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时期的隐士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三国时期的隐士文化

姓名:张家宝

班级:地理科学1111

学号:2011113148

指导教师:赵虎

摘要:

隐士文化流传至今,大部分人都把隐士归于山川茂林之中。殊不知,不论是乱世的三国,还是当今的社会,都有多种多样不仅归心草木的大隐之士。他们或背弃理想成就霸业,或首户心中乐土为国为民,或为心中执念出师未捷身先死,或忍辱负重后发制人。

隐,字面解释就是藏匿,不显露。然而汉语言的妙处在于,一字可多用,且引用比喻之处也十分常见。所以简简单单的把隐士归心山中是偏面的看法。归心环宇,隐匿自身,才是当世之大隐。

隐士文化又与儒道文化息息相关,是一种传承。儒道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精神信仰,是隐士文化之源,也是中华文明之源。

读史可以明智,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古人之所作为,历经了风霜,后人不应计较孰对孰错。而是通过古之事明今之事。为今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三国、隐士文化、儒道文化、

引言:

隐士:隐者,居也,归心也。士者,学也。

所谓隐士,为隐居不仕之士。隐居山林,采菊东篱,悠然南山。隐居繁市,龙藏市井,虎卧店肆。然隐于内心,居于朝野,淡然处事。士者以才治世,归心环宇,是为大隐。

世人皆以为,唯晋人靖节先生陶渊明为大隐。其采菊东篱以独行、悠然饮酒对南山的风骨已广为流传。然笔者卓见,大隐之士岂区区草庐便可容之。龙从云舞,淤泥之谭怎可卧。虎从风生,颓圮之丘又怎栖。隐者,收其本心也。靖节先生是为隐士,不为大隐之士。其饱学诗书却只独善其身。后人只看其才华傲骨。殊不知身为士人,不能抒治世之才,观残菊,饮涩酒之苦何人知晓。大隐之士,达者兼济天下。变通处事,为国为民。

笔者才疏学浅,求学于襄阳。荆襄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樵夫渔者皆通诗赋。学者士人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自古三千年以来,传承至今。而若以成文,必与东汉之末乱世三国密不可分。隐士文化渊源久远,博大精深。又区区数字怎可说通。此文为吾辈愚见,一家之言。

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儒道文化,隐士之源】

道家文化尊崇“道法自然”。道家的思想体系虽然是以“道”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却在“自然”两字。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人生观、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可以说,道家都是一些热爱自然之美的自然主义者。隐士文化便是道家文化的传承。“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内心的归属与治世相结合。并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原始人道主义精神。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士人之所学也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主。其“儒家五常”亦对隐士文化影响深远。仁,仁者爱人。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以为仁。义,分为很多种,比如信义情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礼,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尊敬相处。智,是对事物的了解和智慧。信,“言必行,行必果”为信也。

隐士之中,主要传承道家文化,隐于山林者,其归心自然,是为小隐。隐于闹市,观世俗百态,其主要奉行儒家文化。金殿之下,朝野之中者,大隐。其儒道文化并行。聚环宇之气,容百家之言。成大事,便不拘小节。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隐士,必须是学识素养兼备的人。不然便和山中樵夫没有什么区别了。此中隐士,幽居山林,但是居于山林的人,不止有隐士,所以需含贞养素、文以艺业,才可称之为隐士。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天地不合,乱世纷争,当朝无政,贤人则隐。然而逃避了就没有忧伤了么?不去为王候事事,就真的能高尚的自守其事了么?

《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大贤之人处乱世而不哀。把宇宙万物汇聚在心中。借助用气自然风云的力量。不畏世俗的枷锁。

《荀子》有言,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品德符合天地之道,变通自如,能探究万事万物的终始,使万事万物符合自然法则,依照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来成就它们。光明如日月,教化如神灵。下面的民众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在身边。此中圣人,便为大隐隐于朝之士。其有随和世人之貌,又心有“隐”。

二、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国大隐,独领风骚】

1.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想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

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这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宋人陈亮所著《诸葛孔明》,喻其为伊尹、周公之类的圣贤人物。然而有关评说孔明的言论多有不同,这是因为他身逢乱世,而又正碰上精英豪雄们身处不幸的境况之中。在大家纷纷用世进取的时候,而唯独孔明退守一隅,结庐隐居,等到刘备多次登门造访请教,才肯出山做事。隆中山居的孔明,其隐居山野,并非饮酒自乐,其为隐居而求明主。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可见孔明志存高远。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谓隆中山中之大隐。

不以成败论英雄,文中虽贬仲达而褒孔明,仲达之诈,众所周知,而乱世纷争,二者皆英雄。孔明之士,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通达朝野。其仁其义皆为后世所传唱,仲达、孔明皆受先帝托孤。一于白帝城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后忠信出祁山进取中原。另一则杀曹爽挟持曹芳篡魏国。

自玄德夷陵战败,蜀汉国力日益减退,将少兵稀。为何孔明不屯田养兵以待时机,而却屡出祁山伐魏。孔明虽有谋略,但中原之地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他怎么又会不知道呢?孔明先生当然知道。然而蜀国安身立命之本就在于伐魏。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他别无选择。收起内心修整的想法。拿起羽扇,便向北进军去了。

司马懿,晋宣帝,字仲达,河内温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