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看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看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解读

十多年前,好莱坞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起了一股中国风刮遍了全球,极大的满足了世界人民对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的好奇心。而去年,同样的一部具有浓浓中国味的《功夫熊猫))}巴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搬上了银幕,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两部影片正好隔了十年,那么这十年美国的电影人在解读中国文化时理解是否更加的到位了呢? 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是由生活在美国文化中的华裔或纯粹美国人所表现创作的以中国丈化为背景的中国故事,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其中必然有误读的成分。相比花木兰》的对于深层文化的严重误读,好莱坞梦3-场在功夫熊猫中向中国人展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精髓的深层正确解读,这正说明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中国人在观赏《花木兰》时往往会觉得影片中的中国和自己所知道的中国不能完全对上号,讲述的故事也只是包装着古代中国外表的美国励志片。的确,影片中很多地方都只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并不符合实际。就拿花家来说吧,偌大的一处宅邸竟然只住了四个人,连一个仆人都没有,扫地做饭洗衣都是亲自动手,这哪是大户人家啊?还有,院子里有凉亭很正常,可是凉亭居然就是花家的祠堂这就过于荒唐了,而且从后面祖宗出来开会可以看出里面供奉的祖宗牌位里有女性,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国社会必然是不可想象的。像这样的漏洞还有很多,最为明显的就是木须龙假扮将军的使者给宰相送信时胯下的坐骑竟然是大熊猫。众所周知,大熊猫只生活在四川,跟《花木兰》所描述的地方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影片所表现的精神,则与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辞》有着很大的出入。《木兰辞》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和凯旋归来两个部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表现的是木兰的孝顺、贤德,是对木兰的“孝”的褒扬。而美国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影片《花木兰》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而中国的“忠孝”观念和集体意识被大大淡化了。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遗弃在冰天雪地中,这时的她异常沮丧,木须龙劝她毕竟她是为了救父亲才到这种地步的,而她的回答则是“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通过木兰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替父出征的一个潜意识,就是在相亲失败之后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强烈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原作

中“孝”的内核已经完全被取代了。另外,无论是第一次大战单于,还是将皇上从单于手中救出,花木兰都是整个战争的主角,她个人的作用被

无限夸大了,而这样的安排恰恰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他们崇尚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自由空间。而英雄主义说来是源于我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人文理念的忧虑和畏惧,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于未知世界和生存危机的感应,所以期待那些拥有绝对好的品质、过人的能力,于是总是能在最危险的关头给予最有利的支持和保护。只是个人理想和英雄品质完美重合的人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就需要虚构一个完美的形象给予自己心灵的抚慰,而美国人正是把这种模式根深蒂固地反映在他们缔造的电影王国好莱坞上。美国人塑造了好莱坞电影王国,也塑造了“美国式”英雄,里面透露着英雄文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美国,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和《独立宣言》中的“一切人都生而平等”等观念,使平等思想在美国人的头脑之中根深蒂固。因此,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等级观念非常淡薄,但是男女之间的地位差异是依然存在的。然而,20世纪6o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这个平等的权利有丁更深刻地体现。女权主义的思想在影片中也得到了l:变芏清楚地展现。就如我们刚才所说,乐府诗中的花木兰在参军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但是在影片中为了突出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情节被修改了。第一次战争中木兰受伤就已经被发现是女儿身但她却未受到任何惩罚,反而还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领导的作用,这是美国人对女性能力的肯定。这跟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是不符的。另外,在木兰杀死单于,拯救了皇上和国家后,皇上在全城百姓的面前。向木兰鞠躬致谢,紧接着朝中大小官员以及全城百姓都给木兰跪下了,这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中国社会是不可理喻的。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对立了奇功的大将,他只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赏赐措施,而不可能向一个他鞠躬:在男权社会,那些朝中的官员也不会向一个女子屈膝。整个这部分的演绎完全当代化了,融会了美国当代的平等思想和女权主义,与中国的等级思想相去甚远。相比十年前的《花木兰》,好莱坞放弃了改编中国传统故事,转而制作了一部全新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讲述了怀揣武侠梦想的贪吃熊猫阿宝的成长故事。闪亮出场的侠客熊猫阿宝,不仅戴斗笠、挂披风,拿着筷子吃包子,更有一句经典的中国侠客台词“侠骨柔情无需回报”,塑造了经典的中国侠客形象:功夫熊猫》讲述的故事不像我国武侠小说那样以男主角跌落山谷,偶遇神功,练就神功,终成高手,为民除害的五部曲作为模板了,体现了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思路。故事是以阿宝做的传统武侠梦开始的,然后编剧并没有让熊猫经历正统的中国侠客磨练而变成一个真正的“功夫熊猫”,反派豹子太郎的迅速到来催熟了熊猫阿宝,虽然熊猫对师父说他希望自己能够接受正统的训练,但剧情逻辑让这种意义上

的“训练”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中国功夫在电影中虽然显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但五大高手都被太郎打败,说明用美轮美奂的“功夫”来对抗邪恶已是不可能的,熊猫必须运用另一套更有效的方式来拯救大家。此时传统的中国功夫神话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式平民英雄的成长神话,也意味着美国文化的主导文化模式个人主义对中国侠客的重新解构。“神龙宝典”是一卷无字经,但是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有一个宝藏或神功秘笈类的东西让人们去抢夺,这传说中的“香饽饽”可能确有其物,也可能什么都没有。问题在于在我们的武侠中,秘笈或宝藏被证明

为“无”的时候,大侠已经功成名就,秘笈是否有效已经不重要了。这里梦工厂稳准狠地抓住了中国武侠神话的“命门”,将“师父”与“秘笈”成功地搞笑了一番,因为当阿宝打开宝典大叫“没有字”的时候,不但师父傻了眼,我们也傻了眼,“神龙宝典”也不灵光传统功夫片里十拿九稳的保障全不管用,这下子怎么办?故事在美国人的文化主导式下再次峰回路转,阿宝通过“宝典”的反射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打败了太郎。在这里,阿宝的成长是对美国文化、美国精神的一种折射,它体现了美国人祟尚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不过片中有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浣熊师傅和乌龟大师在桃树下谈论关于阿宝是否能成为神龙大侠拯救大家的对话中处处透露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乌龟大师说到的自己不能控制桃树的开花结果这恰恰体现了道家老子的“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道”化生万物,养育万物,但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这就是“无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不为,而是有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功”。也即是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不妄作为只有遵循自然的原则,才能把握“道”。在电影里,乌龟大师就说过,我不能影响桃树的开花结果,尽管我能将桃核种人土里,但桃核只会长成结桃子的桃树而不是苹果树橘子树,这一点我无能为力。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惊叹从《花木兰《功夫熊猫》,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一点通过简单分析《功夫熊猫》的文本就可以看出来。影片场景的设定表现了儒家思想:和平谷里和平安宁,居住的都是善良的居民(兔子、猪、鸭子)。所有的居民都遵从上天的安排,相信上天会选出神龙侠来为他们维护和平。徒弟们尊敬浣熊师傅,浣熊师傅敬仰乌龟大师。他们有

着“善最终会战胜恶”的观念,有着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而故事的高潮暗含道家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无”。最厉害的武功招数“无极拈花指”,以无招胜有招。阿宝貌似无用实有大用。最终阿宝取得胜利彰显了禅宗的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靠阿宝顿悟而得,只有阿宝能心领神会。而一心想得到龙之典的豹子,用尽所有招教,终是强求。另外影片设计成功夫片,其中的武打场面也是可圈可点的。片中许多建筑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