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阴阳学说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ppt课件

ppt课件
12
(一)阴阳交感 1、概念: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 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和变化的根本条件,如 果没有阴阳的交感运动,就没有生命,也没有自 然界。
ppt课件
13
2、举例:
(1)自然界: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之阳 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 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 化生出万物。
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
养生的原则:“法于阴阳”:“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冬病夏治”,“夏病冬养”。
养生的根本是让人体之阴阳与自然界四时的
阴阳变化相适应,以维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
才能延年益寿,以利健康。
ppt课件
37
2. 确定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 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双补
ppt课件
24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
1、含义: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 阴可以转化为阳。
(1)转化的内在因素与条件: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 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
(2)转化与消长的关系:
基础
阴阳消长
沙漠中雨水少
ppt课件
19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
1、含义: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 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 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2、内容:
(1)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 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 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 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ppt阴阳学说最终版.ppt

中医基础理论ppt阴阳学说最终版.ppt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比较对象不同
最新.课件
5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最新.课件
6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阴阳对立的概念 是指阴阳所概括的事物和现 象都具有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是阴阳之间最基 本的关系。
(2)交感发生的原因
阴阳交感是在阴阳二气运动的过程中达
到和谐状态进行的。最新.课件
19
(3)交感的意义
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是万物化生的根由和动力
最新.课件
20
2、阴阳互藏
(1)概念 相互 对立的阴阳双方中 的任何一方都包含 着另一方,即阴中 有阳,阳中有阴。
宇宙中的任何事
物都含有阴与阳两
种属性不同的成分,
2.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
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最新阴.课阳件 双补
36
3. 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四气:寒,凉→阴 温,热→阳。 五味:酸、苦、甘、辛、咸 升降浮沉:升,浮→阳 沉,降→阴
最新.课件
37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 色泽分阴阳 气息分阴阳 动静喜恶分阴阳 脉象分阴阳
2、概括疾病证候
八纲辨证:表证、热证、实证属阳;
里证、寒证、虚证属阴。
最新.课件
35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1.指导养生
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
养生的原则:“法于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病夏治”,“夏病冬养”。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ppt课件
25
1、阴阳偏胜
(1)“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 大汗、烦躁、面赤、脉数
(2)“阴胜则寒”—(实)寒证:面白、 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淡、脉沉迟或 沉紧
ppt课件
26
2、阴阳偏衰 (1)“阳虚则寒”-阴相对偏亢-虚寒证: 面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 微 (2)“阴虚则热”-阳相对偏亢-虚热证: 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脉细数 (3)阴阳互损 原因:阴阳互根互用
ppt课件 20
(五)阴阳相互转化
-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物极必反” 量变——质变 形 式 1) 渐变-寒暑交替,昼夜转换 2) 突变-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烧持续不退, 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 绝。-阳证转化为阴证
ppt课件 21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玻尔 -族徽:太极图 “contraviasuntcomplementa”(对立即互 补)
ppt课件 11


(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 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期和 条件。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阴阳互用: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 和助长对方。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 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1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 -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 2 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气与血、脏与腑、寒热与温凉
ppt课件 4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 明亮的、兴奋的 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 晦暗的、抑制的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学说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学说 PPT课件

相反:阴阳的属性完全相反,故构成对立的关系。 例: 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 降、昼与夜、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等等,皆 为属性相反的矛盾双方 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抵制、相互压制、相互克制 或相互牵掣。 例: 水与火的相互制约, 寒与热的相互制约; 兴奋与抑制的相互制约, 如同力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电学中的正 电与负电一样。
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阴和阳之间的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 于静止的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 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基 本形式。 具体表现为二类八种。
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 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此消彼长, 此长彼消。
阴消阳长 阳长阴消 阳消阴长 阴长阳消
关联性 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 者同一统一体中相互关联的 两部分,才能分属阴阳。 前提 属于同一范畴、同一层次。
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 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 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阴阳的无限可分 阴阳互藏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事物、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
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 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 抑制的都属于阴;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 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 兴奋的都属于阳。
正常的阴阳对立制约 如: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 异常的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 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 “制约太过”。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 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 “制约不及”。
统一(动态平衡)
正是由于阴阳的相互制约,才使事物或 现象的阴阳双方之间取得统一,取得相对 的协调平衡——阴平阳秘 动态平衡:平衡的取得是阴阳双
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 中相互感应,即不断地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和变化的根本 条件。 阴阳交感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 件。

阴阳学说.ppt课件

阴阳学说.ppt课件


“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 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
阴阳互藏示意图: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7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8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说明人体的物质性 如:气 阳气:温养内脏、肌表 阴气:濡养内脏、滋润人体 2、划分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6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7
事物现象的阴阳属性分类

类别 阳 阴
空间 天 地
时间 昼 夜
季节 春夏 秋冬
性别 温度 亮度 重量 男 女 热 寒 光亮 晦暗 轻 重 上升 下降
事物运动状态 向外 向内 明显运动 相对静止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22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用于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确定治疗的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 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 秘。

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23
阴盛
实寒证 (阴盛则寒) 寒者热之
阴阳 偏盛 实证 调 整 阴 阳 阴阳 偏衰 虚证

1、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 实热证 急性肺炎
正常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阴偏盛 阳偏盛
25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实寒证 痛经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的基础内容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的基础内容ppt课件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

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
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完整版ppt课件
13
阴阳消长的形式(2类8种)


⑴ 阴阳互为消长: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 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

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

的变化。
完整版ppt课件
18

总结:阴阳运动规律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阴阳互藏→交感的内在动力 →互根的维系基础

→转化的内在依据
阴阳互根→皆消皆长
阴阳对立→自和与平衡→互为消长→阴阳转化
完整版ppt课件
19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

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 指导疾病的治疗,包括确定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的
完整版ppt课件
5


3. 水火为阴阳属性的标志,称为“阴阳之征兆”。

4.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具有中空、

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
属于阳。
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 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
完整版ppt课件
6
阴阳的特性——相关性和相对性

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

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
“精气两虚”、“气血两虚”,则属阴阳互根 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异常的阴阳皆消。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阴寒偏盛,损伤阳气—阴长阳消 “阴胜则阳病”
⑵此消彼长:即 阴阳消消-阳阴--阴长长阳制约不及
阴虚 火旺(阴消阳长) 如:疾病
阳虚 阴盛(阳消阴长)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类型: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举例:
阴阳交感
⑴自然界 天之阳气下降 阴阳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
地之阴气上升
⑵人体 男(阳) 女(阴)
媾精 诞生 新的生命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阴阳双方 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而导致 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 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的关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⑶此长彼亦长:即 阴阳长长阳阴---长长阴阳
得当
互根 互用
补气(阳) 补血(阴)---阳长阴亦长 如:治疗
补血(阴) 养气(阳)---阴长阳亦长
⑷此消彼亦消:即 阴阳消消阴阳--亦亦-阴消消阳
不及
互根 互用
气虚(阳) 血虚(阳消阴亦消) 如:病理
血虚(阴) 气虚(阴消阳亦消)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12
阴阳在临床运用
“阳胜则阴病”指阳胜的病变必然损耗人体的阴液。而表现 为口渴、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这是基于阳能制约阴的原 理。 “阴胜则寒”指阴邪致病,或阴邪留滞体内导致机能障碍, 呈现为阴的实性偏盛。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而表现出一 派寒象,如恶寒、面白、局部冷痛、舌 淡 、脉迟或紧等。由于是病邪有余的寒 证,故属实寒证。 “阴胜则阳病”指阴胜的病变 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表 现为踡卧、脉迟无力,这是 基于阴能制约阳的原理。
阳偏盛 阴阳偏盛 阴偏盛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实热证 实寒证
阴阳失调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偏虚 阳偏虚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 阴阳两虚
虚热证 虚寒证
阴阳转化 阴证转阳
阳证转阴
17
临床诊治—先别阴阳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原 因在于阴阳失调。在诊察疾病时,只要善 于运用阴阳归纳法,就有助于对病变情况 的总体阴阳属性作出判断。故《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
的内部相关联的内容,都可以用阴阳的属性加以归类与分 析。此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之意。
2、相对性:事物的阴阳是相对
的,而不是绝对的。

6
阴阳的基本内容
1、对立制约: 对立制约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
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的属性是相互对立、相反的。如上与 下、天与地、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动与静、出与入 、升与降、昼与夜等等。实际上,只要有阴阳,它们的属 性就是对立的,因此阴阳的对立具有普遍性。 制约是指属性对立的阴阳双方出现相互约束、相互抑制、 互为胜负。
20
常见食物的阴阳属性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阴阳学说PPT课件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阴阳学说PPT课件

02 阴阳基本属性与相互关系
CHAPTER
阴阳对立制约原理
阴阳对立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 种属性或力量,如天与地、日与夜、 寒与热等。
阴阳制约
阴阳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 系,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如人体内的 阴阳平衡,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阴阳互根互用原理
阴阳互根
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阴 精与阳气的互根关系,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是阴精的功能表现。
04 诊断方法中应用阴阳学说
CHAPTER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阴阳状况
望诊
闻诊
观察病人面色、神态、舌象等,判断阴阳盛 衰。例如,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为阳盛,面 色晦暗、精神萎靡为阴盛。
听病人声音、呼吸等,判断阴阳状况。如声 音洪亮、呼吸有力为阳盛,声音低微、呼吸 短促为阴盛。
问诊
切诊
询问病人病史、症状等,了解阴阳失调情况。 如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为阳虚,潮热、盗 汗等症状为阴虚。
通过触摸病人脉搏,判断阴阳状况。如脉象 有力、节奏明快为阳盛,脉象细弱、节奏缓 慢为阴盛。
辨证施治过程中考虑阴阳平衡问题
辨别阴阳失调类型
根据四诊合参结果,辨别病人阴 阳失调类型,如阴阳俱虚、阴盛
阳衰等。
确定治疗原则
针对阴阳失调类型,确定相应的治 疗原则。如补阳益阴、滋阴降火等。
选择药物和疗法
根据治疗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和 疗法。如阳虚者可选用温阳散寒的 药物,阴虚者可选用滋阴降火的药 物。
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和转归
判断疾病性质
根据阴阳失调情况,判断疾病的 性质。如寒证、热证等。
预测疾病发展趋势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这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高度概括。
.
17
(三)阴阳消长平衡:
1、涵义:
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不是处于静 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限度内 互为互为消长的运动中,维持相对 的平衡。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 消:减少、消亡
❖ 长:增加、增长
.
18
❖ 2、表现: (1)阴阳互为消长:
阴消阳长:寒 热
物质 功能
阴长阳消:热 寒 功能 物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
1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什么?
.
2
.
3
阴阳是什么?
❖阴阳是一种自然现象
单纯
❖阴阳是一组自然现象
发展
❖阴阳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属性 高级
.
4
1、阴阳哲学的意义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既可代表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 方。如:男与女,天与地,明与暗,冷与暖等。
.
8
自然界: 从冬 春 夏 阳 气 阴 气 “冬至一阳生” (寒 温 热) 从夏 秋 冬 阴气 阳气 “夏至一阴生” (热 凉 寒) 人体生命活动: 功能活动的产生,消耗营养物质即“阳长阴消” 营养物质的化生,依赖功能活动即“阴长阳消”
.
9
❖ (3)关联性:阴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 的事物属性,是在同一层次,同一范畴
阴 晦暗的 寒冷的 静止的 消极的 抑制的 物质的 下降的
.
12
二、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涵义:
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 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它们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指导思想(哲学基础):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基础理论: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和病理 诊疗特点:辨证论治(辨证施治)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气象学 生物学 植物学 农学
天文学
中医学
物候学 军事学 数学 酿酒术
矿物学
地理学
冶炼术
中医学的整体观反映在研究思维和 方法上,往往是采用由整体到局部或 从局部推测整体的考察研究方法,这 种整体研究方法体现在中医基础理论 方面尤为突出。如阴阳学说认为,世 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的本质是阴 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 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 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的体质。
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
的体质。
(5)用阴阳指导疾病的治疗
调整阴阳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 而调之,以平为期。” 阴阳学说指导疾病治疗的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归纳以下几方面:
① 确定治则 ② 归纳药物性能
② 归纳药物性能 归纳药性 分析五味 概括升降浮沉
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 解释物质世界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领域,影响中医学的 形成和发展,指导着临床医疗实践。同时中 医学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阴阳学说的 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病传》说:“明于阴阳, 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人生在世,无非要学习两种知识, 一种是关于谋生的知识,是为了生命存 在的基础,一种是关于养生的知识,是 为了生命本身,即为了健康长寿。
根据体质养生
根据季节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季节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指不同季节应偏重保护不同的脏腑阴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指的是春夏应偏重保护阳中之 阳心与阴中之阳肝;秋冬应偏重保护阳中之阴肺与阴中之阴 肾。 再结合“五行学说”(肝、心、脾、肺、肾分别应春、 夏、长夏、秋、冬),可更具体地指导四季养生: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譬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 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辛、甘、淡味属阳
酸、苦、咸味属阴
滋味不同,药效亦有差异。
归纳药性
中药药性: 即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 又称“四气”。
寒、凉属于阴
温、热属于阳
一般属凉性或寒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 热象,如黄芩、黄连、栀子、石膏等。
春季应偏重保护阴中之阳肝,勿令肝阳亢盛,肝风内动; 夏季应偏重保护阳中之阳心,勿令心阳亢盛,心火上炎; 秋季应偏重保护阳中之阴肺,勿令外燥伤肺,阴肺亏虚; 冬季应偏重保护阴中之阴肾,勿令外寒伤肾,肾虚精亏。
体质
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 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
中药饮片的阴阳属性
四气:寒、凉属阴 温、热属阳
五味:辛、甘、淡味属阳 酸、苦、咸味属阴
一般而言 相对而言
辛温、辛热属阳 苦寒属阴 甘寒属阳;苦寒属阴 甘温属阳;甘寒属阴 辛温属阳;辛凉属阴
……
① 确定治则
损其有余 补其不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
分析五味
中药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此外, 还有淡、涩等味,实际不只五种药味,但习惯上仍称为 “五味”。
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强调: “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1、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阴阳学说在中医 ) 如何用阴阳指导疾病的诊断? ( 2 ) 阴阳学说在疾病的治疗中有何指导意义? ( 3 ) 用阴阳阐释《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的病 理机制。
一般属温性或热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 寒象,如桂枝、附子、干姜等。
阴阳并补
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生理机制,明·张景岳提出:“善 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 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举例:德汇®二十六位帝皇补肾填精丸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生地黄24g 山药12g 山茱萸12g 泽泻9g 茯苓9g 牡丹皮9g 肉桂3g 附子3g
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用阴阳归属人体的组织结构 (2)用阴阳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3)用阴阳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阴阳指导疾病的诊断 (5)用阴阳指导疾病的治疗 (6)用阴阳指导疾病的预防与调护
(6)用阴阳指导疾病的预防与调护
① 用阴阳指导养生 ② 用阴阳指导食疗
用阴阳指导养生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张晓平 副教授
本节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了解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 告中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 这是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扶持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一贯 方针的重要体现。
陈竺在十七大期间说, 中医的基本概念与现代生命 科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 强调“阴阳平衡”,这与现 代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这 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环境十 分相似;中医强调“辨证施 治”,类似于西方医学中的 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个病人 找到最适合的药;中医的复 方理论,实际上就是现在的 西方治疗学越来越强调的各 种疗法的综合使用。
根据药物的性味,归属药物的阴阳属性, 可以更好地运用于疾病的治疗之中。
概括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上下表里的趋势。 升浮药都主上升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的作用。 沉降药都主下行向内,有潜阳、降逆、泻下、清热、渗 湿等作用。
升、浮药属阳 沉、降药属阴
药物的阴阳属性 ① 中药饮片的阴阳属性 ② 中药方剂的阴阳属性 ③ 中成药的阴阳属性
陈竺认为中医学的
“生物-心理-自然环 境-社会环境”医学模 式有望对现代医学模式 带来深远影响 。
2007年10月16日,世界卫生 组织西太区首次颁布了《传统医学 名词术语国际标准》。《标准》中 收录了包括总类、基础理论、诊断 学、临床各科等八大类3543个中 医词条,向全球中医标准化迈出了 新的一步。此举被称为传统医学全 球化的一座里程碑。
用法: 蜜制小丸,1次服10g,1日服3次; 亦可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