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合集下载

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教育学》模拟卷及答案

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教育学》模拟卷及答案

2023年军队文职招录《教育学》模拟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40题)1.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A.专任制B.导生制C.导师制D.辅导制2.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A.政治教育B.科技教育C.艺术训练D.军事训练3.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福禄贝尔C.赫尔巴特D.赞可夫4.运动技能的表征方式是A.命题B.语义网络C.命题网络D.产生式系统5.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A.补偿教育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回归教育6.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7.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X和选项Y的被选率都是35%。

研究者在分析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X表述为“高达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Y表述为“仅占35%”。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伦理原则8.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做出进一步的推理和预测,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更丰富的理解。

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是A.同化B.顺应C.平衡D.重组9.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特点的教育是A.人文主义教育B.新教教育C.天主教教育D.耶稣会教育10.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11.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

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

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

上述事实表明,教育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12.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实践活动称为( )A.教育B.教学C.德育D.智育13.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技能的是A.摇头B.系鞋带C.心算D.作文14.“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5.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要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这种要求属于教育目的层级中的(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16.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3条影响至今的基本原则是A.基础性、顺序性和整合性B.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C.基础性、连续性和整合性D.基础性、连续性和顺序性17.我国教师就身份特征看是()。

Y984-作业与答案-《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

Y984-作业与答案-《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

《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一、填空题1.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制度上的重大变化表现为______。

2. 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______,______,以及选用贤能。

3. 唐朝所有学校中以______和______等级最高,为贵胄学校,学生多为皇族宗亲、外戚及宰相等大臣子弟。

4. 儒家经学典籍《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__》、《__》、《诗》、《礼》、《书》。

5. 朱熹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在他所编写的教材中,《____》成为具有长期影响力的蒙学教材。

6. 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我国建立了新的教育行政三级管理体制,中央设______;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县设______。

7. 古希腊有一种专门招收18岁以上青年的军事预备役学校,这种教育机构称为______。

8. 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______和______。

9.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罗伯特•雷克斯创办的主要招收贫民子弟的学校称为______10. 1833年法国教育部长基佐主持制定了《______》,并于同年向全国颁布实行。

11. 中世纪大学出现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学校的形式而是借助了______的形式,这样做是为了抵御教会与政府的压力,保证学术的自治和自由。

12. 中世纪大学有两种教学基本方式:______和______。

13. 601年,英国颁布《______》,该法令硬性规定贫穷儿童必须充当学徒,这是英国在国家管理教育与劳动问题上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14. 1898年在法国设立的______,是法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15. 荀子提出了_________与_________相结合的教育管理组织原则。

16.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在崇儒兴学的前提下,儒、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并用。

17. 中国古代的书院兴盛于宋朝,它有三项基本任务,即讲学、________和_______。

外国教育史-10《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美国)》

外国教育史-10《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美国)》
5
2、教育分权制的确立——美国教育管理
实行地方分权制,由州政府管理,这种体制 在19世纪逐步建立起来 1837年,马萨诸塞州首先通过法律,成 立“州教育委员会”。 首任秘书贺拉斯· 曼推行公立教育运动, 创立教育税制,创办师范学校,被称为州教 育领导体制的首创者
6
3、公立教育运动——从19世纪20年代起,随着人们
12
贺拉斯· 曼在推动美国公立学校 发展上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之父”。其 普及教育、师范教育思想深刻地影 响了美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而且 在国际教育界也产生的巨大的反响 。
13
外国教育史
欧阳宇
第二编 外国近代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外 国 近 代 教 育 史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的教育制度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2
第六章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 的教育制度
近代教育概况
英、法、德、 俄、美、日
当时有代表性的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
3
第五节 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独立前 教育分权制 公立教育运动 独立后-南北战争 学术型大学 莫雷尔法 南北战争后:教育总署
8
5、《毛雷尔拨地法》(《莫雷尔法》)
——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是农
工学的兴起。 1862年,国会通过上述法案,决定拨地办 学,为农、工学院提供经费,培养工农业发展 所需人才。
“赠地学院”
9
二、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
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其教育思想
主要是普及教育思想和师范教育思想,对美国影响 甚大,并具有国际影响。
政治教育方面——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所要履行的责
任方面的知识,共和国的公民——统治者与被统治 者都要有政治知识;

外国教育史——第5章

外国教育史——第5章

第五章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第一节中世纪西欧的教育从公园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lddleAge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

一、西欧中世纪早期(五世纪末至十一世纪)的教育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封建主和农奴是封建社会两个主要的阶段,他们之间的敌对的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而使封建教育也带有明显的等级性特征浓厚的宗教性成为西欧封建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一)教会学校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

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

未来准备将来担任僧职的贵族和僧侣子弟,自幼入院并住宿于修道院内而学习的,称内学;不准备担任僧职的人,则不住院内而学习的,称为外学。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2、主教学校主教学校又称大教堂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堂区学校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二)世俗教育在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学校之外,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也出现了适应中世纪社会和生活的世俗教育。

世俗教育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宫廷学校、骑士教育1、宫廷学校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曾招聘有学识的僧侣,对帝王、王族和大贵族的子弟进行教育,教以“七艺”、拉丁语和希腊语,培养他们担任治理封建国家的官吏,这就是欧洲大陆上的宫廷学校2、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是骑士骑士教育的实施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从出生至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2)7~8岁以后,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3)从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教育内容: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被称为“骑士七艺”综观骑士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在于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但却非常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二、西欧中世纪后期(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的教育十至十一世纪时,修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交往开始活跃起来。

外国教育史习题

外国教育史习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一章习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起源于劳动说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4.青年之家 5.《吠陀经》 6.楔形文字二、填空题1.外国教育史是以自古迄今的外国教育理论和( )及其( )为研究对象的。

2.在原始社会的教育过程中,传递( )经验和传递( )传递( )经验,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3.在东方文明古国,( )学校设立在国王所在地的皇宫里,( )学校设在大寺庙里。

4.文士学校是在古代( )国出现的一种学校;古儒学校是在古代( )国出现的一种学校。

5.奴隶制社会与原始社会教育最本质的区别是( )、( )和( )完全脱节。

三、选择题1.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A.孟禄 B.达尔文 C.利托尔诺 D.汤姆逊2.主张“教育心理起源说”的是( )A.利托尔诺B.沛西.能C.孟禄D.汤姆逊3.学校教育产生在人类的(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晚期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最早发生于人类社会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四、判断题1.外国教育史是以欧州教育发展为中心的。

( )2.一般认为,教育首先起源于劳动,并为生产劳动服务。

( )3.教育起源于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 )4.动物界存在着教育现象,例如大猫教小猫捉老鼠。

( )5.学校是在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

( )6.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脱离,这是奴隶社会教育与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

( )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哪些?5.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六、论述题1.简述外国教育史的历史分期和发展主线。

2.怎样正确理解“教育起源”问题?3.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形式、内容与基本特征。

4.简述古代东方国家学校的类型及其教育特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9章 17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9章  17

第7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7.1 复习笔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分为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包括从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以及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由耶稣会创办的)三种类型。

这三种教育势力交织在一起,相互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对当时及其后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在性质上和程度上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教育1.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1)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斗争,复兴的内容主要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非基督教的世俗学科。

实质上,复兴古代文化只是口号,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复兴,而且是新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利用和发展,古典文化成为表达新文化的媒介。

(2)人文主义的特征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化。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要体现为以下特征:①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文主义文化的核心是提倡人道,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尊严。

②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③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

④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人文主义世界观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有鲜明的反映。

2.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狭窄,后期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则比较宽泛。

(1)前期人文主义教育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以古罗马文化复兴为先导,崇拜人文学科,强调世俗性,强调人性的解放。

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了,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

教育中注重人的天性和自由,采用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科目和课程,与教会压制体罚不同的教育方法。

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吉里奥、维多里诺、格里诺等人。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耶稣会: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力量,兴办教育 是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 教育内容
初级部(5~6年):以拉丁语、文法等人文学科为主 哲学部(三年):包括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 高级部 天文学等,并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准 神学部(4~5年):学习《圣经》和经院哲学
教学管理: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学校的教学
教育具有宗教和世俗性目的
路德
两个原则:一是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二是
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 1.主张教会对学校承担监督之责 2.受教育权利平等 3.教学内容:初等学校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 教育观 《圣经》是主要学习科目 4.教学方法:运用直观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梅兰克顿:参与大学创建工作;拉丁文法学校体制 斯图谟:教学内容以古典拉丁文、希腊文为主,实行分级教学制度
内容和教学方法
师资:需要受到宗教、知识、有关教育和
教学方法方面的训练
富有成效的原因
教学方法:采用寄宿制和全日制,实行集
体授课制
谢谢观赏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的发展历程
1.前期人文主义教育: 2.后期人文主义教育: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 宗教性、贵族性
文 艺 复 兴 与 宗 教 改 革 时 期 的 教 育
人文主义教育 的基本特征
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 英国国教与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会的改革与复兴:天主教会反对、遏制 宗教改革运动,三十年战争使其丧失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天主教教育
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
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9章 17世纪至18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第9章  17世纪至18

8.14 世纪后半叶,一些人文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国家都相继建立起宫廷 学校,其中最享有盛名的是在孟都亚的宫廷里所创建的学校。其创办者是( )。
A.维多利诺 B.伊拉斯谟 C.莫尔 D.拉伯雷 【答案】A
3 / 8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拉伯雷撰写了( )
2 / 87
圣才电子书

A.《乌托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太阳城》
C.《巨人传》
D.《散文传》
【答案】C
【解析】《巨人传》是其代表作。
7.文艺复兴的思想旗帜是( ) A.自然主义 B.战斗无神论 C.人文主义 D.人道主义 【答案】C 【解析】人文主义主要是倡导以人为本,发现人,是文艺复兴的精神。
宗教改革后的教育与宗教改革前一样依然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英国宗教改革对教育的
影响并不大,新教会还在行使旧教会一样的职责,国家还是像过去一样通过教会来管理学校,
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的资格认定和偶尔对教材作出规定等。主要的特征有:①对教师的
管理。国教会严格监督学校教师的言行、宗教信仰,对不遵奉国教的教师予以罚款、免职甚
至关进监狱。要取得教师资格,须先获得教会当局颁发的特许状,还必须签署书面的誓言,
宣誓效忠君主、遵奉国教。②教育的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在社会生活中能有所作为的绅士,学
校的课程开始注重世俗生活,但学校教学内容基本上以古典课程为主。③加强英语教学。在
社会生活中,英语日益成为日常交往的手段。在许多学校中,英语在语言学习中的比重愈益
造社会和自然。充分肯定人的力量、人的价值。②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

教学PPT:宗教改革

教学PPT: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4.英国国教派 (1)创立者:亨利八世 (2)与教廷决裂之因 A.借口:离婚问题 B.主因:强化个人领导权 (3)成立:1534年
配合课本P.190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4)内涵
配合课本P.190
A.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领袖
B.教义、仪式和制度:与罗马教会无显著差异
(5)意义: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成为国王统治 的教会
(3)人人皆为教士:基督徒有权利阅读圣经,做 自己的教士,神职人员没有特权与法力
(4)其他
A.反对中古教会的教规礼仪、苦修及独身等
B.将圣经翻译成日耳曼文,鼓励信徒自己读经 ,不要全面听信教会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二)新教派系
配合课本P.189
1.路德教派 (1)受地方诸侯保护,继续宣扬宗教改革 (2)影响:欧洲各地开始呼应
配合课本P.191-192
• 新旧教支持者冲突不断
宗教迫害 • 1955年,奥古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君定]原则 与冲突 • 因宗教迫害而独立建国,如荷兰(新教)脱离西班牙
• 背景:17th初,波西米亚(今捷克,卡尔文教派)欲脱离神圣罗马帝国
• 导因:1618年布拉格掷窗事件
• 经过:几乎全欧洲国家卷入战争
(2)签订: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vs.日耳曼新旧教诸 侯
(3)原则-“教随君定”:各地诸侯得以规定领地 内通行的宗教
(4)协议:路德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合法宗教
四、宗教战争
3.宗教迫害
配合课本P.191
(1)原因:新旧教对教义的歧见
(2)影响:新教徒以反宗教迫害为由,独立建国
→如荷兰为反抗西班牙的天主教统治而独立
(1)教宗帕特使到日耳曼地区销售赎罪券 (2)路德写下《九十五条论纲》 (3)人们不满罗马教会的腐败与搜括钱财 4.结果: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各地展开

宗教改革——精选推荐

宗教改革——精选推荐

宗教改⾰主要讨论问题:宗教改⾰如何引发⽂艺复兴宗教改⾰的背景宗教改⾰本来⼀次思想的⼤变⾰,但也引发了社会、政治、军事的⼤冲突,其出现与当时的许多背景因素有关系。

1.原⽂圣经的发⾏1453年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逃亡到西欧的学者们带来了⼤量的古典,其中包括希腊⽂原⽂的圣经。

伊拉斯谟校订出版了《新约圣经》的希腊⽂原⽂版。

马丁路德研究希腊⽂圣经,认识到圣经⾥⾯讲的是“因信称义”,⽽不是拉丁⽂翻译的“因信成义”,这对他是很⼤的触动。

2.印刷术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引进带来了信息⾰命,推动了宗教改⾰的迅猛发展。

宗教改⾰以前,圣经只能由圣职⼈员阅读。

⼀般信徒⽆法阅读圣经,只能完全听信各地神⽗对经典与教义的解释。

然⽽在1456年古腾堡在美茵兹的印刷⼚印刷了⼀本拉丁⽂圣经,之后更多的⼈能够⾃⼰阅读圣经,⾃⼰思考,带来对教会解释的质疑。

马丁·路德等宗教改⾰者的⽂章通过印刷发⾏迅速传递到各地,宗教改⾰的思想迅速传播。

3.⼈⽂思想在15世纪出现了⼈⽂主义的思想,重视教育,重视思考、研究,这对宗教改⾰和同时期的⽂艺复兴运动都有很⼤的影响。

当时的⼈⽂主义并没有怀疑神的意思,但确实带来了对教会传统、对教会权柄的质疑。

⼈⽂主义发展到后来对神产⽣怀疑,不过那要到启蒙主义时期才渐显端倪。

4.教会的腐败中古世纪的⼈民主要的⼼灵依靠都是宗教,对于外在的教会礼规⾮常重视。

随着⼯商的发展,教会也坐拥庞⼤的教产,这样的富裕使神职⼈员的道德松懈,教会中的丑闻不断的发⽣。

许多的⾼级神职⼈员的职位都是以⾦钱⽽不是道德换来的。

有时教会为了纾解财政⽅⾯的负担,经营酒店赌场,公然贩卖赎罪券并声称能以之赎回炼狱之刑。

⼀些⾼级神职⼈员甚⾄卷⼊性丑闻,其中教宗亚历⼭⼤六世的私⽣活和其于1501年10⽉30⽇主持的栗⼦宴会可以算是性丑闻的代表事件。

虽然意⼤利本⼟因为⽂艺复兴时期的经济蓬勃发展,以及圣伯尔纳定等教⼠的努⼒,并未对天主教义与教会产⽣太多的不满,但是在意⼤利之外的地区,逐渐对代表意⼤利⼈势⼒的天主教会⾼层产⽣不满,特别是在1418年天主教会⼤分裂结束之后,更加深了这样的情势。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私学出现于( )时期。

A.西周B.夏C.春秋D.战国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2.提作为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两者相辅相成的是( )。

A.《孟子》B.《学记》C.《大学》D.《论语》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3.魏文帝时制定( ),太学弟子每两年进行一次考试,按通经的多少授予不同等级的官职,将选官考试与教育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A.三舍法B.设科射策C.九品官人法D.五经课试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4.“苏湖教法”的创始人是( )。

A.孙复B.石介C.胡瑗D.范仲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5.强调读书穷理,提出“居敬持志”主张的教育家是( )。

A.朱熹B.陆九渊C.王守仁D.程颢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6.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作为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

A.严氏女塾B.上海务本女塾C.爱国女校D.经正女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7.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的教育家是( )。

A.王国维B.严复C.梁启超D.蔡元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8.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 ),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它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A.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B.红军大学C.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D.延安大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9.( )提出在教师中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

A.梁漱溟B.陶行知C.黄炎培D.晏阳初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10.在古代雅典有一类特殊的人,他们伴随奴隶主儿童上学、放学,路上监督儿童的行为,不许儿童和奴隶讲话,对儿童的学习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类人被称之为( )。

宗教改革时期

宗教改革时期

▲东正教(1054年与天主教分离) 地区:东欧(尤其是俄罗斯和希腊)/北美、澳 大利亚等 ☆特质 强大的传统观念/与早期教会的历史联系性 认可希腊教父著作/前七次大公会议的权威(787 年以前) 反对天主教似的教会权威 神学:圣灵只出自圣父/拯救意为“成圣”—“上 帝成为人,乃是为使人成为上帝” 注重圣像的运用 修道院对于教职人员培养的重要意义
思考题
1、早期基督宗教是如何实现合法化与国教化的? 2、导致天主教与东正教分裂的历史因素和神学因 素是什么? 3、如何看待宗教改革的背景与新教的基本特征? 4、现当代天主教如何应对内外挑战? ▲参考书目 麦格拉斯:《基督教概论》,第三部分;马树林、 孙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王美秀等:《基督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
▲新教(宗教改革后形成)
☆基本特征
反对教皇权威 认可两种圣礼:浸礼、圣餐礼 反对天主教的一些观念:炼狱、圣徒代求的观念 及对玛利亚的崇拜 认可公共敬拜中的日常语言(天主教会的拉丁语 /梵二会议前) 形成众多宗派
圣公会 --独特的英国国家教会 --英国、北美、印度次大陆、次撒哈拉非洲 浸信会 --英国、北美等 路德宗/信义宗 --德国、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沿岸、美国北部等 循道宗 --从英国国教中分离/以英语国家为主 改革宗 --西欧、北美、南非、南美、韩国等 福音派 灵恩运动 --强调圣灵的能力和活动/新教及天主教中的宗教倾向 或运动
2、主要神学家和思想派别
▲马丁· 路德(1483-1546)/德国神学家 宗教思想核心—称义教义 学术运动→对出售赎罪卷的抗议 1517年10月31日/维腾堡教堂:《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 论的九十五条论纲》 --赎罪从事后感激演变为事先购买/错误理解和腐败行为 教会改革的必要性—教会成为束缚福音的牢笼 主要思想—因信称义的意义和十字架神学 影响--从学术改革发展到教会乃至社会改革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选择题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存在的三种教育势力不包括()A.人文主义教育B.新教教育C.天主教教育D.基督教教育【答案】D【解析】基督教教育不属于这三种势力。

2.文艺复兴最早发生于()A.意大利B.古罗马C.希腊D.北欧【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最早发生于意大利。

3.人文主义者维多利诺开办的(),进行人文主义教育A.宫廷学校B.骑士学校D.快乐之家【答案】D【解析】人文主义者维多利诺开办的是快乐之家,实行人文主义教育。

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A.伊拉斯莫B.弗吉里奥C.蒙田D.培根【答案】D【解析】培根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其他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

5.有关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人道主义B.古典主义C.世俗性D.解放性【答案】D【解析】人文主义的特征还包括宗教性和贵族性,不包括解放性。

6.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拉伯雷撰写了()B.《太阳城》C.《巨人传》D.《散文传》【答案】C【解析】《巨人传》是其代表作。

7.文艺复兴的思想旗帜是()A.自然主义B.战斗无神论C.人文主义D.人道主义【答案】C【解析】人文主义主要是倡导以人为本,发现人,是文艺复兴的精神。

8.14世纪后半叶,一些人文主义者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国家都相继建立起宫廷学校,其中最享有盛名的是在孟都亚的宫廷里所创建的学校。

其创办者是()。

A.维多利诺B.伊拉斯谟C.莫尔D.拉伯雷【答案】A【解析】1423~1448年期间,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维多利诺应孟都亚侯爵的聘请建立了孟都亚宫廷学校,又称快乐之家。

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

其主要特点有:①学校注重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②重视智、德、体并重的教育;③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④要求学校具有自然优美的环境;⑤强调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的气氛;⑥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⑦反对压制、体罚等。

由于维多利诺最早把人文主义的理想付诸于教育实践,他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6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6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马尔卡斯特
13
Hale Waihona Puke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一)耶稣会简介 ❖(二)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
教学方式
14
❖ 在1750年,耶稣会控制的中学达217 所,神学院55所,修道院24所,以 及传道会160所,其毕业生更是遍布 当时的学术界、宗教界和政界。
❖ 从16世纪到18世纪,没有哪一个教 团像耶稣会那样在教育上发挥了重 要作用。
4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过程
❖1、发端 ❖2、发展
(1)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 (2)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5
各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比较
意图 方式
内容
结果
德 反抗罗马 自下而 天主教廷 上的宗
国 的腐朽统 教战争 治和民族 欺压
瑞 反对罗马 自下而 天主教廷 上的宗
士 的专制和 教战争 欺压
英 摆脱罗马 英国国 天主教廷 王自上
17
❖ 5、思想上影响了夸美纽斯等人,并奠 定德国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
❖ 6、促使教育调查,学校督导,教师检 查考核,师资培养,双轨制等萌芽
18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进展及主要特点 1.积极方面
❖ (1)出现了公立的学制和实施普及 小学义务教育的思想与法令。
❖ (2)各级学校(尤其是平民小学)有 了较大发展。
国 的束缚 而下的 改革
以路德思想为指导、 与罗马天主教廷分裂,新
《九十五条论纲》为 教与旧教之间长期的战争
旗帜,主张因信称义, 最终确立了新教路德宗在
主张政教分离
基督教世界中的合法地位
由加尔文领导,否认 教会的权威,强调 《圣经》的权威,主 张建立民主的教会, 由世俗政权监督教会
国会通过《至尊法 案》,加强英国君主 的权威

外国教育史题库

外国教育史题库

外国教育史部分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进位计算法的是()A.古印度B.古巴比伦C.中国D.古埃及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B.孟禄C.杨贤江D.利托尔若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晚期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寺庙或僧侣学校9.古儒学校是印度的教育形式()A.佛教学校教育B.佛教家庭教育C.婆罗门学校教育D.婆罗门家庭教育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D.吸纳外国学者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二、简答题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2.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4.智者实际是指()A.聪明的人B.统治者C.教育家D.职业教师5.智者在教育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A.《荷马史诗》B.产婆术C.七艺中的“前三艺”D.七艺中的“后四艺”6.以下哪一个不是智者在教育史上的贡献()A.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B.传播文法、修辞、辩证法,确定七艺中的“前三艺”C.提出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D.传播天文、几何、算术、音乐,确定“四艺”7.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新阶段的人是()A.柏拉图B.昆体良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8.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A.哲学家B.治国人才C.公民D.军人9.助产术的最大特点在于()A.引导对方自己得到答案B.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事物的“一般”C.使人陷入自相矛盾D.寻找事物的普遍概念10.下面哪个不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局限()A.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B.受教育者对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C.受教育者必须对教育者感到信任和尊敬D.谈话对象必须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人11.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A.《林哈德与葛笃德》B.《荷马史诗》C.《理想国》D.《大教学论》1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13.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A.哲学家B.政治家C.公民D.哲学王14.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七艺中的后四艺,将这四艺列入课程确定下来的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5.《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16.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A.洛克的“白板说”B.柏拉图的“回忆说”C.苏格拉底的“产婆术”D.昆体良的“雄辩术”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指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18.下面哪一点不是灵魂论的教育意义()A.人的身上有动物性,教育不能违背人的本性B.人是有理性的,教育应当使人遵从理性的引导C.发展人的理性,引导人的欲望,关键靠的是智育D.灵魂论为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19.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柏拉图20.“美德即知识”是哪位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提出来的()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21.首次倡导文雅教育的人是()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苏格拉底D.昆体良22.教育史上第一个对教育进行年龄分期的是,他的这种年龄分期的依据是。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汇总(不含答案)

外国教育史课后习题汇总(不含答案)

第1-2章史前教育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为()。

A.“拉比”B.“古儒”C.“书吏”D.“教父”2.通常,苏美尔和()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A. 巴比伦B. 印度C. 埃及D. 中国3.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

其中的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

A. 读写B. 苏美尔文C. 文法D. 祈祷文4.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的是()。

A. 文士学校B. 职官学校C. 僧侣学校D. 宫廷学校5.古代埃及教育中,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 ).A. 文士学校B. 职官学校C. 僧侣学校D. 宫廷学校6.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

A. 《吠陀》经B. 苏美尔文C. 文法D. 祈祷文7.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的是()。

A. 佛教教育B. 婆罗门教育C. 职官学校D. 宫廷学校8.泥板书舍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希伯来的教师称为()。

A.拉比B. 校父C. 专家D. 古儒第3章古希腊的教育1.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A. 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 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 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2.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 智育B. 美育C. 劳动教育D. 军事体育3.“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

A. 摔跤B. 游泳C. 射箭D. 骑马4.在斯巴达,( D )岁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

A. 15B.20C. 25D. 305.在雅典,( )岁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

A. 15B.20C. 25D. 306.“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 ).A. 怀疑主义B. 主观主义C. 实证主义D. 绝对主义7.在古典时期,出现了一些由著名学者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

世界历史上的教育与知识传播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上的教育与知识传播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上的教育与知识传播知识点总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与知识传播一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古至今,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体系和知识传播方式各有特点。

本文将结合世界历史的不同阶段,总结教育与知识传播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教育与知识传播1. 古埃及的教育与知识传播:古埃及的教育体系以神庙学校和家庭为中心,神庙学校培养祭司、贵族和士兵,注重宗教和礼仪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注重实用技能的传授,以家族的职业为依托。

2. 古印度的教育与知识传播:古印度的教育体系注重宗教和哲学的传授,由婆罗门阶级主导,进行贵族子弟的教育,同时推崇学习、阅读和写作。

3. 古希腊的教育与知识传播:古希腊的教育体系以城邦为单位,培养公民意识和军事能力,同时也注重音乐、体育和哲学的教育,以雅典的学院和教师为典范。

二、中世纪教育与知识传播1. 教会学校的兴起:中世纪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掌握,修道院和大教堂学校成为知识传播的中心,主要培养神职人员,注重宗教教育和经院哲学。

2. 伊斯兰教的教育与知识传播:伊斯兰教的教育体系注重古兰经的学习和传承,通过清真寺学校和马德拉沙学校培养宗教人士和法学家。

3. 国王学校的兴起:中世纪后期,一些国王开始建立自己的学校,注重文学、历史和法律等领域的教育,提升国家的行政能力。

三、近代教育与知识传播1.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与知识传播: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为中心,人文主义教育兴起,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古典学习和人文科学。

2. 宗教改革与新教教育: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新教教育的发展,强调普及教育,提倡信仰和良好的品行,启蒙教育的思想逐渐兴起。

3. 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社会的需求,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兴起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并推动了普及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与知识传播1. 公立学校的兴起:19世纪以后,各国纷纷建立公立学校系统,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实现了义务教育的目标,提供了基础和普通教育。

满分答案:教育的魅力及其趋势

满分答案:教育的魅力及其趋势

教育的魅力及其趋势考试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办理。

A私人B企业C国家D私人和国家共同参考答案:A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

A建立国家教育制度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C教育内容的世俗化D教育实施的终身化参考答案:D3 .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人文主义者中,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

A拉伯雷B蒙旦C莫尔D维多里谟参考答案:C4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参考答案:C5 .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

”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

A学区制B中央集权制C地方分权制D混合制参考答案:C6 .“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实验学校。

A旧金山B波士顿C 纽约D芝加哥参考答案:D7 .弗吉里奥是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这位教育家是()。

A昆体良B奥古斯丁C西塞罗D格里诺参考答案:A8 .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

A葛雷制B昆西教学法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参考答案:D9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特点的教育是()。

A人文主义教育B新教教育C天主教教育D耶稣会教育参考答案:B10 .杜威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

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 《教育论》D《人的教育》参考答案:B11 .杜威是现代最著名的美国()教育理论家。

A唯物主义B存在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参考答案:C12 .培根以提倡()和科学教育而著名。

A普及教育B自然科学C要素教育D 古典教育参考答案:B13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教育要素()A教师B学习者C教育形式D教育影响参考答案:C14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尔文派与教育
► 加尔文1509年出生在法国努瓦。他受过良好的教育,
1523年进入巴黎大学学习,获得文科硕士学位,后 赴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获得法律博士学位。1531 年回到巴黎专攻神学。 ► 加尔文八岁的时候,马丁· 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 最初为天主教徒,1534年改信新教。 ► 受政府迫害赴瑞士,此后,加尔文除短期被迫离开 外,一直在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 1536年二十七岁 时发表了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基督教原理》。该书 概括了新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鸣惊人。
义务是双重的(1530年《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 促进了国民教育制度的萌芽——近代小学(国民学校) 的出现
► 3、重视本国语的教学
路德派与教育
► 路德本人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实践工作者。 ► 路德派中对创立新的教育制度贡献最大的是
梅兰克顿、布肯哈根与斯图谟
梅兰克顿:新教大学改革 布肯哈根:新教初等学校的创建和推广,“德意 志国民学校之父” 斯图谟:新教中学的创建和完善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政治与教育观
► 马丁· 路德的生平:
1501年到1505年路德在爱尔福特大学就 学,他获得文学部“文科硕士”学位; 奉父命路德在爱尔福特大学法学部攻读博 士学位。但1505年7月2日他在回家的路 上突然遇到狂风暴雨,他吓坏了,对矿工 的保护圣人呼喊说:“圣安娜,不要让我 死,我愿意成为一个僧侣。”出于这个发 愿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加入了爱尔福特的奥 恩定会修道院。 1509年,路德开始在维腾堡大学神学部教 学。
宗教改革概况
► 14、15世纪早期宗教革新思想与实践
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 1208-1349) 威克利夫(John Wyclif,1320-1384) 胡斯(John Hus,1369-1415)
宗教改革概况
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 1285-1349)
宗教改革的发动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想修缮圣彼得教堂,向德国出售 “赎罪券”。 1517年10月31日,德国威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 路德 在教堂门口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成为宗教改革的导 火索。
宗教改革概况

《95条论纲》的内容
出于渴慕真道、明辨事理的愿望,文学硕士、神学硕士和维登堡大 学常任讲师马丁路德神父拟主持对下列各条进行的公开辩论,并希 望不能参加口头辩论者提出书面意见。 2、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 补赎。 9、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他只能赦免凭自己的权力 或教会法加于人们的惩罚。 21、因此,推销赎罪券的教士们鼓吹,教皇的赎罪券能使人免除一 切惩罚,并且得救,便陷入了谬误。 24、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大肆鼓吹赦罪,不可避免地使大多数人 受骗上当。 28. 显然,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至于教会代祷的功效,仅由神主宰。 。。。。。。
马丁· 路德修道士时期的画像
维腾堡大学与宗教改革
维腾堡大学是由选帝侯智者腓特烈(Frederick the Wise)于 1502年建立的,资助大学的教授席位; ► 许多人文主义者都在大学中担任教师,对路德产生过影响; ► 从1513-1514学年的冬季起到1546年路德去世,他一直是维腾 堡大学的圣经教师; ► 路德在维腾堡教过许多学生,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了宗教改革 的领袖; ► 路德神学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是他最强大和忠诚的支持者; ► 在路德领导下,维腾堡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们持续不断地展开学 术辩论,争论传统天主教教义的基础。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政治观
► 1、因信称义:
一个人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仰上帝即 可得救,信仰是内心的事情而不在于外在的举动。 否定了中世纪基督教会制定的繁文缛节。 ► 2、除圣经之外没有神圣的权威:人和上帝之间可 以直接交流,无须教会来做中介,通过阅读圣经就 可以交流。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和教会存在的合理 性。 ► 3、人人皆僧侣 ► 4、君权至高无上 ► 5、“天职”思想:上帝悦纳的人的生活方式是完 成他的地位赋予他的义务,即“天职”。
宗教改革的原因
► 1.教会贪婪腐败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 的1/3。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和兜售“赎罪券”以 搜括钱财。 德国——“教皇的奶牛”;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 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德意志中央政权年财 政收人的20倍。
教会兜售赎罪券的场景 当钱币落到赎罪钱柜“叮当”作响时,死者的灵魂就立刻被送到了天堂。
►主张:(1)教皇并非不犯错误(2)教会最高权力
是大公议会(3)圣经是信仰和行为的唯一无错误的 根源(4)在属世事上,教会与教皇应归国家管理。
宗教改革概况
威克利夫(John Wyclif,1320-1384)
►宣传圣经因信称义,承认圣经为唯一的真理之源,教
皇若非根据圣经,就没有权力。他把拉丁文《圣经》 译成英文。

马丁· 路德
► 路德在
1520年写了三篇重要的文章:
第一篇是《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the German Nation), 他要求贵族起来为真理辩证,寻求他们支持宗教 改革; 第二篇是《教会的巴比伦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 of the church), 他认为大公教会在真 理上已经失陷; 第三篇是《论基督徒的自由》(The Freedom of a christian)。

3.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精神的推动
基督教人文主义(Christian Humanism) 主张教会要返回原始的宗教经典《圣经》上去 赎罪券不符合圣经,缺乏圣经依据 早期教父的观点与现今教会的教导有许多差异之处

4.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
圣经印刷量大增,普通民众得以直接接触到圣经的内容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主教的宫邸奢华艳丽,追随者们在探讨保龄球的“球艺”,教皇和红 衣主教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侈的俱乐部。
愚人船 油画 荷兰 1470年
在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他们正在试 图咬下悬挂在空中的糕点。
宗教改革的原因

2.民族国家形成与民族主义观念的兴起
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 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 罗马大公教会的普世主义思想成为民族主义思想扩展的障碍; 罗马教廷在各地区布置的主教,也是促成民族国家建立的一个具体 拦阻。
思考与讨论
► 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国民教育是真正的国民
教育吗?为什么?
预习
► 夸美纽斯应性原则” 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 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理论 夸美纽斯提出的主要教学原则
扩展书目
1、《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 任钟印选编; 任宝祥等译,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 2、《大教学论》,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北京 : 教育 科学出版社, 1999. ► 3、《划时代的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诞辰400周年纪念论集 》, 程方平编,北京 : 开明出版社, 1996. ► 4、《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戴本博编著,武汉 : 湖北人 民出版社, 1957. ► 5、《夸美紐斯的生平和教育学説》,阿·阿·克腊斯諾夫斯基 教授著; 楊岂深等譯,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 ► 《图画中见到的世界》, (捷)夸美纽斯著,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社,2001.
宗教改革概况
胡斯(John Hus,1369-1415)
►威克利夫的门徒。15世纪早期就在捷克提出了宗教改
革的主张。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 抨击教士的奢侈堕落;主张平信徒在圣餐中可与教士 一样领取圣体血;提倡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并亲 自将《圣经》译为捷克文。 1415年因异端罪名被处死。 由此激起捷克人民的极大义愤,引发了全国的胡斯运 动。
► 加尔文的教育思想及其在日内瓦的实践影响到了法
国、德国、荷兰、苏格兰以及北美等地。
英国国教派与教育
►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 导火索:16世纪30年代亨利八世离婚案
英国国教派与教育
► 亨利八世游说牛津和剑桥大学为其离婚的合法
性寻求法律依据,大学而做出了有利于国王的 裁决; ► 1534年,国王又命令两所大学裁决罗马主教 的权力和地位,大学裁定,罗马主教在英格兰 王国的权威不高于其他任何外来主教,否决了 罗马教皇的最高权威; ► 牛津和剑桥大学为英国宗教改革的开展提供了 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大学也从中获利,保住了 一些特权,获得了财产。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学习目标
► 了解宗教改革的基本情况 ► 掌握马丁· 路德的宗教-政治思想与教育观 ► 掌握宗教改革时期各教派的教育主张与教育
改革实践
宗教改革概况
► 宗教改革(Reformation):
16—17世纪先后在德国、瑞士、英国等地爆发的 宗教革新运动。 从直接目的和内容来说,是欧洲各地的宗教力量 试图用一种新的宗教取代原有的旧的宗教的变革; 从其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而言,是形成中的民族 国家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和干预的社会政治运 动。
与路德不同,加尔文还亲自领导了日内瓦城普及、 免费的教育实践,有学者认为加尔文是普及教育 之父,是免费学校的创始人。
加尔文派与教育
► 加尔文根据日内瓦的实际教育状况,借鉴了路德宗
在德国的教育实践,构想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民教 育体制:
初级学校:普及与免费教育的场所。由国家开办、向所 有儿童开放。 中等教育: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学,为高等教育做准备。 借鉴斯图谟古典文科中学严密的管理制度。 高等教育:培养教会和国家的领导人。(1558年创办日 内瓦学院)
英国国教派与教育
► 1534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
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罗马教皇。天 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不变。改革后的教 会称英国国教,又叫英国圣公会(也称安立 甘教会)。 ► 英国宗教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很小,教育 延续中世纪的传统,儿童的教育是家庭和教 会的主要职能。 ► 教育的人文主义色彩强烈,强调英语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