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孔子及儒家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颜渊》)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 说:国君是国君,臣下是臣下;父亲是 父亲,儿子是儿子。(各自按应有之道 去做,要符合礼的要求。)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 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 大学》)
思想端正了,然后自身修养完善;自 身修养完善了,然后家人整然有序;家人 整然有序了,然后国家得到治理;国家得 到治理了,然后天下安定。
因为,介词。
年纪比 你们大

不要
细 读 : 翻 译 第 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 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闲居,平时 知,了解。 如,连词,表假设。 或,不定代词,有人。 用,做
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第一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 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 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大 成 至 圣 先 师
世界古 代十大 教育家 之一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 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 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 吸取孔子的智慧” 。
你了解孔子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你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 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 儒 家学 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 入仕 张 礼治 ,鼓励人们 , 即“出来做事”。
简介《论语》
《论语》是一部 语录 体的散文集,它是 孔子的 弟子和再传弟子 所辑录的孔子的言 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 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 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宋儒把 全 称为“四书”。《论语》共 20 篇,每篇又 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 《五经》是指《 》《 》《 》《 》 诗 礼 《 》 书

轻率急忙
细 读 : 翻 译 二 、 三
摄:夹, 乎:于,在
春秋时一辆兵车, 配甲士三人,步卒 七十二人。
指军队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 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 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比( bì )等到
五谷不熟曰饥, 蔬菜不熟曰馑, 泛指荒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君子坦荡 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 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是非准则,道理
微笑
第二、三段译文
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 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 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 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 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段 细 读 : 翻 译 四 、 五
方圆,纵横
或者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 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 礼乐,以俟君子。”
易 春秋
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孔子主张 礼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 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等典礼,包 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主张克已复 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 ‘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 焉。’”颜渊又问“克已复礼”的具体内容 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为推行自己的 礼治,而周游列国,而授徒讲学。
二、检查预习:重点字词读音
论语 lún 饥馑 jĭn 曾皙 xī 冠者 guàn喟 摄 哂
shĕ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
kuì 俟

yí 撰 zhuàn răn
shè 比及 b ì 毋
wú 冉
初 读 : 思 考
1、通过孔子的话,反映出了孔子在教学上 哪些态度? 2、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志向有何 异同?从他们的言谈动作和神态中,可以 看出他们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 4、概述本文线索
孔子的“礼”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他的这个 礼的意思很宽泛,既指礼节仪式,更包括 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关于礼,孔子说 得很多。孔子要人们合乎礼,核心是当时 社会的等级制度。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 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 以立。”鲤退而学礼。(《论语· 季氏》) 孔子曾独自站在庭院中,孔鲤细步经过庭 院。孔子问:“读了《诗》吗?”孔鲤回答: “没有。”孔子说:“不读《诗》,没法讲 话。”孔鲤回来就读《诗》。另一天,孔子又 独自站在庭院中,孔鲤细步经过庭院。孔子问: “学了‘礼’吗?”孔鲤回答:孔鲤回来就学 “礼”。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 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 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 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 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足。”
(《论语· 子路》)
子路说:“卫国国君等待先生来治理国家, 先生将要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定先使 名分规范!”子路说:“有这样的可能吗?先 生所说太远了吧!怎么规范得了呢?”孔子说: “讲话不合礼啊,仲由!君子对自己不了解的, 还是不要说。如果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 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 乐就复兴不起来;礼乐复兴不起来,刑罚就不 会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就不知该如何去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