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有感 ——伟人诗词的永恒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人诗词的永恒魅力

——读毛主席词《沁园春·雪》有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月14日重庆《新民晚报》上。诗人以北国之雪为背景,写出了壮美的河山。雪这一意象,不但是起兴之景,而且是通篇之魂。雪之漫天飞舞,代表了兴新的力量,衬托了天地之宽广,也表示了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挡的气势,打倒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目标。

这首词上片写景,描绘了雄浑壮美的北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下片转入对历代帝王的评说,赞美当代革命家,有超越历代英雄的豪迈气概和自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情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开篇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领上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即使是站在海拔千米的塬上也不可能目及千万里,这是作者的视野在想象中尽情地驰骋,让我们感受一种开阔的意境和磅礴的气势,包容世间万物,也展示了主席博大的胸怀。

当时面对祖国壮丽的河山,在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昔日奔腾咆哮的黄河,此时“顿失滔滔。”预示着日本侵略者来势凶猛,祖国的大好河山有被日寇吞没的危险。毛泽东发誓为了“如此多娇”的大好河山,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面对列祖列宗英灵,决心竟折腰,“欲与天公试比高。”,“山

舞银蛇,原驰腊像。”一个“舞”字和“驰”字,形象生动的比喻在大雪覆盖的莽莽原野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像雄猛的白像,像腾飞的巨龙,在和浩瀚的苍穹一比高低。

诗人站在高原黄土,思绪万千,如此多娇的江山上演过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壮举啊!他向历史走去,于是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中华民族曾风云一时的英雄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一个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骄子们面对“分外妖娆”的华夏江山竟相折腰。毛主席在这首词里,请出历史人物,当然不是回到历史,也不是炫耀祖宗的功业,更不是贬低历史人物的功绩。他们虽然气壮山河,风卷残云,有王者风,霸者气,但大多数文采黯然,风骚庸庸,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难有独具魅力的文化渗透力量。

所以《沁园春·雪》的点睛之笔出现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主席思想的升华,是全词主题的深化。

一笔起历史。一笔见精神。一笔显魂魄。一笔动世界。说明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只能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去完成。

诗人立足于坚实的大地,他的根扎得很深很深,这个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和工农大众。所以他的心才飞得很高很高,他的目光才能够穿透浩茫的天宇和历史去洞察、预见整个世界。

历史造就了毛泽东,革命选择了毛泽东。一年的长征,已经证明了一个刻骨铭心的道理——中国人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诗人和他领导的队伍是天之骄子。他们是一群脚踏深厚的民族土壤,身披中国现代革命风云的大地之子。也只有他们才是抗日救国的中流砥柱,才能挽救中华民族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顿失滔滔”的浑浑天日里,祖国才能“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沁园春雪》的发表意味着从不满足于现状的毛泽东向全中国与全世界宣布他的下一个奋斗目标:他要超越历史上所有的英雄豪杰,也要超越已成为历

史的过去的自己,追求“圣贤”的人格理想,要做“传教之人”,要用他的先进思想改造中国与世界。历史确实也从此进入“毛泽东的时代”。因此,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所作出的历史选择是决定性的,不仅影响了几亿人的命运,也影响了他个人的命运。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艺术之作,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影响力。特别是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人人传诵的名言警句。这昂扬豪迈的诗句、风流豪壮的诗篇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炎黄子孙奋发进取,奋然前行,这就是伟人诗词的永恒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