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 重要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 3套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 3套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如饥似(sì)渴崇(chónɡ)山峻岭B.自怨自艾(yì)屡见不鲜(xiǎn) 处(chù)心积虑随声附和(hè) C.不屈不挠(náo)瞠(chēnɡ)目结舌茅塞(sāi)顿开从(cónɡ)容不迫D.无的(dì)放矢揠(yè)苗助长宁(nìnɡ)死不屈买椟(dú)还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好高务远兴国安邦再接再厉举世无双B.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C.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惊弓之鸟D.一张一驰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举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

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5个B.6个C.7个D.最少8个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A.化险为夷B.口蜜腹剑C.前赴后继D.阳奉阴违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狗吠猿鸣B.马嘶蝉噪C.鹤啼虎啸D.鸡叫狼嚎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A.亮亮,明明起床了。

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 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7.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8.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

小学语文进城选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五套

小学语文进城选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五套

小学语文进城选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教育语文的试卷学习的试题含答案一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教育语文的试卷学习的试题含答案一

⋯⋯⋯号⋯位座⋯⋯⋯⋯⋯⋯⋯⋯⋯号⋯封考⋯准⋯⋯⋯⋯⋯⋯⋯⋯名⋯姓⋯⋯⋯⋯密⋯⋯⋯⋯⋯考乡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模拟考试题〔:150分分100分〕一二三四五六累分复核号分人人得分一、填空:1、教课是之的程。

此中当是的中心。

2、学生是和的主体。

文程必依据学生身心展和文学的特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一样的学需求,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足激学生的想法和取精神,倡、、的学方式。

3、??是我国第一部歌集,共305篇,分、、三。

4 、 明 文 常 用 的 明 方 法是 , , , , 。

、把名言名句充完好 ①学而不思罔, 。

〔??〕②富不可以淫,,威严不可以屈。

〔?孟子?〕③路漫漫其修兮, 。

〔屈原〕④深林人不知, 。

〔王〕 ⑤感花泪,。

〔杜甫〕⑥待到重阳日, 。

〔孟浩然〕二、判断:1、“桂子花开,十里香。

〞个句子运用了夸和偶的修辞 方法。

〔 〕2、“句〞是近体格律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四句,七言一般八句。

〔〕3、中国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小是迅的?狂人日?。

〔〕4、号和号都能够用于反句的末端。

〔〕5、代中,双音占。

〔〕6、“率、、度、、塞〞五个字全部是多音字。

〔 〕三、1、1——4年从写、作下手,是了降低开端段的 度,重在培育学生的〔 〕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 〔2〕写作趣 〔3〕写作技巧2、下首析不正确的一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水前。

潮平两岸,正一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何达?雁洛阳。

A.这首写景诗描绘了作者客游异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广阔广博的胸怀。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令人顿生难过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其实不算一位出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3、从下边词语中选出同样字含义完好同样的一组〔〕A、能屈能伸—坚强不屈有利身心—千锤百炼一片乌黑—贯通融会B、好种易活—叶公好龙百年不遇—翩翩起舞伟大创举—举世有名C、身临其境—十万火急心有余而力不足—束手无策决不退却—决不异言D、危峰兀立—转败为胜久立四望—喜不自胜战胜困难—百战百胜4、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飞将〞指的是唐朝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名将李广。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进城试卷重点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进城试卷重点

小学语文教师考调进城考试卷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10分)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30分)2、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任”和“解”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悟”字和“骛”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中国汉字以()为最多。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经常以()把的形式出现。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它的作者是()。

3、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侥rǎo幸xìnɡB、呻shēn 吟yínC、琢zuō磨mōD、倔jué强qiánɡ(2)下列短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戮力同心营私舞敝B、欲盖弥彰精神涣发C、随声附合再接再励D、搬门弄斧运筹帷握(3)下面这些短语,表示并列关系的是()A、中国汉字B、凝滑如脂C、排山倒海D、选择住址(4)下列各组成语,完全正确的是()。

A、无理谩骂优柔寡断坦陈己见B、源远流长出奇制胜各行其是C、事必恭亲人材倍出无事生非D、劳民伤财叹为观止不假思索(5)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作品是()A、《鸟的天堂》B、《火烧云》C、《草原》D、《燕子》4、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4套(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4套(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学科知识(60分)(一)基础知识(35分)1. 看拼音,把句子写在方格里。

(4分)竟技体育,却实含有艺术成份,比喻它力与美,速度和造形。

但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奇观的。

3. 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4分)奖()辍()绌()湛()桨()缀()拙()堪()4. 请按第一个字的音序重新排列下面的故事名,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3分)①《荆轲刺秦王》②《屈原沉江》③《玄武门之变》④《卧薪尝胆》⑤《退避三舍》5. 在括号内正确的音节下面画上横线。

(2分)(1)他结出累累(l ãi l ěi )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j ǐn j ìn )的美与芳馨。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s ǎn s àn )了,如薄(b ï b áo )雾,被初阳蒸融了。

6. 看拼音,写词语。

(5分)huî miǎn nuï dînɡtãnɡ xiě dēnɡ fēn ɡ zào jí()()()()mìjuã wǔ rǔ qǐ pàn qiâ ãr bù shě()()()()7. 填一填,把诗句和对联补充完整。

(4分)(1)接天莲叶无穷碧,。

(2),明月何时照我还。

(3),万里长征人未还。

(4)删繁就简三秋树,。

8.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成语。

(2分)(1)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袄。

(2)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的怪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喷沙子。

9. 请选择 , 下列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 (2分 )(1)我的房间只有巴掌那么大。

( )(2)夏日烟台的海,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 )10. 改正下面的病句。

(3分)(1)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三点水”?A. 洒B. 沐C. 沙D. 川2. 下列哪个成语用字有误?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杯水车薪D. 颠三倒四3. 下列哪个词语的读音正确?A. 拥戴(yōng dài)B. 脚踏实地(jiǎo tà shí dì)C. 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D. 前仆后继(qián pū hòu jì)答案:D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A. 这里的风景如画。

B. 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C. 这个苹果真甜。

D.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答案:A5.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时间?A. 现在B. 然后C. 然后D. 同时答案:B6.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B. 他喜欢看书,喜欢画画,还喜欢听音乐。

C. 这个故事既感人,又有趣,还富有教育意义。

D. 那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答案:A7. 下列哪个字是“口”字旁?A. 叫B. 吹C. 吃D. 喝答案:C8.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A.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吗?B. 这本书真的很有趣。

C.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学到了很多。

D.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答案:A9. 下列哪个字是“两点水”?A. 冷B. 凉C. 冻D. 凝答案:B10. 下列哪个成语表示“形容人很谦虚”?A. 谦虚谨慎B. 谦虚过度C. 谦虚低调D. 谦虚自满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字加上“心”字,组成______字。

答案:意2. “人”字去掉“丿”部分,变成______字。

答案:儿3. “大”字减去“人”字,变成______字。

答案:女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______。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试题(含答案)一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试题(含答案)一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模拟考试题一、填空:1、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2、学生是和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的学习方式。

3、《》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三类。

4、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是,,,,。

5、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④深林人不知,。

(王维)⑤感时花溅泪,。

(杜甫)⑥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二、判断题: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

()2、“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4、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5、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6、“率、载、度、缴、塞”这五个字全是多音字。

()三、选择题1、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2)写作兴趣(3)写作技巧2、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3、从下面词语中选出相同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A、能屈能伸—顽强不屈有益身心—精益求精一片漆黑—举一反三B、好种易活—叶公好龙千载难逢—载歌载舞伟大创举—举世闻名C、身临其境—兵临城下爱莫能助—一筹莫展决不退缩—决不异言D、危峰兀立—转危为安久立四望—喜出望外克服困难—攻无不克4、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飞将”指的是唐代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名将李广。

新版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新版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新版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D.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小学语文教学?A. 演讲法B. 案例分析法C. 问答法D. 情境教学法3.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A.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B. 使用多媒体课件C. 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D. 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答案:1.C 2.D 3.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4.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6.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 主体性、发展性、循序渐进性5. 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6. 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7.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9.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仅仅关注成绩。

()答案:7. √ 8. √ 9.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0.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内容。

答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汉字、词汇、句子、语法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基本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1. 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答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如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2024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考试试题与答案

2024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考试试题与答案

2024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考试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鱼目混珠B. 挂羊头卖狗肉C. 言过其实D. 弹丸之地答案:A2. 《弟子规》中,以下哪句是关于尊敬师长的教诲?A.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 敬老如尊亲,爱幼如慈母。

C. 事师亲,如事父,敬同长,如敬兄。

D. 用人物,须明求,傥若遗,即速改。

答案:C3. 以下哪个朝代的诗人被尊称为“诗圣”?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答案:A4.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以下哪位仙子为他解梦?A. 警幻仙子B. 惜春仙子C. 贤孝仙子D. 碧霞仙子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故事新编》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___________上献上了“空城计”。

答案:西城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出自___________。

答案:王勃8. 《孟子·告子下》中,孟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9. 请补充完整下列诗句:《登鹳雀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0. 《论语》中,孔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问题:请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温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试题含答案一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试题含答案一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小学语文模拟考试题一、填空:1、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2、学生是和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的学习方式。

3、《》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三类。

4、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是,,,,。

5、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④深林人不知,。

(王维)⑤感时花溅泪,。

(杜甫)⑥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二、判断题: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

()2、“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4、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5、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6、“率、载、度、缴、塞”这五个字全是多音字。

()三、选择题1、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2)写作兴趣(3)写作技巧2、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3、从下面词语中选出相同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A、能屈能伸—顽强不屈有益身心—精益求精一片漆黑—举一反三B、好种易活—叶公好龙千载难逢—载歌载舞伟大创举—举世闻名C、身临其境—兵临城下爱莫能助—一筹莫展决不退缩—决不异言D、危峰兀立—转危为安久立四望—喜出望外克服困难—攻无不克4、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飞将”指的是唐代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名将李广。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模拟考试题(小学语文)。精品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模拟考试题(小学语文)。精品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模拟考试题(小学语文)。

精品农村教师选调进城模拟考试题(小学语文)一、选择题(1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XXXɡ)如饥似渴,XXX(chónɡ)山峻岭B。

自怨自艾(yì),屡见不鲜(xiǎn),处(chù)心积虑,随声附和(hè)C。

不屈不挠(náo),瞠(chēnɡ)目结舌,XXX(sāi)顿开,从(cónɡ)容不迫D。

无的(dì)放矢,XXX(yè)苗助长,XXX(nìnɡ)死不屈,买椟(dú)还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好高务远,XXX,再接再厉,举世无双B。

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C。

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惊弓之鸟D。

一张一驰,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举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

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

5个B。

6个C。

7个D。

最少8个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A。

化险为夷B。

口蜜腹剑C。

前赴后继D。

阳奉阴违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惯用法。

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

狗吠猿鸣B。

马嘶蝉噪C。

鹤啼虎啸D。

鸡叫狼嚎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XXX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A。

XXX,明明起床了。

B。

明明起床了,亮亮。

C。

XXX说:“明明,起床了。

”D。

XXX说:“明明起床了。

”7.把“XXX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A。

XXX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

XXX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2024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考试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2.()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课程目标按()整体设计,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的基础,是()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9.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10.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A.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C.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D.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A.课外学习资源B.教学设备资源C.社会资源D.自然资源3.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

A.1600B.1800C.2000D.25004.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A.200B.300C.400D.5005.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要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A.50B.60C.70D.806.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错误的是()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传授7.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不包括()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方法D.语文成绩8.()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A.语文课程B.数学课程C.英语课程D.体育课程9.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B.选拔优秀学生C.甄别和选拔人才D.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10.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以下哪种写字姿势是正确的()A.头正、肩平、臂开、足安B.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C.随意坐,怎么舒服怎么写D.趴在桌子上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师农村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8套)

小学语文教师农村选调进城试题及答案(8套)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试题及答案(10套) 语文学科教师业务考试模拟试题一、理论部分(40%)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3、()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个阶段目标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和();重视()、()、()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和(),选择教学策略。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和(),注重()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评价的能力。

12、()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不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些想象中的事物。

13、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是否表达了(),对()应予鼓励。

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的评价,采用()评价方式。

14、古诗名句填空:欲穷千里目,()。

(),死亦为鬼雄。

(),西湖歌舞几时休。

(),要留清白在人间。

15、小学阶段要认识()左右的常用汉字。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

16、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等方面的表现。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2套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2套

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 2套小学语文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一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18分)1.下列四项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荸荠苹果完璧归赵无精打采B.恫吓茄子无动于衷歇斯底里C.悱恻讹诈再接再励宏伟蓝图D.奇葩瘸子处心积虑奋发图强2.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7月21日, 在德国首都柏林, 购买到《哈利·波特》完结篇的书迷们欣喜若狂。

B.中国武侠电影以其高深莫测的功力和博大精深的哲理, 深受外国观众的喜爱。

C.在记者的记忆中, 洪灾区是这样的:大堤上绵延数里的救灾帐篷, 数万群众安土重迁, 在救灾帐篷里, 白天日晒雨淋、晚上蚊叮虫咬。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 形象友善, 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 充满了动感, 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纵观奥斯卡金像奖的获奖影片, 虽然各有千秋, 但它们的共性都是能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①空间的想象。

②赢得了观众的拥护;③想象的空间。

④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⑤让观众丰富了影片。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③⑤④①②D.①⑤④③②4.“饥”和“饿”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A.语法功能不同: “饥”除了做谓语外, 还可以做定语;“饿”则只能做谓语。

B.程度深浅不同:“饥”是一般的饿, 即感到肚了空, 想吃东西;“饿”是严重的饿, 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C.范围广狭不同: “饥”可以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饿”只能用于人。

D.侧重的方面不同: “饥”侧重于内在感受;“饿”侧重于外在表现。

5. 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对中小学生的研究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研究惯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A. 成长纪录袋B. 考试成绩C. 研究惯评价D. 结果评价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A你精通法律,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你不愧为法律界的中流砥柱。
B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C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110米栏金牌,与他歇斯底里地刻苦训训练是分不开的。
D老百姓对骇人听闻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
4、将①-④句填在句子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D)
读书,为什么读书?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书?我以为
5、仔细体会这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3)
四、案例分析(12分)
阅读下面的案例,并进行评点。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A)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一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D)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见所用之笔开花了,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C)
A匡衡B陶渊明C李白D王羲之E杜甫F朱熹G王冕H王献之
6、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我爱真诚,爱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①;爱它如小桥流水般②;爱它如梅兰竹菊般③;爱它如兰亭集序般④;爱它如高山流水般⑤;爱它如飞檐回廊般⑥……
小学语文教师选调考试模拟试卷
公共知识(3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2008年春开始将在农村中小学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教科书只对学校进行配备,由学生在本学期使用,学期结束时归还学校,供下一级学生使用。
2、教育部组织创编《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包括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自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乙两篇作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4
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都写了月()。甲是一首词(),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是一篇散文(),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清澈的景象()。
2、总目标第7点: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3、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A匀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
B着落着重着急着手成春
C归省反省俭省不省人事
D附和和面和谐一唱百和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A健忘教诲测隐恪尽职守
B清澈鞭挞辍泣因地制宜
C接济烦燥凌驾一视同人
D推崇收敛诀别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1分)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分)
业务知识(70分)
一、填空题(20分)
1、文学体裁主要分为四大类,即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4分)
2、“春蚕到死死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1分)
6、《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如:《景阳冈》中的打虎英雄武松,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孙二娘(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金眼彪)夺回快活林(孟州道);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行者……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6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2007年11月5日至8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考察湖北教育工作时说,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____义务教育学杂费,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资金。(D)A.城乡B.农村C.西部地区D.城市
12、与下面三个典故有关的人物依次是(A)
①因此,对志向远大者来说,我建议再读一点文学书②今天我们读书不能过于势利,事事讲求实用③审美趣味和精神意志的培养同样不能忽略④经济、法律等专业书籍当然重要。
A④③①②B③④②①C②①④③D②④③①
5、书中有不少精彩的故事,下面列举了几则,这些故事的主人翁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B)
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家》、《春》、《秋》。(3分)
4、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请你借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8分)
庐山:
泰山:
长江:
西湖:
柳树:
小草:
春雨:
梅花:
5、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们引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幅对联来告诉同学们写文章要简单、精炼、与众不同,富有新意。(1分)
A.客观题测验B.表现性评价
C.档案袋分析D.论文题测验
9、在教学目标表述中,“发展态度和观念”的要求属于情感领域的
层次。()
A.形成价值观念B.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C.反应D.价值体系个性化
10、学生的思维是否严密而有序,是否具有创造性,都体现在的过程中。()
A.学习知识B.问题解决
C.解答试题D.抽象思维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
点评:
过程泛化现象。过程和方法目标,出现游离。(详细说明略)
五、教材教法(13分)
设计一次高年级命题作文训练。写清习作题目、习作要求、习作内容和习作提示。“习作内容”要重点谈。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忆江南》
公共知识试题(仅作参考)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6分)
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工作。
2、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论述的人是。
3、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
4、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和程序性记忆两大类。
①酾酒临江,横槊曹公②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③南阳卧龙,成名八阵图中
A曹操孙权诸葛亮B关公黄盖诸葛亮C曹操周瑜诸葛亮D曹植诸葛亮刘备
13、革命音乐家张曙是歙县坑口人,他的代表作品有:()
ABCD(略)
14、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学而不躐等”,这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C)
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启发性原则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1)把酒问青天(端起酒杯)(2)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着)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停顿,其中读法不恰当的是(D)2
A不知/天上宫阙B我欲/乘风归去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
3、按要求答题。2+2
(1)请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意思相对应的原句。
11、国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及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4、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请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四个方面,谈谈你对新课程视野中教师角色的理解。
15、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对“学生的发展”的理解。
专业知识:
《课程标准》
一、填空题:(8分)
1、总目标第三点: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①C②B③D④E
⑤A⑥F
A激越B淡泊C清静D高洁E率真F玲珑
三、阅读题(15分)
比较阅读苏轼的两篇作品,完成答题。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5、“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句俗语反映的情绪状态是(c)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
三、简答题(第1、2两小题每题3分,第3小题4分,共10分)
16、“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区域教育更加协调,义务教育趋于均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创新能力稳步增强;教育机会不断增加,国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经费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治教;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共8个要点,答出6点即得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