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沪教版
沪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17、西周实行分封制,增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肯定的最早人类。
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觉的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称为西周。
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东周分为年龄和战国两个时期。
“年龄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齐桓公最先称霸,由于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纭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嘉奖生产;嘉奖战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吞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是年龄末年儒家学派的首创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注意“因材施教”。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年龄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首创人。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与特点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是专为初中一年级学生设计的教材,以历史学科知识为核心,融合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现实案例,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的特点在于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倡导“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历史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二、内容结构与编排教材在内容上采用了时间线的方式进行编排,从古至今,脉络清晰。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历史时期或主题展开,内部包含课文、图片、图表、地图等多种元素,方便学生进行多维度学习。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要事件,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解析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国的历史演变和世界历史的主要事件等。
难点在于历史事件的关联性和原因分析,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影响。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解释。
五、教学方法与建议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历史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学生学习活动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如课堂讨论、问题探究、实践操作等,旨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进步。
教师需要组织和管理好这些活动,确保学生的有效参与和深入学习。
七、评价与反馈机制教材中建立了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多个方面。
这些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依据。
八、与其他版本比较与其他版本的七年级历史教材相比,沪教版在内容选择、结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沪教版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强调历史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在教学方法上,沪教版倡导“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题目: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总结(沪科版)
题目: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总结(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总结(沪科版)本文总结了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1. 古代文明与华夏文明-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黄河流域的先民是以农业为生的部落社会。
-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2. 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类最早的祖先生活在非洲。
-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 农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 秦朝和秦始皇-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的封建帝国。
- 秦始皇的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反映了秦朝的强大军事力量。
4. 汉朝和丝绸之路-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之一。
-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欧亚大陆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丝绸、茶叶和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5. 魏晋南北朝和传入-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政权。
- 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 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6. 唐宋时期和科技进步-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封建王朝之一。
-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技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重要发明。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和文化繁荣。
7. 元朝和明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
- 元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国王朝。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重要知识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沪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统一的隋唐时代》PPT
“以铜为镜,可
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魏 征
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② “贞观之治”的内容
材料一:唐太宗以四海为家,从各方面网罗人才。魏征 跟从过李密和窦建德(隋末起义军领袖),以后又充当 了李建成的谋士,曾策划消灭秦王。玄武门之变后,唐 太宗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以后提升为尚书右丞。其他如 农民起义领袖如程咬金、秦琼等也都被太宗任用,并都 高官显职。少数民族的史大奈、阿史那社尔等,也都当 了将军。 ——乌廷玉《隋唐史话》第63页 材料二: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 权势,除了重新修改《氏族志》以外,更积极推行科 举制度。 ——《隋唐史话》第87页
第13课
统一的隋唐时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220-589)
北朝
十 六 国
三国
魏
蜀 吴
→
西 晋 统 一
东魏→北齐 ↓ 北魏→ 西魏→北周→隋
304 – 439 ———— 581
→
东 晋
南朝 → 宋→齐→梁→陈 →
220 — 280 —317 —420 ———— 589
隋朝疆域图
一、唐朝的开国
谢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科举制 ——选官制度
1、含义: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 吏的一种制度; 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
《科举考试图》
变化:
西汉 察举制 德.才 中央 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中正制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中央
门第观 念 地 方
世袭
察举
九品中正制
科举
龙生龙,凤生 凤,平民百姓 面朝黄土背朝 天。
1.唐朝的建立
A.原因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与目标本册历史教材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历史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术语,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概况。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解释问题。
3.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夏商西周的更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
2.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3.世界古代史的主要文明和成就,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教学难点:1.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2.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
3.结合历史故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四、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资源与支持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3.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课外活动与拓展1.组织历史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重现历史场景,增强历史体验感。
2.开展历史讲座和展览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初一历史上册沪教版
七年级上半学期复习科目:历史一、中华文明的发轫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
2.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农耕文明3.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的房屋4.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半坡人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大量红底陶器,称为彩陶。
5.炎黄两帝是传说中黄河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联合打败嗤尤后二部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主体,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6.尧、舜、禹成为黄河流域部落首领时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
——夏商周(青铜时代)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我国最早的日食记载在夏朝。
2.公元前1600年-商朝,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到殷。
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称为“甲骨文”,记载了大量占卜信息,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商朝,出土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商朝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为“金文、铭文”。
金文是铸造的史书。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牧野之战”,实行“分封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
内容,建立诸侯国。
作用,加强了统治。
】二、中华文明的拓展—时期简介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尊王攘夷”,重用管仲。
2.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齐、楚、燕、韩、赵、魏、秦,称为“战国七雄”。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
开始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丝帛上写字。
—文化6.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礼”、“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有《论语》一书。
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初一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1、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世界范围内,与秦汉帝国先后并存的主要有欧洲的、西亚的等古代国家。
与的文明最为辉煌。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秦国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是:(1)统一成为大势所趋;(2)人们苦于战争,渴望和平;(3)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4)秦采取正确的军事方针,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御秦。
公元前260年,秦在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定都,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
请简述秦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公元前209年夏,、率先发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请简述秦始皇做一些什么来发展经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
请简述统一文字的意义。
4、秦国以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
5、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公元前年,称帝,建立汉朝,定都,历史上称为西汉。
就是汉高祖。
2、汉武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他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请简述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汉武帝通过颁布“”的方法削弱封国势力,其巧妙之处在于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弱了诸侯王封国的势力。
6、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的措施是,在中央设立;在地方将全国分为,称为“十三州部”。
7、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公元前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出使西域。
公元前年,汉武帝为了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再次派其出使西域。
2、今x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是以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为开始的。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与目标本册历史教材是七年级学生接触历史的入门读物,内容涵盖了从远古到近代的中国历史。
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历史时序概念,了解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人物和阶段特征,培养初步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历史时序和阶段特征。
2.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意义。
3.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
4.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主要阶段和事件。
重点包括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变革、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隋唐五代的文化艺术、宋元明清的社会变迁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2.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观点,进行课堂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增强视觉效果。
4.小组合作法: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进度与时间安排本学期预计用20周完成教学任务。
每周安排2-3课时,其中新课教学约占2课时,复习和测试约占1课时。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五、教学活动与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遗址,亲身感受历史文化。
2.开展历史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重现历史事件。
3.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或辩论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
六、学生评价与反馈1.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其继续努力。
3.定期与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师自我提升1.不断学习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2.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计划。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是为适应上海市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审定通过的。
该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掌握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4.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内容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三部分,具体包括:1.中国古代史: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期,介绍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介绍了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探索与变革。
3.世界史:从古代文明到现代世界,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四、教材结构本教材采用章节结构,每一章节由正文、图片、表格、地图等组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同时,每一章节都配有导言和结语,帮助学生理解章节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
五、教材特点1.内容全面:本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2.图文并茂:本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表格、地图等辅助材料,使得抽象的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3.结构清晰:本教材采用章节结构,每一章节都配有导言和结语,使得教材结构清晰明了,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4.注重思考: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各种问题、案例等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适用人群本教材适用于上海市七年级学生,也可作为八年级学生的预习或复习材料。
同时,本教材也可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籍。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沪教版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称为西周。
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 6.始变法。
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注意“因材施教”。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社会上册《国家的诞生与发展》PPT
文 明 标 志
西起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至河南、 山东和河北三省交界处;南起湖北,北 至河北。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 甚至长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阳城(今河 南省登封的东部)、酌鄩(今河南省登 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县西北 部)等地。
阳城
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复原图
该宫殿基址位于整个遗址的中央,东西 长约108米,南北宽约100米,是一处由 殿堂、廊庑、大门、庭院等有机组合的 建筑群体。工程浩大,布局严谨,主次 分明,雄传壮观。
殷墟
殷墟鸟瞰图
1937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带枷奴隶俑。 俑的形象塑造比较粗略,上捏塑出五官和身体的大概形象, 两个俑均被枷铐着。他们生动地反映出,商代奴隶白天在 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晚上则要被戴上手铐 或脚铐,奴隶的生活境遇十分悲惨。 带枷的奴隶俑现收藏在台湾博物馆。
殷墟祭祀坑
位于河南安阳殷墟王陵东区, 共有祭祀坑191座,占地面积 几万平方米;坑内总共埋有 人骨1000多具。
宗法制
内容:
以血缘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作用:
巩固了周朝统治,保证了周王室族序 不致混乱
情境创设: 1、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
(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 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几个 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2、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甲。三年后正
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 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该诸侯死后, 能合法继承其位的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骊山烽火台遗址
周厉王
周幽王
国家名称 建国者
夏 商 周 启 汤 周武王
沪教牛津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套教学案
沪教牛津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套教学案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古代文明的基本知识;3. 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案涵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所有章节和知识点。
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章:认识历史2.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与原始社会3. 第三章:文明的开始4. 第四章:古代的长江文明5. 第五章:两河流域的文明6. 第六章:古埃及与古希腊7. 第七章:古印度与古中国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2. 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教学材料,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和易于理解;3.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4. 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授课后进行课堂小测,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2.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评估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3. 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4. 定期进行笔试或口试,综合评估学生的整体研究情况。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课本《沪教牛津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 多媒体教具和投影仪;3. 课件和教学PPT;4. 作业本和练册;5. 角色扮演道具和小组活动材料。
六、教学计划我们将按照以下教学计划进行教学:1. 第一周:认识历史章节;2. 第二周:新石器时代与原始社会章节;3. 第三周:文明的开始章节;4. 第四周:古代的长江文明章节;5. 第五周:两河流域的文明章节;6. 第六周:古埃及与古希腊章节;7. 第七周:古印度与古中国章节;8. 第八周:复和总结。
七、教学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挑战:1. 学生对历史可能缺乏兴趣,需要增加趣味性和实际性;2. 学生背景知识差异较大,需要灵活授课和个性化辅导;3. 教学资源和设备的不足,需要合理安排使用和共享。
7年级历史知识点沪教版
7年级历史知识点沪教版7年级历史课程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初步了解。
以下是沪教版7年级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一、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了解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包括早期人类的发现和进化。
- 史前文化:介绍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点,如石器的制造和使用,农业的起源等。
# 二、夏商周时期-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了解夏朝的建立、重要事件和文化特点。
- 商朝:商朝的政治制度、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以及商朝的宗教和文化。
- 西周:西周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周朝的文化成就,如《诗经》和《易经》。
# 三、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五个主要霸主及其政治影响。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七个主要国家,以及它们之间的战争和政治策略。
- 诸子百家:介绍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哲学思想和对社会的影响。
# 四、秦汉时期-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朝的法律、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
- 汉朝:汉朝的建立和发展,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
#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相互关系。
- 两晋南北朝:晋朝的兴衰,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文化交流。
# 六、隋唐时期- 隋朝: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大运河的开凿,以及隋朝的灭亡。
- 唐朝:唐朝的建立和发展,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以及唐朝的文化繁荣,如唐诗和唐三彩。
# 七、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宋朝的政治制度,如科举制度,以及宋朝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 元朝:蒙古帝国的兴起,元朝的建立和统治,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明朝: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统治,以及明朝的对外关系和文化成就。
- 清朝:清朝的建立,康乾盛世,以及清朝晚期的衰落和外来侵略。
# 八、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沪教版七年级(上)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轫第1课中华文明的曙光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70万到20万年前的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北京人居住在洞穴里,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并且学会了在山洞里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抵御野兽的侵袭,推进了人类由生食向熟食的转化。
考古学家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作“旧石器时代”。
传说中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分别是:黄帝和炎帝。
黄帝:姬姓部落;炎帝:姜姓部落。
第2课原始农耕的形成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特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
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这种建筑能够通风防潮,适应了南方潮湿、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他们使用的是经过磨制的石器和骨器。
他们能用苎麻织成布做衣服,会挖掘水井,还饲养猪、狗、水牛、鸡等畜禽。
考古学家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作“新石器时代”。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村。
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在地上。
这种建筑适应了北方地区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他们饲养猪、狗等家畜,种植粟、黍等谷物。
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化形成了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黄河流域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格局。
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是指:黄河。
抗洪排涝、兴修水利成为早期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采取的是开挖沟渠、疏通河道的治理方法。
大禹治水的成功,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水利事业的兴起,标志着农耕文化的进步。
第3课国家的诞生与发展启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
夏朝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半学期复习
科目:历史一、中华文明的发轫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距今170万年。
2.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农耕文明
3.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的房屋4.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半坡人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大量红底陶器,称为彩陶。
5.炎黄两帝是传说中黄河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联合打败嗤尤后二部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主体,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6.尧、舜、禹成为黄河流域部落首领时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
——夏商周(青铜时代)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我国最早的日食记载在夏朝。
2.公元前1600年-商朝,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到殷。
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称为“甲骨文”,记载了大量占卜信息,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商朝,出土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商朝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为“金文、铭文”。
金文是铸造的史书。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牧野之战”,实行“分封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
内容,建立诸侯国。
作用,加强了统治。
】
二、中华文明的拓展
—时期简介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尊王攘夷”,重用管仲。
2.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齐、楚、燕、韩、赵、魏、秦,称为“战国七雄”。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
开始用毛笔蘸墨在竹简和丝帛上写字。
—文化
6.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礼”、“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有《论语》一书。
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俭”。
—法制
7.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商鞅变法:内容,土地私有,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多者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旧贵族的特权;推行“县制”由国君治理。
作用,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加强,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形成封建社会。
—建设习俗
8.秦国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无坝引水工程。
作用,消除了水患,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大一统的帝国与多民族融合
1.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文字统—小篆;“焚书坑儒”思想;军事上修建万里长城抵抗匈奴。
2.公元前209年,秦二世昏庸残暴,“失期当斩”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
3.西楚霸王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胜秦军,与汉王刘邦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相争”。
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汉武帝政治上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组织强大部队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于是西汉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
到文景时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
5.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蒙古。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领精兵出击,在漠北大败息怒主力。
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王昭君出塞。
6.公元前138—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属于中央政府统辖。
汉朝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同西亚、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7.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史称东汉,政治十分黑暗。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东汉灭亡。
司马迁著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主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8.西汉早期,用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神医”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他还创制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9.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人唯才是用,经济屯田)。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20多万大军南下,想统一南北,却被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打败。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蜀汉。
222年,孙权称王,孙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0.263年,魏灭蜀汉。
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分裂的局面,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
11.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在建康,史称东晋。
383年,前秦和东晋在淝水展开激战,瓦解前秦统治。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到孝文帝时期迁都到洛阳,汉化改革。
12.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是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北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
13.东晋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也被后人成为“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