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分工与男女平等
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教育性别平等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中重视男女平等,培养男女孩子都具备自信、独立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教育场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性别平等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还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性别意识、家庭角色分工以及教育机会平等三个方面阐述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教育。
一、性别意识性别平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正确的性别意识。
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并认可男女孩子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兴趣爱好上,不应有任何偏见。
例如,父母应该鼓励女孩子学习数理化等科学领域的知识,而不只是强调传统的女性特质,如做家务等。
同样,对于男孩子来说,父母也应该给予他们舞蹈或者音乐等非传统领域的培养机会。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可以认识到男女性别并没有固定的职业发展路径,他们有权利和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家庭角色分工性别平等教育还体现在家庭角色的分工上。
父母应该互相尊重和平等分担家庭责任,不应仅仅把女性定位为家务劳动者,而男性只负责外出工作。
父爱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母亲一起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
只有在这样平等的环境下,孩子才能形成男女平等的意识,并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三、教育机会平等性别平等教育还需要注重教育机会的平等分配。
孩子的教育权益不应因性别而有所不同。
父母要提供相同的学习机会和支持,不应因为孩子的性别而有所偏袒。
同时,需要鼓励女孩子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培养她们的社交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男孩子来说,父母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家务活动,学会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可以充分发展各自的潜能,并取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结语性别平等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家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孩子正确的性别意识、营造平等的家庭角色分工和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
让男孩子们明白,女性同样可以在社会各个领域有所作为;让女孩子们明白,她们可以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受性别限制。
为什么有些文化认为男女平等,而有些则不是?
为什么有些文化认为男女平等,而有些则不是?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了人们共识中的一部分。
虽然大多数社会都支持男女平等的理念,但是在一些文化中,男女平等仍然是一个争议话题。
那么,为什么有些文化认为男女平等,而有些则不是呢?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文将从不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
一、宗教因素有一些文化认为,男女在生理和社会角色上应该是不同的。
这些文化中的许多人认为,在宗教中规定的男女角色应该是不变的。
例如,伊斯兰教在规定男女角色方面非常严格。
在伊斯兰教中,男女有着明确的社会角色和权利。
男人被视为家庭的主人和供应者,负责维护家庭的财产和安全。
相反,女人被视为家庭的看护者和营养师,负责照顾家庭的成员并准备食物。
二、历史/传统因素一些文化认为,男女平等是一种外来的和带有破坏性的思想。
这些文化认为,男女在家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应该有不同的角色和责任。
这种文化对于性别角色分工的划分根深蒂固,并且已经在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一些亚洲国家,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不高,她们在家庭中承担着家务劳动和照顾家人的责任,而男性则负责外出赚钱。
三、政治/经济因素在一些文化中,男女平等被视为一种政治或经济上的威胁。
这是因为在许多这样的社会中,权力和财富是由男性掌握的,因此,如果女性也拥有了相同的权利和机会,那么男性可能会失去他们在社会中的优势。
例如,在萨乌迪阿拉伯,在男女平等问题上非常保守。
女性通过法律限制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她们不能驾驶汽车、必须在穆斯林传统黑袍和头巾下完全遮盖自己的身体等等。
结论男女平等是现代社会中普遍接受的一种观念。
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于男女平等的看法不同。
虽然有些文化认为男女应该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但其他文化仍然坚持他们的独特的性别角色分工。
了解这些不同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尊重并从不同文化的经验中吸取有益的吸取。
古代男女和性别的分工和作用
古代男女和性别的分工和作用在古代社会中,男女的角色和地位往往被严格区分和分工。
尤其是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的责任和作用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性别分工不仅仅是来自于生理上的差异,也是来自于古代社会所形成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在古代社会中,男性的作用主要是承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责任。
他们通常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社会的主要管理者、领袖和决策者。
对于女性来说,则更多的是承担家庭和家务上的责任。
她们通常要负责照顾家庭中的孩子,处理家务,维护家庭的秩序,以及支持她们的伴侣和家庭成员。
在古代社会中,这种分工不仅仅是由于生理差异和性别角色的差异所导致的。
它还与古代社会的农业文化、家族制度、阶级和性别的权力关系、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古代社会中,这种性别分工被视为一种正常、自然和合理的现象。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中,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男性通常要耕种土地、打猎、贸易和参与政治,以维持家庭的经济来源和社会地位。
同时,男性也要对家庭成员和子女的教育、照顾和保护负责。
而女性则要照顾、服侍、喂养孩子,处理家务和纺织,并且还要服从于他们的伴侣和长辈。
在古代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中,男女性别的分工和作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古代儒家文化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三从四德”:女儿要“顺从父亲,顺从丈夫,顺从儿子”,而男儿则要“尊重父亲,听从母亲,善待妻子,教育子孙”。
这种权力和责任的分配,强调了男性的领导地位和女性的服从和从属地位。
这种思想在社会中被广泛传播和接受,并成为了如今中国社会中许多价值观和观念的基础。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男女性别的分工和作用也很明显。
在古希腊文化中,男性拥有公共事务、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等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负责家庭和宗教生活。
古罗马社会也有着类似的性别分工和作用。
男性负责家族、社会和政治的领导和决策,女性则主要在家庭中起到生育、养育、教育和管理的作用。
性别平等解放男性与女性的束缚
性别平等解放男性与女性的束缚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性别平等不仅仅是指女性的解放,也包括男性对于性别角色的解放。
传统观念中,男性与女性都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束缚,而性别平等的实现可以为两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摆脱束缚,追求自由与平等。
一、传统男性角色的束缚在传统观念中,男性被期望扮演着强壮、冷酷、无情和聪明的角色。
他们被要求在经济、事业和家庭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男性常常要为家庭的经济支持负责,并且需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以确保社会地位和威望。
然而,这种角色期望限制了男性发展自身潜力的空间,使其缺乏真实的情感表达和内心的宣泄。
这种束缚导致了男性情感的压抑以及身心健康问题的增加。
二、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与男性相比,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承受了更多的束缚。
她们被规定在家庭中担任照顾子女和家务的角色,并且被期望以柔弱、温柔和婉约的形象示人。
这种角色分工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使她们的经济独立能力受到削弱。
除此之外,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过分重视,也进一步对她们进行了束缚。
这些都使女性在追求事业和自我实现的道路上遇到了阻碍。
三、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性别平等的实现对于男性和女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性别平等可以扭转传统性别角色对于男女的固定印象,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发展自己的潜力。
男性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责任和事业追求,他们可以更多地表达情感,追求自己真实的兴趣和热情。
女性也有机会获得教育、工作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摆脱对于外貌的过度关注,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其次,性别平等也有助于建立更和谐的家庭关系。
男女在婚姻和家庭中能够平等地分担责任,分享家务劳动和孩子的抚养。
这不仅减轻了女性的负担,也能够让男性更好地融入家庭生活,培养亲子关系。
最后,性别平等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何一种歧视或者不平等都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性别平等将给予每个人更多的机会,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公正与稳定。
妇女权益保护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
点评: 该企业制定专门文件促进女职工职业发展, 在培训、晋升、各种评比表彰中都能进行分性别统计、 量化性别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干预,致力于打破 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的做法值得肯定, 且为了打破“玻璃天花板”,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注重为 女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此外,用人单位在培训、晋升、考核及评选的制度设计 中应充分考虑因生育造成的男女职工差异及需求,避免 对生育女职工产生不合理的消极影响。比如,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委员会在评选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时,因考虑到 女性生育周期的因素,对于男女申请人的年龄作出不同 规定,男性 35 周岁以下可以申请青年科学基金,而女 性的申请年龄则延长到 40 周岁以下;广东某企业规定, 女职工处于孕产哺乳期,绩效晋升考核可申请延后一年 或两年,使生育女职工绩效晋升有保障。
同等工作同等报酬(简称“同工同酬”):男女职工在从事相同 或相似的工作的情况下获得相同报酬。 同等价值工作同等报酬 (简称“同值同酬”或“等值同酬”):即使男女职工所从事的 工作内容完全不同,但是根据客观标准衡量后,不同内容的工作 在技术、资格、强度、职责和工作条件的要求上相同时,也应该 获得相同报酬。我国现行法律中要求同工同酬,根据我国批准的 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 式歧视公约》和国际劳工组织《男 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男女工人 都有权利在从事同等价值工 作的情况下获得同等报酬,即同值同酬。
案例分析
案例 某矿业公司建立了“同工同酬”薪酬体 系。薪酬体系对从事同岗 位的男女职工实行 同工同酬。薪酬内容分为固定工资和变动工 资。固定工资充分考虑岗位的环境、技术难 度、劳动强度等因素,同岗位的基数相同; 变动工资根据职工工龄、学历、职称等不同 等级设置薪酬, 绩效工资根据日常工资表现 考评兑现。
第九条 广告不得 有下列情形: …… (九)含有民族、种 族、宗教、性别歧视 的内容;
男女是否应该平等分享家务辩论辩题
男女是否应该平等分享家务辩论辩题正方,男女应该平等分享家务。
首先,男女平等分享家务是基于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价值观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在家庭和职场中的角色越来越趋于平等,因此在家务分工上也应该体现这种平等。
正如著名女权主义者格雷丝·哈珀所说,“家务不分性别,男女平等分担家务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
”。
其次,男女平等分享家务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研究表明,夫妻双方在家务分工上平等分享的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而且,平等分享家务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性别平等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正确的家庭观念。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伦斯·利特所说,“男女平等分享家务是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基础。
”。
最后,男女平等分享家务有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
过去,女性承担大部分家务,导致她们在职场上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而如果家务能够得到平等分享,女性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
正如著名女权主义者格蕾丝·马利所说,“只有当男女平等分享家务时,女性才能真正获得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上的平等。
”。
综上所述,男女应该平等分享家务,这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
反方,男女不应该平等分享家务。
首先,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差异,这决定了他们在家务分工上应该有所区分。
男性通常更适合从事体力劳动,而女性更擅长照顾家庭和孩子,因此在家务分工上应该按照各自的特长来分配,而不是盲目追求平等。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尔曼所说,“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差异,这决定了他们在家务分工上应该有所区分。
”。
其次,男女在职业发展上存在差异,如果男女平等分享家务,可能会影响到男性在职场上的发展。
过去,男性通常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如果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家务上,就会影响到他们在职场上的表现和发展。
正如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弗里德曼所说,“男女在职业发展上存在差异,如果男女平等分享家务,可能会影响到男性在职场上的发展。
工作人员男女分工不平衡问题整改措施
近年来,关于工作人员男女分工不平衡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很多行业中,男性和女性在职场中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分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等现象。
这种不平等不仅仅存在于工作岗位上,也表现在薪酬、晋升机会以及在家庭中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上。
唯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1. 理解不平衡问题的根源要想解决工作人员男女分工不平衡的问题,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不平衡问题的根源。
引起不平衡的原因可能包括社会观念、传统性别角色的定位、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偏见、以及女性在职场中受到的性别歧视等。
通过对根源的深入分析,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2. 提倡男女平等意识工作人员男女分工不平衡问题的整改措施之一,是提倡男女平等意识。
这需要从社会和家庭教育、企业文化建设、招聘和晋升机制等多个层面进行推进。
除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外,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平等意识培养和性别歧视的警示教育,推动建立公平的职场环境。
3. 设计合理的职场政策为解决工作人员男女分工不平衡问题,企业需要设计更合理的职场政策,确保男女员工在招聘、晋升、岗位分配、薪酬福利等方面的平等待遇。
在招聘时,应该鼓励女性员工参与到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竞争中,同时提供更多家庭关怀的支持政策,以减轻女性职场“二次负担”。
4. 加强管理层的性别平等意识管理层在决策中需要更多地考虑性别平等的问题,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生活平衡。
加强管理层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男女员工的权益得到平等的保障。
5. 建立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弹性工作制度、远程办公政策、育儿假期等方式,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减少性别不平衡的问题。
通过灵活的工作制度,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工作人员男女分工不平衡问题,我个人认为,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树立正确的性别平等观念,才能真正改变职场不平衡现状,为男女员工创造更加公平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男女平等的辩论辩题
男女平等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不应该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
在社会中,男女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庭中。
性别不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标准,而应该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努力来评判。
首先,男女平等是符合道德和伦理的。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不会因为他们的肤色,而是因为他们的品格而被评判。
”同样,我们也应该梦想有一天,男女能够因为他们的品格和才能而被评判,而不是因为他们的性别。
其次,男女平等也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如果女性在社会中受到歧视和限制,那么将会浪费大量的人才资源。
正如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所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把一半的人口置于不公平的待遇下而实现成功。
”只有当男女平等地参与到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社会才能够更加繁荣和进步。
最后,男女平等也是有利于家庭和个人的幸福。
在家庭中,男女应该共同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而不是由女性独自承担。
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女性的负担,也能够让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同时,男女平等也能够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不受到性别的限制。
综上所述,男女平等是一种基本的人权,符合道德和伦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家庭和个人的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促进男女平等,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美好。
反方观点(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因为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天然的差异。
在社会中,男女的角色和责任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要求男女平等,而应该根据性别的特点来分工合作。
首先,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天然的差异。
男性通常更适合从事体力劳动和决策管理,而女性则更擅长从事细致和耐心的工作。
正如《论语》中所说,“男女不争,天地始育。
”男女之间的差异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差异,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平等。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摘要】在京族哈节中,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男性在节日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如猎人、宗教祭司等,而女性则负责家庭事务和织布等工作。
这种性别分工体现了京族社会中的稳定秩序和传统文化价值观。
性别关系在节日中也得到体现,男女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节日活动。
京族哈节中存在着性别平等观念,男女在节日中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权利。
这种性别认知对京族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起着重要影响。
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不仅在京族哈节中具有深远意义,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未来京族哈节中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京族哈节、性别分工、性别关系、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性别平等观念、性别认知、意义、演变、发展1. 引言1.1 京族哈节的背景介绍京族哈节是京族人民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正月或者农历七月举行。
在这一天,京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祭祀祖先、舞蹈表演、音乐演奏等。
京族哈节被视为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族群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京族哈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
在古代,京族人民主要以农耕为生,哈节是他们感谢祖先赐予丰收的重要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京族哈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集祭祀、娱乐和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
京族哈节在京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京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维系族群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在京族人民心中,哈节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价值,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精神寄托。
京族哈节不仅仅是一场节日庆典,更是京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性别分工在京族哈节中的重要性在京族哈节中,性别分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不仅反映了京族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区别和特点,更体现了社会生活中男女在各自领域所扮演的角色。
性别分工在京族哈节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分工在京族哈节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和传统。
男性通常负责一些重要的仪式和活动,如祭祀和舞蹈表演,展现了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领导和保护角色;而女性则主要参与一些与家庭和生活相关的任务,如准备食物和照顾家人,体现了她们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责任。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京族哈节是京族人民每年农历六月十六举行的传统节日,是京族人民祭祀祖先和祭祀自然界的重要活动。
在京族哈节中,性别分工和性别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京族人民特有的性别观念和社会组织形式。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表现为男女各自负责不同的祭祀活动。
在京族文化中,男性一般担任祭司、祭品的准备和供奉等重要角色,而女性则负责煮饭、烧香、打扫祭祀场地等辅助性工作。
这种性别分工的安排是基于京族文化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传统认知,认为男性负责重要的仪式活动,而女性则主要负责家务和辅助性工作。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关系体现了一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在京族文化中,男性一般被视为家族和社会的重要支柱,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被赋予更多的家庭责任和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
在京族哈节中,这种性别观念被进一步强化,男性在祭祀活动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女性则履行辅助和服从的角色。
这种性别关系体现了京族社会中男女在权力和地位上的不平等,是京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特征。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明的进步,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和性别关系也在发生着一些改变。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祭祀活动中,承担起与男性同等重要的角色,这反映了女性在京族社会中地位的提升和社会角色的多样化。
社会对性别平等的呼吁和宣传也逐渐改变了京族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促使人们对性别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在今后的发展中,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和性别关系势必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我们期待京族社会能够尊重和重视男女平等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性别关系的和谐发展,使京族哈节成为男女共同参与、平等合作的传统节日,体现出京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相融共生。
什么是性别平等,如何达到性别平等?
什么是性别平等,如何达到性别平等?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地位和机会,而不会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
性别平等的实现,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以下是几个关键点:一、教育教育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价值观的塑造者,对于性别平等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要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包括教育人们认识到男女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以及性别歧视的危害性。
其次是要推动性别平等的教育机会,包括推动男女教师在教育领域的平等,以及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二、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包括不公平的薪酬制度、职业限制等等。
因此,为了实现性别平等,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性别歧视的监管和打击,同时为女性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消除职场上的性别限制,推动男女在劳动力市场的平等就业。
三、政治政治环境对于性别平等的实现也有很大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推动妇女参政,提高妇女在政治决策中的参与度,以及加强对于性别歧视的监管。
此外,也需要思考在具体政策中如何从性别平等的角度出发,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四、文化和社会观念加强对于性别歧视的反思、批判和改变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关键。
我们需要不断推动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变革,包括打破传统的性别规范、培养男女平等的意识等等。
此外,倡导男女平等的文化符号也应得到大力宣传。
五、家庭家庭是性别意识等基础意识的温床,因此家庭教育的性别平等意识也至关重要。
父母应引导孩子在性别意识的培养中认识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在家庭分工、子女教育等方面体现出性别平等的理念。
总之,性别平等的实现需要我们多方面入手,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制度和环境的改善。
只有真正地消除性别歧视,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儒家经典中的性别观男女平等与家庭角色分工
儒家经典中的性别观男女平等与家庭角色分工在儒家经典中,性别观念对于男女平等与家庭角色分工有着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了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与义务,同时也体现了对男女平等的追求。
本文将从《论语》、《孟子》和《太平经》三个经典作品入手,探讨儒家经典对于性别观念以及男女平等与家庭角色分工的看法。
首先,《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关于男女角色和平等的论述。
在书中提到的几位女性如仲尼的母亲、曾子的妻子等,都被赞美为贤良淑德的典范。
同时,孔子强调了男女间的平等与互补关系,认为男女都应该有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可以说,《论语》对于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分工是基于平等的原则,注重相互支持与合作。
其次,《孟子》也是另一部典型的儒家经典之作,其中有关于男女平等的讨论。
孟子把男女比作耳目之间的互补关系,强调了男女应该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和谐的家庭。
在《孟子》中,女性被赋予了照料家庭和教育子女的重要角色,而男性则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者。
因此,儒家经典中的性别观念强调了男女之间的合作与互补,而非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
此外,《太平经》是另一本重要的儒家经典,在性别观念方面也有所体现。
《太平经》中讲到:“长男兮后女,皆有分。
”强调了男女应该平等受教育与发展。
这种观念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男女平等的追求,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才能与志向。
这种观点也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家庭角色分工的一种突破,提倡男女平等的教育与机会。
然而,在儒家经典中也存在一些对男女平等与家庭角色分工的限制。
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女性的责任主要是在家庭中照料孩子、照顾丈夫,并没有提及女性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角色。
这种观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对家庭的重视,但也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发展与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
综上所述,儒家经典中对于性别观念、男女平等与家庭角色分工的看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议题。
儒家思想注重男女之间的互补与平等,强调了男女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现代社会的性别平等
现代社会的性别平等由于长期以来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近年来社会对性别平等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性别平等意味着男女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拥有同等权利和机会,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职业和发展道路。
性别平等在不同领域的体现在教育领域,性别平等意味着男女学生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过去,女性在教育方面受到限制,但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女性教育,鼓励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参与科技和创新领域,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
在职场领域,性别平等意味着男女员工应该受到公平对待,不受性别歧视。
现代社会努力消除职场性别歧视现象,推动企业实行男女平等薪酬政策,提倡男女员工在职业晋升和岗位分配上的公正与平等。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性别平等意味着男女应该承担家庭责任的均等份额,并共同参与家庭和子女的教育,而不应该因为性别而分工不均。
现代社会倡导男女平等的家庭观念和角色认知,推动夫妻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性别平等的挑战与解决途径尽管现代社会对性别平等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挑战。
例如,职场性别歧视、女性就业机会不足、家庭暴力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实现性别平等,需要政府、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和宣传,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的普及。
企业应该建立男女平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消除性别歧视现象,推动职场平等。
家庭和个人也应该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进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实现男女平等,才能构建一个公平、和谐和进步的社会。
希望未来的社会能够更加重视性别平等问题,促进男女在各个领域的平等发展和共同进步。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
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京族哈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京族人民的独特文化表现。
这一节日的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在京族哈节中,男女有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充分反映出了性别间的互动和依赖关系。
首先,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是十分明显的。
男性主要承担起独具特色的哈尼和哈安的舞蹈表演和器乐演奏。
而女性则主要参与家庭和社区的筹备工作,如准备食物、布置房间、制作京族传统服装等。
此外,女性也会在节日现场担任一些辅助性的角色,如在民间祭祀仪式中,女性会给男性拿水、拿香等,并协助男性完成祭祀仪式。
总体来看,男性与女性在京族哈节中的分工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别的角色与功能也是不可替代的,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完善的哈节生态。
其次,京族哈节中性别之间的关系是基于互动和共享的。
男性与女性在节日中交流和互相协作,共同推动节日顺利进行。
比如,在制作节日食品时,男性与女性的配合紧密,共同完成食品的制作和装饰,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可口。
此外,在参与舞蹈表演时,男性与女性互相补充,共同展现出京族哈节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祭祀中,男性主持祭祀仪式,而女性则在旁边助其完成,男女间的互动,构成了节日独特的性别生态。
最后,京族哈节反映出的性别关系是相互依赖、和谐共处的。
男性与女性在节日中共同合作,相互依存、互相扶持。
男性的表演需要女性的布置支持,女性的筹备工作需要男性的演出带动和鼓励。
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男女双方都体现出了尊重和理解,以和谐相处为前提,关系更加紧密和融洽。
综上,京族哈节中的性别分工、性别关系和互动方式表现出了京族文化中独特的性别价值观。
男女双方在节日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展现出了男女平等的现代理念,同时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性别分工和关系的现代价值。
这种性别分工与性别关系,成为了京族哈节中独特的文化背景,为传承和弘扬京族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经济、家庭分工与性别平等
数字经济、家庭分工与性别平等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分工和性别平等成为了当前社会备受的话题。
本文将以数字经济、家庭分工和性别平等为线索,探讨它们之间的和影响。
数字经济是指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包括网络购物、手机支付、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多个方面。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3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了6%。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家庭分工的细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随着家庭分工的逐渐细化,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一方面,一些女性选择成为全职家庭主妇,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另一方面,一些女性则选择就业,通过劳动获取收入,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家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购物和提供服务,进一步细化家庭分工。
例如,一些家庭主妇可以通过网上购物平台购买家庭日用品,或者通过网上家政服务平台预约家政服务,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性别平等是当前社会备受的话题。
一些人认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
数字经济强调平等、尊重和共同参与,这为男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领域,如互联网信息服务,正在成为女性展示自己的舞台。
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女性博主和网红开始崭露头角,获得了大量的粉丝和度。
这些女性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她们自己带来了经济收益和成就感,也为广大女性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女性积极参与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家庭分工和性别平等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家庭分工的细化提供了条件,也为性别平等参与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家庭分工的不断深化,我们应该继续性别平等话题,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平等、尊重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双薪家庭越来越普遍。
在这个背景下,家务分工和经济依赖成为了影响家庭中性别观念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性别教育:男女平等教育案例分析
序1.引言:幼儿园性别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性别教育是指在幼儿园阶段对男女平等、性别意识、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教育。
在如今社会里,性别平等在教育中被越来越重视。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和教育的重要阶段,性别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不同幼儿园性别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2.案例一:XXX幼儿园的性别教育实践XXX幼儿园通过举办性别平等日活动、组织游戏和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男女儿童发展他们对性别平等的认识,鼓励所有儿童参与性别角色不限定的游戏等方法。
这些努力在实践中带来了哪些影响?是否真的能够让儿童更好地接受性别平等的理念?通过访谈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哪些有价值的结论?3.案例二:XXX幼儿园的性别教育实践与案例一相比,XXX幼儿园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性别教育,例如分男女班、男女老师分工、支持男童玩具和女童玩具的划分等。
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是有利于性别平等的传播?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反馈、性别认知发展、性别角色形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4.综合分析及个人观点通过对以上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实践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是有效的。
在幼儿园性别教育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儿童性别平等意识,鼓励男女儿童进行性别角色交叉的游戏和体验,并且需要重视教师的性别教育培训。
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个人对于幼儿园性别教育的观点是……结尾:回顾与总结通过对不同幼儿园性别教育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性别教育在幼儿园阶段是多么重要。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才能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实现性别平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发更多人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幼儿园性别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性别平等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幼儿园作为儿童接受性别教育的首要阶段,其性别教育理念、实践方法和效果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两个不同幼儿园的性别教育案例,并就性别教育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
男女是否应该平等分享家务辩论辩题
男女是否应该平等分享家务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男女应该平等分享家务。
首先,男女平等分享家务是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家庭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因此,男女应该平等地分担家务,这也是对家庭关系平等性的体现。
其次,男女平等分享家务有利于家庭和睦。
家务活动的分担不仅能减轻一方的负担,也能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
同时,男女平等分享家务也能培养孩子的性别平等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平等的家庭观念。
再者,男女平等分享家务也有利于女性的发展。
传统上,女性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导致她们在事业和个人发展上受到限制。
而如果男女平等分享家务,女性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
最后,名人名句中有一句来自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名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而男女平等分享家务是家庭和睦的基础。
”这句话表达了男女平等分享家务对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反方观点,男女不应该平等分享家务。
首先,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家务分工上也应该有所区分。
男性通常更适合从事体力劳动,而女性更擅长照顾家庭和孩子。
因此,男女在家务分工上应该根据各自的特长来分工,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平等分享。
其次,男女平等分享家务可能会导致家庭冲突。
有些男性可能不习惯从事家务工作,而强行要求他们平等分享家务可能会引发矛盾和不满情绪,最终影响家庭和睦。
再者,有些家务活动可能确实更适合女性来处理。
比如照顾孩子、做饭等活动,女性通常更有耐心和细心,更擅长处理这些事务。
如果男女平等分享家务,可能会导致家务质量下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
最后,名人名句中有一句来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名言,“家务是女人的责任,是她们的天性。
”这句话反映了传统观念中对家务分工的看法,认为家务更适合女性来处理。
综上所述,男女是否应该平等分享家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男女的特点、家庭关系和社会发展等因素。
性别分工与男女平等PPT参考
•6
在所有社会中性别分工的一般规则 都是非常明显的,有一系列任务是 分配给妇女的,而另一系列任务则 是分配给男子的,此外,还有一些 任务是两性都有份的。
•2021/3/10
•授课:XXX
•7
性别分工为什么?
1.生物决定论 2.经济制度变迁决定论 3.投资收益比较决定论(加里.贝克尔) 家庭中的两性分工是根据男女两性投资的比较
N.莱德:“所谓社会变迁也可以理解 成下一代人在同一年龄作不同的事” (1986)
而中国因为社会的巨变,同一代人在 不同年代做不同的事。
•2021/3/10
•授课:XXX
•11
性别分工不仅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还具 有可变性。 一.性别的劳动分工的弹性男耕女织:农 业文明最典型的性别分工模式
男耕女织在江南的多样变化:女亦农耕, 男亦织造
•2021/3/10
•授课:XXX
•38
•女性较多地集中在收入偏低的职业,在相 同职业中女性的职务级别有比男性偏低。 比如在女性比例较高的各级负责人和专业 技术人员中,女性收入是同类职务级别男 性的57.9%和68.3%。
工作领域渐进式地扩展,在这一阶段
并未对传统性别分工模式造成巨大冲
击;
•2021/3/10
•授课:XXX
•17
1958年,急进工业化中的“解放妇女 劳动力运动”
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劳动; 490万妇女参加到“全民办工业”运动
中去; 解决妇女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的政
策选择:部分消解家庭功能(大办食堂、 托儿所),改变劳动的家庭所有;
•2021/3/10
•授课:XXX
•18
在意识形态领域:褒扬公共事务,贬 抑私人领域的劳动,把妇女“不再围 着锅台转”、“摆脱家务劳动”作为 解放妇女的标志;
家庭中男女平等的案例
家庭中男女平等的案例家庭中男女平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男女平等的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男女平等的价值观。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案例,来说明家庭中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和实现方式。
1. 家庭中男女分工平等。
在传统的家庭中,男性通常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权力,而女性则被限制在家庭和照顾子女的角色中。
然而,现代家庭中,男女的分工应该是平等的,男性和女性共同分担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父亲可以参与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母亲可以参与家庭的经济支持和决策。
2. 家庭中男女教育平等。
男女在接受教育方面应该得到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父母应该给予男女同等的教育支持和关注,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兴趣爱好的培养上。
让男女都能有机会接受全面的教育,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兴趣。
3. 家庭中男女财产平等。
男女在家庭财产分配方面应该是平等的。
不论是在财产的积累上还是在财产的继承上,男女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性别而导致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4. 家庭中男女决策平等。
家庭中的重要决策应该由男女共同参与和决策。
无论是关于家庭经济的决策,还是关于孩子教育的决策,男女都应该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性别而导致的一方对另一方意见的忽视或压制。
5. 家庭中男女情感平等。
男女在情感上应该是平等的。
不论是在感情的表达上还是在情感的支持上,男女都应该彼此平等对待。
不应该有男性主导或女性被动的情感关系,而是应该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
6. 家庭中男女健康平等。
男女在健康方面应该得到平等的关注和照顾。
父母应该给予男女同等的医疗资源和关爱,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7. 家庭中男女权益平等。
男女在权益方面应该得到平等的保护和尊重。
无论是在法律权益的保护上还是在社会地位的平等上,男女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益。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性别而导致的歧视和不公平。
8. 家庭中男女自由平等。
婚姻中的性别平等与角色分工
婚姻中的性别平等与角色分工引言婚姻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制度,涉及到伴侣之间的爱情和家庭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进步,对于婚姻、爱情以及家庭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性别平等和角色分工是婚姻中一个关键而复杂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婚姻中性别平等的重要性,讨论传统角色分工的限制和问题,以及提倡共享责任和权力的新型婚姻模式。
第一部分:性别平等的重要性性别平等是现代婚姻中的重要基石。
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中,婚姻往往是建立在男女角色分工的基础上。
男性通常被赋予经济支配者和家庭领导者的角色,而女性则被期望在家庭中担任照顾子女和家务劳动的责任。
然而,这种传统角色分工在很多方面对性别平等造成了不利影响。
首先,传统角色分工限制了个体的发展。
女性在过去往往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或追求自己的事业,而男性也被束缚在特定的职业和社会角色中。
这不仅剥夺了个体的选择权,还限制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
其次,传统角色分工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
因为女性普遍被认为是家庭的主要照顾者,所以在招聘和晋升中可能面临更多的障碍。
这导致了男女在工资待遇和职业机会方面的不平等。
第二部分:传统角色分工的限制和问题传统角色分工也给婚姻中的伴侣关系带来了挑战。
在这种模式下,男性被视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女性被期望负责家务和照顾子女。
这样的角色分工可能导致权力不平衡和伴侣间的沟通困难。
首先,经济依赖可能导致权力不均衡。
如果一个伴侣在婚姻中拥有经济上的优势,那么他或她可能会在决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可能使另一方感到无助和缺乏话语权,从而削弱婚姻关系的稳固性。
其次,角色分工可能使伴侣之间的交流受阻。
男性可能习惯于将情感和关怀的表达交给女性,而女性则可能对财务和事业方面的决策感到陌生。
这样的分工可能导致双方在交流中出现误解和沟通障碍。
第三部分:倡导共享责任和权力的新型婚姻模式为了促进婚姻中的性别平等,倡导共享责任和权力的新型婚姻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这种模式下,夫妻双方承担更平等的责任,共同管理家务和经济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是两种重要的社会分化形 式。
—— 彼得.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
性别分工是等级制的;妇女地位的社会根源在
于按性别进行的劳动分工。“家长制所依赖
的物质基础主要在于男人对妇女劳动力的控
制。”
—— 海迪.哈特曼
劳动分工是一个比阶级对社会性别更敏感的 范畴。阶级分析的目标在于把生产系统作为 一个整体来考察,聚焦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而劳动分工关注社会中从事生产的个人;劳 动分工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通常是女人执 行命令、做乏味的工作、轮班不如意、得到
马克思恩格斯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持批判态度 (是私有制再生产的单位,不是爱情和责任的 结果,而是权利和经济需要的产物,“这种权 衡利害的婚姻”“往往变成最粗糙的卖淫—— 有时是双方的,而以妻子为最通常。”) 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在于她 们被排除在公共劳动之外。因此,妇女解放的 第一个前提就是全部妇女进入公共产业,第二 个前提是家务劳动和儿童养育的社会化。
人类还没有造出一个社会结构不是把男女的
性别作为社会分工的基础。
(费孝通《生育制度》)
性别分工即指男女依据性别特征不同
而在某些活动上的专门化,或操作不同
的职能。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最初的分工是
男女之间为了生育子女而发生的分工,
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起码和人类社会
劳动分工的历史一样古老。
在所有社会中性别分工的一般规则
490万妇女参加到“全民办工业”运动 中去; 解决妇女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的政 策选择:部分消解家庭功能(大办食堂、 托儿所),改变劳动的家庭所有;
在意识形态领域:褒扬公共事务,贬 抑私人领域的劳动,把妇女“不再围 着锅台转”、“摆脱家务劳动”作为 解放妇女的标志; 其理论依据:
马克思把劳动的再生产视为“非生产性 的”;
潜在经济动因:解决工业化后备军 的需要
这一历史时期,城乡二元分立格局逐渐
成型,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
动力配置与储备的中国特色的“蓄水池”
结构也基本形成,城镇妇女劳动力构成 一级“蓄水池”,农村劳动力构成“二 级蓄水池”。
文革期间
1967—1973,“平等话语缺失”,革命压倒一 切;
需要一个有效的动员模式;
80年代,结束“男女都一样”的实践
城镇劳动领域两性分工的温和调整;
农业领域劳动力的置换过程加快,农业出现 女性化趋向; 观念领域:女性向传统性别角色回归的潮流, 找回“女人味”和“做女人”,性别话语多 元化;
反思女性在公私两个领域应该扮演的角色;
90年代以来……
都是非常明显的,有一系列任务是 分配给妇女的,而另一系列任务则 是分配给男子的,此外,还有一些 任务是两性都有份的。
性别分工为什么?
1.生物决定论 2.经济制度变迁决定论 3.投资收益比较决定论(加里.贝克尔) 家庭中的两性分工是根据男女两性投资的比较 效益来决定的。男子在市场部门更有优势, 女性在家庭部门效益高于市场部门效益;
男耕女织在江南的多样变化:女亦农耕, 男亦织造
女性助耕
男女共耕
女性主耕
糊口农 业+家 庭手工 业
糊口农业、 集体生产
农业副业 化、庭院 经济化
劳动性别分工变化的潜规则: ○“分工的性别成极化” ○男性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拥有优先权和主 动权; ○无论新旧,男性在性别分工体系中保持 优势; ○劳动一旦分性别,即形成男高女低的差 等。
性别角色决定论
文化规范的力量;
W .古德:男子可以干女子所干的一切活,但他
们却不干;而那些纯属男子干的活也并非得男
子去干不可 ——“ 劳动分工既不是建立在生物 学基础之上,也不是建立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之 上。”
按性别的劳动分工具有强制性:当规
定一种性别的人应该干某种工作时, 也就是说,不准另一种性别的人做这 种工作。(列维.施特劳斯) 因此,盖尔.鲁宾把性别分工视为:
农业的技术变迁:
从男耕女织到男工女耕
工业化:通过农民的非农化进行的。
回访“铁姑娘”时一个疑问:女性承担 了大部分农活,男人们到哪里去了? 男性从农业“撤退”,早从6、70年代就 开始了。
中国曾经经历的劳动的“去性别化”
历程
一.历史的回顾
50年代初的“解放话语”——“妇女翻 身”,成为具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的具象符号
对妇女的政治动员主要集中在动员妇女参 加农业生产劳动。“使全中国妇女劳动 力……一律参加到劳动战线” (毛泽东,1955)
妇女劳动作为男性劳动的补充、妇女 工作领域渐进式地扩展,在这一阶段 并未对传统性别分工模式造成巨大冲 击;
1958年,急进工业化中的“解放妇女 劳动力运动”
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劳动;
受社会转型、全球化等因素影响,女性
在就业领域遭遇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其
就业模式和职业生涯已经和可能发生的
变化:女性劳动的边缘化和劳动的性别 分化;
女性劳动出现边缘化趋势:
(1)就业风险与排斥;
(2)劳动就业结构的低层化;
1973年以后的男女平等话语: “妇女能顶半边天”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 女同志也能办到”——6、70年代对男女平等的 最高诠释。铁姑娘:男女平等的新的象征“符号”
隐藏在“男女都一样”的平等话语背 后的经济社会因素:
农业整体劳动过剩和局部不足并存;
“统分统配”体制的机制性缺陷;
“建构一种反对男女同样的‘禁忌’。
从江南农村社会变迁看性别分工变化
N.莱德:“所谓社会变迁也可以理解
成下一代人在同一年龄作不同的事”
(1986)
而中国因为社会的巨变,同一代人在
不同年代做不同的事。
性别分工不仅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还具 有可变性。 一.性别的劳动分工的弹性男耕女织:农 业文明最典型的性别分工模式
报酬少,而通常由男人发出命令、做有刺激
的工作、轮班如意,得到报酬多
性别分工范畴的使用为分析整 个社会劳动活动中,沿性别轴
线产生的社会关系提供了方法。
——艾里斯.杨
一.劳动的性别分工
人们好像是任何差别都能利用来做分工的
基础:年龄、性别、皮肤的颜色、鼻子的高
度,甚至各种病态,都可以被利用。性别可
以说是用得最普遍的差别了。到现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