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 第一讲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
《中医养生》课程教案目录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二阴阳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三五行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四脏腑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五望舌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六经络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七穴位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八药物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九体质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十饮食与养生...................... 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案一中医养生原则一、授课题目:第一讲中医养生原则二、教学时间安排:1.5学时三、教学目的、要求:熟悉中医养生学、寿命的概念;正确认识健康与亚健康;掌握并正确理解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学会中医养生术—叩齿;树立正确的课程学习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医养生原则。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讨论和举例,利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中医养生历史悠久,流派众多,方法各异,内容丰富。
目前养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生活的标志,成为更多有品质生活人群的必修课程!先讲相关概念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一)中医养生学概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它的目的有四个: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向往和追求的生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让我们共同为实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标而努力。
第一讲中医养生学-概述.ppt
▪ 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美丑、荣辱、是非的能 力;按社会公认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 世界卫生组织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
▪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 9.头发光洁,无头屑; ▪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15% 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占人群总数的
左右。
疾病: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
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损伤发生
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
患者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人们对环境适应
能力降低和劳动能力减弱乃至消失。
▪ 说得快: •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 走得快: • 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第一节 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 “三良好”——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 ▪ 良好的个性人格: • 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 豁达乐观。 ▪ 良好的处世能力: • 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 的社会环境。 ▪ 良好的人际关系: •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第一节中医养生及其相关概念
❖健康与亚健康
▪ 健康 • 没病可以看作是健康吗? • 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 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身体虚弱的状态。 • 指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 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虚弱状态。
中医养生学全套课件(1)
所谓辩证施养,就是因时,因地因人 “三因”。制宜即根据时令季节的变 化地域特点的不同,及个体性别、年 龄和体质特点,制定具体有效的养生 保健措施。
1.人生“五福”与六大不幸
健康长寿是人类追寻的永恒主题中国 有个成语叫“五福临门”。据《尚书 洪范》记载,五福中第一福“寿”, 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 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儒家食不求饱 注重饮食起居 有规律,有节 制有度以及节 制房事,静养浩然之气等,成为 养生学的营养原料。
东汉以后,从印
度传来的佛教影 响日大,佛教理 论及其素食养生 法,禅定等修身 养性方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成为 中医养生的组成部分。
中医养生学许多理论和方法源于日常 生活和民俗。如“饭后百步走,活到 九十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 生开药方”“药补不如食补”“鱼生 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笑 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热者寒之,寒者 热之”“顺应四时”等都是日常生活 经验之总结。
3.动静互涵
中医养生重视运动的重要作用强 调人要常动。动包括肢体活动、
心脑活动和导引行气等。
但动要有度、有节制,不可太 少,太少达不到锻炼目的;也 不可太过,太过不仅达不到增 进健康、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之目的,而且会引发一系列不 良后果。
《素问》强调静“起居有常不 妄劳作”就体现了有度、有节 的中和、中庸思想。
4.正气为本
正气旺盛,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就强,正 气虚弱,就会导致疾病和衰老。保养正气 才能延年益寿。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 气、神”三寳,根本在于保养脾肾。因为 肾为先天之本,决定着人的生、长、壮、 老、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是气 血生化之源。先天靠后天充养。脾胃功能 强弱也是人体健康和寿夭的重要因素。
《中医养生学学》课件
冬季养生:注意 保暖,多吃温补 的食物,适当运 动,增强体质
中医养生的应 用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感冒:多喝热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咳嗽:多吃润肺食物,如梨、银耳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胃病: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食物 失眠: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助于睡眠
气血津液:注重气血津 液的调和与平衡
运动养生:适度运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睡眠养生:保证充足睡 眠,提高睡眠质量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疾 病,提高健康水平
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内 外环境的整体和谐
五行相生相克:运用五 行理论指导养生实践
饮食养生:合理膳食, 注重营养均衡
情志养生:保持心情愉 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
中医养生的方 法
饮食养生
食物选择: 选择新鲜、 天然、无 污染的食 物
饮食平衡: 保持营养 均衡,避 免偏食
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物
饮食与季 节:根据 季节变化 调整饮食, 如夏季宜 清淡,冬 季宜温补
饮食与体 质:根据 个人体质 选择适合 的食物, 如阴虚体 质宜滋阴, 阳虚体质 宜温阳
经络: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十五 络脉等
功能:脏腑经络 相互联系,共同 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
养生原则:调理 脏腑、疏通经络, 以达到养生保健 的目的
体质理论
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 特禀质等
体质特点: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
体质影响:体质会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发生
中医养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传统中医养生理念 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更多高效、便捷 的养生产品
中医养生学
第一章中医养生学总论第一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养生=保健?保健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节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中医养生学涉及到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医学保健、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实际上它是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实用学科。
第三节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重新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当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主要任务是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基本任务:一: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发掘、整理、研究、总结、提高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二: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实质;三:针对当前人们面临的新问题,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新理论,创立新方法,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使之成为个体养生和群体保健的指导原则。
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第一节上古时期自从有人类时候起,在旧石器时诸如火的应用(熟食、取暖以及从而发明的灸等)、居住与服装的改善等,都与养生防病、延年有关。
我国今存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最早的应推公元前十四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商代,河南殷墟出土。
已有头、耳、目等二十多种疾病名称。
如:蛊--寄生虫病。
龋--牙病。
疥--皮肤病。
疾--疾病。
火种的发现和应用一、熟食: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防止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二、使人类战胜严寒,温暖人体的肢体关节三、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焫、熨等。
第二节先秦时期一、先秦养生思想(一)周易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
中医养生学 第一讲
中医养生学概论04级讲稿第一讲绪论1、养生的概念: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通过各种养生方法保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性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1)强调整体性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四肢百骸、脏腑经络,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每一个局部都密切联系着整体。
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
——环境养生●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
——四季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5)综合、辨证的调摄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
——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6)强调养生生活化●“道不远人”●养生勿求速成3、学习养生的目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科学的健康观念;●积极参加养生实践活动,增强身心健康;●完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在社会实践的竞争力;●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的综合提高;乐观进取,当好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讲中医养生学的简史一、先秦时期1、《周易》与养生1)〈周易〉书名的含义“周”————周期,周而复始,无有穷期。
“易”————从根本上说是指“变化”,即所谓“变易”;而这个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掌握的,这就是“不易”;当你掌握了规律,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就变简单了,这就是“简易”。
“易”的三个含义:变易——不易——简易2)《周易》的基本内容《周易》的基本内容包括《本经》和《易传》两部分。
《本经》:包括卦爻符号和卦爻辞。
《中医养生学》课程笔记
《中医养生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1. 定义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融合了中医理论、养生保健知识和实践经验,旨在通过一系列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方法,来维护和提升人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 养生目标- 身心健康:通过养生手段,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和谐统一。
- 预防疾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 延年益寿: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延长健康寿命。
3. 养生原则-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养生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 阴阳平衡:认为阴阳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养生要维持阴阳平衡。
- 因时因地:养生方法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和地理环境。
- 辨证施养: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二、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1. 整体性中医养生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养生不仅要关注局部,更要注重整体功能的协调。
2. 阴阳平衡性中医养生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养生要维持体内阴阳的动态平衡,以保持健康。
3. 因时因地性养生方法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特点,以达到最佳养生效果。
4. 辨证施养性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5. 预防为主性中医养生学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6. 综合调养性中医养生学采用多种手段,如饮食、起居、情志、锻炼、药物等,进行综合调养。
三、中医养生的主要内容1. 起居养生- 作息规律:遵循自然界昼夜交替的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 睡眠养生: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以恢复体力和精力。
- 房事养生:合理安排性生活,以维持肾精的充盈。
2. 饮食养生- 合理搭配: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合理搭配饮食,以滋养身体。
- 四性五味:了解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调整饮食结构。
中医养生学理论基础(1讲)合集.ppt
界人的平均寿命为61岁,工业发达国家男子
平均寿命为73岁,女子为78岁,世界规定假
如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则称为
老年型国家。美国、日本、瑞典等均属于老年
型国家。
最新.课件
17
2、寿限
❖ 我国解放前平均寿命为35岁,目前公布 已提高至69岁,根据84年公布的资料, 我国60岁以上者约为八千多万人,仅占 总人口的8%因此还不属于老年型国家, 但在一些沿海城市,近年来由于经济发 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 善,老龄人口比例大,如广州、上海都属 老年型城市。“平均寿命”常反映一个 国家和一个社会的医疗发展水平。
退或老化的现象,也可以说衰老是对 机体在生殖成熟期后,对疾病的易 感性越来越增加的总变化的概括。
最新.课件
7
二、皮肤衰老分类
❖ 1、随龄老化(自然老化) ❖ 2、光老化 ❖ 3、不良的习惯 ❖ 4、地球引力
最新.课件
8
三、养生抗衰老应该从青少年时代做起
❖ 尽管说衰老和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一个人出生后就注定要老要死,但在一定条
❖ 其它 在水电解质平衡方面,酶的活性方面, 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衰老时总水量下降。
最新.课件
23
(四)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的变化
❖ 1、心血管系统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总死亡人 数中占第一位,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预 防与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衰老 时心脏指数下降,心功能,心潜力等明 显衰退,血管弹性下降以致硬化,可使 冠状动脉硬化而狭窄导致冠心病,由于 周围毛细血管弹性下降而致血压升高, 这些改变可引起老年性的血管病变。
最新.课件
18
二、人体衰老的特征
❖ (一)精神变化
中医养生学(全套课件403页)
衰老的形态特征:
(1)毛发变白和脱落; (2)皮肤干枯,肌肉萎缩; (3)髓(骨)变、齿脱落; (4)体态改变;
衰老的自我判断指标:衰老早期表现是慢性疲劳
1.清晨起床就感觉身体不适;2.搭乘公共汽车时, 不愿跑步去赶车;3.上楼或行走时,容易摔交;4. 不愿接触周围同事或上级领导;5.写文章速度减 慢,且感文笔苦涩;6.讲话经常出错,有时前言 不接后语;7.对别人的讲话或工作不放心;8.记 不住至亲好友的名字、住址和电话号码;9.厌恶 油腻食物;10.饭菜中喜爱加入浓厚的调味品; 11.双手觉得发紧、发硬;12.双眼经常好像睁不 开;13.精神不振,总想喝茶、咖啡提神;14.经 常不由自主地打呵欠;15.不由自主地用手托腮; 16.习惯于把脚放在椅子或桌子上;17.吸烟和 (或)喝酒多;18.体重下降或超重;19.经常便 秘或腹泻;20.晚间难以入睡。
《灵枢•天年篇》记载:“人之寿百岁而 死”。
《老子》则提出:“人生大期,以 百二十为限”。
中国古代医家、学者与现代研究不谋而和!
(二)寿命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 老化以至死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 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 在比较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 常采用平均寿命。
二、以预防为主为理论核心 临床医学的任务是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而 中医养生学的任务是“治未病”,体现了 “预防为主”的理论核心,包括“未病先 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
三、以综合施养为原则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 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及同 一个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 以恒地进行综合施养,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但如果。劳逸,适 度过长时间,过于劳累和过于安逸敬仰都不利于健康,均可 导致脏腑及其经络气血精,的市场引发疾病。
4)病理产物性病因:是指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在引起疾病 发生的过程中形成的痰饮、淤血、结石等病理性产物,这些 产物形成后,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 加重疾病的变化,从而引起新的病变。 5)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毒邪、药邪等致 病因素,形成各种损伤皮肉筋骨和脏腑气血,形成病症。
(五)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精、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分“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 气化、营养等作用。血、精、津液皆由气所化生。血为脉道 中运行的红色液体;精是由气化生的精微物质;津液则可理 解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六)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 通道。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有确定的循行路 径;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循行于较浅部位(即十五别络、 浮络、孙络),及其连属组织(十二经筋、十皮部)。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七)发病与病因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发病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 过程。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称为正气,导致疾病 因素称为邪气。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正气充足 能够抵御邪气入侵,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能较好地祛除病 邪。正气相对虚弱,抵御邪气能力下降,邪气入侵成功,破 坏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导致至发生疾病发生。
临床常用的辩证方法: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经络辨证。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第1页
主要内容 第一个别:养生学基础理论与标准(12课时) 第二个别:养生方法与常见病保健(12课时) 第三个别:饮食与药品养生(4课时) 第四个别:亚健康与衰老(4课时) 复习考试:2课时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2
第2页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 理论渊源。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21
第21页
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
道家所主张“道”,是指天地万物本质及其自然循环 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运动改变之中,道即是其基础 法则。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就是关于“道”详细阐述。所以,人生命活动符 合自然规律,这是道家养生思想根本观点。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23
第23页
贵柔 归真返朴
新生东西是柔弱,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 了,就会引发衰老。
“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 假如经常处于柔弱地位,就能够防止过早地衰 老。 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 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24
第24页
形神兼养
《庄子·刻意》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 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 考者之所好也”。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28
第28页
注意身体护养
合理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 有节等,是护养身体基础标准。
“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分者,疾共杀之 ”。
中医药健康与养生
29
第29页Βιβλιοθήκη 提倡饮食卫生《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精 ,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美,可促进食欲,有利 于消化吸收。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证实:其科研小组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苹
果中的有用成分——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
的增殖。
弘前大学的三浦富智讲师等使用老鼠
做为实验,对比了在被移植癌细胞后食用
苹果多酚水溶液和蒸馏水的效果。他们得
出的结论是,在生存率实验和癌细胞增殖
实验这两方面,苹果多酚都显示了有比较
好的抗癌功效。
2024/10/5
养生
28
相关报道
❖ 《养生方》是一部以养生为主的方书; ❖ 《却谷食气》、《十问》也介绍了一些养生理论和
技艺。
2024/10/5
养生
18
佛家养生思想的渗入
❖ 如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 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作用的。
❖ 达摩《易筋经》原为佛门养生健身功法,后成为中 医养生学中的健身术之一。
吃苹果预防高血脂症 日本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苹果能够减少人体
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含量,有益身体健康。 吃苹果还能够增加血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减
少肠内的不良细菌数量而帮助有益细菌繁殖。 每天吃苹果可以大大改善肠内的细菌菌丛状况, 从而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
2024/10/5
养生
29
相关报道
可显著增加肺活量 实验结果果发现,每周至少吃5个甚至更
❖ 荀子——“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
2024/10/5
养生
9
道家养生说 —老子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 老子言“虚其心”,虚即道,道即自然。自然能化 育万物,虚为万物之始
❖ 道家一派,一方面崇尚自然,提倡所谓“返朴归 真”、“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一方面又提倡养
5、 常喝水、 少饮酒、不抽烟、利身体。
中医养生保健概要演示文稿
第八页,共26页。
3、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为了使中医养生学能够得到更好地 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学术渊源、 理论特点及形成发展历史有个大概 的了解。简要介绍如下。
• A 、上古时期
• B 、先秦时期
• C 、汉唐时期
• D 、宋元时期
• E 、明清时期
• F 、近代与现代
第九页,共26页。
A上古时期---火种的应用
直接影响着中医学理论。诸如:阴阳\天人相应学说 等。养生学中,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未病先防等 原则,亦源于易理。故自古以来,’医’与’易’ 通。不知易不足以言医
第十二页,共26页。
道家养生思想
•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 然循环的规律。
• 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 法则。
中医养生保健概要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26页。
第一讲
中医养生学概要
第二页,共26页。
1、《中医养生学》的基本任务
• 1以辩证唯物观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 掌握,不可偏废,理论联系实际;
• 2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 3掌握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基本着眼点---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指导自己的和他人的健康实践活动。
第三页,共26页。
•中医养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 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 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第四页,共26页。
2、养生原则
1形神共养 2饮食调养
3修练形体
4顺应自然 5谨慎起居 6协调阴阳
7和调五脏
8疏通经络 9动静适宜
中医养生学理论基础(1)
❖ (二)自然环境 ❖ 空气清新,高寒地区,人的寿命长。空
气浑浊、炎热的地区生物、植物生长快 寿命相应短。 ❖ 自然环境,空气污染,过氧化物增加, 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危害健康—早衰。 ❖ 北京、郑州现在有每周空气测定。
精选课件
❖ (三)遗传因素 ❖ 大量事实证明,人类的早衰和遗传有密
切的关系,因遗传特点不同,衰老速度 也不一样,先天禀赋不足:则身体憔悴, 精神萎靡,人老的就快,先天禀赋强壮, 就精力充沛,不易衰老。
精选课件
(四)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的变化
❖ 1、心血管系统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总死亡人
数中占第一位,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预 防与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衰老 时心脏指数下降,心功能,心潜力等明 显衰退,血管弹性下降以致硬化,可使 冠状动脉硬化而狭窄导致冠心病,由于 周围毛细血管弹性下降而致血压升高, 这些改变可引起老年性的血管病变。
❖ 如规律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忌吸烟 与酗酒;保持乐观的心态等等这些看似生活细 节,往往对养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精选课件
❖ 因此养生抗老的知识,对个人、社会及
人类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俗话说得好, “无病无痛就是福”,疾病造成机体的 痛苦,有时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药物 也解决不了。“钱可以买到药品但买不 到健康”,更买不到生命。
精选课件
❖中医养生学的学术领域:中医养 生学不能简单等同于预防疾病, 其学术领域除了预防疾病外,还 包含了延缓衰老、增强智力、调 适心理、美容养颜、提高性生活 质量、促进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协 调能力等功能。适于健康人和亚 健康人群。
精选课件
❖学科目标:健康长寿
什么是健康(WHO)?健康不仅仅是 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 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 完好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在学术渊源、理论基础、方法技能、目的意 义等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是互通互用的。 将养生与康复统一在一门学科内,是中医学的一大 特色,体现了防治结合、治养结合的整体观念。
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举例说明:醒脑益智 智力衰退老人 延缓衰老:促进正常人健康长寿,治疗年老体 弱者机体功能衰退。
第二节 学科目标:健康长寿
适应社会:知足常乐
协调平衡
(一)最高准则:中和
(二)重要环节:祛邪
人体与外环境 机体各系统
减肥必须纠正代谢障碍,去
脂必须通利大小便,养生必须性生活协调 “虚与实邻”
(三)平衡方式:元素平衡
(补不足)
调节平衡
(泻有余)
正气为本
心恒动 肺宣肃 肝舒发 脾枢转 肾蒸渗
甘温通营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甘麦大枣汤 辛味发散,下行通降 玉屏风散
1992年WHO观点: 60% 日常养生
15% 遗传因素
10% 社会因素 8% 医疗条件 7% 地理、气候
第四节 中医养生观念:顺应自然
一、天人相应 二、形神合一 三、动静互涵 四、协调平衡 五、正气为本
天人相应
适应季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把握时间:百病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顺从地理:东湿南热西燥北寒;因地制宜
(四)胎儿训练
1 听觉训练 妊娠13周开始,说话、朗诵诗歌、高歌、 听音乐、与人谈笑、自然界的鸟语虫鸣、流 水声。 2 抚摸动作训练 妊娠10周开始,胎儿的触觉、压觉感受
二、饮食调摄
孕早期(头三月)
胎儿发育缓慢、妊娠反应----饮食少而精---新鲜蔬菜瓜果,忌 腥辣
孕中期(4~7月)
胎儿增长加快---富含蛋白质(鱼肉蛋)、钙(蛋黄、牛奶、 虾皮、骨头汤)、磷(黄豆、鸡肉、羊肉)
(三)谨慎起居 “形要小劳,无至大疲” “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 久,卧不极疲” (四)运动锻炼强身心 (五)合理用药 多补少泻,药宜平和
体力劳动者保健
《素问· 宣明五气篇》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 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保健措施
一、合理膳食
损失什么,补充什么; 充足维生素以解毒 “苯”—高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
定义:为促进胎儿智力和体质的良好发育所 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孕妇和胎儿身心健康的 保健措施 明代· 万全:《妇女秘科》 “妇女受胎之后,最宜调饮食,淡滋味,避寒 暑,常得清纯和平之气,以养其胎,则胎元 完固,生子无疾”
一、精神调摄(狭义胎教)
(一)端心正坐 (二)怡情养性 “宁静即是胎教”;过度紧张---肾上腺素 分泌过多---胎儿畸形 (三)近美好避邪恶
基本概念
养生: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
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 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规律、
总结中国历代心理、生理保健经验,研究养生理论和养生技 术,以实现人类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目的的实用 科学。
中医观点
1 精气不足 2 营养不良 3 五脏受损 4 情志过激 5 劳逸失度 6 遗传禀赋 7 社会环境 8 自然环境 精气虚损,动力不足 五脏失衡,调节无力 气机受阻,抗病无力
现代研究
1 自然环境污染 2 体内污染 3 心理(或精神)刺激 4 不良的生活方式 5 饮食营养失节 6 疾病和意外伤害 7 遗传 8 性别(67.2:63) 9 职业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 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 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因 人 养 生
学习内容
一、胎孕保健 二、老年保健 三、体力劳动者保健 四、脑力劳动者保健
胎孕保健---胎教
第三节 学科基点:生命和寿限
一 生命
(一)生命是气的产物 (二)人身四宝:精 气 神 血
二、寿限与健康
Buffon认为: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的寿 命约为其生长期的5-7倍,此称为Buffon 寿命系数,对于动物界几乎是完全适用的。 一般认为,人类的生长期约在20-25岁之 间,则人类的最高可能寿命为100-175岁。 人平均细胞分裂50次,每次细胞分裂周期 2.4年;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 倍。 以及按脑重与体重的比例关系来推算人的 自然寿命界限,虽然结果互有出入,全基 本均在100-200岁之间。
孕晚期(8~10月)
胎儿发育特别迅速、大脑发育关键时期---优质蛋白,少食 盐,防水肿 忌烟酒
三、谨慎起居 四、劳逸适度 五、讲卫生宽衣着 六、戒房事 七、审慎用药 安定、阿司匹林、四环素、抗癫痫药;“病 去母安,胎亦无殒”
老年保健
《灵枢· 天年》 “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 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 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 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 形骸独居而终矣。”
三、运动按摩 (一)各类体育运动 (二)倒立、倒行 (三)脑部按摩
四、节欲健脑
谢谢!
辛味透散 行血散瘀 逍遥散
芳香行气,温燥化湿 补中益气汤 辛热温阳,甘淡渗湿 肾气丸
鼓舞机体在病理条件下的能动性、自发性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一、协调脏腑
二、畅通经络
三、清静养神
四、节欲保精
五、调息养气 六、综合调养 七、持之以恒
四 时 养 生
四时养生原则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生养长,秋冬养生养藏 二、春捂秋冻 固护阳气 三、慎避虚邪 天有八纪地有五里,古能为万物之母
素C
二、运动锻炼 防止劳损----放松运动:散步、慢跑、太极 三、合理作息 四、合理用脑 “神强必多寿”
脑力劳动者保健
一、科学用脑 节奏 二、营养补脑 (一)健脑营养素
氧气 光线 安静
钙、磷----坚果、奶、鲜鱼、蛋、海产品、内脏 谷氨酸---鲜奶、鲜蘑菇、海鲜 维生素B---叶菜、粗粮、豆类、酸奶、啤酒 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深海鱼、鱼虾
中医养生学
主讲:章程鹏 养生康复教研室
教学安排
1 教材:王玉川主编.中医养生学.上海科技出 版社.1992. 王旭东主编.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4; 孟景春主编.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上海科技出 版社.1992. 2 课时:共24学时,开卷考试 3 授课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讨论互 动。 4 教学目标:授人以渔
(一)知足常乐 “谦和辞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 “积善有功,长存阴德,可以延年”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二)审慎调食
1 食宜多样 补钙 牛奶 豆制品 芹菜 山楂 香菜 2 宜清淡 “三多三少”: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纤维 素多;糖类少、脂肪少、盐少 3 宜温热熟软 “热不炙唇,冷不振齿” 4 宜少缓
第一讲
四个问题 1、中医养生学的含义? 2、养生康复学学科目标是什么? 3、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4、如何因时养生?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 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 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 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 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 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当初之时,宜减酸增甘” 李时珍:“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 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 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 之类, 以顺夏浮之气;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 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 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 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 也。”
吕正操将军
三 几种常用的健康指数
血压指数:WHO 120/80mmHg,中国 110/75 血脂指数:血清总胆固醇含量140—199mg/dl
体重指数:kg/m2 ,WHO 18.5—25,中国18.5—23.9 超过24,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 低于18.5,有营养不良的危险
影响寿命的因素*
中医养生学 相当现代医学的保健、预防医学,
中医康复学
区 别:
属于第一医学范畴,针对健康及亚健康。 属于第三医学范畴,针对功能障碍者。
研究对象: 养生:生命规律、衰老机制、养生原则和方法 康复:功能障碍机制、康复预防、康复评估及康复治疗 适用范围: 养生:健康及亚健康者 康复:功能障碍者
4、运动养生 阳光 空气 郊游 5、防病保健 “风为百病之长”
夏季养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 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 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养生要点
1、精神调养 神清气和,精神饱满 2、起居调养 午睡、温水澡 、防空调病 3、饮食调养 绿豆汤 乌梅小豆汤 不可过寒 4、运动调养 忌过汗 汗出而浴
课程结构
养生方法:精神养生2 、饮食养生2、药物养生2、
保健针、灸、按摩2、环境养生1、 起居作息养生1、 睡眠养生1、运动养生1 、沐浴养生1 、娱乐养生1。
辩证施养:(审因施养):因人养生2 、部位
养生2 、因时养生2、区域养生1 、体质养生1。
养生心法:内经养生学1、诸子百家养生学1
为什么要养生? 中医养生有何优势? 如何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 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 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 肝,夏为之寒变,奉长者少。《素问· 四 气调神大论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