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 国家科技部
(征求意见稿)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人工合成生物创建的重大科学问题,围绕物质转化、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水平提高、农业增产等重大需求,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几个实用性的重大人工生物体系,创新合成生物前沿技术,为促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等做出重大科技支撑。
2020年本专项将围绕基因组人工合成与高版本底盘细胞、人工元器件与基因线路、人工细胞合成代谢与复杂生物系统、使能技术体系与生物安全评估等4个任务部署项目。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二五”期间有关部署,2020年优先支持22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4个部市联动任务。
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国拨经费总概算3.8亿元(其中,拟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超过5个,国拨总经费不超过2500万元)。
申报单位针对重要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组织申报项目。
鼓励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或重要应用目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全链条组织项目。
鼓励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组织项目。
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
为保证研究队伍有效合作、提高效率,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4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青年科学家项目可参考重要支持方向(标*的方向)组织申报,但不受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限制。
部市联动任务申报分两类:一类是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推荐,深圳市有关单位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进行申报(标#的方向);另一类可由专项所有推荐渠道组织推荐,申报项目中至少有一个课题由深圳市有关单位作为课题牵头单位。
本专项所有涉及人体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须尊重生命伦理准则,遵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相关规定,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
合成生物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合成生物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合成生物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前沿科学领域,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申报指南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申报指南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申报指南一、前言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拓展人类对生物系统的理解和控制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的申报指南至关重要。
二、什么是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一门集成了生物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新兴领域。
它致力于通过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实现对生物系统的深度理解和精准控制。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利益和未来发展机遇。
三、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申报指南1. 申报范围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的申报范围涵盖了生物医学、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
申报者需要在项目申请书中明确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在具体领域中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2. 申报要求项目申报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学科知识背景,以及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申报者需要在申请书中清晰地阐述项目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并提供详尽的实验方案和预期成果。
申报者还需要规划合理的项目预算和研究进度,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果。
3. 评审标准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项目的创新性、前瞻性、技术可行性和预期效益。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申请书的内容和申报者的表现,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并选取最具潜力和价值的项目予以资助。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坚信通过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将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生物医学、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重大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五、总结与展望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的申报指南是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者的一次巨大机遇。
2018年度四川省生物技术与医药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12018年度四川省生物技术与医药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总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力军,推进形成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产学研可持续协作机制,形成依靠创新技术、创新产品促进产业增长的机制,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开发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一步加快我省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发展。
实施周期: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
重点领域:创新化学药物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化发展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开发、新型医疗器械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生物农业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
组织方式:公开择优。
支持方式:本专项采取前补助形式予以支持。
相关说明:同一单位的同一品种或技术已获得省级科技计划支持未验收的不得重复申报;纳入省统计部门调查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须提供已报送的上年度《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统计调查表》。
项目一、创新化学药物研究开发课题1 小分子药物研发及其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任务: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糖尿病等高发重大疾病,开展药物设计、化合物筛选、创新制剂、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和(或)临床研究。
考核指标:临床前研究品种获得临床批件(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改革为默示许可制后,申报临床在规定时限内未收到药审中心质疑和否定意见),临床研究品种获得新药证书。
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1个,临床前研究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200万元,临床研究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300万元,实施周期三年。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2 高端制剂、新型辅料品种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研究任务:进一步开展和完善膜控型、骨架型及贮库型缓控释给药系统制剂技术;高载药量、特异性释药的微粒制剂的工程化制备及稳定化技术;运用纳米结晶、自微乳化、胶束、磷脂复合物、纳米包合等技术策略,精密调控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和提高透过生物膜能力;对上述新型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技术、安全性控制技术等进行研究;发展高载药量、特异性释药的微粒制剂创新品种,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低毒副作用;开发新型辅料,并关联相应制剂。
国家重点专项申报指南pdf
国家重点专项申报指南pdf一、项目领域和方向本专项旨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结合实际需求,重点支持若干领域和方向的创新项目。
具体领域和方向将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和发布。
二、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和条件;2.申报项目应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3.申报单位应具有良好的信誉,无违法违规记录;4.申报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三、申报材料1.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内容;2.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知识产权证明、技术鉴定报告、用户需求说明等。
四、申报流程1.申报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地科技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申报材料;2.所在地科技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择优推荐至国家科技部门;3.国家科技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立项项目;4.国家科技部门与立项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合同,下达项目经费。
五、评审与立项1.国家科技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主要考虑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技术可行性、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2.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国家科技部门确定立项项目;3.立项项目承担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实施项目。
六、经费与支持1.本专项经费由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2.经费使用应符合国家科技经费管理规定,专款专用;3.国家科技部门将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分阶段下达项目经费。
七、管理与监督1.国家科技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2.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3.对于违反规定的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科技部门将视情况采取警告、撤销项目、追回已拨经费等措施。
八、附则1.本指南由国家科技部门负责解释;2.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近年来,合成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并被认为是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
作为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合成生物技术不仅对传统产业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更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了重大机遇。
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迫在眉睫,将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
1. 背景介绍合成生物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学原理,利用人工合成的方式,构建新型生物系统并制造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生物制品的技术。
它涉及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国家在合成生物技术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相关产业链也在逐步形成。
建设国家级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当务之急。
2. 建设目标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旨在整合优质资源、加强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行业发展,提高国家在合成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其具体目标包括:- 构建创新评台,推动前沿技术突破- 建立产学研合作生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培育高端人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打造国际化合作网络,促进行业国际化发展3. 建设内容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评台建设:建立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与转化评台,整合国内外资源,提供基础研究设施和技术共享评台,扶持优秀研究群体。
- 人才培养:组建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团队,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 产学研合作:促进合成生物技术领域产学研合作,支持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 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的对接和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4. 我对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合成生物技术将对未来的科技和产业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在国家层面建设创新中心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和治理问题
高新技术伦理医学与哲学2019年10月第40卷第19期总第630期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和治理问题雷瑞鹏①邱仁宗②摘要: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包括:概念性伦理问题,这涉及合成生物学的正当性问题;物理性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生物安全和安保问题;与对人的尊重和公正有关的非物理性伦理问题以及合成生物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合成生物学的治理问题包括:治理与监管关系;合成生物学创新、研发和应用的径路;以及合成生物学治理中若干重要问题,如监管和外部监管的必要、现有监管机制对合成生物学的监管是否充分、对不确定性的监管以及对专利制度的改革等。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概念性伦理问题,物理性伦理问题,风险一受益比,公平可及,利益冲突,不确定性中图分类号:R-O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72(2019)19-0038-06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19.19.12Ethical and Governance Issues in Synthetic Biology LEI Rui-peng,QIURen-zong・Department of Philosoph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Abstract:The ethical issues in synthetic biology include the conceptual ethical issues which are related with the legitimacy of synthetic biology;physical ethical issues which involve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non-physical ethical issues which involve with the respect for person and justice and finally issues of uncertainty.The governance in synthetic biology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ance and regulation,the approaches to the innovation,R&D and applications of synthetic biology,and several other issues,such as the necessity o£regulation and external regulation,inadequacy o£existing regulatory mechanism,the regulations for uncertainty and the reform of patenting system.Key Words:synthetic biology,conceptual ethical issue,physical ethical issue,risk-benefit ratio,equitable access,conflict of interest,uncertainty合成生物学是当代最有前途的新兴技术之一。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国家科技部
附件“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2018年度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质量基础(NQI)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共同构成,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NQI支撑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特征鲜明,不仅被国际公认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技术规则、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平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新常态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NQI 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凸显。
加强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推进我国NQI的科技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提升,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3〕1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13个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设置11个重点任务:新一代量子计量基准、新领域计量标准、高准确度标准物质和量值传递扁平化、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化、基础公益检验检测技术、重要产业检验检测技术、基础认证认可技术、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和典型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中国国家科技部为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为重大专项和重点专项,其中重点专项项目的申报是科技人员在相关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申请者更好地了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的申报流程和要求,特编写以下相关参考内容,以供参考: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部分旨在介绍项目的科学问题、技术需求以及项目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需明确说明项目的所属领域和所处的研究背景,概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指出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瓶颈。
同时,可引用过去研究取得的进展,说明本项目在这个基础上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2. 研究目标和内容:准确界定研究目标和内容是项目申报中关键的一步。
在研究目标中,需要明确列出项目希望达到的技术或者科学成果,强调其实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
在研究内容中,应具体描述项目的核心任务、主要研究内容和所需技术手段,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方案。
3. 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的设计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一环。
其中,技术路线应该包括研究方向、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等,重点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实施方案则需要具体规划项目的时间进度、研究任务分工、团队组织与协调、实验设备和场地支持、项目资金与管理等方面,以确保项目按期顺利进行。
4. 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明确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是项目申报的一个重要环节。
预期成果应准确描述项目实施后可能取得的科技成果,强调其技术创新和发展潜力。
应用价值则需要重点明确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行业推动作用、产业升级等方面,体现项目的实际应用前景和带动作用。
5. 工作进展计划与预期效果评估:详细的工作进展计划是申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项目负责人需要明确列出项目的研究计划、研究步骤和阶段性成果。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安排和项目预算计划,并提出科技成果评估的方案和方法,以评估项目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2.02.02•【文号】国科发基[2012]79号•【施行日期】2012.02.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基〔2012〕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办公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世界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
“十二五”期间,973计划将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加强化科学目标导向、更加注重优秀团队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科学等9个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基础研究,同时,围绕纳米研究等6个方向实施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现将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编写提纲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可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栏下载)。
973计划项目实行网上申报,2013年项目受理日期为今年3月25日8:00至4月9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3月上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
咨询电话:************,58881072,58881076受理部门: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传真:************电子邮件:***************.com附件: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重要支持方向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要求科学技术部二O一二年二月二日附件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重要支持方向农业科学领域1.主要农作物生殖发育的分子机理和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率的研究研究主要农作物生殖发育障碍及育性的分子机理,探索作物育性人工调控的新策略和新技术;为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效率,揭示产量和生态适应性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探索提高杂种优势效率的新途径。
重点专项2018项目申报指南-国家科技部
重点专项2018项目申报指南-国家科技部附件11“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健康是人类最普遍最根本的需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我国国民对健康的需求快速增长,人们在希望“好看病、看好病”的同时,更加关注疾病的预防、个体功能的完善、健康状态的良好,以及健康寿命的延长。
本专项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要求,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社〔2017〕147号)、《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66号)、《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5号)及《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等战略部署,突出“战—1—略前移、关口前移”,聚焦健康风险因素控制、老龄健康服务等关键问题,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可穿戴、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健康失衡状态的动态辨识,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自主管理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人体健康状态量化分层、健康信息的连续动态采集、健康大数据融合分析、个性化健身技术等难点和瓶颈问题,构建以主动健康科技为引领的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健康保障能力和自主性;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养老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推进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一体化的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连续性服务的生命全过程危险因素控制、行为干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的技术产品支撑体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技支撑。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年拟立项项目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 2018 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项目编码 2018YFA0900100 2018YFA0900200 2018YFA0900300 2018YFA0900400 2018YFA0900500 2018YFA0900600 2018YFA0900700
5
研发
27
2018YFA0902700
肿瘤的合成微生物 线路治疗
中国科学院深 圳先进技术研 究院
刘陈立
3427
5
基因回路在精准诊 中山大学附属
28 2018YFA0902800 断和靶向治疗膀胱 第 七 医 院 ( 深 林天歆
2914
5
癌中的应用研究 圳)
合成生物学自动化 中国科学院深
29 2018YFA0902900 铸造平台关键技术 圳 先 进 技 术 研 何 凯
徐州医科大学
抗逆基因回路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 合成与抗逆育种
高灵敏环境持久性 中国科学院生
有毒污染物感知与 态环境研究中
识别生物系统
心
难降解有毒污染物 智能生物降解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
李炳志 陈国强 堵国成 刘天罡 田朝光 王勇 周志华
钟辉
郑骏年 林章凛 赵斌 许平
中央财政经 项目实施 费(万元) 周期(年)
18 2018YFA0901800 的微生物细胞工厂 北京理工大学 李 春
2404
5
构建及应用示范
19
2018YFA0901900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 智能创制与改良
上海交通大学
林双君
2448
5
基于成药性特征的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组名单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组名单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
1张先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赵进东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研究员
3马延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4元英进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5戴俊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6赵国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7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8曹竹安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9江桂斌中科院环境中心研究员10陈薇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1—。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 国家科技部
附件4“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人工合成生物创建的重大科学问题,围绕物质转化、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水平提高、农业增产等重大需求,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几个实用性的重大人工生物体系,创新合成生物前沿技术,为促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等做出重大科技支撑。
2018年本专项将围绕基因组人工合成与高版本底盘细胞、人工元器件与基因线路、人工细胞合成代谢与复杂生物系统、使能技术体系与生物安全评估等4个任务部署项目。
根据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部市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框架协议》,中央财政和深圳市联合出资,共同组织实施“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二五”期间有关部署,2018年优先支持32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8个部市联动任务。
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支—1—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2018年度专项拟部署项目的国拨经费总概算为8.37亿元(其中,拟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超过4个,国拨总经费不超过2000万元)。
申报单位针对重要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组织申报项目。
鼓励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或重要应用目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全链条组织项目。
鼓励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组织项目。
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
为保证研究队伍有效合作、提高效率,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4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3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可参考重要支持方向(标*的方向)组织申报,但不受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限制。
部市联动任务申报分两类:一类是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推荐,深圳市有关单位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进行申报(标#的方向);另一类可由专项所有推荐渠道组织推荐,申报项目中至少有一个课题由深圳市有关单位作为课题牵头单位。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组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编制专家组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1张先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赵进东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研究员3马延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4元英进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5戴俊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6赵国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7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8曹竹安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9江桂斌中科院环境中心研究员10陈薇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
“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人工合成生物创建的重大科学问题,围绕物质转化、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水平提高、农业增产等重大需求,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几个实用性的重大人工生物体系,创新合成生物前沿技术,为促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等做出重大科技支撑。
2018年本专项将围绕基因组人工合成与高版本底盘细胞、人工元器件与基因线路、人工细胞合成代谢与复杂生物系统、使能技术体系与生物安全评估等4个任务部署项目。
根据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部市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框架协议》,中央财政和深圳市联合出资,共同组织实施“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二五”期间有关部署,2018年优先支持32个研究方向,其中包括8个部市联动任务。
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支—1—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2018年度专项拟部署项目的国拨经费总概算为8.37亿元(其中,拟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超过4个,国拨总经费不超过2000万元)。
申报单位针对重要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组织申报项目。
鼓励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或重要应用目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全链条组织项目。
鼓励依托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组织项目。
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
为保证研究队伍有效合作、提高效率,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4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3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可参考重要支持方向(标*的方向)组织申报,但不受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限制。
部市联动任务申报分两类:一类是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推荐,深圳市有关单位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进行申报(标#的方向);另一类可由专项所有推荐渠道组织推荐,申报项目中至少有一个课题由深圳市有关单位作为课题牵头单位。
1.人工基因组合成与高版本底盘细胞构建1.1原核生物基因组的人工设计与合成研究内容:针对大肠杆菌等模式原核生物,开展人工基因组—2—的理性设计与化学合成研究。
发展原核基因组深度设计、化学再造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基因组的系统简化和高度简约基因组的人工合成、组装与功能分析。
考核指标:建立人工基因组的模块化、适配性、正交性、成簇化的基本原则;创建大肠杆菌基因组设计合成与定制化重塑的方法;实现2~3种重要代谢通路等特殊功能的再造;化学全合成基因组3.5Mb以上。
1.2真核微生物基因组的人工设计与合成研究内容:针对真核模式生物酿酒酵母等,建立真核生物基因组的设计新原则和组装新策略,发展真核染色体深度设计再造与功能重塑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化学全合成深度设计酵母基因组,研究真核基因组简化的规律。
考核指标:建立酿酒酵母人工基因组深度设计合成的新原则;建立酵母基因组的模块化组装和人工基因组精简的新策略;合成再造的酿酒酵母基因组精简20%;化学全合成染色体10Mb以上。
1.3高版本模式微生物底盘细胞*研究内容:以解决生命科学研究中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以重要微生物为对象,提升其研究性能或拓展其研究与应用范围而进行微生物比较与进化基因组分析,或系统与定量生物学分析,实现生理或遗传的数字建模或/和“底盘化”细胞的理性设计、编—3—辑、重构及相关研究。
考核指标:针对重要微生物的研究目标,建立多层次基因组结构功能分析体系或模块化微生物数字细胞,在相应基因组层次或功能范围内实现基因型与表型相关的预测能力;建立相应的全基因组及特殊基因模块的理性设计体系;实现基因组改造与重编程以及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构建4~5种在所设计的生物学功能上具有显著超越现有天然细胞的人工高版本底盘细胞,并进行相关功能测试。
其中,1~2种人工底盘细胞在科研应用中获得突破性进展。
1.4微藻底盘细胞的理性设计与系统改造*研究内容:研究微藻底盘细胞设计、开发通用技术和工具,实现微藻基因组的编辑、大片段删减和功能模块的稳定表达;研究微藻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模块,再设计、组装和适配高效的生物合成与调控功能模块;研究微藻底盘细胞的逆境适应机理,提升其适应力,开展合成微藻的工程化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聚球藻、鞘丝藻、微拟球藻等可工程化微藻的高效遗传操作与基因组编辑改造技术,构建2种以上基因组简化、具有多重可调控基因回路、可编程控制产物积累的新型微藻底盘细胞;实现1~3个微藻代谢和生理功能模块的鉴定、重构,开发3~5种重要能源化工产品和高值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4—模块,突破天然生物合成的调控和效能限制,实现目标产品的高效固碳合成;鉴定、设计8~10种可移植型微藻抗逆功能元件,获得可在大规模培养条件下应用的微藻底盘细胞和细胞工厂,实现合成微藻制造的工程化示范。
1.5高版本工业放线菌底盘研究内容:根据产物类型研究外源复杂生物合成途径在放线菌底盘中的适配机制(包括底盘对产物耐受,底物供给与辅酶平衡,合成元件的翻译后修饰等机制),开发人工蛋白骨架技术以及高效率多靶点的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基于多组学分析和体外重建系统的数学网络模型,将放线菌底盘服务于新产物挖掘和药物高产。
考核指标:建立针对聚酮、萜类、核糖体肽、氨基糖苷等产物异源表达和高产的放线菌底盘细胞,实现100kb以上基因簇的抓取和异源表达,实现通用、高效率、多靶点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放线菌底盘中的应用,实现人工骨架对合成元件的体内重构,建立高通量高灵敏度的中间代谢产物和终产物检测平台,建立2种以上放线菌底盘的数学网络模型,实现50种以上关键功能催化元件的表征,实现1~2种新天然产物在放线菌底盘的发酵中试,提升3个重大产品的工业菌株水平,5个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
1.6高版本工业丝状真菌底盘—5—研究内容:针对开发分别适用于蛋白质、生物基化学品等工业化生产的通用丝状真菌底盘细胞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底盘代谢途径、生物大分子合成与外泌、细胞生长与生理、遗传与发育分化等系统生物学问题;发展与完善底盘细胞的基因组设计与重编程技术体系;设计、重构、组装高效功能模块及核心骨架代谢途径,提升丝状真菌底盘的通用性和特征性工业性能。
考核指标:解析工业丝状真菌底盘细胞代谢冗余、生长速度、生长温度等关键生理特征的调控机制,以指导针对外源生物大分子合成外泌、复杂原料利用、副产物消除等工业生产属性提升的底盘细胞改造重构;实现丝状真菌基因组水平设计与重编程,构建3~4种生产性能显著提升、并在蛋白质或生物基化学品等类别产品生产中具有通用性的工业丝状真菌底盘;实现2~3种丝状真菌底盘细胞在蛋白质、重要生物基化学品生产中的工业化测试,其中1~2种重要大宗产品实现45℃以上高温发酵,1~2种重要产品使用新底盘实现万吨级工业化生产。
1.7植物底盘的设计与构建研究内容:发展和完善植物底盘基因组水平设计与重构的技术,构建通用植物底盘系统;解析重要植物活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调控及转运的分子机制;设计和重塑植物次级代谢及调控等特化性状。
—6—考核指标:针对萜类、苯丙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重要次级代谢物,设计4~5种目标专一的通用植物底盘系统,建立相应功能元器件的表征方法和技术平台;研发植物底盘设计、构建与重编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及优化算法,建立植物底盘代谢模型;在植物底盘中鉴定并表征一批重要元器件,发现并验证若干次生代谢通路或关键步骤,实现一批(5~10种)重要活性代谢物的有效、定向合成,部分产物合成效率优于原生产方式,特别有开发价值的产物含量应达到干重的3‰~5‰。
2.人工元器件与基因回路2.1生物元器件标准化设计组装与应用研究内容:基于生物元件的产物靶向催化功能和底盘靶向调控功能,研究目标特定的普适元器件功能表征标准及相关技术;研发针对特殊目标的通用基因元件组装标准技术体系;通过挖掘、设计、构建与测试,获得高性能元件。
探索人工生命系统中多个元器件之间及其与底盘细胞系统的相容性、适配性、稳定性、可控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生物元件的功能预测与设计的新算法。
研发与生物元件相关数据标准化整合、交互共享、高效利用的方法,建立统一的、适应特定需求的生物元件库及相关高维度知识集成的优质元件设计平台,提供研发应用。
考核指标:针对天然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基于大肠杆—7—菌、放线菌和酵母等重要底盘细胞,获得一批(10万个以上)具有表征信息的催化和调控生物元器件并有文献支撑;建立15~20种与天然化合物合成或底盘细胞调控/正交线路构建等功能相关的生物元器件功能预测、设计、标准化表征、改造与构建的技术;构建50~100个跨物种的普适性新功能调控元件,研发5~10种响应各种物理和化学信号的高效生物感应新元件,完成其在模式底盘细胞中的功能测试;形成针对3~5种通用底盘细胞的生物功能模块设计与构建技术平台,实现人工生命系统设计的快速迭代,实施创新基因元件组装标准技术体系;配套建立具有提供生物元件与底盘细胞数据信息标准化递交和交互查询功能、整合生物元器件分析和设计创新技术的在线共享平台,应用于天然化合物异源合成和高版本微生物底盘设计。
2.2重要病原体疫苗的人工合成研究内容:开展全合成、安全可控的高变异病原体减毒疫苗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合成和评价研究;建立基于全病原体和基因组高级结构的大片段设计、合成与拼接组装技术,开关元件人工基因回路设计技术,特异性免疫回路调控技术,选择性扩增模型,快速变异评价模型;打通重要病原体疫苗人工设计合成和定向改造的关键技术环节,实现高特异性、智能性、适应性减毒疫苗的全合成。
—8—考核指标:建立病原体疫苗人工合成的新理论与技术体系,掌握模块化人工疫苗的设计和制备原则;解析重要病原体基因组和全病原体的高级结构3~5种,确定1~2种基于高级结构的基因组设计原则;获得3~5种标准化、精确调控的分子开关和免疫回路元件;建立2~3种病原体选择性高效扩增模型和快速变异评价模型(如全细胞内化模型);获得2~3种保留病原体原始抗原结构的人工合成候选疫苗,完成疫苗株稳定性、免疫效力和安全性评价。
申报要求:申报单位须有从事病原微生物和疫苗研究的成功经验,获得过病原微生物疫苗临床批件,具备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保障条件。
2.3合成溶瘤病毒与肿瘤治疗研究内容:建立适用于溶瘤病毒的肿瘤治疗人工基因回路的设计合成、功能分析、计算模拟技术体系,研究溶瘤病毒免疫调节肿瘤微环境的理论基础,建立溶瘤病毒产品的生产工艺、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不少于50个适用于溶瘤病毒的标准化基因元件和模块,建立1~2项人工基因回路控制溶瘤病毒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