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民族魂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鉴赏:民族魂——鲁迅 部编教材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 鉴赏: 民族魂 ——鲁 迅 部编教材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 鉴赏: 民族魂 ——鲁 迅 部编教材
《阿Q正传》是中国著名的小说家鲁迅先生创 作的第一部小说,它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 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 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病态。
走进话题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 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 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 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 鉴赏: 民族魂 ——鲁 迅 部编教材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 鉴赏: 民族魂 ——鲁 迅 部编教材
弃医从文的经历
鲁迅在《呐喊》中提到有关自己公费留学 日本时的梦想“我的梦想很美满,预备卒业回 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 争时候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 的信仰”,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对父亲 的爱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心。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 鉴赏: 民族魂 ——鲁 迅 部编教材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 鉴赏: 民族魂 ——鲁 迅 部编教材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
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弱国子民的学 业,所以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 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 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治学严谨、 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阿长与《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 鉴赏: 民族魂 ——鲁 迅 部编教材 六年级上册PPT课件第八单元传统文化 鉴赏: 民族魂 ——鲁 迅 部编教材
民族魂鲁迅节选阅读
民族魂鲁迅节选阅读一、鲁迅与民族魂的关系1.1 鲁迅对民族魂的探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先驱,他深入探讨了民族魂这一重要的主题。
他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展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和担忧。
他认为,只有唤醒了民族魂,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1.2 鲁迅的眼光鲁迅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他用锐利的笔触刻画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压迫。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杰作,也是对中国民族魂的一次呼唤。
他的眼光犀利而敏锐,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让读者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困境和民族的脆弱。
二、鲁迅作品中的民族魂展示2.1 《狂人日记》:愤怒的呼喊《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主人公白嘉轩的视角,展现了近代中国人的精神困境。
白嘉轩的愤怒是对社会的不公和对国家的软弱无能的呼喊,他的内心决定了他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当起责任。
2.2 《阿Q正传》:民族自强的希望《阿Q正传》是一部讽刺小说,通过对阿Q这个典型的弱势群体的描写,暴露出中国人民的软弱性格。
然而,在阿Q身上,鲁迅也揭示了中国民族魂的希望,当社会危机来临时,阿Q不再逃避,而是挺身而出,展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鲁迅节选中的思考与感悟3.1 担忧与忧虑在鲁迅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与忧虑。
中国当时正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国家的分裂,鲁迅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试图通过作品唤起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和担心。
3.2 激发民族自尊心鲁迅的作品中透露出对中国民族自尊心的关注。
他通过作者的视角展示了中国人在封建社会和外来文化冲击下所受到的屈辱和压迫。
他试图唤醒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
3.3 激发爱国情怀鲁迅的作品中还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
他通过对社会的揭露和对人物的刻画,让读者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他试图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国家和民族的爱和责任感。
3.4 民族魂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民族魂的意义和价值。
鲁迅:永远的民族魂
鲁迅:永远的民族魂鲁迅:永远的民族魂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
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和觉醒……他走了,他的“呐喊”还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他走了,他与“铁屋子”寂寞而韧性的战斗仍在我们的眼前~他走了,留下了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枪~他走了,留下了铁骨铮铮的思想和精神~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坛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界战士倒下了~~覆盖在为他送行的棺柩上的旗帜上的三个大字——民族魂,却永远烙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称鲁迅为民族魂,是因为:一、对封建专制、封建文化作了最无情、最猛烈、最持久的战斗;他深情地拥抱和吸纳了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使自己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启蒙家,还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巨人。
鲁迅尖锐地指出,在封建主义“仁义道德”假面具的掩盖下,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不过是一个“吃人”的场所,这是对封建专制主义最深刻的总结。
他在“五四”文化运动中发出来的第一声划破长夜的战叫——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道破了这个发现。
之后在谈及该小说时他曾说:“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
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鲁迅后来又多次阐发这一发现,最著名的是在《灯下漫笔》中提出的精辟论断:“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席的厨房。
” 在人肉筵席似的就中国,制度残酷和腐败到了极点,社会黑暗和堕落到了极点,人民悲惨和痛苦到了极点。
鲁迅把饱受一切苦难的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概括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
”在残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人民“至多不过是奴隶”,甚至还“下于奴隶”,用中国人民的血汗养肥的封建专制暴君们,“‘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
”鲁迅沉痛地告诉人们,在我国历史上,人民常常只是充当“一个一定的主子”的“牛马”,至多是由“牛马”升为“奴隶”;因此在动乱之际,就成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所谓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10篇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1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1鲁迅先生这一生非常伟大,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也被人民成为“民族魂”。
在我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青年时的鲁迅和广大的中国人民一样,都不甘于被帝国主义侵略,他抱着“要救国,只有维新”的理念到日本学医。
从那时起,他就不断在宣传革命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谴责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清政府出卖主权的行径。
后来他毅然地放下了人体的解剖刀,拿起了解剖人类灵魂的笔。
决定弃医从文后,他回到了祖国。
他曾到杭州、绍兴、南京从事教学工作。
他一边努力进行着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打击顽固不化的校长,一边在各大杂志上发表文章,支持革命。
他受临时政府教育部部长蔡元培的邀请任教育部部员,后来随教育部迁到北京。
在北京他写成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名作。
在自己的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惨遭杀害后,他用文章痛斥着惨无人道的行径。
不久,他又到了厦门和广州继续教学和发表文章。
最后他来到了上海,度过了他一生最光辉的最后十年。
在上海,他没有从事教学工作,专事写作,参加文化活动。
他不顾个人安危,在被国民党通缉的情况下,他继续发表文章,与旧社会和旧势力斗争。
在繁重的工作下,他的病越来越严重。
直至逝世前的一天还在执笔。
我们都热爱祖国,我们要学习鲁迅坚持正义勇于牺牲的精神。
像鲁迅这样爱国、关心下一代,勇于拼搏,为国家作出牺牲的人,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2我第一次接触到鲁迅先生,是在小学时期,那时候鲁迅先生在我眼中是一个留着小胡子,爱教育别人的严肃作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先生在我眼中的形象出现了巨大的改变。
鲁迅关于民族魂的句子
鲁迅关于民族魂的句子
鲁迅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学界的巨匠,其文笔优美、思想深刻,作品饱含着对人类悲欢离合的思考与感慨。
其中,他关于“民族魂”的阐述,不仅彰显了他深切的爱国情怀,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前行。
以下是一些鲁迅关于民族魂的名言佳句:
1. “民族魂决定自己的命运,本着良心和责任感来推动国家的进步和自我救赎。
”
2. “一个民族的衰落,并不是因为某一些自然条件造成的,而是自己内部的道德沦丧。
所以,民族魂的领导力,真的是无可取代的。
”
3. “民族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萌发的,它需要经过痛苦的历史磨难,才能在苦难中锤炼出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意志。
”
4. “民族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我们心灵深处,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
5. “民族魂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历史长河中多年的沉淀和积淀。
它不断磨练着我们的思想和良心,让我们对民族大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
6. “民族魂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它孕育开花,才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文明荣光。
”
7. “民族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战斗,取得的历史辉煌和伟大成就。
”
总的来说,鲁迅关于民族魂的思考和阐述,不仅是一种对民族精神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国家前途的殷切期盼。
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铭记鲁迅的教诲,以深深的爱国情怀,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鲁迅先生对民族魂的论述
鲁迅先生对民族魂的论述
鲁迅先生关于民族魂的论述一直令人敬佩。
他认为,民族的特殊魂力应超越任
何成功和失败,这种魂力能够带给人们历史尊严和使命。
他把民族魂形容为一种无价的健康,它成就了一些伟大的民族,也灌输给集体独有的文化。
鲁迅先生还指出,民族魂可以帮助一个民族去超越自己的理念,以便彰显出一
种更优良的未来态势。
他认为,一个民族的发展只有在有民族魂的支持下才会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否则,民族毫无灵魂,结果只能是无望。
此外,鲁迅先生还强调,民族魂就像一种宗教观念,它给人们带来深厚的宝藏,使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也能保持信念。
他认为民族有着一种不可战胜的魂力,它包含着对土地的热爱、对民族责任感、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公正、自由和平等的信仰。
总之,鲁迅先生认为,民族的精神特质和魂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原动力,
任何没有这种魂力的民族是注定发展失败的。
他的这些见解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而且也支持着中国的发展。
鲁迅是中华民族魂是谁说的
鲁迅是中华民族魂是谁说的?
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逝世于上海。
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行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精神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野草》“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
大家说鲁迅:
鲁迅虽死,精神当与中华民族永存。
——郁达夫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鲁迅爱国精神事迹
鲁迅爱国精神事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职场资料、心得体会、祝福语、读后感、观后感、签名说说、句子大全、语录大全、事迹材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place information, experience, blessings, after reading, after watching, signatures, sentences, quotations, deeds, other models, etc.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鲁迅爱国精神事迹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八篇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八篇【篇一:我心中的鲁迅】我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文豪,你知道吗?他就是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民族魂。
他的脸,是和蔼可亲的表情,头发一寸长,但却仿佛一根根尖针般直竖在头上,胡须更打眼,仿佛隶体的“一”字,衣服十分整洁却好久没洗了。
虽然他的外表表示着工作的疲惫,但是他是十分精神的,像一个刚打完胜仗的军人。
“横眉冷对千伏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座右铭”,出自他的书《自嘲》,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浙江绍兴人,他发表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中翻译和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作品,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和《野草》。
是新中国文化革命中的主将。
自从学完关于鲁迅先生的课文后,我从电脑上看来了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动人事例。
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店去理发,理发师觉得他很穷就随便的给他理了发。
理完发后,随便给了理发师钱。
后来,理发师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乐开了怀。
一个月后,鲁迅又去了这个理发店,这个理发师心里已经知道是鲁迅先生,还给了上次多给的钱。
并且,十分仔细的给他了发,但鲁迅先生认真给了他钱,理发师非常不理解。
鲁迅先生笑达“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理发,我就胡乱的付钱,这次你认真的给我理发,我就仔细的付钱”。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至此,鲁迅先生的传闻,就成了我的偶像,他在我的心中不仅是思想家、文化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还是舍己为人,对敌人冷漠,对公民仿佛牛一样听命的人,他在我的心中是最伟大的一个,我也要向他学习,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篇二:我心中的鲁迅】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了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
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
民族魂
——选自《藤野先生》
二、弃医从文的转折点
在藤野先生这里鲁迅找到了医学的真实性 ,但是在这样赤裸裸现实面前,灵魂真的是最 需要拯救的,“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 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 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
三、个人对弃医从文的理解
弃医从文,简单的只是一个思想的转变,但是难的 却是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中国人的愚昧真的是无药 可救吗?不是。他们的愚昧是在害怕中滋生的,鲁迅改 走文人路线,不是要去抨击国人,是要点醒国人,他说 的是世人不敢说的,他写的是世人想要说的,他做的是 世人想要做的。他的笔调似乎是在骂中国人的愚蠢,是 在指责我们国人的“看西洋镜”,但是通过文字人们可 以感悟,自己的没心感悟要远远好于在他面前的谩骂。 拯救世人,医,可能会滋长另一个健康的汉奸;文 ,或许能减少一个已经是汉奸的名额。鲁迅的弃医从文 不是什么民族的大贡献,说小的,这是个人的危机感; 说大的,这是国家对于个人的使命感。鲁迅的使命感召 唤他,在那一刻将武器换成了笔杆。
大文豪---鲁迅
• 身高161厘米。浙江绍兴人,为20世 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 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 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 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 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被誉为民族魂、中国文化革命 的主将。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出身于败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 托尔斯泰和逆回十六夜博爱思想的影 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 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 医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 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 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鲁迅先生果断做事的事例
鲁迅先生果断做事的事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用手中的笔写出数百万字的著作、刻画无数人物、传达时代精神,在后人的眼中,他是刚毅坚强的“民族魂”。
然后,小时候的鲁迅是个很活泼的孩子。
他的童年是月色下从摇晃在水面上的乌篷船里传来的悠扬戏声;是船内与小朋友们分享从自家地里“偷”来的豆子的甜美滋味;是“百草园”里会弹琴的蟋蟀、会唱歌的油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还有那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鲁迅的童年是丰富而自由的,这样的童年,无疑对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6岁的时候,鲁迅挥别了带给自己无穷趣味的“百草园”来到“三味书屋”。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地下一层的一角,一张八仙桌与一个藤椅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几个长条凳散落于对面,这是仿照当年“三味书屋”的课堂仿制的。
现在的我们似乎能透过这温暖的场景看到当时学问极好的寿镜吾老先生,看到读书时的鲁迅如何在自己的桌角上刻那个“早”字。
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时间里,鲁迅不断为自己充电,他熟读儒家经典,也不拘泥于课堂所学,在课下广泛阅读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在关注人文的同时观察自然。
“三味书屋”的沉静和丰富让鲁迅的精神空间得到了极大地开拓,为以后鲁迅在思想与文学上的创造打下了基础。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鲁迅的童年也并非一帆风顺。
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
不久后,父亲病重,整个家庭更是从小康陷入了困顿。
作为长子的鲁迅,担起了家庭的负担。
他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之间,当了家里的东西,才能换回买药治病的钱。
当铺伙计的眼神和周围人的歧视,让鲁迅第一次充分地感受到社会的冷酷与势利。
由于家境大不如前,为了省钱,鲁迅便自己寻药。
那时候绍兴城里的人们时常见到一个半大的孩子遍翻百草园的土地,去寻找可以做药引的蟋蟀。
或是四处打听,只为寻找药方上那一味奇特的“平地木十株”。
然而,他的努力也没能改变痛心的结果,鲁迅的父亲最终因庸医的延误而离世,这一变故让少年鲁迅的思想受到了很大震撼。
民族魂鲁迅-精品文档
世人评价鲁迅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
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 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 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 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世人评价鲁迅
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
每臻绝唱。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 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 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作品简介
3.《药》 药》写主人公华老栓用自己的血汗钱买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 病而终于没有治好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 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充分暴露统治者镇压革命的狰狞嘴 脸,赞扬了夏瑜(革命者)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写了群众的愚昧落 后、精神麻木状态的表现。提示了革命者:必须要唤起群众,只有发动 群众,依靠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中国才能得救,革命才能够取得 胜利。 《药》是一个比喻。救国的重任,在鲁迅看来,绝不是小资产阶级发动 的革命所能胜任的。因为其脱离工农的固有缺陷,使他们在国家政治力 量对比中始终软弱无力。尽管那些内心有着真诚的为救国不惜付出生命 的热情的人,到死也得不到普通群众的理解,更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 最终为国捐躯,身首异处,自己的鲜血却被没觉悟的老百姓当作治肺痨 的迷信药物吃掉。
民族魂——鲁迅
六五班陈钰博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 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 鲁迅早年曾留学日本。“五四”时期提倡新思想、新文化、 新道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1927年后定居上海,领导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2]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 实写照。鲁迅先生的著作、译作、书信等是留给后世的珍贵 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2]
民族魂鲁迅(1881年-1936年)
一、成长经历
青年求学经历
1898年5月进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 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 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 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 展观。”
1901年12月鲁迅从路矿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 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为了表示与满清统 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 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
1886年入塾,从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诵《鉴略》。其 五六岁时,称为“胡羊尾巴”。赞扬鲁迅小而灵活。
1892年正月,往三味书屋跟从寿镜吾先生读书。 在塾中,喜欢趁空余时间描画,并搜集图画。
从出生到十二岁,鲁迅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但 鲁迅的命运在1893年发生转折。
一、成长经历
少年时期的艰辛时光 1893年三月鲁迅曾祖母去世,鲁迅祖父从
“我有四年多,曾经经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 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 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 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 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 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 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 蟀要成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 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地亡故了。”
目录
一、成长经历 二、时代背景 三、鲁迅作品 四、选文导读
一、成长经历
家庭成员
祖父周福清(1838~1904) 原名周致福。由翰林改官,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
后任北京任内阁中书,对鲁迅教育十分开通。
民族魂----鲁迅
鲁迅的选择 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媚态 人格 英雄情结
民族魂----鲁迅
• • • • • •
中文名: 中文名: 周树人 鲁迅 别名: 原名树人,又名樟寿, 别名: 原名树人,又名樟寿,后改名豫才 国籍: 民族: 出生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年 月 日 逝世日期: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 文学家,思 年 月 日 职业: 文学家, 想家,评论家 想家, •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 • 主要成就: 领导新文化运动 代表作品: 《呐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彷徨 彷徨》 故事新编》《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 身高: 161厘米 重要事件 : 新文化运动 身高: 厘米
他说过什么?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 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 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 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 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 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
·骂别人不革命,便是革命者,则自己不做事,而骂别人的事做得 骂别人不革命,便是革命者,则自己不做事, 骂别人不革命 不好,自然便是更做事者。 若与此辈理论, 不好,自然便是更做事者。 若与此辈理论,可以被牵连到白费唇 一事无成,也就是白活一世,于己于人, 舌,一事无成,也就是白活一世,于己于人,都无宜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 优胜者固然可敬, 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 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 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 我们自古以来,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请命的人, 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人类总不会寂寞 ·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 敌人是不足惧的 都败在他们手里。 都败在他们手里。
民族魂——鲁迅
“民族魂”——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纵令落后,驰而不息”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鲁迅出生在绍兴城内一座周姓院子里。
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鲁迅幼年的时候衣食无忧。
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和捣蛋。
一会儿吓唬吓唬年迈的祖母,一会儿又捉弄捉弄三味书屋的同学,生活真是其乐无穷。
可是好景不长,鲁迅的家中就遭遇了巨大的变故。
十三岁那年,一连串打击突然降落到他的头上。
首先是祖父周介孚,替亲友向浙江乡试的主考官行贿赂。
他专程跑到苏州,派跟班向那主考官递了一封信,内夹一张“凭票发洋银一万元”的字条。
主考官与他相识,本来大概是会收下的,但那天副考官恰好在场,他便将来信搁在茶几上,先不拆看,不料那副考官非常健谈,说个不停,送信的跟班在门外等得急了,大嚷起来,说收了钱为什么不给回条,这就把事情戳穿了,主考官只好公事公办,报告上级。
按清朝法律,科场案是大罪,立刻就要把周介孚抓进牢去。
周介孚只好投案自首,关进了杭州监狱。
他是这一家的顶门柱,他一倒,整个家就垮了。
头一劫还没过去,第二劫又来了。
周介孚入狱的第二年,周伯宜突然吐血,此后几经波折,病情时缓时急,终于在鲁迅十五岁那一年,留下寡妻和四个孩子,撒手归天。
与这丧父之痛一起降临的,是周家的急剧贫困。
祖父人狱,断了官俸,还要不时往狱中送钱;父亲一病三年,请的都是城里有名的中医,单是出诊费,一次便是一元四角,隔日便要来看一次,怎么负担得了!虽说还有几十亩田,租谷却仅够日常开销,再要筹措费用,就只有典当旧物了。
鲁迅文,民族魂——鲁迅硬骨头精神探微
了。紧接着的,是袁世凯复辟,二次革命失败。封建势 力大肆屠杀革命党人。鲁迅极为愤慨,极为痛苦。他说: “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张勋复辟。
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 在深深的苦闷和寂寞中深化了对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
批判是何等有力,战斗性是多么强烈,这充分体现出文学
酒杯”的境地,写《登高》两年多以后,贫病交加,凄凉地死
于漂泊湘江的小舟中.他的一生不正是一出让人闻之落
泪的人生悲剧吗?此时的诗人仿佛于冥冥之中已料知自
此。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悲哀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 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把它放在开阔宏大高远 的时空中来展示,把悲哀写得相当深厚博大,具有一种 崇高感和悲壮美。而这种崇高和悲壮美又是在前面淋漓
学生,滥杀无辜群众,献媚“友邦人士”.投降卖国的滔天 罪行。在斗争中,鲁迅先生的硬骨头精神.坚定的民族气
闻社问》中尖锐地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
义“惩膺”中国人民,企图进攻苏联,奴役全世界劳动人
民的第一步。鲁迅愤然疾书《“友邦惊诧”论》。及时戳穿
“国联”的假面具,它正和日本是一伙。并进一步抨击这
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悲哀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在风雨雷电中挣扎血污的翎羽在空中缤纷地炫舞他长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把它放在开阔宏大高远号他哀呼唱的越急切节奏越神奇最后声嘶力竭他的时空中来展示把悲哀写得相当深厚博大具有一种卸下了生命他的挫败是胜利的挫败神圣的挫败
鲁迅文,民族魂
——鲁迅硬骨头精神探微
解德玲-肖新俊z
求。富有社会责任感、独立自主精神及坚韧意志的新型
扬鲁迅先生:“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 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要申明的是,「民族魂」的称号不是鲁迅自封的,而是鲁迅死后,左翼文人如郭沫若等人给他加上的。
在鲁迅棺材上盖上「民族魂」的大旗,是后人做的,与鲁迅关系不大。
事实上,鲁迅自己也没有觉得有多伟大,他倒是希望自己的文字可以「速朽」,这样社会才显出进步的趋势来。
但不幸的是,几十年风雨过后,鲁迅的文字非但没有被人遗忘,他对中国社会的剖析今日读来,仍叫人叩节赞赏。
这倒有点像像九斤老太哀叹的那样,「一代不如一代了」。
关于鲁迅生平的具体分析,可以参见钱理群先生的《与鲁迅相遇》,三联书店2003年版。
再来看,鲁迅「天天骂中国与中国人不好」吗?不是的。
高中以前的语文教育,介绍鲁迅时都会加上三个名词,即「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革命家」之称呼,乃是出于时代的硬伤,此处略去。
至少前两个称号,鲁迅是担得起的。
而鲁迅的思想皆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所以,考察下鲁迅作品,基本上就能体会鲁迅是个怎样的人,也能解除题主的疑问了。
高考前都背诵过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一部散文诗集《野草》;大量的杂文集《华盖集》、《坟》、《且介亭杂文》等;译著。
而在官方的语文教育中,鲁迅笔下的人物大都被政治化了:阿Q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折射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中年闰土的艰辛反映出旧社会农民生活的痛苦;《纪念刘和珍君》则表现了鲁迅对北洋政府镇压学生的控诉等等。
脸谱化的解读,与把鲁迅塑造成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者的形象,这二者是存在关联的。
正是由于49年后,此种对鲁迅作品的「标准解读」的盛行,才使人们大都只看见了鲁迅「横眉冷对」的「凶老头形象」,而掩盖了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温情。
再加上那大量的用于论战的杂文,更加深了人们心中的此种印象。
题主所说的「天天骂中国与中国人」的印象,大概也是来源于此。
但是,先把这些标签抛开,切实地读几篇鲁迅的文字,印象就能大为改观。
先看小说《社戏》中划船的描写: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
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加粗的动词,当初语文考试时要分析其妙处所在 ==!)
这一段文字,讲的是文中的「我」获母亲许可,和玩伴一齐去看社戏的情形。
这一刻的欢欣轻松,每个人小时候或许都曾经历过。
鲁迅写的虽然是他个人的童年回忆,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却是亘古不变的,而他将这种感觉写得那么传神生动,文学功力可见一斑。
再来看小说《故乡》对少年闰土的描写: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少年闰土的形象如此英朗,当时第一遍读就记住了「月下刺猹」的画面。
而中年闰土却成了另一番模样: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这般传神的描写,加上文字所蕴含的深沉的情感,并非一般作家能写出来的。
鲁迅的小说、散文与散文诗,写得都非常好。
《狂人日记》又是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刊出时,许多读者竟都以为阿Q写得正是自己;《朝花夕拾》中的温存与童趣;《故事新编》对神话、历史的出色改编......鲁迅作品的精彩,不止在于对国民性的深刻批判,还有作品本身出色的文学成就。
若离了文学,单是意识形态的强制,是不足以支撑起鲁迅的伟大。
周扬同志当年对鲁迅就是纠结的态度——一方面要借用鲁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厌恶鲁迅的「无组织、无纪律」——但是周扬的文笔实在是比不上鲁迅。
至于现在的周小平同志们,更是比周扬不知差到哪里去了。
接着再来看鲁迅的杂文。
杂文是用以战斗的文字,习惯于以小见大,惯用反语、讽刺。
这里节选一段《灯下漫笔》:
「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舖張,修史時候設些什么“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灣子了。
有更其直捷了當的說法在這里——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从一个简单的银元币值变动风波,引发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思考,鲁迅思想的深刻就体现在这里。
各位可以自己去找来文章读一下,自己体会下。
(江苏2011年的高考选了鲁迅的杂文《捧与挖》。
虽然有众多的学子倒在了这篇文章上,单就文章本身而言,水平还是很高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害怕高考语文阅读考鲁迅的文章——太深刻,学生不容易读懂啊 ==!)
看了这几段文字之后,题主的问题也可以作出解答了。
鲁迅赖以传世的,在其文笔,在其思想。
单靠「骂中国和中国人」,或许能行销一时,但其影响力不可能持续至今,亦不可能在海外亦拥有回响。
至于担不担得起「民族魂」的称号,这不是鲁迅自封的,按鲁迅的个性也不会在乎。
这就要看后人的评判了。
化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
「其实世上本没有『民族魂』,捧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民族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