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与隐士文化..

合集下载

从魏晋隐士看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从魏晋隐士看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催生隐士与隐士文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中央 专制主义 集 权 制 度,这 也 是 整 个 古 代 社 会 产 生 隐 士的根本原因。封建主义集权制度的实质就是人 治,凭由个人意志来决定国家大政、他人的政治前 途、甚至他 人 的 生 命。 这 一 政 治 模 式 确 实 有 过 历 史的积极意义,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但 是它的前提是: 最高统治者个人的所作所为必须
在中 华 文 明 的 历 史 长 河 中,由 不 同 地 域 不 同 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 中华文明 的 多 元 化 特 征。 同 时,在 多 元 文 化 并 存 的过程中,逐 渐 形 成 了 以 儒 家 文 化 为 核 心 的 主 流 文化形态。学界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主流文化 研究颇深,成 果 丰 硕。 伴 随 着 对 文 化 研 究 的 日 益 深入,研究 的 视 角 也 逐 渐 关 注 文 化 传 承 与 创 造 者 的主体士人的生活。他们不仅以弘扬主流文化为 己任,而且 主 要 生 活 在 主 流 文 化 之 中。 同 时 我 们 也观察到在他们中有一群士人与那些积极入世的 士人是有所不同的,这种“特殊”的士人,称为“隐 士”。隐士们的主 要 关 注 点 从 形 式 上 来 看 不 在 入 世而在于 出 世,于 是 对 这 种 士 人 及 其 文 化 现 象 的 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对象。本文试以魏晋隐士 为主体,从隐逸文化的内涵出发,探究这一非主流 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
·8·
李红艳: 从魏晋隐士看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2012 年第 1 期
是符合社 会 历 史 发 展 趋 势 的、符 合 人 民 根 本 利 益 的、个人的 综 合 实 力 必 须 是 强 有 力 的。 比 如 秦 皇 统 一,汉 武 北 伐 匈 奴,唐 太 宗 贞 观 之 治 等。 同 时, 该制度的 负 面 作 用 也 是 显 而 易 见 的,专 制 的 直 接 表现就是 没 有 民 主 政 治,君 主 的 个 人 意 志 高 于 一 切,君让臣 死 臣 不 得 不 死。 这 样 的 政 治 迫 使 人 不 得解放、不得自由,在行政的过程中造成人性的扭 曲、违背人 性 的 发 展,使 多 数 士 人 产 生 隐 退 的 念 头,迫使部 分 士 人 选 择 隐 逸 生 活。 这 就 是 为 什 么 在政治 清 明 的 时 期 也 会 存 在 隐 士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魏晋时期君主专制政治处在一个变型时期, 说它变型是因为魏晋时期正是门阀士族制度形成 并走向鼎 盛 的 时 期,门 阀 士 族 成 为 两 晋 政 治 舞 台 上最显赫 的 政 治 力 量,尽 管 东 晋 时 期 门 阀 制 度 发 展到它的 鼎 盛 时 期,但 是 依 然 不 能 脱 离 君 主 专 制 政治自立门户。门阀大族之间的权力之争更加助 长了政治 风 云 的 变 幻 莫 测,使 入 仕 者 在 各 种 政 治 力量之间 寻 求 生 存,这 样 增 加 了 士 人 生 存 的 危 险 性。门阀与庶族、门阀与门阀、皇权与门阀之间的 斗争在东 晋 是 十 分 明 显 的。 政 治 环 境 的 恶 化,更 加促使士 人 选 择 隐 士 生 活,东 晋 时 期 产 生 了 像 葛 洪、鲁褒、戴逵、陶渊明这样的著名隐士,就不是偶 然了。

隐士与隐士文化课件

隐士与隐士文化课件
社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部分人选 择隐士生活以缓解压力和寻求心理治疗。
现代社会隐士现象的特点与影响
特点
现代社会的隐士通常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追求自然、简约、内心平静的 生活方式。他们可能通过冥想、瑜伽、写作、艺术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 界。
影响
内心的平静。
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成功 隐士的哲学思想还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
和名利,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提 处,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升。
与自然共同发展。
隐士的文学艺术表现
隐士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多样, 包括诗歌、散文、绘画、音乐等。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通常以表现 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为 主题,强调对自然和内心的探 索和表达。
加强学术研究
通过学术研究,深入挖掘隐士文 化的内涵和价值,为传承和创新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举办文化活动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隐士 文化节、研讨会等,促进隐士文 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其创新与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隐士文化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隐士文化,需要不断地挖掘和整理历 史文化遗产,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推陈出新, 为隐士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隐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推广隐士文化教育
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开展隐 士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 认识隐士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
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
建议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同时,推广内心平静和心理健康的 理念和方法,帮助更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此外,媒体也应该客观报道隐士现象,避免过度渲 染或贬低隐士生活。

隐士文化(采用)

隐士文化(采用)
所 谓 “ 姜 太 公 钓 鱼 ,意在 文 王
也!”也 许 是 生 不逢 时,偏 偏 这 个
时候却没了刘玄德的大兴汉室
的 梦 想 以 及“周 公 吐 腑,天 下 归
心”的 时 代 背 景。
隐士很伟大吗?
每一个朝代,都会有许多隐士,俗话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隐于林的像姜子牙、陶 渊明、竹林七贤等等,大隐像王维、严子陵?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 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 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 皆不可称为隐士。《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 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而且一般 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 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 世无闷。”又曰:“高尚其事。”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 人隐。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 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 渊 明 原 本 是 有“ 大 济” 之 志 的, 也 就 是 说,陶 渊 明 的 人 生 志 向, 原 本 是 要 做 诸 葛 亮 的 ,如 他 一 般 实 现 自 己 的 抱 负 ,即 “ 一 举 成 名 天 下 知 ”,“运筹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的, 不得 其 时, 故 而 归 隐。 大 仕 方 有 大 隐, 有 此 大 志,因 此 才 会 有 陶 渊 明 极 为 崇 高 的 隐 逸 地 位。
魏晋时期隐逸之风最胜,号称天下第一隐的陶渊明、竹林七 贤等。隋唐时,半隐半仕的王维、孟浩然。
宋朝的希夷先生陈抟(后世尊为陈抟老祖)佛印。 明清时期的唐寅、八大山人朱耷、黄宗羲等。
隐士情节 回归自然
从 历 史 的 长 河 中,不 乏 响 彻 数 千 年 的 文 人 墨 客 曾 隐 居 山 林,与 童 子 村姑 为 临。但 真 正 提 及 隐 居 这 个让许多人都眼睛一亮的词儿,大楷最先进入 我们眼帘的得是那没有归路,不知有魏汉的桃 花 源 了。 一 度 三 仕 的 陶 源 明 在 归 隐 之 后 ,笔 下 所 描 绘 的 种 种 关 于 桃 花 源 的 景 象 无 不 是人 间 天 堂 的 写 照 。 一 个 在 现 实 中 不 曾 有 过 ,甚 至 决 然 相 反 的 世外之地,却在文人的心灵中美妙的搭建了起 来。从某个角度而言,莫不是诗人在对现实的 不 满 中 , 用 自 己 的 思 维 去 弥 补 那 些 不 甚 理 想的 , 尚有许多缺憾的焦点,把理想化的世界用另一 种颜色即幻化的笔法勾画了出来,是诗人对现 实世界强烈不满的写照和宣泄。

国学与我们的时代之二——隐士与隐士文化

国学与我们的时代之二——隐士与隐士文化

4.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时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 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了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王蒙的画……………………………………………………….. 董其昌……...……………………………………………………………..…….
5.隐于朝,如东方朔。这种人身为官但思想已隐,做官不问政事,“居 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国学与我们的时代系列之二
山阳十方书院 南华生 qq群:48818588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 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 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 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 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缘择木,恐伤弓远之 曲木。不如且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作 者 : 卢 藏 用
夜 宴 安 乐 公 主 宅
以 用 语隐 送马高的 之承士终 隐求 ,祯被南 逸高 指亦聘山 》官 着被,隐 记, 终征授居 ,如 南召官, 卢唐 山而左等 藏代 云坚拾待 用的 这: 持 遗 朝 考 卢 就“ 不 。 廷 中 藏 是此 仕 后 征 进 用 “中 , 来 召 士 。 终大 欲 , , , 刘 南有 归 另 后 先 肃 捷嘉 山 一 来 去 《 径处 , 隐 果 长 大 ”。 卢 士 然 安 唐 。” 藏 司 以 南 新 ·
8.
9.不得已而隐,实际上从事最热心的政治,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 羲等,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从事最激 烈的反清斗争。石溪也如此,他反清失败后,为了逃避迫害,隐于禅, 但他终生都忠于明王朝,终生反清,情绪十分激烈,一直没能静下来。
10.先隐居,基本上是真隐,但等待时机,等到时机就出山,等不到就 隐下去。如殷商时伊尹、汉末诸葛亮、元末的刘基等。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2013.02学教育11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杨倩(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隐士与隐逸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对隐士、隐逸现象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

有的学者关注隐士的类型划分,有的学者研究隐士的人格心态,有的学者探讨隐士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有的学者考辨隐士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他们所圈定的那些作为研究对象的隐士,其身份的合法性在哪里?本研究就是从追问隐士的身份合法性开始,运用知识考古学和诠释学两种社会学理论视角,考察隐士身份的确立及其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通过一种人物类型的研究,揭示一种有持久影响力的社会思想。

[关键词]隐士;隐逸;价值;文化一、隐士的含义“隐士”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视富贵如浮云。

这自然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但又不同于悲天悯世和佛教的思想,因为隐士的人生观虽不积极,却是乐观的。

自然更不同于欧美的功利主义,而截然相反。

中国“隐士”的风格和意境,绝非欧美人所能理解的。

一个清高自诩的人,要不做皇帝的臣子,决没有其他的土地或事业容许他寄迹,那就只有做“隐士”了。

此了世界,虽“统”但不“治”,而是将世界交由整个神族共同管理,而这种状况“从最基本之处潜在地展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思想”(杨丽娟,2004:34)。

“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神族组成了一个较有民主倾向的血亲氏族社会,在其间男女神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赵林,1993:9)甚至是希腊神话的本质特征之一。

换句话说,当时的希腊人已有如下观念:不赞成独断专制,提倡分权而制;从专制走向民主,杀戮和流血不可避免。

宙斯统领的诸神身上的民主精神“既是城邦民主制(尤其是雅典民主制)的一种折射形式,也是推动城邦民主制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同上:28)。

因为他承载着古希腊人的政治理想,又或许是古希腊人把自身的政治愿望投射到他的身上,所以宙斯即便用“自我否定的暴力方式”(同上:28)反叛夺权,其行为被视作情有可原,并得到认可与肯定。

中国的隐士文化

中国的隐士文化

7、以隐求官。如唐代卢藏用。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
这就是后来的“终南捷径”。用这种隐居手段已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
隐士的三种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隐身于朝野之中,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历代隐士,大抵可分为十种:
10、所谓“隐于朝”。
有人统计过,古诗中约有三成的诗歌出自隐士之手,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现在最多人说的就是:“大隐隐于市”,陶渊明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隐士了。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中国的隐士文化
隐士文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士人隐居,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动乱,如魏晋之际出现了“竹林七贤”、“浔阳三隐”,均是因为当时官场的黑暗。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不到统治阶级的认可,遭受排挤,个人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便愤然远离世俗,归隐山林。但却因此成就了中国隐士文化。
4、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式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5、假隐。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隐士文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营造影响

隐士文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营造影响

隐士和隐士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辞海》解释“隐士”是“隐居不仕之人”,但此解释是有局限性在于没有给“士”做出一个质的界定。

《南史·隐逸》云,隐士“故需含贞素养,文以艺业。

不尔,则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宋书·隐逸》曰:“《易》曰:‘天地闭闲人隐。

’”又云:“高尚其事。

”……总之,是“贤人隐”而不是普通人“隐”。

也就是说“隐士”必须是有文化、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没有去做官并且也不做此努力之人,方可称其为隐士。

隐士是隐士文化的创造主体,这一点无疑义。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中的“隐”是隐士思想的根源,《论语·泰伯》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在这里说得很明白:“无道则隐”就是当社会污浊不堪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高洁其人格,拒绝接受乱世之中的不良风气的浸淫,要求隐士能够做到洁身自好。

高洁人格、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解脱,是自我高尚心灵与污浊社会的决裂。

孔子认为,人们之所以有会沉重的精神负担,乃是因为人不能从世俗的烦扰困惑中解脱出来,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鉴于此,孔子的生存手段和处世之道是“见”和“隐”,同时这还是个体存在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准则,后世的知识分子既习儒学,莫不受此影响。

当封建文人士大夫挣扎倾轧,于官场失意时,往往执着于超越人格的建立,而这种超越人格的建立原则是思想上的隐逸,即所谓的“大隐隐于市”,既隐于世俗又要面对世俗,所以其创造的艺术更加富有精神价值。

而文人士大夫又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创造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必然在艺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一、隐士文化的根源儒家思想本是实用功利主义学说,其“隐”是在官场失意和在外力的压迫之下的“隐”,侧重于政治思想的“隐”。

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子之“隐”则可以说是较为纯粹的精神文化活动了。

庄子的隐逸思想的核心在于“解脱”,他提出了“无欲”“无为”“无仁”“无限”“大同”等观念。

隐士和隐士文化

隐士和隐士文化

隐士和隐士文化中国古代文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隐士文化自成一格,在文化史中占有重要一笔。

而隐士阶层凭借高贵的品质独具魅力立于青史。

此等高士,或携友同游,纵情山水;或吟诗作赋,陋室高卧;或把酒言欢,高谈阔论;得意处,击缶高歌,仰天长啸,何等自在逍遥。

一、何谓隐士、古今隐士知多少?在这里隐士有三层含义:1.旧指隐居的人。

2.借指因对某事物不关心或因厌倦表示沉默而不出头露面者。

3.指有条件·有机会出仕而不仕,或已经为仕而自动引退的在某一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

”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中华文明几千年高士辈出,隐士阶层阵容庞大,不胜枚举,各个时期皆有代表人物。

最远古就有了一位真正的隐士——许由,晋皇甫谧《高士传》云:“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

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商周时的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春秋时宁死不受君禄的介子推、骑青牛出关的老子、战国的庄周、汉代的东方朔;魏晋时期隐逸之风最胜,号称天下第一隐的陶渊明、竹林七贤等。

隋唐时,半隐半仕的王维、孟浩然。

宋朝的希夷先生陈抟(后世尊为陈抟老祖)佛印。

明清时期的唐寅、八大山人朱耷、黄宗羲等。

二、真假隐士隐士也有真伪吗?有,有两种人常被误认为隐士。

其一,韬光养晦徐图进取寻求机遇的名士。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主体是隐士。

自古以来,不仅隐士人员众多,而且对于隐士的称谓也纷纭复杂。

按照蒋星煜的统计,自尧舜时代一直到民国期间,各种文献中有记载的隐士不下万余人,而其中事迹历历可考者也数以千计,其名称则主要有隐士、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十一种之多(蒋星煜编著《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页)。

以上这些名称中,最能代表其特征的仍然是隐士,所以隐士的称呼也最为流行。

隐居与隐士隐士据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晋皇甫谧著《高士传》记载了九十多位高士的故事,便是从帝尧时期的被衣开始讲起的,但他提到的前十几位隐士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隐士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与此相一致,最早关于“隐居”的说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

《论语·季氏》引孔子的话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其中“隐居”一词的意思,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差不多。

因此,就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来说,最早提出“隐居”一词的是孔子,他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这一说法。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隐”,即隐居,隐士一定是隐居的人;二是“士”,即士人,隐士一定是士人。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的士人”。

隐居在这里是和出仕做官相对而言的,“隐居的士人”,就是隐藏起来不出来做官的士人。

根据上面的两层意思,并不是所有隐居的人都是隐士,隐士必须是士人;也不是所有不做官的士人都是隐士,想做官做不上的士人就不是隐士;“隐士”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但又因某种原因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最早提到“隐士”这一术语的是战国时期的荀子,他在运用这个词的时候,意思就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荀子·正论》中说:“天子者……道德纯备,知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

初探西汉隐士和隐逸文化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和隐逸文化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摘要:隐士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由其产生的隐逸文学也以一种独特和神秘的文化形态对我国的文学、思想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隐逸文学是表达了隐逸者隐逸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中所包含的隐逸思想同样折射出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髓,渗透着中华文化的本质。

同时,西汉作为我国大一统之初的发展时期,其上承春秋,下启魏晋的特殊历史地位,也为解开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的神秘面纱赋予了重大价值及意义。

西汉时期的隐逸文学,继承了春秋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源泉,其隐逸文化同时也对后世的隐逸起到了奠基作用。

关键词:西汉隐士隐逸思想隐逸文学目录1.引言 (4)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4)隐士的定义 (4)隐士的名称 (4)隐士的分类 (5)3.西汉时期隐逸的原因 (6)4.西汉隐逸文学 (8)隐逸思想 (8)隐逸文学的特征 (9)隐逸文学的主题 (10)隐逸文学的表现形式 (11)5.总结 (11)6.参考文献 (12)1.引言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隐逸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进而蔓延影响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西汉作为中国五千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在西汉之前,秦朝改变了之前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年之久的诸侯割据的复杂分裂局面成为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

但是,秦王朝的暴政使其仅传二世而亡。

相对于秦朝的短暂而言,西汉才真正意义上基本奠定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发展的基础。

西汉结束秦朝暴乱,确定此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大的转折点。

因此,西汉隐士隐逸的原因及衍生的隐逸文学都具有更为特别的特点。

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隐士的定义关于隐士定义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缮性》中“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身而弗见也”。

在《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隐居不仕之人”,这里只强调了“隐”而没有解释“士”的确有失偏颇。

隐士文化的当代意义作文

隐士文化的当代意义作文

隐士文化的当代意义作文隐士文化的当代意义作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仍合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几乎与民族的文明史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朔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国家总是扮演着强大的破坏性角色。

经过封建文人和隐士的发展,这种思想基本上起到了积极因素的作用。

儒、道、雨三家的融合互补,奠定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和稳定性,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隐士,体现了传统隐士文化的最初特征:注重实用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瓦解,出现了林泉隐逸,这更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精髓:由于唐朝的包容性,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出现了强烈的特色。

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研究

古代庐山隐士文化研究
庐山隐士文化与文学艺术关系的研究
已有研究探讨了庐山隐士文化对古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了庐山隐士在诗词、绘 画、书法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未来研究方向
01
深入挖掘庐山隐士文 化的历史内涵
进一步梳理和挖掘庐山隐士文化的历 史脉络,深入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庐山 隐士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完善庐山隐 士文化的历史谱系。
03
云游行脚派
这类隐士喜欢在云游中寻找真理,他们不拘泥于一处,而是四处行走
,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他们多数都是一些行者,以行走、观察、
体验来感悟人生。
隐士的生活状态:读书、交游、修行、创作
读书
交游
修行
创作
古代庐山的隐士们都非常注重学 习,他们不仅学习经史子集等传 统文化书籍,还会学习一些技艺 ,如书法、绘画等。通过读书,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
隐士的类型
01 02
山水田园派
这类隐士以山水田园为家,喜欢在自然山水间寻找灵感,并过着一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多数都是一些文人雅士,喜欢 以诗、画、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山林石窟派
这类隐士通常会选择在山林或石窟中修行,过着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 。他们多数都是一些修行者,以打坐、念佛、诵经等方式来修行。
隐士文化起源于古代的士人阶 层,他们为了追求个人修养、 理想和自由,选择离开喧嚣的
城市,隐居于山林之间。
隐士文化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隐士文化逐渐 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
庐山隐士文化
庐山隐士文化是隐士文化的一个重 要分支,它融合了庐山的地理环境 、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隐士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意义

隐士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意义

隐士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意义
隐士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传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隐士文化是指把个人参与社会的周围环境作为一种可能的抽象精神任务,并将社会关系和
个人参与形象作为一种必然的可避免的能源,从古至今,贤圣和道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一种传统文化,致力于净化社会,平衡宇宙,寻求自我解脱,探寻真理。

在古代中国,自古至今,隐士游行和隐士定居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形式,无论是从宗教
思想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史的角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形成了一个大的智慧、实践社区,从中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形式。

他们的回避政治与权力的现实行为
也为儒家的美德观、道家的乐极生悲观、佛家的抗拒物欲观等哲学思想提供了有力的实践
示范和指导。

学术界一般认为,隐士文化对古代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他们的精神价值观念
和实践也为中国哲学提供了范例。

隐士们思考有关宗教信仰的四大问题:生死轮回、宇宙
本源、人生本义、天命觉悟,致力于实现大道,为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背景打下基础。

此外,隐士文化也是中国奇特实践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它里面,天下有道,
礼仪有序,道德有规,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征,令儒家伦理哲学、道家天人合一哲学、
佛家因果观等哲学思想更加形象化和真实性,以及与孔子、老子、孙子、莊子等先祖相连
接以及更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隐士文化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整个文化发展的蓝图。


们的精神和清规戒律启发着我们尊重智慧、整体观念和深刻思想的对话,努力实现整个社
会的民主、詹性和平、爱心和宽容,推动中国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和繁荣昌盛。

解读隐士文化

解读隐士文化

解读隐士文化文学史及文化史上,有两类现象比较值得注意:一是归隐,一是流亡。

它们常常被人同“精神”“自由”“抗争”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往往呈竹篱月箫、风沙渺茫的诗意世界。

而这两者背后的许多“不得已”与痛苦辛酸多是被遮蔽了的。

本文试就“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浅谈隐士文化。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

”……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

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

“隐士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长期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又有哪些原因呢?笔者认为陶渊明的归隐之路应该有“不得已”的因素。

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就要探究陶的政治理想与思想基础。

陶是名将陶侃之后,深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

逯钦立说,“从陶的诗文看,他是喜爱六经深受封建教养的”,“陶渊明少年时代的主导思想来自当时的儒家经学,这决定了他的从政理想和事业心,乃至决定了他的一生的伦理道德观点”。

这里摘录陶的部分诗文,以为佐证:“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不敢至。

”(《荣木》)“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饮酒二十首》)从陶渊明的时代及生活的环境来看,他所可能受的影响是庞杂的。

最新 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精品

最新 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精品

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曾在一篇名为《真水无香》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

这类真人的事迹,谁能知解,谁能传扬?此非引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贤愚得失之境。

这正应和了日本名著《徒然草》里的一段话:追求金钱的人生是多么愚蠢,追求地位和名声同样不智。

所谓真人,大概与隐士是同义的吧?记忆瞬时切换到幽径通深林,世外桃源,园外人家,晨观红日升,夕赏天边霞,夜数碎繁星。

流年在安详里更迭。

然后带着一颗娴静的心读书学艺,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守住属于自己的山河岁月。

当然,这在我看来是最高的隐士境界。

遁迹山林的知识分子,从此不为名不为利,远离明争暗斗的朝野,一心一意过恬淡平凡的生活,才算“隐”到最高层次了吧。

当然,若原本只是一介白丁,一生生活于田园山林,便不可算入隐士行列。

而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不过是给隐士“隐”的程度划分个深浅层次而已。

真隐,放下名利之心,从此不再为世俗所累,倒挣得个逍遥自在。

先官后隐,既留下了前半生的芳名,也保住后半生的安逸。

半官半隐,在名利与安闲之间穿梭,该出手时便顺了名利心为朝廷出智谋,其余时间,蒲扇一摇,两袖清风。

忽官忽隐,始终如犹豫着是否往园外探出头来的红杏,既想闲游四野,骑鹿访名山,又拒绝不了功名的诱惑。

假隐,就是找个漂亮的借口“借”来个掩饰本心的身份。

名隐实官,与假隐无大异。

以隐求官,终南捷径行得通也就成名官实官了。

无奈而隐,许是才华遭妒,因谗言而被弃用,只能伴着叹息声退隐。

真隐而士,亦与半官半隐出手时无异。

不过,无论人家想隐到什么程度,是真隐、先官后隐、半官半隐、忽官忽隐、假隐、名隐实官、以隐求官、无奈而隐、真隐而士还是所谓“隐于朝”,无论是否隐到不闻朝野、不沾染丝毫俗世气,都无妨其隐居行为的进行。

我们每个人,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各种有意或无意的目的,更何况是隐士们的隐居行为呢?有时仅仅是因为“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或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单纯的客观原因。

论中国古代隐士-精选文档

论中国古代隐士-精选文档

论中国古代隐士隐士思想,历来占据传统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它如隐士的形态一样,一向采取“遁世不见知而无闷”的隐逸方式。

如果强调一点来说,隐士思想与历史上的隐士们,实际上,便是操持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要角色。

至于讲到道家的学术思想,更与隐士思想,不可分离。

与其说道家渊源于黄、老,或老、庄,毋宁说道家渊源于隐士思想,演变为老、庄,或黄、老,更为恰当。

在现代的学者中,人们非常强调道家思想与隐者的关系,隐者被认为是道家的社会基础。

隐士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它是知识分子独有的一种思想,在内心抑郁得不到抒发时,就选择遁迹山林,寄情山水。

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来说,隐士思想的确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和处世哲学。

隐士表面上超脱,在意识形态上也表现出超脱,实则内心都有无穷的痛苦。

他们洁身自好,不求闻达,只追求自身的修养境界,思想上都接近道家的清静无为观点。

魏晋文人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和谈尚玄远的清谈风气的形成,既和当时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繁特别是门阀氏族之间倾轧争夺的形势有关。

清谈又称“微言”、“清言”、“清议”、“清辩”等。

这种清谈并不是漫无目标,而是围绕着当时的文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

比如“才性之辩”,就是当时一个热点问题。

又比如,由于道家思想流行,对老庄之学感兴趣的人渐增,此外,同样被视为阐发玄学精微的“易”学,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探讨“老、庄、易”(并称“三玄”),也成了清谈的重要内容。

不少名士,精通“三玄”,不仅在清谈中才思敏捷,侃侃而谈,而且著述有成,成了一代玄学家,如曹魏时的何晏、王弼、嵇康、阮籍,魏晋之际的向秀,西晋时期的郭象等。

对这一时期乃至稍后的南北朝的文化影响很深。

例如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生成的“隐逸文化”,就是一例。

“隐逸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一批名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尽管儒家创始人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而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隐士分类】
宗炳
吴镇
2.先官后隐, 如陶渊明。他 当过官,因对 官场不满才隐 居。
3.半官半隐,如王维。开始做官,后来害怕了, 但辞官隐居又没有薪水,生活没有保障,于是 虽做官,而不问政事,实际上过着隐居生活。
4.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时王蒙、明末董其昌。 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 利,又出来做官,做了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8.以隐求高官。 如唐代的卢藏用。刘肃《大唐新语· 隐逸》记,卢藏用考 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 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 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着 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终南捷径”。
9.不得已而隐,实际上从事最热心的政治,
“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 也还有‘精卫衔微术,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 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 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 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 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题未定草六》 5、通过想像,创造出一种没有压迫剥削的美好 的社会理想 。
李白说:“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 笑有此赠》
杜甫说:“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 意陶潜解,吾,
苏轼说:“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 又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 诗。” 《与苏辙书》
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他们“隐居”只是为了 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从事最激烈的反清斗争。石 溪也如此,他反清失败后,为了逃避迫害,隐于禅,但他 终生都忠于明王朝,终生反清,情绪十分激烈,一直没能 静下来。
10.先隐居,基本上是真隐,但等待时机,等到时机 就出山,等不到就隐下去。如殷商时伊尹、汉末 诸葛亮、元末的刘基等。
三、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平淡自然 朱熹说:“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 然。”(《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 元好问评:“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 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 真赝殊相悬。”(《继愚轩和党承旨雪 诗》) 有境界、有情趣、有性格、有思想
四、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并序》《桃 花源记》《闲情赋并序》 五、陶渊明的意义和影响
4、表现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诅可待。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 卿。君子死知己 ,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 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缆。饮钱易水上,四座 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 ,淡 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公知去不归, 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人秦庭。凌厉越万 里,遥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 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董其昌
王蒙的画
5.隐于朝,如东方朔。这种人身为官但思想已隐, 做官不问政事,“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 事之心,”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6.假隐,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 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 飞来宰相家”。
陈继儒的草书
7.名隐实官,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然隐居山 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
【三、为何归隐】
1、传统的自然经济是其经济根源。 2、隐逸的主因在于政治浑浊和强权统 治。 3、仕途艰阻政治失意。 4、中国古代士人多重气节淡名利,孤 傲难驯。 5、传统儒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 四 、 隐 士 的 品 格 】
高德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刘禹锡《陋 室铭》 清雅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 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孤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 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飘逸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 明《饮酒(其五)》
【五、小知识】
【六、隐士代表——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 29岁 以前在家乡农村度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9—41 仕与隐的选择 江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入桓玄军幕 刘裕参军 建威参军 出仕即抱着矛盾心情 彭泽县令 八十余日 辞官归41—63 归隐 死谥靖节 2、思想 任真自然 躬耕田园
2、表现农村的劳动生活和在劳动中的真切体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 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 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3、表现与农民的交往和亲切关系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 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 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 同草莽 。 《归园田居》其二
【一、隐士】
1.旧指隐居的人。 2.借指因对某事物不关心或因厌倦表 示沉默而不出头露面者。 3.指有条件· 有机会担任领导职务而不 担任,或已经担任领导职务却辞退 的在某一学科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1.真隐、全隐,如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 。 从来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而且 也不和官方打交道。
二、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1、描写田园风光 《归园田居》《饮 酒》 “渊明在官场里混那几年,像一位‘一生儿爱 好是天然’的千金小姐,强逼着去倚门卖 笑。那种惭耻悲痛,真是深刻入骨,一直 到摆脱过后,才算得着精神上解放了。” 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 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萧统《陶渊明集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