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性与性别
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咨询技巧
【掌握内容】 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咨询的框架和技巧 营造和谐氛围 探究服务对象的需求 让服务对象做出知情、自主、自愿和可行的决定 制定执行决定的计划
【熟悉内容】 一、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咨询概念、意义 二、讨论性问题的必要性和方法 三、分析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原因和方法
【了解内容】 性与生殖健康咨询制度和咨询规范
阶段3:做出知情自主的决定 1)明确服务对象通过咨询需要做出哪些决定; 2)明确服务对象对每一个决定的可能选择; 3)权衡每一选择的利弊和后果; 4)让服务对象做出知情自主自愿和可行的决定(帮助)。
阶段4:制定执行决定的计划 1)制定一个执行该决定的明确具体的计划,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执行决定; 2)明确服务对象执行该决定所需要的技巧; 3)必要时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练习以上技巧; 4)制定随访计划。
案例二
听:勃起来好象有两寸多吧 万:什么叫好象,你去量一量再说吧,先别乱吃药,瞎吃八吃的,你瞎吃什么呀你,我是为你好,别瞎吃药。说话的声音,粗粗的,你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先天发育不良呢?那是做广告的门诊医生,呵呵,你不上当谁上当。
案例二
万峰: 凭良心说,我们电台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昨天《北京青年报》的记者采访我。他正好问到这个一个问题“你觉得广播节目里,你们的节目是心理咨询吗?你们能解决问题吗?” 我一口否定,我说我正好借着你们这个报纸,我声明,广播节目,广播谈话节目,不可能办成心理咨询,谁要敢吹牛,谁要敢说,我这个节目就是心理咨询,说明他吹牛。我们不是心理咨询,懂吗?我们不可能办成一个心理咨询节目。
(二)GATHER(聚集)框架
在以提供避孕节育信息为主的咨询中,多采用聚集框架,GATHER代表了咨询的6个步骤: ①问候:礼貌热情地问候服务对象 ②提问:询问服务对象自己或家庭成员的情况及相关背景 ③告知:告诉服务对象个性化的信息 ④帮助:帮助服务对象做出性与生殖健康的知情自主自愿的决定 ⑤解释:解释任何需要解释或澄清的内容 ⑥随访:制定回访日程表
第三章 性别与法律史
四、选举权问题
在西方传统理论中,选举权是一项具有重要象征 意义的权利。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一个人能 否被视为公民的基本问题。
(一)拒绝承认女性选举权பைடு நூலகம்
(二)选举平等的产生与发展
五、同工同酬问题
第三节 法律史中的性倾向问题
一、对同性恋的反对 (一)文化、宗教上的“恶魔化” (二)医学上的“病理化” (三)法律上的“重罪化”
6.李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 国法律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版。 7.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载 《生活》2004年第1期。 8.赵梅:“选择权与生命权:美国有关堕胎问 题的论争”,载《美国研究》1997年第4期。 9.张剑源:“性倾向、性别认同、同性恋立 法运动回顾及相关问题研究”,载《环球法 律评论》2008年第4期。
(一)休妻的限制 古代习俗和法律虽然通过“七出”确定了休妻的 七个主要条件,但由于“七出”所包涵的范围过于 广泛,因此又订立了“三不去”,用以保障妻子不 被任意休掉。“三不去”包括:“有所娶无所归” ,也就是妻子的家族散亡,假如妻子被休则无家可 归;“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为公婆服丧三年,也 就是尽到了为妻子的义务;“前贫贱后富贵”,指
第三章 性别与法律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中国法律史中的女性 西方法律史中的女性 法律史中的性倾向问题 经典案例——观察与思考 延伸阅读
【核心内容】法律上的性别问题不仅是一个当 代问题,也是一个随着传统而发展的历史问题。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被烙上了 性别差异的显著印记。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性别 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需要从法律史方面加以展开 的话题。对比中国和西方,这种法律史上的差异 性较为明显,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期末复习题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期末复习题第一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A.)。
A.人类成长可以影响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影响人类的成长B.人类成长只影响自然环境C.人类成长只影响社会环境D.社会环境对人类成长没有影响2、人的行为有很多种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
按照是否合乎(B ),可以将人的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
A.需要B.规范C.逻辑D.规律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体现自然环境对人类影响的有:(BC )。
A.愚公移山B.南方人细腻,北方人豪放C.沙尘暴令“北雁南飞”D.精卫填海2、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A B)。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生理环境D.心理环境3、社会环境的主要内容有(ABCD)等。
A.家庭B.社区C.文化D.社会政策三、简答题1、人的成长有什么特征?答:第一、人类的成长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第二、人类成长的影响是互逆的第三、人类成长反映了文化的差异第四、人类的成长存在个体间差异第五、人类的成长是变动的、不平衡的第六、人类成长是累积性的第七、人类成长是循环的和重复第八、人类成长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第九、人类成长是贯彻终生的2、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哪些因素?答: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性组成,大体来说,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社区、单位、学校、媒体、文化、制度等等。
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二者之间同样也是相互影响的,人类成长可以影响社会环境,比如以“新新人类”自居的年轻人,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的生活态度等等都有可能直接影响社会风气或文化的改变,又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乃至流行歌星,他们都有可能导致社会相关特征的改变;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影响人类的成长,比如婚姻法的修订,国家在婚恋标准上的调整,这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婚恋生活。
社会环境对人类成长的影响大致归结如下:首先,社会环境为人类成长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专题17性别和性别决定含答案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性别与性别决定1.性染色体。
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体细胞中的22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不关叫常染体,1对决定人体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2、在男性中的性染色体为XY(异型性染色体),女性中的性染色体为XX(同型性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XX;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条+X或22条+Y;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条+X。
二.生男生女的秘密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只有一种,就是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X精子与Y精子的数量基本相等,生活力大体一致,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产生的后代男女比例为1:1。
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
男性:产生精子 X XX (女孩)Y XY (男孩)女性:产生卵细胞 X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性别与性别决定【例1】【2015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生物试题】人的卵细胞中不可能...含有A.常染色体B.性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2对与人体性别无关叫常染色体,决定人体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两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XY,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2+X或22+Y。
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休是22对+XX,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22条+X。
人的卵细胞中不可能含有Y染色体。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和性染色体。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的精子中含有X染色体或是Y染色体,而卵细胞中只含有X染色体。
类型二:生男生女的秘密【例2】【2015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题】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男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Y染色体B.妻子所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两个X染色体C.生男孩是因为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D.若这对夫妇生第三个孩子,生女孩的概率是100%【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和性别决定,难度一般。
第三章 性别心理学的理论
2.人格结构
①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id),相当于他早期提 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 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 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事, 盲目地追求满足。 ②中间一层是自我(ego),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 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 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 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 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 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潜伏期 生殖期
弗洛伊德的女性心理学
女性是个迷 女性的“超我”远不如男性(性器期的阉割焦 虑使得男孩建立一个严格的“超我”) 女性缺乏公正感(阴茎嫉妒,公正感排斥嫉妒 心,嫉妒心转移到身体美的慰藉→自恋) 女性有“受虐”倾向(生理方面,精子主动积 极,卵子被动等待。性交繁殖方面雄性主动) 女性的“男子汉” (通过向男性认同获得内心 弥补,情结的最高峰→同性恋)
对于乔德罗理论的评价
赋予女性以优势体现她的理论进步 局限在她的理论的机械性,她认为男/女性角色 是由母亲心中的男女角色“复制下来”的。虽 主张将人看作一个能动的个体,但在整个发展 过程中来看,性别的建立完全由母亲所想要塑 造的形象而建立起来,尤其是男性角色的建立 。
第三节 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理论
②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 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 意识之间, 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 严把关口, 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 但是, 当“检查员”丧失警惕时, 被压抑的本能或 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迁回地渗入入意识。 ③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 是随时可以 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人意识的各 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 欲望。
心理发育中的性别认同与性取向
心理发育中的性别认同与性取向性别认同和性取向是人类心理发展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性别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属于男性还是女性这一身份的主观认同感。
而性取向则涉及到个体对于与哪种性别的人产生性和情感吸引。
第一部分:性别认同的形成性别认同的形成是个体在心理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从婴儿期开始,个体对于自己性别的认知逐渐形成。
通常,儿童在3岁左右能够清晰地认知到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身份认同。
性别认同的形成受到生物学和社会文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生物学上,儿童的生理性别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特征对于性别认同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社会文化方面,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对于性别认同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家庭和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传达给儿童,并对他们的性别认同产生影响。
第二部分:性别认同与发展性别认同的形成与个体后续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个健康的性别认同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一旦个体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了认同感,他们就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并参与到相应的社会活动中去。
性别认同的发展也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环境、教育方式等。
例如,在一些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望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会对个体的性别认同产生影响。
教育方式方面,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对于性别认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分:性取向的形成与发展性取向是指个体对于性和情感吸引的对象的倾向。
一般来说,性取向可以分为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等几个类别。
性取向的形成和发展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于性取向的形成,目前的研究认为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遗传、生理、环境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对性取向的形成产生影响。
虽然个体的性取向可能在青春期后逐渐明确,但也有研究表明,一些个体在儿童期就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性取向。
性取向的发展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社会文化中,对于同性恋者的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这可能对个体的性取向发展产生一定的压抑和困扰。
动物遗传学-第三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结果表明:
X:A=1
➪雌性
♂:AA+ZZ A+Z AA+ZZ ♂
♀:AA+ZW
A+Z A+W
AA+ZW ♀
➢大多数鸟类、若干鳞翅类昆虫、少数海胆类、甲壳虫类 等属于这一类型。
(4)ZZ—ZO型 ➢雄性—ZZ,雌性—ZO
♂:AA+ZZ ♀:AA+ZO
A+Z
A+Z A+O
AA+ZZ ♂ AA+ZO ♀
➢少数昆虫
3、性别决定的基因平衡理论
环境条件只改变性别发育的方向,并不能改变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
第三节 性别分化
一、基因和性别分化
二、激素和性别分化
调节机体内部或生理环境的激素系统并不直接影响性别决 定的基本过程,但是它对第二性征的发育是十分重要的。 高等动物的性激素经脑下垂体激素刺激后由卵巢、睾丸和 肾上腺合成。肾上腺产生类固醇,类固醇在化学上与生殖 激素有关,并影响第二性征。睾丸、卵巢具有双重功能, 它们即产生配子(精子和卵子),也合成性激素,进而影 响第二性征,引起生理差异、骨的结构、声音和乳房的发 育等。
5、性别决定中Y染色体的作用
➢在人类和哺乳动物中,Y染色体参与性别决定 ➢凡性染色体组合为XY型均与雄性相联,凡XX型组合均与
雌性相联 ➢ Y染色体具有决定未分化生殖上皮向睾丸发育方向发展的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 简报
上世纪80-90年代许多研究支持原有的对女性的印象: 更少攻击性、更多关心他人、更敏感。 ——使许多人评价两性时,认为“女人”比“男人”更受 欢迎
性别角色发展中使用的有关术语
二,性别角色的影响因素
【生物;社会环境;教育】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影响 基因,第23对染色体 性激素 尤其青春期,男性持续分泌,女性周期性分泌 大脑 丘脑 大脑两半球
■
2,社会环境因素
(1)文化影响。 存在两种普遍性情况: 每个社会都确认性别有差异(图); 通常男性受到更高评价(社会的刻板印象图) (2)家庭影响 取名字,选服装,挑玩具,教育方法(父母的不同期望) (3)大众传媒影响 文艺作品中的男性、女性;商业活动中性别偏见(广告 中女、男裸露4:1) ■
2,社会学习理论
基于其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理论之上
父母对儿童“性别适宜性行为”的强化
学校教教育教学活动、同伴社会互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
■
3,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性别认知在其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形成性别认知结构,才会表现出性别化行为; “性别恒常性”是性别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2-3岁同一性,认知自己性别,与他人异同 3-7岁稳定性,性别不随时间变化 6、7岁后一致性,性别不随外表、服饰、活动而变化 与社会学习理论的比较(示意图)
研究发现: 父母对子、女态度无显著差异 双性化教养未明显减少男女性别行为 当只观察一个人时,男女姓别行为差异很小
对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同伴群体、而不是家庭 儿童很小1-2岁,就具有偏爱“像我”者的倾向 童年中期后,有“自我分类”倾向 进而,形成同性别同伴文化 ■
四,性别差异的表现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 PPT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角色分类
1、按角色存在的形态不同分为:
①理想角色: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 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的和公认的模式。
②领悟角色:个体对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 模式的理解。
③实践角色:个体根据他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 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
2、根据扮演者获得角色方式可分为:
1、角色是怎样定义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 2、角色有哪些功能? 3、什么是性别角色它有哪些特点? 4、试述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及其获得的因素
Bye Bye
定义: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 社会地位,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角色包含五个要素:
1、角色扮演者 2、社会关系体系 3、社会地位 4、社会期望 5、行为模式
注:
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 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 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周晓虹)
角色冲突:产生于角色从中不同角色含有不相容 的成分。具体来说,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特定的角 色从,而角色从中与之发生互动的角色伙伴对他 都有着一定的角色期望,当这些期望彼此出现矛 盾或个体对过多的角色期望难以应付时,就必然 会造成同一角色从中的不同角色间发生冲突。
1、文化 2、家 庭
3、学校 4、大众媒介
三、性别角色获得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 论
第四节 男女性别角色的差异
一、 能力方面的差异 二、人格方面的差异 三、社会行为方面的差异 四、男性化、女性化及双性化的差异
女性在语言能力上占优势 男性在空间视觉能力、数学能力上占优势 女性听觉擅长,男性更为视觉擅长 男性更具攻击性 男性在认知上更为分析性 女孩子更多受遗传影响,男孩子更多受环境影响 女孩子成就取向相对弱
女性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角色
三、性别不平等形成的机制
一是文化机制 二是性关系与性秩序机制。 三是生产方式的机制。
事实上,性别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中一类最根本性 的不平等。它对两性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影响是极 其深刻的,尤其对男性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消 除社会性别差异在的不平等现象,树立平等的社 会性别观念和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行为,是一个 需要全社会努力的工作。
第三章
女性的性别角色及其 社会化
第一节 自然性别与性别差异
一、性与性别 二、两性的生理差异 三、两性的)是指区分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特征
性别(gender)指的是男性和女性相关的社会 与心理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判定两性形象,不仅 仅是以生理特征为标准,更多地是依据社 会标准做出的。
第三节、社会性别与性别不平等
一、被构建的社会性别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的差异是指良性 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的力量的作用 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 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
为什么说社会性别是被建构出来?
首先,社会性别是以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 的文化建构。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以文化为基础的 性别社会差异。社会把两性的生物性差别扩大化 和制度化,并通过女性的生命周期中的性别社会 化,把这种制度安排不断地传递给女性。 其次,性别之间的生理差异并不足以直接导致两 性间的地位高低之分,社会普遍存在的以等级为 特征的性别关系秩序是被男性建构和维持的。 第三,社会性别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 在日常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地被生产和再产生。
为什么说社会性别是被建构出来?
第四,社会性别差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 别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不平等, 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第五,社会性别的差异是可以改变的,这 需要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 醒。
《人的性别决定》课件
04
CHAPTER
性别决定与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温度影响
某些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性别决定 受到孵化温度的影响,高温或低温可 以导致雌性或雄性的比例增加。
营养状况
研究发现,营养状况可以影响性别决 定,如缺乏某些营养素可能导致雌性 比例增加。
化学物质
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性别决定,如 某些农药和工业污染物可能与性别异 常有关。
性别决定与性腺发育、生殖器官 形成和性别特征表现等密切相关 。
性别决定的重要性
性别决定是生物繁衍的基础,确保雌 雄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后代。
性别决定影响生物的生殖策略、生活 习性和进化适应性。
性别决定的生物学基础
01
02
03
染色体组成
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 定,男性为XY,女性为 XX。
性腺发育
体和一个Y染色体(XY)。
性染色体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经 确定,不会因为环境或外界因素
而改变。
性腺与性激素的作用
性腺是产生性激素的器官,男性为睾丸,女性为卵巢。
性激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影响胎儿的性别特征和性器官的发 育。
男性睾丸产生的雄性激素睾酮,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和男性特征的发育;女性卵巢产 生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和女性特征的发育。
社会文化因素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社会期望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 和角色定位会影响性别角 色的形成,例如传统的家 庭分工和职业角色。
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和 教材内容可能会强化性别 刻板印象,影响个体对自 身性别角色的认知。
媒体影响
媒体对性别角色的描绘和 宣传会影响人们对性别角 色的认知和期望。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个性和性别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个性和性别一、教学目标•了解个性和性别的基本概念•探讨个性和性别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观念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个性和性别的概念•个性: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树立起来的独特的行为、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心理特征。
•性别:指男女生理上的区别以及男女在社会、文化、心理性方面的差异。
2. 个性和性别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个性:影响学生阅读、写作的方式、节奏、兴趣等方面。
•性别:男女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评价存在差异,在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上也存在差异。
3. 尊重和包容不同个性和性别的观念•培养学生尊重不同个性、不同性别,在语文学习中避免产生偏见、歧视。
三、教学方法和步骤1. 教学方法•讲述和演示•分组讨论•课外阅读2.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自己有哪些个性特点?男女之间有哪些差异?步骤二: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小组以“个性”或“性别”为主题,分别讨论该主题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语文学习策略。
•教师引导讨论:各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和讲解相关知识及技巧。
步骤三:拓展•学生课外阅读:为增加学生对个性和性别的理解,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外选择一部与个性或性别相关的小说、散文、诗歌、图书等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与同伴分享阅读心得,促进理解和交流。
步骤四:总结•学生课内笔记:每个学生在笔记中总结个人或小组对个性和性别在语文学习中的思考和理解。
•教师提问:为避免偏见、歧视,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的个性和性别?步骤五:作业•扩展作业:撰写一篇关于个性与性别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笔记•学生课外阅读听取分享•考试/答辩中的表现•学生问题的提问和回答五、教学反思个性和性别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个人情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话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细致、周到地引导、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认知到个体的多样性,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具有普遍人格价值、遵纪守法、尊重人权的人格。
上海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重点 第三章 性心理学
第三章性心理学一、人类性行为的历史演变二、性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三、性生理发育四、人类性反应五、儿童期性社会化六、青春期的性成长七、成年期性心理八、老年人与性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性心理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性别角色、性欲望、性行为和性障碍等性心理活动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和性科学的交叉学科。
一、人类性行为的历史演变(一)群婚杂交与古代的性享乐、性崇拜在长达200多万年的童年期,人类一直处于一种群婚杂交的性存在状态,男女的性行为没有限制,甚至亲子辈之间、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发生性交关系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性看成一种十分快乐的行为,并极力地追求它.。
古希腊人提倡性开放,但同时控制自己的性欲;古罗马人也提倡性开放,但却被性欲所控制。
(二)中世纪禁欲主义风行宗教的禁欲主义在初始阶段还是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的,它是对纵欲的否定。
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圣保罗提出“性就是罪”。
基督教神学之父奥古斯丁则把性和“原罪”联系在一起,完成了基督教性禁欲主义的理论体系。
夫妻性交无论如何还被生育后代这一“正当的”目的掩盖着,而那些与生育脱离的性活动,如同性恋,则受到十分残酷的惩罚,甚至被施以火刑。
(三)文艺复兴运动中性的回归在公元14、15、16世纪,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这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大发展的一个时期。
他们认为应该以十分坦诚的态度对待性,在文学艺术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要回避它,丰富多彩的生活应该充满性的激情和欢乐。
许多有关性的作品应运而生,打响第一炮的是薄迦丘的《十日谈》。
在社会风气方面,人们开始以十分坦诚的态度来对待性,认为“上帝不羞于创造的,我们也就不羞于讲述”。
1519年,以德国神父马丁·路德为代表的一批神职人员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他认为,性和婚姻都是上帝创造的,是自然而美好的事情。
”“任何有结婚欲望而又没有结婚的人,必然会误入歧途……禁欲只会使人的品行恶化。
”(四)性禁欲主义的卷土重来与维多利亚时代的性禁锢1653年,以克伦威尔为首的清教徒在英国,以政权的力量严厉地、残酷无情地推行禁欲主义。
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性染色体类型,理解xy型性别决定。
2.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3.掌握色盲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色盲遗传的特点。
4.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的对比、观察,xy型性别决定图解的分析,以及色盲遗传图解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原理的学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了解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与人类遗传病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理解该项法规的科学基础。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1.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2.对学生进行识图能力和遗传图解的训练。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色盲遗传。
[解决办法]以人的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
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2)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应用伴性遗传原理解决特定情境中的新问题。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伴x显性遗传。
[解决办法]通过比较和练习有关习题,对以上遗传知识作一般的了解。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谈话和复习(注意启发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
xy型性别决定图解,色盲检查图,关于色觉的四种婚配情况的汇总图解。
板书内容投影片。
第三章 文化与性别差异
婴儿出生后与家庭成员(主要是母亲和父 亲)的接触是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可能 以父母的行为作为观察学习以及模仿的榜 样,也可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有关性别的知 识、态度和信念。
父母的抚养方式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有 直接的的影响。孩子还未出世,父母就按照社会 流行的性别角色价值观,对孩子的性别怀有期望。 孩子一降生,就因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有研究还发现,在大学四年,同伴的影响 能够改变女性和男性的性别角色观念,由 苛刻的、传统的观念变得更中性、更具变 通性。
3、大众传媒
Gerbner等人提出的大众传媒的培育理论 (Cultivation Theory)认为,媒体为社会 塑造了一个规范,人们认为真实世界也应 像这个规范描述的一样,从而通过模仿等 方式与这个规范达到一致。
父母对男孩的教育是期望型的,着重于教授他们 如何获取成功以及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而对女 孩子的教育是保护型的,总是向她们给予较多的 保护。
兄弟姐妹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Mchale等人(1999)的研究发现,与只有女孩或只 有男孩的家庭相比,同时拥有男孩和女孩家庭中 的儿童,他们的性别角色分化更显著。Mchale认 为,在只有女孩或只有男孩的家庭中,儿童有更 多的机会参与跨性别角色的劳动,如男孩洗碗、 作饭,女孩修理电器等;而在既有男孩又有女孩 的家庭中,父母会更“严格”的按照性别角色和 性别刻板印象对待儿童。
女权主义运动促进了性别差异的研究。
性别差异一方面是由生理差异造成;另一 方面,文化对男女差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一、文化与性别角色
(一)性、性别、性别角色的概念 性(sex)通常指男女之间在生物特性和生理上的
差异,最主要是生殖系统的差异,包括生理的、 荷尔蒙的、生化方面的差异等。 性别(gender)指社会文化对适合男性或女性特 定行为模式的一种划分,也指个体所知觉到并承 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主 要从社会文化和个人心理的角度区分男性和女性。
男女差异心理学1-5章课件
(2)班杜拉运用“直接强化”的概念解释 对儿童性别行为的塑造。
“直接强化”是指为了实现性别的定型化行为对男 孩和女孩的奖励和惩罚必须予以区别。
(3)模仿即儿童从观察成人行为到表现成 人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模仿是性别定型过 程的基础。
2、两性角色的获得
男女两性角色的获得是观察、强化、模 仿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持续很 长时间。 婴儿—母亲 儿童—泛化 同性模仿 特定的赏罚 3、班杜拉的经典实验
女孩: 两者相互抵触
偏好较弱
(3)亲长认同 男孩 “我是男的” 珍视模仿
依附男性 认同
女孩 “我是女的” 想与母亲
―我们都 是男人 ” 抚养及缺乏 权力尊严
所有儿童都倾向于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及具 有权力尊严的人(并非同一个人)。 渐增的父亲取向与渐减的女性化偏好并没有减 弱女性评价和自我肯定,相反稳固 “互补模仿” 将自我与男性化的刻板印象 相比,学习以适当的女性化方式和男孩子们相 互作用。
女孩对男孩的妒忌是由儿童的一般嫉妒倾向而产生 恋父情结根本不存在,女性更具有自恋倾向、被动性和受虐 性。三者以相对平衡的形式构成了正常女性的人格心理
把女性分为两种类型:
女性型 —被动、自恋和受虐 男性型 —主动、竞争和攻击性
3、埃里克森内部空间观
内部空间概念是他对两性研究的一大贡献
绪论
第一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一)性别差异客观的存在
男女两性是人类繁衍生殖的生物实体,也是 精神、人格、心理活动的社会实体。
男女两性互为基础,互为前提
(二)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性别差异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男女心理方面的异同
2024版青春期性教育男女通用课件
2024版青春期性教育男女通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2024版青春期性教育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性别与青春期”与第四章“人际交往与性教育”。
详细内容包括:性别认知、生理变化、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中的界限与尊重、性侵害预防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认识到性别平等和尊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
3.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性别认知、人际交往中的界限与尊重、性侵害预防。
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健康、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图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
2. 知识讲解:a. 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身和他人。
b. 分析性别认知的重要性,强调性别平等。
c. 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d. 讲解人际交往中的界限与尊重,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e. 传授性侵害预防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春期性教育2. 内容:a. 青春期生理变化b. 性别认知与尊重c. 心理健康d. 人际交往e. 性侵害预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b. 如何正确对待性别差异?c. 请举例说明人际交往中的界限与尊重。
d. 请列举三种预防性侵害的方法。
2. 答案:a.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包括身高、体重、性征等方面的变化。
b. 正确对待性别差异,尊重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歧视和侮辱。
c. 例:在交谈中,尊重对方的隐私,不强迫对方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d. 预防性侵害的方法:保持警觉、避免单独与陌生人相处、学会拒绝等。
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课时作业 苏
第二课时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解,概述生物性别决定的常见方式。
2.结合人类红绿色盲的分析,简述伴X隐性遗传与性别的关联特点。
一、性别决定1.概念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性别决定的基础性别主要由基因决定的,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3.染色体的类型根据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关系,生物的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具有n对染色体的生物,性染色体一般是1对,常染色体为n-1对。
4.性别决定的类型(1)类型: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主要有XY型和ZW型。
其中XY型性别决定类型在生物界较为普遍。
(2)XY型性别决定:①特点: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X,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XY。
②生物类型:包括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全部哺乳动物、多数昆虫、部分鱼类和部分两栖类。
(3)ZW型性别决定①特点: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ZW,雄性个体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表示为ZZ。
②生物类型:鸟类、鳞翅目昆虫、部分两栖类和爬行类。
5.性别决定图解(1)XY型性别决定(2)ZW型性别决定二、伴性遗传1.概念指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类性状的遗传叫伴性遗传。
2.实例红绿色盲的遗传、人类血友病的遗传、果蝇眼色的遗传、女娄菜叶形的遗传。
3.人类红绿色盲及其遗传特点(1)人类红绿色盲相关基因型与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表现型正常正常色盲正常色盲(2)遗传特点a.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b.往往有隔代遗传现象。
c.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3)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的原因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红绿色盲基因(b)时,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表现为色盲。
判断正误(1)生物性别的主要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
( )(2)所有的生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与性别
15
2.3.4 两性互动
女人压力下的第一步反应:心烦意乱
当女人心烦意乱时,男人常会退缩,并与女人隔离开来,以免感到内疚 和无能。他把她的不快乐、心烦意乱和无助看做自己的责任。他感到自 己在某些方面没能满足她的要求,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把这些话说出口。
是缺乏关爱、漠不关心的征兆。
进一步导致男人的反应:抱怨
当男人身处压力时,他会变得高度专注。如果他一心只想完成任 务,而你却要他去做与目标无关的事情,他自然会“换挡”而心 生抗拒。拒绝的征兆便是抱怨。
抱怨实际上是他愿意帮忙的表现,只是他需要以此从其一心想完 成的任务中转移出来。
而女人抱怨,则通常是觉得别人向她请求的事情是不公平的。女 人通常会被男人过于激烈的反应吓到,因而害怕向男人请求帮助。
遗传决定说:男女之间行为差异,有人认为是由遗 传决定的。但没有证据可以作出最终结论说,性别 差异具有生理学的基础。
社会决定说:有些学者在分析性别差异时更承认社 会影响的突出地位。
性与性别
2
1.2.1 性别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定义:通过家庭和媒体等社会化机构对性 别角色进行学习。
性别社会化开始于婴儿出生之时。儿童学习和内化那 些看上去符合他们生理性别的规范和期望。
12
2.3.1 两性互动
说话方式:
Male:只有对他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心中有数时,才会开口 交谈。
Female:谈话漫无边际,谈话有助于她发现她的重点。通过 谈话理清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她会逐渐发现自己到底想谈什 么。
压力之下:
处于压力之下,男人是专心致志,女人是思想分散。 在面对压力时,男人们专注目标、忽略他人的倾向会更为严
功能主义强调性别差异和劳动的性别分工有 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整合。女性扮演表达性 ( Expressive ) 角 色 ; 男 性 扮 演 工 具 性 (Instrumental)角色。
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功能:母爱剥夺,孩子 将面临不充分社会化的极大危险。
性与性别
10
2.2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者反对以性别不平等为自然的观点。
女人看到男人的退缩,却以为他的感受与这相反。她以为男人不再关心 她。
只有在责备某人时,男人才会列出条条罪状。所以,当女人倾诉诸多不 满时,他认为她是在责骂他。当男人退缩时,女人真的开始责备他的冷 漠无情。一对恩爱的伴侣,由于不懂得彼此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在短时 期内彼此怨恨、不信任,甚至争吵。
性与性别
4
1.3.1 《窈窕老爸》
性与性别
5
1.3.2 《变男变女变变变》
性与性别
6
1.3.3 《怪杰变错身》
性与性别
7
1.3.4 《变身辣妹》
性与性别
8
1.3.5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性与性别
9
2.1 性别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
在各种环境中男女享有的地位、权力和声望 的差异。
对性别不等的解释:
不仅仅性别缺乏固定的“本质”,而且人体的基础 也能够通过社会影响和技术发明而被改变。
在他们看来,人类身体和种群不是“既定的”,而 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服从人类的意志和个人的选 择的。比如变性人。【笑话:迈克尔·杰克逊;猪八 戒和沙和尚】。
乔德罗的性别发展理论:
男孩子的自我感是通过竭力抗拒自己对母亲的最初 依恋来获得的,他们从女性气质的否定方面来慢慢 地理解了男性气质。
对男孩的性别社会化:正面激励——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负面激励——男孩子不要玩洋娃娃
孩子很早就开始选定与他们相称的“性别角色”以及男女认 同(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性别认同是社会影响的结果。
分析大多数儿童图书、童话和电视节目可以发现这一点。
性与性别
3
1.2.2 社会建构的性与性别
有社会学家相信,性和性别都是社会建构的产 物,并以多种方式被影响和改造。
性与性别
14
2.3.3 两性互动
第三步形成的男人的反应:关闭自己
如果男人感到压力很大,他最终会完全“关闭” 自己,就好像刹那间他的所有情感都消失了,整 个人变得冷漠无情。
男人的关闭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反应。女人不能正 确理解这一点,因为如果她关闭自己,那是她自 己选择的结果。当男人关闭自己时,她觉得男人 是在不公平地惩罚她,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她,会 把问题想像得过于严重。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存在一种性别秩序,其中男性 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表达被组织在一个有助于男性支 配女性的等级体系中。
在三个领域贯彻:劳动、权力和投注(Cathexis) (私人的/性的关系)
一些观察者认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正导 致一场男性气质的危机,男性的传统角色正在 受到侵蚀。
性与性别
本讲结构
一、性与性别的社会建构 二、两性社会学 三、涉性行为与相关评价
性与性别
1
1.1 性和性别差异
性:男女身体之间的生理差异;
性别:男女之间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差异。
关于两性行为差异的解释:
自然差异说:为什么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参加狩猎和 战争?一种解释是:男人具有生物学基础上的攻击 性倾向。
自由女性主义者从社会和文化态度的角度——如男 性至上主义和歧视——解释性别不平等。
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性应该对通过父权制—— 男性对女性的系统化支配——剥削女性负责。
黑人女性主义者:从种族的维度来看待性别问题。
性与性别
11
2.3 性别关系
性别关系是指社会中男女之间社会性的模式化 互动。
当女人感到心烦意乱时,她需要伴侣做她的共鸣板。他只需通过倾听和 理解她的烦恼,就能够帮助她找回平衡。不幸的是,他误认为她是在请 求他解决问题。
男人听女人发了一会儿牢骚后,他需要打消“修正”她的念头,懂得她 并不需要被“修正”。即使听起来她好像是在抱怨,其实她已经进入自 我治疗的过程中。
重。 面对压力,女人倾向于发散注意力,更加关注其他人,对家
人的需要可能更加敏感。
性与性别
13
2.3.2 两性互动
男人压力下的初始反应:退缩,把自己和事态分离开来。
在压力之下,男人倾向于否定内心感受和感情上的痛苦,并自动
退缩。表现为:停止沟通。他不愿意说话。
伴侣总以为他这样是对她有所不满。 女人这样想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对她来说退缩是累积愤怒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