:5、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误)6、体育成绩好坏,竟取决于某些裁判的判决。
(正)7、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生的重要条件。
(误) 例(5)句中的“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例(6)句后半句可作正反理解,因为不公正取决于裁判的好恶:他喜欢的或有贿赂的,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差。
因此,这类句子为正句。
例(7)句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要判断这些句子是否正确,关键是看后一句子,如后面只涉及到正面的为病句,而后面可作正反理解的则为正确的句子。
那么,怎样判断后半句能作正反理解呢?主要看后半句的动宾搭配或看做为宾语的名词能否正反理解。
例如:8、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误)9、环境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正)10、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11、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误)12、有无灵感思维,取决于知识积累的状况。
(正)例(8)前半句关涉两面性,后半句中的“关键”一词,是一面性的,前后不致,为病句。
例(9)句“影响心情”这一动宾要作正反理解,因为心情有好有坏,可由好变坏,也可由坏变好。
因此可与前面一正一反词“环境、好坏”相搭配。
例(10)句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兼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
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例(11)“白眼”和“青睐”批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而例(12)后半句“知识积累的状况”本身就包含多少、深浅等一正一反的内容,无需强加上反面的意思,如此自然可与前面的一正一反的词“有无”相搭配。
总之,“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的所谓“病句”不全是病句,关键要看后面的字词本身是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思。
有,是正确的句子;无,才是病句。
病句中的“一面与两面”问题搭配不当是常见的语病,也是高考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几乎每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此类题。
而“一面与两面”(又叫“二对一”)的问题又是搭配不当中的特殊类型,对这类题,如果不注意辨别,就可能出现失误。
请看下面两例:1、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例1中,“做好”是一面的,而“能否深入”是两面的,是病句。
可以这么修改:“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能否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困难,关心群众疾苦。
”例2前面讲的是两面,后面是一面的,必须在“培养”前面加上“能否”。
但有时情况较复杂,有的看似“一面”,却包含着“两面”,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产生套板反应。
如1997年高考卷第6题C项:储蓄所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析:这本是一个正确选项,然而,许多考生因老师在教学中常强调“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而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因为“储蓄额的高低”对银行来说,资金都在增长,只是一个增长快慢的问题。
这里的“增长”其实就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再看下面的例子: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项:A、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C、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析:答案是B、D。
B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句中“不在于……而在于……”是并列关系,它们讲的也是一面的,前面讲的是两面的,应该在两个“它”后都加上“是否”,这样才能对应起来;D项“白眼”和“青睐”是相反的两面,“温暖”是一面的,应将其改为“冷暖”。
A项的“心情”有好坏之分,好的环境使人心情变好,坏的环境使人心情变坏;C项的“效果”也有好坏之分,含有两面性,对前面的“是否”是妥当的。
再看下面一个例子: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析:这个句子是不正确的。
犯的错误也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
因为后一分句陈述的是两面性:兴盛和存亡,而前一分句陈述的是一面性。
有两种改法,一是在前一分句前加“能否”,二是把后一分句改为:才能使党和国家长期保持兴盛局面和立于不败之地。
1、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需要肯定回答的,又有需要否定回答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搭配不当。
最后一句可改"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就会作出错误的回答")一面对两面病句辨析挑战难题:能正确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病句吗?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
“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
和(5)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
2. 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
3.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
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与“能不能”是一面和两面,去掉“不能”5.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能"或"不能"可持续发展,均"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
这个句子没语病)而例5的第三分句意思是很明确的,“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着想”。
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6.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重要的作用”可以包含正反两方面,所以与“高低”两面对两面7.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个人的颜面,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ד输赢”与“颜面”都是两面,“荣誉”是光荣的名誉,是一面。
2.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人才。
ד能否”和“加速培养”是两面和一面资料一:说“两面”词语在一次辨析病句的专题测试中,不少学生将下面的一个句子判为病句:( 1 )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理由是,“素质的高低”讲了“两面”的意义,而“重要的影响”只讲了“一面”的意义,前后照应不周,意义搭配不当。
事实上,这一句子并非病句。
学生误判,反映出部分学生对这一病句类型认识的肤浅,或拘泥于条条,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意思:可以是正面的,如“高”、“优”、“是”、“应该”等;也可以是反面的,如“低”、“劣”、“不是”、“不应该”等。
还有一些词语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应该不应该”等。
当我们运用这些词语造句时,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的词语搭配,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就是我们常说的搭配不当。
如:( 2 )教师决不能忽视学生活泼不活泼的长处 .( 3 )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决定于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是否真正了解。
( 4 )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三个句子都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由于“一面”词语和“两面”词语搭配不当,以致使前后的意思不合逻辑。
( 2 )中“活泼不活泼”讲了“两面”,“长处”只讲了“一面”。
( 3 )中“转化工作”讲了“一面”,而“是否了解”却讲了“两面”。
( 4 )中“正确与否”讲了“两面”,而“重要因素”仅讲了“一面”。
这些句子的毛病不难认出,一般不会弄错。
实际上还有些词语,似乎是“一面”的,实质上却是“两面”的,我们姑且称之为“隐性两面词语”。
如:( 5 )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
再看( 1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
“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
和( 5 )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
我们在使用“一面”和“两面”词语时,要做到前后相对应。
如:( 6 )内容的正确与否,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首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