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课程标准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2112021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0/2先修课程: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诊断学适用专业:临床医学5年制教材、教学参考书:1、神经病学,贾建平、陈生弟主编,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Clinical Neurology, 9th edition, 2015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由于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且其他系统和器官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具有支持协调作用,所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全身各种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结构改变。
因此神经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随着医学影像学、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遗传学等领域的新技术高速发展,临床神经病学的知识体系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和基本技能(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 ,毕业后能胜任一般医疗和预防工作中所涉及的神经系统疾患及有关问题的处理,为今后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具备全面知识打好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2)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及脑脊液循环。
(3)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与方法。
(4) 掌握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基本技能:(1)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
(2) 熟悉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和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
(3) 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CT、MRI 、DSA、EEG、EMG等。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神经病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Neurology 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 48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先修课程:中西医各基础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神经病学教学目的应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疾病的临床问题,接诊及处理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程序,如临床资料收集、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运用定位诊断的思维方法,综合分析确定疾病性质,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CAI课件、图表、模型、标本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和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各种神经疾病常见的临床问题,运用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培养神经疾病独特的临床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要把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式,临床实习应尽量多采用临床病案分析等方法,突出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社会-心理-生物学”医学模式。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病学的特性。
2、了解神经科学的目标、实践和发展。
【教学内容】1、神经病学的目标2、神经病学的特性3、神经病学的实践4、神经病学的发展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
2、熟悉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教学内容】1、中枢神经2、脑与脊髓的血管3、脑神经4、周围神经5、肌肉6、运动系统7、感觉系统8、反射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教学要求】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表现。
【教学内容】第一节意识障碍第二节认知障碍第三节头痛第四节晕厥与痫性发作第五节眩晕第六节视觉障碍第七节听觉障碍第八节眼球震颤第十节肌肉萎缩第十一节躯体感觉障碍第十二节共济失调第十三节步态异常第十四节不自主运动第十五节尿便障碍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内容。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4、诊断和鉴别诊断:确诊癫痫的依据、 脑电图的诊断价值与癔病、晕厥、偏头痛等的 鉴别。疑为继发性癫痫者应寻找病因。
5、防治:注意预防癫痫的因素。控制反 复发作的药物治疗原则,有机磷中毒等引起神 经-肌肉传递障碍。
课程目录
颅内感染性疾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颅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2、熟悉常见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脑脊液主要改变 3、掌握病毒性脑炎和脑囊虫病的治疗 概述 颅内感染性疾病:
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脑实质、脑膜及血管, 引起急、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
课程目录
脊髓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脊髓炎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依据。 2、熟悉脊髓解剖、脊髓损害临床表现、急性脊髓炎 的特殊类型表现、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方法。 3、了解急性脊髓炎病因、病理、预后。 【教学内容】 1、脊髓解剖 2、脊髓损害临床表现 3、急性脊髓炎定义。 4、急性脊髓炎病因、病理。
课程目录
癫痫
• 【目的要求】 • 1、了解癫痫的病因和分类。 • 2、了解癫痫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 3、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
救。
课程目录
癫痫
【教学内容】 1、病因:原发性癫痫与继发性癫痫。 2、发作病理:讲述癫痫病灶的异常放
电及其传播导致痫性发作的有关原理。 3、临床表现:简单介绍癫痫的国际分
教学大纲
课程目录
一、神经学总论 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三、颅内感染性疾病
四、脊髓疾病 五、帕金森病 六、癫痫
课程目录
《神经病学》总论
【目的要求】 了解学科的内容与发展。 熟悉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 掌握大脑、脊髓损害的定位及其临床表现。 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 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教学内容】 一、了解神经病学学科发展情况与神经系统疾病诊 疗的进展情况。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用)教学进度与时间分配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神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
20世纪末生命科学的进展引人注目,神经科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神经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因此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分析诊断的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先进的诊断技术仪器为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CT、MRI、DSA、SPECT、PET、rCBF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神经介入放射治疗、r-刀技术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增添了新手段,这些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等,但重点内容我们在每一章,每一节课上都会强调。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分别列出重点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30学时。
教材为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版)。
本课程为必修课,考试形式为笔试。
二、神经病学课程基本要求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
掌握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脑炎(急性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癫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神经病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分与学时:45学时(理论课30学时,见习课15学时),3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的一门科学。
本大纲系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并结合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的,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之用。
本学科的讲授内容,以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资料,系统地阐述神经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教学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神经系统精细而复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结合神经解剖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纷杂的临床表现做出定性诊断及定性诊断。
并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到患者的全身情况。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神经病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熟悉各种常用的诊疗操作。
理论课讲授时数及分配总表上课内容学时数绪论0.5学时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8.5学时三叉神经痛0.5学时面神经麻痹0.5学时格林巴利综合症1学时急性脊髓炎 1.5学时脑血管疾病6学时病毒性脑炎1学时多发性硬化 1.5学时帕金森氏病2学时癫痫3学时偏头痛1学时重症肌无力 1.5学时周期性麻痹0.5学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学时30学时总学时数(包括临床医学五年制、预防医学、麻醉医学)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一、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二、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及临床各学科的关系,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学习神经病学的方法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目的要求】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第一篇: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2.熟悉如何学好神经病学。
讲授内容1.一般介绍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一般介绍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重点讲解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目的要求1.掌握内囊、脊髓、大脑半球、视神经的解剖特点。
2.熟悉运动系统、感觉系统传导通路。
3.了解神经、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
讲授内容1.重点讲授内囊、脊髓、大脑半球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
2.详细讲解运动、感觉、视觉传导通路。
3.一般介绍脑与脊髓的血管、脑神经、周围神经和肌肉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目的要求1.掌握各种类型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2.掌握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3.掌握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特征及病变部位。
4.掌握感觉障碍、瘫痪的各种类型临床表现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5.掌握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
6.熟悉失用症和失语症的临床表现。
7.了解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
讲授内容1.详细讲解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2.重点讲解失语、失用、失认症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脑死亡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4.重点讲解不自主运动的临床表现、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
5.详细讲解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类型的诊断原则。
6.详细讲解瘫痪的临床表现,定位诊断,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7.一般介绍常见步态异常的分类和表现。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常规体检方法。
2.重点掌握肌力检查及六级记录法。
3.熟悉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现病史应询问的主要症状。
4.了解昏迷病人、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体检法。
讲授内容1.详细讲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方法。
2.一般介绍现病史的采集。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神经病学》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一、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20学时(一)绪论、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4学时(二)脑血管疾病4学时(三)癫痫3学时(四)多发性硬化1学时(五)运动障碍疾病3学时(六)重症肌无力1学时(七)周围神经疾病2学时(八)脊髓疾病2学时二、自学内容:(一)神经系统检查(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三)中枢感染性疾病(四)肌病(五)头痛(六)脱髓鞘疾病(七)运动神经元病(八)痴呆《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绪论、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目的要求:一、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
二、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原则。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颅神经(一)扼要讲解12对颅神经的解剖生理。
一般讲解颅神经损害时出现的临床症状。
(二)重点讲解对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的几对颅神经损害时出现的临床表现。
包括根据不同的视路病变和视野缺损进行定位诊断;三叉神经周围支及核性损害的区别;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区别;第3、4对颅神经损害的表现。
二、感觉系统(一)扼要讲解感觉的定义及感觉的分类。
(二)重点讲解感觉传导通路、节段性感觉支配。
(三)一般讲解髓内感觉传导束的排列。
(四)扼要讲解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自学为主)。
(五)扼要讲解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自学为主)。
三、运动系统(一)扼要讲解运动系统构成,由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小脑组成。
(二)扼要讲解下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一般讲解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定位诊断。
(三)扼要讲解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一般讲解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定位诊断;重点讲解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比较。
(四)扼要讲解锥体外系统的解剖生理;扼要讲解锥体外系受损的临床表现。
(五)扼要讲解小脑的解剖生理;扼要讲解小脑受损的临床表现。
四、反射(一)扼要讲解反射的定义、反射的解剖学基础及反射的分类。
(二)扼要讲解浅反射的定义及反射弧径,一般讲解常见的浅反射及浅反射异常的临床意义。
《神经病学》课程标准
《神经病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定位诊断,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脑血管病,锥体外系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肌肉疾病。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病案讨论、临床见习等进行教学。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学能力,掌握神经病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学时。
二、课程教学对象和方法1.教学对象:三年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
2.教学方法:包括大课讲授和指导自学两部分。
大课讲授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指导自学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所告知学习重点进行自学,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意识障碍分级,失语症,肌力五级六分法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分类,体格检查方法和意义(二)教学内容:1.意识障碍分级、失语症、肌力分级2.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分类、体格检查方法和意义第五节定位诊断(一)目的要求:1.掌握感觉经路、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不同部位损害的特点2.熟悉锥体外系、小脑损害的特点,脑神经损害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二)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程序2.感觉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3.不同部位神经病损的临床特点第二章周围神经病第一节概述(指导自学)(一)目的要求:1.掌握周围神经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熟悉周围神经疾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二)教学内容:1.周围神经系统解剖生理2.病理3.临床分类4.临床表现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第二节三叉神经痛(一)目的要求:1.掌握三叉神经痛诊断要点2.熟悉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4.治疗第三节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一)目的要求:1.掌握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要点2.熟悉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4.治疗5.预后及预防第八节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要点2.熟悉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临床分型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脑脊液、电生理检查、周围神经活检5.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6.治疗7.预后第三章脊髓疾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脊髓炎诊断要点2.熟悉脊髓疾病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二)教学内容:1.脊髓疾病的概述2.急性脊髓炎的病因、病理3.临床表现4.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5.治疗第四章脑疾病第二节脑血管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要点。
《神经病学》(第5版)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
通过教学,学生应具备应用神经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临床资料的能力,掌握应用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去推测病变部位,并能借助检查资料获得完全诊断,依据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二、课程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神经病学的病史采集和临床诊断思路,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2.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掌握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3.掌握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4.熟悉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熟悉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熟悉常见病毒性脑炎(单疱病毒)及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处理原则。
5.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熟悉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了解病因、分类与发作原因。
6.掌握震颤麻痹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抗震颤麻痹药物的应用,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掌握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熟悉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绪论(0.5学时)1.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熟悉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掌握学习神经病学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4学时)1.掌握各种意识障碍的概念,熟悉昏迷的鉴别诊断。
2.掌握失语症的概念、分类、临床特点与对应的病灶部位,了解失用症及失认症的概念、临床类型及表现、对应的病灶部位。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涉及神经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方面。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确保学生获取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他们在日后临床实践中准确诊断和治疗神经疾病的能力。
二、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1. 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 了解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培养分析和解决临床神经病例的能力。
5. 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A. 神经解剖学1.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脑、脊髓、脑干。
2. 末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
3.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和变异。
B. 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传递的基本原理。
3. 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
4. 神经调节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C. 神经病理学1.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神经病理的分类和鉴别诊断。
3.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D. 神经诊断学1. 神经系统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2. 神经影像学的应用和解读。
3. 功能性检查和神经生理学测试。
E. 神经药理学1. 神经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2. 常用神经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F. 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2. 常见神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 神经疾病的康复和护理。
G. 神经病学研究与前沿1. 神经病学领域的新进展和研究方法。
2. 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讨论等。
学生将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室实训和临床实习等方式,全面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五、考核方式1. 期中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2. 实验和实践操作:检验学生在实验室和临床实习中的技能和应用能力。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学时:45 专业:临床医学临床神经病学总论和定位诊断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尤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较为复杂,本课程旨在以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为基础,结合神经系统检查法,讲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原则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所授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掌握,重点是掌握原则和方法,能灵活应用。
1、了解三大传导束在中枢定位中的意义。
2、掌握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
3、特殊传导经路(视觉通路及双眼水平协同运动控制通路)在定位中的意义。
4、通过常见的脑干综合病征了解脑干疾病定位的原则。
5、脊髓损害的定位,掌握脊髓半切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重点是中枢各传导经路的走行及其在定位中的意义。
至于诸多综合病征,尤其脑干综合病征,因涉及解剖结构较多,记忆较为困难,因此除讲课中重点提出的以为,其余仅为加深理解之用。
1、临床神经病学总论。
(1学时)2、中枢三大传导束(锥体束、浅感觉及深感觉传导束)及不同水平损害的表现。
(1.5学时)3、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鉴别(附中枢性面舌瘫,真性和假性球麻痹)。
(1.5学时)4、特殊传导经路:(2学时)A视觉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应通路及视通路各部位损害之视野缺损。
B双眼水平协同运动控制通路。
5、脑干综合病征:(3学时)A中脑病变综合征:顶盖部,背侧部,腹侧部。
B桥脑病变综合征:外侧部,内侧部,被盖部,基底部。
C延脑病变综合征:背外侧部,腹内侧部,背侧部。
D内侧纵束综合征及一个半综合征。
6、脊髓损害的定位:(2学时)A脊髓半切综合征。
B脊髓内主要传导束纤维的分层排列。
C髓内、外损害的鉴别。
D脊髓节段与脊椎的对应关系。
E脊髓髓内结构的选择性损害。
四、教学方式:主要采取课上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边绘图边讲解的方法进行,并穿插较多实例讲述,以便于理解、课上掌握、加深印象。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前期相关课程主要是神经解剖学和物理诊断学中的神经系统检查法。
《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标准-骨外科学
《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授课教研室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授课学期第8学期课程名称中文神经精神病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英文 Neurology&psychiatry前导课程神经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心理学、内科诊断学、放射诊断学后续课程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学时分配总学时 70 理论 70 习题实验实训上机见习1周适用专业层次临床医学五年制二、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地位《神经精神病学》是我校医学生必修的临床医学课程。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精神病学是研究各种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则是由于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而导致的各种形式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障碍,前者属神经病学的研究内容,后者是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有精神症状表现,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常涉及对精神症状的诊断和处理。
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诊断技术,很多方面不同于躯体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对神经精神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也有特殊的要求。
基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临床重要性而设置本课程,是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基本需要,也为进一步培养神经精神专科医生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基本方法,了解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危重病的临床诊治原则;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病因和分类,掌握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了解精神疾病病史采集与精神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治原则。
三、内容标准神经病学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了解:神经病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
骨骼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本课程内容
包括绪论,定位诊断,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脑血管病,锥
体外系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肌肉疾病。
教学活动
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病案讨论、临床见习等进行教学。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与自学能力,掌握神经病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学时。
二、课程教学对象和方法1.教学对象:三年制专科
层次临床医学专业。
2.教学方法:包括大课讲授和指导自学
两部分。
大课讲授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指导自学部分要求学
生根据所告知学习重点进行自学,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
要求:1.掌握意识障碍分级,失语症,肌力五级六分法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分类,体格检查方法和意义(二)
教学内容: 1.意识障碍分级、失语症、肌力分级 2.神经系统
疾病病因分类、体格检查方法和意义第五节定位诊断(一)目的要求:1.掌握感觉经路、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
不同部位损害的特点2.熟悉锥体外系、小脑损害的特点,脑
神经损害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二)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疾
病定位诊断程序 2.感觉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3.不同部位神经
病损的临床特点第二章周围神经病第一节概述(指导自学)
(一)目的要求:1.掌握周围神经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熟悉周围神经疾病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二)教学内容:1.周围神经系统解剖生理2.病理3.临床分类4.临床表现5.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第二节三叉神经痛(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三叉神经痛诊断要点 2.熟悉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4.治疗第三节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一)目的要求: 1.掌握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要点 2.熟悉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4.治疗5.预后及预防第八节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要点 2.熟悉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
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临床分型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脑脊液、电生理检查、周围神经活检5.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6.治疗 7.预后第三章脊髓疾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脊髓炎诊断要点2.熟悉脊髓疾病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二)教学内容:1.脊髓疾病
的概述2.急性脊髓炎的病因、病理3.临床表现4.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5.治疗第四章脑疾病第二节脑血管病(一)目的要求: 1.掌握脑梗死,短暂
性脑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要点。
2.熟悉各
类脑血管病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和处理原则。
(二)教学内容:1.脑疾病概述2.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病因、危险因素及预防3.短暂性脑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4、脑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
和其他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5、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6.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第四节癫痫(一)目的要求: 1.掌握癫痫分类,强直-阵挛发作的诊断和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2.熟悉癫痫的病因,各类癫痫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2.分类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常规检查、脑电图检查、CT、SPECT 5.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6.治疗第五节帕金森氏病(一)目的要求:1.掌握
临床诊断要点2.熟悉病因,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二)教学内容:1.帕金森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2.临床表现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治疗第六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目的要求: 1.掌握单纯疱疹性脑炎诊断要点 2.熟悉各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二)教学内容: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种类及感染的途径 2.单纯疱疹性脑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3.临床表现临床特点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脑脊液、脑电图、影像学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6.治疗第六章肌肉疾病
第二节重症肌无力(一)目的要求: 1.掌握重症肌无力诊断要点 2.熟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2.临床表现临床分型3.辅助实验和检查肌疲劳试验药物试验、肌电图重复电刺激等4.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5.治疗6.预后及预防第三节周期性瘫痪(一)目的要求: 1.掌握周期性瘫痪的诊断要点 2.熟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2.临床表现3、实验室及其
他检查血清钾离子测定、心电图4.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 5.治疗 6.预防四、课程总学时及分配学时章节内容理论实验第一章绪论 3 第一章第五节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3 第二、三、六章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肌肉疾病 3 第四章脑血管病(一) 3 第四章脑血管病(二)、锥体外系疾病 3 第四章第四、六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 3 合计 18 五、考核
课程结束随堂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马家骥主编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参考书: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陈文彬主编诊断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金惠铭主编病理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