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疾病练习题

胰腺疾病练习题
胰腺疾病练习题

一、A1

1、急性胰腺炎最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上腹部疼痛

B、黄疸

C、发热

D、恶心呕吐

E、休克

2、关于胰腺炎诊断中血、尿淀粉酶检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天内恢复正常

B、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C、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D、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E、以上叙述都不对

3、关于胰腺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

B、多为胰头癌

C、按组织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

D、广泛浸润周围组织、器官,并较早经淋巴转移

E、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

二、A3/A4

1、患者,男性,37岁,表现为反复上腹痛和呕吐,呈阵发性发作,进食后腹痛加重,呕吐后可缓解,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液,含有胆汁。经检查确诊为环状胰腺。

<1> 、针对环状胰腺,下述检查方法诊断价值高、病人痛苦小的一项是

A、腹部平片

B、钡剂造影

C、ERCP

D、MRI

E、MRCP

<2> 、该病最常并发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急性胰腺炎

D、胆道梗阻

E、胆结石

<3> 、治疗中错误的一项是

A、食物转流

B、胃空肠吻合术

C、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

D、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E、胆道内引流

F、分离环状胰腺

2、男性,45岁,饱餐酗酒后3小时,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左肩、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10小时后来院急诊。

<1> 、最有助于拟诊的检查项目是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血淀粉酶

D、胸腹部X线检查

E、腹部B超

<2> 、经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若要证实本病例属于重症胰腺炎,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尿淀粉酶

B、血淀粉酶

C、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D、腹穿液性状及淀粉酶测定

E、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测定

3、男性,35岁,暴饮暴食后,心窝部突然疼痛,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吐后疼痛不缓解,查体温38.3℃。脉搏96次/分,脐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WBC12.0×109/L中性88%。

<1> 、诊断怀疑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胃肠炎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E、急性阑尾炎

<2>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进行以下哪项检查

A、腹部立位平片

B、肝胆胰脾彩色超声检查

C、血、尿淀粉酶测定

D、心电图

E、动脉造影

<3> 、4周后腹部扪及囊性肿块,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以下哪种并发症

A、胰腺假性囊肿

B、肠梗阻

C、肠出血

D、肠瘘

E、腹腔脓肿

4、男,42岁,因胰头癌行Whipple手术,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管中有50ml血液流出,第2天80ml,出现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急诊B超检查腹腔内有大量液体。

<1> 、该病人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A、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欠妥

B、血管结扎处缺血坏死

C、结扎线脱落

D、局部感染后组织坏死

E、内出血和休克

<2> 、对该病人的处理正确的是

A、急查血常规

B、快速补液

C、剖腹探查

D、必要时输血

E、以上都对

<3> 、Whipple手术切除的范围包括

A、胰头、远端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胆囊、胆总管、相应区域的淋巴结

B、胰头、远端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胆囊、胆总管、相应区域的淋巴结

C、胰头、远端十二指肠、下段空肠、胆囊、胆总管、相应区域的淋巴结

D、胰头、远端胃和近端十二指肠、下段空肠、胆囊、胆总管、相应区域的淋巴结

E、胰头、远端胃和近端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相应区域的淋巴结

5、男性,35岁,诉乏力,心悸,恍惚,步履不稳已2年,其间先后3次出现精神失常和癫痫样发作,1个月前,因早餐前从事体力劳动,引起四肢抽搐,神志不清,验血糖2.0mmol/L,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60ml后,症状缓解,既往无头部外伤史,无其他阳性体征。

<1> 、诊断应考虑为

A、症状性癫痫

B、特发性癫痫

C、胰岛素瘤

D、饥饿性低血糖

E、促胃液素瘤

<2> 、诊断胰岛素瘤的最准确方法是

A、Wipple三联征

B、血糖空腹时2.2mmol/L以下

C、葡萄糖耐量试验

D、饥饿试验

E、血胰岛素测定

<3> 、下述治疗观点错误的是

A、保持血压在稳定状态

B、警惕多发性肿瘤的存在

C、如胰岛增生手术治疗中要切除80%以上的胰腺组织

D、保守内科治疗无效时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E、对于已有远处转移的恶性胰岛素瘤可采取奥曲肽等药物治疗

6、某多发性内分泌综合征患者,全身多个分泌腺功能亢进。

<1> 、若怀疑该患者分型为MEN I型,其最易累及腺体的腺体是

A、胰腺

B、甲状腺

C、甲状旁腺

D、垂体

E、肾上腺

<2> 、若患者发生粘膜多发性神经瘤,其分型应为

A、MEN Ⅰ型

B、MEN Ⅱ型

C、MEN ⅡA型

D、MEN ⅡB型

E、MEN ⅢB型

<3> 、若患者确定MEN Ⅱ型,其临床表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甲状腺髓样癌多为双侧

B、常因低钙血症而发生抽搐

C、面部潮红,常有腹泻

D、常有阵发性高血压

E、可合并神经胶质瘤

三、综合题

1、男,45岁,上腹痛伴恶心呕吐12小时,吐后疼痛不减轻。查体:38℃,上腹部压痛,实验室:白细胞15×109/L,血淀粉酶560U/dl,尿淀粉酶378U/dl(Somogyi法)。

<1> 、下一步的首选检查是

A、B超

B、增强CT

C、MRI

D、血糖

E、肝功能

<2> 、若患者出现下述表现时,提示多发脏器衰竭和严重代谢障碍

A、白细胞增多

B、血糖3.9mmol/L

C、血糖14.5mmol/L

D、血钙3.4 mmol/L

E、血钙1.67mmol/L

F、尿素氮8.1mmol/L

G、PH7.29

H、PaO2<57mmHg

<3> 、其常见并发症有

A、胰腺周围组织坏死

B、胰腺及胰周脓肿

C、假性囊肿

D、胃肠道瘘

E、出血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过关(含真题)必做题-(胰腺疾病的检查)

第十二章胰腺疾病的检查 A1/A2型题 1.尿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可持续升高()。 A.7天 B.6天 C.5天 D.3天 E.2天 【答案】A 2.健康人胰液中最主要的阴离子为()。 A.Br- B.HPO3- C.F- D.HCO3- E.Cl- 【答案】D 3.胰液的特点是()。 A.白色无臭,渗透压与血浆相似 B.略带黏性的碱性液体,pH 7.8~8.4 C.正常分泌量3~4L/24h

D.阳离子浓度与血浆不同 E.胰液主要含有水、电解质 【答案】B 4.由胰岛B细胞所分泌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胰多肽 E.生长激素 【答案】B 5.关于淀粉酶的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A.由胰腺分泌 B.最适pH为6.9 C.是正常时唯一能在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D.分子量5.5~6.0kD E.可作用于淀粉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答案】E 6.胰腺分泌的激素通常不包括()。 A.胰岛素 B.血管活性肠肽 C.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 D.胰高血糖素

E.胃泌素 【答案】E 7.有关胰蛋白酶的错误叙述是()。 A.可因经神经反射或肠道激素CCK-PZ刺激而分泌入肠道 B.胰蛋白酶原-2的含量大约为胰蛋白酶原-1的两倍 C.胰蛋白酶通常是以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形式存在 D.其活性可被Ca2+、Mg2+激活,而被氰化物、硫化物、枸橼酸盐和重金属盐抑制 E.胰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的电泳迁移率、最适pH和免疫原性均不同【答案】B 8.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发病因素不包括()。 A.遗传因素 B.胆道疾病 C.酒精中毒 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E.高血糖症 【答案】E 9.血清淀粉酶测定主要用于诊断()。 A.流行性腮腺炎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阑尾炎 D.肾功能障碍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化学胰腺疾病的检查练习题

2019 第十二章胰腺疾病的检查 一、A1 1、下列属于胰多肽族的激素是 A、促胰液素 B、胃泌素 C、酪神经肽 D、胰岛素 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血清中的淀粉酶主要的组织来源是 A、心肌 B、肾脏 C、骨骼肌 D、胰腺 E、肝脏 3、属于外分泌酶的是 A、淀粉酶 B、乳酸脱氢酶 C、肌酸激酶 D、胆碱酯酶 E、酸性磷酸酶 4、胰液的PH值为 A、5.1~7.1 B、5.2~6.3 C、7.1~7.4 D、7.4~8.4 E、8.1~9.1 5、急性胰腺炎时,最常选择的血清酶为 A、胰凝乳蛋白酶 B、胰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胰α淀粉酶 E、乳酸脱氢酶 6、关于淀粉酶的特性,错误的是 A、最适pH为6.9 B、由胰腺分泌 C、是正常时唯一能在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D、分子量5.5~6.0kD E、可作用于淀粉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 7、关于脂肪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胰腺的一种外分泌酶

B、可由肾小球滤过 C、尿中可测到脂肪酶活性 D、血清脂肪酶主要来源是胰腺 E、血清脂肪酶可部分来源于肠黏膜 8、关于胰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蛋白酶通常是以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形式存在 B、胰蛋白酶原-2的含量大约为胰蛋白酶原-1的两倍 C、可因经神经反射或肠道激素CCK-PZ刺激而分泌入肠道 D、其活性可被Ca2+、Mg2+激活,而被氰化物、硫化物、枸橼酸盐和重金属盐抑制 E、胰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的电泳迁移率、最适pH和免疫原性均不同 9、在急性胰腺炎时脂肪酶临床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出现早,持续时间短 B、出现早,持续时间长 C、出现早,上升幅度小 D、上升幅度大,持续时间短 E、出现晚,持续时间长 10、唯一能在正常时出现于尿中的血浆酶是 A、胰脂肪酶 B、胰淀粉酶 C、胰蛋白酶 D、唾液淀粉酶 E、胰多肽 11、水解碳水化合物的最重要的酶是 A、胰多肽 B、胰脂肪酶 C、胰淀粉酶 D、胰蛋白酶 E、唾液淀粉酶 12、胰腺中与消化作用有关的物质是 A、磷酸酶 B、胆固醇 C、胆红素 D、电解质 E、脂肪酶 13、有关血清胰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胰液中大量的胰蛋白酶很少进入血循环 B、健康人血中胰蛋白酶主要以胰蛋白酶原形式存在 C、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与淀粉酶平行升高 D、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的分布与急性胰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 E、胰蛋白酶不能与α1抗胰蛋白酶及α2巨球蛋白结合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化学讲义第十二章胰腺疾病的检查

胰腺疾病的检查 《考纲要求》 1.胰腺的功能 (1)外分泌功能熟悉 (2)外分泌功能在胰腺疾病时的变化熟练掌握 2.胰腺疾病的检查,方法学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1)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的方法熟练掌握 (2)胰脂肪酶、胰蛋白酶测定掌握 (3)胰腺功能试验了解 (4)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熟练掌握 胰腺为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器官。它的内分泌功能主要与代谢调节有关。 胰腺外分泌功能是产生和分泌具消化作用的胰液。 一、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胰腺的外分泌物总称为胰液,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7.4~8.4,胰液主要含有水,其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和碳酸氢盐等。 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胃酸和激活消化酶。 消化酶主要有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胰液中还有水解核酸的酶和一些磷脂酶。 蛋白酶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 这些酶主要是消化、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类物质,当胰液分泌缺乏时,可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导致营养性的消化、吸收不良。 正常时,胰液所分泌的酶几乎全部进入十二指肠,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血液,某些胰腺疾病可以使这些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升高,因此检查血液中这些酶活性的高低对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胰腺疾病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胰腺酶和胰外分泌功能的试验占有较重要地位。 常用的有关胰腺酶和外分泌功能的试验有: (1)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淀粉酶同工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测定 (2)粪便中氮、脂肪、胰酶等检测 (3)十二指肠内容物检查 (4)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P-Stest) (5)对氨基苯甲酸试验和荧光素试验 胰腺有很大的储备、代偿能力,往往需要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时,胰功能试验才能显出异常,此点应加以注意。 (一)淀粉酶 作用: 胰淀粉酶属于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对分支上的α-1,6糖苷键无作用,又称淀粉内切酶,是一种需钙的金属酶。 最适pH为6.9。 可通过肾小球滤过,是唯一能在正常时于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血液淀粉酶中主要来自胰腺、唾液腺,尿液中淀粉酶则来自于血液。 同工酶:有两个主要的同工酶区带及数个次要区带。 P-同工酶(胰型同工酶)

胰腺疾病的检查

胰腺疾病的检查 一、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胰腺的外分泌物总称为胰液,pH7.4~8.4。主要成分为水、消化酶和碳酸氢盐等。 碳酸氢盐:中和胃酸和激活消化酶。 消化酶:包括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蛋白酶又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 正常时,胰液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血液。某些胰腺疾病可以使这些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液中酶活性升高。 二、胰腺疾病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一)淀粉酶: 1.概述:属于α-淀粉酶,可通过肾小球滤过,是唯一能在正常时于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血液中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唾液腺,尿液中淀粉酶来自于血液。 同工酶:P-同工酶(胰型同工酶) S-同工酶(唾液型同工酶) 2.测定方法:限定性底物法。 基本原理:把病人的标本(含淀粉酶)和作为底物的多糖一起进行反应后,测定反应后的剩余底物或产物来计算淀粉酶的活性。 现用限定性底物法,即用小分子低聚糖(如对硝基苯麦芽庚糖苷)作为底物,产生稳定的限定性产物,然后测定反应产物(发色团或葡萄糖)量来计算淀粉酶活性。 影响因素:①很多阴离子有激活淀粉酶的作用,其中以Cl-,Br-为最强;②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高时,可以抑制淀粉酶活性,应将标本加以稀释,以降低其影响;③肝素抗凝:由于Ca2+是淀粉酶分子组成的部分,一般抗凝剂如草酸盐,枸橼酸盐等因能与Ca2+结合,抑制淀粉酶活性而不宜应用。 同工酶测定:琼脂糖凝胶和醋纤膜电泳法。 3.参考值:限定性底物法。 血清淀粉酶≤220U/L(37℃) 尿淀粉酶≤1200U/L(37℃) P-同工酶:血清115U/L;尿800U/L 4.临床意义: (1)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h活性开始升高,12~24h达峰值,2~5d后恢复正常。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升高可早于血淀粉酶,而下降晚于血淀粉酶。 (2)监测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血淀粉酶活性多持续升高。 (3)胰腺癌早期淀粉酶活性可见升高。 (4)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机械性肠梗阻等非胰腺疾病淀粉酶活性可中度或轻度升高。 (5)淀粉酶同工酶的测定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P-同工酶升高或降低时,说明可能有胰腺疾患; S-同工酶的变化可能是源于唾液腺或其他组织。 (二)脂肪酶:血清中的脂肪酶主要来自于胰腺;尿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参考值:偶联法:13~63U/L 色原底物法:13~63U/L 临床意义:急性胰腺炎时,发病后24~72h内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一般持续10~15d。脂肪酶活性升高多与淀粉酶并行,且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在疾病的后期测定可能更有意义。 (三)胰蛋白酶:胰腺细胞合成两种主要的胰蛋白酶,通常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即胰蛋白酶

胰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胰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来源及用途: 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麦芽糖的酶能分解多糖,淀粉和糖元。是一种淀粉分解的助消化酶。 存在于胰腺,唾液腺,肝,肾以及肌肉等组织。 尤其是胰腺泡为主。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 当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或假 囊肿,胰腺损伤,淀粉样变,胆总管梗阻和外 科手术后,淀粉酶活性均增高。血中尿中淀粉 酶明显升高。急性胰腺炎时,病人胰淀粉酶溢 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 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化验检查。 主要用于体外诊断。 检验原理:淀粉酶测定干片(速率法)为途覆在聚酯基材上的多层分析成分。将一滴患者样本滴在干片上,并通过扩散层均匀地分布到试纸层。扩散层含有反应所需要的已染色淀粉底物(染剂共价结合到支链淀粉)。样本中的淀粉酶催化该染色淀粉的水解反应,生成更小的染色糖类。然后,这些染色糖类分散到试剂下层。分别在2.3分钟和5分钟时,通过反射

光光度法测定试剂中已染色糖类的反射强度

。两次干片反射强度读数的差与样本中的淀粉活性成正比。 ●反应步骤:已染色支链淀粉----------淀粉 酶----------已染色糖类。 ●标本采集:血浆:1.建议用,肝素抗凝剂。 ◆2不建议用,EDTA,拘缘酸钠,草酸盐氟化 物。 ●标本的处理与储存:1应在有盖的容器中 处理和储存标本,以避免污染和蒸发。分析前,轻轻颠倒混匀样本,并使其平衡至18-28℃。4小时内离心分离标本,从细胞成分中取出血清或血浆。 室温标本稳定性≦7天,冷藏标本稳定性≦1个月。 切记:不要冷冻储存标本。 ●样本稀释:如果淀粉酶活性超出系统的可报 告范围。使用等渗盐水稀释(蒸馏水,低值血清也可以,但盐水最佳。而脂肪酶用低值血清最佳),重新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化学》练习 胰腺疾病的检查

2017 第十二章胰腺疾病的检查 一、A1 1、血清中的淀粉酶主要的组织来源是 A、心肌 B、肾脏 C、骨骼肌 D、胰腺 E、肝脏 2、属于外分泌酶的是 A、淀粉酶 B、乳酸脱氢酶 C、肌酸激酶 D、胆碱酯酶 E、酸性磷酸酶 3、淀粉酶的特征不包括 A、可作用于淀粉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 B、分子量为5.5~6.0kD C、最适PH为6.9 D、由胰腺分泌 E、是正常时唯一能在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4、胰液的PH值为 A、5.1~7.1 B、5.2~6.3 C、7.1~7.4 D、7.4~8.4 E、8.1~9.1 5、胰液的pH为 A、7.8~8.4 B、6.3~5.2 C、7.1~7.4 D、8.1~9.1 E、5.1~7.1 6、关于脂肪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胰腺的一种外分泌酶 B、可由肾小球滤过 C、尿中可测到脂肪酶活性 D、血清脂肪酶主要来源于胰腺 E、血清脂肪酶可部分来源于肠黏膜

7、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的叙述 A、胰腺炎的时候可出现异常 B、胰腺癌时胰液流出量减少 C、针对胰外分泌功能所进行的检查 D、测定胰液流出量、HCO3-和淀粉酶的排出量 E、胰腺囊性纤维变性时胰液流出量增加 8、胆汁中与消化作用有关的物质是 A、磷酸酶 B、胆固醇 C、胆红素 D、电解质 E、脂肪酶 9、临床上检测血清淀粉酶,主要用于诊断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肝硬化 D、急性肝炎 E、有机磷中毒 10、PP瘤分泌的主要激素是 A、VIP B、胰多肽 C、降钙素 D、胰髙血糖素 E、促胃液素 11、类癌最常见的部位是 A、胃 B、小肠 C、十二指肠 D、盲肠 E、胆管 12、卓-艾综合征绝大多数是由位于胰腺的何种肿瘤所致 A、类癌 B、PP瘤 C、生长抑素瘤 D、胰岛素瘤 E、促胃液素瘤 13、反映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病变严重程度比较好的指标为 A、淀粉酶

胰腺功能生化检验

淀粉酶 参考范围: ET-G7-PNP法:(Sigma):<96U/L 临床评价: 1.α-淀粉酶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水解淀粉,它随机地作用于淀粉内的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寡糖及糊精。血清中淀粉酶主要由胰型(P型)和唾液型(S型)及其亚型同工酶组成,P型淀粉酶主要来源于胰腺,S型淀粉酶主要来源于唾液腺。此外,肺、输卵管、肝胆、甲状腺等组织中也含有淀粉酶。血清还可出现由淀粉酶(一般为S型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IgG或IgA)及其它大分子血浆蛋白结合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称为巨淀粉酶。正常淀粉酶因分子量较小,故可从肾小球滤过而由尿中排出,当形成巨淀粉酶后因其分子量较大(>200000),所以不能从肾脏排出,导致血中AMY活性升高,而尿中AMY活性低于正常。巨淀粉酶发生率约为0%~1%,其与疾病的关系未明。 2.血清α-AMY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血清AMY即开始升高,12~72h时达高峰,3~4天后恢复正常。血清AMY升高还见于急性腮腺炎、胰腺脓肿、胰腺损伤、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肾功能不全、肺癌、卵巢癌、腮腺损伤、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肠梗阻、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破裂、创伤性休克、大手术后、酮症酸中毒、肾移植后、肺炎、急性酒精中毒。 3.AMY与血清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联合测定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测定AMY清除率及肌酐清除率并计算其比值也可提高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可判定高淀粉酶血症是否由巨淀粉酶所致,因巨淀粉酶血症时,该比值常低于正常。 4.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及氟化物对AMY有抑制作用,故采用以上抗凝剂的血浆标本其AMY值下降。血清标本若有唾液污染,可致结果升高。 淀粉酶同工酶 参考范围: 电泳法:S-AMY48% P-AMY52% 离子交换层析法:S-AMY48% P-AMY52% 等电聚焦电泳法:S-AMY68% P-AMY32% 小麦抑制剂法:男S-AMY38% P-AMY62% 女S-AMY34% P-AMY66% 单克隆抗体抑制法:S-AMY18~79U/L P-AMY11~50U/L 临床评价: 1.见AM Y测定 2.血清AMY活力改变可以P-AMY升高为主,也可以S-AMY升高为主,或两者均升高。以P-AMY升高为主,主要见于胰腺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炎并发假性囊肿、胰腺炎并发腹水、胰腺炎并发脓肿、胰腺损伤、胰腺癌等。另外,还见于其它腹腔内脏疾病(溃疡穿孑L、肠梗阻、急性阑尾炎)、应用鸦片类药物后等。以S-AMY升高为主,主要见于腮腺疾病(腮腺炎、结石性腮腺疾病)、支气管肺癌、卵巢癌、巨淀粉酶血症、异位妊娠破裂、大手术后、肾移植后、海洛因肺。P-AMY和S-AMY均升高,主要见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酒精中毒等。 3.AMY同工酶与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联合测定有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及氟化物对AMY有抑制作用,故采用以上抗凝剂的血

关于幽门螺杆菌与胰腺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与胰腺疾病的关系 中华胰腺病杂志2014-05-07 发表评论(1人参与) 分享 作者: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孙笑天廖专李兆申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近些年来,研究者也发现H.pylori感染与胰腺疾病有关,同时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它与慢性胰腺炎,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发生、发展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目前这方面的报道国内外较少。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一、H. pylori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H.pylori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有文献报道,全球人口H.pylori感染率为50%,H.pylori 与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2009年,Rietrzak等报道了1例男性银屑病患者,外用抗银屑病药物治疗无效,病情迅速进展成严重播散型,对该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患者合并H.pylori感染、胃十二指肠炎、胰腺功能异常、脂肪肝等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根治H.pylori和改善胃肠道功能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缓解。 2011年,Campuzano-Maya等报道了1例男性斑秃患者,该患者既往有明确的H.pylori感染史,进行根除治疗后,患者斑秃治愈。这些病例提示H.pylori可能会激发体内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相关组织出现病理性损害,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病理损害发生在胰腺,那么就必然会引起胰腺组织损伤,从而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H.pylori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论基础是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与一些潜在的细菌和病毒病原体的感染有关,这些病原体通过分子模拟、超抗原激活T细胞等机制引起宿主体内免疫功能异常。2006年加拿大Ewart等为证实上述理论,将抗包括H.pylori 在内的26种病原体和13种自身免疫抗原的IgG和IgM组成一个微列,对乙肝抗体检验后的废弃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具有感染病灶的患者血清中的抗DNA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明显高于无感染患者的血清,说明H.pylori等病原体的感染可以引起继发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微列模型也可以用于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效诊断。 二、H.pylori与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改变,进而引起组织结构不可逆转性的破坏,最终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常见病因包括饮酒、胆管系统疾病、外伤、药物、免疫异常等。其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机体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而导致的一种特殊的胰腺炎,典型病理表现是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和血清IgG4水平升高。其中,血清中IgG4水平对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具有很高的价值。 动物实验已证明H.pylori感染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发生。2002年,Warzecha等在急性缺血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上证实H.pylori可以加重缺血性胰腺炎病情,上调炎症递质如IL-1β等的

治疗胰腺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胰腺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是最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以逐渐加重的上腹痛、食欲减退、消瘦、黄疸、肝脾和胆囊肿大等为特点。B超、CT、磁共振、经皮肝内胆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1)尿二胆检查:有阻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BIL)强阳性;完全阻塞时,尿胆原(URO)可为阴性。 (2)粪便常规检查:有阻塞性黄疸时,粪便呈灰白色,粪胆原减少或消失。 (3)血清酶测定:有阻塞性黄疸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5′-核苷酸酶(5′-NT)、脂蛋白-X(LP-X)等均可升高。 (4)淀粉酶(AMY)及脂肪酶测定:胰管梗阻或并发急性胰腺炎时,两者在血清中的含量均可升高。 (5)血糖(GLU)测定:胰岛细胞被癌破坏时,可引起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6)胰腺癌标志物测定:糖类抗原-19-9、胰腺肿瘤抗原(POA)、胰腺相关抗原(PCAA)的阳性率均在67% 以上,特异性为96.43%;胰腺相关抗原与胰腺特异性抗原(PaA)联合监测诊断正确率可达94.04%;糖类抗原被认为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指标,正常值小于37单位/毫升(U/ml),诊断正确率可达90%。 (7)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可升高。 (8)胰腺穿刺液检查:穿刺液涂片找到癌细胞,阳性率较高。 胰腺癌检查项: 1. 尿胆红素定性(BIL) 2. 尿胆原(UR0或UBG) 3. 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4. 粪便颜色 5. 粪胆原 6. 粪常规检验报告单 7. 淀粉酶(AMY) 8. 血清5′-核苷酸酶(5′-NT) 9. 血清(浆)葡萄糖(GLU或BG) 10.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11.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其病因主要由胆系疾病或饮酒所引发。病情轻重不一,重症胰腺炎可危及生命。急性胰腺炎多见于成年人,男女之比为1:1.7,女性多于男性,与女性胆道疾病率高有关。 【临床与病理】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主要症状为:(1)发热;(2)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3)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常放射到胸背部,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4)腹膜炎体征: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 病理分类:①急性间质性胰腺炎(acute interstitial pancreatitis)也称为水肿性胰腺炎(edematous pancreatitis),是胰腺炎中最轻的类型;仅显示胰腺水肿和细胞浸润,胰腺体积增大,可大到正常体积的3倍;胰腺实变,胰腺内散在少数小的局灶性坏死,胰腺周围脂肪组织轻度皂化。②坏死性胰腺炎(necrotizing pancreatitis),是胰腺炎较重的类型。胰腺实质和胰腺邻近组织发生广泛的坏死、出血、液化,肾筋膜增厚。 急性胰腺炎还有以下几种病理改变: 1.积液(fluid collection):急性胰腺炎时胰管破裂、胰液外溢,可以在胰腺内或胰腺周围形成局限性胰液积聚。胰腺内积液表现为胰腺密度不均匀。胰腺周围积液可发生在小网膜囊、前肾旁间隙、后腹膜间隙,有时可远达胸腔或盆腔。大部分病人积液在2-3周自动吸收;积液若持续存在可形成假性囊肿;或继发感染形成脓肿。 2.假性囊肿(pseudocysts):局限性的胰液积聚被炎性纤维包膜包裹形成假性囊肿。真性囊肿有上皮被覆在囊壁上,这是病理上与假性囊肿的区别之处。假性囊肿一般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4-6周形成。大的假性囊肿常难以自动吸收。 3.脓肿(abscess):胰液外渗、局部积聚,继发感染或假性囊肿继发感染可形成胰腺脓肿。 4.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感染坏死的胰腺组织部分或全部液化,死亡率高达近半数。 5.出血性胰腺炎(hemorrhagic pancreatitis):是坏死性胰腺炎的同义词;坏死灶内常可见斑片状出血。除非合并假性动脉瘤破裂,急性胰腺炎一般很少发生威胁生命的大量出血。 6.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由于被炎症激活的胰酶的侵蚀,受侵的内脏血管管壁变薄、局限性扩张。一般常见于脾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一旦破裂,可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 【影像学表现】 1. 腹部x线平片检查:肠管积气是最常见的发现,其中十二指肠充气、郁胀最为常见(42%)。这种扩张、充气小肠节段被称之为哨兵肠襻(sentinel loop),发现率为10-55%,有的肠襻内可见液气面。胰腺相邻横结肠充气、结肠脾曲以远气体消失、显示突然变窄,即所谓结肠截断征。此外,还可有膈肌上升、胸腔积液、肺底不张或炎症浸润等表现。 2. USG检查: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时,可见胰腺弥漫性增大,肿大胰腺实质呈均匀低回声,其后方回声轻度增强。 坏死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显著增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胰腺实质呈不均匀回声增强、其中常有小低回声区或液化无回声区;胰腺周围、肠系膜动脉周围及左肾旁间隙等部位可见胰周积液而致的无回声区;有时可见囊壁光滑、无回声的假性囊肿。 3. CT检查: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少数轻型病人,CT可无阳性表现。多数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胰腺密度正常或轻度下降,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后者系胰腺间质水肿所致。胰腺轮廓清楚或模糊,渗出明显的,除胰腺轮廓模糊外,可有胰周积液。增强CT扫描,胰腺均匀增强,无坏死区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改变,伴脂肪坏死。出血和坏死灶呈局灶性或弥漫性。目前该病的总死亡率为40%~50%,并发症高达65%,预后凶险。主要CT表现为; (1)胰腺体积常有明显增大,且为弥漫性。胰腺体积增大与临床严重程度一致。 (2)胰腺密度改变与胰腺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胰腺水肿则CT值降低,坏死区域的 CT值更低,表现为囊样低密度区域;而出血区域的CT值则高于正常胰腺。整个胰腺密度显得很不均匀。增强扫描可使胰腺正常组织与坏死区对比更明显。 (3)胰腺周围的脂肪间隙消失,胰腺边界由于炎性渗出而变得模糊不清。 (4)胰周往往出现明显脂肪坏死和胰周或胰腺外积液。小网膜囊积液最为常见。小网膜囊为一潜在间隙,位于胰腺的前方和胃的后方,与胰腺仅相隔一薄层结缔组织和壁层腹膜。小网膜囊内液体可经温氏孔(Foramen of Winslow)进入腹腔内。但因炎症粘连常使温氏孔闭塞,所以形成腹

胰腺炎辅助检查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一)淀粉酶 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因为血清淀粉酶55%—60%来源于唾液腺,所以检测胰淀粉酶可以提高诊断率,它的准确性达92%,特异性92%,然而由于检测方便,价格低廉,所以采用总淀粉酶检查仍十分普遍。约75%患者在起病24h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并持续3一5天或更长时间,一般认为血清淀粉酶在起病6~12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此时尿淀粉酶开始升高。 检测血淀粉酶准确性高,影响因素少,建议以血淀粉酶为主,尿淀粉酶仅作参考。 参考范围:碘-淀粉比色法:血清AMY为60~80U/L。 酶欧联法(CPN-G3为底物):血清AMY为6~210U/L 酶欧联法(EPS-G7为底物):血清AMY为20~150U/L 应注意淀粉酶升高提示胰腺炎,但并不能确定胰腺炎,淀粉酶升高的患者仅有50%是胰腺疾病。急腹症是淀粉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肠系膜梗死、肠梗阻、阑尾炎、胆道感染、胆石症,绝大多数非胰腺炎疾病所致的淀粉酶升高不超过3倍。当血淀粉酶升高,而尿淀粉酶正常,应考虑巨淀粉酶血症,因为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或异常血清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无法通过肾脏滤过。如果尿淀粉酶升高而血清淀粉酶正常,应考虑 Munchausen综合征。 并非所有的急性胰腺炎淀粉酶均升高,不升高的情况有:①极重症急性胰腺炎;②极轻胰腺炎;③慢性胰腺炎基础上急性发作;④急性胰腺炎恢复期;⑤高脂血症相关性胰腺炎, 甘油三酯升高可能使淀粉酶抑制物升高。 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不呈相关性。患者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赖于血清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胰原性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的淀粉酶显著增高,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血清淀粉酶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 (二)血清脂肪酶 通常血清脂肪酶于起病后24h内升高,持续时间较长(7—10天)。超过正常上限3倍有诊断意义,其敏感性、特异性与淀粉酶基本相同,但在血清淀粉酶活性己经下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时,脂肪酶测定有互补作用。 (三)其他标志物 血清胰腺非酶分泌物可以在急性胰腺炎时增高,如胰腺相关蛋白(PAP)、胰腺特异蛋白(PSP)和尿胰蛋白酶原活性肽(TAP);有些血清非特异性标志物对胰腺炎的病情判断有帮助,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四)血生化检查

KRAS基因在胰腺疾病中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分别检测胰腺癌、癌旁组织、手术切缘正常组织、慢性胰腺炎石蜡包埋组织的KRAS突变并进行DNA测序确认。结果胰腺癌K RAS 12密码子突变率(79.2%)显着高于慢性胰腺炎(33.3%,P<0.01),且在切缘正常组织一癌周导管增生一癌周不典型增生一胰腺癌过程中,突变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突变方式以12密码子GGT-GAT、GTT、CGT为主,同一例患者突变方式一致。 结论:KRAS基因突变在胰腺癌发生中起作用,但KRAS基因突变作为胰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缺乏特异性。 【关键词】胰腺癌;慢性胰腺炎;KRAS基因;突变 胰腺癌临床确诊时大多已属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1%~5%。提高其早期发现率可使更多患者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而提高其生存率。众多研究表明,KRAS基因与胰腺癌高度相关,其第一外显子12密码子的点突变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高达70%~100%,且是胰腺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可用于早期诊断胰腺癌。而近来研究却表明,KRAS突变亦可见于良性胰腺疾病及正常胰腺,对它可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提出了疑问。本研究旨在探讨KRAS突变在胰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

1.对象选择:收集上海长海医院1996年1月至2000年2月良恶性胰腺疾病术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诊断由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手术记录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胰腺导管腺癌24例、癌旁胰腺导管增生58例、癌旁胰腺导管不典型增生19例和手术切缘正常胰腺16例;恶性胰腺黏液性囊腺瘤1例;慢性胰腺炎24例,选择胰腺导管增生组织蜡块,慢性胰腺炎患者经1~5年随访全部健在,且无一例发展为胰腺癌。7例正常胰腺组织为非胰腺疾病患者尸检标本。胰腺癌细胞株Patu一8988由德国Marbury市 Philips大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研究所Elsasserl~t士 惠赠。 2.标本处理:每份标本一部分切成5 m薄片,HE染色光 镜下组织鉴定,另取10 m薄片3~5片(表面积约1.0 cm2)放入1.5 ml消毒塑料离心管中,经二甲苯脱蜡,乙醇漂洗,离心后干燥沉淀物。 3.DNA的提取:采用柱离心式小量组织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上海华舜生物工程公司),按说明书操作。经纯度鉴定后一20℃备用。 4.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合成: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其序列为R1=5 ACT GAATATA A ACTTGTGGTAGTTGGACCT 3 :R2 =5 TCAAAGAATGGTCCTGGACC 3 :R3=5

胰腺常见疾病CT、MRI影像诊断

第十四章肝脏、胆囊、胰腺、脾脏 第三节胰腺常见疾病CT、MRI影像诊断 一、导入新课 (一)复习正常胰腺CT、MRI表现 胰腺为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置较深,相当于第一、二腰椎水平,横卧于 腹腔后方,后面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结构。 CT表现正常胰腺呈弓形带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或呈波浪状改变。正常胰腺实质密度均匀,略低于脾;随年龄的增长,胰腺萎缩,脂肪增多,常呈羽毛状。正常情况下,胰管不能显示。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呈均匀强化。 MRI表现横断面图像上其外形与CT相同,在T1WI和T2W皆呈均匀的较低信号,与肝实质信号相似。 (二)重点、难点 急性、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CT、MRI表现。 二、新课讲授 (一)、急性胰腺炎 是胰蛋白酶原溢出被激活成胰蛋白酶引发胰腺及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 急性炎症。 1、临床:起病急骤。多见成年人。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 重者休克、腹膜炎体征,发病前多有酗酒、暴饮暴食或胆道史,另外生化、血液 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变。 2、病理:多分为水肿型,少数出血坏死型。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多见胰腺肿大变硬,间质充血水肿。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变以广泛的胰腺坏死、出血为特征,由于胰液、炎性 渗出、脓液、出血、坏死组织等积聚在胰腺内外,并可沿和多条途径在腹膜后间 隙或向腹腔扩散,因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3、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胰腺外形增大,密度稍减低,大多为弥漫性,也可局限于胰腺的某一部分 2)、水肿型表现为均匀性低密度,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呈均匀强化 3)、出血坏死型胰腺明显增大,密度不均匀,坏死区呈低密度,出血区呈高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4)、胰腺炎常累及胰周及腹膜后各间隙,致小网膜囊、肾旁前间隙积液,液体潴留被纤维囊包裹即形成假性囊肿;炎性渗出可向上累及胸腔,向下累及盆腔 5)、CT扫描可显示病变的程度和累及的范围,了解有无并发症等,从而指导治疗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胰腺疾病的检查(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胰腺疾病的检查 1、急性胰腺炎时可见 A.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B.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2、腮腺炎时可见 A.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B.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3、注射吗啡时可见 A.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B.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

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4、大量饮酒,消化性溃疡穿孔时可见 A.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B.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5、巨淀粉酶血症时可见 A.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B.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6、胎儿呼吸窘迫征的患儿血浆中浓度明显降低的是 A.前清蛋白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胰腺疾病的检查(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胰腺疾病的检查 1、该患者的诊断应为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肠梗阻 E.消化道穿孔 2、可进一步做何检查 A.GLU B.ACTH C.LH D.尿淀粉酶 E.尿β-微球蛋白 3、以下那种疾病引起血浆淀粉酶活性升高 A.腮腺炎 B.荨麻疹 C.胃溃疡 D.急性心肌梗死 E.慢性乙肝

4、关于淀粉酶的特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胰腺分泌 B.最适pH为6.9 C.可作用于淀粉α-1,6糖苷键 D.可作用于淀粉α-1,4糖苷键 E.是正常时唯一能在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5、急性胰腺炎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6、腮腺炎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7、注射吗啡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8、大量饮酒、消化性溃疡穿孔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9、巨淀粉酶血症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胰腺疾病的检查(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胰腺疾病的检查 1、该患者的诊断应为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肠梗阻 E.消化道穿孔 2、可进一步做何检查 A.GLU B.ACTH C.LH D.尿淀粉酶 E.尿β-微球蛋白 3、以下那种疾病引起血浆淀粉酶活性升高 A.腮腺炎 B.荨麻疹 C.胃溃疡 D.急性心肌梗死 E.慢性乙肝

4、关于淀粉酶的特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胰腺分泌 B.最适pH为6.9 C.可作用于淀粉α-1,6糖苷键 D.可作用于淀粉α-1,4糖苷键 E.是正常时唯一能在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5、急性胰腺炎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6、腮腺炎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7、注射吗啡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8、大量饮酒、消化性溃疡穿孔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9、巨淀粉酶血症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

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章编号:100929905(2001)0120015203  [作者简介]潘雪,女,1967年3月出生,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 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潘 雪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科 (上海 200433) 【关键词】胰腺;外分泌;诊断,实验室【中图分类号】R65715;R604【文献标识码】A 胰腺外分泌功能是从生理角度研究和诊断胰腺疾病的方法,近年来,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方法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为胰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途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慢性胰腺炎和胰腺肿瘤,然而只有远端胰管阻塞超过60%时才会出现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虽然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应结合形态学和胰腺功能检查才能作出,但目前来讲,诊断依然单独依据形态学检查如超声、CT 、超声内镜、 MRCP 、ERCP 等作出。然而影像学检查正常并不能排除慢 性胰腺炎的可能 1 ,这是由于急性胰腺炎恢复期胰管形态学 变化依然存在,此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已恢复正常,这时胰管形态改变仅表示急性期过后的持续状态,并不是慢性胰腺炎 的指征2;在大多数病例,胰泌素2促胰酶素试验(SPT )和 ERCP 检查是相关的,有些病人胰腺外分泌不足但胰管形态 学检查正常。一般来讲,胰管形态异常但胰腺功能正常的病人一般不会发展至慢性胰腺炎,通常这些病人早期有急性胰腺炎,所以管道形态变化实际上是急性期后的变化持续而非慢性疾病,反之,如果病人胰腺功能不正常,而最初胰管形态正常,最终将发展至胰管形态改变和慢性胰腺炎 3,4 。比较 ERCP 和胰泌素2CCK 试验同组织学诊断的相关性,发现胰 泌素2CCK 试验同组织学诊断有更好的相关性5,6,因此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在当今影像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分为直接分泌试验和间接分泌试验。直接分泌试验是利用胃肠激素直接刺激胰腺测定胰液和胰酶的分泌量作为判断胰腺疾病的参数。间接试验是应用试餐刺激胃肠分泌胃肠激素进而测定胰腺外分泌功能,或 者基于胰腺功能降低使粪中未吸收食物(蛋白、脂肪)增加,血、粪中酶含量降低,一些合成物质(NB T 2PABA 、月桂酸荧光素、同位素标记底物)在肠腔被胰酶分解,通过测定血、尿、粪、呼气中这些被水解物质的浓度降低程度来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 1 直接胰功能试验 目前常用胰泌素试验(secretin test )、胰泌素2CCK 试验 (secretin -cholecystokinin test ,CCK test )。胰泌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胰导管组织分泌富含碳酸氢盐的物质,CCK 主要作用为促使胰酶分泌。本试验是通过给胰腺以刺激引起胰外分泌活动,插管至十二指肠,由分泌物内容的变化来估价胰 外分泌功能。虽然直接胰功能试验较难操作及标准化,且费时费力,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但因为是直接检查胰液分泌的方法,所以至今还是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的金标准。敏感性达74%~94%,特异性80%~98%。在慢性胰腺炎 (CP )中酶分泌的减少可能早于碳酸氢盐分泌减少而出现,因此酶分泌的测定在疾病的早期尤有帮助,而且多酶测定具有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单用胰泌素不能刺激最大量的分泌,雨蛙素、蛙皮素联合应用胰泌素亦常被采用,因为后者较 CCK 便宜且纯度大,而两者刺激胰酶分泌的效率相同,试验 的准确性与胰泌素加CCK 试验相近。由于十二指肠插管的功能试验时间较长,且十二指肠液易被胃液污染,病人痛苦较大,近来有人提出用100IU 胰泌素静脉注射刺激胰腺分泌后内镜插管至主胰管,测定最大碳酸氢盐浓度,以125mEq/L 为正常最高值,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100%。该试验需时较短,约10~20min ,病人痛苦较小,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7。 2 间接胰功能试验 211 Lundh 试验 给予标准试餐(Lundh 试餐),收集十二指 肠液90~100min ,测定胰蛋白酶或其他酶及电解质含量。正 常人胰蛋白酶平均为310 μg/ml (161~612μg/ml ),本试验对慢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为75%~85%,特异性为75%~ 85%。Lundh 试验可受一些非胰性因素影响,因为依赖胰泌 素和促胰酶素内源性释放,故肠病时肠粘膜释放激素受损时,可影响试验结果,胃肠手术后影响激素释放亦影响结果准确性。因此Lundh 试验较胰泌素2促胰酶素试验敏感性及特异性低且亦需要十二指肠插管,故建议还是用胰泌素2促胰酶素试验。 212 B T 2PABA 试验 B T 2PABA 为一种人工合成的药物,口 服到小肠后即被胰糜蛋白酶分解为BZ 2T Y 与PABA ,PABA 经肠吸收,肝脏摄取并由肾脏排泄,所以尿中排出PABA 可反映肠内胰酶活力。如胰腺功能障碍,分泌糜蛋白酶量减少,B T 2PABA 不能被充分裂解,尿中PABA 排泄量就减少,故测定尿中PABA 含量可间接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状态。 某些药物(对乙氨基酚、苯佐卡因、氯霉素、普鲁卡因、磺胺药、利尿剂)可干扰胰酶分泌,试验前3天应禁用。由于试验中PABA 需经小肠吸收、肝脏结合、肾脏排泄,故肝肾功能不全、炎性肠病、胃肠手术、糖尿病均会影响试验准确性,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