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
三俗
1. 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现象严重。
而本应该有极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主流文化却被边缘化,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究其原因,首先,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时代来临,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其次,许多媒体、节目为提升知名度或收视率,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拜金、物质化等思想被大肆的吹捧。
第三,当今世界消费之风盛行,也波及到文化领域,使得文化沦落为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要改变这种现状,主流媒体应负起责任,健全机制;此外,还要强调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等。
2. 在大众传媒时代,反“三俗”任务任重道远,首先,主流媒体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应重塑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其次,可以通过广大文化作品,树立起人们的道德观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引导全体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除此之外,还要深入群众,了解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使之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内心深处与百姓达成共识。
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管理者层面,要建立健全对主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引导文化产品生产者坚持社会效益至上。
在这一进程中,健全的引导机制尤为重要。
只有充分发挥长效机制的作用,才能激发文化生产者积极创造的热情,激活创新潜能,在消费文化的大潮中凸显主流文化的地位,以主流文化引领时代文化的健康发展,形成多元并存、丰富多彩、主旋律鲜明的中国当代文化。
3.弘扬主流文化,坚决抵制“三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各种大众文化遍及全国,深得百姓追捧。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以“庸俗、低俗、媚俗”为标志的“三俗”文化也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和价值观念。
主流文化中的引导力不强,声音弱小,价值观模糊。
而这又使得“三俗”之风更加猖獗。
为什么原本应该占据主要地位的主流文化,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尴尬境地呢?首先,主流文化缺失明确的价值诉求和价值观,放纵低俗之风横行。
抵 制三俗心得体会
抵制三俗心得体会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便捷和多样化,“三俗”现象时有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
所谓“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
抵制“三俗”,对于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传承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低俗,往往表现为内容粗鄙、低级趣味,以迎合人们的本能欲望和不良嗜好。
比如一些毫无营养的低俗笑话、充满性暗示的图片或视频等。
这些低俗内容不仅缺乏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还容易让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漩涡,丧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庸俗,则侧重于追求表面的虚荣和功利,缺乏精神内涵和深度。
比如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攀比成风,将金钱和地位视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这种庸俗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变得浮躁、浅薄,忽略了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富足。
媚俗,是指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和流行趋势,而放弃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艺术追求。
例如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追求高收视率,不惜采用夸张、狗血的剧情和表演方式,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和深刻思考。
“三俗”现象的存在,对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它侵蚀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
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接触“三俗”内容,容易导致价值观扭曲,追求虚荣、浮躁和功利,缺乏对真善美的正确判断和追求。
其次,“三俗”现象破坏了社会的文化环境。
优秀的文化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而“三俗”文化则阻碍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降低了社会的文化品位。
此外,“三俗”现象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些低俗、庸俗的行为和言论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抵制“三俗”呢?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多读书、多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对优秀文化的欣赏能力。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才能在面对“三俗”内容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其次,要加强对媒体和文化产业的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打击力度,规范媒体和文化市场的秩序。
针对低俗文化的分析与整治
针对低俗文化的分析与整治摘要:近几年,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低俗文化现象,为了从根本上杜绝低俗文化,我们必须分析什么是低俗文化和低俗文化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整治低俗文化的措施。
关键词:低俗文化道德人性一.乌烟瘴气:低俗文化面面观打开电视,某些节目中渲染的拜金主义令人齿冷;登录网站,那些色情露骨的标题又让家长们心生担忧……近些年来,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乱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把整个社会弄得乌烟瘴气——1.相亲类节目哗众取宠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有“拜金女”扬言“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骑在自行车上笑”,引起社会广泛热议,节目中屡屡出现的出位语言,如对一位年长的男士直接发话:“如果知道你来,我就让我妈代替我来了!”……在营造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感。
①更令人担忧的是,自从《非诚勿扰》出名以后,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类似相亲节目,气势排山倒海。
2.惊现凤姐芙蓉姐姐曾经红火一时。
不久之后,网络上又出现了以言辞出位、哗众取宠走红者无数的“凤姐”。
“凤姐”本名罗玉凤,其貌不扬,狂言雷人“以我的智商和我的能力,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
”她曾在电视上公布极为苛刻的征婚条件,非清华北大硕士不嫁。
凤姐一出,万民关注,由这些狂言引发的质疑、争论和骂战不断。
各种电视节目亦趋之若鹜,争相炒作。
7月,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称“凤姐这种低俗文化应该坚决叫停”。
凤姐回应称“我是社会大众捧出来的,是一个个网民顶帖顶出来的,所以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低俗,而是社会”。
①3.艳照门、兽兽门等艳俗“门”大开2008年新年伊始,网友“奇拿”在天涯社区发布了一系列照片,涉及香港艺人陈冠希及一些女艺人之间的床上裸露照片,造成极大影响,被称为“艳照门”。
2009年1月,网络流传超级模特、足球宝贝兽兽与前男友的性爱视频,称为“兽兽门”。
事后不少人怀疑,“兽兽门”是兽兽为了出名而进行的炒作。
大众文化中的“庸俗”、“低俗”、“媚俗”现象简析
大众文化中的“庸俗”、“低俗”、“媚俗”现象简析作者:田恒喜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在社会快速转型期的当前,庸俗、低俗、媚俗这三俗的文化现象充斥于大众文化之中,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本文分析大众文化中的庸俗、低俗、媚俗现象的表现形式,并探讨批判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和媚俗文化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大众文化;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现象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3-0268-01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逐步成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主要文化形态。
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和受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导致大众文化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现象,其中庸俗、低俗、媚俗这三俗的文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带来了诸多不良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分析大众文化中的“庸俗”、“低俗”、“媚俗”现象的表现形式,并探讨其批判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大众文化中的“庸俗”现象1.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中的庸俗现象,通常是打着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旗帜,但却做着浪费文化资源的事情①。
庸俗大众文化的制造者奉行“丛林法则”,抱着一种机会主义心态,利用投机取巧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最强文化利益的最大化。
如文学作品中的抄袭和模仿他人作品,通过文字垃圾的制造来获取经济利益,从而不仅不顾作品文学价值,也对他人原创作用价值产生影响;如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以各种噱头来吸引大众眼球,从而追求所谓的票房赢取更多利益;如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人、新闻记者等在进行文化评价时,为提高收视率或点击率而毫无顾忌采用人身攻击方式,从而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这些大众文化中的庸俗现象,对社会最大的危害在于制造出了一种虚假繁荣的文化局面。
2.批判价值。
通俗文化与庸俗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亲近受众的创作方式,是向受众表现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后者者不利于健康文化的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发展不利,必须进行强烈批判②。
浅析“庸俗、低俗、媚俗”
浅析“庸俗、低俗、媚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门户网站 | 发布:2010-12-28 | 来源:人民网| 作者: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笔者认为,所谓庸俗、低俗、媚俗,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庸俗是一种价值观层面的问题。
从生活哲学来看,它体现平庸而不是创新;从自然哲学来看,它强调技术主义而不是科学主义;从经济哲学来看,它强调庸俗的实用主义而不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从政治哲学来看,它强调低级趣味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公平竞争关系;从社会哲学来看,它强调的是等级秩序而不是平等关系;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它强调的是机会主义而不是公平正义。
一庸俗的价值观念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观察,庸俗的价值观念似乎具有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意涵,但是,它与达尔文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达尔文强调的是自然进化思想,并没有把自然进化的理论扩展到社会关系之中,从而奉行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而庸俗价值观念的信奉者总是以机会主义的心态、实用主义的做法、投机取巧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文化领域的庸俗表现多种多样,譬如,对他人作品抄袭和模仿,以粗制滥造追求所谓的票房;在新闻评论或者文化批评过程中,采用人身攻击的方式,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为了提高收视率故作惊人之语,以所谓另类的表达追求轰动效应。
庸俗的价值观念打着多元化表达的旗帜,浪费社会资源,从而使社会文化领域呈现出一种虚假繁荣的局面。
批评庸俗的价值观念,不是拒绝通俗,通俗是一种公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是一种亲近读者或者观众的创作方向;批评庸俗的价值观念,也不是只追求高雅,因为雅俗共赏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表现;批评庸俗的价值观念,更不是拒绝民间的发明创造,因为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作品都来自民间,并且时刻接受公众的检验。
自觉抵制三俗文化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觉抵制三俗文化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俗现象芙蓉姐姐、凤姐等网络囧人;非诚勿扰等婚恋节目;郭德纲、小沈阳等低俗语言。
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对自己有没有影响?二、介绍三俗文化的起源与时政背景2010年5月,一群相声界的表演“艺术家”们,针对郭德纲面向大众面向百姓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矛头直指郭德纲。
国家广电总局于2010年6月9日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电视节目的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
广电总局明确指出,节目要有助于展现嘉宾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择偶观念,不得设计出位环节,广电总局还明文规定,所有交友类节目均不得现场直播,要严格执行播前审查和重播重审制度,有问题的内容和错误观点必须删除。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2010年8月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也表示,近年来,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这种不良风气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由这些举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对于三俗文化的态度,就是不能听之任之,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现阶段核心价值体系,重建道德体系,坚决制止“三俗风”流行,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同时,要制止媒体的三俗化,规范媒体行为。
主流媒体必须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让学生为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献计献策。
文化反三俗,如何反?
背景链接:电视剧每年拍上万集,历史无需考证,戏说大行其道,剧本可以胡编,小说就是瞎说,新歌每年有两万多首,在台上哼哼呀呀又有多少为群众所喜爱,全国在传唱的还是那些老歌,电视台的征婚、交友,选秀,竞猜等等牛头不对马嘴的一个接着另一个。
我们的舞台上三俗东西越来越多,大有“明星取代模范,绯闻顶替事实,暴力掩盖和谐,猎奇超越平实,低俗代替端庄,糟粕覆盖精华”之势。
所谓“三俗”,就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
庸俗:平庸粗俗低俗:形容低级、粗俗、不文明的现象或事物。
与“高雅”相对。
指某人某事不入流,没有正经门路。
思想空洞、乏味。
媚俗:迎合于世俗。
过分迁就迎合受众。
为了短期的商业效益,而不惜牺牲崇高和责任。
从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明意识以来,文明与不文明、雅与俗便从此相伴相生。
并且可以预见的是,雅俗共存的格局将伴随整个人类发展史,不可能在哪一个时代或者哪一个阶段出现彻底的雅或者彻底的俗。
虽然雅与俗的共存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是,文明社会之所以区别于蒙昧社会,就是因为文明的一面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当文化三俗逐渐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文明的力量,人类有责任从思想深处给予否定,使其不能大行其道,保证社会始终朝着文明、向上的发展轨迹前进。
当今社会,从歌曲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从出版到电视节目,甚至从影视剧到文化遗产保护,都存在着逐利、炒作、托假的现象。
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
创新意识不强,模仿之风盛行。
还有一些是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追逐成名不择手段,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用低级的噱头和耸人听闻、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所谓“卖点”吸引眼球。
一些作品通过暴力色情、陈腐迷信、八卦奇闻来促销牟利。
出版业一年出版各类出版物30万种,但真正能与我们先辈为我们留下的历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我们每年生产400多部影片、上万集电视剧,其中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并驾齐驱的传世力作占多大比例?中国太多出版作品充斥着金钱至上、消费主义和八卦奇闻。
低俗文化的感受和体会作文
低俗文化的感受和体会作文低俗文化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它以其低俗、粗俗、媚俗的特点,吸引了一部分人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低俗文化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社会风气败坏等。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低俗文化,既要认识到它的存在和影响,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抵制它。
低俗文化的感受和体会因人而异。
对于一些人来说,低俗文化可能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和放松,但这种快乐往往是肤浅的,而且可能会让人陷入一种消极的状态。
例如,一些低俗的娱乐节目、网络段子、恶搞视频等,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麻木和冷漠的情绪,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低俗文化也可能会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一些低俗的广告、宣传语等,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低俗文化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一些低俗文化作品可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可以让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一些低俗文化作品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可以让人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低俗文化,既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又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
1. 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让人们能够辨别低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从而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侵蚀。
2. 加强文化管理和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打击低俗文化的传播和生产。
3. 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鼓励和支持高雅文化、传统文化的创作和传播,提高文化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低俗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低俗文化,既要看到它的存在和影响,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抵制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看待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
一:如何看待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所谓庸俗是一种价值观层面的问题,庸俗价值观念的信奉者总是以机会主义的心态、实用主义的做法、投机取巧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文化领域的庸俗表现多种多样,譬如,对他人作品抄袭和模仿,以粗制滥造追求所谓的票房;在新闻评论或者文化批评过程中,采用人身攻击的方式,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如果说庸俗是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那么,低俗则是具体的判断标准问题。
低俗实际上就是低于公众普遍遵守的行为标准,也是一种不被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
低俗现象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影视作品为了吸引公众注意,不断地突破社会公众的道德底线。
譬如,一些影视作品把色情淫秽的镜头作为自己的卖点,影视创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炒作绯闻,以此来吸引公众的注意。
这样的影视作品不是在宣扬社会公德,而是在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
所谓媚俗就是千方百计地迎合那些特殊群体的观点,不管是非曲直,也不顾法律规则,一味地进行道德批判。
借助于社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激化社会公众的情绪。
一些新闻评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流露出明显的两个凡是:凡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发生争论的,不管法律如何规定,新闻评论作者总是毫无顾忌地站在公民一边;凡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发生纠纷的,不管事实和理由,总是不由分说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
媚俗现象从表面上来看是投其所好,但是,骨子里却是一种贪婪的利益诉求。
反对庸俗、低俗、媚俗现象,要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加快制定新闻传播法等一系列文化领域的重要法律制度,一定要彻底地打击和消灭三俗文化,弘扬我泱泱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否则的话,堂堂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天充斥的都是那些庸俗低俗烂俗恶俗的低级趣味文化,道德败坏,人心不美,触目惊心,也实在太可怕了。
所以,在这里,我是非常坚决地支持抵制三俗、倡导大力建设中华民族高尚、美好的品德和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国策的。
二:如何理性的看待公平公正问题?何谓公平公正,公平是要人和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平等,双方作为平等主体分别承担义务并享有权利。
庸俗化研讨发言材料
庸俗化研讨发言材料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文进行修改: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我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庸俗化。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庸俗化现象似乎无处不在,它不仅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可能对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想借此机会,从我的角色出发,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庸俗化研讨的思考。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庸俗化。
庸俗化,简而言之,就是低俗、肤浅、缺乏品味。
在当今社会,各种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往往推出一些低俗、恶俗的内容,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庸俗化的风气。
作为一名具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我们有义务抵制这种风气,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和精神追求。
在我的角色定位中,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的重要阵地,也是抵御庸俗化的重要防线。
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庸俗化的影子。
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庸俗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及对策。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庸俗化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但在一些学校,却出现了追求形式、忽视内涵的现象。
比如,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形象工程,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有一些学校举办的活动,过于追求娱乐化、低俗化,导致学生在庸俗的氛围中成长。
对策: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举办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
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庸俗化在一些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趣味性,忽视知识的严谨性和深度。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真正的收获,反而助长了浮躁、功利的心态。
对策:我们要坚持教育教学的严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家庭教育中的庸俗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但在一些家庭中,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私、任性、功利等不良品质。
媚俗与文化
媚俗与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景观的反思概要:不论文化,还是艺术,因中庸、缺少批判而流于媚俗。
于是,我们的文化,艺术,城市和建筑充斥了媚俗气息。
当我们客观地审视当今中国的文化现象,却不能不承认她在整体上所呈现的明显的媚俗趋势。
因缺乏自信,对传统文化的“回收再利用”已使当代文化变得庸俗不堪,因缺乏创新,仅仅形式上的嫁接西方文化,使得我们今天的文化景观变得不伦不类。
审视历史,我们应正视文化。
正文: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文化上却开始进入一个迷茫的时代,在全球化面前,绵延5000年的古老文明突然变得茫然失措,他必须再次面对百年前就曾困扰过国人的问题:国粹还是西化?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命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简单化的选择问题。
当交流日益频繁,地理界限日渐模糊,世界变得越来越透明,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文化问题早已过时。
事实是,一方面,我们今天符号式地对传统文化的“回收再利用”已使当代文化变得庸俗不堪,另一方面,仅仅形式上的嫁接西方文化,是的我们今天的文化景观变得不伦不类,失去了中心地位。
或许,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为什么被边缘化了?以及今天我们的文化,艺术,城市和建筑充斥了媚俗气息的原因所在?我们或许应该调整思维,以一个更开放的视角另辟蹊径,寻找一个不是非此即彼的答案。
反思需要客观地面对自己,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找到一个宏观的文化视角说明问题之间知性的关联性。
首先要问的问题是:我们今天的文化媚俗么?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接下来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为什么变得媚俗了?这种媚俗性从何而来?我们曾经“前卫”过么?如果有,那么这种产生于同一文化传统框架的差异性,是否意味着差异本身就是事物自然秩序的一部分?我们是否可以从自身文化历史中找到先例?当今中国文化的媚俗性是否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显然,要回答这些问题,单纯的美学理论研究一无法做到。
因为,今天的“个体”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同质系统里抽象的“个体”。
如何看待文化领域的三俗
如何看待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低俗,庸俗,媚俗”就是所谓的“三俗”。
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由来已久,我认为之所以“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在文化领域如此盛行,有以下三点原因: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
“三俗”现象屡禁不止,这与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体也随之不断发展,使得文化市场更具有商业性。
一些无良媒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三俗”文化不但不加以遏制,反而推波助澜。
一些低俗,庸俗的文化借助大众媒体肆意扩散二,民众自身的觉悟性不够高,对“三俗”文化没有抵抗力。
文化领域的“三俗”现象说明“三俗”文化在文化领域具有市场。
三,国家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
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是文化市场出现“三俗”现象的又一重要原因。
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呢?第一,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市场及大众媒体的监督与管理。
近期,与三俗文化有关的电视节目相继被叫停,一些传播“三俗”文化的媒体也受到严惩。
三俗文化缺少传播媒介,自然难以生存。
第二,民众自身应该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加抵御“三俗”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御有害信息。
还要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拒绝接受“三俗”文化的侵害。
第三,文化单位和大众媒体需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不能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对社会的危害。
我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大众三方共同努力下,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定会有所改观。
文娱乱象的定义
文娱乱象的定义
文娱乱象是指在文化娱乐领域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问题。
它是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转变的反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低俗媚俗:文娱乱象往往以低俗、庸俗、媚俗为主,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对艺术品质要求不高,刻意迎合大众浅层次的审美需求,降低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品质。
2. 盗版侵权: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盗版和侵权问题严重,各种盗版、侵权行为泛滥。
这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对创作者和相关机构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对整个文化产业链条的正常运作造成了冲击。
3. 消极追求: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往往以迎合大众消费需求为目的,将文化娱乐产品转化成商业商品,注重炒作和包装,忽视了文化传承和艺术精神的培养,导致文化娱乐产品普遍缺乏内涵和价值。
4. 虚假宣传:广告、造假、炒作等手段被滥用,给观众带来了误导和困扰。
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观众的权益,也破坏了整个市场环境和文化娱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5. 不良行为:一些综艺节目和娱乐活动中存在明星崇拜、打假低俗、揭露私生活等不正当行为,给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尤其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和行
为模范产生了误导。
6. 艺人道德问题:一些艺人存在道德问题,如吸毒、、乱性等,他们作为公众形象和社会榜样,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文娱乱象是指在文化娱乐领域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和问题,它不仅损害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公众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抵制三俗文化》课件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教育:开设 相关课程,加强 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家长 以身作则,引导 孩子正确价值观
社会教育:加强 社会舆论引导, 营造良好社会氛 围
网络教育:加强 网络监管,净化 网络环境
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推广
设立专项基金,支 持优秀文化作品的 创作和推广
举办各类文化赛事, 鼓励优秀文化作品 的创作和推广
三俗文化
学校教育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 道德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 职业道德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建设,营造良好的 校园文化氛围
社会监管
媒体监管:加强媒体自律, 抵制三俗文化传播
政府监管:加强法律法规建 设,严格执法,打击三俗文 化
加强文化产业的扶 持力度,鼓励优秀 文化作品的创作和 推广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打击三俗文化作品, 鼓励优秀文化作品 的创作和推广
06
抵制三俗文化的成果和展望
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提高了公众对三俗文化的认识和警惕 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净化和提升 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积累了抵制三俗文化的经验和方法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加强文化监管,打击低俗 文化产品
鼓励创新,推动文化产业 健康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传播中华 优秀文化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加强文化教育:在学校、社区等 场所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公 众的文化素养。
加强媒体监管:加强对媒体的监 管,防止低俗、庸俗、媚俗的内 容传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体制改革中如何彻底反“三俗”
是否应该禁止低俗文化成为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低俗文化成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低俗文化成为辩论辩题。
低俗文化是指那些追求低级趣味、不讲究品位和道德的文化现象。
这些文化现象常常会对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和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该被禁止成为辩论辩题。
首先,低俗文化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低俗文化往往以低级趣味和庸俗内容吸引观众,导致社会风气趋向低俗化,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受到损害。
例如,一些低俗综艺节目和网络内容的流行,使得人们对于高雅文化的追求和欣赏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
其次,低俗文化对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低俗文化往往会传播不良价值观念,包括攀比虚荣、暴力血腥、不良性行为等,这些内容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低俗电视剧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使青少年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甚至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
最后,低俗文化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低俗文化中常常包含负面情绪和暴力内容,这些内容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例如,一些低俗综艺节目和网络内容中的恶搞和羞辱行为,容易引发观众的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基于以上理由,低俗文化应该被禁止成为辩论辩题,以保护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和人们的心理健康。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低俗文化成为辩论辩题。
低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表达的价值。
因此,不应该将其禁止成为辩论辩题。
首先,低俗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表达。
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低俗文化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受众群体。
一些低俗文化作品可能会反映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表达价值。
其次,禁止低俗文化成为辩论辩题可能会损害言论自由。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低俗文化也应该有其被讨论和辩论的空间。
如果将其禁止成为辩论辩题,可能会对言论自由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人们对于文化现象的讨论和思考。
最后,低俗文化也有其受众群体。
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或者情感需求而对低俗文化产生共鸣和喜爱。
网络文化媚俗现象
一、媚俗的含义媚俗,也就是媚世,即蓄意讨好世俗之人和世俗之见。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醒人们:“阉然媚于世也者,乡原也。
”乡原,即伪善者。
而伪善者都是不安好心的:“乡原,德之贼也。
”今天看来,那些媚俗的流行文化的策划者,其出发点决不是为了满足人民大众高尚、健康、丰富多样的审美追求和文化消费需要,而是另有所图,即为经济利益所驱动。
因而,在网络文化中的媚俗之风,与文学艺术的通俗化、大众化是毫不相干的,只不过是打着“大众”的、“通俗”的幌子,贩卖庸俗的、低俗的乃至恶俗的文化垃圾或精神鸦片。
这种媚俗的流行文化的特点,是从根本上背弃文化艺术最可贵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一味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以情色(乃至色情)、暴力、怪诞等充满感官刺激的情节、细节和画面,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达到提高点击率和关注度的目的。
二、网络文化媚俗现象的产生原因1、网络文化媚俗:思想文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思想文化的价值,是超越功利的,是对崇高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它以“真”反对“假”,以“善”反对“恶”,以“美”反对“丑”,是以崇高的理想价值反对低俗的否定性价值。
因此,如果把思想文化纳入市场经济,抹杀了文化价值的质的区分,让其按照市场的价值规律运行的话,就等于彻底抛弃和背离了文化价值。
现代美学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而当商品跨越了它与美和艺术的界限,金钱拜物教很快也成为冷酷无情的事实。
“什么是经济的,也就是审美的。
”即商品精神打败了美学精神,取代了艺术精神。
2、网络媒体媚俗化导致了价值评价体系的混乱。
在利益驱使下,兽兽、凤姐们开始“出位炒作”了,但为什么媒体都喜欢为兽兽们的“出位炒作”做免费宣传报道呢?比如兽兽的视频门、凤姐的征婚等,几乎所有的网媒都作出了相关报道。
难道我们媒体的审美情趣就只停留在这些“媚俗风”上?兽兽、凤姐们的“出位炒作”颠覆着原有的道德体系,而网络媒体庸俗化却导致了价值评价体系混乱。
三俗
一、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缺失,“低俗、庸俗、媚俗”“三俗”文化流行。
文章通过列举郭德刚、小沈阳所代表的“三俗”文化火爆、走红现象,反映出中国文化领域主流文化运行乏力、在片面追求利润商业化,商业利益追求压倒一切,使文化沦落为纯粹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二、主流媒体和文化主管部门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从人类发展的高度和全球化的视野承担起反“三俗”文化责任,主流媒体:一是抵制完全商业化运作,不片面追求收视率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现象;二是努力把握时代脉搏、感知百姓冷暖,在政府机关和人民群众中搭建沟通桥梁;三是增强主流文化的魅力,强调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以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
文化主管部门:一是要建立健全对主流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机制,强化监管手段,重塑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三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发展规律,主流文化不能以僵化的宣教面孔来败坏大众的胃口,主流价值要清晰鲜明。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低俗、庸俗、媚俗”“三俗”文化便乘虚而入;出版物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传播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些电视媒体,人为制造“热点”、哗众取宠、格调低下,为追求收视率甚至不惜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一些网站,炒作绯闻、披露隐私,靠无聊、低级的“恶搞”甚至靠渲染色情暴力提高点击率。
这类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现象,散播快,流毒广,其严重危害不容轻视,在以低俗的方式赢得所谓“高收视率”的背后,却是文化主管部门管理职责的缺失,主流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沦丧、价值观的迷失、导向的严重偏离。
首先,低俗文化的流行,折射出主流文化缺失。
对大众来说,被时潮所裹挟、盲从低俗也许是不经意的,甚至无可厚非,问题是主流文化如何对盲从低俗作出有效的引导?主流文化明晰的价值观应成为社会的一个尺度,然而,当下的某些主流文化(包括主流媒体)被时潮裹挟着炒作热点,致使某些界域内的大众文化一时间成了主流文化的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如何看待文化领域的“低俗、庸俗、媚俗”现象?
所谓庸俗是一种价值观层面的问题,庸俗价值观念的信奉者总是以机会主义的心态、实用主义的做法、投机取巧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文化领域的庸俗表现多种多样,譬如,对他人作品抄袭和模仿,以粗制滥造追求所谓的票房;在新闻评论或者文化批评过程中,采用人身攻击的方式,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如果说庸俗是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那么,低俗则是具体的判断标准问题。
低俗实际上就是低于公众普遍遵守的行为标准,也是一种不被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
低俗现象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影视作品为了吸引公众注意,不断地突破社会公众的道德底线。
譬如,一些影视作品把色情淫秽的镜头作为自己的卖点,影视创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炒作绯闻,以此来吸引公众的注意。
这样的影视作品不是在宣扬社会公德,而是在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
所谓媚俗就是千方百计地迎合那些特殊群体的观点,不管是非曲直,也不顾法律规则,一味地进行道德批判。
借助于社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激化社会公众的情绪。
一些新闻评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流露出明显的两个凡是:凡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发生争论的,不管法律如何规定,新闻评论作者总是毫无顾忌地站在公民一边;凡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发生纠纷的,不管事实和理由,总是不由分说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
媚俗现象从表面上来看是投其所好,但是,骨子里却是一种贪婪的利益诉求。
反对庸俗、低俗、媚俗现象,要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加快制定新闻传播法等一系列文化领域的重要法律制度,一定要彻底地打击和消灭三俗文化,弘扬我泱泱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否则的话,堂堂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天充斥的都是那些庸俗低俗烂俗恶俗的低级趣味文化,道德败坏,人心不美,触目惊心,也实在太可怕了。
所以,在这里,我是非常坚决地支持抵制三俗、倡导大力建设中华民族高尚、美好的品德和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国策的。
二:如何理性的看待公平公正问题?
何谓公平公正,公平是要人和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平等,双方作为平等主体分别承担义务并享有权利。
公正是要求对所有合格的所需面对群体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个体。
这就是公平公正的意义。
但是在当今社会的客观条件下,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公正,因为这是由于资源的问题,人性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等等各种客观条件的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现象,所以我们在看待公平公正这一问题时,要从全局来考虑,理性的看待公平公正这一问题。
毕竟中国的国情在这里,人口基数大,资源分配不平均,还有就是自古传下来的中国人际关系上的因素,譬如,找关系,走后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导致我们这个社会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公正。
但是我们强调的公平公正真的不能存在么?其实我觉得也并不一定就是这样,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公平公正的对待一件事情,比如高考,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它让所有人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不存在有钱有权就能走的更远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公平公正是相对的,局域的,而非绝对的,所有人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大,薪水待遇有差别,有钱人与穷人受到的尊重不一样,有背景和没背景的差距,老百姓和有钱又有权的在社会地位的差距,真的是太多了。
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太多,所以我们要学会理性的看待公平公正,坦然、淡然是一种态度,我们需要这种态度来全面的理解社会。
抱怨改变不了什么,这只能让我们更加的厌恶这个社会,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眼镜来发现社会更多的美,心中要充满希望,才能用自己的双
手来创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