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激进的年轻艺术家颠覆传统与道德,是堕落还是前卫?
拉斐尔前派:激进的年轻艺术家颠覆传统与道德,是堕落还是前卫?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兄弟会,是在1848年由英国年轻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团体。
创始人主要包括3位艺术家:约翰·艾佛雷特·米莱[Sir John Everett Millais]、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和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
《珀耳塞福涅》[Proserpine],罗塞蒂,1874,珍·莫里斯为模特拉斐尔前派派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艺术风格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前拉斐尔派。
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受英国艺术评论家的约翰·鲁斯金[John Ruskin]认为艺术家应该“走向自然”的理论启发,他们相信作为艺术应该保持最高的真实。
最开始他们主要是宗教题材,有时也有文学和诗歌的主题,特别是爱情和死亡的主题,他们还探讨了社会现实的问题。
《玛丽安娜》[Mariana],米莱,18511850年发行期刊《The Germ》向大众宣扬拉斐尔前派的理念,由罗塞蒂的弟弟威廉·罗塞蒂负责编辑杂志,出版了包括罗塞蒂、托马斯·伍尔纳和詹姆士·柯林的诗,以及其他有关艺术与文学间的拉斐尔前派的论文。
尽管这个团体活跃的时间不到5年,但对英国的绘画、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罗马寡妇》[The Roman Widow ],罗塞蒂,1874约翰·艾佛雷特·米莱Sir John Everett Millais米莱,生于英国南安普敦一个以泽西岛为根基的显要家庭,在1840年考入皇家艺术研究院,当时他只有11岁成为了该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
拉斐尔前派艺术的特点
拉斐尔前派艺术的特点
朋友,你知道拉斐尔前派艺术吗?那可是相当独特的呢。
我呀,一直对这个拉斐尔前派艺术很着迷。
这派艺术在我看来,它特别注重细节。
就像我曾经看到他们的一幅画,画里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都像是被精心雕琢过一样。
我当时就想,这画家得多有耐心啊。
我仿佛能看到画家坐在画布前,一笔一笔地描绘着那些细微之处,那种专注就像是我自己沉浸在一项特别热爱的工作里一样。
拉斐尔前派的色彩也很有特点。
那色彩不是那种很浮夸的艳丽,而是有着一种含蓄又深沉的美。
我记得有一次和一个同样喜欢艺术的伙伴讨论这个,我说这色彩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低调却很有内涵的人。
画面中的色调搭配起来,就给人一种很和谐又很神秘的感觉。
有时候我看着那些画,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古老而又美好的梦境里。
而且啊,拉斐尔前派艺术在主题上也很有深度。
它常常描绘一些神话故事或者是中世纪的传说。
我就觉得这像是在挖掘我们人类记忆深处的宝藏。
我在看这些画的时候,心里就会想,画家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呢?这背后肯定有着他对这个世界、对人性的独特理解。
这就跟我们在生活中去探究一件事情的真相一样,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拉斐尔前派艺术也是一绝。
那些人物的表情、姿态,都像是有着自己的灵魂。
我看着画中的人物,就感觉他们好像要从画里走出来跟我对话一样。
这让我想起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有个性的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拉斐尔前派笔下的人物也是如此。
这派艺术啊,就像是一个装满了神秘和魅力的宝盒,每次打开都会有新的惊喜。
西方美术简史(19世纪美术)之“前拉斐尔派”
西方美术简史(19世纪美术)之“前拉斐尔派”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伊莎贝拉与罗勒花盆亨特
菲娅美达的幻象罗塞蒂
夏季的海洋德拉波
云雀之歌让布尔
示巴女王会见所罗门王波因特
赛门和伊菲革涅亚米萊
184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威廉·霍尔曼·亨特、但丁·加百利·罗塞蒂与约翰·艾佛雷特·米莱发起艺术运动,得到权威批评家罗斯金公开支持。
他们主张回归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画风,运用稀薄的透明
颜料覆盖在潮湿的白色表面上,让颜色保持如宝石一般的透明度和清晰度,以复兴15世纪艺术光辉的色彩风格,并反对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时代之后机械论的风格主义和学院派的教学方法,也反对库尔贝唯物的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
这个画派活动时间不长,但对于19世纪英国绘画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其他代表人物有:爱德华·约翰·波因特、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和前期学院派代表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等。
文艺复兴三杰之拉斐尔的简介
文艺复兴三杰之拉斐尔的简介拉斐尔·桑西,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艺复兴三杰之拉斐尔的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拉斐尔的简介拉斐尔·桑西,常常被称为拉斐尔,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所从事的艺术事业达到了巅峰的状态。
拉斐尔性情十分温和、温文儒雅,创作了大量珍贵的作品,他的作品主要特点表现为协调、安宁、和谐以及恬静。
拉斐尔的绘画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而且他非常擅长汲取别人的长处,并且加以综合来进行创作。
拉斐尔一生创造过大量作品,并且还为小教堂进行设计创作。
他非常擅长画圣母像,他所创作的圣母像表现出来的母性的温柔,从而进一步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
拉斐尔的艺术风格趋向于和谐、秀美、明朗,在美术史上他被称为是“画圣”。
虽然拉斐尔没有达芬奇博学多识,也没有米开朗琪罗的雄强伟健,他仅仅只活到37岁,但是他却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红的画家之一。
后人对于拉斐尔评价说,拉斐尔的作品象征着理想主义,是美的化身。
拉斐尔一生很少塑造伟大强悍的英雄人物,即使他要塑造英雄人物,他也会将残酷的画面描绘的十分和谐。
拉斐尔非常热衷于塑造温柔的圣母形象,在他笔下的女性,都充满着人性化,而且每一幅作品都是不一样的。
人们都认为他所画的圣母聚集了意大利女性独有的魅力,有着最平凡的母爱情调。
拉斐尔作品有哪些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圣母为主体,到后期才出现了一些人物的肖像画。
拉斐尔的成名作是《圣母的婚礼》,这是一幅大型的祭坛画,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拉斐尔只有二十一岁。
在之后的时间里,拉斐尔的代表作多为一些圣母为主体的画作如《大公爵圣母》、《草地山的圣母》和同时期最杰出的作品《花园中的圣母》。
1508年到1520年间是拉斐尔创作的鼎盛时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堪称登峰造极。
拉斐尔前派
玛雅-泰德玛 (Alma-Tadema 1836-1912)
生与荷兰后移居英国, 他的画主要以希腊罗马神话以及中世纪的宗 教故事和莎士比亚戏剧为主题, 经过绵密的时代考证之后才画的,
以当时来说他是以相当新的态度在从事艺术创作的。
渥特豪斯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49-1917)
拉斐尔前派简介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统治时期的英国, 是过分美 化装饰的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绘画, 至今并未获得应有 的评价, 除去几位拉斐尔前派的画家外, 当时的英国画家如今 能在欧洲的绘画史主流中留名的, 几乎没有. 这个原因一是因 为因果人自己没有建立能与欧洲大陆艺术抗衡的自信心, 二 是一般评论家都未公平对待英国十八十九世纪绘画的关系. 无论如何, 拉斐尔前派给十九世纪末欧洲艺术在装饰方面的 影响, 罗斯金和莫利斯在现代设计和工艺美术方面的先驱者 地位, 以及康斯坦伯和泰纳的风景画, 都是无可否认的.
穿白衣的少女
惠斯勒 (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 1834-1903
)
Portrait of the Artist's Mother
米雷 (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
1829年出生, 十岁左右就展现绘画天才, 十一岁获得 皇家美术学院附属美术学校的入学许可证。 1852年以《 奥菲利亚》一举成名, 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 米雷初期 作风是基于拉斐尔前派的理念, 以忠实的自然描写为基 础。 后期的佳作大部分为肖像画。 米雷同拉斐尔前派画 家们的作品都有一种共同特色, 那就是对爱情与人生象 诗歌般的抒情, 将枯萎或炽热的情感再度燃烧。 拉斐尔 前派推崇拉斐尔却将拉斐尔作品中没有的伤感抒发, 所 以作品看来更象是故事画。
名画带你了解拉斐尔前派
名画带你了解拉斐尔前派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约持续三四年时间),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拉斐尔前派的原则为以下四条:1.要以确实存在的概念来表达;2.要专注于研究自然的状态,才能知道要怎么表达它们;3.要对以前的艺术中直接、认真而真诚的态度感同身受,并排斥那些陈腐的、自我炫耀的、死记硬背的态度;4.最重要的一点,要创作出非常好的画和雕像。
拉斐尔前派的三位创始人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十九世纪英国画家,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个创始人中年龄最小、才华最高的一位(其他两位是亨特和布朗)。
其油画《基督在自己父母家中》(1850)中体现了该派精神,但也引起很大争议。
以画风细腻著称。
19世纪50年代其艺术进入成熟阶段,作有《释放令》(1853)、《盲女》(1856)等优秀作品,并作有风景画和人物画。
1896年出任皇家艺术科学院院长。
奥菲亚娅 - Ophelia76.2 *111.8 cm 1851 布面油画英国伦敦泰特画廊在此画上,构图就是一条水平线,一般来说,水平线给人的感觉是平静的,为了打破这种单调,作者在左角放了一丛垂直的水草,并且把左手处理成垂直的向上。
形成了对比,这就是构图中对比与统一的原则。
《奥菲丽娅》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丹麦王的弟弟克劳狄斯为谋取王位与王后通奸,用毒药毒死国王,国王的阴魂向儿子哈姆雷特诉说自己被害真相。
帮助谋害国王的御前大臣有一子一女,女儿奥菲丽娅很受哈姆雷特喜爱,却受到大臣万般阻拦。
拉斐尔前派名词解释
拉斐尔前派名词解释拉斐尔前派(Prevism)指19世纪中叶法国艺术运动中的一支派别,由法国画家拉斐尔·拉福雷(Raphael Laforêt)创立。
拉斐尔前派追求对艺术形式的逐步剖析和推进,以开创新的艺术风格而著名。
下面是拉斐尔前派的一些名词解释:1. 纯粹绘画(Pure painting):拉斐尔前派崇尚纯粹的绘画形式,认为绘画应该追求自身的独立性和纯粹性,非应景因素应该尽可能排除,绘画作品应该更加专注于表现绘画本身的特点和语言。
2. 感受主义(Sensism):拉斐尔前派强调艺术应该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艺术家应该通过色彩、光影、线条等视觉元素来创造出观者能够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3. 内核主义(Essentialism):拉斐尔前派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表达事物的本质和真实,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外表。
艺术家应该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并通过绘画来反映这种本质。
4. 描绘心灵(Depicting soul):拉斐尔前派追求描绘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艺术家应该通过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思考和体验,来使观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
5. 虚无主义(Nihilism):拉斐尔前派强调艺术的超越性和独立性,认为艺术不应该受到任何规则或约束束缚。
他们主张艺术家应该自由发挥创造力,不受任何社会、政治或道德的约束。
6. 极简艺术(Minimalism):拉斐尔前派倡导简洁、精确的艺术表达方式。
他们强调绘画应该通过简单的图像和形式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画面应该具有明确而独特的视觉效果。
7. 视觉挑战(Visual challenge):拉斐尔前派追求通过绘画作品来挑战观者的视觉感知和认知方式。
他们试图通过不寻常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手法来引起观者的思考,使观者对事物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8. 立体主义(Cubism):拉斐尔前派对立体主义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立体主义强调通过多个视角和透视来创造出立体感,拉斐尔前派艺术家在立体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拉斐尔前派之我见
该流派的画作绘画性不足,文学性重,不仅题材取自名篇故 事,而且艺术家喜欢津津有味地作文学式的情节描写。一个诗 与戏剧的民族,中世纪亚瑟王的传奇,让英国人一下笔就有文学 味,如同中国读书人大多会书法一样。看他们的画如读书,要细 心揣摩,甚至像索隐一般,从咀嚼中悟得某种欣赏的满足,但要 注意适当。如画家亨特作的《世界之光》,画面中夜里的灯、蓬满 封门、地上的果、孤星,既显示受难又标志荣耀的冠冕,华服却又 赤足。他们的作品比较依附文学,似乎又出了麻烦。文学的好 处正在于书页上的东西看不见,得通过诵读引起兴趣,而绘画的 短处恰恰在于可视形象的纷呈毕露。
拉斐尔前派又名“前拉斐尔”,主张师法自然。艺术评论家 拉斯金认为拉斐尔前派“画中的景色都根据实景,他们在室外画 至最后一笔,人物都忠实于活的肖像”。他们为了研究画面里的 景物、人像和服饰,远赴巴勒斯坦写生多次。他们这样做的目的 在于反对学院派,在这一点上正与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相同。“拉 斐尔前派”的称谓源于文艺复兴发展到盛期,以拉斐尔为代表, 正好是一个转折点。要除去积累出来的习惯更需要勇气,“回到 拉斐尔以前”,对于当年伦敦的青年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二、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在写实技法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从画 家布朗到本·琼斯,画家的眼光突然变得精妙起来。一些不大的 面幅画得十分工整精致:构图讲究,经营巧妙,制作完整,没有随 意的东西,处处可见匠心。画作的形状常采用各种变体,局部之 间的交错穿插井然有序。拉斐尔前派喜欢用繁复的华彩与单纯 的色块作对比,长于在平面上展开线形明确的造型;注意人物姿 态神容的独特设计,精心刻画花木、枝叶、道具等的细节,一笔一 画都刻意造成装饰趣味。在用色上,拉斐尔前派大体在固有色 的基础上找出清晰典丽的效果,总体比较重视形质。从一些完 成之作看,大多先有准确的轮廓底稿,然后局部完成。在这种理 念的影响下,作品所达到的成熟度并不像初出茅庐的姿态。这 种格调让人觉得好比大户人家厅堂上的每一个精细的装饰点 缀,更好像一些教养有素、顾盼多姿的女子。这自是一种有修养 的高雅风度。但是,该流派的艺术家比较拘谨讲究,反而失去了 生动的画法和天真的风格。他们曾把目光集中到 16 世纪以前, 尽管力追那种清明纯净之美,但是时代已过,已经唤不回往昔的 古风了。同时,他们又丢掉了英国历史上曾经达到的布莱克式 的非凡气概、康斯太勃尔式的真挚本色、透纳那样旋转乾坤般的 豪兴与返朴归真的明净。
教师招聘美术-英国拉斐尔前派
教师招聘美术-英国拉斐尔前派一、概述同样是反对官方的矫揉造作,主张艺术的真诚表现,法国产生了现实主义画派,英国则出现了拉斐尔前派。
虽然两者初衷一致,但风格完全不同。
1848年,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一批学生,为了反对当时美术学院陈腐的画风,提出要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忠实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为此他们组织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作为一种艺术思潮,拉斐尔前派在欧洲美术史上最先反映出现代工业文明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困惑,它所包含的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内涵对欧洲19世纪末期象征主义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代表画家:罗塞蒂、米莱斯、亨特。
二、背景拉斐尔前派无疑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短暂的艺术革新,是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古世纪艺术理想的改良与回归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人类对近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影响而感到的精神困扰和危机,最终使他们走进了唯美神秘的语境。
通过梳理拉斐尔前派的唯美特征,看出该画派受到康德美学、宪章运动、牛津运动、浪漫主义的启迪,但同时也对后面的颓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发现19世纪的欧洲很多思潮已经发生了碰撞与吸收,为后续的艺术革新铺垫了道路。
三、代表人物1.罗塞蒂拉斐尔前派的核心和灵魂,他的主要成就是在1854年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解体之后,抛弃原来的风格,沉迷于柔和抑郁的情调与装饰风格,以神话为题材的绘画带有一层梦幻色彩,在伤感的情绪后面还有性爱的目的。
代表作《圣母领报》。
2.米莱斯米莱斯的作品有很强的表现力,多以圣经故事和文学作品为题材,色彩富于装饰性,在构图上能处理复杂的生活场面,画面上总是有股淡淡的悲剧气氛。
代表作《奥菲莉亚》。
3.亨特他的作品往往是真实的生活画面中包含着哲理寓意,他的《牧羊人》标志着拉斐尔前派艺术的全面成熟,也是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作。
在这幅画中他以农民为模特,配上色彩明丽、景色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不知道拉斐尔前派是什么?真的不意外
不知道拉斐尔前派是什么?真的不意外展开全文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是19世纪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企图发扬拉斐尔以前的艺术来挽救英国绘画。
不过你可不要误会,他们虽然把拉斐尔的名字放进了自己的画派名中,但是他们一点都不喜欢拉斐尔。
叫拉斐尔前派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认为拉斐尔是世俗气的象征,拉斐尔之前的画却纯粹、质朴又严谨。
真正的艺术存在于拉斐尔之前。
椅中圣母,拉斐尔, 1514-1515他们的信仰就是“忠实于自然”。
他们用手中的色彩去赞美自然,去赞美他们眼中的世界。
他们拼命反抗的不是命运,而是现实,是工业时代的铁路汽车,他们反对拉斐尔时代过后那些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
盲女孩,米莱斯, 1854-1856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深陷现实的残酷,但是却又追寻着自己的理想,苦苦挣扎。
他们追寻古老的骑士,追寻命运中的少女,他们仿佛看到了亚瑟王时代,又仿佛看到了远处的田野。
他们把艺术题材的复古当作自己最后的稻草,以此来逃避现实,却也这样为我们编织了一场美好的梦。
白日梦,罗塞蒂, 1880拉斐尔前派要从三只小猪......不,从三个“兄弟”讲起,有这样3个年轻的英国画家:汉特、罗塞蒂和米莱斯。
起初,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后来,也就是1848年,他们成立了兄弟会,并宣布他们是拉斐尔前派。
顺便又拉罗塞蒂的弟弟、雕刻家伍尔纳和画家柯林斯,还有评论家斯蒂芬斯下水。
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William Halman Hunt,1827-1910但是他们与喜爱的印象派也是不一样的,像莫奈,他会用好几天时间来观察自己池塘中的睡莲,好捕捉睡莲在不同时间,不同光影下的形象,他追求的是整体效果。
但是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却是想要捉住大自然所有的细节。
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早衰的启明星导言:我对于美术的兴趣大多是来自于其他非专业的大众媒介.而电视剧除了使我对明代”四大才子”感兴趣之外,英国BBC最新的剧<desperate romantics>使世人包括我对于英国工业时期的艺术领导力非凡但是同时幼稚混乱的拉斐尔前派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拉斐尔前派最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即: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又译丹特·加布里埃尔·罗赛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所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也是艺术运动),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Mannerist)画家。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Academic art)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
他们尤其反对由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爵士所创立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画风,认为他的作画技巧只是懒散而公式化的学院风格主义。
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拉斐尔前派常被看作是艺术中的前卫派运动,不过他们否认这种描述,因为他们仍然以古典历史和神话作为绘画题材以及模仿的艺术态度,或者是以模拟自然的状态,来作为他们艺术的目的。
不过,拉斐尔前派毫无疑问将自身视为艺术界的改革运动,为他们的运动取了名称以做区别,并且也出版了他们的期刊The Germ,以宣扬他们的概念。
有关他们的讨论则纪录在Pre-Raphaelite Journal中。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的“繁荣”时代。
这个时代的画坛,是由皇家美术学院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所主宰,他们一直以拉斐尔的艺术为典范,弘扬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在社会上同时流行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
拉斐尔前派中的象征性与寓意性-2019年文档资料
拉斐尔前派中的象征性与寓意性拉斐尔前派作为一个特殊的绘画派别,代表画家众多,创作了很多不朽的作品。
以当时的社会发展形态来看,英国民众更偏爱于古典姿势和优美画面为主导的学院派画风,凸显了贵族品质。
而拉斐尔前派则认为这种画风已然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缺乏创新性,因此他们竭力主张回归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通过细节刻画、色彩运用,展现了真实细腻的画作内容,多以神话、宗教或文学故事为主题,深沉含蓄,又常常伴有伤感情调和神秘的意味。
一、拉斐尔前派的发展历史拉斐尔前派成立于英国宪章运动高潮期,此时正值工业化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主义,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冲突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困惑和危机,审美习惯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进一步突出的贫富差距,一定程度上使得英国画家们沉迷于上流社会,并触发了新的艺术消费潮流,资产阶级在画作上的消费大幅增长,并要求融汇到自己的生活中,以此来显现自己的贵族气质。
基于此环境背景,很多英国画家为了迎合上流社会需求,绘制了大量涂红抹绿的艺术作品,几乎未曾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及价值,秀媚甜俗,空虚浅薄,导致整个画坛毫无生机。
而就在这样一个时代,拉斐尔前派犹如异军突起,打破了画坛沉闷格局,他们追求高尚,反对卑劣,是社会改革者,同时亦是理想主义者。
其独特的艺术理念,通过富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画作,给予了人们精神上的当头棒喝,竭力批判了漠视人权、急功近利的社会不良风气,对推进现代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影响了后期绘画艺术的发展。
二、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简析(一)艺术理念早在拉斐尔前派发展之初,曾一度被误解为是“拿撒勒派”,否认了拉斐尔艺术主义。
但事实上这只是对其的一种浅薄认知,并未深挖其艺术背后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语义,正如拉斐尔前派典型代表威廉?亨特所述,他们并非反对拉斐尔大师的艺术,也未曾忽略其作为学院派绘画最高典范的影响作用及地位。
恰恰相反,拉斐尔前派中的大多数成员认同文艺复兴初期及以前的艺术成就,并将之视为历史上最高的艺术典范,崇拜波提切利、乔托等。
拉斐尔前派绘画艺术
拉斐尔前派绘画艺术拉斐尔前派,是十九世纪中期出现在英国的一个绘画流派。
作为一个流派,拉斐尔前派是由作为核心的一个小团体,和众多追随者组成的。
他们在英国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其光辉灿烂的艺术作品和他们与众不同的艺术追求一样,散发着经久不息的永恒魅力。
拉斐尔前派的核心团体是:垃斐尔前派兄弟会(Pre_Rafaelite Brotherhood)。
成员是三名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nam Holman Hunt,1827—1910),约翰•埃弗里特•密莱(John Everret Millias,1829—1896)和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1828—1882)。
1849 年,在拉斐尔前派成立之初的第一次展览上,这三位当时都非常年轻的画家统一以“P.R.B”( Pre_Rafaelite Brotherhood的缩写)作为签名,第一次向世人展现了拉斐尔前派的绘画风格。
享特、米莱和罗塞蒂与协会成立之初吸收的另外四名成员一起,组成了拉斐尔前派最早也是仅有的七名正式成员。
另外四名成员是: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ollinson,1825—1881),弗里德里克•乔治•斯蒂芬(F•G•Stephens,1828—1907),托马斯•伍纳(Thomas Woolner,1825—1892)和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的弟弟威廉•迈克尔•罗塞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1829—1919)。
作为一个团体,拉斐尔前派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到1854年,成员各奔东西,不再以“P.R.B”作为共同的签名,各人的生活历程和艺术风格也产生了不同的分化。
但是,拉斐尔前派在当时英国艺术界甚至文化生活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众多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影响深远。
在十九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由罗塞蒂和他的学生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Burne-Jones,1833—1898)带动起了拉斐尔前派活动的第二次浪潮。
【大师】拉斐尔前派的女神们
【⼤师】拉斐尔前派的⼥神们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4.6--1917.2.10)是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
以其⽤鲜明⾊彩和神秘的画风描绘古典神话与传说中的⼥性⼈物⽽闻名于世。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运动。
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向,带来了很⼤的影响。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Academic art)的教学⽅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
他们尤其反对由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爵⼠所创⽴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画风,认为他的作画技巧只是懒散⽽公式化的学院风格主义。
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利⽂艺复兴初期的,画出⼤量细节、并运⽤强烈⾊彩的画风。
(《奥菲莉娅》Ophelia [blue dress],1905)下⾯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根据希腊神话与戏剧故事为灵感的作品。
Ⅰ.《⽔之⼥神》(Undine ,1872)Undine来源于拉丁⽂的unda,是海浪、⽔的意思。
⽔之⼥神是欧洲传统神话传说中的形象。
⽔之⼥神爱上⼀个男⼦,为此她也变成⼈类。
但如果那个男⼦对她不忠诚,⽔之⼥神就将死去。
Ⅱ.《夏洛特的⼥⼦》(The Lady of Shalott ,1888)根据丁尼⽣的诗所画。
在⼀个叫夏洛特地⽅,有位美丽⼥⼦被神困在古堡⾥。
她只能通过从窗户投射到镜⼦上的影像看见⼼仪的兰西罗骑⼠,如果望向窗外,她就要死去。
终于她忍不住向外张望,结果厄运降临。
镜⼦破碎,她被纺纱的丝线缠住,随后被神⽰载往死亡之地。
画中的夏洛特之⼥正坐船驶向死亡,神秘、疏离、哀伤……丝丝凉意爬上暮霭的湖⾯,深绿的树丛、折断的⽔草、惊飞的⼩鸟、船头将熄的蜡烛、以及基督受难⼗字架,全都预⽰着即将发⽣得到不幸。
拉斐尔前派画家罗塞蒂画作中的东方元素
一、拉斐尔前派的背景19世纪的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艺术流派可谓异彩纷呈。
但是工业革命使城市充斥着脏乱、疾病甚至死亡,下层劳动人民为此付出了极重的代价,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
两名美术学院的学生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和一名学院的辍学者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在艺术领域提出改革,于1848年组成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同年,随着画家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Frederic George Stephens)、画家詹姆士·柯林(James Collinson)、艺术评论家威廉·迈克尔·罗塞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和诗人托马斯·伍尔纳(Thomas Woolner)的加入,拉斐尔前派七人兄弟会(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正式建立。
拉斐尔前派艺术被称为英国维多利亚中期卓越超群的艺术,是英国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们不满当时学院派因循守旧的风格,提出向拉斐尔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学习。
他们认为艺术不仅是训诫规劝世人的途径,更是一种纯粹的美的形式,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关注艺术本身。
他们崇尚自然真实,强调真实地描绘事物。
拉斐尔前派的作品形式上追求单纯简洁,构图严谨,布局优雅;色彩上追求明亮鲜丽,多用饱和的单纯色;风格上装饰性强,具有唯美的色彩。
二、拉斐尔前派与唯美主义的联系唯美主义运动是19世纪西方掀起的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运动。
唯美主义的倡导者戈蒂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
唯美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的主张具有同质性,无论形式上、色彩上还是在精神思想层面,这两者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19世纪西方艺术流派介绍分析超全整理(新古典-前拉斐尔)
19世纪西方艺术流派介绍分析超全整理(新古典-前拉斐尔)19世纪1.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新古典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名称,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建筑装饰设计界,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具设计界。
特征:1.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古典主义强调复古,号召“摹仿自然”,自然不是指的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主要描述对象是人性。
2崇尚理性与理智,排斥情感,讲求共性与规则,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情感和欲望,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
3结构严谨,如按照“三一律”创作剧本,即故事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同一情节(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一时间(限于一昼夜之内)。
4采用诗的语言,即把文体和语言分雅俗两种,粗同俗字不能出现在悲剧中。
5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繁琐、枝蔓、含糊、晦涩。
古典主义代表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前半,特别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风靡于法国,也风靡全欧洲。
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
代表作品有戈雅的《查理四世及其家人》、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指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常常运用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和离奇的情节等构成奇幻的特色,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理论论文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理论论文一拉斐尔前派艺术是英国绘画风格审美变迁史上一段迷人的插曲,它的消失象征着维多利亚时代固步自封的保守意识的瓦解。
拉斐尔前派的辩护者拉斯金(JohnRuskin)曾高声疾呼要人世间的画家都成善“观”善“感”的生灵,而享特、罗塞蒂、米莱则极力反对当时领导风气的古板守旧的学院艺术,他们以年轻革命者的身份提出拉斐尔前派社的抱负:〔1)要表达真正的意念;(2)要细心讨论自然本性,才能传达自然本性;(3)要怜悯旧日艺术作品直接、严厉、真心的画法,不要守旧、自我炫耀、生搬硬套的作画看法;〔4)最要紧是要画好作品、做好雕塑。
其实,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理论并非空前创见。
早在1810年,德国的那撒勒派画家(TheNazarenes)已经发起类似的复古运动,极力仿照基督教古代艺术作品,盼望振兴拉斐尔之前古意大利的壁画艺术,并用但丁及早期文学经典作品作主题画画,这派画家的组织有人称之为“圣路加社”。
拿撒勒派和拉斐尔前派的渊源很深,苏格兰画家戴斯(WilliamDyce)游历意大利时就曾结识那撒勒派画家,受其影响,回到英国提出了类似的绘画理论,堪称英国最早期的拉斐尔前派画家,而罗塞蒂等人正是从他的作品和画论中得到启示,组织而成拉斐尔前派。
在时人看来,他们的作品“匠”气十足,拘泥形式,假冒古风、嫁接中世纪情絮,脱离现实,故在其成立之初,维多利亚时代保守主义者大为反感,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逼,不惜大举讨伐,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在这种状况之下,拉斐尔前派反而一夜之间名声大震,成了伦敦画坛上前卫运动代表,并随着照相写实主义和新表现主义艺术流派蔚然成风,拉斐尔前派的象征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与发扬光大。
二拉斐尔前派画家心细如尘,笔下人物、风景、室内摆设等画来一笔不苟,光暗分明,纤毫毕露,画笔恍如相机。
并且,该派画家主见直接利用外光画画,这与19世纪末法国印象主义画派技法吻合,比莫奈、毕沙罗早了几十年。
印象派画家是受了19世纪末科学精神的启发而在画作上追求外光照耀的生动效果,拉斐尔前派画家所受的科学精神薰陶自然没有那么深刻,可是,对于光影在艺术上的运用技法,他们竟走在印象派之前。
拉斐尔前派绘画的研究
拉斐尔前派绘画的研究中文摘要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是以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但丁•加布里欧•罗塞蒂和威廉•赫尔曼•亨特为领袖,在1848年在伦敦所发起的一次艺术运动。
拉斐尔前派运动实质上是对19世纪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疑问的探索。
他们的实践引起了大众的思考,向人们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精神家园的可贵。
拉斐尔前派常被看作是艺术中的前卫派运动,不过他们否认这种描述,因为他们仍然以古典历史和神话作为绘画题材以及模仿的艺术态度,或者是以模拟自然的状态,来作为他们艺术的目的。
不过,拉斐尔前派毫无疑问将自身视为艺术界的改革运动,为他们的运动取了名称以做区别。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英国十九世纪的工业化促成了拉斐尔前派的诞生,英国年轻的画家看到机械占主导地位,认为艺术发展至今忆陷入绝境,开始对传统产生了依赖与向往,因此他们转向了文艺复兴盛期之前。
拉斐尔前派在英国唯美主义的发展进程与审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是不可取代的。
他奠定了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也影响了英国唯美主义形成和发展。
在西方美术史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从古代世界吸取灵感的热潮,而拉斐尔前派的古典主题应该算是欧洲世界对古代的最后一次追溯。
他们以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为目的,反对那些教条的、呆板的学院派艺术。
他们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传统画风针锋相对,认为学院派的作画技巧是公式化且呆板的。
他们主张艺术应该回归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感觉,画出大量精致的细节、并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关系来组织画面。
他们经常以历史和神话作为绘画题材,或者是描摹自然的状态,来作为他们艺术的表现方式。
他们追求真实的主张和执着的实践,给沉寂了一个世纪的英国画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他们用自己的画笔一丝不苟的来勾出大量画细节,来营造一个绝对真实的空间,更是追求那种传统的艺术的装饰性与文学性。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唤起了对绘画的本能的一种认知。
这个画派的存在时间并不是很长(约持续三四年的时间,1854年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了),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绘画发展方向,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56年后,但丁·罗塞蒂成了拉斐尔前派里中世纪派画风的领导人,他的作品也影响了威廉·莫里斯,他们两人成为伙伴,不过罗塞蒂也因此和莫里斯的妻子—模特儿珍·莫里斯(Jane Morris)发生绯闻。福特·马多克斯·布朗与画家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也成了伙伴。藉由莫里斯的关系,拉斐尔前派的概念影响了许多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利用中世纪的风格做建筑设计,以及其他装饰品的设计。这也直接引导了莫里斯所发动的工艺美术运动,霍尔曼·亨特也参与了这项运动。 在1850年后,由于现实主义和科学观点上的着重,亨特和米莱都已经不再直接模仿中世纪艺术。但亨特继续强调心灵在艺术上的重要性,试图利用准确的观察和研究来调和信仰与科学两者,而前往以色列和埃及以圣经故事作为绘画的题材。
1829年生于伦敦,少年时代曾有一段时间当事务员。1844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开始画家生活。1848年和米雷及罗塞蒂组织“拉斐尔前派”,表明对十五世纪意大利绘画的共感。在绘画手法上,标榜朴素非技巧的写实主义。主题不受因袭的束缚,以真挚的宗教性和道德性为最主要的选择标准。他自认是拉斐理论的指导者。晚年所著的自传就此成为有关此派的重要文献。他作品的主题以精神和写实主义技法共存,成为象征主义绘画的一个典型。
这时,权威批评家罗斯金公开支持拉斐尔前派,他说:“长期以来已非常习惯于观赏没有任何目的和意图的绘画了,因此,当一件艺术作品出乎意料地含有某种意义,并需要观者去费神思索时,这在最初,显然会被看成一种苛求。”他对他们大加赞扬:“我认为,自透纳逝世之后,一般说来,这四位拉斐尔前派画家(前三位加刘易斯)的每一幅的价值,至少相当于任何当代画家作品的价值的三倍。”
1849年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被首次展览。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所绘的《Isabella》(1848–1849)和亨特的《Rienzi》(1848–1849)在皇家学院进行了展示,而罗塞蒂的《Girlhood of Mary Virgin》则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街角自由展示。画派里所有成员已达成共识,在他们作品的签名旁边留下拉斐尔前派的缩写— PRB 的记号。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又译约翰·艾佛雷特·米莱) (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
1829年出生, 十岁左右就展现绘画天才, 十一岁获得皇家美术学院附属美术学校的入学许可证。 1852年以《奥菲利亚》一举成名, 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 米雷初期作风是基于拉斐尔前派的理念, 以忠实的自然描写为基础。 后期的佳作大部分为肖像画。 米雷同拉斐尔前派画家们的作品都有一种共同特色, 那就是对爱情与人生象诗歌般的抒情, 将枯萎或炽热的情感再度燃烧。 拉斐尔前派推崇拉斐尔却将拉斐尔作品中没有的伤感抒发, 所以作品看来更象是故事画。
发展影响
1889年。受到拉斐尔前派影响的画家包括了亚瑟·休斯(Arthur Hughes)、弗雷德里克·桑迪斯(Frederic Sandys)、伊芙琳·摩根(Evelyn De Morgan)等人,以及福特·马多克斯·布朗,布朗虽然没有加入画派,但他的画风却被认为是最接近拉斐尔前派原则的。
当时英国权威批评家罗斯金(1819—1900年)就指出过:“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包含过多的肉欲主题。”因此,他对文艺复兴前期的艺术评价最高。当时的青年画家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也发现文艺复兴初期的作品感情真挚,形象也朴实生动。这正是他们向往的艺术风格。
在他们的心目中,诗歌的偶像是但丁,绘画的偶像则是乔托(乔托·迪·邦多纳)。他们共同倡导发扬拉斐尔以前的艺术精神,认为真正(宗教)艺术存在于拉斐尔之前,企图发扬拉斐尔以前的艺术来挽救英国绘画。于是他们三人于1848年发起成立一个画派,史称“拉斐尔前派”。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并不长,但对英国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这个画派问世并展出自己独创新作时,引起社会强烈反映,社会普遍认为,这帮无聊的青年的野心无非是倡奇立异以欺世,作品除了古怪奇特之外,别无可取。连狄更斯也说过:“在英国最低级的酒吧里的丑八怪也比她强一些(指画中圣母形象)”。拉斐尔前派的艺术追求可以从罗赛蒂的一席话中理解,他说:“能够表达真诚的理论,认真写生,以便知道如何表现自然;对于过去的艺术要以直率和诚恳的情怀去感受它,但要排除那种因袭惯例、自我夸耀和生搬硬套;全部条件中最要紧的是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绘画和雕塑。”这种艺术思想必然遭到学院派的反对。
1850年,在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基督在父母家中》(Christ In the House of His Parents)进行展览后,拉斐尔前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画中描绘基督一家人在满地木屑的杂乱木匠房里工作,包括查尔斯·狄更斯在内的许多人批评那是一种对基督的亵渎。他们的中世纪画风被批评为保守倒退,而详尽的描绘细节则被批评丑陋而刺眼。狄更斯批评米莱将基督一家人描绘的像是酗酒者和贫民窟,而“中世纪”的姿势则荒谬而扭曲。另一个名为“The Clique”的画派也极力批评拉斐尔前派。皇家学院的主席查理斯·洛克·伊斯特莱克(Charles Lock Eastlake)也公开批评拉斐尔前派主张的原则。
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约持续三四年的时间,1854年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了),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流派简介
拉斐尔前派最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即: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又译丹特·加布里埃尔·罗赛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所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也是艺术运动),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Mannerist)画家。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画家、诗人
罗塞蒂个性强烈, 无视当时的传统,名副其实地成为十九世纪最有个性的画家。 由于年轻时偷懒, 没有把绘画技术完全学好, 使他的绘画有美中不足的缺陷, 就想是在脑中浮现优美旋律但不懂得音阶的音乐家一样。他讨厌风景画, 尤其讨厌象米雷那样详细描绘细节。 他的作品中水彩占了绝大部分, 从1850年以后, 水彩更成为他唯一的画材。 晚年他作品的品质不固定, 一来健康已受损, 二来是雇请助手帮忙的关系。但代表他最高水平的代表作, 已清楚的传达了十九世纪英国绘画最为深刻的不灭印象。
相较之下,米莱于1860年后抛弃了拉斐尔前派原则,而重采皇家艺术学院创始人雷诺兹那种广泛而松散的风格。莫里斯和其他人则极力批评米莱的这种改变。 拉斐尔前派持续影响许多英国画家直至20世纪。罗塞蒂后来成为了欧洲象征主义的先驱。
成员简介
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almBiblioteka n Hunt 1829-1896)
前派起因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的“繁荣”时代。
这个时代的画坛,是由皇家美术学院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所主宰,他们一直以拉斐尔的艺术为典范,弘扬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在社会上同时流行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这种现状引起许多有思想和见解的艺术家不满。
拉斐尔前派常被看作是艺术中的前卫派运动,不过他们否认这种描述,因为他们仍然以古典历史和神话作为绘画题材以及模仿的艺术态度,或者是以模拟自然的状态,来作为他们艺术的目的。不过,拉斐尔前派毫无疑问将自身视为艺术界的改革运动,为他们的运动取了名称以做区别,并且也出版了他们的期刊The Germ,以宣扬他们的概念。有关他们的讨论则纪录在Pre-Raphaelite Journal中。
其他
威廉·迈克尔·罗塞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评论家
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Frederic George Stephens)评论家
不过,拉斐尔前派得到了评论家约翰·拉斯金的支持,他赞扬拉斐尔前派对于自然状态的描绘以及否定了传统绘画的方法。他继续在金融上和他的写作上支援拉斐尔前派。 在争议之后,詹姆士·柯林离开了画派。他们集合起来讨论应该由谁来取代他的位置,但最后却无法达成决定。于是画派便解散了,不过他们继续发挥著影响力,画家仍然继续用这些风格作画,但他们不再于作品上签下“PRB”了。
画派开端
1848年,拉斐尔前派在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于伦敦的家中发起了。在开始的会面中有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又译丹特·加布里埃尔·罗赛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三人。罗塞蒂和亨特是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之前也曾在其他组织中会面过。罗塞蒂也是福特·马多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的学徒,他曾前往观赏亨特依据济慈的诗The Eve of St Agnes所绘的作品,罗塞蒂想要发展一种连结浪漫诗和绘画间的关系。
在1850年1月至4月间他们又发行了杂志,名为The Germ。但丁罗塞蒂的弟弟威廉·罗塞蒂负责编辑杂志,发行了包括罗塞蒂、托马斯·伍尔纳和詹姆士·柯林的诗,以及其他有关艺术与文学间的亲前拉斐尔派的论文,如考文垂·巴特摩尔(Coventry Patmore)的文章。但这也同时显现了为何拉斐尔前派仅维持短暂时间的原因,因为杂志并不能长时间的维持画派的气势 。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Academic art)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他们尤其反对由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爵士所创立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画风,认为他的作画技巧只是懒散而公式化的学院风格主义。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早期原则
拉斐尔前派的原则为以下四条: 要以确实存在的概念来表达 要专注于研究自然的状态,才能知道要怎么表达它们 要对以前的艺术中直接、认真而真诚的态度感同身受,并排斥那些陈腐的、自我炫耀的、死记硬背的态度。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要创作出非常好的画和雕像。 这些原则相当谨慎的避免教条化,因为他们希望强调艺术家个人的责任,去决定他们绘画的观点和方法。 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他们将自由和个人责任视为不可分离的。不过,他们尤其著迷于中世纪的文化,相信中世纪文化有着后来的时代所失去的正直精神和创造性。后来强调中世纪文化的观点,与强调独立观察自然状态的现实主义产生了冲突,原本拉斐尔画派里认为这两者是能互相配合的,但在冲突产生后画派一分为二,现实主义派由亨特和米莱领导,中世纪派则由罗塞蒂和威廉·莫里斯等追随者领导。不过冲突并不是完全的,两派都相信艺术的实质是心灵上的,反对库尔贝唯物的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